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在冬天,黄果柑树常常会出现冻害,轻者花芽冻伤,落叶严重,使果树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严重时甚至能够导致黄果柑树冻死。那么,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是什么?有哪些预防措施?黄果柑冻害后有哪些护理措施?下面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1、冻害发生的原因

除低温这一直接因素外,黄果柑冻害的发生还取决于树龄、树势、栽培管理水平等。要做到精细管理,提早预防,即可避免或减轻冻害。实践证明,栽培管理差的果园冻害严重,栽培管理好的则冻害轻微或不受冻害,所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寒能力是黄果柑防冻的重要途径。

2、冻害的预防措施

2.1冻前灌水

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来临之前对黄果柑树进行地面灌水,以水蓄温,降低温差,使霜冻期间地温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减轻冻害。灌水最好在中午以后进行四点以前结束,以傍晚渗透为宜。

2.2及时撒施农家肥

霜冻来之前对黄果柑树进行一次树盘范围内的表土撒施农家肥(最好是草粪),厚度为15cm左右,这样可有效地提高根际土壤温度,从而提高根系活力,提升树体抗冻能力,如果结合地膜覆盖效果会更好。

2.3果园熏烟

低温寒潮来临前的傍晚,以柴禾、杂草、木屑等为燃料,一般每667?果园可设4~5个着火点,每堆用料20~30kg,在夜间11点开始熏烟至次日凌晨4点,通过熏烟可提高园内温度2℃左右,以减轻冻害。冬季冷空气易积聚的地洼果园,该法效果较好。

2.4喷施抑蒸保温剂

喷施矿物油保叶防冻,在寒潮到来之前喷洒80倍液矿物油乳剂。

2.5浮面覆盖

在低温来临前使用地膜对树冠进行覆盖,防止冻雨与黄果柑果枝接触而造成冻害。覆盖后要确保树冠内部通风,不宜将植株过于密闭,若遇晴天气温回升,及时揭开薄膜,防止高温灼伤树体。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3、黄果柑冻害后的护理措施

3.1施肥

受冻的黄果柑因蒸腾作用减弱,水分和养分输送困难,故春肥应在早春解冻后及早进行,可分两次施用。肥料要以速效氮肥为主,薄肥勤施,对轻微受冻发生卷叶、黄叶、生长衰弱者,应立即向树冠喷施0.5%尿素水或者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5d1次,约喷3次左右。

3.2修剪

修剪应根据受冻轻重不同而区别对待。对于枝梢完好、只有部分叶片受冻枯焦而未脱落的轻伤植株,应尽早摘除枯焦叶片,以免继续消耗水分,扩大受冻部位;对受冻出现枯梢的植株,在萌芽抽梢后截去枯死部分。冻后的修剪工作应在生死界线分明以后及早进行。对受冻严重的树,如树冠与树势均不易恢复者,宜重新建园。

3.3防治病虫

受冻植株极易感染病虫害(如树脂病、疮痂病及为害新梢嫩叶的炭疽病和螨类、蚧类、蚜虫、凤蝶、潜叶蛾等),应及早防治。

延伸阅读

马铃薯表皮龟裂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马铃薯是很多人喜爱的食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蔬菜,在我国南部地区有着大范围的种植。有过种植马铃薯经验的人,可能都知道马铃薯在种植时有可能出现龟裂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龟裂呢?小编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马铃薯出现龟裂的原因

1.砂石含量过高

当土壤中砂石含量过高时,容易在马铃薯块茎表面产生划痕。划痕在块茎膨大时会逐渐加深,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表皮龟裂。另外,温度较高时持续干旱后突然浇大水或遇到降雨,根茎在干旱时形成周皮,膨大速度慢,潮湿时植株吸水多,块茎膨大快而使周皮破裂。

2.温度影响

马铃薯块茎形成、膨大期的温度以15~18℃为宜,温度适宜时,马铃薯块茎迅速膨大,但若遇到高温或降温,会使马铃薯块茎外层细胞分裂速度减慢,而块茎内部细胞还处在迅速分裂生长,这样使块茎外层与内层细胞生长速度产生不平衡,极易造成马铃薯块茎出现表皮龟裂的现象。

