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植物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怎样给园林苗木科学合理的灌水》,希望您喜欢!

给植物科学合理的灌水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同时灌溉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园林苗木的生长。雨水、河水、湖水、自来水、井水及泉水等都可作为灌溉水源。这些水中的可溶性物质、悬浮物质以及水温等各有不同,对园林苗木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如雨水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氨和硝酸,自来水中含有氯,这些物质不利于植物生长;而井水和泉水的温度较低,直接灌溉会伤害苗木根系,最好在蓄水池中经短期增温充气后利用。总之,园林苗木灌溉用水不能含有过多的对苗木生长有害的有机、无机盐类和有毒元素及其化合物,水温要与气温或地温接近。

灌水的时期

园林苗木除定植时要浇大量的定根水外,其灌水时期大体分为休眠期灌水和生长期灌水两种。具体灌水时间由一年中各个物候期苗木对水分的要求、气候特点和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等决定。

1、生长期灌水。园林苗木的生长期灌水可分为花前灌水、花后灌水和花芽分化期灌水3个时期。

①花前灌水。可在萌芽后结合花前追肥进行,具体时间因地、因苗木种类而异。

②花后灌水。多数园林苗木在花谢后半个月左右进人新梢迅速生长期,此时如果水分不足,新梢生长将会受到抑制,一些观果类苗木此时如果缺水则易引起大量落果,影响以后的观赏效果。夏季是苗木的生长旺盛期,此期形成大量的干物质,应根据土壤状况及时灌水。

③花芽分化期灌水。园林苗木一般是在新梢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时,开始花芽分化,此时也是果实的迅速生长期,都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分。若水分供应不足,则会影响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因此,在新梢停止生长前要及时而适量地灌水,可促进春梢生长而抑制秋梢生长,也有利于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

2、休眠期灌水。在冬春严寒干旱、降水量比较少的地区,休眠期灌水非常必要。秋末或冬初的灌水,一般称为灌封冻水。这次灌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冬季水结冻放出潜热有利于提高苗木的越冬能力和防止早春干旱的作用。对于一些引种或越冬困难的苗木以及幼年苗木等,浇封冻水更为必要。而早春灌水,不但有利于新梢和叶片的生长,还有利于开花与坐果,同时还可促使园林苗木健壮生长,是花繁果茂的关键。

灌水时间的注意事项:在夏季高温时期,灌水最佳时间是在早晚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水温与土温及气温的温差过大,减少对苗木根系的刺激,有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长。冬季则相反,灌水最好于中午前后进行。这样可使水温与地温温差减小,减少对根系的刺激,也有利于地温的恢复。

灌水量

灌水量受苗木种类、品种、砧木、土质、气候条件、植株大小、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地说,耐干旱的苗木灌水量少些,如松柏类;喜湿润的苗木灌水量要多些,如水杉、山茶、水松等;含盐量较多的盐碱地,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多,灌水浸润土壤深度不能与地下水位相接,以防返碱和返盐;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也不宜大水灌溉,以免造成营养物质流失,使土壤逐渐贫瘠。

在有条件灌溉时,切忌表土打湿而底土仍然干燥,如土壤条件允许,应灌饱灌足。如已成年大乔木,应灌水令其渗透到80-100cm深处。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适宜标准。园林苗木的灌水量的确定可以借鉴目前果园灌水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土壤的持水量、灌溉前的土壤湿度、土壤容重、要求土壤浸湿的深度,计算出一定面积的灌水量。即:

灌水量=灌溉面积X土壤浸湿深度X土壤容重X(田间持水量一灌溉前土壤湿度)

灌慨前的土壤湿度,每次灌水前均需测定田间持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浸湿深度等项,可数年测定一次。为了更符合灌水时的实际情况,用此公式计算出的灌水量,可根据具体的苗木种类、生命周期、物候期以及日照、温度、干旱持续的长短等因素进行或增或减调整。

