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辣椒常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辣椒采用平植栽培并配以常压滴灌技术可使播种时间提前,促进早出苗、出齐苗,同时增大辣椒种植密度,提高辣椒单产和品质。

一、土地选择

前茬以小麦、瓜类作物为宜,选择有机质含量2%以上、土壤含盐量小于0.5%、肥力中上等的土地。上年做好秋灌、秋耕、秋施肥工作。土地耕翻前每667平方米施入尿素12千克、三料磷肥15千克。

二、种子准备

选择适宜密植的高抗性早熟品种。线椒品种有红安6号、2001等;板椒品种有金塔、韩光312等。播种前线椒种子应在45~50℃温水中浸泡30分钟后晾干,或用种子重量0.3%的敌克松、多菌灵拌种。

三、铺膜播种

土地表层化冻8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铺膜,株距12厘米,行距2560厘米。铺膜前,每667平方米喷禾耐斯80克,进行土壤封闭,抑制苗期杂草的滋生。铺膜播种可采用先铺农膜和滴管、后播种的分项式进行,也可三项同时进行。每穴播种4~6粒,播深2厘米,覆土1.5厘米。

四、田间管理

1.中耕开沟

播后苗前可中耕一次,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苗期中耕2次,耕深25厘米,做到不拉沟、不埋苗、平整而松碎。为了避免中后期滴管经暴晒后断裂而影响灌溉,可在辣椒封行前开沟,既可防淹排涝,预防病害的大发生,又可在滴管断裂后及时补给水分。

2.放苗定苗

及时将膜内的辣椒苗放出,封好洞口,拔除窝边草。待辣椒苗长到10~20厘米高时,及时定苗,以利于辣椒苗的个体发育,为培育壮苗奠定基础。线椒按1-2-1方式留苗,667平方米保苗18000~20000株;板椒留单株,667平方米保苗12000~14000株;缺苗断垄处留双株。

3.滴水带肥

苗期土壤相对含水量小于20%时,影响辣椒正常生长,为提苗每667平方米滴水20~25立方米。生育期的滴水从5月下旬开始至9月上旬结束,每隔6~8天滴一次水,水量20~30立方米/667平方米,全期滴水12~15次。结合滴水带肥10~12次,重施花期肥。全期施肥总量:自然肥65~70千克/667平方米,其中尿素20千克、三料磷肥15千克、二铵25千克、硫酸钾8千克、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5千克,氮∶磷∶钾=1∶1.5∶0.25。

4.喷施微肥

辣椒栽培管理中应注意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性。叶面施肥是促控结合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小苗期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200克、硫酸锌200克、矮壮素5毫升叶面喷施,连续2~3次。大苗期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氢钾200克、硫酸锌200克、缩节胺5克叶面喷施二次。成熟期用乙烯利120~150毫升/667平方米,连续喷2~3次,以促进辣椒完全红熟。

5.病虫害防治

辣椒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立枯病、病毒病、疫霉病。针对苗期立枯病可采用温水杀菌法或药剂拌种法予以防治;病毒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植病灵或病毒A防治;疫霉病可用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防治。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坚持点片控制、综合防治的原则,交替使用农药。

五、采收晾晒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90%以上辣椒自然成熟失水、色泽紫红色时应及时采摘。采摘前控水10天左右,采摘时注意质量,不要将青椒、枝叶或病虫椒摘入,以免影响辣椒品质。制作干椒的应及时晾晒,晾晒时不易摊的过厚或过薄,晾晒过程中应经常翻动,防止霉烂变质或晒出白皮、花皮干椒。

编辑推荐

常压液体氮肥的性质与施用方法


山东、江苏、湖北和河南等地的不少农户反映,对近来化肥市场出现的一种美国进口常压液体氮肥的组分、性质和施用方法不清楚,怕用不好。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大教授曹一平就这种液体氮肥作如下解答:

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常压液体氮肥是由尿素和硝酸铵加水配成的,国外通常称其为UAN溶液。常见的三种常压液体氮肥的组分和物理性质见右表。

