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黄桷兰栽培技术》,希望您喜欢!

黄桷兰学名Micheliachampaca,为木兰科含笑属,黄桷兰枝干挺拔,叶色苍翠,花朵洁白素雅,香味清幽甜润,含苞欲放时香味最浓郁;花期长,温度适宜可花开不绝。有独特的生长习性。

(一)喜光,不耐阴,但也不可置于烈日下曝晒。

如长期放在荫蔽处则枝长叶薄,叶片易脱落,花稀香淡,生长瘦弱;而夏季过于干燥时,应稍遮荫,并在盆周围浇水。

(二)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黄桷兰叶大蒸腾快,水分消耗多,夏天往往浇水稍迟,叶缘就会焦萎,甚至灼伤嫩梢。浇水不足,盆土过干,会出现叶色萎黄焦边现象。浇水要浇透,以免发生浇根现象。因黄桷兰为肉质根,盆中水多少均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尤其怕积水,易引起根系发黑腐烂,雨季要将盆侧倒,注意防涝;发现烂根所致的黄叶或叶子变红,应严格节制浇水,甚至可待叶片发软挂下时再浇,浇的水要先贮存一下,使与气温相适应。ZW59.COM

黄桷兰应在立冬前入室,否则一次寒霜就会损伤白兰的新梢和嫩叶,可在白天15℃左右,晚间不低于5℃的室温中越冬,如见叶子发皱、脱落,就表示受寒了;如叶片出现褐点、干尖、脱落,那就说明越冬室内温度过高。应该注意,不论叶片是因过冷还是因过热而脱落,均影响来年开花。还应注意防止煤烟灰尘,并增加树冠周围的湿度,经常用清水喷洗枝叶,保持叶面清洁,使枝叶鲜绿苍翠。

(三)性喜肥。

由于开花次数多,开一次花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故须及时进行补充,否则必然影响开花。宜施腐熟的人粪尿和油枯水,早春施淡液肥,逐步加浓,并掺入适量的硫酸亚铁,不要在过干或过湿时施肥,夏季可在下午浇肥,至傍晚浇清水,将肥水冲淡,驱散根部热气以免烧根,至9月底或10月初停止施肥。

(四)喜排水性能良好的酸性土壤。

如浇灌用水偏碱,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叶色萎黄。

(五)要求通风良好,否则易引起红蜘蛛危害,受害植株叶子发黄脱落。

出现此情况除喷药杀虫外,应将盆移至阴凉处,节制浇水,不久可重新生出新叶。

(六)发芽时间的掌握

黄桷兰一年只在春天及伏天发两次芽。在发芽其间枝条有一段停止生长的时期,过后才发第二次芽,边长枝条边开花,每次萌芽后,可开花五六朵,花期5-9月份。所以在生长期要剪去病枝、枯枝、徒长枝,摘除部分老叶,以控制树势生长,以利于促进花蕾的孕育和提高开花质量。摘除老叶时间以第一次生长盛期过后为宜,翌年春季也适当进行。

(七)扦插

扦插不易生根,而且中国栽培的黄桷兰由于气候等因素,都不能结果收种。可用紫玉兰、黄兰等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砧木可于春季上盆,先栽于盆的一侧,以便*接时,砧木较易贴近接穗,并可使*接部位尽量降低。嫁接时间以黄桷兰生长的旺季最适宜;少量的繁殖,也可用空中压条法,虽数量太少,但成活的把握大。

扩展阅读

卡特兰栽培技术


卡特兰为兰科卡特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花大优美,花色丰富鲜艳,花期长,有特殊的芳香,是高档观赏花卉,也是切花的高级材料。

一、生态习性卡特兰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丛林中,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5℃至26℃,越冬温度夜间为8℃至10℃,白天要高出夜间5℃以上。在这种环境中,卡特兰的叶片和假球茎呈深绿色,富有光泽,花芽可顺利成长开花。若温度在5℃左右,则叶片呈现黄色,假球茎产生皱纹,花芽不能长大,花鞘变褐,生长严重受阻。若夜间温度高于20℃,往往会导致花期过短。春、夏、秋应遮去阳光的50%左右,空气湿度四季保持在80%以上。