灌水方法和灌水顺序

为了节约用水,并充分发挥灌水效益,正确的灌水方法应有利于使水分分布均匀,节约用水,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并充分发挥灌水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灌水方法不断改进,正朝着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使灌水效率和灌水效果均大幅度提高。

(1)灌水方法。

①地上灌水。地上灌水包括人工浇灌、机械喷灌和移动式喷灌等。

人工浇灌,虽然费工多、效率低,但在山地等交通不便、水源较远、设施较差等情况下,也是很有效的灌水方式。人工浇灌属于局部灌溉,灌水前应先松土,使水容易渗透,并做好穴(围堰),深15-30cm,灌溉后要及时疏松表土以减少水分蒸发。

机械喷灌,是固定或拆卸式的管道输送和喷灌系统,一般由水源、动力机械、水泵、输水管道及喷头等部分组成,目前巳广泛用于园林苗木的灌慨。喷灌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灌水方法,优点主要有:基本避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一般可节约用水20%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砂土甚至可节水60%-70%;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可保持原有土壤的疏松状态。另外对土壤平整度的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山地亦可采用;有利于调节气候,减少低温、高温、干风对苗木的危害,提高绿化观赏效果;节省劳力,工作效率高。

但是喷灌也有其不足之处:有可能加重某些园林苗木感染白粉病和其他真菌病害的发生程度;有风时,尤其风力比较大时喷灌,会造成灌水不均匀,且会增加水分的损失-喷灌设备价格和管理维护费用较高,会增加前期的投资,使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移动式喷灌,一般是由洒水车改建而成,在汽车上安装储水箱、水泵、水管及喷头组成一个完整的喷灌系统,与机械喷灌灌溉的效果相似。由于具有机动灵活的优点,常用于城市街道绿化带的灌水。

②地面灌水。这是效率较高的灌水方式,水源有河水、井水、塘水、湖水等,可进行大面积灌溉。灌水方式可分为畦灌、沟灌、漫灌、滴灌等。

畦灌比较适宜于成行栽植的乔灌木,灌水前先做好畦埂,待水渗完后要及时中耕松土,这个方式普遍应用,能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r沟灌是用高畦低沟的方式,引水沿沟底流动浸润土壤,待水分充分渗人周围土壤后,不致破坏其结构,并且便于实行机械化。

漫灌是大面积的表面灌水方式,因用水既不经济,也不科学,生产上已很少采用。

滴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机械化、自动化的先进灌溉技术,它是将灌溉用水以水滴或细小水流形式,缓慢地施于苗木根域的灌水方法。滴灌的效果与机械喷灌相似,但比机械喷灌更节约用水。缺点是滴灌对小气候的调节作用较差而且耗管材多,对用水质量要求严格,管道和滴头容易堵塞,建造和维护成本比较高。

目前比较先进的是自动化滴灌装置,整个操作过程由电脑自动控制,广泛用于蔬菜、花卉的设施栽培生产中以及园林庭院观赏苗木的养护中。

③地下灌水。地下灌水是借助于埋设在地下的多孔的管道系统,使灌溉水从管道的孔眼中渗出,在土壤毛细管作用下,向周围扩散浸润苗木根区土壤的灌溉方法。地下灌水具有蒸发量小、节约用水、保持土壤结构,便于耕作等优点,但是要求设备条件较高,在碱性土壤中应注意避免泛碱。

(2)灌水顺序。园林苗木由于干旱需要灌水时,由于受灌水设备及劳力条件的限制,要根据园林苗木缺水的程度和急切程度,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灌水顺序。一般来说,新栽的植物、小苗、观花草本和灌木、阔叶树要优先灌水,长期定植的苗木、大树、针叶树可后灌,喜水湿、不耐干旱的先灌,耐干旱的后灌。

因为新苗木、小苗、观花草本和灌木及喜水湿的苗木根系较浅,抗旱能力较差,阔叶树类蒸发最大,需水多,所以要优先灌水。

小编推荐

苗木管理中的合理灌水


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1.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3)分株苗、移植苗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5)大苗除非在干旱季节才需灌水。如果水分过多,还会使苗木抗性降低,影响生长发育。

