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植物须掌握的常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秋植豆角 须防锈病》,希望您喜欢!

秋植豆角生长环境气温高,降雨量较多,加上田间春植豆角遗落的菌源(夏孢子)大。因此,秋植豆角易发生锈病,农户应及早进行综合防治。

一、主要症状:豆角整个生长期均可感染病菌发病,但在始花至结果期间抗性减弱,感病性增强。该病以侵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的叶片下面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黄褐色稍突起的斑痂点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散出大量的夏孢子,生长后期的老叶片上有时形成黑色的冬孢子堆。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二、病原:为担子菌亚门、单胞锈菌属。侵染来源是春植豆角的病残体或遗落田间的夏孢子堆,夏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以气孔侵入寄主。在18―25℃时,空气湿度大或雾露重时,寄主表面有水滴水膜时,夏孢子最易萌发侵入寄主,病株又以夏孢子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植株间传播,引起频繁的再侵染,产生的冬孢子堆又成为翌年春植豆科作物的初侵染源。

三、防治方法:以加强土种肥水的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春植豆角收获后,将残株死苗收集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2、选种与选地:

①选种栽植:选用抗病品种,如穗丰8号、早丰3号,起畦栽培,宜双行植或单行植,这样易排除积水及疏通透气,不利于夏孢子的降落及侵入。

②选地:最好选择前茬作物为种植禾本科的田块,不选前茬作物为种植豆科或花生的田块。这样能避过锈菌的直接侵害。

3、合理施肥: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使根瘤活动增强,植株生长粗壮,叶片浓绿厚实,抗病性增强。

4、适时施药防治:于病发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50%粉锈宁600―800倍或50%硫悬浮剂500―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延伸阅读

草莓秋植技术


整地做畦草莓适宜在土质肥沃、疏松、水源条件好、弱酸性土壤上生长。整地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施肥。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2500公斤、磷肥75公斤、尿素15公斤,畦面宽100~150厘米,畦埂宽25厘米、高10厘米。

良种壮苗目前较为理想的有鸡心、新明星、丰香、巨早、春香、五月香、明宝等。选苗时尽量用母本圃苗而不用生产圃苗,以离母株近、叶片多、根系好、生长旺的1~3株苗最好。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适时移栽一般在9月上中旬进行移栽。

精心起运移栽最好选在阴雨天,随起随运随栽。起运之前,要控制肥水,适时晾苗。

栽植规格每畦4~6行,株行距为20厘米25厘米,每亩约1.2万株~1.6万株。栽植前可用5~10ppm的萘乙酸溶液浸根2~6小时,能提高移栽成活率。

栽后管理选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栽植,栽后2~3天内每天早晚浇小水1~2次,以后改为2~3天浇一次水。晴天移栽的要人工遮阴,栽后4~5天晾苗,7~8天后撤棚,缓苗后及时浇水,每亩施尿素7.5公斤。当气温降至-4℃~5℃时,及时用秸秆覆盖,厚度为10~20厘米。

柑桔秋植好 技术要配套


实践证明,柑桔秋植比春植好。秋植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根系伤口容易愈合,新根发生快,无明显的缓苗期,能迅速恢复生长,成活率高,更重要的是秋植后桔苗次年春季能正常萌芽抽梢,比春植的可提早一年形成树冠。柑桔秋植好,但技术要配套。

适时移栽。以10月份前后移栽最适宜,最迟不超过11月中旬。过早移栽,秋梢没有老熟,营养积累不够,同时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容易引起萎蔫,影响成活;移栽过迟,气温过低,根系不能恢复生机,冬季易遭冻害。

选用健壮苗木。选茎粗0.8~1.0厘米,具有2~3个分枝、叶色浓绿的健壮苗。取苗时先将苗床适当淋水,带土挖苗,要求细根保存完好,并及时打好泥浆,再用稻草包扎成50株一捆,运输以早晚为宜,严防风吹日晒,运回后于下午突击定植。如果选用容器苗,则更好。容器苗根系发达,根系未受损伤,成活率更高,生长快,投产期明显提早。

挖好定植穴。移栽前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垦复,如是新开土,要结合修梯开穴。如土层浅,开穴时可按定好的株距用炸药爆破,不仅要求穴大,而且要求土块松碎。然后每穴以200千克优质土杂肥加1千克石灰、2千克磷肥,充分与穴土拌匀,并翻入穴中,适当淋水,使肥料在穴内充分腐熟且保持一定水分。

