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植物种植技术。

植物养护汇集了海量植物养护知识,植物的养护技巧,这些您知道吗?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养护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小编向您推荐《越夏番茄种植育苗技术与田间管理》,希望您喜欢!

越夏番茄种植育苗技术与田间管理介绍:越夏番茄种植育苗,一般是为9月上中旬定植提供壮苗。番茄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1.选用良种。

选用适应性强、抗病、优质、丰产的矮秧早熟品种,如鲁粉2号、津粉65.早丰、早魁等。在病毒病发生较重的地区,也可选用强力米寿、强丰、鲁粉1号、双抗2号、中杂4号等中晚熟较抗病毒病的品种。但要适期早播,定植后留2穗果及早打顶。

2.育苗畦的选择与整理。

选择3年内未种过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且排灌方便的生茬地作育苗畦;在病毒病重发地,育苗畦附近最好没有黄瓜地。育苗厢做成1-1.5米宽的半高畦,或易于排水的平畦,用充分腐熟的圈肥等作基肥,深翻后耙平。

3.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北方地区一般以7月下旬-8月初为宜。如播种偏早,番茄苗期高温期太长,则病害重;播种晚,病害虽轻,但定植后果实尚未长大或成熟,天气已转冷,产量较低。病害轻和夏季较凉爽的地区,可适当晚播;选用中晚熟品种的可早播,早熟品种适当晚播。

4.种子播前处理。

番茄种子播种前3-4天,先将种子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钝化种子携带的病毒。后用清水洗净药液,再将种子放入50℃温水中,搅拌冷却至30℃时,静置浸泡3小时,后将种子捞出沥干,用湿布包好,放在室温下催芽。催芽期每天用清水淘洗1次以防发霉。发芽后,先将育苗畦浇足底水,于下午4-5时播种,播后覆土1-1.5厘米。

5.播种畦的苗床管理。

番茄种子播种后,在育苗畦上搭凉棚,于晴天上午10时-下午3时,覆盖薄草帘遮阴降温。出苗后及时间苗,并用马拉硫磷或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防治秧苗蚜虫。苗期干旱,适当浇水;雨涝天可在凉棚上覆盖塑料薄膜防雨。

6.分苗畦的苗床管理。

选择生茬地作分苗畦,畦内施腐熟圈肥作基肥;地力较差时,每个标准畦(33.3平方米)还可掺施1公斤氮、磷、钾复合肥,并深翻畦土,使肥料与土壤混匀,耙平畦面。秧苗达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苗距10-12厘米。对秧苗生长不宜控制过重,畦土偏干时应酌情浇水,并配合划锄保墒。定植前3-5天,浇水切块,切块后要采取防雨措施,使秧苗能带土定植。

7.越夏番茄种植的田间管理。

夏季是番茄的生长期,正值高温高湿、台风暴雨多或高温烈日曝晒交叉变化的季节,病虫害严重,因此,应选择2~4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并采用深沟高畦,以利于排水,基肥应增加磷钾比例,控制氮肥用量。同时,适当密植,以便相互遮阴,降低和稳定土壤温度,有利于根系生长。

番茄苗定植后可用稻草等覆盖畦面,上面再培土,防止雨后土表板结,减少水分蒸发,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发生。整个生育期,只需除草、培土,不需中耕,还要早搭架。应保持土壤湿润,及时追肥,坐果后要多施勤施。同时,应防止果实脐腐病的发生,可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钙。

7.越夏番茄种植生长期管理。

(1)抓好生育期管理。包括中耕除草,蓄水保墒、搭架绑蔓,整枝打杈、去掉老叶、通风透光、加强防治病虫害、加强温度管理等措施。温度管理就是要白天应适当加大棚室通风量,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10~13℃之间。开始放风时,放风口应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午后气温下降后逐渐将风口变小或关闭。

(2)抓好肥水管理。番茄的生长期在夏秋雨季一般不需要浇水,但当1~3穗果成熟时遇旱,也应适当浇水。根据番茄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以促进果实发育,保花保果。一般作底肥可施入微生物菌肥,追肥可施入贝壮秧剂和增甜灵,使其看上去更加好看美味。有条件的可追施豆饼、棉籽饼等饼肥。

