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柿树白毡蚧的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白毡蚧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区,其主要寄主为柿树、梧桐、桑。那么养植过程中柿树白毡蚧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椭圆形,长约1.5mm,暗紫或红色;体节较明显,背面分布圆锥形刺,刺短小粗壮,顶端稍饨,侧面观略呈等边三角形;腹面平滑,具长短不等体毛;触角短,3-4节,第3-4节细柱状,同形同长,有时合并为1节,其上生有粗细长短不等的刺毛约10根;腹缘有白色细蜡丝。

雄成虫体长1-1.2mm,紫红色,触角9节,各节有刺毛2-3根,翅暗白色,腹末有与体等长的白色蜡丝1对,性刺短。卵椭圆形,长0.3-0.4mm,紫红色,被白色蜡粉及蜡丝。卵囊为纯白或暗白色毡状物。若虫椭圆或卵圆形,紫红色,体缘有长短不一的刺状突起。蛹体长约1mm,胭脂红色;壳椭圆形,长1mm,宽0.5mm,为白色絮状蜡质构成。

防治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40%啶虫.毒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国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维盐乳油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扩展阅读

柿树柿绵蚧的发生与防治


柿绵蚧是柿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近几年来,柿绵蚧在我县柿区普遍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大削弱了树势、严重影响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此,于2002-2003年在天长镇核桃园村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调查,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形态特征

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宽约1毫米,体节非常明显,紫红色;体背面有刺毛,腹部边缘有白色弯曲的细毛状蜡质分泌物,虫体背面覆盖白色毛毡状介壳,长约3毫米,宽2毫米,正面隆起,前端椭圆形,尾部卵囊由白色絮状物构成,表面有稀疏白色蜡毛。雄成虫体细长,约1.2毫米,紫红色,触角细长、由9节构成,以第3节和第4节最长,各节均有2-3根刺毛,翅1对,透明、介壳长约1.2毫米,宽约0.5毫米,长椭圆形。

2、卵:卵圆形,长约0.3-0.4毫米,紫红色,表面附有白色蜡粉。

3、若虫:卵圆形或椭圆形,体侧有若干对长短不一的刺状物,触角粗短,由3节构成。初孵化时血红色,随着身体的增长,经过一次脱皮后变为鲜红色,而后转为紫红色。

二、发生规律

柿绵蚧在井陉县1年发生4代,以被有薄层蜡粉的初龄若虫在树皮裂缝、枝条轮痕、叶痕及干柿蒂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柿子新梢长出4-5片小叶时开始出蛰,5月上旬达到出蛰盛期,第1代若虫6月初开始孵化,6月10-15日为孵化盛期。第2代若虫在6月底至7月初孵化,7月中旬为盛期。第3代若虫8月中旬孵化,下旬为盛期。第4代若虫9月底出现,10月上旬为盛期,10月下旬至11月初若虫开始越冬。

初龄若虫善于爬行,爬到嫩芽、新梢、叶柄、叶背等处吸食汁液,2龄以后开始固定取食,固着在柿蒂和果实表面为害,同时形成蜡被,逐渐长大分化为雌雄两性。5月中下旬变为成虫交尾。随后雌虫体背形成白色卵囊,开始产卵。前2代主要为害叶片和新梢,后2代主要为害柿果,以第3代为害最重。嫩枝被害后,轻则形成黑斑,重则枯死;叶片被害严重时畸形,提早落叶;幼果被害容易落果,柿果长大以后,由绿变黄变软,虫体固着部位逐渐凹陷、木栓化,变黑色,严重时能造成裂果,对产量、质量都有很大影响。枝多、叶茂、皮薄、多汁的品种受害重。

三、防治措施

1、保持柿园清洁。剪除树上残留的病虫枝,刮除树干老翘粗皮,及时集中烧毁。

2、保护天敌。利用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草青蛉等,对柿绵蚧的发生进行控制,在天敌的发生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农药。

3、药剂防治。早春柿树发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的柴油乳剂,消灭越冬若虫;各代若虫未形成蜡壳前,喷蚧杀特或蚧壳速杀乳油1000-1500倍液;蜡壳形成后喷800-1000倍液的蜡蚧灵溶液。

