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水稻稻瘿蚊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水稻稻瘿蚊,学名Orseoiaoryzae(Wood—Mason)双翅目,瘿蚊科。别名稻瘿蝇。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海南、江西、湖南、台湾。据江西广昌县观察,该虫从石城县进入广昌县以后,每年仍以10一20km的速度向北蔓延。主要为害水稻、李氏禾等。

为害特点

幼虫吸食水稻生长点汁液,致受害稻苗基部膨大,随后心叶停止生长且由叶鞘部伸长形成淡绿色中空的葱管,葱管向外伸形成“标葱”。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均可受害,受害重的不能抽穗,几乎都形成“标葱”或扭曲不能结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4.8mm,形状似蚊,浅红色,触角15节,黄色,第1、2节球形,第3一14节的形状雌、雄有别:雌虫近圆筒形,中央略凹;雄蚊似葫芦状,中间收缩,好象2节。中胸小盾板发达,腹部纺锤形隆起似驼峰。前翅透明具4条翅脉。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初白色,后变橙红色或紫红色。幼虫末龄幼虫体长4—4.5mm,纺锤形;蛆状。幼虫共3龄,1龄蛆形,长约0.78mm;2龄纺锤形长约1.3mm;3龄体形与2龄虫相似,体长约3.3mm。蛹椭圆形,浅红色至红褐色,长3.5—4.5mm。

生活习性

广东连山年生6—7代,广东从化、广西、江西、云南、福建7—8代,广东佛山、中山8—9代,海南12—13代。以幼虫在田边、沟边等处的游草、再生稻、李氏禾等杂草上越冬。年生7—8代地区,越冬代成虫于3月下旬-4月上旬出现,羽化后成虫飞到附近的早稻上为害,该虫从第二代起世代重叠,很难分清代数,但各代成虫盛发期较明显。一般1、2代数量少,3代后数量增加,7—10月,中稻、单季晚稻、双季晚稻的秧田和本田很易遭到严重为害。成虫羽化的当晚即交配,雄虫多次交配,雌虫仅1次,卵散产在近水面嫩叶上,每雌产卵100一150粒,雌虫有趋光性,因此诱虫灯上出现的高峰日就意味着田间产卵高峰日。初孵化幼虫借叶上湿润的露水下移,从叶鞘间隙或叶舌边缘侵入,开始为害生长点,生长点受害后心叶停止生长,叶鞘伸长成管状,即“标葱”出现,这时管里幼虫已化蛹。羽化前蛹体头部向上,蛹上升到葱管顶端,用额刺破顶而出,在出口处留有白色的蛹壳。该虫喜潮湿不耐干旱,气温25—29℃,相对湿度高于80%,多雨利其发生。生产上栽培制度复杂,单、双季稻混栽区,稻瘿蚊发生严重。天敌有蜘蛛、螨类、蚂蚁、步行甲、青蛙、黄柄黑蜂等。

防治方法

防治稻瘦蚊的策略是“抓秧田,保本田,控为害,把三关,重点防住主害代”。

(1)选用抗虫品种如抗蚊1号、抗蚊2号、汕优999、水辐17等。

(2)春天及时铲除稻田游草及落谷再生稻,减少越冬虫源。把单、双季稻混栽区因地制宜改为纯双季稻区,调整播种期和栽插期,避开成虫产卵高峰期。

延伸阅读

水稻纹枯病如何防治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纹枯病在南方稻区为害严重,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

症状

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水稻纹枯病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病原

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无性态RhizoctoniasolaniKü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致病的主要菌丝融合群是AG-1占95%以上,其次是AG-4和AG-Bb(双核线核菌)。从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开始产生所需时间来看,R.solaniAG-1和AG-4较快,而双核丝核菌AG-Bb较慢。在PDA上23℃条件下AG-1形成菌核需时3天。菌核深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较紧密。菌落色泽浅褐至深褐色;AG-4菌落浅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褐色,不规则形,较扁平,疏松,相互聚集;AG-Bb菌落灰褐色,菌核形成需3-4天,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大小较一致,一般生于气生菌丝丛中。

