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园的生物知识。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版纳园硅酸钠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机理研究获新成果》,希望您喜欢!

目前,已工业化的生物柴油主要由均相催化剂即液体酸、碱催化制备。其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时间短、转化率高、成本较低等,然而存在催化剂难以分离回收和再利用、副反应多和乳化现象,副产物甘油精制困难,后处理复杂,后续水洗和中和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以固体酸、碱催化剂为基础的非均相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应运而生,已成为生物柴油领域的研究热点。

天然存在的无机盐类固体碱非常值得开发,如钼酸钠、磷酸矾、碳酸盐等都被用来催化生产生物柴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生物能源组助理研究员郭峰博士在大连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首次对硅酸钠的结构和催化行为做了详细的研究,经简单的煅烧工艺获得了催化活性高效的固体碱。硅酸钠在煅烧后,可以耐受2.5wt%的自由酯肪酸和4.0wt%的水,而且可回收和重复使用,与煅烧前相比,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煅烧硅酸钠原料廉价,对油脂质量要求低,能够减少废水排放,失活催化剂可用作建筑原料,因此具有较大的工业应用价值。相关文章发表于2010年在FuelProcessingTechnology上。

在此基础上,郭峰博士进一步应用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煅烧硅酸钠在甲醇中的价键变化情况,发现硅酸钠的Si-O-Na催化基团能够与底物甲醇发生质子交换,从而产生催化酯交换反应的高活性基团CH3O-。为了证实该机理,采用基于Gaussion的B3-LYP功能和6-31+G(d,p)基组的密度功能理论(DFT)模拟计算酯交换反应过程中的价键参数,推导官能基团供给和接受质子的能力,结果很好地支持了这一质子交换催化机理。在方真研究员的进一步指导下,对该部分工作在理论上作了理顺和补充,详细阐述了煅烧硅酸钠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机理和煅烧硅酸钠的耐水机理。

该成果将对硅酸钠催化副产甘油制备乳酸的机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延伸阅读

丝瓜咋种获高效


夏丝瓜的采收期正值蔬菜淡季,鲜瓜上市后价格稳定,经济效益较高。夏丝瓜的栽培管理与春秋丝瓜有所不同,易出现蔓叶徒长、开花结果迟缓等现象,栽培上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择良种.选择适宜夏季栽培的品种即对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种。

二、育苗移栽夏丝瓜不宜直播,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育苗移栽。播种前将丝瓜种子用清水浸泡810小时,然后捞出沥干播入营养钵中即可,注意营养土应选用新土或未种过瓜类蔬菜的菜园土。播种时每穴播1粒种子。

三、整地定植.定植前整地做畦,畦宽1.21.5米,畦沟宽3040厘米,畦高35厘米。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即可定植,行距为7080厘米,株距为50厘米,每亩定植17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1、蔓叶整理:一般在蔓长至35厘米左右长时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至70厘米左右长时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时可将蔓引向同一方向,以便于管理。引蔓上架时,为了适应夏丝瓜蔓多而长的特点,一般待雄花出现时再引。2、及时理瓜: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篱架上或被卷须缠绕时,应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下,同时清除病瓜,以免传染病害。3、合理施肥:栽培夏丝瓜应施足有机肥,生长期内勤施薄施化肥。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重施肥,并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有机肥施得足,丝瓜长得直而长,否则易造成瓜条畸形。移栽后57天亩用10%的稀粪水1500公斤淋施,以促进茎叶生长。以后至开花结果之前施肥依苗情而定,对长势旺盛的幼苗可以少施或不施肥,对长势弱的幼苗每隔15天左右每亩淋施46公斤复合肥浸出液1500公斤。结果后每隔57天追肥一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015公斤;采收盛期施肥量应增加12倍,最好每亩地再增施些草木灰。

酢浆草如叶螨研究概述


摘要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hani(Ewlng)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叶螨,在国内18个省市区也有分布。它取食酢浆草属植物,尤以危害红花酢浆草和酢浆草为甚,严重影响园林景观,是重要的园林和草坪害虫。文章根据国内外全面的资料,详细地介绍该螨的分类、形态特征、分布、遗传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帮助国内昆虫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和有效地防治该螨。