提高移栽质量。首先修剪挖伤的主、侧根,减少伤口面积,以利迅速愈合;剪去根颈以上20~25厘米内的分枝(定干);疏剪树冠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叶片,减少水分蒸发,促进植株生长平衡。如果是容器苗,则无须做任何修剪,直接带营养土定植;坚持大穴定植,为桔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栽苗时将根系向四周伸展,压根土要细而肥,防止根系直接与未腐熟的有机肥接触,以免烧根。栽植时不能过深过浅,一般栽后根颈部与土平面齐平为宜,植栽过深过浅都不利于桔苗生长。淋好压根水,这次水一定要淋透,要使根系与土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促使根系迅速吸水吸肥。而且淋透水能使根系在干旱缺雨的条件下继续保持旺盛生活力,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栽后加强肥水管理。栽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轻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和开坼。同时要追施少量肥料,以粪水为主,一般晴天每3~5天浇一次,浇水时切勿泼在叶片上。冬季寒冷前要及时培蔸防冻。

多肉植如何愉快度秋


物候学上的秋季是指炎热过后,连续5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这是一年当中较为凉爽的季节。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立秋”在8月7日左右,11月7日前后的“立冬”则代表秋季结束,进入冬季。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因地区的不同,各地气候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秋天也有长有短,进入秋天的时间和秋天结束的时间各地也不尽相同。

在8月的初秋,“秋老虎”仍然在发威,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仍以”闷热潮湿”为主,这种气候对多肉植物的生长很不利,其管理仍可按夏季进行,以通风、降温为主。到了8月底9月初,随着温度的下降,昼夜温差的增大,气候变得凉爽宜人,这是多肉植物生长的好季节。而10月22日左右的霜降以后,北方地区开始逐渐变冷,并有霜冻发生;11月上旬北方的有些地区还会下雪。总之,秋季天高气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很利于多肉植物的生长,但同时秋季又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时而秋雨连绵,时而又有“秋老虎”肆虐,到了晚秋还会有霜冻、寒流等对多肉植物造成伤害,应注意防范,以免造成损失。

在秋季的8月至9月,龙舌兰科的雷神、王妃雷神、仁王冠、姬龙舌兰、虎尾兰,仙人掌科的白檀、乌羽玉、山影拳,大戟科的锦珊瑚、白衣魁伟玉、螺旋麒麟、绿威麒麟等“夏型种”多肉植物还处于生长旺季,某些品种还能绽放出娇艳的花朵,到10月则生长趋缓,最后完全停止。而景天科的天锦章、翠绿石、朱唇石、黑法师、熊童子,菊科的蓝松、泥鳅掌、绿之铃,百合科十二卷属的大多数品种等春秋季节生长的“中间型”多肉植物,在较为凉爽的北方地区,8月下旬已经开始动长了,但生长速度较为缓慢,而在炎热的南方地区仍处于休眠期,到了9月中旬以后,则普遍进入生长旺季。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凌耀玉、天女,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卧牛,景天科的玉椿、绿塔、吕千绘等“冬型种”的多肉植物在8月完全处于休眠期,到了9月则开始缓慢生长,10月至11月初则进入生长旺盛期,大部分品种的生石花、肉锥花等番杏科多肉植物都在这个季节开花。

在管理上,“夏型种”的多肉植物应给予充足的阳光,大多数品种可放在室外阳光充足处养护,使其能够健壮生长,以保持株型的优美,表皮的靓丽,具有较好的品相。但在初秋,幼苗最好能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以免光照过强,使小苗发红,生长速度减慢或停滞。8月至9月浇水掌握“见干见湿”,土壤积水和过于干旱都不利于植株正常生长,若遇秋雨连绵则要停止浇水,并注意排水防涝;根据品种的不同进行施肥,北方地区10月以后就要控制浇水,停止施肥,使植株茎叶充实,为以后的越冬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南方地区气候较为温暖,控水时间可推迟到10月下旬。

