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技术

2019-11-20

水生植物种植养护技术。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黄精种植技术》,希望您喜欢!

黄精是传统补益药材,别称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等,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等,入药具有补气生津、健脾润肺、养阴益肾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黄精种植方法吧!

黄精的繁殖方法

1、根茎繁殖:黄精根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挖取地下根茎,选择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或4节,伤口稍加晾干后种于整好的畦内,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

2、种子繁殖:黄精种子8月成熟后立即进行沙藏处理,待第2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的浅沟内,覆土后浇水并盖一层草,出苗前去掉盖草,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

黄精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黄精种植选湿润和有充分荫蔽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

2、育苗移栽:黄精移栽北方地区多在4月初进行,在整好的种植地块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挖穴,然后将育成苗栽入穴内,每穴2株,覆土压紧,浇透水一次。

3、中耕除草:黄精植株生长期间要经常进行中耕锄草,每年于4、6、9、11月各进行1次,宜浅锄,以免伤根,并适当培土,促使壮株,后期拔草即可。

4、合理追肥:黄精每年结合中耕进行追肥,每次施入人畜优质肥1000~1500千克/亩,年冬前再次亩入优质农家肥1200~1500千克,并混入过磷酸50千克、饼肥50千克。

5、适时排灌:黄精喜湿怕旱,田间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遇干旱气候应及时浇水,但是雨季又要防止积水及时排涝,以免导致烂根。

6、摘除花朵:黄精花果会消耗大量的的营养成分,影响根茎生长,为此要在花蕾形成前及时将花芽摘去,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以提高产量。

7、防治病害:黄精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黑斑病喷施1:1:100波尔多液,蛴螬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或在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8、采收加工:黄精根茎繁殖的于栽后2~3年、种子繁殖的于栽后3~4年挖收,春、秋两季均可采收,但以秋季采收质量好,亩产400~500千克,高产可达600千克。

扩展阅读

茼蒿种植技术


茼蒿又叫蓬蒿、蒿菜、蒿子秆、春菊。菊科一二年生植物,以嫩茎叶供食,营养丰富,并具特殊清香味。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等疗效。生炒、凉拌、汤食或作馅均可。茼蒿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少,容易栽培,南方、北方都可种植,尤以春秋两季播种最好。加上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则可四季生产,周年供应,对调节市场供应有重要作用。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茼蒿属半耐寒性蔬菜,喜冷凉,忌炎热,也不耐严寒。种子在5℃时开始发芽,发芽适温20~25℃,超过35℃时发芽不良。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适宜温度为15~20℃,12℃以下生长慢,29℃以上生长不良,能耐短期-2~2℃的低温,适宜春秋两季栽培。秋季生长期长,产量高,品质好。华北春露地栽培一般在3~4月播种,秋播7月下旬至9月上旬;江南春季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秋季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

茼蒿植株小,生长期短,除单作外,可与甘蓝、番茄、瓜类等间作套种。地要肥沃、湿润,多用平畦直播,撤播或条播,每666.7m2播种量2~4kg。春季最好催芽后落水播种,播后盖薄膜,秋播后用草帘、遮阳网等遮荫降温。生长期间追肥2~3次,每次每666.7m2尿素15kg。冬春季用塑料棚室栽培效果更好。

播种后30~40天,苗高20cm时开始采收。全部一次割收,或分次疏苗间拔均可。也可掐嫩茎食用;苗高约25cm时,茎基部留2个叶节摘取上部。侧芽萌发长大后,再留1~2叶摘收嫩梢共收3~4次,一般666.7m2产量1500~2000kg。

蓖麻种植技术


蓖麻,喜温、耐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不耐淹。大田种植只要科学管理,就能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般亩产量250~350kg,高产可达450kg,纯收益达千元以上。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1、整地与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在封冻前深耕25~30cm,亩施有机肥2000~2500kg。3月中、下旬再施N、P复合肥20~25kg,浅耕15~20cm,重耙两遍。不能选用低洼易涝的地块。

2、选用良种

旱薄地可选用开蓖1号、晋蓖1、2号;高水肥地块可选用开蓖3号、淄蓖2、3号。

3、适期播种

春播以4月上旬为宜,麦套种植应掌握在4月中旬,如机收小麦可延迟到4月下旬播种。一般采用人工挖穴点种,每穴播种3粒,播种深度以5cm为宜。土壤粘重地块覆土时不宜镇压。