2.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灌溉

灌溉必须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灵活掌握。一般来说,春季到初夏,苗木处于旺盛生长期,南方雨水多,只要灌溉三四次即可?北方是干旱期,要灌七八次。播种苗、扦插苗则需要灌溉次数更多。

初夏,南方是阴雨季节,要注意排水。夏季北方常逢雨季,可不灌水。南方则不同,如果高温又干旱,必须增加灌水次数。秋季,虽然南北方雨量不同,但为了让苗木组织充实和木质化,准备越冬,一般不灌水。冬季,南方不灌水,北方则要在土地冰冻前灌一次冻水,以利于苗木越冬。

3.不同土壤条件的灌溉

黏重土壤保水力强,灌水量应适当减少;砂壤保水力差,灌水量应适当增加。

4.不同树种的灌溉

不同树种对水的要求各不相同,幼苗期差别并不太大,一般都需要有足够的水分。随着苗龄的增长,差别越来越明显。对于一些耐旱树种,如臭椿、刺槐、丁香等更应注意,水多时要立即排水。对于一般树种则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结合地下水位和降雨情况,确定适宜的灌水量。

二、灌溉方法

1.地面灌溉

高床和垄式作业区,可由灌溉渠把水引入步道或垄沟里,水从侧面渗入床内或垄中。其优点是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减少松土的次数,也比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苗床宽的会产生灌水不均的现象。

低床或大田式育苗区,可由灌溉渠把水直接引入低床或畦面,水布满床面或畦面而逐渐深入土壤之中,这是漫灌。此法灌水时比较方便,但应注意水流速度要慢,以免冲倒或淹没苗木。灌溉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要增加松土次数?比较费工。

2.喷灌和滴灌

喷灌一般适用于大苗灌溉,滴灌适用于苗床灌溉,都是比较先进的灌溉方式。

三、排水降雨或大量灌溉后应及时排除地面积水,苗圃地不应有积水,否则会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破坏苗木根系的正常呼吸,常引起根系腐烂甚至死亡。

要做好排水工作,首先应平整圃地,其次,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做到外水不浸、内水能排。

怎样科学引种苗木


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渐加快,西部大开发、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多方面建设对苗木的需求日益加大,而导致绿化、美化苗木市场异常火爆。众所周知,引种苗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引种者的经济效益,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选好苗木品种呢?笔者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有关专家的建议,认为要想选好苗木务必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引种季节要适宜。这是引种苗木成活率高低的前提和保障。苗木的引种季节性很强,春、秋、冬季一般是苗木的引种佳季。适时引种的苗木生长快且旺,而夏季引种则生长缓慢,甚至难以成活。一般情况下冬种比春种好。北方因冬季气候严寒土壤封冻,最好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种植。

二、因地引种选苗木。这是引种苗木能否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各人技术能力及市场条件也大相径庭,没有一种苗木品种能适合全国各地发展。因此,要注意因地制宜、因品种制宜,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地块的土质、肥力等因素,结合品种的具体要求,选择最适合种植的苗木品种。

三、引种单位要选好。引种时要选择合法经营的引种单位。正规苗木销售单位能保质、保量并开正式发票,给予技术支持,种苗种植有一定的规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种苗销售许可证或税务登记证。此外,购买苗木者有条件的话,应当到苗木销售单位园艺场或基地亲自去考察,看苗,然后再签订购销合同并予以公证,最好选择那些实力强、规模大,有三包服务承诺的场家。

四、看准市场引苗木。这是引种苗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苗木选取应先了解、分析市场行情,把握预测好市场,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一些市场上空白较多、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的苗木品种,才会有市场竞争力,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种植效益。近两年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观赏要求,彩叶彩条乔木、观花乔木、观赏灌木、松柏类等彩色、造型树种苗木新秀,备受人们的青睐,市场极好。此类品种有: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美国红枫、加拿大红叶槭、蓝杉、金链树、黄花槐等苗木品种。尽管这些苗木新秀价格比较高,但是因其刚刚问世,与普通苗木相比,给人的视觉新、卖点好,推广开发的潜力巨大。因此,看准市场引进推广市场俏销的观赏树种苗木新秀,不失为明智之举。