目前,国内市场上液体氮肥中3种形态氮素的组分含量标为:铵态氮7.75%,硝态氮7.75%,尿素态氮16.5%,总氮为28%~32%。其中尿素态氮占到一半多一点,铵态氮和硝态氮各占四分之一。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这类液体氮肥含有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盐,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28~1.32克,比水重。所以在储存中遇到低温会出现结晶析出的盐析现象,这会给冬季施用带来不便。解决的办法可以通过适量兑水稀释。从右表中可以看出,盐析的温度与浓度相关,例如总氮32%的产品在-2℃下,会出现沉淀而造成管道与喷头堵塞等问题。

施用方法:这类液体氮肥的使用途径有三条,①单独施用。②作为氮磷钾液体混肥配方中的氮源。③作为叶面喷肥的氮源。

单独施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单独作基肥时,主要用在生育期短的旱地作物。

2.单独用作追肥时,可用于大田、草地、各种经济作物的快速生长时期。

无论基肥和追肥,一般要施入土壤中,施肥深度因作物不同而有所区别。液体氮肥在作土壤施肥时,必须通过多种灌溉系统配套施用。按灌溉方式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封闭式压力灌溉系统,将肥料注入施肥车或储罐,解压兑水后采用小管出流、喷灌、滴灌等微灌方式;另一类是开放式灌溉,将液体氮肥加入灌溉水中施用,通过明沟或暗管系统进入田间,采用沟灌和畦灌。

注意事项:

在用开放式灌溉系统追肥时,为了达到氮肥在农田根层土壤中均匀分布,不至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出现氮素分布高低不均的问题,要先用清水浅浇一遍,再加入液体氮肥,完成施用量之后,再用清水压一遍。

氮肥的用量和浓度要因作物生育时期和土壤质地特征而严格掌握,即使在作物快速生长期,一次施用的氮量控制在2~5公斤/亩范围内;

无论开放式灌溉施肥还是封闭式灌溉施肥,均应该将本液体氮肥施入土壤中并覆土。直接将液体氮肥喷洒于地表会造成氮素的挥发损失,尤其是北方石灰性土壤和旱地作物上;尤其是高温季节不可以。不仅会造成氮素挥发损失,还会有氨气熏叶或烧苗。

彩色辣椒春季栽培技术


春季彩色辣椒的栽培技术。

在日光温室内辟出一块地作为育苗床,将这块地整平,铺10cm左右的营养土,营养土可用无病大田土加40%腐熟的有机肥。苗床上营养要丰富,每平方米土中需加入腐熟捣碎的有机肥50~80kg,磷酸二铵2kg,草木灰15~20kg适当加入微量元素。

播种前用50%多菌灵、菌敌或用50%甲基托布津按每平方米150~200g拌匀与苗床上一起过筛填入育苗床。选择饱满充实、色泽鲜亮、无病虫的种子晾晒8~12小时后用1%高锰酸钾浸种20-30分钟后钝化病毒,清洗干净,淋去种皮上的水分,装入湿布袋中置于25-30℃下催芽。采用撒播法,每10平方米苗床均匀撤播200克左右,播后用潮润细土覆盖1厘米左右,播后盖地膜保墒提温。辣椒是喜温作物,播种后要保持土温白天在28~30℃,夜间不低于18℃,待出苗后再适当降温。

辣椒幼苗分苗适期为第二片真叶展开前后。分苗前先适当降温,锻炼幼苗,以提高分苗后的成活率。移苗床基本与育苗床相同,也可以选用营养钵,1钵1苗。苗床内密度一般为10cm10cm,分苗后即使灌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促器缓苗。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20℃左右。缓苗后适当降温。根据苗床湿度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期间结合浇水,可追施复合肥2~3次,每次每667m210公斤。定植前每667m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kg左右,并施入一定量复合肥,充分翻耕均匀,做成平畦或高畦。在定植前5~7天,苗床内浇大水,水渗后用长刀把土切成方块,定植时带土坨起苗。

