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的养护管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露地花卉栽培技术及管理养护方法》,希望您喜欢!

1、前言

露地花卉以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适应力强等诸多优点受到广大花卉工作者的青睐。特别近些年来,人们对城市环境、居住环境品质追求的日益提高,露地花卉以其栽培技术简单,对环境要求较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景观设计中,并成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一类不可或缺的植物花卉材料。目前我国常见的露地花卉主要由于一串红、矮牵牛、百日草等等。

2、露地花卉栽培的主要特点

露地花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城市景观园林的发展。露地花卉在栽培中的主要特点:首先,露地花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露地花卉由于自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对气温、雨水、肥料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在栽培管理上无需特殊管理,极易成活;其次,露地花卉在栽培方式上较为灵活。露地花卉在栽培方式上可以选用种子栽培、其他繁殖材料直接播种,或者育苗移栽等多种方式进行。只要露地花卉的外界生长环境适应,就可以进行不断的移栽,以此延长露地花卉的观赏期;再次,露地花卉与自然气候生长特点相符合。一般情况下露地花卉的生长季节与自然气候季节相一致,即夏天生长发育,秋季种子成熟,冬季种子休眠与四季气候结合密切;最后,露地花卉种类繁多。我国露地花卉的种类繁多,在我国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气候的客观条件下,都能找到适合该地区改气候的本土花卉品种,以适应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

3、露地花卉栽培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对露地花卉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栽培方式:一种是,直接播种方式。即是将花卉的种植或者其他繁殖材料直接播种与花坛、花池、其他造型物之中,直至其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栽培方式,称之为直播栽培方式;另一种是,育苗播种方式。育苗播种方式主要是指将花卉种植或者是其他繁殖材料播种于花卉育苗圃中,直至培育成花卉幼苗时,根据花卉设计的实际要求栽培到花坛、花池、其他造型物之中。

4、对露地花卉进行的栽培管理

4.1定期对露地花卉进行整地做畦对花卉进行定期的整地做畦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地物理结构,使其通风透气,有利于花卉植物的根系的生长。同时,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创造一个适合的土壤环境。土壤在进行翻耕中,由于土壤中的病菌被翻到土地表面上,通过日光照射、换气通风等自然条件也达到了有效杀菌的效果。在对土地进行深翻时,翻耕深度要达到30cm,畦面要保证平整,土壤要上虚下实。

4.2在育苗期对露地花卉进行间苗间苗是指将生长、排列过于紧密的花卉幼苗进行拔出,也可以称之为疏苗。因为,一旦花卉幼苗生长过于密集,就会造成花卉幼苗发育细弱不利于花卉幼苗的生长。而在花卉的育苗期利用间苗手段,即可以增加单位花卉幼苗的营养面积,又能加强幼苗通风、透光等自然条件,有利于育苗的生长发育。通常在花卉子叶出现后,既可以根据花卉幼苗实际长势及疏苗程度进行间苗,对病弱的花卉幼苗进行拔出,留下强壮的花卉幼苗。

4.3在花卉生长期进行移栽在花卉生长期对花卉幼苗进行移栽主要是为幼苗更换培育的地方,进行继续培育的过程。移栽有利于加大花卉幼苗之间的植株行距,增强单体幼苗的营养面积和光照。同时,能够抑制幼苗徒长,而在移栽时会切断幼苗的主根,从而起到促进根系发育、侧根快速生长的作用,有利于花卉幼苗的健康成长。在花卉移栽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幼苗进行裸根移栽。将花卉幼苗的根系直接从土壤中拔出,不连带一点土块,选取其他育苗地点进行后续育苗;另一种是,对幼苗进行带土移栽。将幼苗根系周围的土块连带着根系一起拔出,选取其他育苗地点连土块一起移栽到新制定地点。移栽时最好选择在水分蒸腾量小的时候进行,如晴天的傍晚,避免在阴天、雨天进行。

4.4对露地花卉进行施肥管理对露地花卉的施肥管理主要包括基肥和最肥两种。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在实际花卉施肥中可以更具土地和花卉的需求,选取不同肥力、不同种类的基肥,也可以在基肥中适当的添加一些无机化肥撒于地表。而对花卉进行追肥,主要是为了满足花卉在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的需求。追肥主要可以通过沟施、喷施、撒施、穴施、条施等等手段进行。

5、结语

总之,露地花卉作为我国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获取的重要花卉植物材料之一,为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露地花卉作为我国观赏性花卉植物的一种,目前早已受到我国广大花卉工作者的高度追捧,越来越多的使用于我国城市景观设计之中。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我国露地花卉的栽培技术,加强露地花卉栽培技术管理,势必成为我国花卉工作者的首要问题。