4、合理密植

高肥地块每亩600~800株,行距100~120cm;旱薄地每亩1000~1200株,行距80~100cm。小麦套种蓖麻,小麦播种时要有预留行,可采用3:1式,1米一带,或6:2式,2.2米一带。

5、追肥与浇水

蓖麻苗期一般不需浇水,主茎穗开花后特别干旱可适当浇水。追肥要在分枝穗蕾花期进行,一般每亩施有效尿素10~20公斤。切忌在分枝生长期肥水猛攻。

6、化控与整枝

蓖麻开花后,要根据土壤含水量适时在分枝生长前期进行化控,方法是用多效唑1000~1500倍液喷洒。后茬播种小麦的蓖麻,要在9月上旬一次性去掉刚现蕾、开花的分枝,保证已形成幼果的果穗在10月上旬完全成熟。

7、培土防倒排涝

蓖麻特别不耐淹,因此,田间排涝是大田种植蓖麻成功的关键。一般在6月下旬主茎穗形成后,结合根部培土,在行间挖深15cm,、宽25cm的沟,使行间形成自排水沟,并和地边沟相通。

除此之外,苗期要及时防治地下害虫、草荒,中期防治棉铃虫,后期要适时收获。

檀香种植技术


一、以檀香生长所要求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其适合的生长地区。

1、热量指标

檀香是热带、南亚热带植物,最适宜生长的气温在23℃~35℃,降雨量600~1600mm。当气温低于13℃时,檀香生长暂时停滞,顶芽转入休眠状态。根据各试验点的观察记载,在没有霜冻的情况下,檀香虽然可以忍受短暂的零下低温,但当气温降至零下,枝、叶直接受到霜冻,即会出现寒害,而且低温持续时间愈长,寒害愈严重。四川和浙江的实验点最低气温分别出现3℃和5℃的纪录,而檀香未受寒害,其原因即在于低温持续时间极短,同时檀香周围有寄主植物保护,枝、叶未直接受到霜冻。

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极端低温(-1℃以下)和低温的持续时间是制约檀香生长的主要因素。

因此,发展檀香的适宜气候区,最低气温多年平均应不低于0℃。积温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热量的重要指标,日平均气温10℃积温被广泛用做热带作物热量条件要求指标。根据各试种点的资料,年日均温10℃的积温达6000℃即可满足檀香生长的要求。

据试验点验证,檀香在1800米高山上也可以生长良好。

在中国可以种植的省份有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及贵州、四川、浙江等部分地区。

2、雨量指标

在中国热带、亚热带南部地区,对檀香的生长基本上不存在降雨量不足和干旱问题,相反,太过高温、高湿的地区,通常较多病虫害,生长欠佳。(建议在此类地区种植时株距不能过密,要疏风透气,做好排水系统,防止腐根。)

3、标志性植物

根据各试验点的观察,凡香蕉、木瓜、荔枝、菠萝蜜、芒果等热带果树和鸡蛋花、一品红等观赏植物能正常生长、基本不受寒害的地方,檀香就能安全过冬。

二、林地选择

在适生气候区范围内,林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林地的立地条件。由于小环境气候、土壤、地形等的不同,檀香造林效果会有很大差异。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造林前必须根据檀香的生物学特性,对造林的地形、光照条件、土壤条件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加以选择。不同的地形造成不同的小环境,并通过影响其他生态因子对檀香的生长起作用。因此,在选择檀香造林地时,地形应是首先考虑的因素。

1、地形

在适生气候区内的平原、盆地和山间平坝绝大多数已开发为农田,檀香的发展不应与农田争地。同时,这些土地,特别是水稻田,由于长期耕作,在耕作层下形成了一层紧实、不透水的犁底层,不利于檀香根系的发展。另一方面,空旷的平地和洼地易受辐射霜的侵袭,因此,一般不宜在空旷的平地和低洼地种植檀香。

根据檀香的生长特性,造林的首选地形应是坡地。坡地土壤排水较好,同时可利用地形高差减少寄主的遮阴。但山地坡向不同,日照差异大,对气温、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都有影响。檀香是阳性树种,对光照强度反应敏感。阴坡光照强度较弱,冬季受北面寒风吹袭,不利檀香生长。因此,造林地应向阳的缓坡和山麓。农村宅旁的零星土地,如垣篱边、沟边、墓地边等四边也可用来种植檀香。这些地方立地条件一般较好,多有灌丛和树木生长,在适当处插种檀香,既不占土地又便于管理,还可增加经济效益。