定植前注意炼苗,适当降低温度、控制水分。定植应选在晴天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行株距为50cm30cm,每穴2株。定植后立即浇水,并保持棚内或温室内较高的温湿度,以利于缓苗。定植后要保持高温高湿,一般塑料薄膜外加草毡子,使其不透风。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大约7天后缓苗,此时可适当放风,并降低温度,白天温度26~28℃,夜间15~18℃。因为是早春栽培,外界气温较低,因而保证较高的温度是关键,温度过低,受精不良,影响开花结果。当外界温度稳定在白天25℃、夜间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并除掉部分薄膜。

缓苗后,可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再行浇水,然后进行蹲苗。蹲苗期间中耕2~3次,并进行培土。前期浇水不宜过大,待第一果座住后,再适当加大浇水量,尤其在开花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润。追肥一般在第一果结住后开始,随水施入,每667m2可施腐熟人粪尿2000kg或复合肥20kg,以后根据情况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肥,一般随浇水施入。为了使植株间不因枝叶繁茂而互相遮阴,需要进行整枝,一般在第一果座果后进行,将分叉以下的侧枝打掉,并摘除向内生的弱小枝条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保持一定的株型,有利于植株通风,结果良好。彩色椒同其他普通辣椒一样,遇到低温等不良气候,易造成落花落果。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提高座果率,可采用2,4-d或番茄灵蘸花。彩色椒同普通辣椒一样在开花授粉后30天即可采收,当彩色椒果肉肥厚、颜色鲜艳、皮色发光时即达到商品采收期,过早着色不好。

观赏辣椒的栽培技术


观赏辣椒是辣椒属中的一种,按果实的颜色分,有红、黄、紫、橙、黑、白、绿色等类型;按果实的形状分,有线形、羊角形、樱桃形、风铃形、蛇形、枣形、指天形等类型。以下介绍3个较好的品种类型。

品种特征特性

1.五彩椒

株高15~35cm,开展度45~60cm。小果形,果实长圆锥形,近似三角形,果顶朝上。果长2.5cm左右,果宽1.6cm左右,单果重2~10g,辣味强,坐果力强,结果数多。同一株果实可同时有奶白、浅黄、橙黄、红4种颜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小米粒椒

株高20cm左右,分枝多,株形优美,结果多,果实呈长扁圆形,果如米粒大小,幼果乳白色。果径0.5cm左右,单果重5g,味辣,果顶朝上,果实在成长过程中有白、紫、红等变化。花白色,叶片深绿色、细小。易栽培管理,观果期长,因株型小巧,是家庭盆栽观赏的最佳辣椒品种之一。

3.指天椒

株高60~90cm,开展度70~100cm。根系强大,茎直立,一般为双叉状分枝。果实锥形,向上直立生长,长2.5~3.5cm,横径0.7~0.9cm,幼果青色,熟果红色或黄色,味辣。播种至初收90天左右,收获期与观赏期长达7~8个月,分枝力强,结果多,耐旱、耐热,抗病虫能力强,耐寒性中等。

除以上3种外,另外还有其果卷曲如小蛇状的蛇形椒,果色鲜红、大小似樱桃的樱桃椒,嫩果为黑紫色的黑色指天椒,其果实大小和形状宛如鲜枣般的枣形椒等。

栽培技术作观赏用的辣椒可采用露地栽培或盆栽。

1.播种育苗

根据观赏时间合理安排播种期。育苗前做好种子处理,先把种子倒入55℃温水中搅动,直至35℃停止,然后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分钟后冲洗干净,再常温浸种8~12小时后放在28~30℃条件下催芽,一般2~3天后80%胚芽露出时就可播种。出苗时温度应控制在25~30℃,出苗后温度应保持25~26℃,并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小苗徒长,苗期用2g/kg尿素+3g/kg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肥。当幼苗长至17~20cm、具有6~8片真叶时移栽定植。

采用露地栽培时,将优质农家肥15000kg/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kg/hm2均匀撒在地表后,深翻25~30cm,整平耙细后起高40cm的垄,在垄上覆盖地膜,定植株距30~40cm。采用盆栽时,选用规格为30cm40cm的花盆,装满由菜园土加有机肥混合而成的基质,每盆栽植1株。

