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植物需要注意事项。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白芍的功效以及栽种白芍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您喜欢!

白芍又名芍药、花子,为毛莨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等作用。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整地。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地势高燥或稍倾斜的向阳坡地种植。精细整地,翻耕1~2次,深45厘米,拾尽运走草根、石块。结合翻地每亩施2500~4000公斤农家肥、50公斤磷肥。施0.5公斤辛硫磷,防地下害虫。耙细整平,做成130~230厘米宽的高畦,畦面稍呈龟背形,开好排水沟。平地应注意开掘四周及地内排水沟,沟深30厘米以上。二、繁殖方法。生产上一般采用芍头繁殖和分根繁殖。1、芍头繁殖。收获时,将芍根从芍头着生部位割下,选形状粗大、芽头饱满、无病虫害的芍头,用刀切成2~4块,使每块有2~3个粗壮的芽,再用芍头块繁殖。2、分根繁殖。在收获白芍时,将粗大的白芍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将笔杆粗的根留下,然后按其芽和根的自然分布,剪成2~4株,每株留壮芽1~2个、留根1~2条,根长保留20厘米左右,供种苗用。繁殖用的芍头和芍根必须贮藏后才能做种用。贮藏方法如下:在高燥阴凉通风的室内一角铺上一层8~10厘米湿润的细砂或细土。芍根堆放厚约15~20厘米,芽朝上,盖12厘米厚的湿润细砂或细土。15~20天检查一次。因砂或泥容易下漏到芍苗孔隙中,使芍头发生干烂,应在土堆上再加湿润砂或泥10厘米,贮藏时发现霉烂要及时翻堆贮藏。贮藏地不宜晒太阳。凡堆放过化肥、农药、石灰、水泥的地方都不宜作贮藏地。三、栽培方法。白芍在8~10月栽种。栽植行距50~60厘米,株距40厘米,每亩2500~2800株。用芍头种,开浅平穴,每穴种芍头二个,并排放于穴内。相距4厘米,切面朝下,覆土8~10厘米。分根下种,用锄头或二齿耙开穴,穴开成35~45的斜面,深约20厘米。每穴种两根。头朝南、根向北,栽于斜面上,芽与畦面平,将两根栽成外八字形。根要栽直,用少量土固定芍根,然后在根尾部上方施入人粪肥和饼肥、过磷酸钙,再覆土。WWW.zw59.com

小编推荐

白芍的繁殖栽培技术摘要


(一)选地整地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经过3?4年白芍收获之后才能翻土,因此,栽种前整地务必精耕细作。前作收获后,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土块耕细整平,并施入牛粪、猪粪或饼肥等作基肥与泥混匀。

(二)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芽头繁殖和分根繁殖为主。分根繁殖能大大缩短芍药栽培年限,省略了育苗步骤,故目前产区多采用分根繁殖。

分根繁殖:芍药的支根较多,收获时将粗根剪下入药用,把象筷子、铅笔般粗细的根全部留下,按芽和根的自然分布情况,剪成2-4枝,每枝留1-2个饱满的粗芽和带1-3支根作为一株,根的长度保留4-6寸,将过长的根和侧根剪掉,以供种苗用。9、10月在田间进行修剪芍药时,也可将适合作种苗的根连芽剪下即可种植。

收获时取下的种根,一般要经过3-4个月才能下种,必须进行贮藏。其方法是:在高燥阴凉通风的室内,平地上先铺上2-3寸湿润的砂土,将芍根堆放其上,厚约5-6寸,芍根的芽头应朝上,按顺序倾斜放,上盖湿润的砂土2-3寸厚,四周用砖或其它物围好。过半月后,砂土渐干,细沙下漏种苗孔隙中,为防止芍头露土后干烂,应在堆上再铺湿润砂土1-2寸厚。贮藏期间,应经常检查,如干燥应适当洒水,但不宜过多,以不使砂土干燥为原则,水过多容易发生霉烂,贮藏期如发现霉烂应及时翻堆,除去霉烂的,然后重新堆放,以防止蔓延。