精选阅读

郁金香露地栽培及管理技术


郁金香,百合科郁金香属球根花卉。重要原种有考夫曼郁金香、克氏郁金香、佛氏郁金香、芬芳郁金香等。现在,新的郁金香杂种和品种不断涌现,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

郁金香属于需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后,在其茎得到充分生长的情况下才能开花的鳞茎植物。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冬季有充足的低温时间,因而郁金香在自然情况下可获得足够的低温,在春天即可长到一定的高度,可以在春天自然开花,自然状况下,花期多为4~5月。

1种植地立地条件

1.1种植地概况

种植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秀山花博园区在建公园内,东经118.21738~118.32744,北纬31.46738~31.17726,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降水量1080mm,年平均气温15.8℃。土壤以黄红壤土为主,肥力中等,保水性好,但粘性较重、透气性差。

1.2生态习性

郁金香适应冬季湿润、夏季干热的气候特点。夏季休眠,秋冬生根,并萌发新芽,但不出土,需经冬季低温后翌年2月上旬左右开始伸长生长而形成茎叶,3~5月开花。单朵花开放10~15d,为雄蕊先熟花。生长期适宜温度为11~150C,6月中下旬收获后,鳞茎在挖起贮藏期间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分化的温度范围为9~28℃。适宜于排水良好和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在pH值6.0~7.8的土壤中均可正常生长,以pH值6.5~7.0为最佳。

2种植技术

根据郁金香本身的生态习性,结合马鞍山当地的立地条件,再参照国内外关于郁金香露地栽培的研究。通过此次引种荷兰郁金香举办春季花展获得的实践经验,我们总结出如下几点种植技术措施,及在马鞍山地区露地栽种郁金香的相关建议。

2.1土壤改良

郁金香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但种植地的土壤以黄红壤土为主,粘性较重,对种球根系

种球根系生长不利,且肥力中等、透气性差。因此,我们采用改土基质对土壤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良。改土基质由泥炭、有机肥、沙组成,每100Ill2种植土内至少加入泥炭3rri3、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立方、沙3立方。整理土壤已是12月上中旬,日最低气温在O℃以下,在当地气温较低且冬季严寒的影响下,加之该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已成团状或块状,深翻过后,土块相当坚硬,人工用工具无法彻底击碎,所以只能对土壤预先浇l遍水再结合旋耕机进行深耕细作,达到细化土块、疏松土壤、清除杂物的目的。否则将严重影响接下来种球种植质量和进度。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种植地尽量在当地土壤封冻前2个月做好土壤改良工作,这样既有利于节约种植成本,又能保证种球的种植质量和将来的开花质量。

2.2种植时间

郁金香是秋植球根花卉,种球栽植不久就会生根,根的生长温度为5C以上嘲。种植种球的适宜时间主要根据气温和土温而定,郁金香种球生根的最适温度是6~9C\,一般此时气温在5~8C。此次,郁金香种球在2013年12月底运抵后立即栽植,种植时间为2013年12月28日~2014年1月7日,此时已经错过最佳种植时间,这给后期郁金香的栽培养护管理加大了难度。所以,根据气温记录,建议马鞍山地区在11月下旬~12月初栽植为好,此时温度稳定在5~140C之间。如遇晴好天气,种球切记不能在太阳下暴晒,应适当遮阴或以阴天种植为佳。

2.3种植要求与方法

郁金香种球露地栽培的种植密度并无统一固定要求,主要是根据引进种球的周径大小和栽培目的而定。此次在马鞍山地区露地栽培郁金香作为花展之用,我们统一将栽植株行距定为12cm12cm,结果发现:周径较小的种球生长开花后显得有些稀疏,影响其观赏效果。所以,我们通过实践经验建议:如果是大面积成片栽植作为园林观赏应用,一定要根据种球的大小来决定株行距,不能笼统的将其固定为某一个株距,如种球周径为9~10cm,那么株行距为8cmx10cm}种球周径为10~11cm,株行距为8cmx12cm;种球周径为11~12cm,株行距为10cm12cm;种球周径为12cm以上,株行距为12cm15cm。如果只是作为栽培研究,株行距可适当稀疏些。种植的深度同样应根据种球的规格大小而定。种球周径为9~10cm,那么栽植深度为7CmI种球周径为10~11cm,栽植深度为8Cml种球周径为11~12cm,栽植深度为9cm;种球周径为12cm以上,栽植深度为10cm。

种植方法,如有条件,应采取专门的打孔器种植,如条件不够,通过我们反复实践,认为用窄锄头开沟种植的方法最佳。锄头最好以狭长为好,宽以5cm左右为宜,这样既利于开沟又能保证种植沟之间的行距。因为种植沟之间的行距准确与否,直接决定种球之间的株距。另外,种植沟的开挖深度由种球高度决定,一般为鳞茎高的2倍或略浅,即要求种植完浇水后球顶部有3~5cm的表土。