“中间型”多肉植物在相对凉爽的北方地区,8月下旬就开始动长了,南方地区则推迟到9月上中旬才开始生长,但初期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可适当浇水,但不宜多,也不要施肥,以免因肥、水过大造成烂根。等植株彻底恢复生长后再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可根据品种的不同每15至20天施一次稀薄液肥,对于对空气湿度要求稍高的百合科十二卷属、沙鱼掌属的多肉植物可在早晚向植株喷雾,也可在植株上罩一个剪去上部透明无色的饮料瓶,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片肥厚饱满、色泽靓丽。在光照上,8月至9月可放在光线明亮,又无直射阳光处养护,10月至11月则给予充足的光照,使其尽量多吸收阳光,使植株充实,并有益于株型的美观。

“冬型种”的多肉植物一般在9月上中旬开始生长,对于番杏科生石花属、肉锥花属、对叶花等具有极端肉质叶片的品种可给予充足的光照,以使植株生长健壮。其他品种的“冬型种”多肉植物则要避免烈日暴晒。在生长初期,由于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对水肥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可稍微浇点水,等9月下旬植株恢复长势后再进行正常的水肥管理。

秋季多肉植物的浇水可按“处于生长期的品种多浇,休眠期的品种少浇;生长旺盛的健康植株多浇,长势弱的植株少浇”的原则进行,总之,既满足植株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又要避免土壤积水,以免造成烂根,严重时甚至整个植株都烂掉。在8至9月我国的不少地区还会有冰雹、暴雨,南方还会有台风、强风暴等恶劣天气出现,晚秋在北方还会出现霜冻、寒流,这些都会对多肉植物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时甚至“全军覆没”,使栽培多年的植株毁于一旦。因此,要格外小心,经常注意气象信息,做好防范工作,以预防恶劣天气对植物的伤害。

在晚秋的11月初,除了一些怕冻的品种移入室内外,其它的品种若温度不是太低应尽量在室外养护,以经受寒冷气候的锻炼,增强越冬时的耐寒性,所谓的“春捂秋冻”也是适合植物的。如果气温下降到10℃以下,应将所有的多肉植物移入室内。若遇寒流或其它恶劣天气,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也不论哪种类型的多肉植物都要移入室内,以防受损。入室前可喷一遍杀虫药物,对室内的栽培场所也要杀菌、杀虫,以杀死越冬的害虫和有害菌类,防止其在温室内蔓延。

在9月至10月可对冬型种和中间型多肉植物进行翻盆换土,对幼苗进行分盆,翻盆时可对其根系修剪,去掉腐烂、中空的老根,将过长的根系剪短,以促发健壮的新根;新栽的植株不要浇太多的水,但空气湿度应适当大些,可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利于根系的恢复和新根的生长。生石花、肉锥花、凌耀玉、南蛮玉等“冬型种”以及“中间型”某些品种的多肉植物还可在秋季的9月播种、扦插、分株繁殖;仙人掌科、大戟科的一些品种的多肉植物也可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进行嫁接繁殖。对于在秋季开花的品种应进行人工授粉,以获取种子,进行繁殖。由于大多数多肉植物是在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时候开花,因此授粉应掌握好时机,并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品种进行杂交。这样才能结出品质优良、出苗率较高的种子。

浅谈秋植球根花卉复壮的知识


一般园艺从种植的时间上将球根花卉分为春植和秋植,在种植球根花卉之前,首先要分清它们对温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知道它是春植球根,还是秋植球根。

春植球根如朱顶红、唐菖薄等,生长期需要较高的气温,所以在春季栽植,春、夏季开花,冬季随着气温降低,地上部枯黄,逐渐进入休眠。对于我国的北方,冬季寒冷温度常在零下5度甚至更低的地方,地下的球根不能抵御如此低温,需要挖出来贮存好,保护越冬。秋植球根花卉如郁金香、风信子等耐寒怕热。秋季栽植,次年初春气温回升,生长迅速,春天开花,到夏季高温时,地上部枯萎,地下的球根则休眠越夏。如果将这二者的种植时间搞错了,就必然导致栽培失败。

秋植球根花卉如风信子等耐寒怕热。秋天栽植,入冬后停止生长进入半休眠越冬,转年气温回升,生长迅速,春天开花,到夏季高温时,地上部枯萎,地下的球根则休眠越夏。

7、光线和湿度

秋植球根的原生态,往往是生长在高大的落叶乔木的稀疏林荫下。模仿这个状态的光线变化和湿度就是我们的方向。当秋冬来临,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林间的空地阳光明媚,所以在这个阶段要给予秋植球根充足的阳光。在这个阶段,落叶会起到保温和保湿的作用。当初春到来的时候,地下生长的球根会抢在树叶萌发前发芽开花,在4月份,树木的林荫逐见规模的时候,球根的花已经开始凋谢,树木的林荫为球根提供了一个凉爽的小环境。那么对应的这个阶段,人工栽培也要为球根提供一个凉爽的小环境,光线明亮但又不是阳光直射。