(3)做好整枝管理。番茄在生长过程中,每个叶腋出会长出嫩芽,要把第一个花序以下的嫩芽及时除去,以免影响消耗营养、果实的采光和产量,每株留4-6个花序后,将植株掐尖去顶,控制营养只供应果实,保证产量。

编辑推荐

夏植丝瓜田间管理技术


夏植丝瓜田间管理技术

(1)水肥管理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夏季栽培,苗期应控肥控水,出现雌蕾才开始追肥。炎热的夏季,要早、晚浇水,水分不足,丝瓜易纤维化,品质下降。初收期每亩追施毛肥50公斤,猪粪750公斤,采收期应及时追肥,一般每采收2~3次,追肥一次,每次每亩培进口复合肥20公斤,钾肥10公斤,盛收期每隔一天淋一次复合肥水,用量为每亩2公斤。

(2)植株调整

第一个瓜座果前,只保留主枝蔓,侧蔓全部摘除。座第一个瓜后,保留3~4条强壮、有雌花的侧枝,任其生长,摘除部分瘦弱、过密或染病的侧枝。并及时摘除病、老、黄、密的叶片和过多的雄花以及畸形瓜、僵化瓜、病瓜、虫蛀瓜、过密瓜等。

(3)人工辅助授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提高座果率,增加产量。

(4)吊瓜、理瓜

当丝瓜幼瓜被竹、叶、蔓阻碍或卷须缠绕,不能自然下垂正常生长,容易变弯或畸形,要进行吊瓜和理瓜,一般吊瓜在成瓜后2~3天进行。

(5)适时采收

丝瓜从开花至商品成熟约10~12天,采收标准,瓜身饱满、匀称,果柄光滑,瓜身稍硬,果皮有柔软感而无光滑感,手握瓜尾部摇动有震动感。采摘时果实要保持完整。

夏茄子的田间管理措施


夏茄子因其生长处在高温、多雨、病虫草发生频繁季节,产量低而不稳,要实现理想的产量应抓好以下田管措施:

一、施好三肥:秧苗活棵后,施好提苗肥,亩施20%人粪尿1000公斤或穴施复合肥10~15公斤;在门茄膨大时,施好初果肥,施人粪尿1500公斤或穴施复合肥15公斤;施好壮果肥,在茄子进入结果期施入人粪尿2000公斤或施复合肥20公斤。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二、管好三水:除浇好定根水外,在果实开始发育露出萼片时,浇好稳果水,以保证幼果生长,重浇壮果水,此时果实发育最快,灌大半沟水,达到墒足自然落干;采收前2~3天,轻浇一次冲皮水,使果实充分长大。

三、整枝:茄子枝条开花结果习性相当规则。角层分枝保留对叉的斜向生长或水平生长的两对称枝条,对其它枝条,尤其是垂直向上的一律打掉。打杈在门茄坐稳后将下面发生的腋芽全部打掉,在对茄和四月茄以上除及时摘腋芽外,还要打顶摘心,这样可保证每株结果5~7个。

四、中耕除草:茄子旺盛生长阶段,也是杂草旺长期。因此要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在封行前进行2~3次,进行消灭草荒,延长保墒时间、培土目的。封行的不再进行中耕。

五、防病治理:造成夏茄子减产降低甚至丧失商品价值的病虫有绵疫病、褐斑病、芽螟。防绵疫病可用70%敌克松500~600倍液或70%百菌清600倍液防治;防褐斑病可用65%代森锌500~600倍液防治;防芽螟最佳时期为下一节花序伸长、上一节花序尚未伸长时用药,可用2.5%功夫4000倍液或20%灭扫利800倍液防治。

六、采收:当茄子出现一圈由白到淡绿色的环状节时要及时采收上市。

木薯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介绍


木薯是灌木状多年生作物。在广东、广西地区种植较多,木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在年平均温度18℃以上,无霜期8个月以上的地区,山地、平原均可种植;降雨量600~6000mm,热带、亚热带海拔2000m以下,土壤pH3.8~8.0的地方都能生长,最适于在年平均温度27℃左右,日平均温差6~7℃,年降雨量1000~2000mm且分布均匀,pH6.0~7.5,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地生长。

木薯的种植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选地:木薯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只要不严重积水或干旱的地方均可种植。但要获得较高亩产量,宜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蔬松、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为好。