2.4覆盖防寒

由于此次郁金香抵达马鞍山地区的时间较晚,日最低气温早已是0℃以下。当时为避免种球不受冻害,保证栽种的质量和种球根系的正常生长,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将每日种植的时间安排在9:00~16:00之间,尽量避开低温时段。同时,将暂时不栽种的种球储藏在干燥、保暖的室内保管好。

由于马鞍山地区冬季寒冷,为使郁金香种球安全过冬,我们将每日栽种完毕且浇透水后的种球及时覆盖1层草帘。这期间,还有一项重要操作:每日种球的种植工作结束后,虽然种球已栽种完毕,但浇水工作未能及时跟进,导致随后的覆盖物也不能及时覆盖防寒。此时应该临时先用草帘或其他防寒的覆盖物将栽种完毕但又未能及时浇水的这部分种球覆盖好,让其安全地度过夜晚和第2天清晨的低温时段,直到9:00后,气温逐渐升高,再去掉临时覆盖物并浇透水。若不采取这一措施,种球很有可能遭受冻害。覆盖物一直要覆盖到土壤开始解冻时方能揭开,揭开时应该分批次进行。先覆盖的先揭,后覆盖的后揭,要让原本在覆盖物保护下的种球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总而言之,所有的覆盖物一定要及时赶在幼芽冒出地面前去掉,否则会在操作当中碰伤幼芽,影响其正常生长。

3管理技术

3.1水肥管理

郁金香对水分的要求较严,要求不干不湿,忌涝,水分过多容易烂根,太干则会影响叶和花的质量。鳞茎下的土壤水分含量理想状态是:用手可以捏成团,但又不会有水流出,这样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在马鞍山地区对郁金香栽培管理期间的浇水建议是:种球种植下地后,立即浇透定根水,浇水深度至少达15~20cm,即水漫过整个种球,土壤上冻前浇1次防冻水,如果出现类似马鞍山地区当时栽种时土壤已上冻的情况,那么自然此次上冻前的浇水即不存在,去掉覆盖物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总的原则是保持上述土壤含水量的理想状态;当幼苗全部出齐,已经开始展叶,表明郁金香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需保持充足的水分,一直要保持到开花前,否则鳞茎缺水使得植株发育较矮,易产生盲花;开花后要控制水分,一般不必浇水,土壤保持湿润即可。

郁金香对肥料要求不高,由于郁金香种球本身就有贮藏养分的功能,所以如有在土壤改良工作中已施足底肥或改土基质的情况下,不需要再特地进行其他施肥管理。当然,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将来的开花质量,达到更好的观赏效果,在幼芽出土、展叶和花蕾期可分别浇施或喷施1次复合肥,但前提一定要在种球根系良好的情况下薄施,且注意观察当时土壤中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较高,一般不选择浇施,应选择叶面喷雾。开花期,切忌施肥,至于花谢后需不需要施肥,主要取决于种球的再利用情况。如果花谢后将种球抛而弃之不必施肥,如果是继续采收之用,可施1次磷钾肥,以利新球的生长壮大。

3.2病虫害防治

郁金香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相关研究报道很多,在这里不予赘述。主要根据此次马鞍山地区的栽培管理经验给予几点建议:

(1)此次在马鞍山地区栽培的郁金香,除少数品种本身出现青霉菌感染种球外,并未发生其他大面积的病害和虫害,这可能与我们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和定期分别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除螨特等药物对其进行浇灌或叶面喷雾预防病虫害发生有关。建议大家,任何病虫害都应该及时以预防为主,这比已经发生病虫害再采取措施补救效果要好得多。

(2)此次郁金香少数品种发生的青霉菌,虽然未能大面积的影响到其正常生长和正常开花,但或多或少影响到其植株高度和开花的质量,经分析认为,这与种球本身引种长距离运输过来就可能已携带病毒、鳞茎收获时的机械损伤有关。因为我们发现种球出现青霉菌的位置大多是种球出现褐斑的表层,而这些褐斑的出现,很可能是机械碰伤所致。另外,此次种球抵达马鞍山地区的时间较晚,当地日最低气温早已是OC以下,为让种球不受冻害,我们被迫将种球消毒工作取消,因为消毒工作需经药水浸泡、晾干等步骤在室内外温度条件下都已不能满足,强行消毒怕种球遭受冷空气的冻害。所以,在以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在种植前及时对种球浸泡消毒,同时,对种植土壤消毒,这样就能在栽培管理后期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减少养护难度。

(3)病害的发生,可能与此次储藏条件有关。由于种球抵达马鞍山地区时天气已十分严寒,为使得种球不遭受冻害,保证储藏室内的温度,我们只能将门窗全部关闭,从而导致通风透气的储藏条件已不具备。因此,储藏期间有条件时,应注意通风和降低湿度。