2、土壤

土壤是檀香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是檀香生长优劣的重要因素。种植檀香的土壤必须排水良好,以疏松、透气,富含铁、磷、钾等营养的微酸性沙质红色壤土为佳,pH值在5~6.5之间,忌黏土。土壤的深度决定檀香及其寄主根系的营养空间,并能直接影响林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层浅薄,檀香生长不良,很难成材,如果寄主植物也生长不良,会导致檀香最终死亡。据剖面观察,檀香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30㎝以内的土层中,但主根可达1m以下,因此,檀香林地的土层应在深达1m左右。

3、地下水

檀香根系最忌积水,即使短期积水也会引起根系腐烂,导致檀香死亡。因此,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雨季可能积水的地方均不宜种植檀香。

三、檀香苗的定植

檀香虽然是多年生植物,属粗放的树种,除了温度以外要求的条件不算苛刻,但其产量、质量与栽培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栽培措施得当,速生快长、早结心材,经济价值高,如果措施不当,不但生长慢,严重者会导致发病死亡。

1、整地。

在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地段营造檀香林,应避免过度砍伐,以免地面裸露,受雨水冲刷和阳光直射。据测试,清垦林地树木,可使地面蒸发量增大4.5倍;在旱季,地表15㎝内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三分之二;同时由于氧化作用加剧,土壤的有机质将大为减少,而且杂草易侵入,均不利檀香生长。因此,只需将不能做寄主的种类砍去,疏伐过密树木,使林间有充分的透光度,保留适当的原生乔木和灌木做寄主。在林间开穴,株行距无需严格要求;造林时还需补充一些灌木寄主。利用荒山荒地造林,如地面没有或很少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树种,有条件的可以全垦,然后按规划种植檀香苗和寄主树及绿肥植物。造林地如保存有原生植被,并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种类,在此种情况下无需全垦,只需进行局部整地。穴状整地灵活性较大,能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而且省工。

2、挖穴施肥

种植檀香的穴土要达到土地疏松、不积水、基肥充足的要求。

种植穴一般为圆形,深60~70㎝(土质不理想的地区建议深度1米左右为宜),直径60~80㎝;株距3m~5m,每亩可种植檀香70株左右。挖穴时,要求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有序,回填时,将晒白的表土填入底部。

附:需改良土壤的种植穴,可用风干的塘坭、垃圾坭、火烧土等混合的土杂肥及腐熟的畜粪肥代替部分原有的穴土,在表土中混入一些粗沙。回穴施肥的方法要得当。先在穴底铺1/3穴高混沙的表土,然后放1/3穴高拌沙土的土杂肥;再将粪肥与沙土在穴的四边拌匀,最后把表土、粗沙放满回穴,高度应比地面高出约20㎝(见附图一)。应避免让新定植的幼苗根部两个月内直接接触粪肥,否则有可能造成烂根影响成活。等待十几到二十天左右,回穴沉实后的土略高于地面时,再开植穴。将0.1公斤肤腩丹混入穴土,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根系。回穴的原则是定植后的苗基土壤始终高于周围地面。

3、幼苗的定植。

要将幼苗营养胶袋小心剪开,切忌将袋里的土团弄散。覆土高达土球2/3时,用手压实植土(切勿足踩),固定土球不下沉,保持苗木端正,最后在空隙处填满表土,深度以仅覆盖根系即可,浇定根水(即使下小雨也要淋定根水)。如种后遇旱,每两天要淋水一次,每次淋水量一粪壳,(约四至五市斤)直至生长稳定为止。种植十五天后,淋浠粪水或1%浓度的复合肥水可以帮助檀香小苗迅速恢复树势。

四、寄主的配置和种植。

檀香的主根不发达,水平根发达,常有露根,水平根和吸收根深度在10~40cm之间(但如果干旱,根会深些)是属浅根植物,根的呼吸量大,整个根系与八爪鱼相似,吸收根上有吸盘,吸在寄主植物的根系上面,吸取养份,因此要选择根系生长与檀香相似的树种作寄主。

1、寄主植物的选择建议。

各地的寄主植物选择也会因环境、需要不同而略有所不同。建议选择三个大类:一是根系发达且是水平根多,有根榴菌的植物,如:假蒿、山毛豆等植物;二是选择既与檀香息息相关又具有双重经济价值的植物,如水果类的:龙眼、黄皮、杨桃、荔枝、芒果等;有中药价值的苏木、栀子花、铁刀木、儿茶、日本女真、九里香等;三是选择粗生、实生的当地树种,可供应檀香吸收所需的充足养分。但高大树种通常应控制其高度和树冠不能阻挡檀香的阳光,如南洋楹、相思、麻楝等。实践证明混合寄主比单一寄主更有利于檀香生长,更符合均衡营养学的理论。