二、繁殖技术卡特兰多用分株繁殖,生长良好的植株3年左右分株一次,于春季新芽萌动时进行。将母株从盆中脱出,去掉培养料,用利刀将假鳞茎连接处切断,使新株有3个以上的假鳞茎,待伤口稍干后即可上盆栽植。

三、上盆与换盆盆栽卡特兰通常用蕨根、泥炭藓、苔藓、树皮块或碎砖等为培植材料。上盆前盆底先填充一些较大颗粒的碎砖块或木炭块,再用蕨根2份、苔藓2份、泥炭藓1份混合使用,或使用加工成直径1厘米大小的龙眼树皮、栎树皮。栽植深度以使新芽的生长部位刚好露在培养材料的表面或稍没过一点为宜。栽种2至3年后的卡特兰,植株逐渐长大。原来的盆钵已无法容纳其拥挤的根系,盆钵内的培养材料也大都腐烂。这时应及时换盆,并结合换盆进行分株。一般换盆的时间以新芽刚刚长出时进行较合适。即将开花的植株,需等开过花以后再换盆。

四、日常管理春、夏、秋三季是卡特兰生长时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不可过分干燥,并注意遮阳至半荫。冬季卡特兰处于休眠期,要控制浇水,约10天左右浇水一次即可。应给予充足的光照,施肥以稀薄的液肥为好,生长季节每1至2周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冬季应停止施肥。

五、病虫害防治卡特兰十分容易患细菌性软腐病,受害后茎变成褐色和软腐状,腐烂组织发出恶臭味。养护时应注意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及时用利刀割除受害病部,并用农用链霉素等抗生素喷灌。

黄刺梅的栽培技术


1生物学特性

黄刺梅为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株高3m左右,分蘖枝密集,外缘枝开展,小枝褐色或红褐色,有宽扁的硬皮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5枚,小叶片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有圆钝锯齿,两面无毛;托叶很小,带状或披针形,下部与叶柄连生。花单生于叶腋,无苞片,萼片披针形,花朵直径约4cm,黄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花形有单瓣、重瓣之分,花期4~5月。重瓣品种花后一般不结实,而单瓣品种则有较高的结果率,果实近球形,8~9月成熟后为红褐色。

2生态习性

黄刺梅性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和干旱,怕水涝。多生长在海拔600~1200m的向阳坡灌木丛中。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贫瘠、碱性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长,因此最好种植在向阳、干燥的地方,荫蔽处则因光照不足而使枝条生长细弱,开花稀少,花朵变小。

3繁殖方法

3.1分株一般在3月中下旬,芽萌动之前进行。分株前先将枝条重剪,将整个植株全部挖起,分成几份,每份至少要带3~5根枝条和部分根系。苗木栽植后浇1次透水,以保证成活。

3.2压条在生长季节进行,以7月成活率最高,方法是将当年生的嫩枝压入土中,很容易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株。

3.3扦插进入雨季后,剪取1、2a生植株上健壮的当年生的木质化枝条做插穗,每段长10~15cm,留上部的2~3片叶,为了促进生根,用ABT生根粉对插穗扦插部分浸泡处理,处理浓度为50ppm至100ppm,处理时间为24h,然后插入沙土深度的一半,以后保持土壤湿润,约40~50d生根,翌年春季移栽。

3.4播种多用于单瓣品种的繁殖,秋季果实成熟后取出种子,沙藏越冬,第2年春季播种,种子具有很高的出苗率。

此外,对于重瓣品种的黄刺梅,还可用单瓣黄刺梅或2a生的蔷薇做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4栽培管理

黄刺梅的管理粗放,移栽时,在穴内施少量腐熟的堆肥或其它有机肥作基肥,栽后浇透水,隔3d左右再浇1次,便可成活,成活后一般不需再施肥,但为了使其枝繁叶茂,可隔年在花后施1次追肥。浇水应视干旱情况,一般在花前要浇1次水,入冬前浇足越冬水,雨季还要排水防涝。冬季落叶后进行修剪,将枯枝、老枝、细弱枝、病虫枝剪去,过长的枝条剪短,对于生长多年的老枝可疏剪内膛过密枝,以增加植株内部的通风透光,有利于第2年的生长。对1~2a生枝条最好少剪,以免减少开花量。

