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木纳格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希望您喜欢!

一、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使树体营养积累减少,第2年发芽弱小不整齐,花穗少而小,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措施:①综合防治。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秋季清扫果园,冬季适度修剪,及时烧毁病枝。②药物防治。波尔多液是预防该病的特效药剂;也可在发病前用80%大生600~700倍液防治;初生病时用40%霉疫净250~300倍液防治。

二、白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也侵染叶片、枝条,可造成枝条枯死。该病主要随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

防治措施:①综合防治。合理施肥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生长季节注意排水,及时除草、摘心、打副梢等。②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喷施43%好力克3000~4000倍液,或80%大生600~800倍液,或10%世高1500~2000倍液,或25%达克灵500~700倍液等。

三、黄叶病

为葡萄的一种多发病,一般生长在碱性土壤的葡萄易发此病,初期多从新梢上幼嫩的叶片开始变成黄绿色或黄白色,严重时叶片周缘焦枯,影响树势正常发育,葡萄果粒变黄后停止生长并部分脱落。

防治措施:①新葡萄园定植应先开沟灌水洗碱排盐。②葡萄结果后每隔1年施1次有机肥料。③葡萄生长期追施含有氮、磷、钾及各种微量无素的复合肥,避免土壤缺乏某种营养元素。④在葡萄发病初期叶面喷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TP型有机铁肥或有机螯合铁肥,效果都很好。

四、褐斑病

又名斑点病,只危害叶片。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脉间形成多角形或近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中央为黑褐色,边缘红褐色,背面可变为深褐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连成一片,严重时病叶干枯破裂,以致早期落叶。

防治措施:①摘除病叶集中烧毁。②及时排水,清除杂草;抬高架面,加强夏季修剪,以利通风透光。③)5月中旬至10月,根据发病情况喷200多倍半量式波尔多液2~4次;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五、白粉病

病菌侵害叶片、新梢、果实、卷须等绿色部分,老器官不感染。叶片被害时,叶表发生灰白色斑块,上覆白粉,病斑大小不等,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粒点,叶缘卷缩、脆硬、枯焦脱落。

防治措施:①冬季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②春季发病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可杀死越冬病菌。生长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70%的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喷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喷1次,连喷3~5次,均可控制发病。

扩展阅读

葡萄黄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黄叶病是我市木纳格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自2000年在阿图什木纳格葡萄上发现黄叶病以来,该病害迅速扩大蔓延,危害葡萄生产,对葡萄产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一、发生原因

黄叶病是缺铁所致,主要表现在幼叶失绿,刚抽出的嫩梢叶片和新梢顶端叶片呈鲜黄色,叶脉两侧呈绿色脉带,严重时叶面变成淡黄色或黄白色,后期叶缘和叶尖发生不规则的坏死斑。花穗变黄色,致使葡萄坐果率低,果粒少,产量和品质下降。

缺铁褪绿的原因是:碱性土壤或灌溉水碳酸根离子较多,会降低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影响根系对铁的吸收,从而影响了葡萄体内酶的活性,阻碍了叶绿素的生成。另外,土壤中营养元素不平衡也会诱发缺铁病加重。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春天新梢抽出后低温时间长,地温回升缓慢;晚春温湿度适宜,葡萄生长迅速,根对铁的吸收量满足不了葡萄生长的需要,也将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葡萄黄叶病在我市一般5月中旬局部发生,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生盛期。

二、防治措施

1.增施有机肥,深耕改良土壤,防止土壤盐碱化和过分粘重。

2.深施硫酸亚铁,在葡萄的每株两侧开沟施入,每株施硫酸亚铁250~300克、复合肥150克,再加农家肥1500~2000克。

3.老皮刮去后,用30~50倍的硫酸亚铁涂刷枝蔓。

4.葡萄叶片刚出现黄叶病时,喷施1%~3%硫酸亚铁加0.15%的柠檬酸混合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药时以阴天为宜,或者尽量避开烈日,在早晨10时前下午4时后喷施为宜。

葡萄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对于许多葡萄种植户来说,种出多产品质佳的葡萄是他们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现实中葡萄总会因为一些方面的不足发生病害。缩果症就是葡萄果实上的一种生理病害,近几年来无论我国南北都有发生。下面小编为大家讲讲葡萄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葡萄缩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一、病症特点

