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喜温作物,其品种有黑、白两种。它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业原料。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适时播种。因为芝麻是喜温作物。因此,一般在春分至清明为播种适期,力争早播,若春暖早,要提前一个季节播种。迟播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生长期短,易早衰,怕风害,产量低。二、精细整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渍水的旱地或坡地种植。植前要做到整地细碎,平、净,然后高旱地可按畦宽3米、长30米,畦高15厘米左右的规格整地。若在水田种植,应畦宽2米,长30米,畦高18厘米,沟宽15厘米。因为老农有尺高芝麻,寸水浸死,地里有沟,芝麻增收的说法。三、施足基肥。可亩用沤腐熟的过磷酸钙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如瘦脊的土壤可加尿素4公斤混合撒施,然后充分耙匀后起畦播种。拌种肥一般亩用沤好的饼肥20公斤,骨粉2公斤、尿素2公斤,土杂肥500公斤左右混合种子撒播。四、播种用量。亩用种量为:撒播的亩播种量0.45公斤;条播的亩播种量为0.35公斤。点播的0.25公斤。一般亩播种量不超过0.5公斤。播种方式:撒播法:将种子混合土杂肥撒于地面,播后用耙轻耙一次,并轻压。条播:一般采用单秆形,窄行条播,行距33厘米,播幅17厘米。播种后稍压实。分枝形品种可采用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播幅20厘米,条播要先把种子和细20公斤混合播种后,再用500公斤土杂肥作盖种肥。点播:行距33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约10粒,播后盖上土杂肥,稍加压实。播种最好在土壤湿润时播下,播后如遇干旱,应淋水或灌跑马水,速灌速排,使土壤不渍水,又不板结,易于出苗。五、间苗定苗。在芝麻长出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在芝麻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去弱留强间苗。在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淋水定根。一般单秆形品种亩留2万株左右,分枝形品种亩留1.21.5万株左右。六、中耕培土。一般第1次中耕宜浅锄,以锄表土为宜,应在12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中耕,在芝麻长出3对真叶,中耕可深6厘米左右。第3次中耕可在5对真叶时进行,深度可达79厘米左右。芝麻封行后应停止中耕,每次中耕应结合除草施肥和培土,防止倒伏。同时疏通田间沟和田边沟,防止渍水。七、施肥技术。除施足上面所说的基肥和种肥之外,追肥是提高芝麻产量的有效措施。地面施肥,可亩施尿素69公斤,苗期施用1/3,蕾期和盛花期施用2/3。一般单秆形品种以现蕾至始花阶段施用。分枝形品种在分枝出现时施用,瘦脊土地可提前在苗期多施,并适当增施。八、科学用水。芝麻对水份的反应极为敏感。既不能长时间干旱,又不能渍水。所以在用水上,要做到既不干旱又不渍水。并且要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不渍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现蕾以后,如遇干旱,产量会明显降低。九、根外追肥。根外追肥能使芝麻增10%以上。具体方法是:在芝麻始花至盛花阶段,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对水125公斤于晴天下午3点钟后喷施。以后隔5天喷1次,连续35次。从第3次起可单用尿素对水喷施。如喷后遇雨应在第2天补喷。十、防治病虫害。芝麻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轮作。(3)药剂防治。可亩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00公斤或50%的托布津2000倍液或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如果是青枯病,亩用1:1:300的波尔多液喷根部即可防治。芝麻的虫害有小地老虎和毛虫、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防治方法:可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150克对水75公斤喷雾。也可用5%高效鱼藤氰30003500倍液喷洒,即可把害虫杀灭。十一、适时采收。芝麻终花期后20天左右便可成熟。其特征是茎叶及果实变为黄色,并大量落叶,还有少量出现裂果,这时便可收获。收割时,捆成小扎,放在晒地上翻晒。当晒至50%裂果时,用2扎互相撞击,使其脱落。经过23次脱粒以后,便要将芝麻秆堆沤24天,使果内假隔膜分离,干燥,种子易于脱落。然后用淘洗法除沙、晒干、扬净,使可进行加工或贮藏

扩展阅读

早茬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


利用碗豆、油菜、大麦等早茬作物种植芝麻,在我区有一定的面积,是芝

麻生产上的一大优势。但是在管理上仍按夏芝麻的一套管理办法,使早茬芝麻的潜再优

势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产量并不十分理想。为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1999年我们在