传播途径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

发病特点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为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时,越冬菌核与浮屑、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稻株而在稻丛间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进行再侵染。抽穗前病部新生菌丝以横向蔓延为住,抽穗后主要沿稻秆表面向上部叶鞘、叶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单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核成为晚稻主要病源。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作物或杂草的残体上越冬。水稻收刈时落入田中的大量菌核是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据调查,水稻收割后遗留田间的菌核数量,在一般病田每亩平均在10万粒以上,严重病田每亩达70万一80万粒,少数还高达100万粒以上。菌核的生活力极强,湖南测定,种植各种不同冬作物的稻田中,在土表越冬的菌核其存活率达96%以上,在土表下3—8寸越冬的菌核存活率也达88%左右。春耕浇水耕耙后,越冬菌核飘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流附在稻株基部叶鞘上,随着稻株分蘖和丛茎数的增加,附在稻株茎部的菌核数量也加多。在适温高湿的条件下;浮沉在水中的菌核均可萌发长出菌丝,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胞,通过气孔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潜育期少则1—3天,多则3—5天。由于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时,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而这些地方最易发现病株。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打捞菌核,减少菌源。要每季大面积打捞并带出田外深埋。2.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追肥早施,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分蘖浅水、够苗露田、晒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长穗湿润、不早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3.选用良种,根据保山市各稻区的生产特点,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4.合理密植,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程度与水稻群体的大小关系密切;群体越大,发病越重。因此,适当稀植可降低田间群体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5.井冈霉素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蜡质芽孢杆菌的复配剂如纹曲宁等药剂,持效期比井冈霉素长,可以选用。丙环唑、烯唑醇、己唑醇等部分唑类杀菌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烯唑醇、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对水稻体内的赤霉素形成有影响,能抑制水稻茎节拔长。但这些杀菌农药在水稻上部3个拔长节间拔长期使用,特别是超量使用,可能影响这些节间的拔长,严重的可造成水稻抽穗不良,出现包颈现象,其中烯唑醇等药制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高科恶霉灵或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或腈菌唑等三唑类的复配剂在水稻抽穗前后可以使用。

药物防治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杀菌农药很多,像己唑醇、井冈·己唑醇、井冈·蜡芽菌、戊唑醇等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都很突出。在水稻分蘖盛期即水稻封行前(纹枯病暂未发病或发病初期),每亩用10%己唑醇40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对水20—30公斤,或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封行后(纹枯病进入快速扩展期),每亩用10%己唑醇55毫升+营养叶面肥粒粒宝30毫升对水30—40公斤趁早晨露水未干时粗雾喷于水稻下部,可有效预防、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水稻稻纵卷叶螟如何防治


稻纵卷叶螟,学名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鳞翅目,螟蛾科。别名刮青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台湾、海南的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水稻,有时为害小麦、甘蔗、粟、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以幼虫缀丝纵卷水稻叶片成虫苞,幼虫匿居其中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形成白色条斑,致水稻千粒重降低,秕粒增加,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

雌成蛾体长8—9mm,翅展17mm,体、翅黄溜色,前翅前缘暗褐色,外缘具暗褐色宽带,内横线、外横线斜贯翅面,中横线短,后翅也有2条横线,内横线短,不达后缘。雄蛾体稍小,色泽较鲜艳,前、后翅斑纹与雌蛾相近,但前翅前缘中央具1黑色眼状纹。卵长1mm,近椭圆形,扁平,中部稍隆起,表面具细网纹,初白色,后渐变浅黄色。幼虫5—7龄,多数5龄。末龄幼虫体长14—19mm,头褐色,体黄绿色至绿色,老熟时为桔红色,中、后胸背面具小黑圈8个,前排6个,后排2个4蛹长7—10mm,圆筒形,末端尖削,具钩刺8个,初浅黄色,后变红棕色至褐色。