5病虫害防治

黄刺梅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发病时,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后期在叶面着色许多黑色小点。初侵染期喷1次15%的粉锈宁,兑水700~1000倍。生长期喷50%代森锌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另外,消灭病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进行传染,因此一定要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黄刺梅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可用50%的敌敌畏800倍液或用40%氧化乐果1000~1500倍液喷洒防治。

6园林应用

6.1单植黄刺梅叶片秀丽,花盛开时,一朵朵金黄色的花与绿叶相衬,显得格外灿烂醒目,而单瓣品种秋季红褐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其春季观花,秋季观果,夏季则绿叶婆娑,是花、叶、果俱佳的园林花木,这使得它非常适宜单植于开阔空旷的地点,如大片草坪上、花坛的中心、道路的交叉口以及道路转折点、缓坡、开阔的湖池、河岸边等处。

6.2丛植黄刺梅可三五成群较为紧密地丛植在一起,也可与其它彩色叶树种群植或片植,构成景观林。

6.3绿篱黄刺梅分枝性能好,萌蘖力、萌芽力旺盛,可密植成绿篱起到围挡、遮盖以及分隔空间的作用。

6.4道路绿化黄刺梅适应性非常强,可种植在城市道路两侧及分车带内,高速公路边坡地上种植,则有不错的景观效果。

6.5庭院绿化黄刺梅造型优美,花形别致,适合庭院绿化应用。尤其适合种植在松柏等深颜色的常绿树木前面,其深绿色的背景更能衬托出花色的明丽,也可栽种于建筑物的朝阳面或侧面,可以极大丰富景观效果。

金叶过路黄繁殖栽培技术


植物名称:金叶过路黄,拉丁学名:LysimachianummulariaAurea。

繁殖技术:它的繁殖主要靠扦插,每平方米插800株,扦插基质用草碳3份、熟土1份、细沙1份,基质厚度12至15厘米。亦可用1010厘米黑膜钵内充填基质,在钵内繁苗,待苗成活后可直接使用。

1、基质消毒先用2高锰酸钾对水消毒,24小时后浇清水使基质的水量为60%左右。

2、在母本繁殖地截取嫩茎,10至20条整理成捆,用菜刀切成1.5至2厘米短枝,每短枝保持二三个叶芽,放置阴凉处,并保持湿润。

金叶过路黄繁殖栽培技术

3、将短枝均匀撒布于床面,用硬纸板轻压,使之与基质紧贴,再薄撒一层基质。埋后洒清水,保持基质的表面湿润。之后每隔3-5小时洒水一次。

4、用双层遮阳网或其他材料遮阳,防止阳光直射。7-10天生根后逐步拆除遮阳网,增加光照。15天后全部拆除遮阳网。

5、发根后用过磷酸钙对水,浇施一二次。溶液为100倍或用0.5%磷酸二氢钾液喷施1-2次。

6、一般40天至50天即可移栽。为提高成活率,加快移栽的生长速度,减少杂草为害和除草用工,选用农用黑膜覆盖,开孔种植,效果较好。

过路黄采用的这项技术是应用埋条压条的原理,充分发挥金叶过路黄每一叶节均能发根、极易成活的习性,达到省工、高效的目的。春、夏、秋三季均可应用,成活率95%以上。与单枝人工扦插相比,工效提高20倍以上,一分地母本当年可繁殖40万至60万株。

黄香芋反季节栽培技术


1选地与播种

1.1土壤要求:芋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土质松软,灌排水方便的田块,或者有机质丰富的培泥土区,前作水稻最佳。收完晚稻后,在11月中旬左右选天气晴好时翻耕,按畦宽(含沟)1.5~1.6m,深翻土壤,并开好田沟,确保大雨后无积水。晒垡1~2周左右,使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

1.2播种:11月下旬开始,选晴好天气整地、施基肥,陆续播种,12月底播种基本结束。667平方米行距75~80cm、株距40~45cm,667平方米播1800~2200株左右。播芋种时以80左右角度放置为佳,芋子放好后覆土8~10cm,在芋行上盖栏肥或垃圾等有机肥,用40cm幅宽的地膜封盖,既防冻又可促提早出苗。芋种在留种田中随掏,随选,大小要均匀,重40~50g,顶芽粗壮,无烂孔,无病虫害。