省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在黑龙集乡方坡村赵金柱承包的10亩油菜茬田内,进

行了早茬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虽在芝麻整个生长期遇到干旱,出苗不齐等问题,

由于采取了应变措施,亩产仍达到154.3kg。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选择高产优质、生长势强的优良品种

选用优良品种是早茬芝麻高产的基础,在品种选择上要重视植株高大,生长势强,

快蒴快而多、耐旱耐渍性强、抗病性好的D15及杂交种豫芝9号。

二、播前作业

前作收获后要及时整地,亩底施过磷酸钙75kg,硫酸钾30--40kg,尿素2025kg,

硅肥30--40kg,硼、锌、锰各1kg。为防治地下害虫为害,整地时亩用5%甲拌磷颗粒剂

1.5kg或10%辛拌磷粉粒剂800g,兑细干土1520kg,撒于地表后翻犁,犁后在犁垡上亩

撒生石灰2025kg或硫酸铜34kg,然后耙耱3--5遍,达到上玄下实后田间起埂,主埂

高80cm,沟深21cm左右,并用小石磙加以镇压。

三、适时播种

根据春芝麻播种要晚,夏芝麻播种要早,早茬芝麻播宜适中的原则及历年种植

的生产实践,早茬芝麻适宜播期选择在5月1015日,过早成苗困难,地温低、生长缓

慢,易发生病虫害,过晚又起不到早茬的目的。

四、播种方法与盖膜

播期确定后,将芝麻种子先在50℃温水中浸泡10分钟,不断搅动,待水温下降到35

℃左右时再浸泡2个小时,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催芽,当芽刚一露白时,置于用0.28%

保水剂胶状液+0.1%的50%多菌灵粉或0.1%拌种剂3号+0.1%的50%甲胺磷+0.02%的抗旱剂1

号加水配成的流体播种液中,用三行流体播种机播下,行距30cm,覆土22.5cm,用

90cm宽的地膜覆盖封严。如用普通楼条播,可不浸泡催芽干粒播下,播后先趟平耧沟,

用喷灌机喷一遍水后再覆盖地膜,保证一播全苗。

五、破孔、封孔、补种与间定苗

流播后45天,普通条播一个星期,要及时破膜并助苗出孔,孔穴距2022cm,对

断垄处要进行一次性催芽补种,2--3片真叶时进行间定苗,亩保证留苗10000株,缺苗

处不超过30cm,断头处可留双株苗,超过40cm,要进行移苗补种,待助苗出孔后,要连

续进行23次封孔(包括封膜面破口),以利保温、保湿、升温灭草。

六、现蕾前的管理

出苗后30--35天,为防病虫害发生,全田叶喷50%多菌灵8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或

44%多虫清150200ml的药液l--2次;喷100150x10^(-6)多效唑12次。同时修好

五沟相通的排灌工程;并结合沟中松土,亩追施尿素7.5kg,沟底覆盖碎麦秸或麦

糠35cm厚。

七、开花至终花期管理

这段时间是夺取芝麻高产的关键时期,要想获得足够的茹数、粒数及粒重,这段时

期必须抓好:

1.追肥:开花后l周左右,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10kg,再隔15天亩追施尿素7.5kg+