生活习性

东北年生1—2代,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以北5—6代,海南南部10一l1代,南岭以南以蛹和幼虫越冬,南岭以北有零星蛹越冬。越冬场所为再生稻、稻桩及湿润地段的李氏禾、双穗雀麦等禾本科杂草。该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在我国北纬30度以北地区,任何虫态都不能越冬。每年春季,成虫随季风由南向北而来,随气流下沉和雨水拖带降落下来,成为非越冬地区的初始虫源。秋季,成虫随季风回迁到南方进行繁殖,以幼虫和蛹越冬。如在安徽该虫也不能越冬,每年5—7月成虫从南方大量迁来成为初始虫源,在稻田内发生4—5代,各代幼虫为害盛期:一代6月上中旬;二代7月上中旬;三代8月上中旬;四代在9月上中旬;五代在10月中旬。生产上1、5代虫量少,一般以2、3代发生为害重。成虫白天在稻田里栖息,遇惊扰即飞起,但飞不远,夜晚活动、交配,把卵产在稻叶的正面或背面,单粒居多,少数2—3粒串生在一起,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向嫩绿稻田产卵的习性,喜欢吸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和花蜜。卵期3—6天,幼虫期15—26天,共5龄,一龄幼虫不结苞;二龄时爬至叶尖处,吐丝缀卷叶尖或近叶尖的叶缘,即“卷尖期”;三龄幼虫纵卷叶片,形成明显的束腰状虫苞,即“束叶期”;3龄后食量增加,虫苞膨大,进入4—5龄频繁转苞为害,被害虫苞呈枯白色,整个稻田白叶累累。幼虫活泼,剥开虫苞查虫时,迅速向后退缩或翻落地面。老熟幼虫多爬至稻丛基部,在无效分蘖的小叶或枯黄叶片上吐丝结成紧密的小苞,在苞内化蛹,蛹多在叶鞘处或位于株间或地表枯叶薄茧中。蛹期5—8氏,雌蛾产卵前期3—12天,雌蛾寿命5—17天,雄蛾4—16天。该虫喜温暖、高湿。气温22一28℃,相对湿度高于80%利于成虫卵巢发育、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及初孵幼虫的存活。为此,6—9月雨日多,湿度大利其发生,田间灌水过深,施氮肥偏晚或过多,引起水稻徒长,为害重。主要天敌有稻螟赤眼蜂,绒茧蜂等近百种。

防治方法

(1)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水稻生长健壮,以减轻受害。

(2)人工释放赤眼蜂。在稻纵卷叶螟产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分期分批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万头,隔3天1次,连续放蜂3次。

水稻倒伏如何防治


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

病因

一、水稻倒伏与水稻植株节间的椭圆特性有关,水稻节间横断面一直被认为是圆形的,其实水稻节间是椭圆形的,表现出一定的扁平度,低位节间的扁平率高于高位节间,经测定倒伏茎比不倒伏茎表现较高的扁平率,与节间的抗倒伏性有关。

