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玉米无斑弧丽金龟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昆虫名,为鞘翅目,丽金龟科。分布全国各地。主要危害作物:成虫为害草莓、黑莓、大豆及其他豆类、玉米、高粱、板栗、苹果、山楂、棉花等,是花期重要害虫。幼虫为害大豆、花生、甘薯、玉米等根部。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14毫米,宽6~8毫米,体深蓝色带紫,有绿色闪光;背面中间宽,稍扁平,头尾较窄,臀板无毛斑;唇基梯形,触角9节,棒状部3节,前胸背板弧拱明显;小盾片短阔三角形,大;鞘翅短阔,后方明显收狭,小盾片后侧具1对深显横沟,背面具6条浅缓刻点沟,第2条短,后端略超过中点;足黑色粗壮,前足胫节外缘2齿,雄虫中足2爪大爪不分裂。卵近球形,乳白色。幼虫体长24~26毫米,弯曲呈“c”型,头黄褐色,体多皱褶,肛门孔呈横裂缝状。蛹裸蛹,乳黄色,后端橙黄色。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年生一代,以末龄幼虫越冬。由南到北成虫于5~9月出现,白天活动,安徽8月下旬成虫发生较多,成虫善于飞翔,在一处为害后,便飞往另处为害,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其发生量虽不如小青花金龟多,但其为害期长,个别地区发生量大,有潜在危险。

防治方法

一、早晨或傍晚在花卉上捕捉成虫,集中杀死。

二、成虫大量发生危害时,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ZW59.COm

三、花卉育苗地及栽培地附近,尽量不堆放未腐熟的粪肥以及垃圾,以减少虫源滋生。

精选阅读

苹毛丽金龟甲的防治


该虫在我国发生普遍。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省均有分布。寄主有11科30余种。主要有苹果、梨、桃、樱桃、李、杏、海棠、葡萄、豆类、葱及杨、柳、桑等树木。以成虫食害花蕾、花芽、嫩叶等。在发生盛期,1个花丛上常集10余头,将花蕾吃光,此种现象主要发生于山地果园。

形态特征成虫体卵圆形,长10mm左右。头胸背面紫铜色,并有刻点。鞘翅为茶褐色,具光泽。由鞘翅上可以看出后翅折叠之V字形。腹部两侧有明显的黄白色毛丛,尾部露出鞘翅外。后足胶节宽大,有长、短距各1根。

卵椭圆形,乳白色。临近孵化时,表面失去光泽,变为米黄色,顶端透明。

幼虫体长约15mm,头部为黄褐色,胸腹部为乳白色。蛹长12.5~13.8mm,裸蛹,深红褐色。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辽宁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土,5月未绝迹,历期的30天。5月上旬田间开始见卵,产卵盛期为5月中旬,下旬产卵结束。5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期。7月底至9月中旬为化蛹期,8月下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新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即在土中越冬。由于成虫最喜食果树花,也取食林木花和嫩叶,因而明显地表现出随各种寄主植物的物候迟早而转移为害。成虫出土后,先集中在早期开花的黄柳上为害,至4月下旬、5月上旬渐次转到旱柳、小叶杨、梨树、榆树上为害花和嫩叶,至5月中旬苹果花盛开,则集中到苹果上为害。在没有苹果的地区,最后常常分散到加拿大杨等寄主上。成虫喜群集在一起取食。通常将一株树上的花或梢端的嫩叶全部吃光以后才转移为害。有时1头成虫可在1株树上连续取食2~3天。雌虫出土后即行交尾,每日交尾时间多集中在午前。交尾后成虫入土,开始产卵。每雄虫平均产卵21粒左右。卵多产于土贡疏松而植被稀疏的表土层中,产卵深度以11~20cm处最多。卵期20天左右。幼虫孵化后

