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叶植物的主要养护措施。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柑橘潜叶蛾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柑桔潜叶蛾:以幼虫潜入嫩叶、嫩梢皮下蛀食,形成弯曲隧道,被害叶卷曲易落。苗木和幼树受害重。 物理防治措施 夏、秋梢期要及时抹芽控梢,摘除过早或过晚抽发不整齐的嫩梢,统一放梢,同时加强肥水管护,促使夏秋梢抽发整齐健壮。柑橘结果树一般不留夏梢,选留秋梢时,避开潜叶蛾产卵高峰期。冬季则结合清园修剪,剪除被害枝叶,扫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口源。 柑橘潜叶蛾的天敌资源丰富,近年来,许多橘园已大量采用天敌来防治潜叶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保护和利用天敌一方面要搞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尽可能减少喷药次数;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那么柑桔潜叶蛾用什么药打好呢?如杀虫双和菊酯类药剂等。同时,由于寄生蜂等天敌多在上午羽化活动,所以喷药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或傍晚。潜叶蛾的天敌主要有亚非草蛉、白星姬小蜂和一种捕食性蚂蚁等。 化学防治措施 搞好虫情预测预报,做好潜叶蛾田间消长规律的调查,掌握在放梢后幼虫孵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如何用药呢?一般当夏、秋梢芽长至3毫米时或在新芽抽出50%时喷第一次药,以防治成虫为主;在傍晚连续喷药2~3次,每隔6~7天一次,直到新梢木质化。若已潜入叶内的低龄幼虫,一般可于中午喷药,药剂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效果好。在喷药防治时注意不同种类的药剂要轮换施用,最好加上新高脂膜,以免抗药性的产生。 保养树体防治措施 (1)冬季清园剪除被害枝条,全园喷洒护树将军,消毒杀菌,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2)每次放梢必须进行抹芽控梢,借以中断潜叶蛾的食料,减少虫口积累的机会。 (3)利用潜叶蛾发生的低峰期进行放梢。 (4)药剂防治,可在放夏、秋梢时,梢长0.6~1厘米时喷新高脂膜+杀菌剂+杀虫剂配比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保护新梢生长。

扩展阅读

综合防治柑桔潜叶蛾


柑桔潜叶蛾是柑桔类果树新梢上最主要的害虫。要扩大柑桔树体树冠,必须放出质量较好的新梢,而要管理好新梢,则要围绕以柑桔潜叶蛾的防治为重点的综合型措施。

柑桔潜叶蛾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银白色蜿蜒曲折的隧道,削弱光合作用,影响新梢充实,成为其它小型害虫的隐蔽场,增加柑桔溃疡病病菌的侵染机会。

柑桔潜叶蛾在广东一年发生15代以上。其成虫银白色,体长约2毫米,后翅边缘有较长缘毛。幼虫淡黄白色,054毫米,无足。主要以蛹在叶片边缘越冬,多产卵于嫩梢端部的5片嫩叶上,尤其以叶背叶脉附近为主。在一年中,其发生主要有四个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柑桔潜叶蛾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柑桔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柑桔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木虱、柑桔凤蝶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柑桔潜叶蛾、柑桔蚜虫、柑桔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柑桔潜叶蛾、柑桔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柑桔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柑桔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桃潜叶蛾防治


桃潜叶蛾(Lyoneticaclerkella)属鳞翅目,潜叶蛾科。桃潜叶蛾是中国苹果、桃、梨害虫中的一种,在生物学上划分在昆虫纲鳞翅目潜叶蛾科下,分布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主要危害危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以幼虫潜入桃叶为害,在叶组织内串食叶肉,造成弯曲的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造成早期落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银白色,触角丝状,黄褐色,长于体,基节的眼罩白色。前翅狭长,银白色,外端部有一金黄色鳞片组成的卵形斑,后翅灰白色,缘毛长。越冬型成虫翅前部和后部色较深,中间稍浅,中室椭圆形斑比夏型成虫色深,为深褐色。卵扁椭圆形,无色透明,乳白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幼虫胸淡绿色,体稍扁。蛹长椭圆形,细长淡绿色,腹末具2个圆锥形突起。茧扁枣核形,白色。