(4)在种植时,一定要选择饱满、表面无病菌侵染、无外伤的优质种球,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其栽种完毕。同时,在郁金香生长过程中,发现严重受害植株,应及时拔除并销毁,这样对郁金香病虫害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

露地花卉的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浇水

以清水为好。一般河水最为适宜,其次是塘水。井水因为温度低不宜直接使用,可经暴晒后再用。浇水的时间,不宜在中午土温过高时进行,而应在早晚时浇灌,不致伤害根系。

施肥

施追肥的原则是薄肥勤施,施肥量应随花卉品种、植株大小及土壤的温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尤其是小苗,更应注意。一般的人粪尿要稀释510倍水,饼肥则要稀释100倍以上(用充分发酵的饼肥),要在土壤干燥时进行。施肥后的第二天清晨还必须再浇一次清水。否则根系易腐烂,但在现蕾时切忌施肥,否则会引起落花。

另外,还可以根外追肥。土壤过湿,花卉又急需追肥时就可采取此措施了。喷施的时间以清晨及傍晚或阴天喷于叶背效果更好,常用的肥料有尿素、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但浓度要掌握在0.10.2%,采用喷雾器喷射。

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表土减少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温度,流通土壤内的空气,促进土壤中养水的分解,为花卉根系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创造良好的条件。除草可避免杂草和花卉争夺土壤的养分、水分和阳光,也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中耕可以同时除草,但除草不能代替中耕。

整形修剪

整形是整理花卉全株的外形和骨架,从而达到美化造型和调节花卉生长发育的目的。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1、摘心。即摘除枝梢顶芽,促进植株萌芽形成丛生状开花繁多。适于摘心的花卉有百日草、一串红、万寿菊、金盏菊等。

2、除芽剥蕾。除芽的目的在于除去过多的腋芽,限制枝条增加和过多的花蕾发生,使留下的花朵充实而美丽。剥蕾通常就是摘除顶蕾或除去过早发生的花蕾。如菊花等。

注意防治病虫害

花卉发生病害的种类较多。主要的有白粉病、锈病、炭疽病、霜霉病、黄萎病、根腐、茎基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虱、蝉等刺吸类以及食叶类的刺蛾、斑蛾、尺蛀。

露地春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营养丰富,产量高,耐贮藏,上市周期长,可作蔬菜也可当粮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马铃薯春季露地栽培是最普遍的栽培方式,几乎每个农家都要种。要夺取露地春马铃薯的优质高产,首先应选用良种。马铃薯种子必须选用由北方调入的东农303克新四号等原种,不能用自留种,更不能用种植多年,品种老化,种性严重退化的本地种。东农303和克新四号经多年种植表现优质、高产、早熟。亩产量可达1500~2000公斤。亩用种量约需150公斤,大薯可切开播种,每个种薯重20~25克,芽眼2~3个。由于马铃薯种薯来源复杂,希各农户应到正规的农资商店购买。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其次要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是夺取马铃薯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各地应根据马铃薯的生长特性和本地气候条件做到适时播种,总结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及我地气候条件,春季露地栽培马铃薯最佳播种期在立春到雨水之间,即2月上中旬。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播种期可适当推迟。如过早播种,出苗后易遭3月下旬和4月上旬晚霜和倒春寒危害,导致茎叶冻死,造成减产;播种过迟,虽可避免冻害,但由于营养生长期缩短,生长后期气温升高,不利块茎膨大,也达不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三、是要施足基肥。马铃薯提倡一次性施足肥料。翻耕时亩用45%含硫三元复合肥50公斤撒施,不宜施用含氯的化肥,以免影响品质。翻耕后做畦开穴播种。穴要开大一些,深一些。先亩用浓人粪尿10担点穴,再施入一把畜禽粪肥,盖上一层土,然后放入种薯,避免种薯和肥料直接接触影响出苗。农家肥亩用量1000公斤以上,多余肥料可在行间开沟施入后复土,这样即可源源不断地供肥,以后不必再追肥。播种密度一般每亩5500~6000垦。

四、是化学除草。为了防止草害,可在播种复土后亩用50%乙草胺100毫升冲水全田细喷雾,注意施药时要求土壤湿润,田面平整,以提高除草效果。

五、是化学调控。利用多效唑控徒长,促矮壮的作用,在马铃薯始花期到盛花期亩用烯效唑30毫升,冲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防止徒长,减轻病害和提高产量。一般可增产10%以上。

六、是防病治虫。马铃薯生长期间主要病害是晚疫病,发现另星病株时应及时拔除,然后全田用25%瑞毒霉800倍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28星瓢虫和蚜虫,发生时可用80%敌敌畏500倍和10%吡虫啉1500倍喷雾防治。