关键词酢浆草红蜘蛛,酢浆草如叶螨,酢浆草岩螨

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harti(Ewing),又名酢浆草岩螨Petrobiaharti(Ewing),俗称酢浆草红蜘蛛(oxalisspidermite或oxalisredSpidermite)。该螨主要取食酢浆草属(Oxalis)植物,尤以危害红花酢浆草(O.corymbosaDc.)和酢浆草(O.corniculataL.)为甚。在红花酢浆草草坪,该螨以活动虫态刺吸叶片汁液,使叶片上先发生花白斑点,继而枯焦脱落,最后常造成红花酢浆草成片光杆,严重影响景观。随着红花酢浆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美化园林景观,以及该属其他种类作为药材、野菜和蜜源植物越来越多地被开发,酢浆草如叶螨的经济重要性越来越高。

对于酢浆草如叶螨,专门从某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献有一些,但比较少。此外,有一部分关于该螨的零星资料散见于各类文献中。作者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对酢浆草如叶螨的研究作一综述。

1分类地位与异名

酢浆草如叶螨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螯肢动物亚门chelleerat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真螨总目AcarifbrlTles、前气门目Prostigmata、游殖螨亚目Eleutherengona、叶螨总科rretranychoidea、叶螨科Tetranychidae、苔螨亚科Bryobiinae、岩螨族Petrobiini、如叶螨属Tetranychina。

该螨最初由Ewing于1909年定名为Neophyllobiusharti。Pritchard等于1955年将其修订为Petrobiaharti(Ewing),这一修订意见后来长期为很多人采纳。

Petrobia属于1877年建立,同时建立了同名亚属;以后又建立了Tetranychina。亚属和Mesotetranychus亚属。酢浆草如叶螨被置于Tetranychina亚属中,并出现Petrobia(Tetranychina)hani的学名。后来Tetranychina被提升为属级,酢浆草如叶螨学名相应地改为Tetranychinahani(Ewing)。现在很多研究者沿用此学名。美国螨形学会通用名称审定委员会也认可了这个学名。但现在也有不少研究者仍坚持使用Petrobiaharti这一学名。

围绕酢浆草如叶螨,还先后出现过若干其他异名,如TetranychinatuberculataKishida1921,TenuicruserrabundusWomersley1940,NeobryobiaspectabilisReck1941,TetranychinaageratiSayed1946等。

2分布

酢浆草如叶螨是一个广布种,在地球上的六大动物地理区(热带区、古北区、东洋区、澳洲区、新北区、新热带区)都有分布。

该螨在古北区的分布地主要是欧洲的南部以及亚洲的中亚、西亚和东亚地区,前者包括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俄罗斯联邦的高加索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其他欧洲国家和地区无分布;后者包括土耳其亚洲部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西奈半岛、阿拉伯半岛、伊朗、伊拉克、中国(北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东洋区,该螨已知分布于印度和中国(南部)。

在国内,酢浆草如叶螨已知分布于18省市自治区:辽宁(大连);上海;江苏(南京、徐州,南通);浙江(杭州、宁波、金华,温州);安徽(芜湖);福建(福州,武夷山);江西(彭泽,南昌、湖口等);山东(济南、曲阜);河南(平顶山);湖北(武汉);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儋州,兴隆);四川;云南;陕西(西安);台湾。

3形态特征研究

该螨外部形态最早由Ewing描述,后来Gupta等进行重新描述,其间Robaux等研究个体发育过程中足毛的变化,万胜印等记述了各虫期的外部形态。该螨雌雄内生殖器官的细微结构也有报道。

4染色体和基因序列

Helle等报道包括酢浆草如叶螨在内的45种叶螨的染色体数,讨论了它们的性别决定模式。随机抽取的酢浆草如叶螨(受精或未受精)卵的染色体数为4或2(2种类型),而未交配雌螨所产卵的染色体数恒为2(1种类型)。这表明酢浆草如叶螨的性别决定属于单一双倍体模式。

Nayajas等以法国蒙彼利埃市(Montpellier)酢浆草如叶螨种群为对象,报道了COI(细胞色素氧化酶I)的120个氨基酸的序列(EMBL登录号CAA56838),还研究以COI(细胞色素氧化酶I)为产物的基因序列,这是一段362bp的mtDNA序列(EMBL登录号X80870)。