【发生规律】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河北昌黎56代。以成虫在树皮缝内或落叶、杂草丛中越冬。来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羽化,夜间活动产卵于叶下表皮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串成弯曲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叶的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叶受害后枯死脱落。幼虫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1代,最后1代发生在11月上旬。严重为害,幼虫老熟后钻出,在叶背面结茧化蛹。虫口密度大时幼虫脱出后吐丝下垂,随风飘附在枝、干的背阴面结茧化蛹。1011月羽化的成虫即潜入树皮下、树下落叶和草丛中准备越冬。

【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虫体: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彻底清扫桃园内的落叶和杂草,刮除树干上的粗老翘皮,集中烧毁,消灭越冬代蛹或成虫。

2、运用性诱剂杀成虫:选一广口容器,盛水至边沿1厘米处,水中加少许洗衣粉,然后用细铁丝串上含有桃潜叶蛾成虫性外激素制剂的橡皮诱芯,固定在容器口中央,即成诱捕器。将制好的诱捕器是挂于桃园中,高度距地面1.5米,每亩挂5-10个。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经常给诱捕器补水,保持水面的高度要求。挂诱捕器不但可以杀雄性成虫,且可以预报害虫消长情况,指导化学防治。

3、蛹期和成虫羽化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药剂有: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004000倍液;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20004000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2.5%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4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04000倍液;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8001200倍液;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003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00020朋倍液;30%氟氰戊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10%醚菊酯悬浮剂80015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10002000倍液;5%氟苯脲乳油8001500倍液;5%氟啶脲乳油20003000倍液;20%杀铃脲悬浮剂50006000倍液;5%氟铃脲乳油10002000倍液;5%氟虫脲可分散液剂10002000倍液;5%虱螨脲乳油150025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4000倍液。

旱金莲潜叶蛾防治


旱金莲潜叶蛾是旱金莲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潜蛀入植株的新梢、嫩叶内,在上下表皮的灾层内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使整个新梢、叶片不能舒展,并易脱落;严重时,可使秋梢全部枯黄。

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以蛹和幼虫在被害叶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7-9月是发生盛期,危害也严重。10月份以后发生最减少。完成一代需20多天。成虫大多在清晨羽化,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交尾后于第二至第三天傍晚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每叶可产数粒。每头雌虫可产卵40-90粒,平均6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潜入叶表皮下,在内取食叶肉,边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虫道。成熟时,大多蛀至叶缘处,虫体在其中吐丝结薄茧化蛹,常造成叶片边缘卷起。苗木和幼龄树,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齐,适合成虫产卵和幼虫危害,常比成年树受害严重。

旱金莲潜叶蛾防治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杜绝虫源,防止传入;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叶并烧毁。

(2)药剂防治:成虫羽化期和低龄幼虫期是防治适期,防治成虫可在傍晚进行;防治幼虫,宜在晴天午后用药。可喷施1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杀虫和杀卵效果均好),或25%两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桃树潜叶蛾的防治方式


桃潜叶蛾又名桃叶潜蛾,属鳞翅目,潜叶蛾科。

分布与危害

分布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幼虫在叶肉串成弯曲潜道,致使叶片脱落。为害桃、杏、李、樱桃。

形态特征

桃潜叶蛾

成虫:体长3毫米,翅展6毫米,体及前翅银白色。前翅狭长,先端尖,附生3条黄白色斜纹,翅先端有黑色斑纹。前后翅都具有灰色长缘毛。

卵:扁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而软,大小为0.330.26毫米。

幼虫:体长6毫米,胸淡绿色,体稍扁。有黑褐色胸足3对。

茧:扁枣核形,白色,茧两侧有长丝粘于叶上。

生活史与习性:每年发生约7代,以成虫在桃园附近的梨树、杨树等树皮缝内及落叶、杂草、石块下过冬。来年4月桃展叶后,成虫羽化,夜间活动产卵于叶下表皮内、幼虫孵化后,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串成弯曲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叶的表皮不破裂,可由叶面透视。叶受害后枯死脱落。幼虫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1代,最后1代发生在11月上旬。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清园,扫除落叶烧毁,消灭越冬蛹。

成虫发生期,喷洒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或8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剂2,0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2.5%溴氰菊酯或功夫乳油3000倍液。