柿树柿绵蚧虫害的正确防治技巧


柿绵蚧又名柿毛毡蚧、柿虱子,是柿树上常见的害虫,主要为害柿树,有时也为害梨树等,以成虫和若虫为害柿树果实、嫩枝和新梢,为害部初呈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黑斑。现将柿树柿绵蚧虫害的正确防治技巧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分布与为害

柿绵蚧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柿产区,在河南省每年发生4代,特别是在豫北荥阳、辉县、博爱;豫西密县、洛阳、灵宝、三门峡;豫南南召县、社旗县分布为多,轻者被害株率达40-50%,重者达80%以上,造成柿树严重的落花落果,树势减弱,严重影响了柿树正常的生长结实。

二、形态特征及习性

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椭圆形,紫红色,背面生有毛毡状白色介壳,雄成虫体较小,约1毫米,紫红色,翅半透明。卵长约0.4毫米,椭圆形,紫红色,表面附有白色蜡粉。若虫体长约0.5毫米,紫红色,椭圆形,扁平,周身有短刺状突起,柿绵蚧以初龄若虫在2年以上的枝条皮层缝隙、干柿蒂以及树干的粗皮缝隙中越冬。

第2年4月下旬前后柿树展叶后至开花前,越冬若虫出蛰开始活动,爬到嫩芽梢、叶柄、叶背为害,以后转移到柿蒂及果实表面及柿蒂与果实相结合的缝隙中为害。被害处呈黄褐色,并逐渐凹陷,木栓化,变成黑色斑点。5月中、下旬交配,交配后雄成虫不久便死亡,雌虫体背逐渐形成白色卵束,并开始产卵,卵皆产于卵束下面雌虫体后方,每头雌虫产卵100粒左右,卵期10-20天,若虫孵出后,离开卵束分散为害。根据观察我省各代若虫出现盛期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左右,各代发生不整齐,互相有交叉,但时间上基本上是每月发生一代,前两代主要为害柿叶及嫩梢,后两个为害柿果。10月中旬左右以第四代若虫越冬。

三、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源。冬季结合果园管理,结合防治其它害虫,刮老树皮,或用钢丝刷刷除越冬若虫。落叶后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或5%柴油乳剂等。消灭越冬虫源。

2、生长期药剂防治。根据柿绵蚧发生规律及习性,在4月上旬至5月初柿树展叶后至开花前期,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布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50%对硫磷2000倍液,进行防治。以后根据每代虫情、及时喷药防治。

十月注意防治柿树蚧壳虫


进入十月中旬,本来是柿子收获的季节,可每年进入10月份,在柿子即将成熟时就会出现大量落果,尤其最近一段时间,柿子落果现象更为严重。调查发现造成柿子树落果的原因,为柿树上的蚧壳虫所致。

柿树上的蚧壳虫也称柿绒蚧(柿绵蚧),五月下旬、七月中旬、八月中旬、九月下旬、十月中下旬是蚧壳虫孵化期,也是主要危害期。不少果农反映,蚧壳虫不好治,打药不少,也采取了很多办法,就是不能根除。发现造成蚧壳虫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这些果农不太了解蚧壳虫的发生和孵化规律,在防治上抓不住最佳用药时机,所以认为蚧壳虫不好治。

蚧壳虫初龄若虫一般在3~4年生枝条和当年生枝条的基部主干皮缝、树孔、果柄基部处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出蛰开始为害幼嫩枝叶,5~9月为各代若虫为害盛期,主要为害果实,以第三代若虫危害最为严重。

要想抓住防治蚧壳虫的最佳防治时期,只能在若虫移动期打药,因为这个时候处在孵化期的若虫表面还没有形成蜡质保护层,喷药后效果最好,其他时间打药均不理想。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建议果农在防治蚧壳虫时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春刮树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卵。9月上旬(虫下树前),在柿子树主干距地面30厘米处绑一个草环,诱虫越冬,第二年春季柿子树发芽前解下,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虫卵数量,为后期防治减少麻烦。在柿树休眠期即3月份清园,喷1~3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50%毒死蜱1500倍。