3.虫害影响

马铃薯线虫病也是造成表皮龟裂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由线虫侵染危害块茎引致,受害后表皮现褐色龟裂,内部出现点状空隙或糠心状。地上部病株通常在受害初期症状不明显,发苗慢、细弱或植株生长缓慢、矮小,与缺水缺肥的症状相似,随着危害逐步加重,病株出现小斑点,斑点不断扩大,有时在中午表现出萎蔫或过早死亡的现象。

马铃薯线虫会通过带病种薯、病土、带病肥料、水流、日常的农事操作等方式传播,也就是马铃薯复种会为线虫的危害提供有利条件,但是近年来由于受传统种植模式以及耕地面积的限制,马铃薯的复种指数普遍偏高,加上农户对马铃薯线虫的防治意识低,马铃薯线虫病蔓延十分迅速。

二、马铃薯龟裂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的龟裂防治主要就是对马铃薯做好日常的常规种植管理,包括种植土壤的选择,保持稳定的温度等等。针对马铃薯线虫的防治,专家建议防治线虫农户要重防轻治,以预防为主。除了采取农业、物理防治措施之外,还需要结合盈辉杀线剂来控制土壤中的线虫数量。盈辉杀线剂当中的利根砂、盈辉快线、天地线、无线等产品均有颗粒剂和水剂两种剂型,适合马铃薯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农户可在马铃薯移栽前,用盈辉杀线剂颗粒沟施、穴施或全田撒施即可,持续期长达2-3个月。若马铃薯在生长期受线虫病危害的,则可用盈辉杀线剂水剂兑水灌根、冲施。

小麦黄矮病预防措施


小麦黄矮病是一种病毒病,蚜虫和灰飞虱是病毒传染的主要载体,小麦黄矮病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黄绿相间条纹。病叶较光滑。发病早植株矮化严重,但因品种而异。冬麦发病不显症,越冬期间不耐低温易冻死,能存活的翌春分蘖减少,病株严重矮化,不抽穗或抽穗很小。拔节孕穗期感病的植株稍矮,根系发育不良。抽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植株矮化不明显,能抽穗,粒重降低。与生理性黄化区别在于,生理性的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整叶发病,田间发病较均匀。黄矮病下部叶片绿色,新叶黄化,旗叶发病较重,从叶尖开始发病,先出现中心病株,然后向四周扩展。

黄矮病本来并不是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但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等因素,使得传毒昆虫的越冬条件改善,年繁殖代数增加,虫口密度增大。因而,黄矮病的危害也相应的逐年加重,甚至出现暴发流行的现象。

冬麦播种早、发病重;阳坡重、阴坡轻,旱地重、水浇地轻;粗放管理重、精耕细作轻,瘠薄地重。发病程度与麦蚜虫口密度有直接关系。有利于麦蚜繁殖温度,对传毒也有利,病毒潜育期较短。冬麦区早春麦蚜扩散是传播小麦黄矮病毒的主要时期。小麦拔节孕穗期遇低温,抗性降低易发生黄矮病。小麦黄矮病毒病流行与毒源基数多少有重要关系,如自生苗等病毒寄主量大,麦蚜虫口密度大易造成黄矮病大流行。

防治小苗黄矮病可以鉴定选育抗、耐病品种一些农家品种有较好的抗耐病性,因地制宜地选择近年选育出的抗耐病品种。

1化学防治黄矮病的治疗虽有困难,但预防却不难做到,关键是掌握好用药的时间。

1.1出苗后用药冬小麦出苗后的10月中旬左右,气温尚高,正是传毒蚜虫从玉米、洋芋等大秋作物上向冬小麦迁移危害时期,而偏偏这一时期又是农民朋友认为“无虫可防无病可治,一年的植保工作应该到此结束”的时期。为此,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预防。药剂选择以蚜虫为主要灭杀对象的内吸性农药为宜。如氧乐菊酯,氰久等。