紫藤潜叶细蛾的防治方法


紫藤潜叶细蛾,属细蛾科潜叶细蛾属害虫。目前发现仅危害紫藤,危害严重时整个叶片被幼虫潜食成白色不规则的图样,仅留下叶的上下表皮。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至4毫,翅8毫,体褐而有白色条纹,触角与体长,线状。下唇须黑白相间,顶端白色。前翅银白,翅被褐、白的鳞片所盖,翅中从基部有宽而黑褐色的斑带,约占翅长2/3,翅的后半有两条比较明显的白色斜带,一一。翅顶端有个三角形黑斑,斑外缘毛上有两条“》”形褐纹,将翅端组成“?》”形,翅后缘白。后褐色,缘毛长。中足腿节黑褐色,后足腿节白,其足腿节内侧有个褐斑。雌成虫腹末节腹面基部黑褐约有2/3;雄虫末节腹面灰色。

幼虫:体绿色、体长4毫米,13节,头褐色扁平,胸足3对,腹足趾沟单模式。

蛹:绿色,4毫米左右。

卵:淡而黄色,卵形,0.5毫米。

生活习性

以幼虫在落叶上结茧越冬。当5月上中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幼虫出现,7月中下旬幼虫从叶片中爬出结成白茧,茧多结于叶尖或叶边。蛹8月上旬出现,9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出现。10月中下旬在落叶上冬。第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成虫叶背潜伏,卵产在叶子背面主脉与分脉交叉处,散生。初孵幼虫在叶背主、支脉叉处取食,呈一白点,后扩大为线状,呈“V”状态白线条。终扩展成大面积不规则图案。成虫休息时两翅合并,中央脊背形成褐色的宽带,在带中可看到有上下两个“八”字形的白条线,即为前翅的那两条明显的白色斜纹。

防治手段

紫藤潜叶细蛾以幼虫在叶片上害或叶片上结茧越冬习性,为此要彻底地消除虫害就得在秋后落叶时清除叶片烧毁,其在成虫出现的5月、7月,幼虫出现的5月下旬,9月中下旬,及时喷洒杀虫农药如1000倍的乐果,2000倍的氧化乐果或除虫菊酯类药剂。要多多的观看虫情的变化习性,在成虫羽期、幼虫初龄期的防治的有利时机,少要喷洒3至4次药剂,防止虫害的扩散。

经济植物椪柑潜叶蛾的防治


椪柑潜叶蛾,是椪柑夏、秋两季的重要害虫,它在幼叶夹层中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扭曲僵硬,新梢生长差,是危害椪柑苗木和幼龄的重要害虫。在夏梢、秋梢抽发期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晚秋梢。椪柑被害后叶片损伤,易于脱落,使新梢生长不实。

椪柑潜叶蛾在一年发生多代,田间世代重叠,在夏秋季发生最盛,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虫口密度最大,成虫多在清晨羽化,羽化半小时后即能交尾,交尾后2-3天于傍晚产卵,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中脉附近。幼虫孵化后,即潜入表皮下取食,老熟幼虫在近叶缘卷曲处结茧化蛹。

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与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由于椪柑夏梢零星陆续抽发,食料丰富,加上夏秋季高温干旱,适宜其繁殖,因此,夏秋季常猖獗成灾。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抹芽控梢或夏剪以抑制虫源,是防治潜叶蛾的根本措施。潜叶蛾在新梢老熟后很难在其上生长、发育和繁殖。放梢前进行去早留齐、去零留整等控梢措施,或在计划放秋梢前15-20天进行夏剪,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中断其主要寄主食物,恶化其营养繁殖条件,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同时,此法还可兼治其他新梢害虫。统一放梢既有利于集中喷药,还有利于树冠整形。

防治方法: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椪柑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椪柑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椪柑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椪柑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椪柑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椪柑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椪柑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


防治美洲斑潜蝇必须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蔬菜的生态特点,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发挥自然因子对美洲斑潜蝇的控制作用,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机地结合起灭,优先选用无公害农药(生物农药、抗生素农药、植物农药、仿生农药等),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注意交替使用,达到既把美洲斑潜蝇种群密度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又使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在国家规定的食用允许标准以下的目的,使广大菜农增产增收。

