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植物玉扇冬季如何养护】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玉扇繁殖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玉扇(Haworthiatruncata)又名截形十二卷,为百合科十二卷属多肉植物,植株无茎,肉质叶排成两列呈扇形,叶片直立,稍向内弯,顶部略凹陷。表面粗糙,绿色至暗绿褐色,有小疣状突起,新叶的截面部分透明,呈灰白色。有些品种叶片截面上还有灰白色透明状花纹。其园艺品种玉扇锦叶子上有黄色或粉红色斑纹,更为美丽。

繁殖:分株。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方法是将母株旁生的幼株取下,晾1天至2天后,另行栽种,新栽的植株不必浇水,一周后可适量浇些水。叶插。生长季节剪取带有半木质化基部的健壮的肉质叶,晾2天至3天后,插入沙土或蛭石中,保持稍有潮气,在20℃至25℃的条件下,3周至4周生根。根插。将健壮的根从植株基部掰下后仍埋在土中,露出土面约1厘米,顶部就会萌芽,长成新株。也可将生长旺盛而根系发达的植株稍稍从土中拔起,在根颈下1厘米处全部切断,把植株翻过来晾干伤口后另行栽种,剩下的根仍留在土中,也会发芽。

栽培:玉扇原产非洲南部,喜温暖干燥和充足而柔和的阳光。耐干旱和半阴,忌阴湿,不耐寒,怕高温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时植株呈半休眠状态,此时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滞,可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适当遮光,减少浇水,以防因闷热潮湿引起的植株腐烂。冬季要求有充足的阳光,10℃以上可继续浇水,使植株正常生长,如果严格控制浇水,也能耐5℃的低温。春、秋季节是植株生长的旺盛期,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10天至15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由于其根系较深,应用较深的花盆栽种。

用途:玉扇株形似扇,叶片肥厚。用小盆栽种,盆面饰以卵石,可点缀书桌、办公桌、几案、窗台等处。

延伸阅读

玉扇掰叶子的经验


先来说说玉扇掰叶子的原因,玉扇的特点是叶子呈对称状两列生长,但是如果保留的叶片多了,生长空间会变得紧张,从而造成玉扇叶子排列不齐,株型的变形,叶子也会变薄,达不到品种原本应有的厚度,丧失品种原来的特征,也有一些诸如早期养徒了,与后期控水整形后的叶子很不协调等。所以玉扇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下叶子,这也是我常说的,玉扇苗子是养护过程中的副产品,你不需要特地为了繁殖而去繁殖,在养护过程中把母本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下下来的叶子又能给你带来一些苗子,是一个非常良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掰叶子呢?一般如果刚收到的花或者脱盆的花下叶子比较简单,我先拿一颗在盆中的花举例如何下叶子,稍难得学会了,简单的就容易了。以这颗大型美纹玉扇为例,两边叶子一边达到了4片,一边达到了5片,一般大型的扇子建议每边保留各3片。

可以把红圈内的下掉。

工具可以准备下一般的下侧芽的刀(刀片,美工刀都可以,自由发挥)。

先把铺面土倒出来一些,露出叶子。

注意我用红线标出部分。

用刀把红线标出部分,也就是要下的叶子的基部,有一点像膜状的连接部分,用侧芽刀割开。

然后一手轻轻捏住叶子两侧,另一只手固定植株(固定植株另一只手用来拍照了,没拍出来,这个步骤大家应该容易理解),捏住叶子的那只手把叶子轻轻往下压,然后左右晃动晃动,然后把叶子扯下来,这点要靠手感和经验了。

这样下下来的叶子一般都可以带这样的基部组织,会比较容易出苗。

当然也会有失手的时候,要多练习自然就成功率高了。然后这种没带基部组织的叶子其实也很容易出苗的,不要小看十二卷的生命力,半片叶子都能出苗呢。这种叶片可以在伤口上涂点多菌灵之类,然后晾稍微干一些,即可叶插了。

下完叶片后直接重新覆盖上铺面土即可,短期内不要浇水。好了,大家都懂了吧?那么刚收到的花或者脱盆的花下叶子应该更简单了,以这颗北齋为例:

左右各留3片叶子即可,把红圈部分叶子下掉,标红线的基部连接处用刀割开,轻轻往下压,扯一扯,就下了。

乌羽玉的栽培技术


乌羽玉又名僧冠掌,爱好者俗称乌鱼、鱼,系仙人掌科乌羽玉属多肉植物。乌羽玉宜用深盆种植。培养土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嫁接可用草球或卧龙柱、朱氏卧龙柱作砧木。要谨防红蜘蛛危害。夏季稍加遮荫,冬季保持盆土干燥。