1.2翌年返青后用药冬小麦返青后,传毒蚜虫又从越冬地向麦田迁移。此时,又是一个预防的关键时期,用药原则同于上年秋季。

2农业防治根据黄矮病总是从坟地、草滩、草埂向地块中央扩展蔓延的特征来看,带毒蚜虫在冬小麦返青前必定栖息在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丛中,待冬小麦返青之后,便迁移危害。因此,田边地埂上的杂草必须挖除干净。小麦地边坟地、草滩内的蚜虫也要进行灭杀。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补救措施田间如发现植株有明显矮化、丛生、花叶等病状时,应即行拔除,及早改种其他作物,以免贻误农时。

总而言之,冬小麦“黄矮病”的防治,必须把握“防重于治”的原则。而预防的关键措施又是在秋季冬小麦出苗后和来年拔节前灭杀传毒蚜虫。

白灵菇出现畸形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房棚结构不合理。白灵菇栽培场所分室内菇房和野外菇棚。常因设计不合理,以致空气不流通,严重缺氧,致使好气性的白灵菇发生畸形。理想的菇棚应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房棚不宜太大,一般长方形的棚室每棚以容3000袋或5000袋为宜。通风口应设在长向两旁下方,用砖砌成24cm24cm的口径,每隔1m开1个通风口,横向两旁的通风口要等平,菇棚两端门膜应能开闭,棚顶用无滴膜加草帘或遮阳网覆盖。

2.菌墙垒叠欠妥。菌袋进棚垒墙太高、太密,菌墙之间填入粘性土壤,割膜不得体均将导致不透气。要达到适时出菇,出好菇,必须做到五要:①时间要准:12月上、中旬菌袋生理成熟便转入催蕾;②叠墙要稳:菌袋码垛6~7层稍倾斜,底宽120cm,上宽80cm,墙体长280cm,菌墙间留60~80cm作业道;③割膜要适度:在菌袋内向一端割膜,割2/3为宜;露外一端留1.5~2cm不割,起长菇护围作用:④填土要好:以粘性土加沙壤土,拌以1%石灰,0.5%复合肥配成营养土;⑤打好气孔:菌墙顶部填土3cm后,用泥巴围成10cm左右深的蓄水位,每隔40~50cm打一个宽3cm、深至离菌墙底部2~3袋位置的孔,以利通气、灌水。

3.先天性营养缺陷。配方缺乏营养,培养基酸败,袋内水分蒸发等易造成畸形菇。菌袋是白灵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培养基,基质的好坏关系到白灵菇的品质。要多产优质菇,应做到:①原料新鲜无霉变:②配方合理;⑧添加剂用石灰粉且不得超过5%;④掌握发酵机理,发酵时添加0.3%的发酵剂,发酵时间为7天,翻堆3次后转入装袋、灭菌、冷却接种。

4.预产期把握不准。菌丝未成熟就人为催蕾,将造成早产畸形。从接种日起累计养菌时间达90天,菌袋表层菌丝色泽浓白,基质略有弹性时说明菌丝已成熟,此时摆袋垒墙最佳。

5.催蕾技术没到位。菌丝生理成熟后还需要0~13%低温刺激10~15天,这期间还要进行5~7天的10℃以上温差刺激,才能使原基分化成菇蕾。如果低温蹲菌期不足,温差刺激不够,将导致子实体发育受到抑制而变形。

6.未重视疏蕾。菇蕾太密而未疏蕾,以致出菇时菇体互相拥挤,出现畸形。用利刀将多余的幼蕾割除,每袋一般留蕾1~2个,最多不超过3个。选优去劣,留强去弱,疏密留稀。疏蕾后温度保持在13~18℃,不低于8℃,不超过20℃,湿度保持在85%~90%。

7.长菇期管理不善。长菇期间温、光、气调节不好也会出现畸形菇。因此,长菇期要调节好温度、氧气和光照。

温棚茄子疙瘩果的预防措施


日光温室温度过低时,茄子常会出现疙瘩果,疙瘩主要集中在果实前端,表现为指状高0.51厘米的突起。掰开果实发现,长疙瘩的地方,果皮与果肉间有较大的空隙。

发病原因

棚温过低,尤其是遇到特殊天气,连续3天白天棚温低于25℃、夜温低于15℃时,根系活动减弱,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果实的正常生长需求,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出现疙瘩果。