1农业防治

①种子处理保全苗:美洲斑潜蝇在发生盛期,对幼苗的危害十分严重,为确保全苗,一定要进行种子处理,可用30%保苗种衣剂或77%高巧种衣剂200-300ml。处理方法:将精选晾干的种子按比例(种子、种衣剂、适量水)放在盆内或塑料袋中搅拌均匀,使种衣剂均匀粘附在种子表面,待晾干后即可播种。

②轮作换茬减轻危害:在美洲斑潜蝇发生严重的地区最好实行轮作换荐,如瓜果、豆类与辣椒、葱蒜和部分叶菜轮作换茬,减轻危害。

③平衡施肥促壮苗:美洲斑潜蝇的成虫有趋嫩绿的习性,在氮肥施用较多,蔬菜长势嫩绿的田块,美洲斑潜蝇落卵量大,为害严重。要做到合理配比,综合平衡,少放氮肥,多施磷肥,重施钾肥。

④种植异味蔬菜驱避成虫:经调查表明,很多有异味的蔬菜不受美洲斑潜蝇危害,因此在发生较严重的田块,如瓜类、豆类的菜田四周或间隔套种苦瓜、香菜(芫荽),大蒜等有异味的蔬菜,可起到很明显驱避美洲斑潜蝇成虫的作用,为害程度明显下降。

⑤铲除杂草植株残体降低虫口基数:美洲斑潜蝇的野生寄主相当丰富,已知菜田杂草寄主30余种,为了降低虫口基数,不仅要防除寄主作物上的美洲斑潜蝇,也要防除杂草上的美洲斑潜蝇,所以菜田内外的杂草残枝败叶要彻底消除,集中妥善处理。

⑥深翻土壤,施药灭蛹:针对美洲斑潜蝇落地化蛹的特点,在播种或移苗前提倡深翻土壤,使掉在土壤表层的蛹不能羽化,并用3%米乐尔颗粒剂(667m21.5-2.0kg),除能杀灭美洲斑潜蝇的落地蛹外,还可杀灭根结线虫及其他地下害虫。在蔬菜生长期,结合防治蔬菜害虫,用48%乐斯本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进行地面喷施,杀灭老熟幼虫和蛹。

2物理防治

插黄牌挂黄条诱杀成虫:针对美洲斑潜蝇成虫有趋黄色的习性,在成虫高峰期,在棚栽蔬菜内外和露地蔬菜四周或田中插黄牌挂黄条诱杀成虫。

黄牌制作方法:用长方形纸箱或纸板正反面都涂上一层机油做成黄牌,用竹木棍做支撑插在菜田四周或穿铁丝做成吊牌挂在棚内外或架材上。

3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防治美洲斑潜蝇很重要的一环,调查表明,菜田生态中有很多天敌(包括寄主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对美洲斑潜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所以在防治美洲斑潜蝇时一定要考虑有利于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选择一些对美洲斑潜蝇杀伤大,对天敌杀伤小的生物农药(含植物农药,如1%苦参素、苦瓜籽浸泡液、烟碱水等)。并改变施药方法,减少施药次数和面积,保护天敌,提高天敌对美洲斑潜蝇的控制作用。

4化学防治

用化学农药防治美洲斑潜蝇,一定要科学,合理安全。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注意交替作用,适当辅助使用助效剂,减缓抗性产生和提高防治效果。

①准确测报,及时防治由于美洲斑潜蝇的卵产在叶肉内,不易发现。因此,一定要注意成虫高峰期或发现产卵取食孔(百株产卵取食孔株达20%)即开始防治。

②选择渗透比较好的杀卵剂杀灭美洲斑潜蝇虫卵当美洲斑潜蝇产卵取食孔达20%以上时,用90%万灵3000倍液或75%拉维因1500倍液喷雾,7-10天1次,两种药剂交替使用2-3次。

③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杀灭美洲斑潜蝇幼虫和蛹如48%乐斯本1000倍液或10%康福多4000倍液或10%除尽3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或10.1%凯撒3000倍液等。