8、肥料和养分

球根一般对钾肥有偏好,但是在生根期,需要一定的氮肥,而且腐叶土自身含氮肥少,所以综合这些因素,选择硫酸钾型复合颗粒肥做基肥比较合适。有2点要注意:用量不可太多,特别是盆栽,少用比多用保险,一般25公分的盆用量在10克以内,施用的时候避免直接接触球体,埋在盆里即可。另一点是肥料在购买的时候不可贪便宜,要在正规商家购买,买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绝对不能含氯化钾一类的含氯肥料。球根植物,特别是百合科植物对氯过敏,容易受毒害,等到发现毒害,一般都会死亡,这一点务必小心。发芽后,可施用0.1%尿素+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2周1次,花期开始后停尿素。花期和花后,施用磷酸二氢钾和硼锌复合肥,对球根的糖分积累有利,同样在施用的时候要薄肥稀施,2周1次浇灌。

9、病虫害

常见灰霉病、基腐病、软腐病、花斑病等在起因上有所不同,主要是真菌、细菌、病毒三种病源。一般细菌性软腐病传染极快,是风信子,球根鸢尾的重大病害,花斑病属于病毒病,基本不可治愈。所以对病害主要以防为主,一旦发病,基本上就没办法了。病害的防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土壤不能过湿,流水雨水都可以是病源的载体;(2)严格的土壤及种球消毒;(3)避免连作,盆栽土不重复使用;(4)在挖取及种植时避免损伤;(5)定期喷施杀菌剂,常选用50%多菌灵(防真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喷洒;75%农用链霉素(防细菌)1000倍喷洒,一般每2-3周1次;(6)对染病严重的病株要及时清除并集中销毁。特别是病毒花斑病,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千万不可姑息迁就,否则病毒会通过虫害迅速传播。

虫害:害虫的存在不仅直接对植株发生危害,而且还进行病菌的传播。秋植球根易发生的害虫有蚜虫、蜗牛、蛾类、蛴螬等,防治通常选用75%辛硫磷1000倍液灌根或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喷洒。

10、收获储藏

秋植球根,在初夏时节,地上部分逐渐死亡,此时将地下部分小心挖出,用流水冲洗干净,充分晾晒干燥后,装入网兜,吊挂于通风阴凉处保存。

一般家庭种植,复壮的条件不足,所以有复壮的打算,也要尽量选择较强健的秋植球根品种,精心照料。比如:洋水仙、雪滴花、球根鸢尾、小苍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球根鸢尾在长江以南地区可以露天越冬,而且萌发早,10底就可以萌发,一直到来年5月下旬才进入休眠。在冬季特别寒冷的时候做些保护就可以顺利越冬,因此有一个很长的生长期,所以家庭复壮也较容易。而郁金香、蕃红花对温度过于敏感,而且夏季早来的年份,会生出很多无用的小籽球,复壮过于困难。

当然,如果能有地栽的条件,对复壮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地温变化小,冬暖夏凉,而且球根根系得到舒展,这2个条件都是盆栽不可相比的。如果再加强排水,肥料,病害和初夏的遮荫管理,秋植球根的复壮就没有太大问题。

球根花卉栽培注意事项:

若以观花为目的,应将母球上所附的子球全部摘除,以免子球消耗养分,影响大球开花;如以培养小球为目的,则应带子球栽植,以便小球养料充分,生长迅速。

由于多数球根的根系较脆嫩,容易碰断,断后不易再生,故在生长期间不宜移植。

多数球根花卉叶片数较少,在养护中注意保护叶片,以防损伤,影响生育。作切花用时,也应适当多留些叶片,以利制造养分供给新球生长。

蔬菜育苗须“八防”


蔬菜育苗是蔬菜生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蔬菜早熟、高产、优质的基础。在育苗过程中谨防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

