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榔榆丛枝病的防治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1、习性:

榔榆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其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荫,适应性强,根深,萌芽力强,在皖西大别山及安徽各地均有分布。

2、症状:

病害开始发生在个别枝上,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小而黄,有不明显的花叶状。有时部分叶片皱缩,病枝上的小枝又不抽出小枝,至秋天常簇生小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像鸟巢。小枝多直立,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小枝常冬季枯死,次年又发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不久即枯死。但大树发病后发展就较慢,影响也较小。更多绿色尽在

3、病原:

榔榆的丛枝病由类菌质体所致,病原在韧皮部。

4、发病规律:

榔榆的丛枝病的发展规律,据初步调查,1至2年生的根殖苗,林粮田间栽植苗发病率较低。成片的行道树的发病率较高。密植的、原茬的发病率也较高。病害发生可能与海拔高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就没有发病。病害可以通过带病种根及苗木的调运而传播。昆虫(叶蝉类)有可能传播发病,但尚待研究证明。生长健壮的桐树被侵害后,可以不表现症状(隐症)。这种无病状的寄主有可能被选为采根母树的危险。实生苗不发病或发病很少。

5、防治措施:

a.消灭病虫(如:茶翅蝽)。

b.培育苗木要严格选用无病植株作为采根树,不用留根苗和手茬苗,发病严重的地方可以用种子育苗代替根插育苗。

c.发病初期,常是个别枝条轻度发病,对开始表现症状的丛生枝条及早锯掉,据近几年来的观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修剪病枝时,应连同部分健康枝条锯掉,效果较好。春夏修剪病枝较秋季修剪的效果好。

d.发病后,除及早修除病枝外,也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方法有:(1)髓心注射:可于树干基部(离地面4至5寸)病枝一侧上下钻两个洞,涤直髓心,用注射器将兽用土霉素碱溶液(配成每毫升含1至2万单位的溶液)徐徐注入。治愈率与原病株发病轻重有关,一般轻病株较重病株容易治好,而重病株治好后有的还可能复发。较多的病情有减轻。治疗的时间与效果也有关,一般8月后注射的无效。另外,注射量和病情轻重、桩景树体的大小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2)断根吸收:即在(根)桩景的基部挖开土壤,在暴露的根中选1厘米粗细的截断,将药液装在瓶内把根插入,瓶上用塑料布盖严,经一定时间后,药液就被吸人树体。(3)修枝涂药:即在修除病枝后的伤口上涂土霉素、凡士林药膏,然后用塑料布包扎伤口,这样效果比单纯修枝好。(4)根殖苗叶面喷洒:在苗木生长期间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洒1至2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重病株一定要及早挖除,在发病不多的新区更应及早挖除(包括病株根蘖),修除病株与挖除病株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用药剂防治。

小编推荐

木麻黄丛枝病的防治措施


分布及危害广东沿海防护林带及行道树栽植区。广州通往附近各县、市公路两旁,发病率达90%,感病指数44%。树木染病后,形成小老头树,最后死亡。

症状最初木麻黄(Casurinaequisetefolia)顶梢加粗,叶片黄化,枝条下萌生许多不定芽,然后顶芽枯死,侧芽变粗,节间缩短。增粗枝条常有开裂现象,暴露木质部。症状由顶梢或个别侧枝向下发展至其他侧枝,最后全株丛枝、黄化,形成小老头树。大树发病时,整株枝梢成束,节间缩短,密生不定芽,形成丛生枯枝。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病株韧皮部筛管细胞中有类菌原体,木质部薄壁细胞有类细菌。类细菌多态形,大小14~762nm1000~1760nm,胞壁厚22~28nm。

发病规律在菱纹叶蝉(EutettixdisciguttusWalker)与短头叶蝉(BythoscopusdorsalisMatsumura)体内分别检到类菌原体与类细菌,成为介体昆虫。嫁接也能侵染成功,其发病周期为40~60天。

防治措施幼苗发病期用四环素或土霉素1000~2000单位淋洗根部有一定防效。

每年3~4月用乐果1:800除虫,效果也好。

土壤中加施一定浓度的铜、镁、铁、锌、锰等元素对防治及减轻症状有明显作用(每株用量1000ppm)。效果可持续1~2年。

园林植物病虫害榔榆丛枝病的防治


榔榆丛枝病由类菌质体所致,病原在韧皮部。病害开始发生在个别枝上,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小而黄,有不明显的花叶状。至秋天常簇生小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像鸟巢,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

