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叶知识。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大蒜大蒜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大蒜AlliumsativumL.(Garlic)属百合科葱属,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大蒜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面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皮,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大蒜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紫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大蒜叶枯病的综合防治

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大蒜生长期间降水次数多、雨量大的年份发病重。发病严重时常造成病叶枯死、植株早衰、蒜头减产、蒜苔霉烂,直接影响产量。

大蒜叶枯病的发病特征

初呈花白色小圆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长出黑色霉状物,,在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粒。为害严重时全株不抽苔。

大蒜叶枯病的发病规律

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Pleosporaherbarum(Pers.exFr.)Rabenk侵染所致。在春播大蒜栽培区,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子囊壳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雨滴飞溅进行再侵染。秋播大蒜出苗后,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滴飞溅传播,降落在蒜叶上,引起侵染发病。病菌该菌为弱寄生菌,常伴随霜霉病或紫斑病混合发生。病菌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但需要较高的湿度。降雨和田间高湿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条件。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叶枯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梅雨季节。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一般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偏施氮肥、葱蒜类蔬菜混作、植株受伤、植株生长瘦弱和连作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季节或秋季多雾、多雨的年份发病重。

大蒜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0℃的温水浸种30分钟或0.5%代森铵、福美双拌种,进行种子消毒。2、土壤处理:土壤消毒可用福美双与五氯硝基苯1:1混合,每亩500-750克,兑400倍干土混匀,在翻地前撒施土表。

2、开沟排湿。早熟大蒜播种期是9-10月,正值雨季后期,土壤潮湿,易烂种死苗及诱发大蒜叶枯病的发生。特别是稻茬田,要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出苗,减轻病虫草害。

3、增施农肥。大蒜须根少,吸收力弱,故需土壤疏松和丰富的有机质。提倡以农家肥为主,增施磷、钾肥。通过培肥地力,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代森锰锌每亩200克进行喷雾,隔7-10天再防一次;发病盛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施保克每亩50克进行防治,也可用百菌清、瑞锰锌等广普性农药进行防治。

zw59.com推荐

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花生生产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病害,有些病害稍不注意预防,就会导致花生产量大大降低。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花生青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

1典型症状

青枯病是一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花期发病最重,病菌主要从根部侵染,使主根尖端变色软腐后,病菌通过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根茎部,可见整个维管束变为深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有污白色菌脓渗出。初期病株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前闭合,主茎顶梢二叶片首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下垂,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1~2d后整株死亡,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可与其他病害区别。若将根茎病段悬吊浸入清水中,可见从切口涌出烟雾状的浑浊液,这是确诊该病的可靠依据之一。地下部分表面现象为病株易拔起,其主根尖端果柄、果荚呈褐色湿腐状,根瘤黑绿色。

2传播特点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主要是在病田土壤、病残体和土杂肥中越冬,越冬后的病菌在田间主要随水流(包含地下水)传播,通过昆虫、人畜和农事活动(如:病土的迁移、深翻、耙地等)也可以传播。该菌通过根部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过皮层进入维管束,由导管向上蔓延,病菌还可突破导管进入薄壁细胞,把中胶层溶解致皮层烂腐,腐烂后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过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进行再侵染。病害发生严重田块,常可见到病情沿流水方向扩展的迹象。

3发病规律

病害的发生流行同天气、土壤、耕作制度、植株生育期、品种抗性以及虫草等因素关系密切。

3.1气候条件

花生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喜高温的细菌,花生播种后日均气温在20℃以上,5cm深处土温稳定在25℃以上6~8d开始发病,旬均气温高于25℃,旬均土温30℃进入发病盛期。高温多雨,特别是时晴时雨或久旱骤雨、土壤温湿度变化剧烈时,最易诱发该病。一般干旱年份发病重,风调雨顺的年份发病轻。降雨的多少与迟早决定此病发生早晚与发病程度。临沂市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

3.2土壤要求

花生青枯病病菌的最适pH值为6.6,所以酸性土壤较微碱性土壤发生重,但这里应注意的是花生适宜微偏酸性的土壤,一般情况下还是选择在微酸性的土质上种植。由于花生青枯病病菌是一种好气型细菌,对土壤中的空气有较强的依赖性。试验表明,随着土壤含沙量增高,土壤中的空气含量逐渐增高,发病率也相应增高。因此,粗砂土内充足的空气为青枯病提供了优良的生态条件,利于病菌生存,病菌遇到适宜寄主立即侵入危害,发病重;黏土、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发病轻,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或增施草木灰、尿素、塘泥等肥料的田块发病轻。

3.3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直接影响花生青枯病的发生,一般连作花生的田块发病重,病害严重的田块病株率可超过50%,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轮作发病较轻,比如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的田块基本可根除该病害。地势低洼、大水漫灌与茄科蔬菜连作或邻作,发病都较重。