一防不出苗播种后因种子质量差、病菌侵染、水分过多或过少、长期低温等原因,导致种子霉烂,幼芽干枯,长期不出苗。预防措施:进行种子发芽实验,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备用的种子必须消毒后再播种,合理控制温湿度,保证苗全苗齐。

二防顶壳苗种子虽然能发芽出苗,但出土后种皮不脱落,夹住子叶,形成顶壳苗,也叫戴帽苗,严重影响幼苗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容易形成弱苗。这种现象在瓜类作物上最为常见。一是播种过浅,表土易被晒干,种皮干燥发硬;二是种子成熟度不够或陈旧;三是解膜过早。预防措施:播种前充分浇透底水,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播种深度要适当,刚出苗时表土过干,应适当喷点水。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三防高脚苗也叫徒长苗,田间表现为茎细、节间长、须根少、叶薄、色淡,抵抗能力差,定植后不容易成活。主要由于光照不足,密度过大,夜间温度过高,氮肥水分过多,连阴雨天或玻璃、塑料薄膜等灰尘太多而引起的。预防办法:控制肥水,及时通风透光,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受光时间,及时间苗除草,遇连阴雨天,应照常揭开保温性覆盖物,防止徒长。

四防老化苗也叫僵苗,秧苗生长缓慢或停止,苗体小,根系老化发锈,不长新根,茎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小而厚。如黄瓜花打顶现象,就是典型的老化苗。这种苗定植后,生长发育缓慢,影响产量和质量。由于床温过低或土壤严重缺水,抑制了秋苗的生长发育形成小老苗。预防措施;合理控制温湿度,育苗期不宜过长,发现秧苗老化,及时采取措施。

五防沤根烧根长期低温、湿度过大、施肥过多、施肥方法不当,均可使幼苗发生烧根沤根现象。沤根一般根部发锈,表皮腐烂,不长新根,幼苗萎蔫;烧根表现为根尖发黄,不长新根,但不腐烂,幼苗矮小,生长缓慢,易老化。预防措施: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水分,创造适宜的温湿度。

六防毒气污染薄膜选用不当,有些薄膜有毒,在高温条件下,挥发出许多多种有毒气体,使秧苗受到污染,出现中毒症状,叶子先褪绿,变黄,很快变白、干枯。十字花科幼苗最敏感,如:菜花、油菜、白菜等,即使有微量有毒气体,子叶也会变白,甚至死亡。所以,十字花科蔬菜幼苗可作为测试薄膜是否有毒的指示植物;施肥不当也可产生毒气,污染秧苗,番茄、辣椒、白菜等幼苗受到污染时,叶片呈现出圆形或菱形白色烟斑,逐渐枯萎脱落;茄子、南瓜、胡萝卜等幼苗受害时,则出现褐色烟斑,逐渐枯萎。为防止薄膜产生毒气污染秧苗,育苗时,一定要选用合格的农业专用棚膜,一旦发现因薄膜有毒而出现异常状态,及时更换薄膜或白天加大通风量,放出有毒气体;苗床应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特别是氮肥的拖入量不能过多,发现中毒,白天及时加大通风量,排除有害气体。

七防秧苗受冻发生冻害的原因很多,育苗期间一直比较暖和,突然来一次寒流,秧苗往往容易受冻;阴天、雨雪天后,天气突然转晴,棚内温度快速升高,相对湿度迅速下降,秧苗组织脱水干枯死亡;连续阴天、雨雪天,阳光弱,温底低,秧苗抗寒力减弱,容易发生冻害;育苗的保护地设施封闭不严,雨雪从缝隙落到菜苗上,使秧苗局部受冻;早晨凝结在薄膜上的水珠,落在幼苗上,也会使秧苗局部受冻;秧苗顶到薄膜时,顶部的嫩梢和嫩叶易受冻害;通风时,苗床内温度高,外面温度低,突然放风,秧苗也容易受冻,俗称闪苗。秧苗发生冻害时,叶片上出现白色和淡黄褐色的坏死斑,或叶的边缘变白,呈水浸状,逐渐干枯。轻度冻害,症状不明显,但植株生理机能下降,容易出现畸形花和畸形果。预防办法:提高光照强度,培育壮苗,低温炼苗,控制湿度,合理配制床土,保护设施要严密,寒流来寒前,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八防病虫危害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和土壤处理,谨防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等苗期病害,同时防止地下害虫、蚜虫、飞虱、红蜘蛛的侵害,在防治措施上,注重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限量使用化学防治,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刘耀叶兰宏博)

如何区分苹果果锈病、锈果病、锈病?