天气晴好时,虽然外界气温很低,但只要光照好,揭开草苫子后,棚内气温升得很快。由于果皮先受热,所以在上午910时,果皮与果肉温度相差很大。

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果皮生长速度势必超过果肉,也会导致果实长疙瘩。此外,若赤霉素用量过大,常导致点花后果实发育速度很快,对外界的抗逆能力变差,也容易出现疙瘩果。

预防措施

针对这些原因,建议在管理时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棚室保温,尤其是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免造成根系活动能力变差。

晴天时,拉开草苫子后1小时再给棚室放风,给棚室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以免造成果实温度变化剧烈。

注意调整点花药中赤霉素的用量,一般23毫升对0.5公斤水即可。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可喷洒全营养型叶面肥或甲壳素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的叶面肥。

浅析大棚草莓异形果的预防措施


一、原因分析

棚栽草莓生长管理正常的情况下,异形果10-20%。而选种不当或生态环境没有满足草莓生育需要时,常使异形果的比例增多,有的高达50%左右,致使产量减、效益低。

常见的异形果有歪扁果、肥胖果、聚合果、凸起果。产生异形果的原因,一是病毒的积累,加上种性退化;二是棚温过低,湿度过大,光照不足,加之棚内未置放蜜蜂或蜜蜂数量不足,均会使受精不良;三是底肥中以化肥当家国,未施有机肥,追肥中又偏施氮肥,致使草莓营养生长旺盛,花芽分化过多,弱势花芽多;四是棚内温度过高,揭膜不及时,或土壤干旱,使供肥不够均衡。

草莓外观形态是内在品质的标志之一,直接影响到商品价值的高低,为了提高草莓的总产量,必须改善环境,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形果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1、选种优质品种,进行配置栽培。如品质优、异形果率较低的品种有金香、丽红等。不同品种可在棚内分畦、分行交织栽培,以提高授粉受精率。同时进行脱毒处理。

2、要以有机肥当家,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特别是配施适当比例的磷、钾肥。

3、授粉期间,白天棚温控制在25-28℃,夜间应在5OC以上,不能低于0℃。同时,确保棚内湿度在40℃左右。

4、每半亩大棚中放一箱蜜蜂,以提高授粉受精率。

5、施药防治病虫害,应在开花高峰前进行,且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施药时将蜜蜂搬出草莓大棚。

苹果秋后落叶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最近笔者到栖霞、招远、莘县等果树产区,发现苹果落叶现象比较严重,每年一般在10月份以后才开始出现大量落叶,可今年有些果园在8月7日立秋前后就开始落叶特别是元帅系品种落叶尤为严重。造成今年山东省部分地区果树早期落叶的原因主要是苹果褐斑病和苹果斑点落叶病所致。 褐斑病的特征是: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黄色,病叶极易脱落。叶片上小黑点排列成轮纹状。 苹果斑点落叶病发病规律及特点:一般在立秋前,6月上、中旬病原菌开始侵染,发病高峰期在7-8月,一直可危害到10月中旬。今年8月份山东省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是引发斑点落叶病的主要原因。另外在苹果品种上也有差异,一般元帅系发病重,富士系发病轻。此外,树势较弱,通风透光不良,雨雾天气频繁,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易发病,在同一株树,内堂比外围病重,树冠中下部比上部重。 褐斑病初期形成褐色圆形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红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有时病斑有不明显同心轮纹。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黑色霉状物,病斑多时,病叶扭曲畸形,常破裂穿孔,枯黄早落。 防治办法:(1)清洁田园。实践证明,果园病叶是造成第二年病菌初次侵染的主要病因,因此落叶后至萌芽前,要彻底清除落叶,集中处理。 (2)提前预防。预防苹果斑点落叶病最好在谢花后7-10天进行,套袋前防治2次。近几年,波尔多液对以褐斑病为主的早期落叶病防治较好,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效果较差。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常用的特效药剂有10%的多氧霉素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粉剂1500倍液、10%世高水悬浮剂3000倍液,另外72%的霜脲晴原粉600-800倍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综合管理。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使苹果树保持合理负载量,减少大小年,合理修剪,使树体通风透光。提高苹果光合作用和果树抗病能力,以上是防治苹果早期落叶病的几种有效途径。