以植物的细根和腐殖质为食。成虫具有趋光性。成虫出土一般有两个盛发期。第一次出现在4月下旬,占总虫数的30%;第二次出现在5月中旬,占总虫数的65%。成虫出土活动与温度和降雨有直接关系。如平均气温在10℃以上、雨后常有大量成虫出现。当地表温度达12t,平均气温接近11℃时,成虫白天出土,上树取食,但傍晚仍潜入土中;当平均气温达20度以上时,成虫于树上取食,不再下树,直至产卵。成虫的假死习性与温度也有很大关系。当气温低于18℃时,假死习性非常明显,稍遇震动则坠落地面;气温高于22℃时,成虫假死习性不明显。风对成虫的活动影响也很大。风速在5级以下时,成虫可以自由飞行;高于5级,则多顺风沿地面匍匐飞行,有时被风吹落地面。成虫在林带中的分布亦受风的影响。以林带背风面虫口密度大,被害率亦高;迎风面则相反。该虫耐旱性较强,成虫活动、取食均在较高燥处,产卵也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土中。

防治方法(一)药剂防治发生量较大时,在开花前2~3天喷施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或添加毙克10%吡虫啉1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消灭上树成虫。此虫除为害果树外,还为害果园附近杨、柳、榆等树木,也需进行防治,减少往果树上转移的虫量。

(二)诱杀成虫利用性诱散发器诱杀雄虫。散发器的制作方法是,用普通试管(18mmX30mm或15mmX20mm)或用塑料窗纱卷成20mmX40mm大小的圆筒状,将雌成虫放入其内,里面放少许鲜树叶或蕾、花,用细纱布封口。另将诱杀盆(普通脸盆)埋在果园中,盆面与地面相平,盆内盛水,切忌过满,以防引诱到的成虫逃逸,水中加入少许洗衣粉。散发器控于诱杀盆中央水面上,早晨挂出,晚上收回。从4月中旬开始诱捕雄虫,除下雨、降温天气外,每日诱杀效果均好。单雌1日次的诱杀量可达600余头。

玉米斑须蝽如何防治?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的发展,种植玉米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但是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斑须蝽,这种虫害如何不及时的防治会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那么玉米斑须蝽如何防治?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斑须蝽又名细毛蝽,全国均有发生,食性杂,可为害玉米、麦类、水稻、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玉米是我国粮食农作物之一,玉米种的斑须蝽依靠玉米汁液寄生,吸食汁液严重情况造成玉米减产减量,那么如何防治玉米斑须蝽呢?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3毫米,黄褐至红褐色,体被细毛,密布粗大黑点,触角5节,各节先端黑色,基部黄白色。小盾片近三角形,末端钝圆,光滑淡黄色。前翅革质部淡红褐至暗红褐色,膜质部透明,稍带褐色。卵圆筒形,橘黄色,有圆盖,聚产成块。

危害特征:

斑须蝽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汁液。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成虫多将卵产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或花蕾或果实的包片上,呈多行整齐排列。初孵若虫群集危害,2龄后扩散危害。成虫及若虫有恶臭,均喜群集于作物幼嫩部分和穗部吸食汁液,自春至秋继续危害。

斑须蝽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常在傍晚或清晨为害,白天常繁集在作物的根部。危害玉米多在5叶期前(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但直到玉米8、9叶期才表现明显症状,即心叶扭曲,心叶上出现透明圆形小孔排列一圈,由于斑须蝽危害玉米表现症状较晚,前期不易察觉,因此给防治带来困难。

防治方法:

1.播种或移栽前,或收获后,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晒土,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源和虫源。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

4.育苗移栽,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的混合药。

5.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虫的重要措施。

6.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沟施杀虫的药土,

7.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

8.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或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不用未充分腐熟的肥料;采取“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肥,增施磷钾肥;重施基肥、有机肥,有利于减轻虫害。

9.高温干旱时应科学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玉米斑须蝽化学防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药剂喷雾防治:

1、3%啶虫脒(莫比朗蚜克)乳剂3000倍液;

2、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000---2000倍液;

3、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4、20%灭多威(万灵)乳剂1500倍液;

5、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

玉米二斑叶螨如何防治


二斑叶螨TetranychusurticaeKoch属于蜱螨目叶螨科。别名棉红蜘蛛、普通叶螨。分布在全国各地。寄主植物广泛,有玉米、高粱、苹、梨、桃、杏、李、樱桃、葡萄、棉、豆等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若螨群聚在叶背吸取汁液,叶片正面呈灰白色或枯黄色细斑,后来出现小红点,严重时叶片变色枯干脱落。