Hsu等报道酢浆草如叶螨rDNA的ITS2(内转录间隔区2)的部分序列(长度为437bp,GenBank登录号AY750705)以及以28SrRNA为产物的DNA部分序列(长度为2904bp,GenBank登录号为AY750696)。

5生物学特性

在江西彭泽,该螨以雌成螨在酢浆草根际附近的土缝内越冬,春季梅雨季节出现高峰,夏季密度最低,一般转移到酢浆草根际附近土缝内,秋天再爬上植株繁殖,密度回升。在江苏南通,全年有初夏和仲秋2个虫量高峰。在以色列,田间以初夏季最多。

酢浆草如叶螨一生经过卵、幼螨、若螨I、若螨Ⅱ和成螨5个发育阶段。幼螨及各若螨后期都有一段时间的静止期。卵圆球形。幼螨足3对。若螨足4对,足I约与体等长或稍长。各虫期历期如表1。

酢浆草如叶螨营两性生殖,兼营产雄孤雌生殖。万胜印等观察,酢浆草如叶螨的卵绝大多数产于酢浆草叶片背面(占总卵量的84%)。散产,每叶可产数粒至数百粒不等。白天(7~18时)产卵多于夜间,上午(7~12时)略多于下午,后半夜(O~6时)略多于前半夜,7~8时和13~14时产卵多于其他时段。成螨羽化后的第3~4d产卵多于其他各日。

番茄冬季重管理 提高获高产


冬季,正处大棚番茄果实膨大和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若棚内温度调控不当,肥水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果实转色不均匀,出现裂果,商品性差。因此要注意冬季管理,确保大棚番茄收益。

果实转色不正

番茄转色指果实由绿变红,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阶段管理十分重要,如果操作不当,就容易出现转色不正常,如果肩部分残留绿色斑,或红果面上发茶褐色或黄褐色,果皮变色后果腔仍为绿色。其主要原因是施肥不合理,偏施氮肥,缺钾及硼肥,或土壤干旱,强光直晒果面等原因。其次是温度调节不到位,如番茄果面温度超过32℃,不利于果实内茄红素的合成,致使果皮残留绿色或褐色。另外,光照水分不充足,影响番茄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也会导致番茄果实转色不正。

防治措施:平衡施肥或测土配方施肥;结果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冬春季注意保温;晚春夏初注意遮光降温。通过整枝打杈,改善通风透光状况。注意保留果实上方的叶子。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度,避免沤根、伤根。在番茄的中后期适当疏除病叶、老叶、黄叶,有利于果实着色。但如果叶子疏减过多或疏减的部位不当,也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及营养成分的积累,直接影响果实的着色。

番茄果实有裂纹

番茄果实表皮开裂,呈现放射状、同心圆状,或横向和纵向不规则形裂纹,有时出现细碎裂纹。果实表皮开裂的主要原因有,种植果皮薄的或扁圆果或大果型品种,或进入结果期土壤水分忽干忽湿和空气湿度忽高忽低等变化剧烈。另外天气变化大的季节,温度、光照等变化剧烈或植株缺钙和硼时也会出现裂果。

预防措施

1、选种抗裂果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抗逆性强的健壮植株。特别是合理施用硼、钙肥;合理整枝,保证有叶给果实遮光。

3、进入结果期,看天适量浇水,保持地面见干见湿。

4、设施内及时采收成熟果实。

5、冬春季坚持每天揭帘见光,晚春夏初光线过强时适当遮阳。

6、喷洒丁酰肼溶液,或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提高植株耐热抗裂果性。

7、冬季注意保温;连阴后猛晴注意回帘遮荫。

山茶花的嫁接繁殖机理与实践


摘要

山茶是云南宝贵生物资源,在心形势下,革新云南山茶传统“靠接发”繁殖,才能快速生产大量种苗和降低苗价,以便满足省内外绿化建设需要。文中引用植物营养繁殖的基础理论和国内外试验数据,阐明山茶枝接愈合过程需要6-7周。砧接间养、水分移动6周只能达到对照的30-40%,7周后养水分才能正常运转。山茶枝接后6周内要求周围环境保持气温25-30℃,相对湿度95-100%。因此,长时间、高湿度、较高温度,成为山茶的必备条件。