(三)种植

栽种前须将芍芽根按大小分为两类,分别栽种,以便日后管理。种栽大,管理得好,可提早一年起土收获,栽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前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能超过霜降,如过迟,一方面因贮藏的芍芽已发新根,栽种时易弄断;另一方面,栽后气温渐低,发根不好,影响次年发芽生长。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可以种3500-4000株,开穴后,每亩穴施腐熟厩肥、堆肥或焦泥灰、草木灰1500-2000公斤,与穴土混匀,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种后即初覆土,再施人粪尿每亩1500-2000公斤,待肥料完全渗入土中后,再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覆盖;土块覆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延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白芍是个好东西:教您如何种植白芍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又名芍药,具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能。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形态特征芍药为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肥大,常呈圆柱形,外皮棕红色。茎直立,叶互生,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柄较长。花草生于花枝的顶端,花大,白色或粉红色。果为蓇葖果,卵形。花期5-7月,果期6-8月。(二)生长习性芍药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喜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壤上或砂壤土。芍药是宿根性植物,每年3月份萌发出土,4-6月份为生长发育旺盛时期,8月上中旬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是采收最佳时期。种子为上胚轴休眠类型,播后当年生根,再经过一段低温打破休眠,翌春破土出苗,种子寿命约1年,发芽率45%左右。(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一般多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前应精耕细作,深耕30一40厘米,耕翻1-2次。结合耕翻每亩施厩肥或堆肥2500-4000千克作基肥,耙平作成宽1.3-2.3米的高畦,如雨水过多,排水不良,畦宽可减至1米左右,畦间排水沟20-30厘米,畦长可视地形而定。芍药忌连作。2.繁殖技术主要为分根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因种子繁殖生长周期长,故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少。(l)分根繁殖分根繁殖是芍药生产上常用方法,生产周期短。收获时,将芍药芽头从根部割下,选健壮芽头,切成小块,每块芽2-4个,芍芽下留2厘米长的头,以利生长,随切随裁或暂时沙藏、窖藏后再栽,芍药8-10月种植,按行株距50厘米30厘米,穴栽,穴深10厘米左右,每穴放芽头1-2个,芽苞向上,放平,然后覆土5厘米左右,盖实。每亩栽2500株左右。(2)种子繁殖单瓣芍药结实多。8月上中旬种子成熟,随采随播,或用湿砂混拌贮藏至9月中、下旬播种。苗株生长2-3年后进行定植。3.田间管理早春松土保墒,出苗后每年中耕除草4次,结合锄草在根部培土,10月下旬,地冻前在离地面7-10厘米处剪去枝叶,根际培土约15厘米,以利越冬。第二年起每年追施肥3次,分别在3月下旬一4月上旬,施稀人粪尿,第二次在4月下旬,每亩施人粪尿500千克,第三次在l0-l1月间,以圈肥为主,每亩1500-2000千克。第四年收获前追肥2次,追肥时宜于两侧开穴施下。芍药一般不需灌溉,严重干旱时,宜在傍晚灌1次透水,多雨季节,应及时排灌,每年春季现蕾时要及时将花蕾摘除。4.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常发生在夏季,主要为害叶片,病株叶片早落,生长衰弱。防治方法:①及时清除病叶;②发病前用1∶1∶1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2)锈病为害叶片,5月上旬发生,7或8月严重。防治方法:①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地栽培;②消灭病株;③发病初期喷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钠4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多次。(3)根腐病夏季多雨积水时多发,为害根部。防治方法:①选健壮芍芽作种;②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灌根。(4)虫害主要有蛴螬、地老虎等为害根部,5-9月发生。防治方法:用90%的敌百虫l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杀虫。(四)采收加工1.采收芍药宜第三至四年的8月份收获为宜,收获时选晴天,割去茎叶,把根刨出,将粗根从芍头着生处切下,将笔杆粗的根留在芍头上.供分株繁殖之用,然后将粗根上的侧根剪粗的根留在芍头上,供分株繁殖之用,然后将粗根上的侧根剪去,除去头尾,并按芍根自然生长情况切成长9~12厘米、两端粗细相近的芍条,按大小分档,置室内2-3天,每天翻堆1次。2,加工芍药产地加工分以下三个过程;(l)擦皮即擦去芍根外皮。将截成条的芍根装人箩筐中浸泡1-2小时,然后放入木床中,床中加入黄沙,用木耙来回搓擦,或用人工刮皮,使白芍根条的皮全部脱落,再用水冲洗后浸在清水缸中。(2)煮芍先将锅水烧至80℃左右,将芍条从清水缸中倒入锅中,为10-29千克,放在锅内煮沸20-30分钟,具体时间据芍条大小而定。煮时上下翻动,锅水以浸没芍根为宜,注意煮过芍条的水不能重复使用,必须每锅换水。(3)干燥煮好的芍条必须马上捞出置阳光下摊开暴晒l-2小时,以后逐渐把芍条堆厚暴晒,使表皮慢慢收缩。晒时经常翻动,连续晒3-4天,以后于中午阳光过强时用晒席反盖,下午3-4点钟再摊开晾晒,一直晒至能敲出清脆响声时,收回室内,堆置2-3天后,再晒1-2天后即可全干。以根条粗壮外皮赤褐色、质坚实、无枯芍为佳。(五)留种技术芍药收获时,切下药用部分,留下根头6厘米左右,纵切数块,每块保留4-5个芽苞,在伤口处蘸些石灰放到阳光下微晒一下,使伤口水分干燥,用沙藏法保藏窖内或室内,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栽种。种子在7月中、下旬成熟,连壳剪下,放阴凉处10天左右,然后脱粒,忌日光暴晒,于7月底到8月初播种,播种后应注意覆草保温、保湿。

