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植因地制宜。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施肥法宝》,希望您喜欢!

经常有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反映,施肥技术太难了,参加多次培训班仍然掌握不了要领。为此,笔者以科学施肥理论、生产技术成果和自己长期农化服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提出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科学施肥两件法宝的理念,只要联系生产实际,掌握了这两件法宝,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会由外行变内行,内行更明白。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掌握施肥技术模式

施肥技术模式就是同一类或同一种作物在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等方面相对一致的技术规范或技术要求。它虽然不是行业法规,也非行政指令,但却是以植物营养学理论为指导,在汇总大量的田间试验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肥料效应的量化规律,因而是科学的和可行的。

掌握施肥技术规律。对广大农民和农化服务人员,施肥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施肥技术的一般规律。

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初学者可以此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学习和生产实践,在遇到各种复杂情况时,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是具体施肥建议的基础。面对复杂的施肥条件,可以施肥模式为基础,结合当地的具体土壤和作物特点,提出更加精确、更加有针对性的施肥建议。

可作为施肥量估算的依据。模式施肥量虽然不够精准,但在制定作物生产和肥料营销计划时,仍可以用来估算施肥量。

是合理施肥量的框架范围。有了施肥模式,在测土施肥遇到异常测试结果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将推荐施肥量控制在施肥模式框定的合理范围内。

因地制宜应用模式

肥料效应的特点是:既不能随心所欲地盲目施肥,又不能够按数学公式死搬硬套。正确的做法是:在一定的施肥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借助于专家知识和土壤-植物测试,因地制宜,对技术模式给出的施肥建议作进一步调整和修正,尽可能地提高施肥建议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以产定肥。一般而言,产量越高,施肥量越大。例如当前水稻、小麦、玉米的大面积亩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以上,每亩施氮量(N)一般为12~16公斤,而旱地谷子、荞麦、绿豆等杂粮作物的产量较低,施氮量应该相应减少,一般只有8~12公斤。大豆因为能够固氮,施氮量一般也低于其他粮食作物。

因土施肥。土壤肥力越高,施肥量越少,但是过于贫瘠的土壤由于可能存在其他限制因子,施肥量也不能过大。例如西北干旱地区和盐碱土地区,虽然土壤养分含量低,但在水资源缺乏和土壤盐渍化问题解决之前,不可盲目增加肥料投入。

施肥方法不尽相同。关于施肥期,土壤肥力越高或作物生育期越长,基肥占施肥总量的比例越小。例如大田作物的基肥、追肥施氮量比例约各占一半,但土壤肥力较高或漏水漏肥的砂土地,基肥所占比例较小;而在干旱或寒冷地区,由于不能或难以追肥,基肥所占比例较大。关于施肥位置,一般粮食作物种肥的适宜位置在种子的侧下方,离种子的直线距离约7~8厘米的地方;追肥的位置,植株越高大,肥料离植株越远;根系越深,施肥深度也越深。

以大田作物施肥为例

大田作物是指农作物中种植地块相对较大,管理措施较为简便的作物。它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各种粮食作物为主,还包括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等纤维作物;甜菜、甘蔗等糖类作物。

需肥特点。从种到收一般可以划分为3个生育期。即苗期快速生长期成期,其中快速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追肥的关键期;茎秆养分储备少,一般大田作茎秆的作用主要是支撑植株,运输养分和水分,不像果树枝干那样能贮备大量的养分,因此养分盈亏立现,施肥效果立竿见影;大田作物的生育期较短。多为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因此可以将磷、钾肥的全部或大部作基肥施用;根系分布和水肥管理主要在0~20厘米土层。