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怕积水,耐干旱和半阴,要求有较大的昼夜温差。

乌羽玉栽培技术

生长期在春、秋季,肥大的直根怕渍水,除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外,其他时期要控制浇水,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避免盆土积水,否则会造成根腐烂,而长期干旱,植株生长缓乌羽玉慢,甚至停滞,表皮发皱,无光泽。休眠期尤要少浇水或不浇水,并停止施肥。乌羽玉喜空气湿润,有人用饮料瓶将球体罩起来养护,虽球体饱满,表皮洁净、润泽,但会因空气流通差而感染锈病,可定期喷洒多菌灵、粉锈宁等预防。

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有机液肥或低氮,高磷、钾复合肥,勿将肥水溅到球体上。夏季高温时植株生长缓慢,要求通风良好,避免闷热、干燥,否则易受红蜘蛛危害,还会产生锈病或茎腐病;并适当遮光,以防强烈的直射光灼伤球体。

冬季置室内阳光充足处,夜间最低温度在10℃左右,并有一定的昼夜温差,可正常浇水,使植株继续生长,如不能保持10℃,则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

乌羽玉具肥大的直根,盆栽宜选用较深的盆。每年4月翻盆一次,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气良好,有一定的颗粒度,含适量的石灰质,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2份、粗沙3份混合配制,并加入少量的骨粉、贝壳粉等;有人在赤玉土、兰石等材料中掺入适量的缓效复合肥栽培,效果很好。由于其肉质根肥大,适用较深的盆种植,盆底多垫瓦片或颗粒较粗的砾石,以利于排水。

珙桐繁殖栽培技术


珙桐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20~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本科植物只有一属两种,两种相似,只是一种叶面有毛,另一种是光面。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1种子的采集处理

(1)种子的采集

珙桐种子采集时间一般在白露后1015天为最佳?太早种子成熟度不到,影响发芽率,太晚种子易自然脱落,不易采集?各地可因海拔?小气候的因素适当调整?

(2)种子的处理??

球果收回后,及时用木棒等捶打除去外种皮,并集中堆放一段时间让其充分腐烂以便于去掉未去净的外种皮,然后阴干待贮藏?本环节应注意的是用木棒捶打时力量要掌握好,既能除去外种皮,又不得捶破种子?种子处理一定要及时,切不可等球果干后处理,否则既费工又费时?

2种子的贮藏

珙桐种子由于骨突特厚加之有后熟性,一般一年难以出苗,笔者曾用硫酸?人尿?锯头等处理,一年实难达到满意效果,因此种子贮藏一般要在8个月以上?因此珙桐育苗成功与否,种子的贮藏最关键?在种子贮藏环节,笔者进行了以下对比试验?

经过对比分析,以方法六最佳,出苗整齐,发芽率高??

从贮藏方法产生的效果分析,贮藏的关键是打破休眠?促进后熟?腐烂骨突?种仁充分吸水?过去认为种子采后即要保湿的说法值得商榷?

3苗圃选址与整地?

(1)选址:珙桐是肉质根,苗圃最好选择海拔在800-900米之间的沙壤半阴半阳坡?海拔低于800米由于气温太高不利于生长,海拔超过900米由于生长期太短,不利于培育大苗??

(2)整地?施低肥?作床:以生荒最佳,生荒整地在11月进行,做到三净一细,即可播种?熟土也可,熟土整地先深翻,然后去杂成行,用杀籽的除草剂打一遍,马上覆盖一层地膜,15天后即可播种?底肥以每亩200-300斤磷肥?50斤复合肥即可,播种前将其洒在圃地,并轻挖一下,即可作床待播??

作床法是:1.34米下裁,床面宽100cm,步道宽27cm,两侧的斜边各3.5cm,床高13-16cm,当圃地的坡度大于5度时,为减少水?肥流失,苗床应与流水线保持一定的角度,也即是生产中常用人字形开沟法,苗箱长超过15米,必须开腰沟,每15米开一条,以利排水和操作?苗箱成形后须进行土壤消毒,可普打一遍多菌灵或敌克松

4播种及后期管理

(1)播种时间:珙桐的播种时间在12月-次年2月均可?视种子贮藏地点?苗圃海拔高低而异?并随时观察贮藏种子的情况,种子大部分裂口即可筛出或挖出播种?室内贮藏的种子不要筛出沙子即可待播?室外贮藏的种子,在播种当天挖出,挖的过程要小心细致,即不损坏种子又不遗漏种子?天气以晴天为最佳

(2)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和撒播,条播行距控制在20-25cm?株距10cm,撒播种子行距控制在8-10cm左右,播种量在200㎏/亩左右??