磷酸二氢钾3kg。

2.防旱:当旱情出现时要及时顺沟灌水,灌水时忌田间积水。气温高大气干燥时,

为延长花药寿命,在上午10点前及下午5点后向芝麻株间喷洒清水亩50--100kg,连续喷

洒35天。

3.化控:现蕾后每隔57天或茎日生长量超过57cm时,亩用20%缩节胺1015ml

对水40kg全株喷洒。

4.病虫防治:现蕾后每隔1周,不管有没有病虫害发生,亩用50%多菌灵8001000

倍液+40%氧化乐果200m1、病毒A或抗毒丰2000倍液+0.3%的磷酸二氢钾、75%托布津或70

%乙磷铝+44%多虫清等配方交替使用,一直到终花后。

5.增蕾增花增蒴的促进措施:现蕾至8月上旬除及时小打顶外,每5天叶面喷洒1次

农人液肥、高产宝、TA增产粉、光合细菌液、生根粉、细胞分裂素、抗旱剂、芝麻叶肥

及磷酸二氢钾等营养剂轮换交替使用。

八、终花期至收获前的管理

芝麻70%的产量构成要素均在此阶段形成,最大限度的延长这一生育时间是超高产

成败的关键,此期主要以养根护叶为主,除保持田间土壤中有适度的水分外,还应适时

向叶面喷洒黄腐酸4000倍溶液或1%的尿素液及低浓度的其它微量元素,保证在芝麻收获

期仍有23片绿叶存在,使至正常缓慢落色。

九、适时收获

芝麻成熟时要适当晚收,植株下部蒴微裂时收,并要小捆架晒,反弹脱粒,确保丰

产丰收。

总之芝麻超高产栽培技术环环紧扣,在搞好各项管理的基础上,力促品种、环境、

地力、栽培要素的高度协调,确保亩优质蒴数达到90万120万,单蒴粒数在6874粒,

千粒重突破3.58以上,实现亩产150kg以上。

芝麻种植技术之高产栽培


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喜温作物,其品种有黑、白两种。它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业原料。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适时播种。因为芝麻是喜温作物。因此,一般在春分至清明为播种适期,力争早播,若春暖早,要提前一个季节播种。迟播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生长期短,易早衰,怕风害,产量低。二、精细整地。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渍水的旱地或坡地种植。植前要做到整地细碎,平、净,然后高旱地可按畦宽3米、长30米,畦高15厘米左右的规格整地。若在水田种植,应畦宽2米,长30米,畦高18厘米,沟宽15厘米。因为老农有尺高芝麻,寸水浸死,地里有沟,芝麻增收的说法。三、施足基肥。可亩用沤腐熟的过磷酸钙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如瘦脊的土壤可加尿素4公斤混合撒施,然后充分耙匀后起畦播种。拌种肥一般亩用沤好的饼肥20公斤,骨粉2公斤、尿素2公斤,土杂肥500公斤左右混合种子撒播。四、播种用量。亩用种量为:撒播的亩播种量0.45公斤;条播的亩播种量为0.35公斤。点播的0.25公斤。一般亩播种量不超过0.5公斤。播种方式:撒播法:将种子混合土杂肥撒于地面,播后用耙轻耙一次,并轻压。条播:一般采用单秆形,窄行条播,行距33厘米,播幅17厘米。播种后稍压实。分枝形品种可采用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播幅20厘米,条播要先把种子和细20公斤混合播种后,再用500公斤土杂肥作盖种肥。点播:行距33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约10粒,播后盖上土杂肥,稍加压实。播种最好在土壤湿润时播下,播后如遇干旱,应淋水或灌跑马水,速灌速排,使土壤不渍水,又不板结,易于出苗。五、间苗定苗。在芝麻长出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在芝麻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去弱留强间苗。在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淋水定根。一般单秆形品种亩留2万株左右,分枝形品种亩留1.21.5万株左右。六、中耕培土。一般第1次中耕宜浅锄,以锄表土为宜,应在12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中耕,在芝麻长出3对真叶,中耕可深6厘米左右。第3次中耕可在5对真叶时进行,深度可达79厘米左右。芝麻封行后应停止中耕,每次中耕应结合除草施肥和培土,防止倒伏。同时疏通田间沟和田边沟,防止渍水。七、施肥技术。除施足上面所说的基肥和种肥之外,追肥是提高芝麻产量的有效措施。地面施肥,可亩施尿素69公斤,苗期施用1/3,蕾期和盛花期施用2/3。一般单秆形品种以现蕾至始花阶段施用。分枝形品种在分枝出现时施用,瘦脊土地可提前在苗期多施,并适当增施。八、科学用水。芝麻对水份的反应极为敏感。既不能长时间干旱,又不能渍水。所以在用水上,要做到既不干旱又不渍水。并且要做到雨前不中耕,雨后不渍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现蕾以后,如遇干旱,产量会明显降低。九、根外追肥。根外追肥能使芝麻增10%以上。具体方法是:在芝麻始花至盛花阶段,亩用磷酸二氢钾0.2公斤加尿素0.5公斤对水125公斤于晴天下午3点钟后喷施。以后隔5天喷1次,连续35次。从第3次起可单用尿素对水喷施。如喷后遇雨应在第2天补喷。十、防治病虫害。芝麻的病害有根腐病、炭疽病和叶斑病等。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合理轮作。(3)药剂防治。可亩用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100公斤或50%的托布津2000倍液或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雾。如果是青枯病,亩用1:1:300的波尔多液喷根部即可防治。芝麻的虫害有小地老虎和毛虫、刺蛾,斜纹夜蛾、金龟子、萤火虫等。防治方法:可亩用80%敌敌畏乳剂100毫升或90%晶体敌百虫150克对水75公斤喷雾。也可用5%高效鱼藤氰30003500倍液喷洒,即可把害虫杀灭。十一、适时采收。芝麻终花期后20天左右便可成熟。其特征是茎叶及果实变为黄色,并大量落叶,还有少量出现裂果,这时便可收获。收割时,捆成小扎,放在晒地上翻晒。当晒至50%裂果时,用2扎互相撞击,使其脱落。经过23次脱粒以后,便要将芝麻秆堆沤24天,使果内假隔膜分离,干燥,种子易于脱落。然后用淘洗法除沙、晒干、扬净,使可进行加工或贮藏。