2、后期永久性寄主的选择原则。

配置充分、优良的寄主植物以提供营养和水分,建造一个合理的林分结构,是檀香造林成败的关键。檀香虽是个泛寄生性树种,可做寄主的种类较广,但要选做造林用的永久性寄主,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条件:①适生性强,根系发达,有一定的抗旱能力,能在土壤肥力中下的土壤生长。②寿命长,可较长时间的伴生檀香的生长。③主干分枝高,分枝角度小,树冠较窄,或枝疏、叶细,透光性好。或者是阳性落叶小乔木,不致使林下过于郁闭。④萌发力强,耐修剪。配置林下的寄主应选择有耐阴性较强的种类。

3、寄主的种植

檀香的种植和寄主的种植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总的原则是无论从檀香幼苗到大檀香树根系都能很多地与寄主的根系成网状分布,互相交错,这样更有利于檀香根系从寄主根系中养分。寄主的种植与檀香种植相似,所不同的是种植时间和位置。根据檀香的生长过程的需要而将寄主分为草本、灌木、乔木。草本寄主有假蒿、茉莉花等,一般用来做幼苗期的寄主,这类寄主与檀香苗一齐种植。袋苗已伴有部分假蒿,定植时需另外在距檀香25㎝的四围加种5~6株,几个月后檀香苗将被假蒿包围住。灌木植物主要有山毛豆、飞机草类,可在檀香两侧距离80㎝处各种一株。乔木寄主可选择木麻黄、南洋楹、相思、儿茶这类高大快长的树木,一般在一年半后插种为宜。八株檀香中间种植一株乔木寄主即可以满足檀香的生长。应另留部分寄主苗以作备用,如果所种的寄主死亡要立即替换,否则檀香的生长将受到影响。例:山毛豆会在3年左右自动灭亡,需要定期更换新的山毛豆。而苏木可作为檀香的永久寄主。在果树周边间种的檀香,不能再选择苏木作为寄主,苏木的刺会阻碍果树的维护操作。种植寄主的位置要注意留工作行道,不能全封闭,既不能阻碍通气、透光也不能阻碍操作的走动。

板蓝根种植技术


一、概述

板蓝根别名大靛、菘兰、菘青、大青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以根入药称板蓝根,只一年起收,以叶入药称大青叶,根及叶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能。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全国各地广泛引种栽培。黑龙江栽培,可作为一年生种植,一般不能越冬。要得到种子,秋季收根入菜窖中贮藏。第二年栽种可得到种子。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寒、怕涝,水浸后易烂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地均可种植。底肥充足耐连作。但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

二、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菘兰系深根植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地。每亩施圈肥3000-4000公斤,亩施二铵15公斤,亩用生物钾肥4公斤,均匀撒于地内深翻30CM以上,有利于根部生长成顺直光滑不分叉。然后做成1米宽的平畦,以待播种。

2、播种:春播在4月上旬,夏播5月下旬。以条播为好。播前种子用40度温水浸泡4小时,用草灰播拌匀。然后在畦面上按行距20cm,开一条1.5cm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复土1cm,稍加镇压,灌透水7-10天可出苗,如种子发芽率70%,每亩用种量2.5公斤左右。

3、留种与采种:一年生大青叶不开花结果,春播的当年可收根。在刨根时,注意选择无病、虫害,粗大健壮不分叉的根条留种。按行距4030cm,移栽到肥沃的留种地里培植。栽后及时浇水,加强管理。冬季需培土、施肥防寒。翌年4月幼苗返青后及时浇水松土除草。不可过量施氮肥,否则茎杆徒长细弱,遇风雨易倒伏,不利种子成熟。因此根本要配合施磷钾肥,种子顺序成熟后,采收晒干脱粒,放置迎风干燥处贮存。

三、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播各后保持土地湿润,以利出苗。幼苗出土后浅锄,防止伤幼苗,经常保持土疏松无杂草。