二是在若虫分散转移初期,用50%毒死蜱1500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1.8%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均匀喷施树体即可。

三是抓住4月下旬5月上旬若虫危害盛期,喷施50%毒死蜱1500倍或加5%啶虫脒3000倍或1.8%阿维菌素2000倍。在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9月上中旬等各代若虫危害盛期,再连续喷施以上药剂,就可以有效防治柿树上蚧壳虫了。

大棚樱桃桑白蚧的防治方法


桑白蚧是樱桃上的重要害虫,危害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直至死亡。大棚栽培的樱桃由于棚内小气候的改变,近年来,桑白蚧的发生规律也随之改变。

为此,对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做了初步观察,并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以期明确防治桑白蚧的最佳时期、药剂种类和浓度。

一、调查内容和防治试验:

1.发生规律调查。

观察调查了大棚樱桃桑白蚧各世代、各虫态的发生时期。

2.药剂防治试验。

供试药剂:30%蜡蚧灵乳剂(烟台市福山化工厂生产),40%速扑杀乳剂(瑞士诺华公司生产),48%乐斯本乳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石硫合剂(自制)。

试验方法:越冬雌成虫防治试验设30%蜡蚧灵800倍、1000倍,40%速扑杀1500倍,石硫合剂和清水对照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3株,随机区组排列。于雌成虫开始活动期用工农26型喷雾机喷雾。

第1代若虫防治试验设30%蜡蚧灵800倍、1000倍,40%速扑杀1500倍,48%乐斯本1000倍、1500倍和清水对照6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3株,随机区组排列。于第1代若虫扩散期用工农26型喷雾机喷雾。

药效调查及计算方法:越冬雌成虫药效于喷药后15天、30天各调查1次,用针挑去蜡壳,以虫体变黑者为死亡,记载活虫数、死虫数,以校正死亡率表示防效。第1代若虫药调查于喷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4天、10天各调查次残留活虫数,以校正虫口减退率表示防效。

二、结果与分析:

1.发生规律。

据调查:桑白蚧在大棚内1年发生2代。越冬受精雌成虫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吸食危害,3月下旬开始产卵。第1代若虫4月上旬开始孵化,4月中旬进入孵化盛期并爬出介壳活动,5月上旬开始固定危害,5月末6月初为羽化盛期,6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第2代若虫开始孵化,7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7月中旬固定危害,7月下旬开始羽化。

2.药剂防治试验。

试验表明:30%蜡蚧灵和石硫合剂对桑白蚧越冬雌成虫防效很低,40%速扑杀药后30天防效达80.08%。

第1代若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4天,30%蜡蚧灵800倍、1000倍液防效分别为96.57%、88.98%,以48%乐斯本1000倍、1500倍液防治,防效分别为96.81%、95.60%,而40%速扑杀的防效为100%。药后10天,30%蜡蚧灵、48%乐斯本各浓度防效均在95%以上,40%速扑仍为100%。

三、小结:

大棚栽培樱桃桑白蚧各世代、各虫态的发生较露地提前1个月。越冬雌成虫2月中下旬开始活动,第1代若虫扩散期为4月上中旬。

药剂防治应抓好两个关键时期:

1.扣棚后,樱桃开花前用405速扑杀1500倍液喷枝干防治越冬雌成虫。

2.四月上中旬第1代若虫扩散期(即卵孵化后到若虫固定前),喷48%乐斯本1500倍液或30%蜡蚧灵1000倍液,可控制桑白蚧的危害。此期若虫虫体表面还没有分泌蜡粉形成蜡壳,农药易于接触虫体,并且若虫抗药性低,这期间用药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是防治桑白蚧的最佳时期。由于40%速扑杀属剧毒农药且残效期长,时近果实成熟,故不宜使用。