大致在果粒生长约30天左右(果粒生长第一期未),果粒表皮下的果肉上发生针尖大小的褐色麻点,如不继读发展扩大,以后在果实成熟时肉眼几乎觉察不到,不影响外观;在硬核后期如麻点迅速发展扩大,就形成病斑。病斑形状近园、椭圆或长园形,大小不等,大形病斑的直径可达果粒表面的1/3.病斑初时淡褐色,迅速黑变,下陷,似手指的压痕。此病的病斑有坚硬感,病部下的果肉维管束发生木栓化收缩,失水,皮下似有空洞感,但果粒一般不脱落。严重时,一个果粒会发生几个病斑,果粒近一半受害,生长中止。

二、发病规律

1、发病时间

从物候期看,本病在果实生长的硬核中、后期集中发生,至浆果生长进入软化期,即果粒开始第二次迅速生长后不再发生缩果病。日本在玻璃温室条件下栽培的亚历山大葡萄,第一次迅速生长末期也有发生。

从季节看,好发生在初夏高温季节。在东南沿海的梅雨多发地区,往往在较长的阴雨天气后突然连续晴天高温,即进入俗称为伏旱天气时容易发生。北方地区虽无梅雨天气,但夏季只要在一段阴雨天气之后,突然高温,也会发生本病。

2、品种与发病

大多数葡萄品种均可发生缩果病,个别品种发生严重。

3、生态环境与发病

土壤过湿状态和干湿度急剧变化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子。试验表明,硬核期前土壤高湿者发病最高,全期均湿润者略低于前者;而全期干燥或硬核期前干燥处理区的发病很低。前期高湿,或全期湿润处理的植株枝叶较柔嫩繁茂,遇后期高温干旱时水分大量蒸腾,因而缩果病发生较重;反之则蒸腾少,缩果病发生较轻。我国南方不少地区在低平的河网地带栽培巨峰葡萄,地下水位较高,加之雨水多,雨季长,因此易发生缩果症。硬核后期的高温天气是缩果病发生的重要诱因。高温和干燥同时发生时更易诱发本病。而低温冷夏时发生较轻。

空气干燥程度与发病也有关系。高温往往使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加速了缩果病的发生。高湿的封闭环境阻止了枝叶水分的消耗,以失水为诱因的缩果病不会发生;但高温高湿使果粒好似浸泡在热的水气中,受光的向阳面受到光线灼伤,从而产生日射症。

光照直射与缩果病无直接关系,但可通过温度发生作用。年分之间的气候差异也会使病情有较大差异,有些年分可能严重发生。

4、栽培管理与发病

南方区葡萄园管理中围沟、腰沟、毛沟不配套,泵房不全,排水不畅,长期积水湿润,土壤施氮肥过多时,缩果病发生较重。这种园子的葡萄树往往叶面积过大,叶组织柔软,叶片气孔关闭机能迟钝,在高温干燥季节会使水分大量散失。地下水位过高又使根系在浅表的表土层中分布,南方地区在夏季高温时常同时发生伏旱,造成表土层部分根系(梅雨后的浮根)死亡,影响了水分的吸收。从果园管理上应采取控水控氮、排水促根等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南方梅雨期后土壤覆草也是保证水分均衡的措施。

激素的不当使用可能增加缩果病。据中野资料,赤霉素、2,4-D等浓度过高会引发缩果病,但ABA处理不会增加缩果病的发生。

三、防治要点

从病因着手,改善果园的管理,增强枝叶的健壮程度,是防止此病的根本基础。从目前经验应注意综合防治。

1、降低地下水位,改善排水条件,深耕改良土壤条件,提高根系的活动能力。

2、均衡土壤的水分管理,尤其要避免整个生长季土壤一直处于过湿状态。南方梅雨季节之后,应及时灌水或用草秸覆盖土壤。

3、严格控制氮肥,及时夏季修剪,不可放任生长,减少无效的叶面积。

4、叶面喷施钙肥,常用的有硝酸钙、氨基酸钙等。硝酸钙使用浓度0.4-0.5%。氨基酸钙含钙低于硝酸钙,但利用率高,最为安全、有效。在硬核期的前中期使用,可促进葡萄健康生长,预防病害。

5、硬核期之前,根外追施2~3次0.1~0.15%硼砂,也有利減少本病生。

【小编结语】以上小编为大家总结了葡萄缩果病发生的症状和导致缩果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对抗葡萄缩果病的路上有所帮助。