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畸形果的预防措施


大棚反季节栽培的草莓,大多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棚内授粉昆虫少,畸形果发生率高,影响种植效益。防止草莓产生畸形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配栽授粉品种在主栽品种中混栽一些花粉量多的品种,是预防大棚草莓畸形果的有效措施。本地主栽品种为宝交早生,授粉品种为春香、丰香等,一般配栽5%~10%。

促进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好则花多、果大、畸形果少。在定植前2周断根、遮阳、控氮、去老叶,促进花芽分化。

调控温度湿度做垄地膜覆盖栽培,大小行种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50厘米,垄高10~15厘米,每垄栽1行。相邻两条垄覆盖一幅地膜,在小行间形成膜下暗沟,进行垄间地膜暗灌。在大行间覆盖地膜或干燥麦秸和稻草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大棚膜选用长寿无滴膜,以减少水滴,防止浸湿柱头。保持白天棚温在20~25℃,棚温过高时通风调节,夜间棚温保持在5℃以上。

花期放蜂传粉大棚草莓第一批花蕾形成时,在棚内放蜂,每个标准棚放养5000只,这样授粉率可达100%。放蜂时间为上午8~9时和下午3~4时。

花期严禁喷药草莓开花期不能喷施农药,防止花粉发芽率降低,影响受精,产生畸形果。可以在草莓开花前用药防治病害,开花后及时拔除病株、摘除发病叶片和花序,控制病害蔓延。

及时疏花疏果及时疏掉次花、畸形小果及病叶、老叶和黄叶,增加光照。

加强肥水管理墒情不足时及时进行垄间地膜暗灌。缺肥时结合浇水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不要施用碳酸氢铵。肥料用水稀释后打孔追施效果更好,这样能以水促肥,满足草莓正常开花结果的需要。

银杏树落果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落果原因

一、养分不足。一般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出现第1次落果高峰,7月上旬出现第2次落果高峰。

二、人工授粉不当。如果授粉的时间掌握不当或采用过嫩甚至变质发霉的雄花,则受精不良,引起落果。如雌花数量较多,授粉量又大时,就会引起重载。虽然暂时会出现果满枝头的现象,但对当年乃至以后若干年树的生长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病虫危害。树受病虫危害后,常会出现生长受阻,树势减弱,从而引起落果。⑷环境因素。对气候及土壤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但在高温多水条件下生长缓慢,在瘠薄、过度潮湿或盐分太重的土壤上则生长不良。如长期生长在板结或受涝受渍、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根系生长受阻,造成落果。另外灾害性天气如台风、冰雹也会引起落果。

防治措施

一、坚持科学施肥,适时补充养分。应根据树体大小,在离干基0.5-1米向外至树冠缘下挖沟穴,沟深20-40厘米、宽30-50厘米。

1.冬季施足基肥。在落叶以后,配合深翻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为次年树体生长发育打下物质基础。

2.春季施催芽肥、花前肥。3月上旬发芽前,以施氮肥为主,配以适量的磷钾肥,促使早生枝及花芽的生长,提高坐果等。花期喷施3%的硼砂液,也可减少生理落果。

3.夏季施长果肥。5月初以速效肥为主,进行根外追肥,配合施用磷肥,有利于提高坐果率。⑷秋季施微肥。此时正值种子硬核期,营养和生殖生长处于高峰期,除需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还要酌情施用硼、锰、锌等微肥。

二、坚持科学授粉,保持合理负载。人工受粉的最佳期依据气温及雌雄花的成熟度而定。当结果母树上1/2至2/3的雄花尖嘴(即胚球)上有发亮的小水珠时(上午8-9点钟对着阳光观察),为最佳授粉期,晴天上午8-10时,下午4-6时授粉效果最好,阴天可全天进行,注意使其结果不引起超载。