形态特征

成虫成螨体色多变有浓绿、褐绿、黑褐、橙红等色,一般常带红或锈红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暗红色长斑,有时斑中部色淡分成前后两块。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足4对。雌体长0.42-0.59mm,椭圆形,多为深红色,也有黄棕色的;越冬者橙黄色,较夏型肥大。雄体长0.26mm,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鲜红色。

卵球形,长0.13mm,光滑,初无色透明,渐变橙红色,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

幼虫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mm,无色透明,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若螨前期若瞒体长0.21mm,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期若螨体长0.36mm,黄褐色,与成虫相似。雄性前期若虫脱皮后即为雄成虫。

该螨与朱砂叶螨仅有下列区别:(1)体色为淡黄或黄绿色。(2)后半体的肤纹突呈较宽阔的半圆形。(3)卵初产时为白色。(4)雌螨有滞育。

发生规律

南方年生20代以上,北方12-15代。北方以雌成虫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或旋花、夏枯草等宿根性杂草的根际等处吐丝结网潜伏越冬。2月均温达5-6℃时,越冬雌虫开始活动,3月均温达6-7℃时开始产卵繁殖。卵期10余天。成虫开始产卵至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需20-30天。以后世代重叠。随气温升高繁殖加快,在23℃时完成1代13天;26℃8-9天;30℃以上6-7天。越冬雌虫出蛰后多集中在早春寄主(主要宿根性杂草)上为害繁殖,待出苗后便转移为害。6月中旬-7月中旬为猖獗为害期。进入雨季虫口密度迅速下降,为害基本结束,如后期仍干旱可再度猖撅为害,至9月气温下降陆续向杂草上转移,10月陆续越冬。行两性生殖,不交尾也可产卵,未受精的卵孵出均为雄虫。每雌可产卵50-110粒。喜群集叶背主脉附近并吐丝结网于网下为害,大发生或食料不足时常千余头群集叶端成一团。有吐丝下垂借风力扩散传播的习性。高温、低湿适于发生。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应进行秋冬深翻,结合冬灌消灭枯叶、杂草以及在土块缝隙中越冬的棉叶螨。在棉田叶螨发生时期主要保持田园清洁,拔除杂草等。

(3)保护、利用好天敌。棉田捕食棉花叶螨的天敌有很多,如七星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等。这些天敌对棉花叶螨分别起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农药防治。当前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有特效的是仿生农药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效果极好,持效期长,并且无药害。此外,可采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25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1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6000-8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8%爱福丁(BA-1)乳油抗生素杀虫杀螨剂5000倍液、15%哒螨灵(扫螨净、牵牛星)乳油2500倍液、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2-3次。

玉米大斑病如何防治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下部叶片先发病。在单基因的抗病品种上表现为褪绿病斑,病斑较小,与叶脉平行,色泽黄绿或淡褐色,周围暗褐色。有些表现为坏死斑

发病条件:

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害发展。气温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小于60%,持续几天,病害的发展就受到抑制。在春玉米区,从拔节到出穗期间,气温适宜,又遇连续阴雨天,病害发展迅速,易大流行。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低洼地、密度过大、连作地易发病。

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加强农业防治,辅以必要的药剂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根据当地优势小种选择抗病品种,注意防止其它小种的变化和扩散,选用不同抗性品种及兼抗品种。

2.加强农业防治。适期早播,避开病害发生高峰。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相对湿度,使植株健壮,提高抗病力。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用作堆肥。实行轮作。

3.药剂防治对于价值较高的育种材料及丰产田玉米,可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农用抗菌素120水剂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一般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

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或40%克瘟散乳油800倍喷雾。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共防治2次~3次

柳树虫害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方法


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除西藏、新疆外遍及全国。可为害柳、榆、松、板栗、乌桕、油茶、油桐等林木。柳树铜绿丽金龟如何防治呢?具体方法如下。

为害特点

铜绿丽金龟成虫取食柳树叶片,将叶片咬食成缺刻状,其幼虫则食苗木的根部,可将根部咬断,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发生规律

该虫年发生1代,以3龄或2龄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化蛹,6-7月为成虫活动期,直到9月上旬停止。成虫趋光性及假死性,昼伏夜出,白天隐伏于地被物或表土,出土后在寄主上交尾、产卵。寿命约30天。