整地:要求深耕耙碎,深耕27-30厘米,如犁耙难达此深度,可采用起畦的办法来加厚土层。

二、种茎的选择及其处理

种茎选择:木薯种茎的选择标准以充分成熟、粗壮密节、新鲜坚实、芽点完整、不损皮、不干枯、不熟烂、无病虫、皮层绿色、砍断切口有乳汁流出的主茎中、下段为最好。

种茎处理:选好种茎后,按每2-3个有效芽将木薯种茎截成小段(不要让表皮断裂和损坏芽眼),用代森铵或石灰水对截好的种茎进行浸泡消毒,要求当天截茎、消毒并种完。

三、栽培方式

1、纯种:木薯一般采用纯种,好管理,但土地利用率低,产出率低。2、间、套种:木薯前期生长缓慢,株行间疏空透光,适宜推广间、套种植方式。间、套种不影响主作物的生长发育,又有利于木薯的生长,增加单位面积复种指数,提高光能和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间套种主要以西瓜、小南瓜、毛节瓜、红瓜子、花生、大豆、绿豆等生育期短的矮杆作物为主,也可以间种早玉米,或在幼龄果树地间套种。3、地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改善了土地耕作层的生态条件,协调了水、热、气、肥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升温、保水、保土、保肥、防草害的作用,可提早在2月底3月初种植,促进早发芽、早生长,降低土壤水份蒸发,保持土壤湿润和疏松,有利于木薯生长和块根彭大,提高产量30%以上。

方法是:在犁耙好的土地上,按行距(1米)起畦,将所需肥料一次性施于畦中间和泥土拌匀,(一般亩施农家肥500―750公斤,复合肥25公斤,氮肥20公斤,钾肥25公斤,磷肥25公斤),畦面覆盖1米宽地膜(每亩用膜约5公斤,市场售价6.6元/公斤,亩投入约33元),地膜四周用泥土压实,然后按株距(0.8―1米)将木薯种茎扦入畦膜两边,种茎露出地面3―5厘米。注意选择在下雨后或土地湿润时进行盖膜种植,以保证种茎的发芽率。

四、露地种植主要栽培技术更多绿色尽在植物59网

(一)选用良种。木薯王、华南124、精选124、绿宇特、GR911、南植199、巴西7号、巴西2号、南植105、新选056、新选01等。经试验,这些品种均比原当家品种增产16%以上,是目前我市比较高产的品种。

(二)施足基肥。木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施用比例以N:P:K=2:1:2―3为宜,钾肥对木薯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肥的基本原则是施足基肥,早施壮苗肥,重施结薯肥,酌施壮薯肥。基肥一般亩施磷肥25公斤,农家肥500―750公斤,复合肥15―25公斤。

(三)适时播种。当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如温度过低,下种后长期在土壤中不能发芽,就会干枯或霉烂,失掉发芽能力。我市一般在3月上中旬种植。

(四)种植方法。木薯的种植方法有平放,斜扦和直插。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生产上采用斜插法或平放法,平放法省工快速,结薯浅生,水平分布,容易收获,但发芽较慢,容易缺株。此法适合表土浅瘦,底土粘实的土壤采用。斜插法出苗快而整齐,出苗率高,结薯朝一个方向伸展,收获更方便,但抗风性较差,容易倒伏。

(五)合理密植。木薯的种植种植密度视土壤肥力及品种而定.一般种植密度为600―1000株/亩。株行距0.8-1米1米。土壤肥沃或分枝性强的品种,植距可宽些,土壤肥力较差或株型直立品种,可适当密植。

(六)田间管理

1、补苗。为保证全苗,发现缺苗要及时补苗,通常在植后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凡是补植的苗,在成活后立即进行追肥以便赶上一般的生长。

2、间苗。木薯植后通常有2―4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如任其生长,每穴将有多个主茎,会造成荫蔽和消耗养分。一般间苗在齐苗后,苗高15―20厘米时进行,每穴留1―2苗为宜。

3、中耕除草。木薯的块根需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的表土层才能发育良好。因此,植后三个月内的中耕除草是促进块根据增长、提高单株产量的关键时期。一般植后30―40天,苗高15―20厘米时,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植后60―70天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植后90―100天,如果需要,可进行第三次中耕松土。