二、倒伏茎的低位节间长和总茎长明显大于不倒伏茎,这说是有低位节间越长的茎越易倒伏。

三、倒伏茎的Ⅲ、Ⅳ节间长茎轴和短茎轴较不倒茎的小,这一结果不同于以前研究得出的倒伏与不倒伏茎的宽充无差异的结果。

四、倒折一般发生在胝位节间,即第Ⅳ节间,至于邻近Ⅲ、Ⅳ两节发生倒伏概率很小,因此Ⅰ、Ⅱ节很少发生折断现象。五是倒折发生在折断节间的位置,试验表明第Ⅲ节间折断点位于节间长的13.2%-33.42%区域,第Ⅳ节间位于15.71%-23.15%区域,第Ⅴ节间位于13.27%-35.05%区域。根据上述结果可以断定,折断点位于折断节间下位节,在此节间长的10%-30%区域内。这一区域虽然只有节间长的20%,但折断发生在这一区域的概率至少有95%,这有限的20%区域被看作是折断区域,折断发生在此区域原因可能是叶鞘和茎节间综合作用的结果。折断均发生在短茎轴方向。看来水稻的倒伏原因除公认的低位节节间长与倒伏有关外,低位节间扁平率和其横截面的长茎轴和短茎轴宽度对抗倒性也有重要作用,从折断节间、折断位置、折断方向的观察表明:折断并不随机发生在某一节间的某一位置,而是在某一特定的位置,有的品种在Ⅳ节间,有的品种在Ⅳ和Ⅴ节间,折断区域局限于由下位节向上节间长的10%-30%的区域内,大部分折断沿着节间横截面的短茎轴方向发生。除了水稻本身上述原因外,其他原因还有水稻品种特性、栽植密度、施肥、气象条件等因子,倒伏是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适合当地的2-3个抗倒伏品种。如早稻有:中106、中丝2号、鄂汕杂1号、桂引901等抗倒伏的品种。中稻可选用东农419、嘉手、豫梗6号、香宝3号、八桂占2号、宁梗17号、藤系144等。晚稻可选用津稻308,津星1号,冀粳14号、15号,花粳45,辽粳244、287,沈农9017,东农419,毕粳37,宁粳15号,雪峰,龙梗4号等抗倒伏品种。

(2)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氮、磷、钾肥,防止偏施、过施氮肥,必要时喷洒惠满丰(高美施),每667m2用210-240ml,对水稀释300-500倍喷叶1-2次或促丰宝Ⅱ型活性液肥600-800倍液。

(3)合理密植。

(4)对有倒伏趋势的直播水稻在拔节初期喷洒5%烯效唑乳油100mg/kg,也可选用壮丰安水稻专用型,防倒效果优异。

水稻大螟如何防治


水稻大螟,学名Sesamiainferens(Walk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稻蛀茎夜蛾、紫螟。分布在陕西、河南以南稻区。寄主水稻、玉米、高粱、麦、粟、甘蔗、芦苇、油菜、英白、稗等。

为害特点基本同二化螟。幼虫蛀入稻茎为害,也可造成枯梢、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为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又别于二化螟。大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

形态特征成虫雌蛾体长15mm,翅展约30mm,头部、胸部浅黄褐色,腹部浅黄色至灰白色;触角丝状,前翅近长方形,浅灰褐色,中间具小黑点4个排成四角形。雄蛾体长约12mm,翅展27mm,触角栉齿状。卵扁圆形,初白色后变灰黄色,表面具细纵纹和横线,聚生或散生,常排成2—3行。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粗4头红褐色至暗褐色,共5—7龄。蛹长13—18mm,粗壮,红褐色,腹部具灰白色粉状物,臀棘有3根钩棘。

生活习性云、贵高原年生2—3代,江苏、浙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年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4—5代,广东南部、台湾6—8代。在温带以幼虫在茭白、水稻等作物茎秆或根茬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在气温高于10℃时开始化蛹,15℃时羽化,越冬代成虫把卵产在春玉米或田边看麦娘、李氏禾等杂草叶鞘内侧,幼虫孵化后再转移到邻近边行水稻上蛀入叶鞘内取食,蛀入处可见红褐色锈斑块。3龄前常十几头群集在一起,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为害田边2-3墩稻苗,蛀孔距水面10—30cm,老熟时化蛹在叶鞘处。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每雌可产卵240粒,卵历期一代为12天,2、3代5—6天;幼虫期一代约30天,二代28天,三代32天;蛹期10—l5天。苏南越冬代发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下旬,二代7月下旬至10月中旬;宁波一带越冬代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发生,第1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二代8月上旬至下旬,三代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长沙、武汉越冬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江浙一带第一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7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对茭白为害轻。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防治方法(1)对第一代进行测报,通过查上一代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高峰期和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报出防治适期。(2)有茭白的地区冬季或早春齐泥割除茭白残株,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螟虫。(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洒18%杀虫双水剂,每667m2施药250ml,对水50—75kg或9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200g或50%杀螟丹乳油100ml对水喷雾,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8加40%乐果乳油50ml对水喷雾。虫龄大于3龄时,每667m2可用50%磷胺乳油150ml对水补治。