在气温25℃以上、相对湿度为70-80%时为活动适宜温度,为害较严重。将卵散产于根系附近5-6cm深的土壤中,卵期10天。7-8月份为幼虫活动高峰期,10-11月进入越冬期。雨量充沛的条件下成虫羽化出土较早,盛发期提前,一般南方的发生期约比北方早月余。

防治方法

1、保护和利用天敌。

2、选择较抗虫品种栽培,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初春深翻土壤,杀死越冬虫。

3、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林中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4、化学防治在成虫发生期树冠喷布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也可喷布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对树盘内施75%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施后浅锄入土,可杀死大量成虫。

玉米双斑萤叶甲如何防治


双斑萤叶甲为鞘翅目,叶甲科。广布东北、华北、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宁夏、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主要危害豆类、马铃薯、苜蓿、玉米、茼蒿、胡萝卜、十字花科蔬菜、向日葵、杏树、苹果等作物。

形态特征

成虫双斑萤叶甲和黄斑长跗萤叶甲体长3.6~4.8毫米,宽2~2.5毫米,长卵形,棕黄色具光泽,触角11节丝状,端部色黑,长为体长2/3;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面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呈三角形;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每个鞘翅基半部具1近圆形淡色斑,四周黑色,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1长刺;腹管外露。

卵椭圆形,长0.6毫米,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

幼虫体长5~6毫米,白色至黄白色,随着龄期的增长,颜色逐渐变深,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

蛹长2.8~3.5毫米,宽2毫米,白色,表面具刚毛,为离蛹。

生物学特性

河北、山西1年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开始孵化。幼虫共3龄,幼虫期30天左右,在3~8厘米土中活动或取食作物根部及杂草。7月初始见成虫,一直延续到10月,成虫期3个多月,初羽化的成虫喜在地边、沟旁、路边的苍耳、刺菜、红蓼上活动,约经15天转移到豆类、玉米、高梁、谷子、杏树、苹果树上为害,7~8月进入为害盛期,大田收获后,转移到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成虫有群集性和弱趋光性,在一株上自上而下地取食,日光强烈时常隐蔽在下部叶背或花穗中。成虫飞翔力弱,一般只能飞2~5米,早晚气温低于8℃或风雨天喜躲藏在植物根部或枯叶下,气温高于15℃成虫活跃,成虫羽化后经20天开始交尾,把卵产在田间或菜园附近草丛中的表土下或杏、苹果等叶片上:卵散产或数粒粘在一起,卵耐干旱,幼虫生活在杂草丛下表土中,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土室化蛹,蛹期7~10天。干旱年份发生重。

防治方法

(1)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渠边杂草,秋季深翻灭卵,均可减轻受害。

(2)发生严重的可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每667㎡喷对好的药液50升。大豆对辛硫磷敏感,不宜加大药量。

(3)干旱地区可选用27。巴丹粉剂,每667㎡用药2kg,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芍药(牡丹)虫害防治 铜绿丽金龟的治理办法


铜绿丽金龟AnomalecorpulentaMotschulsky

形态特征

成虫:中型,体长宽10~11mm。头、前胸背板、小盾片和鞘翅呈铜绿色,有闪光。前胸背板两侧缘、鞘翅侧缘、胸及腹部面为黄色或黄褐色。前胸背板两前角前伸,呈斜直角状,前胸背板最宽处位于两后角之间。鞘翅各具4条纵肋(隆起线)。肩部具瘤突。足的基节、腿节黄褐色,而胫节、腿节深褐色。前足胫节具二外齿,较钝,对面生一棘刺。臀板三角形、密生刻点。雄虫臀板基部中间具一小三角形黑斑;雌虫臀板白色或黄白色,无黑斑。

卵:初产卵椭圆或长椭圆形,乳白色。长约1.8mm,宽1.4mm。孵化前膨大几成圆形,长约2.5mm,宽约2.2mm,卵壳表曲光滑。

幼虫:中型,体长30~33mm。头部前顶毛每侧各6~8根,后顶毛10~14根。肛腹片后部腹毛区具刺毛2列.每列14根左右,两列刺毛尖彼此相遇和相交。钩毛分布于刺毛列周围。肛门孔横裂呈一字形。