关键词山茶花接枝法山茶是名贵常绿观赏树种,尤以云南山茶是国际公认的名花之一,云南则尊为八大名花之首。它以花朵奇大,花色艳红如霞,富丽堂皇,花期较长,并盛开与百花凋谢,万物萧疏的隆冬时节,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云南山茶古树是云南的魂宝,是活的历史文物,更是珍稀种质资源。在建设绿色旅游大省中,是不可多得而又特殊的资源优势,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优势,是值得重视的课题。

2004年,省内有业者在报刊上发表“云南山茶为何无人喝彩”的署名文章,文中揭示:“云南山茶在昆明已难觅其踪,不但在城市绿化中应用量很少,在居民家中更是少见,市场上见不到云南山茶商品苗,而来自省外的华东山茶、茶梅,却比比皆是,不仅规格、品种齐全,而且数量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云南山茶苗少,价高,与华东山茶相比,价格过于悬殊。绿化施工单位,基本上用华东山茶、茶梅取而代之。无论是苗木生产经营单位或绿化建设单位,目前都盼望云南能生产足够数量的苗木,并降低苗木价格。本人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革新生产传统的繁殖方法,吸纳国内外山茶苗木繁殖的研究成果,实现苗木的快速繁殖,才能促成云南山茶的快速发展。

园林园艺植物的营养繁殖方法多,对山茶来说,嫁接和扦插是主要方式。山茶嫁接在国内外都公认是较困难的树种。云南山茶传统使用的是“靠接法”,国外称为“呼接”。“靠接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茶繁殖系数的提高,一株成年大树,年内通过“靠接”能获得新植株的数量很有限,且损伤母树,嫁接操作和接后管理都较困难。只能改进方法,使用简单易行的枝接法,才有可能使苗木产量有大的突破。因为普通枝接,穗材获取容易,用料省,操作和管理方便。

这项工作,近年来云南已经有生产单位在做,且取得料好成绩。为使这项工作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本文对山茶嫁接成活的特殊性,作如下介绍:任何木本植物嫁接繁殖的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但是树种间存在一定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愈合组织发生和形成过程、连络组织的生成、养分水分从砧木向接穗移动的状态、以及嫁接成活过程中对环境的革新。所以,在掌握嫁接技术基础知识上,了解这些特殊性是极为重要的。

1嫁接的愈合

1.1愈合组织形成过程植物嫁接后,砧木和接穗之形成层互相连络的过程,称为愈合。此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砧木和接穗切面上,形成层的薄壁细胞中,位于2-3层没有受伤细胞,先开始分裂、增殖,成为不定形的薄壁细胞块,并突破死细胞,出现在切面上,砧、穗切面上的此种愈合组织再行增殖,互相开始接触,彼此只是接触,极易分离。

第二阶段:从初步接触再继续分裂、增殖,达到互相交错接触,形成坚固交错的愈合组织,砧、穗成为稍难分离的状态。

第三阶段:交错抱合之细胞,再分裂增殖,填充附近的间隙,愈合组织中形成弧形状的连络形成层,此时砧穗之间形成层相连络。值得注意:这种愈合组织形成过程在砧穗切面上是对等的。植物种间,这三个阶段经历时间有较大差异。

1.2愈合组织发生的部委绿枝嫁接时,梨、桃等树种,愈合组织发生在形成层附近的筛部、木部、髓、原生木质部和皮层。而山茶则原生木质部和皮层不发生愈合组织。

1.3愈合组织发生的速度愈合组织发生的速度,依:树种、树龄、环境而不同。山茶愈合组织形成,需要3周之久,再经过3周适应期,合计约需6-7周才算安全。

绿枝嫁接愈合组织发生速度植物种类嫁接时间嫁接后的日数(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梨、桃五月中3-45-610-12山茶七月下5-610-1520-252接后砧穗之间养分的移动

根据:日本腾井利重的研究,用P32标定观测砧穗养水分移动情况,将山茶砧木离地4-5厘米短剪切后砧桩上吸收的P32量非常少,只有未短剪砧木苗(对照)的4-5%即使在砧桩上嫁接有2-5叶的穗,嫁接后一周砧木上P32的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山茶嫁接一周左右时间,砧木吸收的养分水分都非常少或不吸收。

嫁接后的砧木,随愈合组织的形成,其含P32的量才渐次增加,三周后达到对照的40%,经过6周后穗开始延伸时,含量才达到和超过对照水平。说明山茶嫁接后1-3周砧木吸收养、水分的能力非常弱,6周后才能正常吸收。