天麻栽培技术及管理要点


一、栽培时间天麻栽培一般为当年10月下旬至翌年4月。10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土壤结冻之前播种为冬栽,春季3-4月土壤解冻之后播种为春栽,高海拔山区播种时间可延期至5月。

二、场地选择栽培场地可选择房前屋后、荒野坡地、果园林地等任何土地田块,尤以透气渗水性强的沙质壤土为最佳。土壤pH值为5-6。

三、建畦平地可就地按宽80厘米、深10厘米、长不限作畦;荒野坡地视坡势地形建成梯式横畦,畦与畦间距1米左右,畦边树木、杂草尽量保留,便于遮荫、防畦坎或畦埂溃崩。果园林地依地形建畦,四周开挖排水沟。

四、播种栽培将直径5-8厘米、长30厘米的菌材段筒按田字方框形组排于畦底,每平方米定位排放菌材15筒。再将直径约2厘米、长10厘米的菌枝撒放于菌材方框的空地内,每格方框空地撒放菌枝约2公斤与菌材平。然后将天麻种点播于每筒菌材的两端和两侧,每平方米定点播种66粒约500克。最后用PH值5-6的湿润沙壤土或腐质土填充菌材和菌枝空隙至覆盖菌材2厘米深,全畦土表加盖10-20厘米厚的干燥枝叶、杂草、疏通好排水沟。

五、管理要点

(1)温度管理:天麻生产的适宜温度为13-25度(土表以下10厘米),在此温度段内,越高越好。控温是天麻仿野生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冬季要防冻,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栽种后覆盖10-20厘米厚的枝叶、杂草即可;高于1000米以上的地区可将覆盖物加厚至30厘米。夏秋要防高温和干旱,除了利用遮荫物防高温外,还可利用补水未降低土壤温度。补水以日落、土温下降后进行。

(2)水分管理:冬季至翌春(清明前)土壤温度控制在10%-20%。4-6月提高土壤湿度达60%左右。68月天麻进入旺季生长期,营养积累达到高峰,此时宜保水降温、保墒排渍,进行综合管理。到了9月,天麻营养积累进入后期,达到生理成熟阶段,此时畦床土壤湿度应控制在40%以下,10月下旬土壤温度已降至10℃,天麻进入休眠期,即可揭土采挖。每平方米可采挖鲜天麻7公斤左右。

六、病虫害防治危害天麻生长的主要害虫有蝼蛤、蛴蟾、白蚂蚁等。防治方法:一是栽培天麻时,在畦床周围撒施5%的氯丹粉和白蚁杀王药剂;二是选用专利产品白蚂蚁控制诱捕器对白蚂蚁进行诱杀。

辣椒露地栽培及田间管理


一、植物学特征

辣椒有明显的主根和很多的侧根及根毛,主根受伤后侧根发生较快,故移栽成活率较高。茎上不易产生不定根。果实呈羊角形,长5~25厘米,鲜椒青绿色,成熟后呈红色或鲜红色,从定植到始收35天。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发芽适温为25℃,低于15℃发芽困难。植株生长期白天适温为22~28℃,夜间为15~20℃,低于15℃或高于35℃时,开花授粉不正常,常造成落花落果。

2.光照。属短日照作物,在每天10~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开花结果早而正常,但对较长的日照也能适应。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光照不足会降低坐果率;强光直射,植株生长减缓,果实易发生日灼病。

3.水分。根系较弱,既不耐旱也不耐涝,需经常供应水分才能生长良好。但田间不能积水,田间积水少时植株就会萎蔫,严重时成片死亡。

4.土壤。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甚严格,砂土、壤土、黏壤土均可种植。但在贫瘠的土壤条件下栽培的辣椒植株小而紧凑,结果少而集中,其椒果色泽浓,辣椒素含量高,品质好。高山区以选择地势较高、耕层深厚、透气性好、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避免选择低洼积水的地块,忌与茄科作物连作。整地应达到地平、土碎、墒足、畦齐的标准。连畦带沟宽1.2米,垄面宽90厘米,沟宽30~40厘米、深25厘米,高低误差不得超过5厘米。

三、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移栽。育苗时间春栽在春分至清明,夏栽在清明至谷雨。采用塑料薄膜覆盖育苗,苗龄30~45天。在幼苗2片真叶和4片真叶前后各间苗1次,留苗标准是3~4厘米留苗1株,每平方米留苗600株左右。苗高5~6厘米后要逐渐通风炼苗,控制秧苗高度,提高抗逆性,保证移栽成活率。苗高10~12厘米,6~7片真叶,花蕾显现时开始移栽,春栽在谷雨节至立夏节;夏栽时间宜早不宜迟,早栽的产量高,屏南高山区以6月1日前栽完为宜。移栽前将辣椒田深耕30厘米,整平耙细,每亩施入优质厩肥400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50千克,厩肥均匀施入田内,磷肥、复合肥集中施于移栽沟内。行距45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栽1500~2000株。辣椒苗怕伤根,起苗前苗畦要浇透水,起苗要尽量多带土,栽后立即浇定根水,浇后覆盖地膜或农膜。