芝麻优质高产技术


1、轮作倒茬:芝麻忌重茬,宜与玉米、大豆、红薯、棉花等实行轮作。

2、选用良种:选择优质品种豫芝4号、8号、10号等。

3、抢时早播:5月20日至6月10日之间为宜,一般不要迟于6月15日。

4、双层播种:条、撒结合双层播种法,即将播种量的一半掺杂炒熟均匀撒在地面上,再将另一半种子用耧条播,然后用耙镇平。这种播种方法有深浅两层,天旱时,条播种子可按时出土;播后遇雨,撒播种子可一次齐亩,达到旱、涝双层保险,保证一播全苗。

5、合理密植:单秆型品种每亩密度以1~1.2万株为宜,芝麻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定苗,发现缺苗,应带土移苗补栽。

6、配方施肥:在播种前每亩一次施入三元素复合肥20~30公斤,初花期亩施尿素5~10公斤。

7、适时打顶:打顶的时间一般在盛花期后,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止生长时,于晴天上午摘除顶端生长点。

8、防治病害:常年发生的芝麻病害主要有枯萎病、青枯病、茎点枯病和叶枯病,要抓好播种期、出苗后现蕾前、盛花期三个时期的药物防治。

9、适时收获:一般植株变成黄色或黄绿色,叶片几乎完全脱落,茎顶4~6cm呈青黄,最下部2~3排蒴果已经开裂时为适宜收获期。

洋葱高产栽培技术


洋葱(AlliumcePa)又名葱头、圆葱。百合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洋葱鳞茎除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水,还含有挥发性的硫化物,具有特殊的香味,可炒食、煮食或调味,小型品种可用于腌渍。洋葱耐贮藏运输,可在伏缺期间上市,能堵缺补淡,也可加工成脱水菜,远销国外。

生物学特征特性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洋葱弦状根系,根毛极少,主要分布在15厘米的耕作层内。茎短缩,称盘状茎,其上生叶。叶中空,横切面呈半月形,由叶鞘和管状叶片两部分组成,直立生长,由叶鞘套合成假茎。叶鞘基部膨大成鳞茎,鳞茎呈扁圆、圆球或长椭圆形,皮紫红、黄或绿白色。伞形花序,有花200~1300朵,异花授粉。蒴果。种子盾形,黑色,千粒重3克~4克。种子使用年限为一年。

培育壮苗

苗床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强,2-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每亩大田需苗床0.5分(35平方米左右),用种量0.2公斤。一般可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播种前要施足基肥,可用45%的三元复合肥,每分地2-3公斤撒施后翻耕,精细整地,作成1.5米(连沟)宽的畦,浇透水,采用干籽撒播,播后覆盖细土或焦泥灰,以不见种子为度。盖土后,每亩苗床可用33%的除草通100毫升喷雾,防除苗床杂草。除草后盖上一层稻草或遮阳膜,利于保湿防雨,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苗床上有60%左右的苗长出时可揭除覆盖物。