盆栽梅花需要注意的事项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现将盆栽梅花需要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盆植梅花以通透性较好的瓦盆、土陶盆为佳,紫砂盆亦可,在盆底垫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基质以肥沃的轻粘性土为佳,可用老山泥、塘泥与菜园表土混合作培养土,种植时在土中掺点骨粉、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种植宜浅而不露根,深栽不易开花,栽后置半荫处,浇1次透水,10天后转入正常管理。2-3年于花后翻盆换土1次。

2、梅花喜润怕涝,浇水要适时适量。冬季和春初花期保持盆土常稍润为好,花全谢后浇1次透水,不干不浇,常在傍晚向枝叶及附近地面喷水。梅雨季节要严格控水,待老叶边微卷,嫩枝稍萎蔫时才浇水,如此反复几次,迫使新梢停长,有利于花芽分化;进入伏天,雨天要排水防涝,晴天早晨浇1次水,傍晚如土干再浇1次,防过干脱水掉叶;9月以后逐渐减少浇水量,1-2天于下午浇1次水;10月花芽开始萌发为花蕾,叶已落,需水量不大,见土干再浇水,盆土稍干微润便可。

3、梅花喜肥亦耐贫瘠,花期不施肥,花谢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促其复壮,当新梢长3-5厘米时,长势好不施肥,长势差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新梢长到18厘米左右不再施肥;6月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促其花芽分化。秋末落叶现蕾后,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或0。2%磷酸二氢钾液,促花蕾发育开放。

4、梅花系阳性植物,宜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忌置于风口。喜暖而耐寒,冬季需经低温刺激,才能花繁叶茂,冬季最低气温在-12℃以上的地方,不必入室越冬,置于避风向阳处即可。如欲其春节开放,节前20天将其移至5-10℃的低温室,并置南向西向窗台内多见阳光,开花后移至0-5℃的地方,可开放1个月,温度过高易早谢。