施肥技术模式。每亩施肥总量:氮肥(N)8~15公斤,一般不超过17公斤。对豆科作物,施氮量再减少1/3~1/2。磷肥(P2O5)不超过施氮量的一半,南方地区3~5公斤,北方4~6公斤,一般不超过8公斤。其中冬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较多,夏玉米等夏播作物较少,甚至可以短期不施;钾肥(K2O)施用量多介于氮、磷肥施用量之间,南方5~10公斤,黄淮海地区3~6公斤,东北地区2~4公斤,西北地区0~3公斤。提倡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3000公斤;施肥期:将所有的农家肥全部或大部分磷、钾肥及一半左右的氮肥作基肥,其余化肥作追肥或种肥。追肥1~3次,以快速生长期为主,苗期和后期(如抽穗后)酌情适量施用。快速生长期主要指小麦起身拔节期,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玉米拔节孕穗期,棉花蕾铃期,大豆花荚期,薯类作物根茎膨大初期等;施肥方法:除了结合整地撒施基肥、麦田撒施后灌水和水田撒施追肥外,都必须沟施或穴施后覆土,对深根作物或在机械化一次性施肥条件下,要提倡分层施肥。

请记住上述基本原则和简单数据。今后笔者将遵循这一理念,继续和大家学习和掌握我国主要作物的施肥技术。(王兴仁)

延伸阅读

西瓜重茬需要注意因地制宜


一般说西瓜最忌重茬。重茬后西瓜植株生长衰弱,易感病,严重时能造成大幅度减产。但在一定条件下,采取某些农业措施,西瓜也是可以连作重茬的。根据经验,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未发生过枯萎病

如果第一年种西瓜的田间没有枯萎病发生,一般第二年连作也很少发病。同样,第二年种西瓜的田间仍没有枯萎病发生,第三年还可以连作。一旦西瓜发生枯萎病,则下年就不能继续连作了。

2.选用抗病品种

在重茬地种西瓜,可选用黑巨冠、东农一号、特大庆红宝、庆农五号及多倍体西瓜等抗病品种。

3.要错开种植行

选种西瓜的种植行,要与上一年的种植行错开位置,其距离为60厘米以上。在当年西瓜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瓜蔓、瓜根。在安排茬口种植其它作物时,最好不要打乱原来的西瓜行向土层。在耕翻土地时,要做好标记,不要使瓜行的土壤与留做下年西瓜行的土壤相混合。

4.实行早熟栽培

连作西瓜要采用育苗移栽、塑料薄膜覆盖早熟栽培等措施,使西瓜及早成熟,避开枯萎病的发病季节。

5.增加密度

任何作物在生理上均具有所谓连作障碍,瓜类作物特别明显。西瓜连作后长势减弱,单瓜重变小,产量降低,甚至常常出现缺株死苗情况,加大密度后,可弥补缺苗及造成的减产。

6.施用复合肥

连作西瓜应多施复合肥,少施氮素化肥,有条件时要增施磷、钾肥和碱性肥料,少施或不施酸性肥料,以提高西瓜的抗病能力,并抑制枯萎病菌繁殖。

7.减少伤口和避免产生不定根

在整枝压蔓时,应尽量减少瓜蔓伤口。压蔓时,以明压或以树条卡于固定瓜蔓,尽量使茎蔓裸露地面,避免产生不定根(如地面铺草或使用地膜时),以减少土壤内枯萎病菌侵害西瓜植株的机会。

8.嫁接栽培

用葫芦、南瓜等作砧木嫁接,可以防止西瓜枯萎病的传播,故上述1-6条可以不予考虑。因此,可以说嫁接7条中的要求,是西瓜连作的适宜选择。

盆花夏季养护要因花而异、因地制宜


夏季温度高、光照强、雨水足,是花卉生长的旺盛时期。要根据生态条件和品种特性的不同,因花而异、因地制宜地进行盆花夏养,才能养护得当。

光照:月季、牡丹、桂花、茉莉、一品红、石榴等,应放置在阳光强、日照长的地方;菊花、大丽花、白兰、扶桑、倒挂金钟等则应放在半阴处;而兰花、山茶、杜鹃、栀子、秋海棠、含笑、君子兰、马蹄莲、文竹、万年青、吊兰、玉簪等怕高温、日晒,可置于荫庇度80%,稍见阳光或散射光的地方。