2、间苗定苗:苗高7-8cm时按株距6-10cm定苗,去弱留壮缺苗补齐。

3、追肥浇水:以收大青叶为主的,一年要追3次肥,第一次在定植后,每亩用尿素10-15公斤,在行间开浅沟施入,地旱及时浇水。第2,3次都在收完叶子后立即追肥,每次可用圈肥并适当配施磷钾肥供使植株生长壮旺。以收板兰根为主的,生长旺期不割叶子,少追氮肥,适当施用肥和草木灰,促使根部生长粗大,产根量高,根叶兼收时,生长旺盛时期割一次叶子,秋后收根。

四、防治病虫害

1、霜霉病:为害叶部,叶背面不产生白色或灰色霉状物,无明显病斑严重时叶枯黄。防治方法:①采取农业综合防治地排水,夏防涝,通风透光,浇毁病株。②发病初期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百菌清喷施,控制其蔓延。

2、菜青虫、蚜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将叶片吃成网状,叶片变苗、卷曲、植株矮小,蚜虫用40%乐果乳剂2000倍喷施,莱青虫用敌杀死,万灵进行喷洒防治。在生长期进行两次辛硫磷灌根,以防地蛆,造成烂根。

五、收获加工

如收大青叶,播种后水肥管理跟上去,一年可割收2-3次。割收叶子时选晴天,立即晒干、色绿、质量好。如遇阴雨应烘干,否则要发霉变黑,降低质量。干后即可供药用。收板兰根时,注意不要刨断刨伤,影响质量,把刨回的根晾到6-7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捆,晒至完全干燥。以粗壮均匀,条干整齐粉性足实者为佳品,一般亩产板兰根300-500公斤,于叶200公斤左右。

芋头种植技术


芋头为天南星科芋属,别名芋艿,毛芋,芋等。芋头原产印度东部和马来西亚等热带地方。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但主要在华南,西南和长江流域种植,东北、西北很少种植。芋头是多年生块茎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头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矿物质及维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粮食,可熟食、干制或制粉。由于芋头的淀粉颗粒小,仅为马铃薯淀粉的十分之一,其消化率可达98.8﹪,在芋头加工方面可制成芋粉及芋泥馅以延长保存。芋头中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B族维生素、皂角甙等多种成分,所含的矿物质中,氟的含量较高,具有洁齿防龋、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及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芋头含有一种黏液蛋白,被人体吸收后能产生免疫球蛋白,或称抗体球蛋白,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故中医认为芋艿能解毒,对人体的痈肿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来防治肿瘤及淋巴结核等病症;芋头为碱性食品,能中和体内积存的酸性物质,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美容养颜、乌黑头发的作用,还可用来防治胃酸过多症;芋头含有丰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帮助机体纠正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生理异常,同时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故中医认为芋艿可补中益气。芋头球茎淀粉含量高达19.5%(占干重的59.45%)、粗蛋白质2.63%、粗纤维1.87%,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此外芋头球茎还含有一种重要物质多聚糖(占4.9%),多菌糖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制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强身的保健蔬菜。

一、生长发育特性

性喜高温湿润,不耐旱,较耐荫,并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力弱,整个生长期要求充足水分;对土壤适应性广,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强的粘质土为宜;种芋在13~15℃开始发芽,生长适温20℃以上,球茎在短日照条件下形成,发育最适温27~30℃。如遇低温干旱则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产量。

二、芋头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温度要求。芋头原产高温多湿地带,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形成了水芋、水旱兼用芋、旱芋等栽培类型。但无论水芋还是旱芋都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条件,13-15℃芋头的球茎开始萌发,幼苗期生长适温为20-25℃,发棵期生长适温为20-30℃。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球茎的形成,球茎形成期以白天28-30℃,夜间18-20℃最适宜。

2、对水分要求。无论是水芋或是旱芋都喜欢湿润的自然环境条件,旱芋生长期要求土壤湿润,尤其叶片旺盛生长期和球茎形成期,需水量大,要求增加浇水量或在行沟里灌浅水。同时注意在球茎形成熟初期喷洒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壮,品质提高,达到丰产。水芋生长期要求有一定水层,幼苗期水层3-5厘米。叶片生长盛期以水深5-7厘米为好,收获前6-7天要控制浇水和灌水,以防球茎含水过多,不耐贮藏。

3、对光照要求。芋头较耐弱光,对光照强度要求不是很严格。在散射光下生长良好,球茎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条件。

4、对土壤要求。水芋适于水中生长,需选择水田、低洼地或水沟栽培。旱芋虽可在旱地生长,但仍保持沼泽植物的生态型,宜选择潮湿地带种植。芋头是喜肥性作物,其球茎是在地下土层中形成的,因此应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粘壤土,以土壤有机质1.05%,速效氮62.5ppm,速效磷11.25ppm,速效钾62ppm,pH值5.5-7最适宜。