(3)覆土:覆土可采用直接覆土和用筛蓝筛土覆盖,覆土厚度为3cm?熟土地有条件或小面积育苗可覆盖一层生黄土,效果最佳??

(4)覆膜:苗圃覆土完毕随即覆盖地膜,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保湿?防冻?防雨的作用?笔者曾经过对比试验,覆膜的比不覆膜的发芽率提高30%以上?待苗木基本出土,选择一阴天,揭去地膜??

(5)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也是育苗成功与否的最后一步?及时除草,除草的原则是除小?除了?苗木出土2月,待长出新的子叶,即在5月中旬即可施肥,追肥以尿素最佳,本着少量而多次的原则,追肥第一次亩平5斤左右,第二次10斤,因地制宜,因长势而异,追肥应选择小雨天或用水混施?8月停止追氮肥,可施一点磷?钾肥,以利苗木木质化?抗冻?苗木管理好一年可以长到70-80cm,两年生可达150cm?

5综述

珙桐育苗用一年新种,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处理种子实难成功?在选好种源的基础上,选择种子最佳贮藏方法,适时播种精心管护,即可取得好的效果?据笔者观察,一粒种子最多可长出七株苗木,一般可出2-3株,亩产可达2-3万株苗?珙桐育苗技术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地方,也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林业科技工作者继续研究。

佛肚竹繁殖栽培技术


佛肚竹,又称佛竹,枝叶四季长青,其节间膨大,状如佛肚,形状奇特,故得名佛肚竹。佛肚竹为我国广东特产,是盆栽和制作盆景的良好材料。

佛肚竹枝叶丛生,性喜温暖湿润,喜阳光,不耐旱,也不耐寒,宜在肥沃疏松的砂壤中生长。佛肚竹一般盆栽于5厘米深的浅盆内,以选用面积较大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为佳,这样有利于竹鞭水平横向生长。若盆中再点缀些小块湖石或石笋石,则更显得景致自然秀美。

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但以在早春二月和梅雨季节最好。移植时,选3-5竿母竹,尽量多带地下竹鞭,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再移至阳光充足处。佛肚竹平时养护,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大湿;气候干燥时,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新竹抽出后,为控制竹的高度,可通过控水来抑制其生长;每次扣水至顶梢嫩叶发灰微卷时,再浇透水。往复几次,就可明显抑制植株长高。除盛夏外,都应给予全日照。此竹虽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笋抽出前施一次饼肥,秋末施一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若施肥过多,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越冬应移入室内向阳处,使室温保持在0℃以上。

生长良好的佛肚竹,能在春末秋初分别萌发两次新竹。春末夏初萌发的竹,竹节间隆起膨大,而秋发竹,竹节间大多不膨大,且节间长,一般不留。但也可用来留作母株,分株繁殖后长出的新竹,仍能隆起。由于盆栽佛肚竹土层较浅,养分有限,增殖不旺,所以一般不宜直接用作分株繁殖,便可利用秋发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来进行分株或扦插繁殖。这种枝上的节部都有隐芽,具有发根抽笋的能力。具体做法是:在梅雨季节,选取基部带有腋芽的嫩枝条3-5节,并带部分小叶,用500ppm萘乙酸浸插穗基部10秒种,然后斜埋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应露出土外,再用稻草覆盖,喷水保湿,有全光喷雾条件则更好,20余天就可萌发出不定根。新根长出后要减少喷水;土插者可留床养护,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笋萌出后再移植。如生根后即上盆,则要放在背阴处养护半月,才能逐步增见阳光。

油松繁殖栽培技术


油松为我国特有的树种,裸子植物,松科松属常绿乔木,树冠在壮年期呈塔形或广卵形,在老年期呈盘状或伞形,树皮灰棕色,呈鳞片状开裂,裂缝红褐色。小枝粗壮,无毛,褐黄色。叶二针一束,罕3针一束,球果卵形。花期4~5月,果次年10月成熟。原产中国,自然分布范围广,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北部等地。本文就油松的生态习性、繁殖与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