2.田间管理。在不盖地膜、农膜的地块,辣椒缓苗后即应连续锄地3~4次,以提高地温促根下扎。门椒开花前后将门椒以下的老叶和分杈全部去除,以利田间通风透光和防止对椒以下分杈。雨季来临前应培土扶垄,以利排水。视墒情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辣椒生长以施基肥为主,当基肥不足需追肥时,应在培土前进行追施,每亩用250千克打碎的土杂肥拌入25~30千克硫酸钾型复合肥、500克复合硼锌肥,刨小穴施在植株一边,盖好压实,应注意尽量不伤根系。

3.病虫害防治。主要病虫害有青枯病、炭疽病、脐腐病、病毒病和红蜘蛛、烟青虫、棉铃虫。

①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或20%叶青双800倍液浇根,或用康地蕾得(0.1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可湿性粉剂1.5千克/亩药液灌根,每株浇250毫升左右,隔3~5天再浇1次。出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窝周围撒入适量生石灰,防止病菌蔓延。

②炭疽病。在初花后用1∶1∶160波尔多液预防,每隔7~10天喷1次。发现病斑后,可喷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

③脐腐病。辣椒落花后开始喷施0.1%高硼钙,避免氮肥过多,多施腐熟有机肥;植株不要留果过多,避免果实之间对钙的竞争;从幼果期开始,喷施0.1%的硝酸钙、硼砂、硫酸锌、硫酸铜并加入爱多收6000倍液,5~10天喷1次,连喷3~5次。

④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及时防治蚜虫、灰飞虱等传毒媒介的同时,于辣椒苗期和定植后及时喷施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病毒克星400~6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喷1次。

⑤红蜘蛛(螨)。要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消灭虫源。发生初期用40%金螨扑(绝螨一号)或15%哒螨灵乳油30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

⑥烟青虫、棉铃虫。可用糖醋液、黑光灯等诱杀,化学防治应在幼虫孵化高峰至2龄期施药,将幼虫消灭在蛀果之前。药剂可选用20%劲彪、杜邦康宽4000倍液(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1.2%苦烟乳油800倍液。

4.收获。辣椒可多次采收一直到霜降节前,如遇干旱年份,收获时间可提前到秋分前后,应掌握在辣椒变红后再采收。采后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自然风干,然后分级、包装、出售。

葛根的栽培技术及管理


药材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由于葛根及其提取物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血糖病等有明显疗效和独特效果,需求量急剧增加。

目前,一些地区野生葛根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一些地方出现了家种,但主要栽种于房前屋后的边角地,存在种植分散,单产低,种植技术不规范、不配套,商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提高葛根种植的生产技术水平,现介绍葛根栽培技

术要点,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一.选择地块

葛根适应性很强,对气候环境要求不严,在瘠薄的石谷子或粘重的土壤中均能生长,可在荒山、荒坡、林果园及房前屋后零星空地栽种,也可大面积集中栽种。在我省宜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地区种植。在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产量高、质量好。在选择上,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雨水多的地区宜选择有一定坡度的地块。在平缓的地带栽种葛根,必须选择沙性偏重且能够有效排水的土壤栽种时还要深挖排水沟。

二.繁殖方法

可用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生产种苗。有性繁殖即采用种子繁殖方式,但种子繁殖成苗慢,生产上很少采用。无性繁殖即利用营养器官繁殖种苗,一般采用压条、根头、扦插繁殖。

1、压条在夏天葛根生长旺盛期,选择健壮藤蔓,平直摆放在疏松的地面,将每个叶节用土压住,待生根后,将藤蔓断开,即独立成苗。加强管理,培育成生产上所需的种苗,留作翌年春季移栽。这种繁殖方式主要适宜荒山、荒坡、林果园及房前屋后零星空地栽种时采用,集中成片栽种的葛根不宜采用压条繁殖。压条繁殖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整地,葛根苗成活率高。压条繁殖培育的葛根苗有大有小,长势强弱差异大,加上零星分散,不能达到苗齐苗壮,因此大面积栽种葛根很少采用压条繁殖培育种苗。

2、根头在采挖葛根时将根头切下,长度10厘米左右,作为种源栽种。这种繁殖方式只作为种苗准备不足时的补充,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需要。根头繁殖可有效利用采挖时的附产物,但因根头有大有小,栽种后发出的幼苗长势差异大,容易将上季生长地的病菌带至栽种地,可能造成病害;加上采收后剪下的根头还需要贮藏到第二年春季栽种或直接栽种到地里,费时费工或占用土地,生产上不是主要的繁殖方式。

