植物栽培养护的方法。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紫边碧玉的栽培技术种植方法》,希望您喜欢!

紫边碧玉的栽培技术种植方法

基质准备

紫边碧玉以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5-40mm规格的进口泥炭,将泥炭打碎加水拌匀,(加水标准:加水拌匀后,手紧握一把泥炭,水从指缝中渗出)待上杯种植。9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约200毫升,一包300升进口泥炭可以装1500杯左右。

上盆

对重新使用的旧盆,必须要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待用,新盆可直接使用。一般先用较小的花盆(9cm塑料盆)种植,种植时先在杯底垫适当基质,再将筛苗移入杯中,小苗可以适当种深些,以平植株基部略上为宜,1团/盆;基质松紧适中,装至杯子9分满,轻轻振动盆土,定根水浇半透或表层水即可。

栽培管理

紫边碧玉适于含腐殖质较高的培养土,盆土可采用4份泥炭土或腐叶土、2份锯木屑、1份珍珠岩或河沙、3份园土混合配制。生长期要保证空气中足够的湿度。高温季节,盆栽宜置于通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还应注意多浇水,并可向叶面喷水,保持叶面翠绿。豆瓣绿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浇水过多易烂根,每次浇水宁少勿多,但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冬季更应少浇水,忌用过冷的水,最好使水温和室温接近。在5~9月间,2~3周可施用一次肥料。春夏季,盆栽要至于半阴处,冬季可放于阳光充足处,但也要避免连续阳光直射。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0℃。为了保持叶片翠绿,一般,每2~3年换盆或更新一次。植株高10厘米左右时,可适当摘心,促使侧枝萌发,保持株形丰满。

无土栽培

紫边碧玉无土栽培基质可采用蛭石:泥炭:炉渣为1:1:1或珍珠岩:泥炭:河沙为1:1:1。所用营养液可用观叶植物营养液或复合花肥。上盆时,盆底先加一层陶砾或粗砂,将花苗置于中央扶正,然后添加基质至盆八分满即可。第一次浇营养液要浇透,直到盆底托盘内有渗出液流出为止。以后按常规补液补水,中小盆每周补液1次,每次50~100毫升。平日补水保持基质湿润,pH值可保持6.5左右。生长期间宜每天往茎叶上喷1~2次清水,以利保持叶片青翠,尤其在气候干燥和夏季高温季节更显重要。豆瓣绿较耐阴,一年四季均可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冬季可适当多见些阳光。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室温保持在15℃以上,并减少补液浇水次数,以免烂根烂叶。

水培

紫边碧玉是水培中的超好活范本,每株4-5个叶子,非常容易适应水中环境,不会腐烂[1],种植容易。

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高温、忌阳光直射;耐干旱,浇水不宜过多,尤其秋冬要减少浇水。如空气干燥可向叶面多喷水,忌霜冻。

土培

紫边碧玉栽培基质要求透气性良好,保水性好的有机基质,如泥炭土加珍珠岩或蛭(zhi)石,比例约为6:1,忌栽培基质水分过多,一般保持栽培基质有40-60%的含水量。

通常放于室内明亮或露天遮荫处,最适温度为20-26℃,冬季温度5℃以上。叶面经常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也可养护一段时间后进行适当修剪或移植在庭院内供观赏。

小编推荐

美国紫李丰产栽培技术


美国紫李由华中农业大学从美国引进,经多点试种获得成功,是一个适应性极强的优良品种。

一、主要性状。美国紫李抽枝能力极强,树势旺,树体高大。自花授粉能力强,无须配置授粉树。抗性强,无严重病虫害。植后第2年试果,第3-4年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750-1500公斤。花期3月上中旬,果实6月上中旬成熟,颜色深紫色,外观美丽。单果重45-60克,均匀度好,可溶性固形物12-13%,具玫瑰香味,品质上乘。果实在5-10℃条件下可储藏2-3个月。

二、栽培要点

1、定植、修剪:定植株行距以4米5米为宜,每亩定植33株。秋冬挖穴(60厘米60厘米80厘米),深翻熟化,穴底施腐熟农家肥(每穴100公斤),翌春定植。栽植后要及时定干,干高一般60厘米左右,修剪头3年可采取甩放以扩大树冠,以后开张角度,去除过密枝枝条,形成丰产树形。