5、梅花萌芽发枝力强,耐修剪,老树易复壮,花后将开过花的枝条短截,只留基部2-3个芽,弱枝、病枯枝全剪,交叉枝、重叠枝剪掉一枝,过密处疏剪。当新梢长到20厘米时摘心,控制其生长,使营养集中于花芽分化,新梢过长反而花稀少。通过修剪不仅株形美,而且通风透光好,不易遭受病虫害。

6、梅花在6月中下旬高温干旱时,可能发生炭疽病,7月气温高、湿度大通风不好,可能发生白粉病,注意通风透光两病皆可预防,如发现病枝叶将其剪下烧掉,并用托布津或多菌灵喷治。梅花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80%的敌敌畏乳油1500倍溶液喷杀或用呋喃丹埋于土中,使植株带毒杀灭之。值得注意的是梅花对含磷农药过敏,忌用此类农药。它对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抗性差,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生长不良,甚至可能死亡。

茼蒿间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茼蒿间苗做得好,不仅茼蒿后期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不弯曲。间苗时,除了选择长势一致的幼苗留取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⒈间苗时间要恰当

如果间苗时间过早,容易费二次工夫。因为撒入地里的种子,浇水后并不会同时生长,会造成有的种子幼苗已经出土,而有的种子却刚刚开始发芽生长。

如果间苗时间过晚,茼蒿地上部已经长出多片真叶,过多的叶片会挡住间苗人的视线,造成间苗困难,效率低;地下部则由于间苗不及时,幼苗根系之间互相交错生长,导致间苗过程中伤及无辜,伤害到所留幼苗的根系。还会造成土壤中水肥的不必要浪费。正确的间苗时间应该是在茼蒿幼苗长出两片真叶,且真叶大小为0.5厘米左右的时候。

此时期间苗,不仅能尽可能的保证土内有效种子基本出土,减少二次间苗的麻烦。还有利于选留一样齐的幼苗,利于后期管理,产出优质茼蒿。同时,此时期间苗,苗子大小适中,既不容易遮挡视线,又操作简便,用手轻轻一提,便可将不需要的幼苗剔除。

⒉间苗时保留合理的苗间距

茼蒿生产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苗间距,才能尽可能让长出的茼蒿茎秆粗壮,增加单棵重,减少倒伏。

但同时也不应过分拉大间距,因为间距太大,容易造成茼蒿苗期倒伏,减少整体效益。正确的苗间距应为2-3cm最好。能使整体效益达到最高,从而实现丰产优质。

冬季修剪碧桃需要注意的事项


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骨架及枝组,并疏除多余的枝条和芽,以便集中营养于少数的枝和芽上,促使新枝生长。同时通过疏除老弱枝、伤残枝、病虫枝和一些扰乱树形的枝条,以使树体健壮,外形饱满、匀称、整齐。

碧桃修剪遵循园林树木修剪程序

一知:必须知道操作规程、技术规范及特殊要求。

二看:修剪前先绕树观察,对树修剪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三剪:根据因地制宜、因树修剪的原则做到合理修剪。

四拿:修剪下的枝条要及时拿掉,处理干净。

五处理:剪下的枝条要及时处理,防治病虫害扩散蔓延。

六保护:修剪后的剪锯口要进行防腐、防病处理。

碧桃的花色丰富,品种多样,是园林中极好的观花树种。碧桃修剪时要考虑到观赏效果和观赏面。树体修剪首先去除无用枝(枯死枝、病虫枝、伤残枝等),然后进行骨干枝的培养,找到各主枝的枝头进行短截。如果主枝延长枝过长,要及时回缩。如果主枝很弱,可以在主枝上选出旺盛的、斜向上的分枝代替原枝头,并对新枝头进行适当短截。根据各枝头的生长势进行调整(即平衡树势)。