1油松的生态习性

油松喜光,幼年耐庇阴,耐低温。耐大陆性气候。喜中性土壤、微酸性土壤,不耐盐碱,在pH7.5以上时即生长不良。为深根性树种,主根、侧根发达,垂直深入地下中。向四周伸展,多数集中土壤表层。油松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要求不是狠高,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就好,松质土壤生长比较好。

如果土壤黏结或者水分过多通风不好生长也不好,会早期干梢。要是在水分过高的土壤中不能生长,油松的吸收根有共生的菌根,在栽培条件上的要要求高。

2油松的繁殖技术

油松可播种育苗,还可可以用营养杯育苗。油松播种为春播和秋播季节。春播为好,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

2.1播种育苗

2.1.1种子选择

采集油松的种子在9月份上中旬成熟。当果由绿变为黄绿色,就应该及时采集。要在20年以上的母树采种,采好的球果放在通风好的场地晾晒,每天翻动一两次。几天后球果裂开,轻轻敲打、翻动,促使种子就自动脱离。将收起来的种子搓翅,筛选,晒干后贮藏。

2.1.2处理种子消毒

播种前应当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高锰酸钾消毒:用2h,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泡种子,清洗干浄、阴干。

种子催芽一般用温水浸种催芽。播种前4~5d用室温45℃~60℃之间的温水浸泡,种子与水的容积比为1?誜3比较合适。浸种的同时不断搅拌,促使种子受热均匀,待自然冷却后浸泡24h的时间。种皮吸水膨胀后捞出,放置于25℃条件下催芽。放在湿麻袋或草袋上,覆盖。在期间经常检查,防止霉变,每天用清水淘洗一两次,需要4d可萌动,有1/3的种子裂嘴时,可以播种了。

2.1.3育苗方法

在山地培育油松苗,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选地和整地:育苗地应选在背阴、坡度较缓,腐殖质含量较高的沟条地或山台地,切忌选用终日不见阳光的死阴坡。要求土壤厚度在30cm以上,肥沃而结构良好的沙坑、轻沙壤,并以生荒地为好。刚弃耕不久的农耕地,肥力下降,不宜选用育苗地。雨水较多的地方应修成高床。高床的走向要与水平方向一致。育苗地于先年秋季深翻25~30cm,来年春季打碎土块,拣净草根、石块,搂平床面。杂草灌木较密时,可先行炼山,然后整地。两种子的消毒和催芽,前面已经提到。

②播种和管理:多采用春播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一般用条播法,即用小锄开沟,沟宽10~15cm,沟间距10cm,沟底宜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厚1~1.5cm,干旱地区覆土厚度可增至2~3cm覆土后稍加镇压。播种量为15kg/667m2。播后一个月左右开始出苗。幼苗过稠时可以间苗。生长期间应加强松土除草工作。

油松繁殖栽培技术

平地育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质地松软的沙质壤土作育苗地,土壤以微酸性或中性为宜。过于黏重的土壤、盐碱地、地下水们小于1m的低洼地,在未经改造以前,不宜育苗。应特别注意:刺槐,黑枣,大豆,马铃薯、蔬菜等为前茬的地块,不宜用来培育油松苗。先好育苗地后,于先年秋冬深翻整地,施足底肥。播种时间可适当提前。播前要进行土壤消毒,消毒方法是按每亩硫酸亚铁4~5kg的用量,先用少量热水化开,再加10倍清水稀释,然后用洒水壶均匀洒在床面上,待床面稍干时翻动搂平。或将硫酸亚铁磨成细粉,用手均匀洒在床面,再用耙将床面轻搂一遍,然后用条播法播种。播前要灌足底水,一般播后不必灌水,也不必覆草。但土壤黏重时,宜用草覆盖床面,土壤沙性较强,保水能力较差时,播后也可适当灌溉。油松幼苗耐旱,但怕淤、怕涝,生长期灌溉要适当控制,不宜过多,雨季积水应及时排除。并要勤松土,勤除草。为了防止立枯病的发生,苗木出齐一周后,可每隔10d左右用0.5%的波尔多液和1%的硫酸亚铁,交替喷洒防治。用硫酸亚铁喷洒后,过0.5h,要再用水喷洗幼苗一遍,以免幼苗遭受药害。生长期间,一般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施尿素5~7.5kg。后期要注意施用磷、钾肥。其他管理措施与山地育苗基本相同。还需要强调的是油松新育苗地需接种菌根菌,具体做法是挖取油松林下腐殖土,均匀撒在苗床上,并施以磷肥,再翻入土中,菌根菌就会很快繁殖起来。