防治榔榆丛枝病可采取以下措施:培育苗木要严格选用无病植株作为采根树,发病严重的地方可以用种子育苗代替根插育苗。发病初期,对个别表现出症状的丛生枝条应及早锯掉。修剪病枝时,应连同部分健康枝条一起锯掉。春夏修剪病枝较秋季修剪的效果好。发病后,除及早修除病枝外,也可用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方法有:髓心注射:可于树干基部(离地面13~17厘米)病枝一侧上下钻两个洞,直达髓心,用注射器将兽用土霉素溶液(配成每毫升含10000~20ooO单位的溶液)徐徐注入。断根吸收:即在(根)桩景的基部挖开土壤,在暴露的根中选1厘米粗细的截断,将药液装在瓶内把根插入,瓶上用塑料布盖严,经一定时间后,药液就被吸入树体。修枝涂药:即在修除病枝后的伤口上涂土霉素、凡士林药膏,然后用塑料布包扎好伤口。叶面喷洒:在苗木生长期间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洒1~2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


泡桐丛枝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严重危害泡桐生长的病害,分布极广,一般发病率在20%40%严重地区达80%以上。感病的幼苗、幼枝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造成死亡。

泡桐丛枝病防治要点

丛枝病是泡桐生长过程中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根据其症状可分为丛枝型和花变枝叶型。丛枝型为泡桐开始发病时,个别枝条上大量萌发腋芽(又称侧芽)和不定芽(除腋芽和顶芽外生长在其他部位的芽)抽生很多的小枝。小枝上又抽生小枝,抽生的小枝细弱,节间变短,叶序紊乱,病叶黄化,至秋季簇生成团,呈扫帚状(外观形似鸟窝)冬季小枝不脱落,发病的当年或第二年后小枝枯死,当大部分枝条枯死后会引起全株枯死。花变枝叶型为花蕾生长后变化为小枝小叶,其具体变化是花瓣变成小叶状,花蕊形成小枝,小枝腋芽继续抽生形成丛枝,花萼明显变薄,色淡无毛,花托分裂,花蕾变形,有越季开花现象。

泡桐一旦发生丛枝病,目前还缺少根治的方法,但在泡桐的不同生长期,对这种病害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选育抗病品种。不同泡桐品种抗病能力不同,一般认为白花泡桐、毛泡桐、兰栲泡桐抗病能力较强,山明泡桐和楸叶泡桐较差。可以从无病区选择无病母株采种和采根,建立无病苗圃或无病地块。最好用种子育苗,因为种子带病率极低,也可先用种子繁殖实生苗,然后用实生苗的根育苗。育苗前可用50℃温水处置种根10分钟~15分钟,会明显降低丛枝病的发病株率,且不会影响苗木的生长量。

加强管理。改善水肥条件,促进泡桐健壮生长,以提高泡桐的抗病能力。适当增施磷肥,少施钾肥。据试验观察,土壤中磷含量越高,丛枝病发病率越低,钾含量越高,发病越重。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秋季发病停止后,枝液回流前修除病枝,或春季树液回升前进行环剥,环剥宽度一般为被剥病枝处的径长。完全清除内膛和外围病枝,修枝一年一次,以10月中下旬为宜,效果好,复发率低。

药物治疗。用盐酸四环素治疗,疗效明显。取四环素(25万单位)4片,研成粉状,放入1毫升盐酸和10毫升水中溶解,溶化后再加入90毫升水。

对当年生苗木,应用注射法。用注射器将此药液注入树干基部髓心,苗高0.5米~1米的注药量为10毫升~20毫升;苗高1.5米~2米的注药量为20毫升~30毫升;平茬后苗高达2米的注药量为40毫升~60毫升。

对1年~8年生的幼树,应用根吸法。扒开与树枝对应的树根,选2厘米~3厘米粗的根剪断,拔出药瓶口,封土,经1天~2天即可。每株用药100毫升~200毫升。施药时间以5月~6月为宜。如未愈,可重复施药2次~3次。