3、扦插扦插是生产上主要采用的繁殖方式。具体方法是选择节短健壮的一、二年生葛藤,每2节剪为一段或1节剪成一段,扦插于繁殖苗床,加强管理,为翌年移栽培育健壮苗。扦插时芽朝上,一段种条上只有1个节的根据苗床土壤的情况选择扦插的浓度,苗床土壤偏粘,只要将葛藤的节的三分二扦入土壤即可;苗床土壤偏沙,必须将葛藤的节全部扦入土壤才能保证较高的发芽率。一段上有2个节的把下面的节埋在地下,上面的节露在地表。扦插后应加强水分管理,地表土壤干时宜在早上或晚上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扦插的藤条出苗后,在加强

水分管理的同时,主要预防咬食嫩芽的虫害蛞蝓(又名蜒蚰,俗称鼻涕虫,四川有的地方叫玄巴虫)。葛根扦插出苗时正值蛞蝓生长与繁殖适宜期,为害葛根苗时主要啃食扦插后发出的嫩芽,可在苗床四周撒石灰粉(每亩苗床用量为5公斤~7.5公斤),喷洒灭蛭灵90倍液(每亩喷兑好的药液75公斤)或施用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用药0.5公斤~0.6公斤,拌细砂5公斤~10公斤,均匀撒施)。用药时间最好在雨后或傍晚。施药后24小时内如遇大雨,药粒易冲散,需酌情补施。扦插培育的种苗当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

三.整地栽种

1、整地施底肥

葛根的根粗长肥大,整地质量影响根入土深度,不但影响根的生长量,且影响根的形状。在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壤土的条件下也应深翻土地,翻挖深度在30厘米以上。翻地后施底肥。底肥以土杂肥、厩肥为主,适当加一些复合肥或磷钾肥。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或磷肥60公斤、钾肥15公斤作基肥。将底肥洒施到翻耕后的土壤上面。开厢或做垄。施用底肥后将土壤整细,厢面整平。根据土地坡度情况开厢或做垄,坡度较大的地块只需开厢,厢间挖一浅沟,厢面宽度可1.8米,沟宽20厘米,以保证能种植2行葛根;平缓的地块需要做成宽度为80厘米的高垄,沟宽30厘米,深度40厘米。

2、栽种头年培育的种苗在3月中下旬葛根萌发前,将葛根苗挖起,尽量不伤根系。当年培育的葛根种苗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

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自己的管理水平,按照行距1米~1.2米、株距0.6米~0.7米的密度挖窝栽种,每亩保持800至1100株左右。开厢栽种的按行距1米~1.2米、窝距0.6米~0.7米打窝;做成宽80厘米垄的,每垄栽种1行,窝距0.6米~0.83米挖窝。培育了一年的葛根苗挖起时长有1至3个或更多的肉质贮藏根,短粗且未挖伤的保留,细长或挖伤的应将其剪掉,长的栽种时易折断,折断和挖伤的栽种后易腐烂,造成植株感病。培育了一年的葛根苗可提前挖出来,放置时间在3天内都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但当年培育的葛根种苗必须随挖随栽,不能放置过夜,否则造成移栽后死亡率高。生产上常出现3月扦插的葛根种苗,4月葛根藤蔓长10厘米时,就开始移栽,这里种苗的藤叶长势较旺,但往往根长势较差,移栽后成活率低。

四.田间管理

葛根生长期为2年,在生长过程中需进行精心管理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主要田间管理措施为查苗补苗、中耕除草与追肥,搭设支架,摘除顶芽和花序,灌溉与排水,病虫害防治等。

1、查苗补苗移栽后及时查看成活情况,种苗培育1年以上的通常从发芽到全部发芽需要10天左右,当年培育的种苗移栽后5天左右能区分出是否成活,因此种苗为培育1年以上的在开始发芽后15天开始补苗,当年培育的种苗移栽后10天开始补苗。补栽时注意阴天带土补,并浇足水。

2、中耕除草与施肥移栽的当年进行3次中耕除草与施肥,第二年进行2次中耕除草与施肥。

移栽的当年补苗后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与施肥,浅薅、除杂草后,施用清粪水,亩用清粪水500公斤左右;第二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适当深耕除草后,施用浓度较大的人畜粪,亩用粪水1000公斤左右;第三次在冬季落叶后,清除地里的干枯杂草,在植株周围施上土杂肥并将窝边的土垒到土杂肥上,保证植株安全越冬,亩用土杂肥800公斤。