合理的苗木选择对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合理的苗木选择对园林绿化的质量及其各种效应的发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更是可以节约建设投入与以后的管理养护费用。园林苗木的选择过程中,除了要考虑苗木绿化、美化的效果外,更应重视苗木的生态习性,根据不同的地域、气候特点进行合理、正确的生态配置。

园林苗木中的绝大部分畢;经人工选择后栽培的,由于园林苗木(尤其是园林苗木)的栽培受各种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的综合影响,因此栽植地的条件十分复杂,加之城市环境中,人类的活动与建筑、道路、各种污染物等共同影响,使得城市园林中苗木的生长环境相当复杂,必须对园林苗木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合理的is置。

园林苗木的景观配置有其生物学、生态学和美学3种含义。在配置中要解决好苗木种间、植株间、苗木与环境以及苗木与景观之间的关系。

苗木在系统发育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逐步适应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条件,并把这种适应性遗传给后代,形成了它对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的特性一生态学特性。苗木不同,其生态学特性各异。因此,园林苗木选择适当与否是苗木造景成败的关键之一。苗木选择适当,立地或生境条件能够满足它的生态要求,苗木就能旺盛生长,发育正常,稳定长寿,不断发挥其功能效益;反之,如果苗木选择不当,就会栽不活或成活率不高,即使成活也会生长不良,价值低劣,浪费劳力、种苗和资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园林苗木是多年生的木本苗木,苗木栽植养护是长期性的工作,它不像一两年生苗木那样,可时时更换,也不像林木和果木栽培那样,只占生命周期的一个有限阶段,而是要长期发挥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苗木越老,价值越高。

苗木的合理灌溉技术


苗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来源于雨水、地下水及灌溉水。在北方干旱地区主要依靠灌水补充土壤中的水分。但如果雨水过多或排水不畅,也会影响苗木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

灌溉量和灌溉次数

1.不同栽培方式的灌溉

(1)播种苗播种后要尽量避免表土干燥,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一些小粒种子播种后覆土较浅,易受春旱的危害。通过合理灌溉使床面保持湿润,防止小苗失水,还可调节地表温度,防止日灼。一般要求灌水次数多,每次灌水量要少。

(2)扦插、压条、埋条苗这些苗的生根、发芽都需要较大水量,特别是在刚开始展叶而尚未完全生根(即假活期)阶段,叶面蒸腾量较大,土壤水分供应量较少,一旦断水就将造成植株死亡,及时灌水是关键。在北方,气候干燥季节更应注意。灌水量可适当大些,但水流要细、缓,以免水流冲力移动苗木(特别是扦插苗)。

(3)分株苗、移植苗这些苗由于在栽植时根系受伤,苗木内部的水分供应出现不平衡,必须加强供水。在分株和移植后应连续灌水三四次,灌水量要大些,间隔时间也不能太长。

(4)嫁接苗嫁接苗对水分的需求不是太大,只要能保证砧木的正常生命活动即可。水不能太多,尤其是接口部位不能积水,否则会使伤口腐烂。干旱天气必须灌水时也要注意。

科学合理施肥的几个要点


施肥是植物养护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才能给植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现将施肥中的几个要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是实现高产、稳产、低成本的一个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进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

有机肥料养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浓,见效快。特别是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经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质,能改良土壤结构,使其疏松绵软,透气良好,这不仅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助于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可以供给微生物活动需要的速效养分,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动,促进有机肥料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这就有利于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因而有机肥料和化肥配合施用,能取长补短、互相调剂,充分发挥这两种肥料的作用。