蛹:体长18-21mm宽10mm体淡黄色、稍弯曲。孵化前头部色泽变深、复眼变黑。腹部笫1-7节背面各节沿中脊沟两侧各有1个眼形凹痕(共6对)。尾节腹面半椭圆形。

生活习性铜绿丽金龟在江淮地区1年发生1代。

防治方法同华北大黑鳃金龟。

观赏树木铜绿异丽金龟的防治方法


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lsky又称铜绿金龟、铜克朗。属鞘翅目,丽金龟科。分布很广泛。成虫为害杨、柳、松、柏、梅花、茶花、樱花、香樟、榔榆、乌桕、油桐、枫杨、女贞、柿、蔷薇、葡萄、夹竹桃、苹果、桃、核桃、龙眼和香椿等近百种。成虫取食叶片和花,造成残缺不全,严重时只留下粗叶脉和叶柄,造成植株不能正常生长,花朵调谢,影响结果。

成虫体长18毫米左右,宽9毫米左右。体翅铜绿色,有金属光泽,头和前胸色较深,鞘翅色较浅。复眼黑色,大而圆。触角鳃片状,浅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凹入,前翅有不太明显的隆起条纹和刻点。腹板生有黄褐色绒毛。卵近球形。乳白色,表面光滑。幼虫老熟时体长约40毫米,体乳白色,头小,黄褐色。体较肥胖,胸足发达,体背多皱,常弯曲呈C字形,俗称蛴螬。蛹初期乳白色,后渐变为浅褐色。

综合防治

(1)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采用新型高压农林杀虫灯诱杀成虫。

(2)消灭虫源结合养护管理,春播翻土消灭越冬幼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大杜鹃、大山雀、黄鹂、红尾伯劳等益鸟,还有青蛙、刺猬、步行虫和金龟绿僵菌等。

(4)药剂防治地面撒5%西维因粉剂,消灭土中蛴螬。或灌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5%辛硫磷颗粒剂,每公顷用药量为30千克。施用药剂后,注意翻土中耕,土表层不要暴露药剂。

辣椒赤斑金龟子的虫害防治方法


辣椒赤斑金龟子是辣椒较为常见的虫害之一,现将辣椒赤斑金龟子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辣椒黑绒金龟子成虫食叶,幼虫食害苗根可使幼苗致死。为害严重时,可造成田间缺苗断垅,影响辣椒的产量和质量,下面中国农药第一网小编把辣椒黑绒金龟子防治措施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种植高产辣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9毫米,宽5~6毫米。卵圆形,雄虫较雌虫略小,全体黑褐色或紫黑色,密背灰黑色短茸毛,具光泽。前胸背板密布点刻,前缘角呈锐角状向前突出,侧缘生有刺毛。鞘翅上具有9条浅纵沟纹,两侧亦有刺毛。腹部最后1对气门露出鞘翅外。

发生规律

4月末至6月上旬为成虫盛发期,成虫在日落前后从土中爬出活动,傍晚取食,取食叶、芽,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防治方法

①农业措施

未腐熟的土杂肥和秸秆中藏有大量金龟子的卵和幼虫,而通过高温腐熟后大部分幼虫和卵能被杀死,所以,施基肥时务必用腐熟后的土杂肥。架设黑光灯或荧光灯一具,下置糖醋液,对有趋光性的虫进行诱杀。

②药剂防治

在幼虫发生期,根据各种虫害的不同发生期,在地表撒施辛硫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施3~5千克,或每667平方米用5%氯丹粉剂0.5~1.5千克,掺细土25~50千克充分混合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或于地面喷粉,于播种前随施药、随耕翻、随耙匀。成虫发生时,可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毒杀成虫。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各1500倍液灌根。

大粟鳃金龟如何防治


大粟鳃金龟,MelolnthahippocastanicaMenetries鞘翅目,鳃金龟科。别名东方五月鳃角金龟。分布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山西、四川等省。是四川西部地区重要农作物害虫。主要寄生玉米、小麦、青棵、油菜、豌豆、甜菜、马铃薯及苹果、林木等。