移栽后的第二年4月中旬,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与施肥,浅薅、除杂草后,施用粪水,亩用清粪水1000公斤左右;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薅松表土除草后,施用浓度较大的人畜粪,并加适量的磷钾肥,亩用粪水1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硫酸钾8公斤左右。

3、搭设支架葛根生产上搭设支架是为了便于藤蔓缠绕,调整藤、叶在空间的合理分布,有效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同时改善田间的通风条件,减少病害发生。葛根移栽后,随着气温升高,开始快速生长,当苗高15厘米时应及时搭设支架。用小竹竿,每2根竹竿骑垄插入,固定成人字形蔓架,架高3~3.5米,间隔1米左右固定1支人字形架,中部固定3道横杆,既可使蔓架牢固,不至于被风吹倒,又便于葛藤攀援,使葛藤面对面地向上分布生长。

4、摘除顶芽和花序葛根生长过程中,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葛根藤保持快速生长,当藤条长到一定长度时应及时摘除顶芽和部分腋芽,以控制其地上藤的生长,促进地下根的生长。每株留3根~4根生长粗壮的主藤,多余的应及时剪去,剪(抹)去主蔓距根头1米内所有侧枝及侧芽,以保证根部营养供应充足。在藤蔓长度未达1米之前,要随时剪除侧芽,不留分枝蔓,促进主蔓健壮生长。当藤蔓长1米左右时,保留3根~4根粗壮的分枝藤蔓。当主蔓长到2.5米长时,摘除顶芽,促进侧蔓多长叶片,加强光合作用。当所有侧蔓长至2米时要摘除顶芽,促进块根发育壮大,促进藤蔓长粗、长壮和芽节发育,准备来年种苗。第二年部分植株开始开花,就及时摘除花序,减少开

花及花的生长对光合产物的消耗,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5、灌溉与排水葛根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移栽返青前注意加强防干旱,发现移栽后干旱就应及时浇水,可结合施肥进行抗旱。移栽成活后一般不用进行灌溉。葛根生长过程中都怕涝害,移栽后土壤长时间滞水会造成成活率低,种植地平缓、土壤较为粘重时尤其注意排水。移栽后和第二年也要注意田间排水,在雨水集中的季节要保持厢沟通畅,田间不能积水。进入8月要控制土壤的水分,保持葛根生长协调,这一时间土壤水分过多不但会造成地上部分藤叶生长过旺,影响地下部分生长,还可能造成地下部分的病害生,引起根腐烂,造成产量低、质量差。

五.采收与加工

1、采收葛根移栽后两年采收,秋冬季节,地上部分枯萎时,割去藤蔓,小心挖起块根,抖掉泥沙,运回加工。

2、加工切下根头作种,用水将根表面的泥沙洗掉,刮去粗皮,切成1.52厘米厚的斜片,或对剖切开后再切成1.5~3厘米厚的块子,随切随上炕床,用无烟煤火迅速炕干即地药材葛根产品。

[特别提示]

及时查苗补苗是高产的基础,适时中耕除草与保证生长需要的肥水是高产优质的保障,通过搭设支架和摘除顶芽与花序是调节藤蔓生长与根生长的重要管理措施,要夺取高产应有效预防病虫害,排水是后期管理的重点。

六.购苗移栽是上策

扦插培育是葛根生产的主要繁殖方法,而且用这种方法培育的葛根种苗质量也属上乘,因此农民朋友想栽种葛根,可以考虑直接购进种苗移栽。据了解,葛根扦插育苗一般在每年的3月份进行,即使在川西北气温上升较慢的地区也已在3月中旬完成,而实施移栽的时间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农民朋友们要想在今年就种上葛根,可于近期联系购进种苗。]

七.葛根病虫害防治

葛根在生长中病害较少,主要病害有锈病、炭疽病、叶斑病;主要虫害有金龟子、地老虎、斑蝥虫等。

1、葛根锈病通常在雨水较多的5月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发生时可用1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90%敌锈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炭疽病发生时间多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可喷洒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加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灭病威)500倍液,隔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加强水肥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搞好田间排水,改善植株间的通透性可减少炭疽病发生。

3、叶斑病发生季节多在4月,尤以春雨连绵期发生严重。发生时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7至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越冬管理时除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原,增施磷钾肥可有效预防叶斑病发生

4、金龟子夏季危害叶片,严重者仅余叶脉。可于早晨成虫不活泼时捕杀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于叶面防治。

5、地老虎3月中旬至4月中旬危害盛期。除做好田间清洁,消灭卵和幼虫寄生场所外,可于早春成虫产卵前,用红糖6份,酒1份,醋4份,水2份,加少量敌百虫配成诱杀液,用盆盛放田间诱杀成虫。

《露地花卉栽培技术及管理养护方法》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花卉植物的养护管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