4、追肥。植后40―60天,苗高20―30厘米时,应及早施下壮苗肥,亩施尿素7.5―10公斤、钾肥5―7公斤,促进苗木生长整齐、粗壮;5―7月间,苗高60―90厘米时,可结合中耕除草,重施结薯肥,促进结薯,增加薯数,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15公斤。9―10月间,苗高100―130厘米时,结合培土防风工作,适当施少量壮薯肥,亩施硫酸钾(或氯化钾)5―7公斤。施肥方法是开条沟施下盖土即可。

5、看苗喷施多效唑,对于施肥充足,苗势过旺的木薯,可分别在苗高30―50厘米,80―100厘米,130―150厘米分别用多效唑2包+磷酸二氢钾1两兑水30斤喷洒于木薯的顶端和幼嫩部位,以淋湿不滴水为宜,可增产20―30%左右。

(七)适时收获及种茎贮藏

1、木薯的收获。木薯成熟的特征是叶色稍转黄,基部老叶脱落,薯块皮层粗厚,外表色泽变深,薯外皮易脱开时,表示已成熟,可以收获。

2、种茎贮藏。埋藏法:种茎要在霜前收获收藏。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位置较高不积水的地方,用锄头挖成30-50厘米深的坑,宽度随种茎长度而定,长度随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5米,高度1米左右。把种茎整齐堆放于坑内,盖好5―10厘米土,形成拱背形,留有3―5个通气孔。

竹荪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竹荪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脆嫩可口,味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于降血压、降血脂、减肥、防治糖尿病,并有抗癌和抗炎症的作用。市场前景非常好广阔。以下为您介绍一下竹荪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新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是我国名贵山珍。90年代初期福建省古田县首创野外阴棚畦床栽培竹荪成功之后,实现了春季接种,当年夏季收成,生产周期缩短2/3,单产提高10倍。近年来在栽培技术上又有新的突破,采取免棚生料开放式栽培法不仅稳产高产、省工省料、降低成本,而且拓宽栽培领域,解决了菇粮争地的矛盾。

一、原料处理

栽培竹荪的原料来源广泛,各种竹、木、枝桠、碎屑,农作物秸籽,谷壳,山上苇芦等野草,均可利用。生料栽培的原料不需蒸煮杀菌,只要把竹、木原料切碎,晒干,置于水池中浸泡,并加入0.3%-0.5%的石灰,浸泡时间24-48小时后,捞起沥于含水量60%-70%,就可用于生产。采用蔗渣、棉籽壳、玉米芯、野草、黄豆秆、谷壳、花生秆、油莱秆等秸杆类栽培,可按上述比例的石灰水泼进料中,闷10一24小时后即可使用。

二、菌种选择

竹荪菌种有棘托长裙竹荪、红托短裙竹荪等。适于生料栽培的应选用棘托长裙竹荪,其抗逆力强,菌丝分泌的胞外酶,可以分解吸收生料的养分。出菇快,接种后2个月可采收,每米2可产出竹荪干品250-350克,高产的达500克,比红托短裙竹荪单产提高3倍。菌株以D-古优1号最理想。

三、免棚开放式栽培技术

棘托长裙竹荪,属于高温型,其子实体生产发育期为每年夏季6-9月间。此时正值各种农诈物如大豆、玉米、高粱、瓜类等茎叶茂盛期;夏季果园、林场的林果树木郁蔽,遮阴条件良好;而且上述农作物及林果树木每天呼出大量氧气,对竹荪子实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这些天然的环境为免棚栽培竹荪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有机结合形成生物链。下面介绍几种开放式栽培管理技术。

l、竹荪畦旁套种农作物

(1)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我国南北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适于菌丝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3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0℃,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南方诸省竹荪套种作物,通常为春播,\惊蛰\开始堆料播种,\清明\开始套种农作物;北方适当推迟。

(2)场地整理。菇床先开好排水沟,床宽1米,长度视场地而定,一般以10一15米为好。床与床之间设人行通道,宽20一30厘米,床面\龟背形\,距离畦沟25-35厘米,防止积水。

(3)播种方法。竹荪播种采取一层料、一层种,菌种点播与撒播均可。每米2培养料10公斤,菌种5瓶,做到一边堆料,一边播种。

(4)覆土盖物。堆料播种后,在畦床表面覆盖一层3厘米厚的腐殖土,腐殖土的含水量以18%为宜。覆土后再用竹叶或芦苇切成小段,铺盖表面,并在畦床上罩好薄膜,防止雨水淋浸。