三、种植芋头的主要技术措施

1、精细选地整地、施足基肥

芋头最忌重茬,连作一年减产2030%,最好种在前茬是地瓜的地上,其次是花生茬,而前茬是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茬要减产30%。芋头的食用器官为地下球茎,而且芋头根系分布深,宜选择土质肥活,保肥、保水力强,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头年未种过芋头的田块。播前需深翻40厘米以上,深翻有利于球茎膨大和提高产量,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前需667米2施有机肥2500公斤(或施富含有机质的土杂肥6000公斤)作基肥,按每生产100公斤芋头球茎需要:纯氮11.2公斤,五氧化二磷0.80.84公斤,氧化钾1.61.68公斤的标准,按氮:磷:钾=1.2:1:2的比例施好基肥,一般每亩基施化肥的数量是磷酸二铵35公斤,复合肥50公斤,骨粉100公斤,碳酸氢铵75公斤,在7月中旬前后芋头旺长期,还要适量追施碳酸氢铵,磷酸二铵等肥料。并适当施用硫酸钾、过磷酸钙等磷钾肥。播种时每亩用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过磷酸钙50千克,施于两株之间作种肥。

2、适期早播、覆盖地膜、合理密植

①播种时间。芋头忌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播种一般在当地终霜后进行,过早播种易造成烂种。芋头生长期长,在1315℃以上才能发芽,一般在3月上中旬左右开始种植(有条件的地膜栽培可提早在2月份前种植)。在芋头出苗后不受冻的情况下,播种期越早越好,提早栽植,延长生长期,能显著增产。覆膜芋头,增温保湿,提前露地2030天播种,覆膜播种过早,地温低,易造成烂种或形成弱苗;过晚由于地温高,易造成烧苗,根据气候特点灵活掌握。覆膜栽培能提高产量38.550%,并提高了子芋的比重,加工成品率高。要求在冬至后,元旦前进行排种农膜覆盖催芽,待长根萌芽后,元月份选择晴好的天气进行种植确保在8月中旬前可以采收芋头上市,获取高价。

②种子选择。种芋越大含有的营养成分越多,植株生长越好,研究表明,用50克的种芋播种比20克的种芋增产13%以上。同等大小的种芋,不切茎的整芋比切茎的增产6%以上。生产上选用中等大小的子芋作种,选择着生在芋头中部的子芋作种,将种芋上的毛去除,再将顶芽以外的侧芽去除,防止侧芽萌生。种芋要选择球茎无伤口、无病虫霉烂,顶芽的芽尖保存完好,重量在50克左右,呈圆球形的球茎为宜。

③晒种催芽。为保证出苗整齐、在播前15―20天需进行晒种催芽,湿沙催芽等。催芽时可将贮藏的芋头先晒1-2天,然后将种芋密排于催芽畦内,催芽时要注意保湿,使温度控制在18-20℃,经15-20天芽长1厘米左右即可播种。

④合理密植,提高株产。密度要根据品种、土壤、水肥而定,条件好的密一点,条件差的稀一点。从经济效益来看,每亩种45006000株最为合理。采用大小行栽培方式,按株距27-33厘米,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30厘米,进行播种。

3、起高垄覆膜深埋种植

在整好的地上按大行距开沟,沟深10厘米,沟宽35厘米,在种植沟内灌水造墒,水渗下后按照确定的密度摆上芋头种,注意芽要朝上,按三角(错位)栽植,在种芋之间施用适量化肥,并施用含有辛硫磷的熟大豆1520粒防治地下害虫,并作种肥。起垄时要起高垄,使垄高20厘米,垄宽5060厘米,起垄结束将垄耙平。种芋上盖土厚约815厘米,一般为12厘米,秋后不用再分垄覆土,不伤根,产量高。不出或少出青头芋,提高了芋头的质量。喷乙草铵除草剂后,覆盖地膜。选用透明地膜7-8斤覆盖,要求厢面平整、泥土细碎,膜边四周沿着厢边用泥土压实。地膜覆盖后应注意检查,播种后约5天出苗,出苗后,应及时破膜,并用泥土进行封孔,发现缺苗及时补上,地膜覆盖时间可持续到6月底7月初,追施肥料时再揭膜。