2、肥水管理

⑴施足基肥:基肥以迟效农家肥为主,如堆肥、厩肥、农作物秸秆、绿肥等,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基肥秋(9月份)施为好。施肥方法:在树冠外缘挖一条环状沟,宽约35-40厘米,深50-60厘米,将肥料施入沟中后覆土。

⑵适时追肥:花前(2月底)追肥:在紫李萌芽前10天左右,氮、磷、钾三元素按1:2:1的比例,每株施0.5公斤;幼果膨大期(5月上旬)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增加一些磷酸二氢钾复合肥料,每株施0.5公斤;采果后(6月底)追肥:以磷、钾肥为主,每株施磷酸二氢钾0.7公斤。追肥方法:在树冠外缘按照等距离挖三条长60厘米、宽20厘米、深40厘米的沟,施肥灌水后覆土。

⑶清沟排渍:美国紫李耐旱怕渍,因此,平时果园应注意清沟排涝,防止土壤因水分过多缺氧引起根系窒息死亡。

紫、糯玉米地膜育苗栽培技术


一、双膜育苗。双膜育苗能提前进行播种,解决茬口矛盾,保证苗全、苗壮,并抗倒伏和节约用种量。

1、育苗准备。⑴营养土的准备。先将除去杂草、残根、砖石等肥沃的表土(占80-90%)与腐熟晒干过筛的堆肥或厩肥(占10-20%)拌和均匀,然后,每百千克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0.1-0.15千克和少量的氮素化肥(硫酸铵)。每亩需营养土2500千克左右。营养土肥标准一般以有机质1.5%以上、全氮0.1%以上、速效氮100毫克/千克、速效磷30毫克/千克以上为宜。在制钵前1天浇水(水量以手捏成团,齐胸落地即散为宜),然后用制钵器或制钵机制钵,钵径一般5-6厘米,高8-10厘米,每个钵约重0.5千克。⑵苗床准备。选择靠近大田、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方作苗床。施足有机肥和配合少量的磷、钾、氮肥。苗床整地要求达到细、平、净。

2、精量播种。首先在苗床上均匀撒施一层药砂(农药拌砂),以预防蚯蚓和地下害虫,然后将营养钵排于苗床上,注意做到钵口平齐,排列紧密、整齐。播前在营养钵上用喷壶浇足水,使营养钵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立即播种。播种后,覆土1厘米,然后用细肥土填塞钵间空隙,最后盖严小弓膜并小拱棚覆膜,以利于保湿保温。

紫、糯玉米地膜育苗栽培技术

3、苗床管理。⑴播种至栽苗前,苗床要保持湿润。出苗后,依天气情况和苗情,可适当浇水。一叶一心时开始炼苗。⑵适龄移栽。苗龄一般在25-30天,三至四叶期时开始移栽。移栽前5天要控水。移栽应选择在晴天下午或阴天进行,移栽后要浇足定根水,然后将地膜的破口处用细土覆盖。

二、大田管理

1、合理施肥。要广施有机肥,基肥占总量的50%左右,轻施苗肥,稳施拔节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20-30%,重施孕穗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60%;后期要施粒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10%。增施钾肥,亩施钾肥8千克。补施锌肥,可在玉米苗期追施1.2千克硫酸锌。

2、防治病虫害。玉米病害主要是大、小斑病。对出现病害的田块,每10天喷药1次,共喷2-3次。所用药剂为多菌灵、代森锌等。防治玉米螟,在进入大喇叭口时期,在植株中上部喷施10%水胺硫磷1000-2000倍液,以杀死低龄幼虫。

3、科学管理。穗期需水较多,结合重施穗肥重浇攻穗水,使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但水分不能过多,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缺氧,雌雄株发育受阻,空穗率增加或造成倒伏,所以应做好排水工作。

紫芳草(紫星花)的栽培管理技术


紫芳草(紫星花)Exacumaffine

应用:植于阳光充足的窗台、庭院。

种子重量:40000粒/克。

播种期:12月份。

播种基质:松散的腐殖土,略施薄肥(复合肥0.25~0.5千克/立方米、铁、微量元素),良好的排水(0~20%蛭石),PH值:5.0~5.5。

出芽:温度为21℃~23℃时8~12天可出芽。

出芽条件和管理:种子萌芽需光,播种后覆上一层薄薄的蛭石。播种前须对栽培基质进行杀菌消毒。保持土壤轻微湿润但不能过于潮湿。播种后应进行适当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子叶展开后(生长期Ⅱ)温度降至18℃~20。