揭除覆盖物后要视天气情况及时洒水,防止苗床发白,并可结合浇水追施1%尿素,通过肥水调控,培育适龄壮苗。既要防止幼苗长得过大,引起早期抽苔,又要避免幼苗生长细弱,影响越冬。一般培育洋葱苗具有4片左右真叶、株高20-25厘米、叶鞘直径6-7毫米、单株重5克左右为宜。

移栽定植

要选择近两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疏松、肥沃、保水力强的中性砂壤土大田种植洋葱。翻耕前每亩撒施生石灰75公斤,然后用拖拉机旋耕一遍,使石灰和土壤充分混和,调节土壤酸性。旋耕后,每亩大田再撒施腐熟猪、羊、鸡、鸭粪肥2000公斤以上,加碳铵25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旋耕第2遍,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和,土壤细而疏松。第2遍旋耕后整地作畦,畦宽1.5米(连沟),要求畦面平整,沟直水通,做到畦沟、腰沟、围沟配套。定植前可亩用33%除草通100毫升全田喷雾,防除杂草。

定植时应按洋葱苗大小分开移栽,以便其生长一致,并剔除叶鞘直径超过8毫米的大苗和3毫米以下的弱小苗及病苗。定植期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要求旬平均温度在4-5℃时进行定植。因洋葱从定植到恢复生长约需30天左右,所以必须在严寒来临前,促使其根系生长发育良好,防止土壤结冻抬根引起死苗。

定植密度一般要求亩栽2万株左右,行株距20厘米15厘米,定植深度以不掩埋五杈股为好。定植完后浇水,促进洋葱苗成活,切忌全田灌水,造成土壤板结,不利洋葱生长。

科学管理

洋葱定植成活后(大约15天左右),应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稀腐人畜粪肥10-15担,或亩用尿素5公斤冲水浇施,促进洋葱苗发根。进入严冬前,可在洋葱行间铺施一层腐熟的猪、牛、羊栏肥,既可护根防寒,又可为翌年洋葱生长提供养分。洋葱的施肥应掌握轻冬肥、重春肥,以农家有机肥和氮肥为主的原则。3月上旬气温渐升,洋葱进入旺盛生长期,应施一次重肥,亩施腐熟人粪尿30-40担,或亩用尿素7.5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冲水20担浇施。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洋葱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应加大施肥量,亩用尿素15公斤和硫酸钾7.5公斤冲水20担浇施,促进洋葱鳞茎膨大,并保持土壤湿润。

防治病虫

为害洋葱的病害主要是紫斑病、霜霉病和灰霉病。发病时可用瑞毒霉、代森锌和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为害洋葱的虫害主要是葱蓟马和葱蝇,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或40%毒死蜱600倍液喷洒或浇根防治。

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菱角是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别称水菱、龙角、水栗等,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菱角在我国分布广泛,既可浅水栽培,也可深水种植,下面为大家介绍菱角的高产种植技术。

菱角的品种选择

菱角宜根据栽培地的水深及消费习惯,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市场的品种。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水深0.3~1.5米的水面宜栽种浅水菱品种,水深2~4米的水面宜栽种深水菱品种。

菱角的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

2、育苗移栽: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时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水深控制在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

菱角的种植技术

1、菱塘选择:菱角种植宜选择水深0.3~4米之间、土质肥沃、风浪较小、涨落平缓的池塘、河湾、低洼水面、湖泊边缘等,水下的淤泥层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为宜。

2、施足基肥:菱角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千克,发芽后亩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

3、移栽定植:菱角要当天起苗当天栽植,一般浅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约8~10株。

4、适时除草:菱塘的水生杂草种类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5、病虫防治: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敌百虫或敌杀死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发病初期用井岗霉素加多菌灵兑水喷雾进行防治。

6、及时采摘:菱角开花后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种须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一、青稞生产现状

1.青稞种植覆盖区域

青稞目前在国内的种植领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青稞种植地地势十分险恶,其中只有不到3%的种植地散布在大约2.6*1000000平方千米的广阔区域,因此地势的因素分隔了青稞的种植地,产生了今天的青稞培育区域。除此之外,在靠近青藏高原的云南和四川地区以及青海和甘肃相邻的河西走廊一带同样有粮农从事青稞的培育。

