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种植方法。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葱地种蝇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葱地种蝇Deliaantigua(Meigen)属双翅目,花蝇科。俗称葱蝇、葱蛆、蒜蛆。是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杂食性害虫,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能为害。在菜区除为害菠菜、葱、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以外,还可为害瓜类、豆类、玉米、薯类、棉花以及麻类作物。幼虫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韭菜受害后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全田毁种。

一、形态识别

1.成虫前翅基背毛极短小,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毛的1/2长。雄蝇两复眼间额带最狭部分比中单眼狭;后足胫节的内下方中央,约为全胫节长的1/3―1/2部分,有成列稀疏而大致等长的短毛。雌蝇中足胫节的外上方有两根刚毛。2.幼虫成长幼虫7毫米,乳白而带淡黄色。尾端除有1对明显的气门以外,从背面还可见到7对肉质突起,各突起均不分叉。第七对很小,第一对高于第二对,第六对显著大于第五对。

二、发生规律

生活史和习性:华北地区每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或粪堆中越冬。5月上旬成虫盛发,卵成堆产在葱叶、鳞茎和植株周围1厘米深的表土层中。卵期3―5天,孵化后幼虫很快钻入鳞茎内为害。幼虫期17―18天。

精选阅读

花生田灰地种蝇的虫害防治方法


花生田灰地种蝇学名:Deliaplatura(Meigen)双翅目,花蝇科。别名灰种蝇、种蝇、地蛆、种蛆、菜蛆、根蛆。异名Hylemyiacilicrura(Rondani)、H.cana(Macq.)、HylemyiaplaturaMeigen、ChortophilacilicruraRondani、AnthomyiazeaeRiley。分布在全国各地。

一、寄主:花生、豆类、瓜类、棉花、十字花科等。

二、为害特点:以幼虫钻入花生种子里,咬食子叶或胚芽,致种子不能发芽或腐烂;也可钻入幼苗茎内,将茎蛀食成空心而枯萎。

三、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6mm,雄蝇暗黄色至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接触,触角黑色,胸部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后足胫节内下方生有一列稠密、大致等长、末端弯曲的短毛,腹部背面中央有一条黑色纵纹,各腹节问有一黑色横纹,使腹背形成明显的小方块。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7~8mm,乳白色略带浅黄色。头退化,仅有1对黑色口钩。整个体形前端细后端粗,腹末端呈截面具7对突起,各突起均不分叉,第7对极小而且因着生在第6对中间的稍内侧,所以从上面有时看不到,第1对和第2对在等高位置,第5对与第6对等长。蛹:长4~5mm,长椭圆形,红褐色或黄褐色,尾端可见7对突起。

四、生活习性:

全国分布,由北而南年发生2~6代(黑龙江2~3代,辽宁3~4代,陕西4代,江西、湖南5~6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春羽化的成虫在豆苗附近的土表上或黄瓜苗的根部产卵,孵化出的蛆即钻入作物的嫩茎内,使作物因水分不足而萎凋,以后逐渐腐烂枯死。

本种以第一代为害严重,有些年份在秋天发生的第四代与萝卜地种蝇混杂发生为害白菜、萝卜。成虫以晴天中午前后最活跃,对未腐熟的粪肥及发酵的饼肥有很强的趋性。

五、防治方法:

(1)花生田施用的基肥和饼肥必须充分腐熟,均匀深施后盖土,地面上不露粪肥,减少种蝇产卵。

(2)适时播种,减少低温造成的烂种。

种蝇的病害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

分布在中国各地。

寄主

油菜、蔬菜、果树、林木及多种农作物。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6mm,雄稍小。雄体色暗黄或暗褐色,两复眼几乎相连,触角黑色,胸部背面具黑纵纹3条,前翅基背鬃长度不及盾间沟后的背中鬃之半,后足胚节内下方具1列稠密末端弯曲的短毛;腹部背面中央具黑纵纹1条,各腹节间有1黑色横纹。雌灰色至黄色,两复眼间距为头宽1/3;前翅基背鬃同雄蝇,后足胫节无雄蝇的特征,中足胫节外上方具刚毛1根;腹背中央纵纹不明显。卵长约1mm,长椭圆形,稍弯,乳白色,表面具网纹。幼虫蛆形,体长78mm,乳白而稍带浅黄色;尾节具肉质突起7对,12对等高,56对等长。蛹长45mm,红褐或黄褐色,椭圆形,腹末7对突起可辩。