温度:一般达到30℃以上高温时,花卉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如秋海棠的生长适宜温度是16℃至21℃,超过这个温度时多会发生茎叶枯萎;仙客来喜清爽,生长适宜温度是15℃至20℃,炎热会导致落叶休眠,延迟开花。

湿度:在夏季,由于蒸腾强度大,一般的花卉要求湿度高,须多浇水。在炎夏不发叶、不开花的郁金香、倒挂金钟、仙客来、天竺葵、四季海棠、水仙等要少浇水;而一些喜阴湿的花卉,如兰花、君子兰、山茶、马蹄莲等除浇水外,还可向枝叶喷水、地面洒水,形成湿润的小气候。另外,浇水切忌中午,水温必须接近土温,最好用晾晒过的水浇花。

施肥:夏季必须注意薄肥勤施。最佳的施肥时间是在傍晚,施前先松土,施后在次晨浇水,肥液勿溅污茎叶。切勿在中午烈日下或大雨天及盆土过湿的情况下施肥。

有机肥替代化肥要因地制宜


果园化肥施用在提高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化肥过量施用也带来了果品质量下降、果园土壤变劣、环境污染风险加大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和“双减”既是我国水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我国苹果园土壤现状来看,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的功能主要有三:

一是提升果园土壤质量,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化肥利用率;

二是有利于苹果质量的提升;

第三是替代部分化肥养分。而另一方面,有机肥在推广中也遭遇重重困境。一是现在有机肥来源少,无法满足种植需求。二是施用成本高。即使有足够的有机肥,怎么把这些有机肥施到地里却成了大问题。现在果农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果园小型施肥机械缺乏,人工大量施入较为困难,限制了有机肥的广泛推广。

因此,我们在“有机肥替代化肥”模式选择上,更多的、首要的是要考虑如何提高果园土壤质量、改善果品质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迅速、完全替代。渤海湾产区有条件的尽量采用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栽培,黄土高原产区则尽量采用有机物料覆盖方式。在有机肥的选择上,首选是改土效果好的生物有机肥,其次是食草动物(牛、羊、兔等)的粪便,最后才是鸡粪。

“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不仅与替代模式是否因地制宜有关,更与技术应用有关。在认真按照技术要点执行的基础上,果农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有机物料的选择上,一定要确保无污染、充分腐熟,否则会使果树遭受污染或损伤;

二是在施用时期上,秋施基肥是提高贮藏养分、保证早春果树生长发育、提高坐果率、改善品质的关键措施,一定要在采果后及时施用;

三是在施用方式上,一定要采用局部集中施用技术,即挖穴或开沟两种方法;

四是在现阶段,我国苹果园有机肥不能完全代替化肥,施用时要注意与配方肥、水肥一体化等有机结合。

水稻施肥要因“时”制宜


由于我国南方稻区各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生产水平和施肥水平差异很大,因此也存在着不同施肥方法。

前稳、中促、后补施肥法:此法是在前期施入一定的肥料基础上,中期增加追肥量攻大穗,后期看苗补施粒肥。一般基础用量占40%~60%,在中期追肥中,分蘖肥占30%,穗肥占50%,粒肥占20%。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生育期较长的一季杂交中、晚稻的大穗、大粒型的品种和土壤保肥力差、肥料不足的田块。

稀、控重施肥法:此法也主要使用于大穗型的杂交稻。稀,主要指在稀播育带蘖壮秧的情况下,采用1尺34宽窄行的株行距。控,控制基肥(40%~50%),不施分蘖肥,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重,即重施穗肥,穗肥用量占总施用量的40%~60%,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抽穗前30~35天施促花肥,以增加每穗颖花数和迟生分蘖成穗,第二次在孕穗期(减数分裂期)施保花肥,以减少颖花退化和提高结实率,抽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2次作壮籽肥。