④烟剂处理熏杀成虫。对棚栽蔬菜地和架栽蔬菜地(豇豆、黄瓜、菜豆、丝瓜等)在成虫发生高峰期用灭蝇灵烟熏剂熏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每667m2用烟熏剂棚内200g,地露地300g,连续熏杀2-3次。

野生植物旱金莲虫害潜叶蛾防治


旱金莲潜叶蛾是旱金莲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潜蛀入植株的新梢、嫩叶内,在上下表皮的灾层内形成迂回曲折的虫道,使整个新梢、叶片不能舒展,并易脱落;严重时,可使秋梢全部枯黄。

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10代左右,以蛹和幼虫在被害叶上越冬。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7-9月是发生盛期,危害也严重。10月份以后发生最减少。完成一代需20多天。成虫大多在清晨羽化,白天栖息在叶背及杂草中,夜晚活动,趋光性强。交尾后于第二至第三天傍晚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中脉附近,每叶可产数粒。每头雌虫可产卵40-90粒,平均6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即由卵底面潜入叶表皮下,在内取食叶肉,边食边前进,逐渐形成弯曲虫道。成熟时,大多蛀至叶缘处,虫体在其中吐丝结薄茧化蛹,常造成叶片边缘卷起。苗木和幼龄树,由于抽梢多而不整齐,适合成虫产卵和幼虫危害,常比成年树受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杜绝虫源,防止传入;结合冬季修剪,剪除被害枝叶并烧毁。

(2)药剂防治:成虫羽化期和低龄幼虫期是防治适期,防治成虫可在傍晚进行;防治幼虫,宜在晴天午后用药。可喷施10%二氯苯醚菊酯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杀虫和杀卵效果均好),或25%两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常见病症核桃举肢蛾综合防治措施


陕西商洛是核桃老产区,也是核桃虫害多发区,特别是以核桃举肢蛾为主的虫害发生严重,常造成核桃果实变黑并提早脱落。浅山川道果园受害率12%~17%;深山、杂草丛生、不便管理的果园受害率高达90%以上。每年因虫害可造成减产35%以上,经济损失较大。近年来,通过在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留题村干亩核桃园进行的防虫试验,笔者摸索出了综合防治核桃举肢蛾的一些技术措施,供果农参考。

1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

核桃举肢蛾又名核桃黑,属鳞翅目举肢蛾科。该虫每年发生1~2代,以l代为主,2代发生数量较少,危害轻微。以老熟幼虫在核桃树冠下1-2ClTI的表土层中以及草皮下结茧越冬。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化蛹盛期为6月9-25日。5月下旬始见越冬代成虫,成虫羽化盛期在6月下旬,是成虫大量产卵、第1代初孵幼虫开始蛀果盛期,也是树冠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7月中旬开始有幼虫脱果,8月上旬是幼虫脱果盛期。脱果的幼虫中,有一部分能继续结茧化蛹发生第2代,8月上旬出现的第2代幼虫中,只有少数能够脱果,大部分至核桃采收时尚未发育成熟,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从9月中旬开始,老熟幼虫进入越冬状态,越冬幼虫中既有第1代幼虫,也有少量的第2代幼虫。

成虫白天多静伏于叶背或草丛中,日落前1~2小时最活跃,在树冠外围转圈飞翔寻偶,黄昏时停于叶背交尾。卵多产于两果相接处。初孵幼虫有在果面上爬行3~5小时的习性,找到适当位置即蛀入青果,初蛀孔出现黄白色小水珠。蛀果幼虫串食果肉,l周后果面出现弯曲的褐色虫道。随着幼虫食量的增加,果肉渐被蛀空,内充满虫粪,果实变黑,皱缩凹陷。受害果内一般有幼虫5-6头,多者20头。蛀果早的幼虫,除蛀食果肉外还可蛀食核仁,造成果实早期脱落。该虫有连年危害同一株树的习性,老熟幼虫有脱果入土结茧的习性,多分布于树冠冠幅内,在深1~2cm的表土层越冬。从发生程度看,深山区果园重于浅山区果园,阴坡园重于阳坡园,沟里的园重于沟外的园;潮湿地较重;羽化期雨量多发生重,干旱年份发生轻。一般果实受害率达60%以上,严重的可达9O%以上。