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年生25代,北方以蛹在土中越冬,南方长江流域冬季可见各虫态。种蝇在25℃以上,完成l代19天,春季均温17℃需时42天,秋季均温1213℃则需51.6天,产卵前期初夏30一40天,晚秋4060天,35℃以上70%卵不能孵化,幼虫、蛹死亡,故夏季种蝇少见。种蝇喜白天活动,幼虫多在表土下或幼茎内活动。

防治方法

(1)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防止成虫产卵。

(2)成虫产卵高峰及地蛆孵化盛期及时防治。预测成虫通常采用诱测成虫法。诱剂配方:糖1份、醋1份、水2.5份,加少量辛硫磷拌匀。诱蝇器用大碗,先放少量锯末,然后倒入诱剂加盖,每天在成蝇活动时开盖,及时检查诱杀数量,并注意添补诱杀剂,当诱器内数量突增或雌雄比近1:1时,即为成虫盛期,应立即防治。

(3)在成虫发生期,地面喷粉用5%杀虫畏粉或21%灭杀毙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国光乙刻)15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40%辛甲高氯乳油2000倍液(北京顺义县农药厂)、20%蛆虫净乳油2000倍液,隔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当地蛆已钻入幼苗根部时,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爱卡士乳油1200倍液、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灌根。

(4)药剂处理土壤或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200一250g,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后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还可用2%甲基异柳磷粉每667m223kg拌细土2530kg制成毒土或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5%地亚农颗粒剂,每667m22.53kg处理土壤,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并兼治金针虫和蝼蛄。药剂处理种子:当前用于拌种用的药剂主要有50%辛硫磷、20%异柳磷,其用量一般为药剂1:水3040:种子400一500;也可用25%辛硫磷胶囊剂等有机磷药剂或用杀虫种衣剂拌种,亦能兼治金针虫和蝼蛄等地下害虫。

(5)毒谷每667m2用25%一50%辛硫磷胶囊剂150一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50%辛硫磷乳油50一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草坪秆蝇的防治方法


危害草坪草的秆蝇害虫主要有麦秆蝇、瑞典秆蝇和稻秆蝇,均属双翅目秆蝇科。秆蝇以幼虫为害,从叶鞘与茎间潜人,在幼嫩心叶或穗节基部1/5~1/4处或近基部呈螺旋状向下蛀食幼嫩组织。危害症状以被害茎的生育期不同可分为:在分蘖拔节期,幼虫取食心叶基部和生长点,使心叶外露部分干枯变黄,成为枯心苗。在孕穗期被害幼穗和嫩穗节不能正常发育抽穗,被害后期嫩穗因组织破坏并有腐烂,叶鞘外部有时呈黄褐色长方形块状斑,形成烂穗。孕穗末期幼虫人穗潜人小穗危害小花,穗抽出后,被害小穗脱水失绿变为黄白色,形成坏穗。抽穗初期,幼虫取食穗基部尚未角质化的幼嫩组织,使外露的穗部脱水失绿干枯,变为黄白色,形成白穗。麦杆蝇成虫体长3~4.5mm,呈黄绿色。

杆蝇类成虫早晚及夜间栖息于叶片背面,且多在植株下部。晴朗天气10时左右气温升高,开始大量活动交配;中午前后,日光强烈,温度过高,潜伏于植株下部,14时后又逐渐活动,15-16时活动最盛。生长茂密的草坪,通风透光性较差,温度低,湿度大,不利于秆蝇生活,成虫密度较低,着卵较少,危害较轻。生长稀疏的草坪则相反。

对秆蝇的防治措施如下:

1.农业措施。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及时清除杂草寄主,以压低当年的虫口基数。选用抗虫品种,因地制宜进行耕翻土地,消灭杂草,精耕细作,增施肥料,适期浇水,适当浅播,合理密植等,创造有利于草坪草生长而不利于秆蝇繁殖为害的条件,从而达到减轻危害的效果。