无论采用哪种施肥方法,都必须要因地制宜,看苗看地,科学合理施肥。一般亩产550~650公斤,纯氮量只需8~12公斤即可,施多了反而是浪费。(湖北省武汉市高级农艺师胡平安)

加苫冷棚甘蓝尖椒改良型栽培新模式


1冬茬甘蓝

1.1育苗。甘蓝在小拱棚中育苗,上盖旧薄膜,加盖苇帘起遮阴防雨降温作用。

1.1.1床土配置。菜园土与厩肥2∶1混合,加三元复合肥(N∶P∶K=15∶15∶15)1kg/m2,将配好的床土铺入苗床,厚度10~12cm。

1.1.2种子处理。用52℃温水浸种20min,然后常温下浸种3~4h。将浸好的种子风干用湿布包好,放在20℃~25℃处催芽,2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撒播种。

1.1.3通风降温。苗期外界温度很高,白天遮阴,昼夜通底风降温。

1.1.4控制水分。根据苗床墒情,尽量控制浇水,不旱不浇,以防秧苗徒长。

1.1.5培育壮苗。幼苗2叶1心时分苗于10cm10cm的营养钵内,浇缓苗水后蹲苗,当苗长到6~8片真叶时定植,苗龄约40d。

1.2定植。定植前加苫冷棚中施优质有机肥75000kg/hm2、尿素225kg/hm2、二铵225kg/hm2、硫酸钾150kg/hm2。按宽80~90cm,东西走向起垄。按株行距35cm40~45cm定植,密度67500株/hm2左右。

1.3定植后管理

1.3.1温度。定植前期注意通底风,莲座期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8℃~10℃,结球期白天温度不超过25℃,夜间注意保温,加盖一层旧棚膜或草帘。

1.3.2肥水。定植后立即浇水,以免造成高温烤苗。进入莲座期中耕蹲苗6~8d,控制水分。当植株叶片明显挂蜡粉、心叶开始抱合时结束蹲苗。结球初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0kg/hm2;结球中后期,追施尿素75kg/hm2,硫酸钾75kg/hm2。结球后期控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防裂球。

1.3.3病虫害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可用77%可杀得500倍液,或14%络氨铜600倍液喷雾防治黑腐病;用64%杀毒矾600倍液,或58%瑞毒霉6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7~10d1次,连续防治2~3次。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10%除尽、2.5%天王星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和小菜蛾。

1.4采收。叶球坚实后可采收。甘蓝精选8398不易裂球,可根据市场价格提前或延后采收时间。

2早春茬尖椒

2.1育苗。尖椒在双塑双苫的冷棚中育苗。

2.1.1种子处理。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min,然后冲洗干净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2~3d,当6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2.1.2苗床消毒。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g,与25kg的细土混合,2/3用于播种时铺苗床,1/3覆在种子上。

2.1.3播种。10月下旬播种,浇足底墒水,水渗后覆一层药土,将种子撒播于苗床,然后覆药土1~2cm。

2.1.4温度管理。播种至齐苗,白天适宜温度为25℃~30℃,夜间20℃~22℃;齐苗至分苗,白天23℃~28℃,夜间15℃~18℃;分苗至缓苗期,白天25℃~30℃,夜间18℃~20℃;缓苗至定植前7d,白天23℃~28℃,夜间15℃~17℃;定植前7d,白天18℃~20℃,夜间10℃~12℃。中后期夜间采取双塑双苫保温措施。

2.1.5分苗及分苗后管理。幼苗长到3叶1心时分苗。按10cm株行距开沟座水,单株摆苗。分苗后每15~30d喷水1次,同时注意中耕除草。定植前1~2d用70%百菌清800倍液叶面喷施1次,然后起苗囤苗。

2.2定植。2月下旬上茬甘蓝采收后整地施肥,一般施优质有机肥75000kg/hm2,注意磷肥配合使用,可将过磷酸钙按750kg/hm2与有机肥沤制。当棚内最低气温达8℃以上,10cm地温达10℃~12℃并稳定7d时,即可按35cm60cm株行距定植,密度45000穴/hm2,每穴单株。