2综合防治措施

2.1树下防治在树冠下进行垦复,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对地面土壤实施药剂处理,将害虫封杀在出土之前。根据核桃举肢蛾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土表层、草皮下结茧越冬的特点,采取药剂处理土壤的方法,触杀脱果幼虫和出土成虫。药剂可采用甲敌粉或20%杀螟松粉剂,施药量为5g/mz,均匀施人稍大于树冠正投影面积范围的土壤内。对长期无人管理的核桃树,可于每年核桃采收后至翌年5月举肢蛾成虫羽化前,在树冠下进行垦复、扩盘,深度15cm以上,既可疏松土壤、蓄水墒、促进树体生长,又能阻止举肢蛾越冬幼虫羽化。对不便垦复、杂草丛生、深沟、坡边的核桃树,可清除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2摘拾黑果每年6月下旬至8月上旬,及时摘拾树上树下黑果,集中烧毁,减少虫口密度。此法连续进行3年,虫果率可降至15%以下。

2.3化学防治举肢蛾发生极重,且不便采取上述措施时,可将化学防治法作为应急措施,以保当年核桃产量。喷药时间从6月上旬(当地小麦呈绿黄色时)开始,每隔1O天喷药1次,共喷3次。可选用敌杀死(进口的浓度为7000倍液,国产的浓度为5000倍液)、磷胺(3000倍液)、杀螟松(2000倍液)等。经多年试验,采用进口敌杀死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后好果率可达95%以上。注意喷药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它食性杂,喜食的树种有100多种,毛白杨、柳树、千头椿、法桐、卫矛、西府海棠、紫叶李、红瑞木、金银木等园林植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5龄后分散转移时,可侵入附近农田、菜地危害。由于食性杂,发生量大,传播蔓延快,以致所到之处,不少植物片叶无存。

形态和生活习性

成虫体长9至12毫米,翅展23至44毫米。体纯白色。前翅散生几个或多个黑褐色斑点,雌虫后翅在附近边缘处有小黑点。卵圆球形,直径0.5毫米。初产浅黄绿色或浅黄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光泽,卵面有规则的凹陷刻纹。老熟幼虫体长28至35毫米,头黑色具光泽。体侧和腹面灰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橙黄色。蛹长8至15毫米,宽3至5毫米,暗红褐色,腹部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

美国白蛾在我国北方地区1年3代,结茧化蛹越冬。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的发生期分别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虫龄不整,且世代重叠。成虫夜间活动,单层、成块产卵于树冠周缘枝条的叶背,约500至600粒,最多可达2000粒,上覆白色鳞毛。幼虫孵出数小时后即能吐丝结网,3至4龄时网幕可达1米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扩及整株树。幼虫在网幕中生活的时间,约占幼虫期的60%左右。进入5龄后,开始弃网自由取食,多分开在树冠上部危害。老熟幼虫爬行下树,在树干老树皮下或附近适宜的场所结茧化蛹,在地下化蛹时则做蛹室。美国白蛾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温暖的地方。在交通线两旁、公园及村落周围、庭院等处的树木上常集中发生。

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

首先要加强监控,及时掌握虫情。对一旦传入的美国白蛾,应按检疫条例及时予以清除。要掌握新疫区虫害发生的面积、种群密度、分布状况及害虫喜食树种等,并准确掌握美国白蛾发生的始、盛、末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二,人工剪除网幕消灭幼虫。由于气候、天敌等的作用,越冬蛹一般死亡率很高,因而第1代虫源基数小,又发生在雨季之前,此时是处理网幕中幼虫的最佳时机。要在幼虫3至4龄之前剪除网幕,因为此时幼虫群集网内尚未分散。把剪下的幼虫集中烧毁。

第三,在末龄幼虫化蛹时,可在树主干距地面1米处扎草捆,诱集幼虫在草捆内化蛹,再把草捆取下集中烧毁。

第四,药剂防治。5月下旬是第1代幼虫孵化期,初孵幼虫集中在网幕内,所以这一时期用药效果最好。

农药一般选择触杀和胃毒剂,幼虫对一般的杀虫剂都较敏感。对1至3龄幼虫用灭幼脲3号1000至1500倍液喷洒,10天后死亡率可达90%以上,而且灭幼脲喷药3小时后遇雨仍不减药效。用80%敌敌畏乳剂800至1000倍、农地乐2000倍液喷洒,效果都很好。对3至4龄幼虫用敌敌畏加灭有脲3号效果更好。喷药时注意必须把网打破,四周喷药,喷药要均匀,重点是树木向阳和树枝顶端部位,这些常是美国白蛾聚集的地方。