2.利用天敌。秆蝇的天敌一种属姬蜂科;另一种属于小蜂科。后者寄生率较高,一般年份寄生率在10%~40%。春秋两季发生的第1和第4代幼虫的被寄生率高于夏季发生的第2和第3代。若越冬代幼虫的被寄生率高于30%危害就轻,而低于30%则重。

3.药剂防治。防治重点是第一代幼虫,因为第一代幼虫危害重,盛孵期明显,发生整齐,有利于药剂防治。可用50%甲基对硫磷乳油3000倍液喷雾,对成虫和卵防治效果都很好。或用40%乐果乳油与50%敌敌畏乳油(按1:1混合)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杀螟威乳油3000倍液喷雾。也可用1.5%对硫磷粉剂、4.5%甲敌粉剂喷粉防治,用量为22.5kg/hm2。

高粱芒蝇的虫害防治方法


高粱芒蝇,为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和广西。在南欧、北非、西非、南亚、东南亚(缅甸、泰国)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广为分布。寄主为高粱和野生高粱。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迟,失去授粉时机,严重影响繁育和制种。

1、为害特点

初孵幼虫由心叶间隙钻入生长点附近取食,造成枯心苗或穗畸形。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迟,失去授粉时机,严重影响繁育和制种。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mm左右,灰黄色,间额棕黑色,下额须黑色。雄蝇端部色浅,前足股节全黄或末端部分黑色,雌蝇前足腿节端半部黑色;雄蝇第3腹节背板正中两侧各具一梯形棕斑。第4背板棕斑小,近圆形;雌蝇第3、4腹节背板各具1对三角形斑,第5节斑纹很小。卵长1.3mm,白色船形两端稍平,呈波浪状。卵中央纵行隆起,上面具网状纹,两边似船缘。幼虫末龄幼虫体长7-8mm,蛆形,初浅黄白色,老熟时黄色或鲜黄色,口钩黑色,全体共11节。第11节末端黑色,这是该种别于其他种的主要特征。蛹长3.5-5mm,圆筒状,棕褐色至深棕褐色。

3、发生规律

高粱芒蝇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少则5-6代,多则11-12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生育后期高粱的分蘖苗里及土中越冬。在广东无越冬期,但冬期发育进度迟缓。世代重叠。雌成虫对腐臭鱼虾等发酵物质有强烈趋性。成虫取食含糖物质以及蛋白质类食料作补充营养始能性成熟。

成虫经补充营养交配产卵,每雌一生产卵24-34粒,多把卵散产在最内3片心叶上,前期产卵在叶背;6片全叶期卵多产在叶面的叶尖和边缘处。每株1粒。幼虫多于7时前孵化后从高粱喇叭口和叶缝侵入,侵入后1天出现枯心。以苗期被害为主。产卵盛期如与高粱苗期相吻合,发生为害就重。幼虫有假死习性。高湿或叶片有露水时有利侵入活动,但对成虫产卵的寿命有不利影响。不转株为害。心叶维管束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高、最早三片叶鞘外表皮的三氧化硅体排列紧的品种受害轻。天敌有寄虫蜂、细菌等。

4、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虫品种。

(2)调整播种期,将高粱苗期与高粱芒蝇产卵盛期错开。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枯心苗、再生苗和自生高粱以减少虫源;高粱收获后深翻土地,破坏越冬场所,减少来年虫源。

(4)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进行诱杀。

(5)保护与利用天敌。

观赏葱锈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主要发生于叶及花梗上,最初在表皮上生纺锤形至椭圆形橙黄色的隆起小斑点(夏孢子堆)、后表皮纵裂,散生橙黄色粉末。晚秋在橙黄色病斑上接着生褐色的斑点(冬孢子堆),不易破裂,发病严重时,病叶呈黄白色枯死。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病原是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的葱柄锈菌,学名为Pucciniaporri(Sow.)Wint=Pucciniaallii(DC.)Rudolphi。病菌形成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堆椭圆形或纺锤形。

侵染途径

病菌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在病株上越冬。次年春,夏孢子通过气流传播,雨水也能传播,萌发后从植株的表皮和气孔侵入。在夏季冷凉的地区,夏孢子可以在病株上越夏。

在春、秋比较低温多雨的地区容易发病,并以秋季发病重。如果冬季温暖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冬,次年发病重,夏季低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冬,次年发病重,夏季低温多雨,有利于病菌的越夏,秋季发病就重。此外肥料不足,生长势弱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做底肥,增施磷、钾肥,促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