近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水果也逐渐狠下手,尤其对于苹果更是大家所爱,果农对于苹果的种植也有一定的年份了,苹果常发生锈病、锈果病、锈病这三种病害很容易被混淆在一起,同时也很容易将三种病害错误的用一种方法防治,导致防治效果差,事倍功半。现将三种病害的区别介绍如下:

1、病原不同:苹果果锈病属于生理病害,属非侵染性病害,不具传染性,是幼果期不合理的用药及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等造成的。苹果锈果病是病毒类病害。苹果锈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后两种病害属侵染性病害,具传染性。

2、发病部位不同:苹果果锈发生在果实上,属于果实病害。锈果病也发生在果实上。苹果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属于叶片病害。

3、症状不同:果锈症状表现在果实表面上产生的类似锈状的木栓层,发病严重时,使果面失去光泽,锈斑处酷似土豆皮。一般分为梗锈、胴锈和顶锈。梗锈不达果肩,对果品的商品价值影响不大,而胴锈和顶锈则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商品性。锈果病症状发生在果实上,可分为锈果型、花脸型、锈果花脸型、绿点型、环斑型等五种类型,锈果型是最主要症状类型。苹果锈病主要危害叶片,病严重时也危害果实和新梢。在叶片上,初期叶片正面产生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随后发展成直径为0.5~1.0cm的橙黄色圆形病斑,病斑边缘常呈红色,稍肥厚。

4、发病规律不同:苹果果锈最易发生在落花后30天内,到生理落果期就不易发生果锈。苹果锈果病通过嫁接传播,而病株汁液、花粉和种子不能传病。嫁接换种后,潜育期为3~27个月。结果树发病时,先是个别枝条表现症状,经过2~3年才扩展到全树。苹果锈病以菌丝体在桧柏、龙柏上菌瘿中越冬,翌春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冬孢子柄被有胶质,遇降雨或空气极潮湿时胶化膨大,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冬孢子,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锈菌侵染苹果树叶片、果实、新梢等,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害桧柏枝条,以菌丝体在桧柏病部越冬。

5、发病条件不同:苹果果锈的发生与品种、气候、农药使用有关。对于表皮细胞大、细胞壁薄且排列疏松,角质层薄,易于干裂,下皮细胞也较疏松的品种易发生锈病。另外幼果茸毛较早脱落、蚜虫危害果面、套袋过早或纸袋摩擦幼果及幼果期喷刺激性药肥等都会加重果锈发生,更重要的是春季低温高湿是发生果锈的气候环境。苹果锈果病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梨树是苹果锈果病的带毒寄主,外表不表现症状,但可以传病。另一个是带病接穗及苗木的调运,是该病侵染的主要途径。苹果锈病发生有两个不可分割的条件关系:一个条件是苹果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真菌,有转主寄生特性,必须在转主寄主如桧柏、龙柏等树上越冬才能完成病害循环,没有转主寄主桧柏等,则锈病不能发生;另一个主要条件是通过风雨传播,风是传播的媒介,雨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发病。

6、防治方法不同:由于三种病害病原、发生规律、发生条件等的不同,因此防治方法也不同。(1)苹果果锈的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增强果实抗病能力。在幼果期避免使用对果面刺激性强的药肥。套袋不宜过早,否则损害幼果茸毛,在套袋时尽量使果实位于果袋中央,避免果袋摩擦幼果。(2)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方法。栽培无毒苹果苗是最根本的方法。新建园避免与梨树混栽,并远离梨园。在初夏对病树主干半环剥,在环剥处包蘸有150~300mg/L土霉素、四环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膜包裹,或用主干打洞注药法或主干皮注射药液法治疗。在严重锈果病的树上高接皇家嘎拉,所结出的皇家嘎拉的果个大、果面光洁。(3)苹果锈病的防治方法。清除转主寄主,彻底砍除果园周围5公里以内的桧柏、龙柏等,中断锈病的侵染循环。在苹果树芽萌动至幼果长到拇指大时,注意对锈病转主寄主桧柏等树上的药剂防治和对苹果树落花后的喷药预防,这是防治苹果锈病的关键。

《秋植豆角 须防锈病》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护植物须掌握的常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