豌豆主要有哪些病害?豌豆主要病害的病症与防治


豌豆是一种营养性食品,有着防治肿瘤的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种植价值高。然而,在豌豆的种植过程中也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那么,豌豆主要有哪些病害?豌豆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豌豆主要病害的病症与防治介绍如下。

一、豌豆根腐病

病症:幼苗至成株均可发病,以开花期染病多,主要为害根或茎基部,病株叶片先发黄,后逐渐向中、上部发展,导致全株变黄枯萎。主、侧根部分变为黑褐色或呈土红色,根瘤和根毛明显减少,轻则造成植株矮化、茎细,叶枝呈萎蔫或枯萎状。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如甘肃的贡井选、麻豌豆、小豆60、小豆704等;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25%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2%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种,均有一定效果。

二、豌豆褐斑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茎及荚。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散,布满整个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发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重病田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同时要进行种子消毒,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放入50℃温水中浸5分钟,而后冷却、晾干后播种。适当密植,增施钾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悬浮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喷2-3次。

三、豌豆白粉病

病症:发病初期叶面为淡黄色小斑点,扩大成不规则形粉斑,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均覆盖一层白粉,最后变黄枯死。发病后期粉斑变灰,并长出许多小黑粒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等喷雾防治。每隔10-20天喷1次,连喷2-3次。

四、豌豆褐纹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茎及荚。叶片染病呈不规则的淡紫色小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迅速扩散,布满整个叶片,后病叶变黄扭曲而枯死,有的呈深褐色不规则轮纹斑,中央坏死处产生黑色小点。发病原因病菌主要在种子上越冬,借风雨传播蔓延。播种过早或遭受低温冷害,或土壤黏重、湿度过高,或偏施氮肥、植株旺长,均易发病。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最好能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并要进行种子消毒,温水浸种4-5小时,再移入55℃温水中浸5分钟后,放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适当密植,增施钾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小编结语】根腐病、褐斑病和白粉病等都是豌豆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危害豌豆种植的产量效益,需及时防治。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豌豆主要病害的病症与防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防治梨树病害?梨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


众所周知,和其他果树一样,在梨树的种植过程中也常会受到病害的侵染,主要的有黑星病、锈病和黑斑病,严重危害梨树种植的产量效益,造成经济损失。那么,如何防治梨树病害?现将梨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起来看看吧。

一、梨黑星病

危害:为害叶片、果实、芽、花序和新梢,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引起叶片干枯早落,幼果变硬、龟裂、畸形,也易早落,从花期开始侵入后在8月份果实采收贮藏期果心变黑,病菌在芽鳞、病叶、病果和枝条上越冬,次年借风雨传播。花序和新稍基部常先发病。该病从花期到果实采收期都可发生,发病轻重与当年降雨多少密切相关。

防治方法:梨落花后,结合疏花疏果剪除病梢,落花后7-10天用20%代森铵1000倍,65%代森锌800倍进行防治。晚秋清除落叶、病果、病枯枝等,减少越冬菌源。生长期喷药防治,第一次掌握在花序分离期,第二次在谢花70%左右时。药剂可用石灰倍量式200倍的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800-1000倍液,15%黑菌消1500―2000倍液。

二、梨锈病

危害:梨锈病又称赤星病,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新梢和果实,病叶初为黄橙色光泽小斑,后扩大呈椭圆形病斑,有黄晕圈与健部分开,病组织正面凹陷,背面隆起,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后期后期病斑变黑枯死,仅留痕迹,病部长出淡黄色毛状物,为病菌的锈子器,发病严重时叶片枯萎早落,新梢、果柄、叶柄病部发生龟裂易折断,病果成畸形,也易早落,具有中间寄生(桧柏和龙柏)。

防治方法:在梨园附近5公里内,不宜栽植桧柏龙柏等中间寄主。附近如有风景区,春季对中间寄主喷0.3%五氯酸钠+1度石硫合剂,以抑制冬孢子的萌发。同时在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天内,喷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15%的粉锈灵1000倍或40%的福星800倍喷2-3次进行保护。注意在梨盛花期间应避免用药。

三、梨黑斑病

危害:梨黑斑病为害果实、叶片和新梢。幼果感病带硬化龟裂,近成熟期果实感病则软腐脱落。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减少越冬菌源。萌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和0.3%五氯酸钠混合液,杀灭越冬病菌。萌芽后结合防治其他病害再喷布20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600-800倍液数次。病重园喷10%多氧霉素10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小编结语】黑星病、锈病和黑斑病是梨树种植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梨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大家都了解了吗?