2、发病重的田块,提前收获,并避免在发病重的田块附近栽葱。

3、发病初期,喷洒15%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倍液。

水稻稻潜叶蝇防治方法


稻潜叶蝇,学名Hydrelliagriseola(Fallen)双翅目,水蝇科。分布东北、华北、浙江等地。主要为害水稻及某些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幼虫潜食叶肉,致稻叶变黄干枯或腐烂,严重时全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mm,青灰色。触角黑色,第3节扁平,近椭圆形,具粗长的触角芒虫1根,芒的一侧具小短毛5根;前缘脉有两处断开,无臀室。足灰黑色,中、后足第1跗节基部黄褐色。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上生细纵纹。末龄幼虫体长3—4mm,圆筒形略扁平,乳白色至乳黄色,尾端具黑褐色气门突起两个。蛹长3.6mm左右,黄褐色,尾端具黑色气门突起两个。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4—5代,以成虫在水沟边杂草上越冬,翌春多先在田边杂草中繁殖1代。秧田揭膜后1代成虫可在秧田稻叶上产卵,在田水深通条件下,卵散产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尖上,生产上深灌或秧苗生长瘦弱时为害较重。从水稻秧田揭膜开始至插秧缓苗期是为害主要时期。水稻缓苗后植株已发育健壮,已不再受害,又飞到杂草上繁殖。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稻田杂草。主防2代,杀灭初孵幼虫兼治成虫。用药种类参见菲岛毛眼水蝇。

(2)通过定期剥查化蛹进度,预测成虫羽化高峰期和卵孵化盛期,隔5—10天剥查1次。

(3)每年3月以前彻底消除水稻遗留残株,集中深埋或烧毁。

(4)实行检疫,有水蝇的稻苗禁止外运。

瑞典麦秆蝇的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是每个时期,我们都不可能避免的。在我们种植小麦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病虫害,只有及时防治才能有效治理病虫害,促进庄稼丰收。比如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叫瑞典麦秆蝇的病害,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治呢?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2毫米,黑色有光泽,平衡棍黄色,腿节黑色,胫节和跗节棕黄色,后足胫节中部黑色。卵白色,长椭圆形,长约0.5毫米。幼虫黄白色,蛆状,长约4.5毫米,末端有两个短小突起,上有气孔。蛹长约3毫米,棕褐色。

分布与为害:瑞典麦秆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为害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以幼虫钻入心叶和幼叶中为害,造成枯心。其中以新疆地区小麦受害较重。

发生规律:在西北地区1年发生3~4代,以幼虫在冬小麦苗株内越冬。4月中旬开始在麦秆内化蛹,4月底开始羽化为成虫。在乌鲁木齐,第一代成虫在冬麦及春麦上产卵为害,使春麦主茎不能抽出。卵多产于叶片内侧靠近叶鞘处,第二代在禾本科杂草上寄生,第三代幼虫8月底为害早播冬麦,9~10月为害冬麦主茎,造成心叶枯黄或分蘖丛生,并在冬小麦内越冬。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麦收后浅耕灭茬,使落粒入土发芽,诱使成蝇产卵,然后秋翻消灭越冬虫。

②药剂防治:用50%甲基1605乳油2000倍液,在小麦幼苗2~3片叶时成虫处于盛发期喷第1次药,间隔6~7天再喷1次。每6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粉或0.04%除虫晶粉均匀喷粉,也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葱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葱紫斑病葱紫斑病是葱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葱、洋葱、大蒜和韭菜等,夏季多雨天气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变黄枯死或折倒,直接影响产量。