(5)套种作物。在竹荪床旁边套种黄豆、脾豆、高粱、玉米、辣椒和黄瓜等高秆或蔓藤作物。当竹荪播种覆土后15一20天,就可在畦旁挖穴播种农作物种子,按间隔50-60厘米套种一棵。

(6)田间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培育25-33天,菌丝爬上料面,可把盖膜揭开,用芒箕或茅草等扦插在畦床上遮阳,有利于小菇蕾形成。菌丝经过培养不断增殖,吸收大量养分后形成菌索,并爬上料面,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很快转为菇蕾,并破口抽柄形成子实体。出菇期培养基含水量以60%为宜,覆土含水量不低于20%,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为好。姑蕾生长期,必须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相对湿度不低于90%。菇蕾膨大逐渐出现顶端凸起,继之在短时间内破口,尽快抽柄撒裙。竹荪栽培十分讲究喷水,具体要求四看即一看盖面物。竹叶或秆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干燥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朵形美。

2、林果间套种竹荪。

利用苹果、柑桔、葡萄、油柰、桃、梨等果园内的空间地,以及山场林地的树木空间地,均可套种竹荪,提高土地利用率。具体技术:

(1)园地整畦;选择平地或缓地坡的果林,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近水源的果园。在播种前7-10天清理场地杂物及野草,最好要翻土晒白。果树头可喷波尔多液防病害虫。一般果树每间距3米x3米,其中间空地作为竹荪畦床。可顺果树开沟作畦,人行道间距30厘米,畦宽60-80厘米,整地土块不可太碎,以利通气,果树旁留40-50厘米作业道。

(2)堆料播种;播种前把培养料预湿好,含水量60%左右。选择晴天将畦面土层扒开3厘米,向畦两侧推,留作覆土用;然后培养料堆在畦床上,竹荪菌种点播料上,再铺料一层,最后覆土。如果树枝叶不密,可在覆土上面铺盖一层稻草和茅草,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盖好薄膜,防止雨淋。畦沟和场地四周,撒石灰或其它农药杀虫。

(3)发菌管理:播种后15-20天,一般不需喷水,最好每天揭膜通风30分钟左右,后期增加通风次数,培养料保持含水量60%-70%。春天雨水多,挖好排水沟,沟要比畦深30厘米。菌丝生长温度适应23-26℃。

(4)出菇管理;播种后25-40天菌丝长满培养料,再经10-15天菌丝体形成菌索爬上覆土,在正常温度20℃以上培育10-20天即可长出菇蕾,此时保持湿度80%-90%。再经过培育20一28天,菌蕾发育成熟,破蕾、抽柄、撒裙时,即可采收。

3、竹头无料仿生栽培竹荪

选择砍伐2年以上的毛竹,在竹头旁边上坡方向,挖一个穴位,大小5一6厘米,深20-25厘米,穴位填腐竹叶厚5厘米。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填一层腐竹叶10厘米厚,再播种一层菌种,照此填播2-3层,最后用腐竹叶和挖出来的土壤覆盖2-3厘米厚,轻轻踩实。若土壤干燥,要浇水增湿,覆盖杂草、枝叶遮阳挡风,保湿保温。菌种下播时,注意下层少播,上层多播,使菌丝恢复后更好的走向死竹鞭。也可以采取在竹林里从高向低,每隔25-30厘米挖一条小沟,深7一10厘米,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然后盖土。每667米2毛竹有旧竹头180-200个,挖蔸花工费钱,留作又难腐烂,就地利用栽培竹荪,可以进行竹头分解,两全其美。

下潮地加工番茄的田间管理


1.打孔放苗、封洞、护膜

幼苗出土两片子叶后要及时打孔放苗,放苗时应根据苗情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掌握放苗的缓急。如果气温偏低,幼苗生长缓慢,放苗打孔应先稀后密,起初每隔2米至3米打一直径3厘米至4厘米的洞,及时通风、降温、炼苗。然后隔1天至2天再增加放苗孔密度,继续加大通风量炼苗,最后定苗密度应在35厘米至40厘米,每孔放2株至3株。放苗后及时埋细土封洞,出4片至6片真叶时定苗,亩保苗3500株左右。