如果第1代幼虫未防治好,第2代幼虫就可能大面积发生,所以应更加重视。第2代幼虫大致在7月下旬开始孵化,必须抓准时机全面防治。第3代幼虫发生在9月初,这时药量可适当加大,而且考虑换药,以防美国白蛾产生抗药性。第3代幼虫发生期天气虽已转冷,也应重视,一旦放松,很容易成灾,并且可转移到农田、路边,给明年的防治带来困难。

第五,冬季防治。美国白蛾在建筑物缝隙、屋檐下面、树干皮下及树洞内、砖块杂物下面等处越冬,冬季可在这些地方人工挖蛹、摘蛹。

第六,生物防治。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主要天敌,它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中,使其不能羽化。每年应定期在美国白蛾危害区释放一定数量的周氏啮小蜂。保持天敌数量是防治美国白蛾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释放周氏啮小蜂前后7天不能打药,而且气温应在20℃以上,一般在美国白蛾3至4龄幼虫期释放。6月下旬和10月上旬,周氏啮小蜂最容易侵入美国白蛾的蛹,所以此时释放效果好。

杨小舟蛾的综合防治方法


杨小舟蛾的防治方法由于杨树树体高大防治器械射程有限实行人工大面积防治困难很大。在生产中形成了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达到控制杨小舟蛾危害的目的。

一、林业防治

利用杨小舟蛾对寄主的选择性选择树种合理组合搭配形成不同的隔离带限制害虫扩散传播。即寄主树种、抗性树种与非寄主树种相间栽植林地深翻管理重灾区人工清理虫源等。在小面积可实行大面积实施困难。这种防治方法有效期长但操作起来费工、见效慢。

二、物理机械防治

1、捕杀

1)人工摘除幼虫、震落和摘虫苞;人工摘除群集在叶片上取食的初龄幼虫,由于杨小舟蛾幼虫具有在枝条上停息时固着不牢习性,可在早晨猛击树干,震落扑杀。

2)人工灭蛹。杨小舟蛾的老熟幼虫在有落叶层或杂草的地表面结茧化蛹,蛹的穿透能力弱,杀灭蛹,减少羽化,可控制下代虫口密度,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清除,翻耕深度为15-20cm,防效达92%-100%。这种方法右有效压低虫口,但费工费时。

2、诱杀

在成虫期利用黑光灯诱杀,可以同时起到监测作用,确定成蛾峰期。频振式杀虫灯杀虫谱广,杀虫量大,对杨小舟蛾具有较好的诱杀效果,防治成本低,不污染环境,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这种方法可监测虫害,在一事实上程序上压低虫口,但缺电地区使用困难。

三、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杨小舟蛾的天敌各类主要有16种,其中舟蛾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为优势种,舟蛾赤眼蜂、黑卵蜂和广腿小蜂对杨小舟蛾的寄生率很高,是制约其自然种群的重要因素。

用松毛虫赤眼蜂在杨小舟蛾的卵期放蜂,可以收到较好的寄生效果。卵块寄生率为65-100%,平均为82%,未放蜂的对照林内卵块寄生率仅为40%,放赤眼蜂的卵粒寄生率为63.38%,未放蜂的对照林内卵粒寄生率仅为15.84%。在杨小舟蛾卵盛期放蜂,只要保证蜂种质量,在常量放蜂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压低虫口的目的。通过放赤眼蜂对杨小舟蛾是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利用此种方法防治杨小舟蛾可长期压低虫口,防效显著,但应用技术强,大规模生产比较困难。

2)以菌治虫。用苏云金杆菌乳剂,按1:10的浓度喷雾杀幼虫,用青虫菌6号防治杨小舟蛾,喷洒绿僵菌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此种方法有较好的杀虫效力,保护天敌,但见效慢,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技术性强。