【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和花梗。叶和花梗染病,初呈水渍状白色小点,后变淡褐色圆形或纺锤形稍凹陷斑,继续扩大呈褐色或暗紫色,周围常具黄色晕圈,病斑上长出深褐色或黑灰色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霉状物,若病斑继续扩大,可使全叶变枯黄或折断。若留种田的花梗上发病,可使种子皱瘪,不能充分成熟,影响发芽率。病斑上的黑色霉状物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葱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发生特点】: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香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porri(Ell.)Ciferri侵染引起,可侵染大葱、洋葱、大蒜等。南方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葱类植物上辗转危害,北方寒冷地区则以菌丝体在寄主植株体内或随病残体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需要高湿度,孢子萌发和侵入需有水滴存在。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0~27℃,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葱紫斑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4~7月;秋季9~11月。葱紫斑病感病生育期在生长中后期。沙性土、旱地、老苗田、连作地、长势差、管理粗放和受葱蓟马危害重的田块发病严重。年度间春雨多、梅雨期长、夏季多湿多雨及秋季多雨、重露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①实行轮作: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②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捞出洗净后播种。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③选用抗病品种: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紫皮洋葱较抗病,白皮品种较感病。④加强培育管理:清沟排水,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多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治虫,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间集中销毁。⑥适时收获、低温贮藏:尤其是洋葱,应掌握在葱头顶部成熟时收获,收后适当凉晒至鳞茎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温控制在0℃左右,相对湿度65%以下。

葱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葱锈病是葱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葱、香葱、洋葱、大蒜等,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叶片疱斑密布,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现将葱锈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花梗及绿色茎部。叶片、花梗染病,发病初期表皮上产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间呈灰白色,四周具浅黄色晕环,尔后形成稍隆起的橙黄色疱斑,后表皮破裂向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病菌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疱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病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叶片,失去食用价值。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担子菌亚门葱柄锈菌Pucciniaallii(DC.)Rudolphi侵染引起。可侵染葱、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南方以橙黄色的粉末(夏孢子)在葱、蒜或韭菜上辗转危害,或在活体上过冬;但在寒冷地区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夏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次侵传染。当夏孢飘落在葱叶上以后,夏孢子即萌发后从寄主气孔或表皮侵入。

病菌喜较低温度、潮湿的环境,发病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温度10~20℃,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葱锈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节3~4月;秋季10~12月。葱锈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

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肥料不足、生长不良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早春低温、多雨或梅雨多雨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科学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避免偏施氮肥。

②轮作:和非葱、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③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④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40%福星乳油5000~6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番茄斑潜蝇的虫害防治方法


番茄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食性杂,寄主较广,包括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16科近百种植物,尤其嗜食番茄、瓜类、豆类等。如何防治番茄斑潜蝇?

形态特征

成虫:翅长约2毫米,除复眼、单眼三角区、后头及胸、腹背面大体黑色,其余部分和小盾板黄色。

幼虫:蛆状,初孵无色,渐变黄橙色,老熟时长约3毫米。

蛹:卵形,腹面稍平,橙黄色,大小1.7~2.3毫米0.5~0.75毫米。

卵:米色,稍透明,大小0.2~0.3毫米0.1~0.5毫米。

发生特点

浙江及长江流域年发生8~13代,露地栽培于11月底至12月初,以蛹在土表层越冬,保护地内可终年发生。

成虫生性活泼,对黄色趋性较强,可短距离飞翔,寿命7~20天。成虫、幼虫均可造成危害,雌成虫在飞翔中用产卵器刺伤叶片,取食汁液,并将卵散产于其中,每头雌成虫产卵量在200粒左右,雄虫不刺伤叶片,取食雌成虫刺伤点中的汁液。初孵的幼虫即潜叶危害植物的叶片,造成不规则的白色虫道,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可脱落。幼虫经过3个龄期的发育,老熟后爬出虫道,在叶片上或土缝中化蛹。

番茄斑潜蝇属喜温性害虫,最适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为温度15~25℃,相对湿度80~85%,浙江省及长江流域盛发期为春季2~5月和10~12月。

防治要点

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疫区调入蔬菜、花卉等作物。

②科学利用天敌:释放姬小蜂、反颚茧蜂、潜叶蜂等天敌。

③药剂防治:成虫羽化始盛期开始用药,每隔5~7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50%潜蝇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3.3%天丁乳油1000~1500倍液,或52.25%农地乐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但在天敌发生高峰期用药,宜选用l%威克达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高粱芒蝇如何防治