揭棚后7月上旬喷药防治第2代若虫,用药种类和浓度同上,以及扣棚前剪除多虫枝条,或刷掉枝干上的越冬虫体,均能提高防治效果。

磨盘柿树病虫的防治方法


磨盘柿,以果实个头大,形状似磨盘而得名,产自中国北京房山境内。发生在磨盘柿树上的病虫害会严重影响结果,因此一旦出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柿树上的主要害虫有柿蒂虫、柿绵蚧、草履蚧、毛虫类、刺蛾类等。柿树上常见的病害有柿角斑病、圆斑病、炭疽病、叶枯病等。

害虫一般在老翅树皮缝,树上残留柿蒂或地下土缝、石块下等隐蔽的场所过冬,第二年上树危害;病原菌一般也在残留柿蒂、病枝叶上越冬,于第二年6―8月份侵染。9、10月份落叶落果轻重程度与当年降雨情况有密切关系。

(一)农业防治:剪除残留柿蒂、枯枝、树叶,刮除主干及大枝上的老翘树皮并集中销毁;秋天树干捆草把,诱集越冬害虫,于第二年害虫上树前撤除并烧毁;早春深翻树盘,既能提温保墒,也能暴露越冬害虫;早春围塑料裙阻止害虫上树。

(二)用药防治:技术修剪后,全树喷5波美度左右石硫合剂一遍,全园消毒、杀虫、杀菌。草履蚧壳虫、柿绵蚧发生严重的果园,在萌芽前喷伤蚧600-800倍液。柿落花后,6月上中旬始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间隔期10―20天,用药2―3次。

雨季可选用耐雨水冲刷、保护期较长的波尔多液(1:5:500)或绿得保600倍―800倍与内吸杀菌剂交替使用。

柿树柿蒂虫的虫害防治


柿树适应性强,尤其适合广大山区栽植,树龄长,果实产量高,深受喜爱。但生产过程中虫害的发生,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影响较大。现将柿树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出现柿蒂虫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分布与危害

柿蒂虫又名柿烘虫,柿食心虫。我国华北、华中、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等地均有发生。幼虫钻食果实,造成柿子早期发红、变软、脱落。危害严重者,能造成柿子绝收。

2、形态特征

成虫雌蛾体长7毫米左右,翅展15-17毫米。头部黄褐色,略有金属光泽,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后足长,静止时向后上方伸举。卵乳白色,近椭圆形。长约0.5毫米。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10毫米左右。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及臀板暗褐色,同部各节背面暗紫色。蛹褐色,体长约7毫米。

3、生活习性

1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或树干基部附近土里,结茧越冬。在河南、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越冬幼虫于4月中、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盛期在5月中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危害幼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老熟,一部分老熟幼虫在被害果实内,一部分在树皮裂缝下结茧化蛹。第1代成虫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羽化。

盛期在7月中旬。第2代幼虫自8月上旬至柿子采收期陆续危害果实,自8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越冬。成虫白天多静伏在叶片背面或其它阴暗处,夜间活动,交尾产卵。卵多产在果梗与果蒂缝隙处。每头雌蛾能产卵10-40粒。卵期5-7天。第1代幼虫孵化后,多自果柄入幼果内危害,粪便排于蛀孔外。1头幼虫能蛀食4-6个幼果。被害果实由绿变为灰褐色,最后干枯。由于幼虫吐丝缠绕果柄,故被害果实不易脱落。第2代幼虫一般在柿蒂下危害果肉,被害果提前变红、变软、脱落。在多雨高湿的天气,幼果受害较多,造成大量落果。

4、防治措施

由于柿树分散和管理较为粗放,应采用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⑴人工防治:

刮树皮,冬季刮除枝干上的老粗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摘除虫果,在幼虫害果期,第1代6月中、下旬,第2代8月中、下旬,各摘除虫果2-3遍。第1代摘除要好,必须将柿蒂一起摘下,可以减轻第2代的危害。树干绑草,在8月中旬以前,在刮过粗皮的树干及主枝上绑草诱集越冬幼虫,冬季将草解下烧毁。

⑵化学防治:

在5月中旬及7月中旬,两代成虫盛期喷洒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均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柿树的病虫害防治