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症状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1]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叶瘟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醉叶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白点型病斑: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褐点型病斑:多在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产生少量孢子。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发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1]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使用土壤消毒剂处理。(3)加强肥、水管理科学管理肥、水,既可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做到施足钾肥,早施追肥,中期看苗、看田、看天巧用施肥技术。硅、镁肥混施,可促进硅酸的吸收,能较大幅度地降低发病率。绿肥埋青量要适当,适量施用石灰可促进其腐烂,中和酸性。冷浸田应注意增施磷肥。(4)生物防治:(5)咪鲜胺防治叶温时期在7月上、中旬,叶瘟发生初期用药。要预防穗颈瘟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预防效果明显。

水稻苗疫病如何防治


稻苗疫病主要在早、中稻秧苗和早稻大田前期发生,长江流域发生多。为害秧苗叶片。叶上初生黄白色小圆斑,后扩展成灰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条斑,害扩展后病斑融合使叶片纵卷或折倒。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稀疏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斑渐褐变、中央灰褐色,白色霉层逐渐变为灰白色,常造成稻苗中、下叶片局部枯死,严重时整叶或整株死亡。

病原

PhytophthorafragariaeHickm.var.oryzo-bladisWangetLu.称草莓疫霉稻疫霉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囊梗2-5根自寄主气孔伸出,束生或单生,偶具1-2回分枝,大小6.5-40.5×2.9-5.7(μm)。孢子囊顶生,长椭圆形,大小36-98.3×22.1×66.5(μm),孢子囊成熟后不脱落,游动孢子从孢子囊顶端孔口散出。游动孢子肾形,休止孢子圆形,以芽管萌发产生次生小型泡囊。藏卵近圆形黄褐色,直径31.2-72μm,雄器围生,扁圆形,淡黄色,大小12.2-25.9×15-30(μm),卵孢子圆形,黄色,大小21.7-57(μm)。(左图)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有水存在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为害。饱和湿度条件下病斑上才能产生孢囊梗,孢子囊产生需有水滴或水膜存在。游动孢子休止后由休止孢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寄主。受侵染秧苗在饱和湿度下形成典型病斑,相对湿度60%-90%只产生淡褐色小斑。发病适宜温度16-21℃,气温超过25℃病害受抑。阴雨连绵有利于发病,三叶期前后秧苗最易感病。秧田水淹或深灌有利发病,串灌病害易于流行。播种过密,秧苗弱易发病。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地势高的田块秧田,且秧田要年年轮换。(2)加强肥水管理,要浅水勤灌,防止串灌,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秧苗3叶期喷洒72.25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240倍式波尔多液。

水稻花蓟马如何防治


水稻花蓟马,学名Frankliniellaintonsa(Trybom)缨翅目,蓟马科。异名FrankliniellaformosaeMoulton。别名台湾蓟马。主要为害稻、棉、甘蔗、瓜类、茄果类、豆类等。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为害作物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为害幼苗嫩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mm,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第三节长为宽的2.5倍并在前半部有一横脊;头短于前胸,后部背面皱纹粗,颊两侧收缩明显;头顶前缘在两复眼间较平,仅中央稍突;前翅较宽短,前脉鬃20一21根,后脉鬃14—16根;第8腹节背面后缘梳完整,齿上有细毛;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二龄若虫体长约1mm,基色黄;复眼红;触角7节,第3、4节最长,第3节有覆瓦状环纹,第4节有环状排列的微鬃;胸、腹部背面体鬃尖端微圆钝;第9腹节后缘有一圈清楚的微齿。

生活习性

在我国南方年发生11—14代,以成虫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大部分产于花内植物组织中,如花瓣、花丝、花膜、花柄,一般产在花瓣上。每雌产卵约180粒。产卵历期长达20—50天。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

(2)春季彻底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3)根据成虫的趋花性,可人工逮杀。

(4)药剂防治。蓟马为害高峰初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于心叶。此外,还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有效成分2g、44%多虫清乳油每667m2用30mL,对水60kg喷雾。

水稻电光叶蝉如何防治


水稻电光叶蝉,学名Inazumadorsalis(Motschulsky)异名及Reciliadorsalis(Motschulsky),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在黄河以南各稻区。主要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粟、甘蔗、小麦、大麦等。偶害芝麻、柑桔等。