主枝一定要高出其他枝,而且要留得长。用同样的方法修剪侧枝,做相应的短截和回缩修剪。由于要维持各枝的主从关系,所以侧枝的粗细、长短都不能超过所属的主枝。

枝组的培养开花枝组按其分枝级次可分为大、中、小型。大枝组一般是四级以上分枝,在树冠的中下部。大枝组的形成过程是第一年选用生长旺盛的枝条留5至12节短截,第二年留2至3个分枝回缩,其余枝条疏去,以此类推,4年即可形成大枝组。中枝组有3至4级分枝,小枝组有2级分枝。中小枝组常在树冠的中上部或内膛。小枝组两年即可形成,第一年将枝留3至5节短截,第二年留3个分枝效果最佳,3个分枝短截成一长、一中、一短,其余枝疏除。

中枝组是由几个小枝组组成的。所有枝组的排列要从属分明、排列有序。如果在修剪时只注意骨干枝的安排,不注意开花枝组的培养,很快就会出现开花部位上移、内膛枝枯死、开花平面化等缺点,所以枝组的培养很重要。

家庭养殖长寿花需要注意的事项


长寿花即矮生伽蓝菜,为多年生肉质草本,叶对生,肥嫩多汁,易折断;顶生聚伞花序,花有橙红、黄、红等色,株形矮短,花期长,着花繁茂,观赏价值高。

一、盆宜小巧通透好,疏松沙壤种植佳长寿花以种植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中生长最佳,但置室内不美观,可外套塑料盆或瓷盆,亦可直接种在小巧的紫砂盆或塑料盆中。种植时在盆底放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其通透性。它虽不甚择土,但在重黏土中易烂根,而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宜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5%至8%的沙作培养土。种植时加点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

二、适度控水叶繁茂,肥多磷钾花色艳长寿花是多浆植物,体内含有较多的水分,故较耐旱而怕涝,在高层楼房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春秋两季3天左右见盆土干后浇一次透水,常保持稍润即可。夏季宜少浇水,5天至7天浇一次为好,置于室外的长寿花,雨季要避雨淋,水多易烂根落叶甚至死亡,适当控水盆土见干见湿,则枝繁叶茂花多。冬季入室后宜用与室温相近的水于中午浇,一周左右浇一次。

长寿花喜肥,幼苗上盆定植半月或老株分株半月后可施2次至3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长茎叶,花后可施一次以氮为主的液肥,促其复壮。其余时间除夏季停施外,只能施氮磷钾复合肥,施肥时勿将肥弄在叶子上,否则叶片易腐烂,如不小心弄脏叶面,应用水冲洗掉。长寿花的花期长,要打破花期不施肥的戒律,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肥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使后期花不致因缺肥而变小色淡。

三、长寿花喜阳光充足的环境,除盛夏中午宜稍荫蔽外,其余时间都要放在向阳处,每天至少要能见4小时以上的直射光才能健壮生长。楼房阳台每半月要将花盆转动180度,使之受光均匀,避免偏冠,降低观赏价值。半阴处虽也能生长,但茎细叶薄花少色淡,远不如向阳处繁茂。如过阴不仅易掉叶无花,就是已开花的植株置于阴处,也会花色变暗淡,继而花脱落枯萎。

长寿花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至25℃,高于30℃生长迟缓,进入半休眠状态,低于10℃生长停滞,低于8℃叶色发红,花期推迟,0℃以下则易冻死。因此要养好长寿花,须为其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小环境,盛夏的中午要避强光暴晒,置于散射光充足的半阴处,如大树下、屋檐下或北向阳台,特别要注意通风降温,可向附近地面洒水,但不能洒在植株上。

立秋后,从8月下旬到9月上旬,可逐步见阳光,10月起则应多见阳光,促其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当最低气温降至10℃左右时,移入室内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前,使之多见阳光,保持夜间10℃,白天15℃至18℃,12月便可开花。

《白芍的功效以及栽种白芍需要注意的事项》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种植植物需要注意事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