1.3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硫酸钾复合肥35~50kg、磷肥(过磷酸钙等)50kg、90%敌百虫晶体1kg(治地下害虫)、硼沙等1~1.5kg,畜禽栏肥或厩肥、垃圾等有机肥料4000~5000kg。复合肥、硼沙、敌百虫等施于两株空间,距芋子10~15cm处,磷肥和芋子同放,栏肥等有机肥盖在覆土芋行之上。

2早管理促早发

2.1防冻保苗:当气温低于-7℃,要检查芋行温度,必要时加盖稻草等防冻。2月中旬后芋芽开始萌发出苗,要检查出苗破膜情况,以保证全苗。

2.2病虫草防治:地下害虫要防治2次,第1次在播种时。第2次主要防治芋虮等害虫,在培土筑垄10天后,用40%乐果或三唑磷、敌百虫晶体等药。每667平方米用药0.5~1kg,结合施追肥,〖KG*4〗每50kg水加40%乐果(或三唑磷)100~120mL或敌百虫晶体70~80g(只选1种即可),浇施在芋的基部周围,为防芋霉根,过1周以后,选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或敌克松等药液防治根部,每50kg水加药20~25g,过30多天后,视芋虮等虫情,每667平方米再用三唑磷0.5kg,兑水250~300kg,施于芋株脚周围防治,若芋叶病虫发生,可选用敌敌畏或敌百虫等药剂防治,浓度1000倍左右。除草主要进行3次,第1次在芋苗芽尖峰露出一点时,用草甘膦每背桶水(约15kg)加药150~180mL,并加一点中性洗衣粉喷雾,以增加除草效果。第2次在培土前8~10天左右,用同样的药再除,这次除草注意不能喷在芋秆及生长点上。第3次在培土后20天左右,经过几次雨后,杂草高约10cm时,用草甘膦加丁草胺或杀草丹混合药液在芋垄土壤表面喷雾,每背桶水加60%丁草胺50mL、草甘膦150~180mL。以后视草情再酌治。

2.3适时追肥:追肥3次,首次在芋齐苗展叶后选晴好天气松土1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8kg,兑水浇施。第2次在10~15天后,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13kg、硫酸钾肥10kg,兑水浇施或撒在两株空间。有劳力的再砍些鲜嫩柴草摆在芋行,以增加有机质,疏松土壤,量多更好。第3次约在4月中、下旬左右培土时,每667平方米用优质三元复合肥30~40kg、尿素20kg、硫钾肥20kg,浇施或撒施芋行空间(撒施不得触及芋秆的基部)。

2.4培土与灌水:4月中、下旬开始培土,垄高以35~40cm为宜,垄背表面的土要压紧,以土不滑为准,芋沟要沟沟相通,便于排灌。培土后芋田灌水,在阴天多的情况下,可再过3~5天后灌水,最好是在下过中小雨,芋垄土固定后再灌水。沟水保持25~30cm,以适应芋迅速生长的需要。有条件的砍柴禾覆盖芋垄更佳。芋田沟水约在6月末、芋上市前7天左右排掉,芋分批上市,分批排水,以防遭旱而影响产量,到立秋前1周开始,可将芋田沟水排掉,以免影响品质。

2.5控徒长与除去抽生鞭秆:当主芋禾秆长高到1.5m时,用药控徒长,每背桶水加杭州、宜兴产的多效唑(20g/包)1包,或比久(10g/包)2包喷雾。除去芋抽生鞭秆,一般在培土半个月左右进行,结合在芋田除草时,用草甘膦加杀草丹(或丁草胺)混合在芋垄表面喷雾,杀草丹能抑制鞭秆的抽生,每背桶水加草甘膦150mL、杀草丹50~80mL。

3合理安排收获

黄香芋收获期特长,从6月下旬前后开始,直至翌年2~3月均可收获上市。所谓合理安排,一是要按上市量随收随销,二是如不种植转茬作物,就将黄香芋留在田里,让其继续生长,不要将其收藏在家。延迟收获既能提高品质,又能增加产量,既省工又保鲜。