采插根的母树如患隐症,可将插根放入含四环素1000单位的100毫升药液内浸泡12小时,取出晾干,2天后再插,5年内有防治作用。

如果苗圃里的泡桐苗发病,可以在5月~6月间对病苗进行注药治疗。用四环素或土霉素配制成1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用锥子或铁钉在病苗基部距地面10厘米~20厘米、靠近节间的下部扎一小孔,直至深部。然后用去掉针头的普通医用注射器的药管前端直插孔内,把药液注入孔中。注药量视苗木的大小而异,一般为20毫升~25毫升。用这种办法,治愈率一般可达80%以上。有的泡桐苗在苗圃里虽然没发病,但为了防止苗木定植后发病,也可在秋季木苗封顶后(一般在9月份,用1万单位的盐酸四环素液,配法同前注药)对所育苗木全部注药,注药部位选距地在1米左右处,方法同前所述。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并用0.3度石硫合剂喷病株,能抑制丛枝病的发展。

龙胆丛枝病的病害防治


症状:龙胆植株嫩叶最初沿叶脉出现黄化,随后整个叶片变黄绿色,病叶向上直立,叶柄和叶片狭窄。腋芽大量萌发,使顶部呈丛枝状,植株矮缩。花序也变浅黄绿色,花瓣轻度变色。

病原物:Mycoplasmalikeorganisma(MLO)属原核生物界菌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细胞生物体,近圆形或椭圆形。类菌原体可以在多种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上越冬,早夏通过叶蝉从这些植物传播到龙胆的幼苗上,叶蝉传毒方式属循环型。

传染途径:种子不带毒,MLO在土壤中存活期也不长,菟丝子和叶蝉传毒。田间发病与叶蝉关系密切。MLO进入健株到症状出现的潜育期,一般需8-15天,10℃以下不表现症状。

寄主植物:引起丛枝病的类菌原体寄主范围很广,可以侵染许多蔬菜、观赏花木、杂草等40个科多达百种以上的植物。

防治方法

1、及时淘汰病株并销毁,减少侵染源。注意清除栽植区周围的杂草及其他野生寄主。

2、虽然种子不带病原物,也应从无病健康的植株上采种作繁殖用,培育健壮的幼苗可提高抗病力。

3、防治传毒介体可用50%马拉松1000倍液或二嗪农等杀虫剂防治传毒叶蝉;及时清除传毒菟丝子,控制病害发生。

白花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


白花泡桐丛枝病,相对于其它不同品种的泡桐而言。白花泡桐抗病性能较强,发病较少。

一、白花泡桐丛枝病症状表现:

白花泡桐的枝、叶、干、根、花都能表现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丛枝型。即个别枝上的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发,侧枝丛生,节间变短,叶片黄而小且薄,有时皱缩。整个丛枝呈扫帚状;幼苗发病,则植株矮化更多绿色尽在

2.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叶状,花柄及柱头生出小枝,花萼明显变薄,花托多裂,花变形。地下根系亦呈丛生状。

二、白花泡桐丛枝病病原体及发病规律:

病原体为类菌原体。该病可通过病根及嫁接苗传播,亦可通过茶翅蝽、烟草盲蝽等传播。从影响发病的因素来看,一般土层深厚,生长健壮的植株发病较轻;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植株发病重。

三、白花泡桐丛枝病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苗木。

2.建立无病幼林。用无病苗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3.除去病枝或进行环状剥皮。

4.选育抗病品种和抗病无性系。

山楂丛枝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山楂常见的病害也有丛枝病的危害,丛枝病会对山楂的树枝的生长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导致枯死,给我们带来损失。因此,我们要对山楂丛枝病重视起来,这样才能让您的山楂更好的生长。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楂丛枝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危害病状

病害发生后,山楂树发芽较晚,约晚一周,树冠小叶黄化簇生,无明显节间枝条,致病枝由上向下逐渐枯死或花器萎缩退化,花芽不能正常开花结果,花小,呈畸形,由白色变成粉红色或紫红色。病株根部萌生蘖条易带病,移栽后显症,1-2年内枯死。

病害原因

病害靠媒介昆虫传播,其自然扩散,常在发病严重地块有几棵山楂同时感病。尚在考察中。管理粗放、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可选择抗病的品种作砧木,从无病园中进行繁殖,培育无病苗木。

(2)加强栽培管理加强果园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深翻土地。土质较差的可换土,改良土壤,增强树体的抗病力。结合冬季修剪,将病枝残枝剪除,发现有病树及时刨除,清除传染源。清理果园,集中烧毁。可减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金针菇丛枝病的病害防治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约为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发病的病因