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在水稻叶片和叶鞘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发育受抑,造成叶片变黄或整株枯萎。传播稻矮缩病、瘤矮病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mm,浅黄色,具淡褐斑纹。头冠中前部具浅黄褐色斑点2个,后方还有2个浅黄褐色小斑点。小盾片浅灰色,基角处各具1个浅黄褐色斑点。前翅浅灰黄色,其上具闪电状黄褐色宽纹,色带四周色浓,特征相当明显。胸部及腹部的腹面黄白色,散布有暗褐色斑点。卵长1—1.2mm,椭圆形,略弯曲,初白色,后变黄色。若虫共5龄。末龄若虫体长3.5mm,黄白色。头部、胸部背面,足和腹部最后3节的侧面褐色,腹部1一6节背面各具褐色斑纹1对,翅芽达腹部第4节。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5代,四川5—6代,以卵在寄主叶背中脉组织里越冬。台湾年生10代以上,各虫期周年可见。长江中下游稻区9—11月为害最重,四川东部在8月下旬一10月上旬,台湾6—7月和10—11月受害重。雌虫寿命20天,雄虫15天左右。产卵前期7天,产卵量约80粒。卵历期10一14天,若虫历期11—14天,10一11月的若虫历期37天左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2)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蜘蛛。

水稻台湾稻螟如何防治


台湾稻螟,学名ChiloauriciliusDudgeno异名Chilotraeaauricilia(Dudgeon)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中国南方稻区。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均较常见。江苏、浙江也有发生。

寄主水稻、甘蔗、高梁、玉米、粟等。

为害特点幼虫从叶鞘、叶耳处侵入后,先集中在叶鞘内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入茎内,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幼虫常转株为害,蛀孔大,略呈方形。

形态特征雄蛾体长6.5—8.5mm,翅展18—23mm,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雌蛾体长9.2—11.8mm,翅展23—28mm,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卵块成行排列,1—3行呈鱼鳞状。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湾稻螟幼虫5—7龄。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别于二化螟。蛹长9—15mm;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生活习性我国南方年生3—6代,多以幼虫在稻茬或稻草中越冬。广东越冬代发蛾期与二化螟相近,以后各代早于二化螟,3月中旬进入盛发期L成虫有趋光性,喜在浓绿的稻苗上产卵,每雌产卵4—6块,每卵块有卵30多粒,个别高达190粒。初孵幼虫吐丝借风飘散,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10cm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仅留十层薄膜,然后化蛹在茎内,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

防治措施

(一)消灭越冬虫源:1.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田块,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2.捡拾虫害严重田块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桩集中销毁。3.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虫化蛹高峰时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杀蛹。4.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地区,早稻收割时在茎秆内会有大量幼虫和蛹,应将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并及时脱粒,将脱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虫爬到邻近稻田为害,又可杀死幼虫和蛹,减少晚稻的虫源。

(二)点灯诱蛾:根据测报,在螟蛾盛发阶段,发动群众点灯诱杀蛾子,采用黑光灯诱蛾效果更好。

(三)人工捕蛾、摘卵:在秧田采用捕蛾采卵,可以减轻螟害。

(四)药剂防治: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据罗启浩等研究,每亩用150克有效成份的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或巴丹作根区施药,在有效地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亦可兼治台湾稻螟。

水稻恶苗病如何防治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中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

分布危害

一般发病田块病柱率在30%以上,少数发病重田块病柱率在40%以上,减产率可达到10%-40%,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

秧苗细长,株高比正常秧苗高出三分之二左右,株体颜色略淡,根系较弱(表现为根少、根短),秧苗期基本不分蘖,即使分蘖均表现为慢而少,且节间加长,节上产生大量的不定根,尤其基部节上更多,病株长到孕穗期时多数要枯死;即使能够抽穗成熟,均表现为穗小粒少。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稻草、稻桩和谷粒上越冬。次年开春天气暖和后开始繁殖,进行危害。