2.定植后管理

在供足底肥、底水的基础上,合理追肥灌水。缓苗后灌1次大水,开花结果期灌水一次,并追肥,以后每隔10~15天结合灌水追肥一次,每次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灌水要做到雨天不灌,气温低时不灌,中午不灌。灌水后培土防倒伏。采用盆栽时,开花结果时加强水肥管理,其它管理与露地栽培一致。观赏辣椒一般虽以观赏为主,但亦可食用,可根据各自需要决定是否采收。

3.病虫害防治

观赏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疫病、病毒病和白粉病等。高温天气减少灌水可降低疫病发病率,发病后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病毒病一是要防治蚜虫,二是发病后要及时喷药,可用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病害,一般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观赏辣椒虫害有蚜虫、害螨等,防治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及时喷药防治,家庭种植观赏出现虫害时,可用家用杀虫气雾剂直接喷杀害虫。

洋葱高产栽培技术


洋葱(AlliumcePa)又名葱头、圆葱。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鳞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水,还含有挥发性的硫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炒食、煮食或调味,小型品种可用于腌渍。洋葱耐贮藏运输,可在伏缺期间上市,能堵缺补淡,也可加工成脱水菜,远销国外。

生物学特征特性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洋葱弦状根系,根毛极少,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耕作层内。茎短缩,称盘状茎,其上生叶。叶中空,横切面呈半月形,由叶鞘和管状叶片两部分组成,直立生长,由叶鞘套合成假茎。叶鞘基部膨大成鳞茎,鳞茎呈扁圆、圆球或长椭圆形,皮紫红、黄或绿白色。伞形花序,有花200~1300朵,异花授粉。蒴果。种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克~4克。种子使用年限为一年。

培育壮苗

苗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0.5分(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2公斤。一般可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可用45%的三元复合肥,每分地2-3公斤撒施后翻耕,精细整地,作成1.5米(连沟)宽的畦,浇透水,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覆盖细土或焦泥灰,以不见种子为度。盖土后,每亩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喷雾,防除苗床杂草。除草后盖上一层稻草或遮阳膜,利于保湿防雨,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可揭除覆盖物。

揭除覆盖物后要视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发白,并可结合浇水追施1%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既要防止幼苗长得过大,引起早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影响越冬。一般培育洋葱苗具有4片左右真叶、株高20-25厘米、叶鞘直径6-7毫米、单株重5克左右为宜。

移栽定植

要选择近两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中性砂壤土大田种植洋葱。翻耕前每亩撒施生石灰75公斤,然后用拖拉机旋耕一遍,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和,调节土壤酸性。旋耕后,每亩大田再撒施腐熟猪、羊、鸡、鸭粪肥2000公斤以上,加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旋耕第2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和,土壤细而疏松。第2遍旋耕后整地作畦,畦宽1.5米(连沟),要求畦面平整,沟直水通,做到畦沟、腰沟、围沟配套。定植前可亩用33%除草通100毫升全田喷雾,防除杂草。

定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生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定植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要求旬平均温度在4-5℃时进行定植。因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约需30天左右,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亩栽2万株左右,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为好。定植完后浇水,促进洋葱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结,不利洋葱生长。

科学管理

洋葱定植成活后(大约15天左右),应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稀腐人畜粪肥10-15担,或亩用尿素5公斤冲水浇施,促进洋葱苗发根。进入严冬前,可在洋葱行间铺施一层腐熟的猪、牛、羊栏肥,既可护根防寒,又可为翌年洋葱生长提供养分。洋葱的施肥应掌握轻冬肥、重春肥,以农家有机肥和氮肥为主的原则。3月上旬气温渐升,洋葱进入旺盛生长期,应施一次重肥,亩施腐熟人粪尿30-40担,或亩用尿素7.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冲水20担浇施。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洋葱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应加大施肥量,亩用尿素15公斤和硫酸钾7.5公斤冲水20担浇施,促进洋葱鳞茎膨大,并保持土壤湿润。

防治病虫

为害洋葱的病害主要是紫斑病、霜霉病和灰霉病。发病时可用瑞毒霉、代森锌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为害洋葱的虫害主要是葱蓟马和葱蝇,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毒死蜱600倍液喷洒或浇根防治。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菱角是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别称水菱、龙角、水栗等,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菱角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下面为大家介绍菱角的高产种植技术。