初孵幼虫由心叶间隙钻入生长点附近取食,造成枯心苗或穗畸形。高粱苗期被害后生育期推迟,失去授粉时机,严重影响繁育和制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mm左右,灰黄色,间额棕黑色,下额须黑色。雄蝇端部色浅,前足股节全黄或末端部分黑色,雌蝇前足腿节端半部黑色;雄蝇第3腹节背板正中两侧各具一梯形棕斑。第4背板棕斑小,近圆形;雌蝇第3、4腹节背板各具1对三角形斑,第5节斑纹很小。卵长1.3mm,白色船形两端稍平,呈波浪状。卵中央纵行隆起,上面具网状纹,两边似船缘。幼虫末龄幼虫体长7-8mm,蛆形,初浅黄白色,老熟时黄色或鲜黄色,口钩黑色,全体共11节。第11节末端黑色,这是该种别于其他种的主要特征。蛹长3.5-5mm,圆筒状,棕褐色至深棕褐色。

发生规律

高粱芒蝇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少则5-6代,多则11-12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生育后期高粱的分蘖苗里及土中越冬。在广东无越冬期,但冬期发育进度迟缓。世代重叠。雌成虫对腐臭鱼虾等发酵物质有强烈趋性。成虫取食含糖物质以及蛋白质类食料作补充营养始能性成熟。成虫经补充营养交配产卵,每雌一生产卵24-34粒,多把卵散产在最内3片心叶上,前期产卵在叶背;6片全叶期卵多产在叶面的叶尖和边缘处。每株1粒。幼虫多于7时前孵化后从高粱喇叭口和叶缝侵入,侵入后1天出现枯心。以苗期被害为主。产卵盛期如与高粱苗期相吻合,发生为害就重。幼虫有假死习性。高湿或叶片有露水时有利侵入活动,但对成虫产卵的寿命有不利影响。不转株为害。心叶维管束细胞壁厚、木质化程度高、最早三片叶鞘外表皮的三氧化硅体排列紧的品种受害轻。天敌有寄虫蜂、细菌等。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虫品种。

(2)调整播种期,将高粱苗期与高粱芒蝇产卵盛期错开。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拔除枯心苗、再生苗和自生高粱以减少虫源;高粱收获后深翻土地,破坏越冬场所,减少来年虫源。

(4)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进行诱杀。

(5)保护与利用天敌。

毛竹竹笋泉蝇防治


毛竹竹笋泉蝇又叫毛笋泉蝇,属双翅目花蝇科。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6mm,暗灰黄色,额带黑色,复眼紫褐色,单眼橙黄色,三角区为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灰褐色纵带,翅透明,翅脉淡黄色。体两侧纵带呈断续状,并各着生有1列粗刺毛,每列5根。腹末端尖削,产卵管呈针状,黑褐色。中、后足腿节及胫节均为橙黄色,基节及跗节灰褐色。

卵:长圆筒形,乳白色,长约1.5mm,排列成块状。

幼虫:蛆型。体长约10mm,黄白色,头部尖细,末端呈截形。口器呈黑色钩状,老熟幼虫尾部变黑色。

蛹:围蛹,深褐色或黑色,近纺锤形,长约7mm。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蛹于次年出笋前15~20天羽化为成虫飞出,当笋出土3~5cm时,成虫即产卵于笋择内壁,笋外不易发现,初孵幼虫群集于卵壳周围,取食笋肉表皮,笋在外观上表现不出症状。二龄幼虫潜入笋肉取食,经过3~4天危害,笋褪色发黄,笋肉开始腐烂。经过10天左右,笋变成锯屑烂糊状,笋箨干枯,均能使退笋。

竹笋泉蝇在竹林卫生状况差的林分发生较重,温度对竹笋泉蝇发育速度影响较大,湿度明显影响卵的孵化和初孵幼虫的存活,可采取如下防治方法:(1)营林措施:科学施肥,及时中耕松土,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性;注意林区卫生,及早挖除虫退笋,杀死幼虫。(2)生物防治:对用材竹林用25%二二三乳剂150~2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2000倍液喷射林地,出笋前喷1次,出笋后每10天喷1次,连喷2~3次,能起到杀虫保笋的良好效果。(3)烟剂防治:密度较大的竹林,在成虫出现期施放敌敌畏烟剂防治。(4)人工诱杀:用糖醋或鱼肠、死蚯蚓、鲜竹笋等为饵料,加入敌百虫等少量农药,用捕蝇笼诱捕成虫。在产卵前期和后期用鱼肠等腥臭物质为最佳,产卵盛期以鲜竹笋为好。

《葱地种蝇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地被植物种植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