有机肥料一般氮少磷多,和氮肥配合一般有良好反应,和磷肥配合,就要影响磷肥效果。因此,除土壤特别缺磷,有机肥用量又少可以施用少量磷肥外,一般情况下,有机肥和磷肥最好分别施在不同田块,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二、因土施磷、看地定量

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决定磷肥有无效果以及效果大小的主要因素。要用好磷肥,必须根据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区别对待。

土壤有效磷在20-40PpM之间,是较缺磷土壤。施磷肥对夏播作物效果不稳定,秋播作物仍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产10-20%,甚至更高一些。这大都是当季未施有机肥料,或有机肥料量不多,或年年施用有机肥料而复种指数高,水分供应充分,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多的中等肥力田块。在这类土壤上,一般亩施30斤过磷酸钙即可,且一定要配合氮肥。

土壤有效磷在40PPM以上,属磷素丰富的土壤,施磷增产不明显。这都是年年施用大量有机肥料的肥地,可不施磷肥。对播期偏晚的回茬小麦,施磷显着增产,要特别注意施用。

作物幼苗期是需磷的关键时期,苗期缺磷,后期迫肥难以补救。因此,磷肥应尽量作基肥或种肥早施。如果来不及作基肥、种肥,应尽早开沟追施,施后灌水。

磷肥有较长的后效,不需要每季作物都施,应重点施在最好的茬口上。例如,小麦和玉米、谷子等轮作地区,磷肥应施在小麦上,玉米、谷子可利用其后效。小麦(或油莱)和水稻轮作地区,磷肥应施在小麦(或油莱)上,水稻利用其后效。绿肥和双季稻轮作时,绿肥要施足磷肥;以磷增氮,早、晚稻利用其后效。

三、根据各类作物需肥要求,合理施用

作物不同,对养分需要的种类、品种、数量都不相同。

首先,要看作物的需肥特性,小麦、水稻、玉米、高梁、糜子、谷子等,需氮较多,需磷、钾较少。应以施用氮肥为主,依土壤条件,配合磷、钾肥。豆科作物有根瘤菌固氮,但需要较多的磷、钾。薯类、烟草、麻、甘蔗、甜菜等,号称喜钾作物,在缺钾的土壤上要特别注意施用钾肥。

其次,要看作物的需肥量。玉米、高梁等作物生育期短,需肥量大,施肥量应当高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小麦茎秆较软,氮肥用量过高,容易一引起倒伏,据西北农学院士肥组多点试验,以亩施20斤尿素增产显着,经济效果也比较高。

四、掌握关键、适期施氮

基肥、种肥和追肥是施肥的三大环节。有机肥和磷肥应当以基肥和种肥为主;氮肥应当把基肥、种肥、追肥结合起来,掌握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氮肥的作用。

据西北农学院士肥组试验,小麦一般大田需氮的关健时期是苗期,苗期施氮可以促进盘根分蘖,为丰产奠定基础。因此,同样数量的氮肥以前重(重施种肥和冬前追肥)效果好。玉米喇叭日期需氮量大,追施氮肥可使棒大、粒多、粒重。同样数量的氮肥,以分成四份,种肥拔节肥备用1份,喇叭口肥用2份,增产效果最高。又据全国各地经验,早稻一般要蘖肥重、穗肥稳、粒肥补,前促、中控、后补。晚稻除重视分蘖肥外,还要注意壮尾肥。棉花应轻施苗肥,稳施营肥、重施花铃肥。谷子要重施拔节肥、孕穗肥。总之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实践,摸索出当地作物的施氮高效期。

五、深施肥料、保肥增效

肥料施进土,一亩顶二亩。肥料深施,能减少损失,提高肥效。

农家肥料深施,肥料分布整个耕层,便于作物吸收,减少养分挥发损失,并使土肥相融,培养地力。所以,农肥深施,能显着增产。西北农学院土肥组试验,万斤土粪作底肥深施6-7寸,平均千斤土粪增产小麦10.7斤,浅施2-3寸,只增产3.6斤。