(一)柿蒂虫:柿树初花期后7~8天(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打25%灭幼脲3号2500倍;或灭扫利2500倍;或多来宝1000倍;或高效氯氢菊酯2000~2500倍。7月中~8月上旬,防治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用药同上。打药重点部位是果实果蒂。6月中~7月中,人工摘除、拣拾被害形成的僵果,深埋。

(二)柿绵蚧:5月中旬,柿绵蚧出蛰盛期树上喷药扑虱灵1500~2000倍或速蚧克800~1000倍兼治线灰蝶,细致周到。6月上中旬,柿绵蚧第一代卵孵化盛期,打药扑虱灵1500~2000倍;或高效氯氰2000~2500倍,打药重点部位,枝条、叶片、果实、柿蒂,兼治苹大卷叶蛾,茶翅蝽、叶蝉等。

(三)柿毛虫:5月中下旬结合前述打药防治柿蒂虫兼枝柿毛虫。

(四)柿园斑病、角斑病:柿园斑病侵染期在6~7月份,潜伏期60~90天;柿角斑病侵染期在7~8月份,潜伏期25~31天。这两种病害都可造成落叶、果实变红、变软、提前脱落。药剂防治,根据病源侵染规律应在5月底6月底和7月底各喷一次药,重点喷布叶背,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1:500~600倍石灰多量式波尔多液。

仙人掌白盾蚧防治方法


仙人掌白盾蚧又名仙人掌蚧,同翅目,盾蚧科,雌虫介壳近圆形,2毫米左右,灰白色,壳点2个,偏离中心,暗褐色;体梨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略尖。雄虫介壳细长,灰白色,比雌虫介壳略小。更多绿色尽在

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纵脊,1个壳点位于前端,淡黄色。卵圆形,长0.3毫米,黄白色。若虫初孵时浅黄色,2龄后雌雄分态。一年发生2至3代,但在温室或塑料棚中一年发生多代,终年危害。在露地以雌成虫在寄主的肉质茎上越冬。翌年春季,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见若虫孵化后集中在肉质茎上。

4至9月进入孵化盛期,虫量增长很快,虫体密集成堆,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若虫吸食寄主肉质茎中汁液,使受害处变白,同时还会感染其他病菌。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肉质茎部分或全部腐烂。

防治方法:

(1)仙人掌若发生盾蚧危害后,应立即人工清除寄生在仙人掌肉质茎上的蚧虫,注意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能,以减少虫害发生;

(2)可采用药剂防治措施,要抓住若虫孵化盛期,若虫抗药力弱的有利时机,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对遭受白盾蚧危害的仙人掌植株均可喷雾,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另外,黑缘红瓢虫、蚜小蜂、啮小蜂等是此虫的主要天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如何防治柿树的炭疽病


一、症状特征:此病主要为害果实和新梢。果实发病初期,出现针头大深褐色斑点,后病斑扩大呈现近圆形、凹陷、病斑直径5--10mm。病斑中部密生灰色至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空气潮湿时病部涌出粉红色粘稠物(分生孢子团)。1个病果上一般有一至多个病斑,受害果易软化脱落;新梢发病初期,发生黑色小圆斑,后扩大呈椭圆形、褐色,中部凹陷纵裂,并产生黑色小粒点,病斑长10--20mm,宽7一12mm,新梢易从病部折断,严重时病斑以上部位枯死。

二、发病规律:柿炭疽病原属子囊菌球壳菌目,无性世代为GloeosporiumkakiHori。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枝梢病斑中越冬,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干果、叶痕和冬芽等处越冬。第2年初夏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害新梢、幼果。生长期分生孢子可以多次侵染。病菌可从伤口或表皮直接进入,有伤口时更易侵入为害。从伤口侵入时潜育期为3--6天,直接侵入时潜育期为6--10天。东台地区枝梢发病一般始于6月份,直至秋梢;果实发病时期一般始于6月下7月上,直至采收期。发病重时7月下旬果实开始脱落。炭疽病菌喜高温高湿,雨后气温升高,易出现发病盛期。夏季多雨年份发病重,于早年份发病轻。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9℃或高于35℃,不利于此病发生蔓延。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易发病。