3.4植株生育期

植株的感病程度与花生的生育阶段有关,一般是开花后到结荚前期这个阶段极易发病,结荚后期较少发病。植株开花前后至结荚期发病,占全生育期发病率的70%以上。

3.5品种抗病性

目前还没有开发出对青枯病免疫的花生品种,但是各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具有明显差异。一般情况下,蔓生型品种比直生型、珍珠豆型品种抗病;南方型品种比北方型品种抗病;普通丛生型品种发病重。

3.6虫害草害

花生青枯病菌由植株根部、茎部伤口或自然孔侵入,通过皮层组织侵入维管束,病菌迅速繁殖后堵塞导管,并分泌毒素,使病株丧失吸水能力而凋萎。花生田块蛴螬、线虫多,易造成根部受伤或腐烂时,有利于花生青枯病侵入与发生。病菌喜欢高温、潮湿环境,花生田杂草多易形成土壤湿度大的小气候,容易引起发病。

4综合防治

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一方面加强从播种到出苗期的早期预防,另一方面加强对发病后健株的防治。

4.1农业防治

4.1.1选用抗病品种

在病害流行地区,可以选用抗病品种,如鲁花3号、日花1号、远杂9102、远杂9307等。在抗病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避免影响产量,对于大面积种植的,一定要在引种前做小面积试验。

4.1.2调整耕作制度

根据花生青枯病寄主范围很广的特性,以及甘薯、西瓜、大豆、绿豆等植物对青枯病有免疫力的特点,采取轮作与套作的方式加以防范。水旱轮作2年以上,旱地轮作4年以上;套作以玉米、大豆为主;或者花生、大豆、玉米3种作物间作,其中花生最密、大豆次之、玉米最稀;如此调整可有效地防止花生青枯病的发生。

4.1.3改良土壤

对酸性土壤可适量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能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精耕细作、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对于砂质土要多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4.1.4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基肥通常占总施肥量的80%~90%。以腐熟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等化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1000~1200kg、钙镁磷肥25kg、氯化钾12.5kg、尿素10kg、硼砂1kg。适量追肥,苗期和开花下针期看苗适当追施尿素和钾肥。叶面喷肥,在花生结荚期可结合防治病虫害采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抗青枯病的能力。

4.1.5水分管理

花生耐寒怕渍,花生不同生育阶段耗水量差异较大。在进行花生的田间水分管理时应根据花生的“燥苗、湿花、润荚”这一需水特性来进行合理的控制水分。注意田间排水条件,及时开挖、疏通排水沟,实行高畦地膜栽培,避免雨后积水,采用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利通风透光。

4.1.6拔除病株

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花生收获后及时深翻土地,以减少越冬病菌。严禁施用混有病残体的未发酵土杂肥,可采用催熟剂高温发酵至60℃以上。

4.2化学防治

4.2.1种子处理

搞好花生根瘤菌接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1kg花生种子拌花生根瘤菌水剂3.5~4.0mL,拌种时不需要加水,拌匀晾干后播种。接种了花生根瘤菌的种子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要放在阴凉处晾干,并要当天播完,存放不能超过12h;进行药剂拌种,没有用根瘤菌接种的花生种子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5%的比例进行拌种,或用适乐时10mL拌5kg种子,能有效防治花生青枯病、茎腐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

4.2.2药剂防治

做好日常田间巡查工作,发现病株要及时喷药,齐苗后、开花前和盛花下针期分别喷淋药剂1次,着重喷淋茎基部。药剂可选用70%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1500倍液,或用30%氧氯化铜加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两种药剂比例为1∶1)1000倍液。在花生盛花期或田间发现零星病株时立即进行药物预防和控制。每亩可用20%青枯灵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60kg喷淋根部。也可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绿亨杀菌王1000~1500倍液进行根基部喷淋,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综上就是花生青枯病防治的全部内容,如果你也被这个病害困扰过,希望这个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防治花生青枯病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花生种植密度如何把控?做好这四点就行!

大蒜植株矮小是什么病?怎么防治


大蒜是我国栽种面积非常广的蔬菜,这几年大蒜价格虽然起伏不定,但市场需求一直增加,带动了一大批大蒜种植户。据种植户反应,大蒜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植株矮小情况,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大蒜植株矮小是怎么回事?

1、病虫害

大蒜多年重茬种植,幼苗抵抗力弱,易于感病。如根结线虫在土壤中逐年成倍增加,破坏大蒜根系,影响大蒜的正常发育,造成植株矮小。

2、营养缺失

大蒜生产中需要补充氮、磷、钾大量元素,不注意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必然导致大蒜所需养分的比例失调,从而使大蒜生长发育不良、抗逆性能力下降、生长势减弱,出现缺素型生理病害。

3、土壤原因

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含盐量不断增加,加剧土壤盐渍化,使得大蒜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减弱,进而影响大蒜的生长。另外机械踏压,地膜覆盖,频繁灌溉和常年旋耕,使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透气性变差,影响大蒜的生长,造成植株矮小。

大蒜植株矮小如何防治?