2.青稞种植地气候

种植青稞的区域年平均气温在1.1~12.7摄氏度之间,这一区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在1500米~4800米,日照十分充足,降水季集中在春末秋初,降雨量大约在300毫米到1000毫米之间。在这一块区域内,青稞种植分布地由放射状从内到外进行扩散,与种植比例成正比。

3.现代社会对青稞需求量增多

青稞是高原地区人民日常食用粮食作物之一。权威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来,高原地区青稞总产量为55~60万吨,青稞为当地农牧民的主要口粮,按农牧民每人每年食用225KG青稞计算,年消费青稞量为56.25万吨,等于是只实现了粮食自给目标,还无法满足社会对青稞的需求量;青稞还是加工青稞酒,麦芽糖,青稞面的重要原材料。所以,作为加工原料,需求缺口很大。青稞可以为农牧民人均净增400~500元,是当地农牧民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粮食收入的七成。青稞种植区域内研究开发人员已研发出大量的营养品与保健品等。这不仅体现了青稞在现代市场上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也提高了农牧民对种植青稞的积极性。

二、青稞高产栽培面临问题

1.种植青稞地自然环境差,青稞自身防御能力差

青藏高原青稞播种总面积大约100104hm2,缓坡梯田及平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足三成,然而,沟壑旱地所占种植总面积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青稞培育前景很好的柴达木盆地却因为缺水而难以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干旱是青稞在高产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这些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因为地方经济落后、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不足,除西藏部分地区本世纪初由国家出资进行开发、使农田干旱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青稞地农田干旱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2.青稞种植保健技术有待提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青稞种植地区的青稞培育科研单位减少一半,从事青稞栽培研究人才流失三分之二,在这过程中,新品种选种培育速度明显放慢。由于经济原因,很多地区并没有完善的青稞培育管理体系,由此,导致新的品种不能得到及时推广,长时间内得不到品种的更新,培育技术也是十分落后。目前一些青稞主产区仍在种植二十多年前就在用的种子,不仅如此甚至很多偏远生产地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所以青稞种植保健技术还有待提高。青稞种植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足,又因为种植结构混乱、燃料匮乏等导致几乎不可能做到秸秆还田,这一现象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3.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藏区总人口由两百万增长到如今的五百五十万之多,但农牧民最主要的口粮青稞种植面积却减少了一大半。受小麦,蚕豆等优势作用的冲击影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加上西部大开发,藏区耕地受到严重的破坏,而很多区域由于地势险要不能进行新的开发,导致青稞种植区域日益缩减。

三、青稞高产栽培改善对策

1.选取良种进行推广培育

选取好的良种进行播种是保证高产量的关键,藏区农牧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同时受传统习俗的影响,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因此必需加大优良品种的推广。

2.做好青稞的防害工作

青稞中后期指从拔节到灌浆、这一生育周期大概为两个多月,这期间容易发生病虫害,应做到统一管理防治。虫害和病害具体有两种防治方法。青稞病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白粉病三种,一般采取预防为主比较稳妥,及时喷洒农药,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而虫害则需要在相应的时期喷洒农药。主要的虫害为蚜虫,拔节到灌浆期间,是蚜虫主要危害青稞的时段,在这一期间及时喷洒农药是青稞是否能成长的关键。

3.选择适合的青稞成长环境

要想得到理想的产量,选择一块良好的培育土地十分重要,青稞虽然身处高寒地区,但是对成长土地的选择同样重要,主要选择酸碱度适中,土壤疏松,持水度高,营养充足,不会有养分流失的土地进行种植。

4.预防青稞倒伏

倒伏是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种本身不抗倒是青稞倒伏的因素之一;其二是密度过大,在种植过程中施肥过多,从而导致倒伏的发生;其三则应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灌水不足或施肥不合理都会影响最后的青稞产量。

5.做好提取优良品种的工作

在培育过程中,只有及时提取优良的青稞品种,才能保证今后的青稞种源,只有好的青稞良种培育才能得到保障。

6.在青稞成熟后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获得青稞高产的重要步骤之一,太早或太迟的收割都会影响青稞产量和品质,最好的收割时机是腊黄末期,整块种植地九成以上从茎杆叶片绿转为黄色,选择这一时期进行收获保存是最恰当的。这也是青稞高产的最后一步。

四、总结

作为藏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我们只有培育好青稞才能促进藏区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幸福安康。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