三、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完善水系,确保排灌畅通。雨水过多,排水不畅,加重病害发生。因此,雨季到来之前,应完善水系配套,保证雨止田干,及时降湿。

②改善通透,防止园内郁闭。通过夏剪剪除密挤枝、瘦弱枝、病虫枝,改善园内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③平衡施肥,促进树体健壮。多施有机肥,配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免枝条徒长,组织不充实,降低抗病力。

④清洁果园,彻底清除菌源。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园,剪除病枝梢,摘除病僵果;生长季及时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减少再侵染菌源。

2、化学防治

①休眠期:萌芽前喷施波美5度石硫合剂;

②生长季:6月中旬至7月中旬喷施2遍1:5:400--500倍波尔多液(后期影响果实外观光泽),7月下旬开始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退菌特1000倍(混加0.3%--0.5%尿素避免产生药害)。

针叶树云杉树苗毡枯病防治措施


【分布及危害】该病发生在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和伊春林区,为害红皮云杉(Piceakoraiensis)16~21年生人工林,在被害林分中,天然更新的臭松(Abiesnephrolepis)、红松(Pinuskoraiensis)幼树也感病。在枝和叶上生长毡状菌丝层,引起凋萎和毡枯。从树冠下部向上蔓延,沿主干呈锥形扩展。树冠下部四分之一处,枝叶被害率可达50%以上;树冠下部三分之一处,枝叶被害率可达30%~50%;树冠二分之一处,枝叶被害率在30%以下。被害严重时,几乎整个树冠枝叶被害萎黄枯死。

【症状】病初在树冠下部稠密处的枝和叶上生长蛛网状菌丝体,缠绕叶和小枝,逐渐形成菌丝。在枝和叶基部下面形成一层毡状菌丝层,厚约1~2mm,逐渐向绿色的枝叶蔓延。初灰白色,渐变为灰色,被害枝上表面,形成黑色霉层。剥开菌丝层、皮层组织仍为绿色,输导组织完好,因此顶部枝叶正常。当被害严重时,小枝和叶完全被毡状菌丝层覆盖,形成一个菌丝套膜,甚至在皮下也能形成菌丝膜,使皮孔和气孔堵塞窒息,引起枝叶枯黄凋萎死亡,其后在菌丝层内或上面,成群或并生黑色球状物,即病菌子囊壳。

【病原】为拟蔓毛座坚壳菌(RoselliniaherpotrichioidesHeptingDavidson)。子囊壳群生或并生,密集于毡状菌丝层上或埋在菌丝层内。近球形,暗褐色,炭质,直径501~855m,有明显的黑色乳头状孔口。子囊圆柱形,有短柄,顶端加厚,中间有一小孔道和一个淀粉质的顶环(塞子)。用Melze液染色变蓝,180~207m10.5~13.6m。子囊孢子单行斜列,单胞,不等边椭圆形至方形,在一侧有芽缝,有时两端尖,内含1~2个油球,20~24m8.5~10m。子囊孢子在水滴内不萌发,但在2%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营养液内可以萌发,改用2%麦芽糖琼脂膜作孢子萌发试验,萌发率显著增高。

【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壳在寄主菌丝层内越冬。子囊孢子为初次侵染来源,通常附生于寄主体表。当苗木或林分过密、夏季连雨、高湿时,该菌可迅速生长,繁殖和蔓延,对寄主造成为害。据在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调查同一立地条件下,红皮云杉人工林中,郁闭度越大,阴坡、坡下、林内和未经抚育的林分,发病都重。

【防治措施】对过密的林分及时采取清林、修枝和透光伐等营林措施,可减清病害,其中以透光伐防病效果显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都明显下降,防治效果可达91.2%。有条件时,用75%百菌清烟剂防治,用药量为15kg/ha,具有一定防治效果。

柿树圆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柿树圆斑病,柿树产区不同程度都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柿蒂。发病后常造成柿树早期落叶、柿果个小或畸形,早期变红、变软并早期脱落,导致树势衰弱,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收入。现将柿树圆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危害症状