2.2栽植方法

油松可用植苗和直播两种造林方式。植苗宜用3a生左右根系良好的带土苗,2~3株丛植,密度330/亩。直播造林穴播种20粒,覆土2~3cm,播后用杂草和枝叶覆盖。庭院绿化可用大树带土坨移植。

2.3病虫害防治

危害油松的虫害较多,病害相对较少。防治油松毛虫:冬季捕杀越冬幼虫;或涂毒环以毒杀幼虫,春季上树前效果最好。防治油松球果小卷蛾:通过人工处理虫害,杀死幼虫;或者用25%滴滴涕乳200~400倍液于幼虫孵化初盛期各喷一次。

2.4抚育

抚育以后的几年里加强管理,松土除草不能缺少。改善土地的蓄水问题,以免杂草的竞争,给幼苗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铲草,松土可在2~3a之间。幼树,幼苗超过杂草后可以停止进行。在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可进行油松行内郁闭时段。大约在6a时间。1~2a内松土铲草可在2~4次,春天和夏天的季节比较重要。春天的季节土壤解冻是生长的鼎盛期,需要松土保墒,能使油松高质量的成长。夏天是早操滋生的季节,正是油松成长的正值期,这时候要及时铲除杂草,可以改变土壤通气和吸水性的状况,促进油松成长顶级萌芽的发育。

2.5冬季油松苗木防寒

在我国北方冬季比较寒冷,春天风比较大,干旱,气候转变强烈。对苗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危害。为了保证苗木的过冬,要避免霜冻还干旱以免苗木死亡。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防寒措施。油松的苗木主要是防止冻害和干旱,以下是防寒措施:

覆盖土层防寒是将要悦动的油松苗木要在土壤中覆盖整个冬季。能使油松苗木的土壤有一定的温度,不受到气温变化的外界的不良影响。同时又可减少油松苗木的水分蒸发。保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助于苗木的水分均衡,可以有效的防止冻害和油松苗木的干旱引起的死亡。

覆盖土层防寒的方法:碎土后在一个方向覆盖土层,使苗木向一个方向倒,不可以从苗木的偷向下盖土。覆盖土层要均匀,严实,以防土壤透风冻害,南侧最为容易受到迎风面要加厚覆盖土层。要经常检查,有苗木露出及时覆盖上土层。翌年春来的前两周看气温在5℃左右的时候开始再次的撒土,要赶在大风天前撒土,这样可以有利于缓解苗木,适应季节变化的环境。

2.6补充营养

受过冻的苗木,生长会受到影响。要加强管理,保证前期的水分和肥料的供应,可以在干旱期间追肥使苗木恢复成长。

2.7修剪

在油松苗木的管理前提下,对于受冻的苗木要晚一点修剪或者轻剪,给枝条的一定修复期,明显受冻枯死的部分需要及时的剪掉。有助于伤口的愈合。有看不准受冻的部分可以晚一些在发芽后可以再剪,受冻的创口要及时的喷涂白剂。

巨鹫玉(鱼钩球)的栽培技术


巨鹫玉(鱼钩球)

学名:Ferocactushorridus

科属:仙人掌科、强刺球属

产地分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养护要点:多肉植物。幼时球形,成株短圆筒形,直径30厘米,高可达1米。有13条棱,刺座大,周刺11条,中刺4条,最长7~14厘米,侧扁具钩。仙人球体形巨大、雄伟,是强刺球类的代表之一。要求盆土排水良好,用沙质壤土盆栽;3~4年换一次盆;生长期3周左右施肥一次;保持盆土微潮湿,盆土表面变干浇水。喜充足阳光,夏季需稍遮阴;越冬温度3~5℃。

同属常见栽培种:江守至F.emoryi。

园林应用:巨鹫玉为仙人掌中较大型种类,直径30厘米,高可达1米。刺座大,着生紫红色钩刺,植株雄伟、坚硬有力,为强刺类褐刺的代表种。盆栽适合门庭、入口处点缀,别有风情。也可在商场橱窗、精品柜处装饰,具备南美风光。

繁殖:播种和嫁接繁殖。

光照:喜强光,不耐阴(光照充足)。

水分: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

温度:稍耐寒,能耐-5~0℃低温。

湿度:喜干燥,相对湿度低于50%,常在40%以下。

《玉扇繁殖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玉扇冬季如何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