为害特点

幼虫为害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油菜、豌豆幼苗。

形态特征

成虫大型,雌虫比雄虫肥大,雌虫较宽,体长28—33mm,体宽12—16mm;雄虫狭长,体长26—32mm,体宽11—14mm。体黑色、黑褐色或褐色,常有黑褐色金属闪光,鞘翅、触角及各足财节以下棕色或褐色,鞘翅边缘黑色或黑褐色。触角10节,雄虫鳃叶部7节,粗而弯曲,雌虫鳃叶部6节,短小而直。头部密布小刻点,刻点上有密而直的绒毛。前胸背板上有小圆形刻点,中部稀,两侧密,每侧中部附近着生黄灰色长绒毛,后角几乎呈直角,较突出。小盾片半椭圆形。每一鞘翅各有5条纵肋隆起,纵肋间生有密而大小一致的刻点,刻点被灰白色绒毛,但盖不着底色。臀板上被有密的刻点和平伏的小绒毛,在端部侧缘有长的直立绒毛。臀板端部延伸成窄突,前后宽窄一致,雄虫长于雌虫。胸腹部密生长而直的黄灰色绒毛,前足胫节外缘雄虫2齿,雌虫3齿。足上的绒毛较少。腹部l一5节腹板侧面各有一个三角形白斑。卵乳白色,椭圆形,初产时长3,5mm,宽2.5mm,吸水膨大后,长4。5mm,宽3.6mm,卵壳具有不规则的斜纹。幼虫大型,老熟幼虫体长43—51mm。头部浅栗色,胸腹部随着虫龄的增长,由乳白色逐渐变成黄白色。前胸两侧各有一个多角形而又不规则的褐色大斑。肛腹板的刺毛列短锥状刺毛较多,每列28—38根,相互平行,排列整齐,其前端略超出钩毛区的前缘。肛门横列状。蛹大小与成虫相近。初为金黄色,后变为黑褐色。头部弯藏于前胸下。前胸呈梯形,中胸腹板中央有一袋状凹痕,后胸稍突出,翅紧贴于体,前翅上具有纵脊4条,覆盖在后翅上,后翅仅露出翅尖部分,达到腹部第3节。腹部背面可见9节,腹面可见8节。第9节向背面翘起,末端分叉。

生活习性

四川甘孜6年完成1代,幼虫越冬5次,成虫越冬1次,康定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土,5月中旬达盛期。5月下旬开始交配产卵,卵期45—66天,7—8月孵出幼虫。10月份逐渐下移到40cm以下的土层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次年4月上旬开始上升到表土层取食为害,如此经过4年,第5年6月下旬幼虫开始老熟,并继续越冬,幼虫期长达58个月。第6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在土中作土室化蛹,蛹期是60—72天。8月上旬到9月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当年并不出土,10月开始越冬。成虫出土后,飞到苹果和附近树上取食交尾,成虫喜在晴天傍晚8—9时出土,飞翔时发出类似于飞机马达的响声,雨天或气温低于12℃时,成虫不出土或很少出土。成虫在果园和林内的分布规律大体是林缘多于腹地,沟边多于当风坡地。有的白天潜伏在枝叶丛中取食,全天都可以见到成虫飞翔,以下午16—22时最盛,主要是雄虫寻找雌虫交尾,成虫有假死性和趋光性。分布上限为4200m,成虫有多次取食和重复交配的现象,交尾后雌成虫有飞回原出土地产卵的习性。6—7月间,雄雌成虫先后死去,成虫寿命长达10个月左右。雌成虫喜欢在冲积的砂壤土中产卵,砂壤土和石砂土中比较少,每雌产卵14—47粒,卵产于13—26c2n的土层中,呈堆状,每堆平均有21粒。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最适于卵的生活和发育。初龄幼虫主要取食腐殖质及植物须根。由于成虫产卵成堆,一年中幼虫有成团为害的现象,苗木受害更严重。在幼虫阶段的5年中,第1年不为害或为害很轻,第2—4年为害果苗和农作物,猖撅为害在第4年,第5年的为害较轻。幼虫生活在土中,因季节气温的变化,垂直移动很明显,10月中旬开始下移,翌年4月中旬以后又开始上升到5—15cm的土层中活动。幼虫第5次越冬后。在20—30cm的土层中作土室,土室椭圆形,长2.4—2.7mm,直径1.9—2.3cm,老熟幼虫潜伏其中化蛹。天敌有寄生菌、寄生蝇和鸦、鹊、鹰、雕等。