上盆:播种4周后移植到花盆。

上盆基质:少盐而松散的腐殖土,20%~30%%黏土,复合肥料1~2千克/平方米,缓释肥1~2千克/平方米,少量铁和微量元素,pH值:5.0~5.5。

温度:生育适温为18℃~20℃。冬季和夜晚温度要降低到15℃~16℃。温度低于10℃时会抑制植株生长。

施肥:中等肥料需求,移植到花盆里2周之后,开始每周施均衡复合肥料(100~150毫克氮/升),开花2~4周前改成含钾的复合肥料,氮钾比(N:K20)为1:1.5)。植物对盐十分敏感,施肥时最好少量多次。

光照:冬日补光(14~16小时)和加强光照(30~60瓦/平方米)是开花必需。夏天要及时遮阴。

栽培提示:需栽培在宽敞且通风透气的环境。植株不能栽培得过密。植株对高湿和干旱的栽培基质敏感。因此应避免浇水过度或过分干旱。当植物处于幼苗生长期时,需摘除早开的花,以防养分过分消耗而导致植株停止生长。植株在盛花期进行运输时将导致花朵很快凋谢,因为运输途中的摇动易使植株授粉,授粉之后花朵易凋谢。

品种介绍袖珍系列(Midget)株高15厘米,株型紧凑呈球状,花朵密集。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接下来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鼠尾草栽培技术与种植方法详解


上次小编外出看到鼠尾草,一片一片的非常美丽,所以今天小编特地整理了一篇关于鼠尾草种植与栽培的文章,那些喜欢鼠尾草的客官们你们有福了。

栽培: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1.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2.扦插繁殖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黄杨的种植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具四棱脊。叶对生,革质,倒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或微凹,两面均光亮。花簇生叶腋或枝顶,雌花生于花簇顶端,雄花数朵生于雌花两侧,黄绿色。m果卵圆形,熟时紫黄色。花期4月,果熟期7月。

【分布】产于我国中部各省。

【习性】暖地树种,久经栽培。喜温暖气候,耐阴,通常在湿润庇荫下生长得枝茂叶繁。幼树尤喜生长在大树的庇荫下,凡阳光强烈的地方,叶多呈褐黄色。土壤要求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但在山地、河边、溪旁同样生长良好,耐碱性较强。萌芽力强,耐修剪、扎型。

[繁殖]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繁殖,种子成熟后采收阴干,果壳开裂后种子脱出,除杂干藏,冬播或春播。播后覆土切忌过厚,覆土后应适当予以镇压,以使种子与土壤能紧密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收水分而促使发芽。另外还要保持苗床湿润。第二年3月换床移植,加株行距。苗期生长极为缓慢,在移植后仍需留床培育3-4年,根据绿化所需规格出圃。扦插多在梅雨季节,取半木质化枝作插穗,长10一12厘米,带踵,留叶10片左右,插人土中1/2一2/3,插后欺实,充分浇水,以后视天气情况掌握浇水和遮阴。留床一年后分栽。

[栽培与管理I苗木移栽和定植多在冬、春两季进行,均须带宿土。若作为绿篱栽植,应加大密度,以早日成形。如需长成大材,应做整形培养。黄杨极耐整形修剪,但修剪应注意掌握时机,宜在发芽前和生长完全停止后进行。夏秋季修剪易刺激2次生长,在冬季温度较高的南方,不失是一种加速成形的措施;但在北方,如秋梢发育不充实,人冬易受冻害。栽植地点在黄河以北露地栽植时应选避风处,否则冬季亦易受害。干早季节要适当浇水,以免受早而使基部落叶。

【观赏与应用】黄杨枝条柔韧,叶厚有光泽,园林中常作绿篱和大型花坛镶边,或修剪成圆球形点缀山石,也可制作盆景。黄杨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强,并能净化空气,是厂矿绿化的重要材料。

【附】同属中常见栽培观赏的还有:

(1)雀舌黄杨常绿矮小灌木,分枝多而密集,成丛。叶形较长,倒披针形,表面绿色,光亮,叶柄极短。

(2)细叶黄杨过去亦称雀舌黄杨,其区别在于叶较窄,分枝较疏,产于南方。

(3)锦熟黄杨常绿灌木,小枝密集,四棱形,具柔毛。叶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最宽部在中部以下,先端钝或微凹。花淡绿色,花药黄色。葫果三脚鼎状,熟时黄褐色。