菱角的品种选择

菱角宜根据栽培地的水深及消费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的品种。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水深0.3~1.5米的水面宜栽种浅水菱品种,水深2~4米的水面宜栽种深水菱品种。

菱角的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

2、育苗移栽: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时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水深控制在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

菱角的种植技术

1、菱塘选择:菱角种植宜选择水深0.3~4米之间、土质肥沃、风浪较小、涨落平缓的池塘、河湾、低洼水面、湖泊边缘等,水下的淤泥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为宜。

2、施足基肥:菱角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千克,发芽后亩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3、移栽定植:菱角要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一般浅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8~10株。

4、适时除草:菱塘的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5、病虫防治: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发病初期用井岗霉素加多菌灵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6、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一、青稞生产现状

1.青稞种植覆盖区域

青稞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领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青稞种植地地势十分险恶,其中只有不到3%的种植地散布在大约2.6*1000000平方千米的广阔区域,因此地势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种植地,产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区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青海和甘肃相邻的河西走廊一带同样有粮农从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种植地气候

种植青稞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1~12.7摄氏度之间,这一区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在1500米~4800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约在3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在这一块区域内,青稞种植分布地由放射状从内到外进行扩散,与种植比例成正比。

3.现代社会对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区人民日常食用粮食作物之一。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高原地区青稞总产量为55~60万吨,青稞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口粮,按农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青稞计算,年消费青稞量为56.25万吨,等于是只实现了粮食自给目标,还无法满足社会对青稞的需求量;青稞还是加工青稞酒,麦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为农牧民人均净增400~500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粮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种植区域内研究开发人员已研发出大量的营养品与保健品等。这不仅体现了青稞在现代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农牧民对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二、青稞高产栽培面临问题

1.种植青稞地自然环境差,青稞自身防御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种总面积大约100104hm2,缓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三成,然而,沟壑旱地所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达木盆地却因为缺水而难以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干旱是青稞在高产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这些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因为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区本世纪初由国家出资进行开发、使农田干旱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青稞地农田干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青稞种植保健技术有待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稞种植地区的青稞培育科研单位减少一半,从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这过程中,新品种选种培育速度明显放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体系,由此,导致新的品种不能得到及时推广,长时间内得不到品种的更新,培育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目前一些青稞主产区仍在种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种子,不仅如此甚至很多偏远生产地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所以青稞种植保健技术还有待提高。青稞种植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为种植结构混乱、燃料匮乏等导致几乎不可能做到秸秆还田,这一现象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藏区总人口由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五百五十万之多,但农牧民最主要的口粮青稞种植面积却减少了一大半。受小麦,蚕豆等优势作用的冲击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加上西部大开发,藏区耕地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很多区域由于地势险要不能进行新的开发,导致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三、青稞高产栽培改善对策

1.选取良种进行推广培育

选取好的良种进行播种是保证高产量的关键,藏区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因此必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从拔节到灌浆、这一生育周期大概为两个多月,这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应做到统一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具体有两种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一般采取预防为主比较稳妥,及时喷洒农药,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而虫害则需要在相应的时期喷洒农药。主要的虫害为蚜虫,拔节到灌浆期间,是蚜虫主要危害青稞的时段,在这一期间及时喷洒农药是青稞是否能成长的关键。

3.选择适合的青稞成长环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选择一块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虽然身处高寒地区,但是对成长土地的选择同样重要,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土壤疏松,持水度高,营养充足,不会有养分流失的土地进行种植。

4.预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种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施肥过多,从而导致倒伏的发生;其三则应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会影响最后的青稞产量。

5.做好提取优良品种的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只有及时提取优良的青稞品种,才能保证今后的青稞种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种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后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太早或太迟的收割都会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机是腊黄末期,整块种植地九成以上从茎杆叶片绿转为黄色,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收获保存是最恰当的。这也是青稞高产的最后一步。

四、总结

作为藏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培育好青稞才能促进藏区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幸福安康。

《辣椒常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