防治方法

(1)选择较抗虫品种种植,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抵抗力。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油每公顷4500毫升,或绿僵菌粉每公顷50千克,混适量细土随种苗埋入土中,施药后适当灌水。秋冬季深翻土壤,避免与幼虫嗜食的作物连作或套种。

(2)保护和利用天敌。

(3)利用成虫的趋性,设置灯光诱杀,每2.6-3.3公顷设置20瓦黑光灯1盏,诱杀成虫。

(4)对土壤处理,将50%辛硫磷乳油每公顷3.7升-4.5升结合灌水施入土中;或用50%辛硫磷乳油250克,加水1000-1500千克,90%敌百虫800倍液浇灌。

(5)成虫发生盛期,可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

白星花金龟如何防治


虫害名称

白星花金龟,又称白星花潜、白星花金龟子、白纹铜花金龟。 危害作物 为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葡萄、柑橘等。 危害特征 主要以成虫食幼叶、芽、花及果实。幼虫为腐食性,一般不为害植物。 生活习性 1.成虫成虫具假死性和趋化性。飞行力强。多产卵于粪堆、腐草堆和鸡粪中。 2.幼虫幼虫以腐草、粪肥为食。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每年发生1代。 2.越冬以幼虫在土中越冬。 3.发生时期5月上旬出现成虫,发生盛期为6~7月份,9月为末期。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的趋化性进行糖醋诱杀,糖醋液的配法---红糖5:米醋3:米酒1:水12)。 (2)利用成虫假死习性,在成虫发生盛期,清晨温度较低时震落捕杀。 (3)药剂防治幼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等与600倍天达2116混配喷雾。

玉米小斑病T小种穗腐病如何防治


玉米小斑病T小种穗腐病,是一种针对玉米发作的真菌性病害。病发时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引起穗腐,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导致玉米减产。为害的真菌玉蜀黍平脐蠕孢,属于半知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和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病害症状

T型雄性不育系被小斑病菌T小种侵染果穗后,病部生不规则的灰黑色霉区,引起穗腐,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黑霉变,别于小斑病菌O小种。T小种还可侵染叶片、叶鞘及苞叶,病斑较大,叶片上的病斑大小为10~20×5~10(mm),苞叶上产生直径2cm的大型中央黄褐色、边缘红褐色的圆形斑,四周具明显中毒圈,病斑上有霉层。

病原特征

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Shoem.异名HelminthosporiummaydisNisikadoetMiyake、Drechsleramaydis(NisikadoetMiyake)Subram.Jai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Drechsler,异名:OphiobolusheterostrophusDrechsler)。子囊座黑色,近球形,大小357~642×276~443微米,子囊顶端钝圆,基部具短柄,大小124.6~183.3×22.9~28.5微米。每个子囊内有4个或3个或2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线形,彼此在子囊里缠绕成螺旋状,有隔膜,大小146.6~327.3×6.3~8.8微米,萌发时每个细胞均长出芽管。无性态的分生孢子梗散生在病叶病斑两面,从叶上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伸出,2~3根束生或单生,榄褐色至褐色,伸直或呈膝状曲折,基部细胞大,顶端略细色较浅,下部色深较粗,孢痕明显,生在顶点或折点上,具隔膜3~18个,一般6~8个,大小80~156×5~10微米。分生孢子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或侧方长出,长椭圆形,多弯向一方,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一般6~8个,大小14~129×5~17微米,脐点明显。该菌在玉米上已发现O、T两个生理小种。T小种对有T型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有专化型,O小种无这种专化性。

传播途径

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

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田间管理(1)因地制宜选种抗病杂交种或品种如掖单4号、掖单2号和3号、沈单7号、丹玉16号、农大60、农大3138、农单5号、华玉2号、冀单17号、成单9号和10号、北大1236、中玉5号、津夏7号、冀单29号、冀单30号、冀单31号、冀单33号、长早7号、西单2号、本玉1l号、本玉12号、辽单22号、鲁玉16号、鄂甜玉11号、鄂玉笋1号、滇玉19号、滇引玉米8号、陕玉911、西农11号等。(2)加强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1-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一次,连防2~3次。

《玉米无斑弧丽金龟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