优无核(黄提)栽培技术要点


设施葡萄一般在6月份采收。采后对植株的管理有两种情况,一是保持原来的树体结构不变,不修剪,仍用原来的主蔓,让植株继续生长。二是重修剪,把原来的主蔓在主干处剪掉,使其重新萌发,长出新梢,把新梢培养成下一年的结果母枝。具体措施如下:一、保持原来的树体结构不变,让植株继续生长的应抓好以下两点1.肥水管理。在果实采收后应直接清理架面,及时追肥浇水。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以少量氮肥,以利于恢复树势,促进叶片同化作用及枝蔓成熟,加速树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同时对根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作用。并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9月上旬再施足基肥,基肥以优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施3000~5000公斤鸡粪或猪粪。对于缺硼的果园可随基肥一起每亩施入2公斤硼砂。2.树上管理。果实采收后,树上管理主要是注意保护好叶片,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严防新梢徒长,促进枝条成熟。对新梢及副梢要进行多次摘心,并随时掐去卷须,使叶片制造的营养更多地在枝蔓上贮藏起来。果实采收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波尔多液,连喷2~3次,可预防霜霉病的发生。如果已发生霜霉病,可喷两次25%的瑞毒霉800~1000倍液。对虫害要及时用药。二、重修剪,使其重新萌发,长出新梢,培养成下一年的结果母枝的大棚葡萄的管理如果在果实采收后剪掉原来的主蔓,利用新发出来的枝梢重新培养结果母枝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新梢加速生长和花芽分化。果实采收后立即去掉全部棚膜,进行重修剪,及时追肥浇水,每株施尿素50克左右,根部撒施,翻入土中。施肥后立即浇一次透水,使化肥随水渗透到土壤中。萌芽后选留一壮梢,其余新梢全部除去。当新梢长到20厘米高时,将新梢引缚于铁丝上,以后新梢每长高40厘米引缚一次。当新梢长到40厘米高时追施一次复合肥,二年生每株追施150克左右,二年以上每株追施500~800克,并随时摘除叶腋中的夏芽副梢。到8月下旬,对新梢进行摘心并保留顶端2个副梢,每个副梢留2个叶片反复摘心,促进主梢的营养积累和花芽形成。9月份至落叶前进行一次秋施基肥,每亩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4000公斤。6月下旬至8月上旬,根据葡萄植株的生长情况、气候条件,可喷布乙磷锰锌700倍液2~3次,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霜霉病和白粉病。

捧心兰的栽培技术


捧心兰(Lycaste)原生于中南美洲多雾的森林之中,属于群聚的附生植物,常附着于树上或岩石表面,大约有30~50种,地理分布从中美洲的墨西哥延伸到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和巴西。其花朵大、有蜡质、花期持久,花型呈现艳丽的三角形。有些具迷人的芳香,特殊宽广肥大的假球茎,皱折的叶子,而大部分属于中大型植株,拥有大型花朵,小型花仅属少数。栖息地属于中高海拔地区,夜间偶有薄雾,故被认为属于低光照植物。现今我们已了解捧心兰开花需强光和中等湿度,且开花前会有不同程度的落叶。

品种

通常将捧心兰区分为两群,一群为常绿型花梗由带有叶片的假球茎抽出,如Lycasteskinneri,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m以上,有微风且潮湿冷凉的地区;另一群为落叶型花梗由已落叶的假球茎抽出,约有10个品种,如L.tricolor、L.crinita、L.cruenta、L.campbellii、L.brevispatha、L.aromatica、L.deppei、L.consobrina、L.macrobulbon、L.lasioglossa,主要生长在干湿分明的中海拔地区,其特征是在冬天及早春时会有一段落叶休眠期,此时期只见隆起之假球茎及环绕在假球茎周围的花朵。

栽培环境

光度

光度需求因品种而异,光度太强会使叶面晒伤或呈现偏黄,太弱则会造成植株开花减少或呈现暗绿,正常叶片应为亮丽的绿色带微黄。落叶性品种之光度需求约为2,000~4,000呎烛光或生长在50~70%遮光环境,假球茎成长期间需有较强的光照;常绿性品种之光强度需求较低,约1,500~2,000呎烛光或栽培在遮光60~80%的环境下。