3)以鸟治虫。杨小舟蛾蛹期长达个月又分布在枯枝落叶表层下、表土上。利用麻雀、家燕、灰喜鹊、灰椋鸟、杜鹃、黄鹂等捕食杨小舟蛾的成虫、幼虫是防治该虫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均好的方法。

四、化学防治

运用有机磷、有机氮、除虫菊酯等多种农药常规和飞机喷药技术采用药剂混用和烟雾剂技术达到防治目的。

1、飞防

飞防是大面积防治杨小舟蛾最有效的方法。喷氯氰菊酯、胺菊脂、苄呋菊酯等化学合成拟除虫菊酯均有较好的效果。焦作市连续年采用灭幼脲号开展杨树食叶害虫飞机防治平均防治效果达94%以上。采用飞机防治应及时对漏防区进行人工地面防治以达到全面控制的效果。

2、地面防治

1)树干根基注药法:幼虫孵化前至幼虫龄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用直径2cm的铁杆,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个3~5个斜孔,将内吸性农药久效磷、氧化乐果或甲胺磷原药用注射器均匀的注入孔中,用树叶盖住即可。胸径10cm以下每株注药5-10ml,胸径11-20cm,每株注药10-15ml。胸径21-30cm,每株注药15-25ml,胸径30以上每株注药25-40ml。

2)树干注药防治法:用20%的氧化乐果甲胺磷等内吸剂1:1,按胸径每厘米1ml的量注干。

利用树干注射赣林1号农药(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自配),用40%久效磷有溶性浓剂和50%甲胺磷乳油防治杨小舟蛾的幼虫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林间用浓度为200g/L的自配长效内吸注干乳油进行注射防治试验,1次防治保证了杨小舟蛾全年代未发生灾情。

3)树干涂药环法:用50%久效磷或甲胺磷加水2倍,40%氧化乐果加水1倍,在胸高处将配好的上述药液绕树干涂一药环,环宽15-20cm,药量以微见药液下流为宜。树皮光滑的小树直接涂药树皮粗糙的大树要先将粗糙皮刮去而后涂药。药液中兑三分之一的柴油。注意药水必须涂到树干光滑的部位上以利树木皮层对药水的吸收,2天后,幼虫陆续死亡。

4)树干砍伤滴药:在树干胸高处四个方向各砍一刀,深度以初入木质部为宜然后用滴管或毛刷将40%久效磷乳油1:1药液滴入刀口处,干旱天气用1:1药液,阴湿天气用原药。

5)高压喷雾法在幼虫为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用50%的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10%的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的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4000倍液,40%的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每667平方米用灭幼脲Ⅲ号40g,都对杨小舟蛾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利用化学防治的方法治理杨小舟蛾杀虫效率高见效快。由于杨树高大枝叶茂密喷雾器械限制防效不是很理想同时化防产生的3R问题迫切需要一种省工长效措施。

杨树是我国的主要绿化树种之一由于杨小舟蛾的发生每年不仅要因为防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绿化效果因此对杨小舟蛾的综合治理势在必行。由于综合治理中的各种防治手段均有其优势及弊端在杨小舟蛾的治理中要正确应用各种措施利用各种手段相结合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茼蒿潜叶蝇防治


茼蒿潜叶蝇防治

茼蒿(ChrysanthemumcoronariumL.)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潜叶蝇属于双翅目蝇类,是主要危害草坪的潜叶蝇类害虫,中国常见的有潜叶蝇科的豌豆潜叶蝇、紫云英潜叶蝇、水蝇科的稻小潜叶蝇、花蝇科的甜菜潜叶蝇等。其具有舐吸式口器类型,以幼虫为害植物叶片,幼虫往往钻入叶片组织中,潜食叶肉组织,造成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使叶片逐渐枯黄,造成叶片内叶绿素分解,叶片中糖分降低,危害严重时被害植株叶黄脱落,甚至死苗。

防治方法:

①适时灌溉,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越夏虫源,降低虫口基数。

②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防止成虫产卵。成虫主要在叶背面产卵,应喷药于叶背面。或在刚出现危害时喷药防治幼虫,防治幼虫要连续喷2、3次,农药可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50%二溴磷乳油1500倍液,40%二嗪农乳油1000~1500倍液。

《柑橘潜叶蛾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观叶植物的主要养护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