1、蒜种选择

在选择蒜种时,尽量挑选蒜瓣大,色泽鲜,无伤痕,无病虫害,不脱皮的蒜瓣作为种蒜。(忌用喷过多效唑的大蒜作为种蒜)。

2、栽种管理

在栽蒜过程中,可分为湿播或干播,一般情况下湿播是在春秋季,按行距开沟,深10厘米左右,播种深度7厘米左右,覆土3厘米左右,当然蒜农可根据当地土壤,地势的情况选择栽种的数量,但是切记要适当的稀植,精细选种。

3、防治病害

可以在播种时用3%辛硫磷颗粒剂1.5-3kg/亩或15%毒死蜱颗粒剂1.5-3kg/亩均匀撒在地面,将其犁入土中再播种。可以有效防治地蛆等。

4、异地换种

按照大蒜的生长周期,不停的更换种植地,并不断的改良蒜种品质,这样一来,有一定的复壮作用,差异越大,效果越好。

除了以上这些外,栽种大蒜过程中,要科学合理浇水施肥,保证大蒜生长,还要做好除草工作,避免杂草抢夺大蒜营养,造成其植株矮小,生长不良。

苦参叶枯病怎么防治


苦参也叫山槐根,为豆科多年生半木本植物,药用根茎,有清热燥湿、利尿、祛风杀虫的功效。它原野生于全国各地,以山西、湖北、河南、河北、新疆产量较多。喜温暖潮湿环境,耐寒,能在田间越冬。沟旁、路旁、林内、荒野都能生长,以沙质或半沙质土壤生长良好。由于药效显著,没有副作用,使用量越来越大,而野生资源却越挖越少,苦参春夏都可种植,方式与种豆类一样。

生理特性

苦参,其根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750px,直径1~162.5px。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长,为深根性植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块种植。当年播种的幼苗多不开花,冬季叶子变黄脱落进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长,6月孕蕾开花,7~8月中旬果实成熟。生于沙地或向阳山坡草丛中及溪沟边。

苦参叶枯病怎么防治?

苦参叶枯病的危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苦参叶片。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叶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以后病斑不断扩大,中央呈灰褐色。最后叶片焦枯,植株死亡,严重影响苦参产量。

二、防治措施

1、选用健壮的种子,播种前用1:1:100波尔多液浸种10分钟。

2、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端病力;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600倍液、65%代森锌600倍液或50%代森锌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喷2~3次。

大蒜软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大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调味食物之一,味道辛辣,常吃对人体有好处。大蒜在我国多地有栽种,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常见的有软腐病。那大蒜软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一、大蒜软腐病有什么症状?

大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也是大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大蒜软腐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尤其以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的土壤发病严重。加强田间防湿管理,保持土壤干燥,可使病情缓解。少雨年份和干旱地区一般发病较轻。发病多从11月份开始,于叶缘或叶中脉处发病,沿中脉形成黄白色条斑,湿度大时,病部呈黄褐色软腐,并有黄色菌脓出现。植株从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后期轻者仅有2-3片叶稍绿,重者整株枯黄死亡。

二、大蒜软腐病如何防治?

对大蒜软腐病应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防发病于未然,主要措施如下:

1、选用优良蒜种,以脱毒、抗病、无病虫蒜种最佳。

2、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丰富、保肥水能力强,而且前茬为非葱蒜类土壤种植大蒜。并精细整地,做到上松下实,以阻隔病源和规避发病条件。

3、施足腐熟的以磷、钾肥为主的优质有机肥、饼肥,促进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

4、适时播种,一般10月上旬以前播种为宜,播后浇透水,浇水后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保墒防旱,促蒜种尽早发芽、出苗、健长。

5、药剂防治。药剂防治要做好以下几点:⑴种蒜处理:播前用种子重量0.25%的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拌种包衣,可杀灭蒜体病原菌;也可用50%多菌灵或77%可杀得或77%多宁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方法是每种药剂100克兑水5公斤,可拌种50-75公斤,均匀拌好晾干后播种。⑵土壤处理:此法适用于已发生软腐病的地块,可用77%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播种沟,每亩喷药液100公斤,喷后即播种;或用硫酸铜、生石灰、草木灰以1:1:100的比例混合,撒施于蒜沟内。⑶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用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农75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等50公斤喷雾,隔5-7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对发病轻的病株及其周围的植株重点喷雾,注意喷到植株茎基部。如采用以上措施后仍出现病株,可及时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亩50公斤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或用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灌淋根茎。

大蒜紫斑病用什么药


发病初期喷洒3%多氧清水剂8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1.5%扑霉灵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大蒜紫斑病无公害防治

1、施足基肥,提倡施用稳得高301活性生态肥。加强管理,增强寄主抗病力。

2、选用无病种子,必要时种子用药浸种6小时,并带药液直播。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

3、发病初期喷洒3%多氧清水剂8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1.5%扑霉灵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4、适时收获,低温贮藏,防止病害在贮藏期继续蔓延。窖温控制在0℃,相对湿度65%以下。

《大蒜大蒜叶枯病的综合防治》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叶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