三、及时防治病虫害。危害的主要害虫有超小卷叶蛾和天牛、木蛾等蛀干害虫,病害主要有叶枯病。一般4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超小叶蛾幼虫危害期,最有效的防治时间和方法是在幼虫期人工授粉后7-10天(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向树冠喷雾1-2次,效果很好。对木蛾等蛀干害虫,一旦发现虫孔,立即用40%乐果乳油等灌孔,外敷黄泥、石膏或用塑料薄膜包扎,杀死害虫。叶枯病的防治则应从加强管理,增强树势着手。

玉米长出“香蕉穗”原因与预防措施


玉米香蕉穗属于一种畸形穗,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现将玉米长出香蕉穗原因与预防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症状

植株长势较高,茎杆纤细,主穗发育不良,无籽粒或籽粒相当少,在一些植株中部的一、二个叶腋中甚至同时长出35个小型果穗,穗茎相连,形似香蕉穗,授粉不良或没有授粉。同时,一些植株中部连续34片叶也有雌穗长出,形成单株多叶多穗。具相关农业专家诊断此种病害为玉米香蕉穗。

形成原因

主要原因是玉米雌穗分化形成期(春播中晚熟区)6月份8-10叶期严重干旱或虽有降雨过程,但每次降雨量少于5毫米均为无效雨,抑制了雌穗分化进程,玉米在穗分化阶段,遇到少有的高温干旱天气,使雌穗分化中后期受到严重影响,中断养分运输,果穗的主轴停止发育。

而后,又有较丰厚的降雨,玉米雌穗基部穗柄的节位分生组织(从植物学上讲是属于变态的侧茎)重新获得丰厚的营养,促进了雌穗二次穗分化,各节滋生一个亚果穗,从而造成这些潜伏茎的萌动,形成了香蕉穗现象。但是当潜伏芽萌生形成香蕉穗,开始吐丝时,玉米雄穗散粉期结束,无花粉供应,从而形成了无粒或结粒很少的香蕉穗,农民叫鸡爪穗。另外,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病害在损害玉米幼穗后也会导致香蕉穗的形成。

预防措施

一适期播种,避开穗分化期低温天气。农业上主要靠适期播种,播种时不贪早。春玉米则要避开早春的极端气温,要等到地温稳定在14℃以上再下种。

二合理密植,防止过密。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主要靠风力传粉。合理密植有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个体充分发育,减少多穗发生。不同玉米品种要求密度不一,应按品种标签密度要求执行。

三注意肥水。肥水过大,玉米植株营养过剩也会促使潜伏腋芽分化发育,从而形成一株多穗现象。

四及时除治病虫害,减轻其对玉米的危害。拔节期至孕穗期尤其要注意玉米螟、蓟马、玉米蚜虫、叶斑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补救措施

1、把多余的无效果穗掰掉。一旦发现香蕉穗等多穗现象,每株玉米只保留1个发育正常、较大的果穗,其余的要及时掰掉。做到早发现、早去多余雌穗,尽量促使雌穗吐丝与雄穗散粉同步。

2、人工辅助授粉。出现香蕉穗的玉米雌穗吐丝期往往滞后雄穗扬花散粉期,出现花期不遇。在掰去多余雌穗后或者同时,如果本田尚有花粉,雌穗即将吐丝,可将保留的雌穗尖上的苞叶剪去12厘米,帮助果穗尽快吐丝,然后待花丝吐出,在本田采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果本田玉米花粉散尽已经无花粉,可异地采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促进保留的雌穗正常发育。异地采粉应选择刚开始散粉的玉米地块,采粉时间为上午89点,人工辅助授粉时间为采粉当天上午810点为宜。

3、加强后期管理,适当晚收。遇旱浇水,遇雨排涝,进行根外追肥,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发生香蕉穗等多穗的玉米田块,往往成熟期不一致,应根据果穗的成熟度适当晚收获,将产量损失降到最低。

苹果花蕾期冻害的预防


吉林省苹果的花期一般为4月末至5月10日左右,这期间极易出现倒春寒,这对已经萌芽,特别是已经现蕾的果树威胁很大。在果树现蕾后,突然降临的霜冻天气,会造成大量的花蕾死亡,勉强存活的花蕾开花后质量差、坐果率低,严重影响当年产量,因此在4月末到5月10日左右这段时间对冻害的预防非常重要。

预防花蕾期冻害的几种方法:

1.重视夏季果树的修剪,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无用徒长枝的养分消耗,对果树辅养枝拉枝及控制果树旺长,保证树体有足够的养分来孕育饱满、充实的花芽,增强花蕾的抗寒性。

2.在果实生长发育期内,应进行氮、磷、钾配方施肥,避免单一施氮肥而成的树体枝条徒长,徒长枝消耗过多养分,花芽形成少或质量差。果实采收后,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保护叶片,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树体越冬前的干物质积累,提高花芽质量。秋季及时施基肥,及时补充树体所需养分,使处于最虚弱状态的树体得到较快的恢复,并有利于树体养分的积累。

3.设法推迟花期,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春季灌溉;在雪大的果园,可采用树盘下多堆雪;也可以树盘下覆草。通常只要把花期推迟7天,可有效避免低温和霜冻对苹果花器的危害。

4.苹果树现蕾期,全树喷施早地龙,喷施部位是叶片及花蕾,每亩用旱地龙200克对水50公斤喷雾,旱地龙肥液既可以提供养分,又可以在叶面、花蕾表面形成膜,起保护作用,减轻冻害程度,还能使树体减少水分蒸发,节省水分。

5.根据天气变化及天气预报,在现蕾后到花前这段时间内作好防冻准备,一旦温度变化较大或有霜冻,就要在果园内熏烟防霜,可用潮湿的稻草作发烟剂,将燃料堆放在果园内的各条主、支路上,注意不要烤坏果树,要使浓烟把果园上空基本罩住即可。在采用防护措施条件下,花蕾也可能在外界严重霜冻条件下产生冻害,这就要采取补救措施。于初花期、盛花期各喷一次0.3%硼砂与0.3%尿素混合液,提高坐果率。在有条件的果园,在果园内放壁蜂,提高授粉率,从而提高坐果率,减轻因冻害造成的损失。

苹果树冻害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近入冬季,在苹果种植区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苹果树冻害发生,对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苹果树的冻害,因发生时间、地区不同,冻害的症状也不同。常见的冻害类型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冻害类型

晚秋初冬型冻害: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苹果采摘后到落叶之前,树体尚未完全休眠阶段,天气异常温暖,日平均气温达15℃左右,诱使休眠晚的主枝基部、主干根劲部的形成层和树皮生理活动活跃,不能及时进入休眠,抗寒能力较低,突然出现大风降温或寒流,气温降至-3℃--5℃,经数小时后,使这些部位的形成层和深层树皮受冻,变成浅褐色。

第二年春季发芽期,受冻部分以上的大枝或树体迟迟不能发芽,待正常果树落花后,受冻重的枝或全树仍不能发芽,受冻部位的形成层和深层树皮变成黑褐色,最终死亡。但浅层树皮保持白绿色。落花后1个月左右,受冻部分树皮凹陷,干缩。面积大的或受冻严重的树皮裂缝、翘离,皮下的木质部呈黑褐色。

冬季低温冻害型:冬天果树进入休眠期后,树干、大枝的抗冻能力很强,但冬季出现异常低温时,树皮相对较薄的小枝常发生低温冻害,轻者髓部变褐色而死亡,重者木质部和树皮边褐而枯死。同时花芽也受冻、变褐,有时冬季气温降至-25℃以下,大枝树皮也被冻伤,变褐枯死。

抽条型冻害:春节土壤开始化冻前后,气温上升很快,并且空气干燥,有大风,枝条水分蒸发量大,而树下土壤湿度大或根系较深,根层所在位置的土壤尚处于结冰状态,不能充分吸收水分供给地上部开始活动的枝条,造成树上皮薄、细嫩树皮严重失水和皱缩,变成紫褐色或暗紫色,韧皮部和木质部发白、发干,后期干枯死亡,不能发出新的枝叶。

晚霜型冻害:苹果花芽膨大至开花期的冻害,一般初期表现为花柱、柱头、花药由绿色变为褐色,继而萎蔫、干枯。轻者雄、雌蕊受冻,花朵仍然可以开发,但不能坐果,冻害严重时,花瓣呈水渍状,枯萎脱落。