病原

FusariummoniliformeSheld.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发病条件

土温30~35℃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晚播发病重于早稻。

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

(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

(4)种子处理。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cm,避免直射光。或用2%福尔马林浸闷种3小时,气温高于20℃用闷种法,低于20℃用浸种法。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0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g,加少量水溶解后拌稻种50kg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种子2~3次。或用辉丰百克2ml对水5~6L,浸稻种3~4kg浸72小时或用35%恶霉灵胶悬剂200~250倍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2,温度16~18℃浸种3~5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带药直播或催芽。此外用20%净种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也可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防效98%。必要时也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

水稻缺锰症如何防治


水稻缺锰时叶片的绿色变浅。锰和铁在作物体内紧密联系,参与叶绿素的形成,促进氧化酶的作用,并参与氮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生成。此外,作物体内吸收较多锰可引起铁吸收下降,相反,铁吸收增多又可以引起锰吸收减少。

水稻缺锰症状

嫩叶脉间失绿,老叶保持近黄绿色,褪绿条纹从叶尖向下扩展,后叶上出现暗褐色坏死斑点。新出叶窄而短,且严重失绿。

水稻缺锰病因

水稻叶片含锰量低于20mg/kg时,易出现缺锰症。水稻对锰虽不敏感,但我国华中丘陵区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及花岗岩发育的赤红壤含锰量都很低,北方的石灰性土壤,尤其是质地轻、有机质少、通透性良好的土壤,如黄淮海平原都属于缺锰的土壤。

水稻缺锰的防治方法:

(1)叶面喷施。一出现缺乏症,就应尽快在0.2~0.3%硫酸锰溶液或氯化锰溶液中加入生石灰使其至0.3%,每隔10天叶面喷施2~3次。另外市面上也有出售含锰叶面喷施剂,只要按说明书使用,就不会出现药害。

(2)施用酸性肥料。出现缺乏症时应该首先测定土壤酸度,缺锰时通常土壤pH值上升。对这种土壤,要施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使土壤酸化的肥料。用硫磺等来酸化土壤也是较为简捷的方法,但是缺锰并非一出现就对作物带来决定性障碍,因此,并不需要迫使土壤立即转变成酸性,应该施用酸性肥料缓慢地调节为适合于各种作物的pH值。

(3)施用硫酸锰。碱性土壤每667m2施20~30kg硫酸锰,中性土壤施10~20kg。

(4)在易缺乏有效态锰的地方,每隔2~3年每667m2施用2~4kg一氧化锰。或其它锰肥,如硫酸锰肥、铁锰粉剂等。

(5)增施有机肥。有些土壤,施用石灰质肥料就会很快变成中性或偏碱性土壤,施酸性肥料又使土壤酸性加强,这种土壤叫低缓冲性土壤。缓冲能力低的土壤易发生锰的缺乏或过剩,造成栽培管理上的难度。因此应多施堆厩肥或秸秆,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土壤缓冲能力。

水稻苗疫病如何快速防治


水稻苗疫病主要在早、中稻秧苗和早稻大田前期发生,长江流域发生多。为害秧苗叶片。叶上初生黄白色小圆斑,后扩展成灰绿色水渍状不规则条斑,害扩展后病斑融合使叶片纵卷或折倒。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有水存在条件下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入为害。饱和湿度条件下病斑上才能产生孢囊梗,孢子囊产生需有水滴或水膜存在。游动孢子休止后由休止孢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寄主。受侵染秧苗在饱和湿度下形成典型病斑,相对湿度60%-90%只产生淡褐色小斑。发病适宜温度16-21℃,气温超过25℃病害受抑。阴雨连绵有利于发病,三叶期前后秧苗最易感病。秧田水淹或深灌有利发病,串灌病害易于流行。播种过密,秧苗弱易发病。偏施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地势高的田块秧田,且秧田要年年轮换。(2)加强肥水管理,要浅水勤灌,防止串灌,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3)药剂防治。秧苗3叶期喷洒72.25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240倍式波尔多液。

《水稻稻瘿蚊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