接穗剪取后,经过浸水处理,则穗条含水量比没有浸水的两倍多,因此山茶嫁接前浸水处理能提高接穗吸水能力。另外,接穗是否留叶能极大影响穗的吸水能力,留叶多者,吸水量多。

试验证明山茶嫁接后从第2-3周才开始由根吸收养分水分向穗移动,但输送的量极少,再经过3-4周(即嫁接后6-7周)此时形成层的连络完成,接穗吸养水分量也只不过是对照的30-50%。因此,山茶嫁接后对砧穗的保湿显得非常重要。嫁接后6-7周创造相对湿度95-100%的环境,对嫁接成活起关键作用。这段时间不可不注意管理,此种现象是山茶嫁接成活甚难的原因之一。3山茶嫁接成活具备的条件

3.1砧穗的亲和性对云南山茶而言,传统靠接法使用砧木为“白洋茶”,腾冲红花油茶是云南山茶的原生种,亲源关系接近,两者亲和性势必很好拉。实践证明楚雄紫溪山茶花箐、十二街等地分布的云南红花野生山茶,亦是理想砧木。

3.2穗应具备的条件

3.2.1充实健壮的接穗稍面发生愈合组织多,接穗平均一公分长的重量越重或接穗平均节间越短者,愈合组织形成越佳。

3.2.2山茶接穗切稍面,以“节”的部位,形成愈合组织量最多。山茶枝接时,穗的切稍面在芽的两侧,砧木劈口挟着穗的芽时,最易成活。

3.2.3山茶接穗保留二片完全或留叶剪去1/3对成活有利。3.2.4取材的年龄越年轻,愈合组织形成量越多,速度越快。

3.2环境

嫁接成活的第一步,为砧、穗愈合组织的形成,而愈合组织之形成受环境条件中温度、相对湿度两个因子所支配。

3.2.1温度是影响愈合组织形成的最重要因子,经试验证明,苹果、梨等树种愈合组织形成以20℃一下为适宜。而山茶在30-35℃的环境中生成愈合组织最充分。但是,在31-35℃温度下容易受杂菌感染降低成活率,因此山茶嫁接适宜温度是25-30℃,如此要求较高温度是山茶嫁接成活困难的有一个原因。在云南中西部早春露地嫁接,很难满足这一温度条件。提示人们要提高山茶嫁接成活率,调节温度是重要手段。在嫁接后的3-6周内,必须保持温度为25-30℃的环境。

3.2.2湿度,同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其理由在一节已经详述,山茶要嫁接成活率高,则嫁接后的3-7周内,周围环境相对湿度达到95-100%。

3.2.3其它,光、氧气等对愈合组织的形成有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的必要。在生产中苗床使用遮阳网,这一举措虽然对保湿有利,但对环境温度提高有影响。云南大面积生产山茶嫁接苗,采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在苗床上使用小拱棚,弥雾等措施来调节环境温度合湿度是可取的。

4小结

4.1山茶枝接切口愈合组织形成过程需要6-7周,与其它落叶树种相比多一倍时间。

4.2生产嫁接接口的皮层和原生木质部,不产生愈合组织。

4.3嫁接后1-3周,砧木对养、水分的吸收能力非常弱,吸收量仅是对照的4-5%,3周后达到对照的40%,6周后恢复正常。

4.4砧木养、水分向接穗的移动在嫁接后2-3周开始,6周后移动量是对照的30-40%。随穗上的芽萌动、伸长,移动量逐渐恢复正常。

4.5接穗留2个完全叶或留剪去1/3的叶,有利愈合组织形成。

4.6枝接后6-7周内,周围环境保持25-30℃温度和95-100%相对湿度是嫁接成活的关键因子。

常见生物性农药有哪些?生物性农药怎么施用?