2.中耕除草

苗齐后及时中耕,耕深10厘米至20厘米,先浅后深,至果实膨大期头水前停止中耕,全生育期中耕3次至4次,结合中耕进行除草,并进行开沟,沟深20厘米至25厘米。

3.蹲苗

下潮地水分比较充裕,加工番茄应进行适当的蹲苗,头水应掌握在第一穗果实有小枣大小、侧枝已开始坐果时进行,结合灌催果水,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5公斤。

4.浇水

下潮地加工番茄要实行半沟浅灌、不漫垄、不淹根,半开或全开下水口,上灌下排,不旱不淹,不留积水,高温期应早晚灌水,避免忽涝忽旱河雨前雨后灌水,7天至10天浇一次水,采果期间不灌水。

5.清沟扶秧

浇头水前,根据果枝长势将沟内枝蔓按自然生长状态摆在垄上,禁忌大翻身,并注意不要将果实暴露在阳光下。

6.病虫害防治

加工番茄常见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早疫病。

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

(1)在田间发现病株后立即将病株拔除,并带出田外。

(2)发现病株后,在全田使用64%杀毒矾500倍至600倍液进行田间喷雾,对发病株穴用64%杀毒矾500倍至600倍液灌根。

防治早疫病:

(1)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亩喷施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至700倍液,每隔7天至10喷一次,一般1次至2次。

(2)发病后每亩喷施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至15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2次。

加工番茄主要虫害为棉铃虫。

防治方法:

(1)进行秋翻冬灌,杀死越冬蛹。

(2)种植玉米诱集带,诱杀棉铃虫,并及时对诱集带进行防治。

(3)棉铃虫1龄至2龄幼虫时,用2.5%功夫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连续喷2次至3次。

洋蒲桃(莲雾)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


洋蒲桃(莲雾)的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介绍:洋蒲桃性喜温暖怕寒冷,生长最适气温为2530℃,喜好湿润的肥沃土壤,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砂土、粘土、红壤和微酸或碱性土壤均能种植,但还要做好给洋蒲桃整枝修剪、营养管理、灌溉排水、防寒及产期调节等。

洋蒲桃定植宜在春季,株行距4m5m。挖大穴、下大肥、种大苗。穴要挖1米见方,垃圾土杂肥每穴要50公斤。苗木要求一级苗,每公顷种植500株左右,以后逐渐疏伐。

【整枝修剪】:洋蒲桃为常绿乔木,树的开张性大,为便于管理,在栽植后约离地面40~60厘米处选留健壮、角度大的主枝3~4枝,向四方均匀分布,将直立主干剪除或用铁丝拉斜,以养成良好的开张树型,树高一般不超过2.5米,但切忌在6~7月或8~9月开花期修剪。

【肥料管理】:

1.每年催花成功后的9~10月间,母株需施氮、磷、钾为全年总量的50%(总量N-P2O5-K2O各为1.2公斤),另加鸡、鸭粪、饼肥或堆肥每株10~30公斤。

2.洋蒲桃花果期的10月至第二年5月分次施余下的50%氮肥和25%磷肥,并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一次钙、镁、硼、锰、铁、铜、锌、钼等微量元素,这对洋蒲桃的品质和色泽都有重要影响。

3.采收末期的6~7月施剩余的磷、钾肥。施用方法,洋蒲桃树开花前的基肥,采用在树冠边缘向内离树干约30~60厘米处,开一环形施肥沟,深约15厘米,宽20厘米,施肥后覆土,其他时期的追肥可沿树冠外缘行沟施或撒施。

【灌溉排水】:除休眠及花芽分化期果园宜干旱外,其他时期均需充足水分。一般在栽培期为打破休眠,会以断根及淹水栽培法。

【防寒保暖】:加强肥培管理使洋蒲桃树势健旺及多施钾肥增强抗寒力外,可以于12月起每周喷施98%荼乙酸钠(SNA)及激勃素(GA-3)10~20万倍液,在寒流来袭前后一天再各喷施一次高浓度98%荼乙酸钠4~5万倍。若下霜,应于深夜或第二天早晨喷地下水洗去叶面的积霜。

【收获和加工】:当洋蒲桃固有的色泽出现,果洼(脐)展开时,就可开始采收。果实不耐贮藏,一般室温下只能贮放一周,采收包装后宜立即送往市场出售。洋蒲桃以鲜果生食为主,也可盐渍、糖渍、制罐及脱水蜜饯或制成果汁。

《越夏番茄种植育苗技术与田间管理》由植物养护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植物养护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特种植物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