幼果期双环型冻害:苹果幼果期一般在落花后7-10天左右,遇到3℃以下低温或晚霜,在萼片以上部位出现环状缢缩,不久形成月牙型凹陷斑,并继续发展成围绕果顶的紫红色凹陷斑,其皮下浅层果肉变褐,坏死,木栓化。

随着果实的生长,受害果大量脱落,没落的果实至成熟期,萼部周围仍留有环状或不连续环状黑褐色凹陷伤疤。此类低温冻害一般坡上发生轻,坡下发生重,凹地的幼树果发病重,平地的大树发病轻。秦冠和富士品种发病重,金冠品种发病较轻。

(二)防治方法

1、晚秋、初冬容易发生冻害的果园,在7月份以后应控制施用氮肥,同时对树上喷施磷、钾肥,控制旺长,促进枝条成熟和营养回流。有灌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灌足封冻水。晚秋是,要对主干和大枝中下部涂白。幼树入冬前,要进行地表培土。根茎部易受冻的地区,可在深秋时扒开根茎部土,吹晒半个月后再填平土。

2、对春秋晚霜型发生频繁的果园,在春季果树发芽前要灌水,发芽后至开花前。要再灌2-3次水。这样可延迟果树物候期2-3天,以减轻受冻的程度。如能根据天气预报,在芽萌动后提前灌水,提高果园热容量,对短期的-3℃左右降温有明显防冻作用。

3、春季花芽萌动前,结合防治支杆病害,喷洒10%果康宝膜剂80-100倍液,对防止-3℃以上时的花芽冻害,有一定的效果,可使花芽受冻率减少30%左右。

4、防治晚霜和花期冻害,可根据天气预报,在果园每隔20-30米放一堆杂草,在气温降至0℃以下时,开始点火,压土熏烟。也可以对树体喷水,加大热容量,以减轻冻害。

土壤障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很重要,因此土壤障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到植物,现将土壤障害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土壤障害的原因

土壤酸害:连作蔬菜大棚由于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过量施用氮肥,使硝态氮大量积聚,同时有机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缓冲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严重时作物会出现死苗,生长点坏死等现象。

土壤盐渍化:蔬菜大棚全年土温较高,加之较高的湿度,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土壤养分转化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同时由于常年不合理的过量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使残留在土壤中的各种肥料盐分随浇灌水向耕层积聚,形成次生盐渍。

二氧化氮和氨过剩中毒:菜农在大棚蔬菜施肥上往往偏重于施氮肥,以为氮肥见效快,易增产,但却忽略了氮肥过多的情况下,铵态氮易转化为亚硝酸二氧化氮气化,当二氧化氮浓度达到210-6时,就会毒害蔬菜叶片,叶背产生白斑和黄色小斑点等肥害状,同时植株内游离氨过多,病虫害易发生且加剧。

土壤养分失衡造成生理缺素障害:在连作情况下,连续大量施用相同或相似的肥料,而特定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样会使某些元素过度缺乏,而某些元素又过多剩余积累,造成土壤养分不均衡。

土壤微生物群体异化,产生一些生物毒性物质:同种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导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这样微生物群体就会异化,从而不利于土壤的熟化和肥料营养的分解分化,造成土壤性能恶化。

防治障害的措施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净化剂等作用下,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在反应堆种植层内,20厘米耕作层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对大棚蔬菜地土壤连作障害有治本的作用。

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养分全面,对土壤酸碱度、盐分、耕性、缓冲性有调节作用。

平衡施肥: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是连作蔬菜大棚土壤障害的主导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大棚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

合理轮作倒茬: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对养分需求和病虫害抗性的差异,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也可以减轻土壤障害和土传病害的发生。

深翻消毒:深翻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层,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消除土壤连作障害。结合深翻整地用棉隆颗粒剂进行化学消毒,也可有效减轻连作障害的发生。

调节土壤pH值:蔬菜连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种普遍现象,每年对棚内土壤要作一次pH值检测,当pH值5.5时,翻地时每亩可施用石灰50~100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匀,这样不但可提高pH值,还对土壤病菌有杀灭作用。

《黄果柑冻害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冻害后的护理措施》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整形植物的养护管理措施”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