在叶片上发病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正面浅褐色,无明显边缘,后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深褐色,中心色浅,周缘黑色,病叶渐变红色,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环;病斑直径一般为2~3毫米,最大可达7毫米;发病严重时,病叶在5~7天内变红脱落,仅留柿果,最后柿果也逐渐变红、变软,以至造成大量落果。

危害柿果时,在果实表面产生黄色病斑,后渐变红色,果实品质低劣,甚至失去商品价值。柿蒂发病时,病斑呈圆形,褐色,发病时间比叶片晚一些,病斑一般也较小。

2、发病规律

柿圆斑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叶上越冬,一般于翌年6月上旬至7月上旬子囊果成熟,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力传播,经气孔侵入,到7月中下旬开始表现症状,病斑逐渐扩大,8月中下旬病斑数量大增,9月上中旬开始大量落叶,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柿叶基本落清。

上一年病叶多、6~8月雨水多时,此病将严重发生。树势的强弱,影响病害的轻重,弱树上病叶变红脱落,且快而多,壮树上病叶不易变红脱落,且慢而少。凡土壤条件不良、施肥不足导致树势衰弱的树,发病往往比较严重。

3、防治措施

(1)搞好果园卫生。秋末冬初直至第二年6月,若能彻底清扫落叶,集中沤肥或烧毁,可以大大减少侵染源,控制该病的危害。清扫落叶必须大面积进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结合冬剪剪除柿树上的病虫枝和留在柿树上的柿蒂,减少传播源,发病严重的果园尤为重要。

(2)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3)喷药保护。于6月上中旬(柿树落花后)喷布1:2:3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400倍液、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隔半月再喷一次。

柿树的流胶病怎么治疗如何防治


流胶病在柿树上并不是普发性病害,多为非侵染性病害。柿子树流胶的原因有霜害、寒害、虫害、机械损伤等或因施肥不当、修剪过重、挂果过多、栽植过深、土壤粘重等原因引起。因此加强栽培管理是关键。

一、多施有机肥

柿树需肥量较大,施用有机肥可以强壮树势,增加抗性,提高果品质量。基肥一般在9月份采收前施入较好,此时叶已停止生长,果实进入着色期,而根正处于后期生长高峰,有利于养分吸收,增加树体有机营养积累,既可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寒性,又可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施肥后及时灌水。

二、合理修剪

修剪不当(过重或过轻)容易造成柿树流胶,落花落果,生长期内更要注重修剪工作。在生长期内疏去过密枝、无效枝,在迎风面多留枝,可起防风作用;在背风面少留些枝,促进通风透光,使树体各部位合理分布。保证叶果比例适当,平衡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关系,可以有效地防止落花落果。修剪时要小心,对于造成的伤口涂抹愈伤防腐膜,促进伤口尽早愈合,防止病虫害侵入树体为害。

三、控制挂果量

柿树挂果太多,树体难以承担负荷,弱化树势,造成流胶。因此要平衡树体营养,大年要疏花疏果,小年保花保果。由于柿树开花多,坐果少,可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瓜果壮蒂灵+0.3%-0.5%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株施尿素0.1-0.2公斤。

四、平衡树体营养、强化树势

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采用环割技术涂抹促花王2号,平衡柿树体内营养,不断加强树势,减少流胶病的产生。

五、做好清园工作

果实采收后做好柿园清理工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强壮树体。清除果园中残留的枯枝落叶、病残果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剪除枯枝,剔除残蒂,结合修剪,去掉病枝、虫芽、虫瘤;彻底刮除枝干粗皮,对于枝干病虫害,刮除病皮后涂抹护树将军,抑制病虫害复生。

六、保温防冻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此时柿树新陈代谢比较缓慢,生命力虚弱,容易发生霜害冻害。可以喷洒新高脂膜乳剂,有效保护柿树防寒防冻,还有防病、防腐、抑制病菌繁衍,恢复植物生理元气之功效。

七、刮除病斑、涂药治疗

刮除病斑及涂药治疗是对该病较为有效的措施。在发芽前彻底刮除病组织,每刮一株后立即用护树将军进行伤口涂药消毒治疗。

《柿树白毡蚧的防治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