4、合理施肥、科学管水

①合理施肥。芋头生长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分次追肥。可在幼苗前期追一次提苗肥,发棵和球茎生长盛期的初期、中期追肥2-3次,施肥量前少后多,逐渐增加,氮、磷、钾肥要配合施用。后期应控制追肥,避免贪青晚熟。底肥亩施复合肥(N:P:K=15:15:15)4050公斤,普钙100150公斤;苗齐后开始追施肥,亩施复合肥(N:P:K=16:10:20)75100公斤,施肥结合锄草、培土、地膜芋头施肥采取肥料兑水浇施。或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前期可适当施稀薄沼气水或粪水,待芋头长至6月初开始膨大时(34叶期),每亩用农家肥10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生物有机肥50公斤,硼锌镁肥2公斤,经堆沤3045天后施于厢边复土。在7月中旬大暑前(56叶期),每亩用硫酸钾复合肥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均匀混合施于厢面上,浅土盖肥,施肥前应拔除田间四周杂草。8月份以后不再施肥。在芋头迅速膨大期(67月份)可结合防治病虫害时喷施膨大素加磷酸二氢钾等,可促进芋头膨大、提高产量。芋头整个生育期的追肥量:硫酸钾2030公斤,磷酸二铵3040公斤,碳铵6070公斤。

②科学管水。芋头耐涝怕旱。芋头叶片大,蒸腾作用强,因此喜水、忌土壤干燥,否则易发生黄叶、枯叶现象。前期由于气温低,生长量小,所以只需保持土壤湿度即可,特别是出苗期切忌浇水,以免影响发根和出苗。中后期气温高,生长量大,需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湿润,但灌水时间宜在早晚,尤其高温季节要避免中午浇水,否则易使叶片枯萎。在施肥揭膜前,应保持厢面湿润,雨天要排出厢沟渍水,晴天干旱,厢沟要灌跑马水保持湿润;生长高峰期(6-8月)厢沟要保持沟底有1寸水至湿润;采收前20天应控制浇水,收获前10天停止灌水(10月份以前收获上市)。

5、中耕和培土。芋头球茎在生长过程中会随着叶片的增加而逐渐向地表生长,从而影响芋头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培土还可抑制子芋、孙芋顶芽的萌发,是减少养分消耗,促进球茎膨大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在封垄前均要揭膜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每次可覆土5-7厘米,间隔15-20天。农事操作要尽可能地减少地上部和地下部机械损伤。采用起高垄覆膜深埋种植的不用培土。

6、及时淋施矮壮素和切除子芋

①施多效唑和牡秧剂。当芋头长5-6片叶,株高45厘米左右进,每亩用壮秧剂5公斤和多效唑150克混合淋施,隔20天再用多效唑150克淋施或叶面喷施。用量可视植株长势强弱酌情增减。晴天,15克多效唑加水40公斤,灌心叶80-100株,株高80公分,有5叶以上,基本封行。

②切除子芋。当芋头长到78叶时开始发生子芋。为减少养分分散和消耗,利于母芋膨大,子芋有一叶一心时,用小刀或小铁铲小心将子芋割除生长点,注意不要割伤母芋。需留种的子芋留三、四娘仔不除。

7、除草

播种浇水后进行芽前除草,用芽前除草剂喷施全田,除草剂可选用都尔、扑草净等。也可用禾耐斯水剂除草剂每亩20毫升兑水60公斤均匀喷雾。或每亩用150克乙草铵除草剂将地面喷匀。芋头生长期结合施肥、松土等工序进行人工除草。

四、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生物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使用禁用农药,以确保芋头的质量安全。

1、主要病害:

①芋疫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柄叶片和球茎,在6一8月为发病高峰期。高温、多湿或时雨时晴,容易发生,过度密植和偏施氮肥,生长旺盛,发病严重。防治方法:以防为主,发病前于5月中旬开始用药,可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分别加入疫霜灵、甲霜灵、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喷一次。施药时应掌握好天气,选择雨前喷药,同时喷洒药液要均匀,叶背、叶面、叶柄都要喷到。

②软腐病。属细菌性病害,为害地下球茎及叶柄基部,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走,同时在病穴周围撒石灰。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时可在施肥前、培土后、割仔芋后各施一次。同时在常年发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药都应加农用链霉素,严防地下害虫及控制水分。

③芋污班病。仅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于发病初期开始防治,隔7-10天再喷施一次。

1、主要虫害:

①蚜虫。以成虫、若虫在叶背或嫩叶上吸汁液,使叶片卷曲畸形,生长不良,并传播病毒病,严重时造成叶片布满黑色霉层。防治方法:可用乐果、吡虫啉类农药喷杀。

②斜纹夜蛾。幼虫食叶,严重时仅剩叶脉。一般用功夫或乐斯本、吡虫啉、锐劲特在幼虫3龄前喷杀,用药要考虑综合防治。如吡虫啉加阿维菌素可以防芋蚜、斜纹夜蛾等害虫。

③地下害虫。结合两次施重肥可选用辛硫磷、米乐尔或敌百虫进行防治。

④红蜘蛛。喷施1500倍的久效磷或800倍40%氧化乐果或800倍三氯杀螨醇。

五、采收与贮藏

一般进入霜降季节即可采收,采收前20天停止灌水,采收时间以晴天露水干后为好。芋头在霜降前后叶黄根枯球茎充分成熟时收获,对产量影响较大。对留种芋必须充分成熟后方能采收,采收前先割去地上部,待伤口干燥愈合后选晴天采收。种芋应挑选无病、无机械伤口,重量在50克左右的球茎为宜。晾晒一天后进行贮藏,贮藏时待芋头自然风干即把芋头倒放,放一层芋头,覆盖一层细沙,可单层或多层码放,并注意剔除损伤或有病芋头,避免传染。贮藏温度以10-15℃为宜,不能受冻。采后切除多余的子芋,注意在收获和搬运贮藏时避免碰撞磨擦造成损伤。

枳壳种植技术


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其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在我国多地都有生产,以湖南和江西的产品为佳,入药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枳壳种植方法吧!

枳壳有哪些品种?

1、绿衣枳壳:绿衣枳壳为植物枸橘的近成熟果实,呈半圆球形,外皮橙褐色或绿黄色,果实顶端的一面有明显的花柱残基,气香,汁胞味微酸苦,产于福建、陕西等地。

2、酸橙枳壳:酸橙枳壳为植物酸橙的近成熟果实,表面绿褐色或绿棕色,顶端一面有花柱残基,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于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3、香圆枳壳:香圆枳壳为植物香圆的近成熟果实,外形与酸橙枳壳相似,表面褐色或棕褐色,气香,汁胞味酸而后苦,产于四川、江西、浙江等地。

4、玳玳花枳壳:玳玳花枳壳为植物玳玳花的近成熟果实,通常横切为二,呈半圆球形,表面青黄色或橙黄色,横断面棕黄色,气香,汁胞味苦而后酸,产于江苏。

枳壳的播种方法

1、种子采集:枳壳在冬至前后采种,留蓄种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的壮年树所结果实作种,将采收的果实剥去皮瓤,把种子表皮水分阴干或晒干,用沙拌和窖藏。

2、播种时间:枳壳苗地选择土壤疏松的沙质壤土,先年进行秋耕,整地作畦,并施足基肥,通常在雨水、春分期间进行播种。

3、播种方法:枳壳育苗一般采用条播,每畦播1行或3行,行距20~27厘米,播种时要均匀撒播,播后覆土并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

4、播后管理:枳壳播种后可覆盖一些茅草或稻草并须经常洒水,保持苗床适量水分,苗长叶后将密的拔稀,缺苗补植,当年秋天可进行间苗移植。

枳壳的种植方法

1、选地施肥:枳壳幼苗长至3年后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沃土的田园周围栽种(一般多栽于橘园的四周),按株距5~6米挖穴,挖穴时表土中心分开放,并施以肥泥或其他迟效肥作基肥。

2、移栽方法:枳壳栽时根部要伸展开使根部接地面土壤处,旱地应稍深栽,再把较肥表土撒在穴内,待覆上1/2时轻轻提一提苗木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结合,填人心土捶紧后浇水。

3、培土追肥:枳壳每年9~11月按树的大小培土,大树1000千克,小树500千克,第2年2月扒开培土,初春和秋初各施肥1次,春初用较稀薄的水粪,秋季宜于堆肥、湖草或其他迟效肥料。

4、修剪整枝:枳壳修剪披枝每年进行2次,未开花前1次,采果后1次,修去枝权桠、它桠、不接收阳光的桠枝和荪子,总之以修得空疏为原则。

5、采收加工:枳壳宜在大暑前后采摘,选采绿色尚未成熟的果,在晴天横切对开,一片一片铺开,晒时瓤肉向上,切勿沾灰、沾水,晒至半干后,再反转晒皮至全干即可。

《黄精种植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水生植物种植养护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