导语:现在我国国内农药市场上常见的生物性农药主要有B.t乳剂、青虫菌和杀螟杆菌、白僵菌、井冈霉素、农用抗菌素等,当然,有些生物性农药不用在农药市场上买,比如牛奶(详情点击《原来牛奶也是一种农药?牛奶怎么配制成农药?》),下面第一农经为您介绍生物性农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施用方法。

施用生物性农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天

生物农药从喷洒于植物上到昆虫取食或接触菌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从害虫取食到死亡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时期易受外界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风。在施用时应尽量避开强光,如下午4:00以后使用效果较好;在微风下施用粉剂,作用效果最佳。

2、看地

生物杀虫剂在所需的最佳条件时,才能发挥作用。一方面在干旱地区要加大喷药用水量,造成一种高湿环境,易于微生物孢子的存活和繁殖;另一方面可在制剂中加入一些特定的高分子物质和增加溶液粘度的物质,如淀粉渤物骨胶、草木灰浸出液等,避免快速干燥,从而提高生物农药的使用效果。

3、看虫

害虫各个发育阶段对生物杀虫剂的抵抗力不同,如菜青虫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蛾4个发育阶段,卵期有卵壳保护,蛹期有蛹体保护,老龄幼虫又有较厚蜡质层保护,而成虫有翅可飞行。因此,只有选择低龄幼虫期施药,才能充分发挥生物农药的效果。另外还要根据害虫取食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生物杀虫剂,如B.t对鳞翅目害虫效果很好,喷洒后分布于植物表面,使害虫取食或触药死亡,但对刺吸汁液的害虫(如螨类)无效:阿维菌素对螨作用效果非常好。

4、看机械

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应优化用药技术。使用高性能喷洒机械势在必行,如采用弥雾法喷施,与扇形空气喷口配套的液压喷嘴喷出的雾滴小而均匀,使喷雾潜在飘流物减少并使较小液滴喷射至预期靶标叶,从而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效,降低生产成本。

5、看剂型

要根据防治对象、气象条件和使用时期,正确选择剂型,才能达到最大防治效果。如粉剂可借助空气浮力和风力分散于较大范围,从而与害虫有更大接触,对于食叶量很大的害虫如槐尺蠖可采用将可湿性粉剂加水配成悬浮液的方法喷雾,效果较好,而采用喷粉法效果就差些。胶囊剂不但有较长的防效,而且还能保护其中的病原体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可用于大棚撒施。

6、看品种

生物杀虫剂的专一性很强,杀虫谱不广,如B.t对防治鳞翅目幼虫有效,而对同翅目的叶蝉就没有致命性,而且其不同品系对几种重要害虫的防效也存在差异。因此,应针对不同靶标害虫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生物农药品种。

7、根据害虫的迁飞特性喷药

根据害虫的迁飞特性,还应采用生物农药与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配合使用的措施,因为在生物农药中加入低剂量的化学农药,可降低害虫的抵抗力,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创造条件,同时害虫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又降低了对化学农药的抵抗力,从而起到增效作用。

早春油菜补“四缺”获优产


早春油菜田管阶段,由于播种和移栽期间施肥不当或土质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引起油菜生长不良,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方法,会对产量造成影响。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缺氮油菜缺氮时,叶片带黄色,长势弱,植株矮小,一般干旱脱肥时容易出现缺氮红叶。补救措施:每亩追施7.5公斤尿素,或15~20公斤碳铵兑水500~700公斤泼施。

二、缺磷油菜植株缺磷,生长慢而矮小,叶片变小,叶肉变厚,叶色暗绿或灰绿,缺乏光泽。叶柄紫色,叶脉边缘呈紫红色斑点或斑块。叶片比正常植株少2~3片,抽苔慢,苔色发红。补救措施: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连续叶片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

三、缺钾油菜缺钾先从老叶开始,后向新叶发展,最初呈黄色斑,叶尖、叶缘逐渐出现焦边和淡褐色枯斑,叶片变厚、变硬、变脆,叶肉组织呈明显烫伤,随之出现萎蔫。这些组织在枯死以后仍保留褐色。补救措施:每亩追施7.5~10公斤氯化钾兑水500~700公斤泼施,或掺入100~150公斤草木灰中撒施。

四、缺硼油菜对硼肥需求量大,然而土壤中含硼量较少,所以油菜最容易缺硼。缺硼的植株根停止生长,没有根毛和侧根,有的根端有小瘤状突起,根皮变褐色。叶片出现紫色斑块或兰紫斑块,叶缘倒卷,根茎膨大。花期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即开花后不结荚现象。补救措施:每亩用150~200克硼砂兑水150~200公斤浇施,或硼沙50~100克兑水50公斤选晴天下午叶面喷施。(李国新)

《版纳园硅酸钠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机理研究获新成果》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园的生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