捧心兰的叶子大且薄,很容易受到晒伤,故在春、夏、秋季必须进行遮光,并栽培在空气流通和高湿度的玻璃温室中,在夏天时通常用中度遮阴,其它时间用轻度遮阴。当环境空气流通和湿度控制良好,在不被晒伤的情况下,光强度越高成长越快,花开越多。

温度和湿度

许多来自低海拔地区的品种,例如L.campbellii、L.powellii、L.ciliatavar.rossyi.,其温度需求较高,超过18~20℃,栽培环境类似蝴蝶兰。落叶性捧心兰原生于中海拔有季风的山麓,温度需求适中,能忍受的温度范围较大,约在10~35℃之间,栽培环境类似嘉德利雅兰。落叶性捧心兰在春夏生长高峰期时,需注意湿度和高温的控制,冬季为休眠时期,低温不会造成伤害;常绿性捧心兰主要来自较高海拔地区,需要有较低温的环境,夜温11~15℃,日温18~25℃,在成长阶段,最高温不能超过27℃,虽然偶而温度超过27℃不会出现伤害,但仍需要尽量避免。

湿度方面,捧心兰喜欢生长在50~70%潮湿的环境当中,栽培在温室内的捧心兰,通常无法提供类似的自然环境,但流动的空气有助于生长,所以利用内循环风扇使叶面空气流通,有利于捧心兰栽培。

水分与肥料

冬季是落叶性捧心兰的休眠期,仅需要少量的水或水气来避免假球茎枯萎,而春季接触到温暖潮湿的环境则会开始生长。常绿性捧心兰需长年保持潮湿,随季节的改变去调整浇水的频率。捧心兰新芽初成长时,其构造很像一条管子,顶端很容易积水,此时切勿从上面浇水,由于顶端积水若遇到气温回升,则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腐烂。

高海拔的捧心兰对盐类非常敏感,假如担心水中含盐量过高,则应先经去盐类处理后再使用,或可用雨水或每隔一段时间大量浇水,以减少栽培介质盐类累积之伤害。捧心兰小苗生长势弱,如用水苔栽培需注意水分的供给,水苔完全干燥后不易吸水,使用自动喷灌易造成太潮湿或干湿不均,因此若以水苔栽培宜用人工浇水并配合液肥供给,利用树皮栽培者因排水性佳,可使用自动喷灌系统。

捧心兰在夏天生长活力旺盛时,需规律地提供较多肥料,可施用N-P-K比例为30-10-10之肥料。秋天假球茎肥大,应减少氮肥施用,可改用N-P-K比例为10-30-20之肥料,以促进花芽的形成(有些品种在栽培过程中可以施予重肥或大量有机肥,而缓效性肥料亦可)。总之,肥料的使用与植物生长速率有关,通常在春天时需施用氮肥比例较高之肥料,但若为长年施用,氮磷钾等比例之肥料亦可,少量多次也是不错的施肥方式;如果考虑施用重肥,则必须确保栽培介质能保持湿润,但如果栽培介质的盐类累积已达到危害浓度,则栽培介质应保持较干燥。因为介质中所保存之水分会含有相当高的盐类,易造成根部的伤害,可利用毛细管水技术以底部吸水或滴灌方式等方法提供植物水分,那么盐类就不会继续累积,可克服盐类累积之危害。

小苗时的施肥方式通常以液肥或缓效性肥料为主,因为小苗所用之栽培介质少,而有机肥体积大,施用不方便,且小苗生长势弱,若施用未完全腐熟的有机肥,易感染病虫害;大苗或开花株则可施予大量有机肥,有机肥富含有机质,利于植物生长,且不会有肥伤问题。

病虫害防治与管理

通常捧心兰虫害与病害较少,杀虫剂与杀菌剂偶尔喷洒即可,管理方法可依照一般兰花之栽培模式,但必须注意部分农药对捧心兰的皱状薄叶可能会造成伤害,尤其是系统性农药。故新农药使用,需先对少数植株做测试,观察无不良反应后才可全面使用。一般较常见的虫害是蚜虫和介壳虫,量少时可用棉花沾酒精去除,大面积危害时才喷杀虫剂。

《黄桷兰栽培技术》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栽培养护技术设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