这是由于菇场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湿度过大,抑制了菌盖的生长,此病害多见于环境空气不流通的防空洞、地道等种植场所内。袋栽或瓶栽金针菇,当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转向子实体形成时,即原基出现后,应保持适当通风和给予一定的光线刺激,并降低菇房湿度,这一阶段如果在瓶口、袋口内外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积累过高,氧气不足和缺乏弱光刺激,加上湿度过大,导致子实体畸形生长,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并在顶端不断产生分枝。

防治方法

出菇场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瓶栽金针菇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首先要进行3~5天的幼菇成形培养,然后再套袋长菇。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袋子换气1~2次。袋栽金针菇,在子实体生长前期,要立即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把覆盖物掀开,使菌袋内保持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促进菌盖的分化和菌柄的增粗。待菌盖发育正常后再按商品菇的栽培管理方法管理。一旦发现菇蕾生长不正常、菌柄顶端产生分叉并下垂时,要及时清除,重新创造有利于子实体形成的环境条件,仍可正常生长。

竹丛枝病(竹扫帚病)防冶技术


此病危害早竹、高节竹、刚竹、乌哺鸡竹、麻竹等竹种,特别是刚竹、早竹受害最重,分布最为普通。竹子受害后,生长衰弱,竹笋减少,重者可导致整竹枯死,严重发病的竹林常因此而衰败。

症状:发病初期只有少数枝条发病,病枝不断延伸成多节而纤细的蔓桂,枝上有鳞片状小叶。病枝节间短,侧枝丛生成鸟巢状,或成团下垂。每年4~6月份,病枝梢端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子实体。9~10月份,有些新生长出来的病枝梢端叶鞘内也可产生白色米粒状物。病竹在数年内,由少数枝条发病逐渐发展到全部枝条,最后全株枯死。

病原:竹丛枝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球壳目,麦角菌科的瘤痤苗侵染所致.

发生特点:病菌的分生孢于和子囊孢子均有萌发的能力,经初步研究认为,该病根可能是由个别的嫩梢或芽首先受侵染后逐年发展到全株的。病菌可能潜伏在活的丛枝或芽内越冬,翌年春、秋两季产生抱子,经风雨传播,或随病母竹迁移传播。健康枝被病菌侵染后,当年会产生丛枝。近几年来,该病在雷竹、高节竹等竹林中普遍发生,无论在老竹林还是新造竹林和培育管理好的竹林中都有发生。

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定期樵园、培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②按期砍伐老竹,及早砍除重病竹株,剪除病枝并清出林外烧毁。③造林时不要在有病竹林内挖取母竹,更不能用带病的母竹造林。④46月份,用粉锈宁300倍液或50%多苗灵500倍液喷洒2~3次。

榔榆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榔榆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也可选作厂矿区绿化树种。榔榆炭疽病主要为害榔榆的叶片及叶柄和枝。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

在榔榆叶面上现黄褐色近圆形的斑点,扩展后大小为38mm,斑中常有黑色小粒点,略成轮纹状,雨后溢出的分生孢子角呈黄丝状;秋末病斑中部出现一圈圆形凸起,即病菌的子座和闭囊壳,造成榔榆早期落叶。

病原

榔榆炭疽病的病原Gnomoniaulmea(Sacc.)Thum.称榆日规壳和G.oharanaNishik.etMatsum.称小原日规壳两种,均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前者无子座,子囊壳埋生在榆树组织内,球形至扁球形,具长喙,孔口生在子囊壳中间。子囊纺锤形。子囊孢子长圆形,无色,大小810.833.8(m)。无性态为G10eosporiumulmemMiles.称榆盘长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圆盘状,黑褐色,大小28841081138(m)。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0一4912.5(m)。小原日规壳外露的子囊壳孔口多偏于一侧,子囊孢子倒卵形,双胞,无色,上端细胞较下端细胞大,大小11153.746.8(m)。无性态为Asteromaulmi(K10tz.)Cke。称榆射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单胞无色,椭圆形,大小3.48.523(m)。

防治方法

(1)收集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在叶片长到一半大小时,喷洒65%代森锌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1012天1次,防治23次即可。