生姜的种植栽培技术


一、生姜优良品种

适宜我地种植的生姜品种有:

1、来凤生姜。根茎表皮灰白色,光滑。纤维少,质脆,叶辣。

2、黄爪姜。植株较矮。根茎皮淡黄色,芽带淡红色,节间短缩。肉质致密,叶辣。单株重0.5公斤。

3、竹姜。植株生长势强。根茎节间长,稍细小,根茎长度可达16.7―20cm,芽红色。纤维少,适于加工。单株重约0.5公斤。

4、密轮细肉姜。株高0.6―0.8cm,叶色青绿。根茎皮淡黄色,肉淡黄色,嫩芽紫红色,簇状分枝较密,成双排行。肉质致密,纤维较少,味较辣。单株重0.5―2公斤。

二、种姜贮藏和播种前处理

种姜贮藏:霜降前后选择晴天采收,切除茎叶,抖净泥土,随运随贮藏。姜的贮藏采用沙藏,一层沙一层姜,保持温度高于10℃,湿度较高时,可贮藏6个月以上。

播种前种姜处理:

①选种消毒。在上年的留种地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播种前选形状扁平、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害的姜块,用草木灰溶液浸泡15―2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腐败病(姜瘟)的传播危害。在选种消毒时,凡发现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说明已经受病害感染,必须淘汰。

②晒种催芽。为了出芽快而整齐,在播种前一星期左右,选择晴天,将种块翻晒数天,使姜皮变干发白,放入垫有稻草的箩筐内,使其头朝外,一层层放好后,再盖草帘或稻草,用绳子扎紧,放于灶的上部,保持筐内湿润和20℃―30℃的温度,经过20余天幼芽长1厘米左右取出。也可放于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维持20℃以上的温度进行催芽。催芽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块有1―2个芽子,沾上草木灰即可播种。

三、生姜高产优质栽培应掌握的技术环节

1、适时播种。一般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适当提早。每块种姜应以50―100克为宜。若以50厘米15厘米的田间栽培进行株距计算,每亩可用姜种150―250公斤。每亩可栽8000―9000株。

2、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土,深翻曝晒。每亩应施放腐熟牛、猪圈肥2000―2500公斤,或浓人畜粪水70―80担作为底肥,还可增加20公斤的复合肥。姜不宜连作,防止姜瘟发生危害。将土地平整开沟,做成厢宽1.2米,沟宽30厘米的高窄厢,每厢均匀纵开种植沟3条,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15―18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栽培。

3、加强田间管理。

①搭棚遮阴。姜害怕烈日照射,但散射光对生长又有好处。因此在播种出苗,秧苗高达15厘米以后,应搭成高1米左右的平架,架上铺盖稀疏杂草,挡住部分阳光,降低照射强度,以利植株生长。到了秋天光照强度减弱,再撤去阴棚。

②中耕培土。一般中耕2―3次,结合培土进行。生长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应实行浅中耕。培土可增厚土层,防治姜块露出土面降低质量。通过培土,将原来的栽植平行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

③追肥。姜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的长势确定追肥,一般共追2―4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掌握先淡后浓的原则施用。在生长的前期由于植株不大,需肥较多,应多施勤施,可在人畜粪水中加进0.5%左右的复合肥,在晴天进行施用,既作肥又作水,效果良好。

4、病虫害防治。姜的病虫害较少,主要是姜腐败病(姜瘟)危害严重。其发病的时间多在立秋前后,尤其是在阵雨多、地势低洼积水的情况下最易引起发病蔓延。发病初期,植株叶片尖端开始枯萎,以后沿着叶脉变黄,经过数天以后,整个植株茎秆、叶片变为黄褐色而逐渐枯死,严重时成片死亡。姜块开始发病,出现水浸状黄色病斑,并逐渐软化腐烂,发出恶臭味。

防治方法:

①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栽培;

②严格选用无病姜种,实行种块消毒;

③选择排水、肥沃疏松的土地栽培,开好田间排水沟;

④及时拔掉中心病株,并在病株周围撒石灰消毒;

⑤发病后及时用50%代森铵1000倍液喷雾2-3次。

5、采收与留种。姜的采收与其他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8月初即开始采收嫩姜,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采收老姜,大约在6月中下旬可以采收种姜,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5片叶片时,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拨开,取出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

《紫边碧玉的栽培技术种植方法》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的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