2.3定植后管理

2.3.1水肥管理。定植后浇缓苗水,中耕2~3次,缓苗后注意蹲苗,门椒坐稳后,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12.5kg/hm2,硫酸钾60~90kg/hm2。果实采收期结合浇水追施二铵225~300kg/hm2,进入盛果期后每7~10d浇1小水,隔1水追1次肥,每次用尿素75~150kg/hm2,硫酸钾120~150kg/hm2。

2.3.2温湿度管理。缓苗期白天28℃~32℃,夜间18℃~20℃;生长前期白天25℃~28℃,夜间16℃~18℃;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8℃~20℃。生长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5%。

2.3.3植株调整。及时摘除门椒以下的侧枝及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2.3.4病虫害防治。辣椒疫病为主要病害,发病初期用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金雷600倍液喷雾,7d喷1次,连续喷2~3次。褐斑病为次要病害,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40%福美双500倍液,7~10d喷1次,连续喷2~3次。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烟青虫、茶黄螨等。防治蚜虫及白粉虱主要采用黄板诱杀法。防治烟青虫用BT乳剂2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EC1500~2000倍液。防治茶黄螨用20%哒螨灵、或6.3%蔬欣WP1000倍液。

2.4采收。门椒对椒要提早采收,以防坠秧;盛果期需及时采收,以免影响上部坐果。

雪后宜给柑橘轻施肥料


11月中下旬正是秋末冬初时期,往年气候温暖,可是今年此期寒潮绵延,南方还出现了寒雪天气,低温冻寒比往年来得早,尚没来得及休眠的柑橘便遭遇寒冻袭击,而且光照条件差,导致柑橘异常落叶。这种情况下需要勤施轻施肥料,以防止叶片过早衰老。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叶片是制造和贮存有机物质的重要器官,树体40%~60%养料在叶片中贮藏。因此冬季防橘异常落叶,不仅有利于提高树体抗寒能力,促进花芽分化,而且有利于次年春季萌芽生长和开花结果。越冬叶片多,翌年坐果率高。因为叶片健壮完好,数量足够,才能满足开花结果的需要。当年越冬老叶落叶率超过20%,翌年就会减产。因此针对今年冻雪提早的特点,要将冬管的重点转移到护叶上来。

加强保护管理。对于还在继续下雪的地方,在橘园要采取摇雪、扒雪、打撑的办法:下雪时要及时摇落树上积雪,将树盘积雪扒出树盘外。出现雪淞时,要打撑和搞好绳索牵引,防止断枝,开始融冻时轻轻敲落,减少枝叶损伤,要及时排除园内雪水,防止冻根烂根;熏烟防雪后霜。雪后霜,柑橘光。为防止雪后霜为害,应在雪后初晴、或长期阴冻后骤晴的夜晚至日出后2小时内,每亩橘园设2~3堆可燃物堆点燃熏烟,保持烟雾密度,起到遮盖作用,使受冻橘树缓慢解冻,以防止地面辐射降温和直射骤然增温而加剧冻害。估计有霜冻天气出现时,均应实施园地熏烟。

勤施轻施肥料。等气温明显回升、基本恢复生机时,轻肥薄施,以利于恢复树势。一般以叶面肥为主,采用0.4%尿素液加0.2%的磷酸二氢钾液,加百万分之二百的802液,或加用0.5~1毫克/升的三十烷醇液叶面喷施,能增强叶绿素合成,提高光合效率,防止叶片过早衰老。使用时要严控用量和浓度。

冻后防盲目修剪。冻后有些橘树出现了异常落叶、甚至枝条叶片全部落光、枝梢枯死等现象。冻后萌芽推迟,但一定要待萌芽后、可以分辨出枯死枝条时,再及时剪除枯死枝、病虫枝,尽量保持活枝和存留叶片。一次难以分辨死活的可分次修剪。

《“技术模式加因地制宜”是施肥法宝》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种植因地制宜”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