茶枝黑痣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该病是老茶树枝干病害。安徽、浙江、湖南、云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在枝干上产生灰色小斑,病斑边缘略呈褐色,后渐扩展,形状不一,病健部分界不明显,病斑上散生有突起的圆形漆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子座。有时病斑包围枝干,造成树势衰弱。

病原CoccochorinahottaiHara称球皮座囊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菌子座生在茶树组织里,外有表皮盖着,球形至扁球形,壁厚,黑色,炭质,大小350一500m,该组织是由寄主的细胞组织变成,内生子囊果1个,子囊果顶端生一圆形孔口,大小30一40m。子囊圆筒形至棍棒形,基部生一小柄,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在子囊内排列不一,有单行排列的,也有上下部单行,中部为双行排列的。子囊孢子纺锤形至长椭圆形,初单胞无色,具油球4个,后呈黄褐色,具隔膜3个。子囊间生有比子囊长很多的侧丝。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该病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茶园阴湿、排水不良或湿气滞留、树势衰弱的老茶树易发病,古老的大茶树发病重。

防治方法(1)注意茶园的通风透光,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对茶园内或四周的杂树或灌木要及时疏除。(2)对衰老茶树进行台刈或重修剪,调整树势,剪下的树枝集中烧毁。(3)发病重的,于春、夏茶间隙期喷洒0.6%一0.7%的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一500倍液。

小麦丛矮病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小麦丛矮病又称小麦病毒病、坐坡病。小麦丛矮病主要危害小麦,由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引起。小麦、大麦等是病毒主要越冬寄主。套作麦田有利灰飞虱迁飞繁殖,发病重;冬麦早播发病重;邻近草坡、杂草丛生麦田病重;夏秋多雨、冬暖春寒年份发病重。

为害症状

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黄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黄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黄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病原

Wheatrosettevirus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属弹状病毒组。病毒粒体杆状,病毒质粒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常单个或多个,成层或簇状包在内质网膜内。在传毒介体灰飞虱唾液腺中病毒质粒只有核衣壳而无外膜。病毒汁液体外保毒期2~3天,稀释限点10~100倍。丛矮病潜育期因温度不同而异,一般6~20天。

发病规律

小麦丛矮病毒不经汁液、种子和土壤传播,主要由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on)传毒。灰飞虱吸食后,需经一段循回期才能传毒。日均温26.7℃,平均10~15天,20℃时平均15.5天。1~2龄若虫易得毒,而成虫传毒能力最强。最短获毒期12小时,最短传毒时间20分钟。获毒率及传毒率随吸食时间延长而提高。一旦获毒可终生带毒,但不经卵传递。病毒随带毒若虫且在其体内越冬。冬麦区灰飞虱秋季从带病毒的越夏寄主上大量迁飞至麦田为害,造成早播秋苗发病。越冬带毒若虫在杂草根际或土缝中越冬,是翌年毒源,次年迁回麦苗为害。小麦成熟后,灰飞虱迁飞至自生麦苗、水稻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夏。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消灭毒源。

(2)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

(3)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适期连片播种,避免早播。麦田冬灌水保苗,减少灰飞虱越冬。小麦返青期早施肥水提高成穗率。

(4)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3%的60%甲拌磷拌种堆闷12小时,防效显着。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也可用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

木槿枝枯病的症状及防治


症状

主要为害枝条或树干。初发病时症状不明显,后树叶及树枝干枯,病死枝干上生有红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病原

StachybotryskampalensisAunsf.称坎帕葡萄穗霉和PhomafimetiBrun.称类茎点霉,均属半知菌类真菌。前者分生孢子梗无色,平滑。分生孢子椭圆形,暗褐色至黑色,大小11~156~8(m)。类茎点霉菌落橄榄褐色,气生菌丝稠密。分生孢子椭圆形,大小3~3.52~2.5(m)。此外Nectriacoccina(Pers.)Fr.称绯球丛赤壳,属子囊菌门真菌。也能引起木槿枝枯。子囊壳卵形,大小120~300m,丛生在小子座上,有孔口,内生圆筒形子囊,大小75~907~12(m)。子囊孢子无色,双细胞,近梭形,大小12~184~6(m)。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借风雨及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起发病。该病发生与管理水平有关。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适度施肥,按时浇水,及时整枝修剪,提高抗病力。

(2)必要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榔榆丛枝病的防治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