磷肥浅施,容易停留在有效磷含量较多的表土内,而有效磷含量低的下层土壤反而得不到磷肥。作物只能在苗期从表层土壤中吸取磷肥,根系伸长以后就难以吸收利用。深施,有效磷含量低的下层土壤也能得到较多的磷肥,从而促进根系发育,充分发挥增产效益。西北农学院士肥组试验,30斤磷肥深施在5-6寸土层内,每斤磷肥增产小麦6.7斤;浅施在表层内,仅增产3.13斤。

铵态氮肥,尤其是碳酸氢核和氨水,容易挥发损失,更应深施。其它氮肥品种,也应深施。深施可使氮肥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铵可被土壤吸附,淋失也很少;肥料分布在根系附近,便于作物吸收。稻田深施,可使铵态氮处于缺氧环境,防止变成硝酸而淋失,或变成氮气挥发掉。氮肥深施可采取以下方法:

(一)基肥深施。碳酸氢铵或氨水均可作基肥深施。旱地结合犁地顺犁沟溜施,边施边耕;稻田在施肥、犁田后,随即灌浅水耙湿整。

(二)种肥底施。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播前开沟或用简易农具集中条施在种子下面或种子侧下方,使种子靠近肥料。

(三)球肥深施。把碳酸氢铵和干细土(按需要可加磷肥)混合,用造粒机干压成球肥,或将碳酸氢铵直接压制成粒肥,然后深施。据各地试验,球肥深施,肥料集中,肥效稳长,不论对水田或旱地,不论对哪种作物都能增产。球肥肥效较慢,宜注意早施,并且要随制、随装、随用,不宜久存。

(四)追肥沟施或穴施。对小麦、谷子、玉米、棉花等追施碳酸氢铵、氨水和尿素,应沟施或穴施后覆土。要采取各种机具,把氮肥施入3寸以下土层中。

如何给马铃薯合理施肥


马铃薯合理的施肥方法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钾肥。秋季播种为避免烂薯,不宜施用粪肥作基肥。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基肥干旱无灌溉条件的地块可将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湿润、降水量大、有灌溉条件的应以基肥为主,适时进行追肥,但基肥的数量应占总施肥量的80%以上。常以草木灰或有机肥与化肥混合施用,可起到防病、防虫,增加钾素,改善品质的作用,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春施、秋施均可。

种肥施用化肥时,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在中等肥力的沙壤土地块,每亩一般施氮肥5~6千克,最高不超过8千克,磷肥5~8千克,钾肥20~25千克。化肥的施用量必须根据施用有机肥的质量、数量而有所增减。化肥充足时,可取1/3混入有机肥中基施,结合播种前整地,旋耕入土,其他2/3应于播种时将氮、磷、钾肥料混合均匀,随犁开沟撒于播种沟内作种肥,并使化肥与土充分混合,然后播种,防止芽块与化肥接触,造成烧苗。

追肥追肥强调早施,不宜过迟。第一次追肥要在出苗后进行,每亩施入速效氮肥如尿素10~15千克或碳酸氢铵40~50千克,追肥结合中耕浇水进行。第二次追肥要在开花初期进行,一般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以马铃薯生长情况及施基肥多少酌情而定,追肥结合培土进行,追肥后及时浇水。早熟品种宜在早期追肥,开花后不再追施氮肥。

根外追肥马铃薯生长中、后期由于封垄,不便在土壤中追肥,若有早衰现象,开花后可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用喷施宝、农家喜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后,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叶面喷施必须掌握适宜的浓度,一般大量元素(氮、磷、钾)以0.1%~0.5%为宜,微量元素(硼、锰、铁、铜、锌等)以0.05%~0.2%为宜,避免浓度过大,造成烧苗,喷肥的雾滴越细越好,生长中后期可结合防病治虫与适宜的农药混配施用。叶面喷施以早上9时以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为好,避免高温干旱、下雨或大风天进行根外追肥。喷施次数一般为2~3次即可。(王迪轩贾世宏)

《怎样给园林苗木科学合理的灌水》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苗木植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