柴胡的主要病害有哪些?柴胡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常见问题】柴胡的主要病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

【专家解答】柴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随着柴胡需求量的扩大,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而目前人工栽培又存在着根腐病、锈病和斑枯病等严重病害,影响产量和品质,成为柴胡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现将柴胡常见病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根腐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根部。发病初期只是个别支根和须根变成褐色、腐烂,而后逐渐向主根扩展,根全部或大部分腐烂,地上部分枯死。

防治措施:选择未被污染的土地种植;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移栽时选择壮苗移栽,剔除病苗、弱苗;栽植前,种苗根部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浸泡5分钟;发病时用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用58%的甲霜灵锰锌600倍溶液灌根。每隔7天灌根1次,连灌2-3次并清除病株。7-8月增施磷、钾肥,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积水。

二、锈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叶。发病初期,叶片及茎上发生零星锈色斑点,后逐渐扩大侵染,严重的遍及全株,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及根的质量。

防治措施:清理田园,秋季采收后及时将田内杂草和柴胡残株彻底清理干净,运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实行轮作;合理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发病初期可用25%的粉锈宁800-1000倍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敌锈钠200倍液喷雾防治。

三、斑枯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患病植株在叶片上产生直径为3-5mm的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中央稍浅,有时呈灰色。严重时病斑常融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措施:清理田园;发病前喷施1∶1∶150的波尔多液,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用65%的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5-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小编总结】根腐病、锈病、斑枯病等病害是危害柴胡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柴胡的产量和质量,需及时防治。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柴胡主要病害的为害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芝麻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一、主要病害发生特点。芝麻主要病害有芝麻茎点枯病、芝麻枯萎病、芝麻青枯病、芝麻疫病等。

1、芝麻茎点枯病。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疯等。主要为害芝麻茎杆、根部及幼苗。苗期发病,病苗地上部萎蔫枯死,根部变褐死亡。茎部受害后,病茎初呈黄褐色水渍状斑点,并迅速发展,变成环绕状斑点,至晚期病斑呈黑褐色,以后茎杆中空、容易折断。根部受害后,主根、支根逐渐变成褐色,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致使根枯死。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汽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芝麻苗期、盛花期阶段最易感病。病株可产生分生孢子再传播侵染。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偏施氮肥、种植过密和连作地为害加重。

2、芝麻枯萎病。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病菌从根部侵入后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致使全株发病枯死。病株茎基部呈红褐色,茎维管束呈褐色,叶片变黄萎蔫枯死。有时仅限于半边侵染时,表现为半边发病枯死。潮湿时,受害部位有粉红色霉状物。该病病菌在土壤中、病株残体内或种子内外越冬。6月份开始发病,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连作芝麻地、土壤肥力差,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3、芝麻青枯病。芝麻青枯病俗称芝麻瘟,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或从自然孔口侵入,并在植株导管内从下向上蔓延。病株初期似缺水状,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几天后夜间也萎蔫。受害植株根茎外部呈黑褐色条斑,内部维管束呈褐色,有细菌溢浓渗出。受害叶片叶脉呈黑绿条斑,病蒴果呈深褐色条斑。该病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发病高峰多在夏季7-8月份。暴风雨过后,温度骤然升高,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4、芝麻疫病。芝麻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为害芝麻茎基部、茎部、蒴果、叶片。茎基部受害后,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后呈红褐色、凹陷、皮层纵裂。茎杆和蒴果受害后,病部呈暗绿色水渍状,缢缩凹陷,生有棉絮状白霉。叶片受害后,出现黄褐色病斑,病斑有不明显轮纹。该病病菌以菌丝或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中越冬。翌年病菌侵染茎基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流水传播,进行扩大再侵染。7月份芝麻现蕾期开始发病,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多雨潮湿受害重。

二、综合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及种子处理。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性强品种,如豫芝8号、易芝1号等。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或60℃温水浸种5分钟,晾干后播种。或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1:1),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0.5-1%;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半小时,均有较好防效。

2、农业防治。芝麻土传病虫害严重,最忌连作,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能较好控制病害发生流行。芝麻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越冬菌源。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销毁,防止病菌扩散蔓延。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培育健苗,使病菌不易侵入。采用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防治芝麻病害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要掌握在病害发生前喷药保护,或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药剂有37%枯萎立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菌灵悬浮剂7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硫酸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木纳格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