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小麦卷曲病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小麦卷曲病又称扭叶病、双冠子叶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开始在第三、四叶片上产生浅绿色圆形至长圆形病斑,逐渐扩展为不规则形病变,心叶卷曲干枯,严重的幼苗扭曲畸形后枯死。拔节期、抽穗期染病叶片、叶鞘上产生淡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或漆黑色斑痣,旗叶紧抱的不能抽穗呈“一柱香”形,初期缠绕灰白色菌丝,后期部分小穗或全部呈黑色革质状,即菌核型分生孢子堆。

病原Dilophosporaalopecuri(Fr.)Fr.称看麦娘双极毛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D.graminis.病菌在病叶及穗上的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大小120~300μm,黑色。分生孢子圆柱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具隔膜0~3个,大小8.5~16×1.6~2.5(μm),两端各具3~6根直或有分叉的刚毛,呈冠羽状。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0~25℃。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通过风雨传播。为害麦穗者,主要通过小麦粒线虫传播,病菌常附着在虫瘿里的线虫体外,经由线虫携带进入小麦体内。因此穗上有卷曲者,通常也有线虫为害,小麦卷曲病和线虫病呈混生状态。但在田间也常见到同一病株有线虫病而无卷曲病,有的卷曲病株而无线虫为害。

防治方法(1)认真防治小麦线虫病。(2)与非小麦作物进行轮作。(3)选用无病种子。

小编推荐

小麦黑节病如何防治


小麦黑节病是丁香假单胞菌条纹致病变种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严重的可引起小麦全株枯死。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茎秆节与节间。叶片染病初生水渍状条斑,后病斑颜色变为黄褐色,最后呈浓褐色。病斑长椭圆形,也有中间色浅些的。叶鞘染病沿叶脉形成黑褐色长形条斑,多与叶上病斑相连,后叶鞘全部变为浅褐色。茎秆染病主要为害节部,病部呈浓褐色,内部也变色,后可扩展至节间,发病早的秆部逐渐腐败,叶片变黄,造成全株枯死。

病原

Pseudomonasyringaepv.striafaciens(Elliott)Youngetal.异名Pseudomonasstriafaciens(Elliott)StarretBurkholder称丁香假单胞菌条纹致病变种,属细菌。细菌杆状,两端圆,大小1.0-2.5×0.4-1.0(μm),具单极生鞭毛1-2根,革兰氏染色阴性,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圆形,中间隆起,全缘。发育适温22-24℃,50℃经10分钟致死。

发病特点该菌在干燥条件下可长期存活,干燥种子上的病菌可活到秋季节,主要靠麦种带菌传播。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温汤浸种①变温浸种先将麦种用冷水预浸4-6小时,涝出后用52-55℃温水浸1-2分钟,使种子温度升到50℃,再捞出放入56℃温水中,使水温降至55℃浸5分钟,随即迅速捞出经冷水冷却后晾干播种。②恒温浸种把麦种置于50-55℃热水中,立刻搅拌,使水温迅速稳定至45℃,浸3小时后捞出,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种。

石灰水浸种用优质生石灰0.5kg,溶在50kg水中,滤去渣滓后浸渍选好的麦种30kg,要求水面高出种子10-15cm,种子厚度不超过66cm,浸泡时间气温20℃浸3-5天,气温25℃浸2-3天,30℃浸1天即可,浸种以后不再用清水中洗,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农药拌种用种子重量63%的75%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种子重量0.08%-0.1%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也可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0.1kg,拌麦种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kg,对水5kg,拌麦种50kg,拌后堆闷6小时,可兼治腥黑穗病。

小麦蜜穗病如何防治


症状

该病是伴随小麦线虫而产生的细菌病。小麦抽穗后发生。染病株心叶卷曲,叶和叶鞘间含有黄色胶质物和细菌溢脓。新生叶片从含有上述菌脓叶筒内抽出时受阻,常粘有细菌分泌物。病株麦穗瘦小或不能抽出,护颖间也常沾有黄色胶质物,干燥后溢脓在穗部或上部叶片上变成白色膜状物,使穗、叶坚挺。湿度大时,溢脓增多或流淌下落。小麦成熟后,黄色胶质物凝结为胶状小粒。

病原

Clavibactertritici(CarlsonandVidaver)Davisetal.称小麦棒杆菌,属棒杆菌属细菌,是具有钝圆末端的楔形短杆菌,大小1.3×0.5—0.7(μm),一般单个或首尾相连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气性,不产孢,菌体棍棒状,没有球形或杆状变化的多态性,也无突然折断分裂现象。胞壁中含有二氨基丁酸;G+C为51%—59%。该菌原名为Corynebacteriumtritici(ex.Hutchinson)CahsonandVodaver后归入新建立的棒杆菌属中。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本病主要靠小麦线虫为介

体侵入小麦,侵入后细菌扩展快则全穗为蜜穗病。线虫发展快时则病穗成为虫瘿粒或部分为虫瘿,部分为蜜穗。蜜穗病株中的虫瘿内皆带有密穗病病原细菌。可在虫瘿内存活2年半左右。

防治方法重点防治小麦线虫病,小麦线虫病防住以后,即无本病发生。

小麦白粉病如何防治


小麦白粉病在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该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占,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病原Blumeriagraminis(DC.)SpeerErysiphegraminisDC.E.graminisDC.f.sp.triticiMarchal称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丝体表寄生,蔓延于寄主表面在寄主表皮细胞内形成吸器吸收寄主营养。在与菌丝垂直的分生孢子梗端,串生10—20个分生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25—30×8—10(μm),侵染力持续3—4天。病部产生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黑色球形,大小163—219μm,外有发育不全的丝状附属丝18—52根,内含子囊9—30个。子囊长圆形或卵形,内含子囊孢子8个,有时4个。子囊孢子圆形至椭圆形,单胞无色,单核,大小18.8—23×11.3—13.8(μm)。子囊壳一般在大小麦生长后期形成,成熟后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开裂,放射出子囊孢子。该菌不能侵染大小,大麦白粉菌也不侵染小麦。小麦白粉菌在不同地理生态环境中与寄主长期相互作用下,能形成不同的生理小种,毒性变异很快。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靠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感病小麦叶片上,遇有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萌发长出芽管,芽管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和侵入线,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表皮细胞,形成初生吸器,并向寄主体外长出菌丝,后在菌丝丛中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成熟后脱落,随气流传播蔓延,进行多次再侵染。病菌在发育后期进行有性繁殖,在菌丛上形成闭囊壳。

该病菌可以分生孢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上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孢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线体潜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后向中上部叶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

该病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

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可选用郑州8915、郑州831,豫麦9、15、16、21、24号,中育4号,北农9号,冀麦23、24、26号、84-5418、138号,鲁麦1、5、7号,城辐752,高38、贵阿1号、贵丰1号、贵农19、20、21、22,黔丰3号,81-7241,冬丰1号,BT8812,BT-7032,京核883,8814,花培28,鲁麦14、22号,中麦2号,京农8445等。此外新选育的抗白粉病冬小麦品种还有百农64,温麦4号,周麦9号,新宝丰,冀审4185,6021新系,皖麦25,26,扬麦158,川麦25,绵阳26,劲松49号,上麦5号,京华1号,3号,京核3号,京411,北农白等。春小麦抗白粉病的品种有垦红13号、垦九5号、定丰3号等。上述抗病新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

(4)药剂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g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②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667m2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667m2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g。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667m2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g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g。

小麦根腐病如何防治


小麦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为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极广、小麦种植国家均有发生,中国主要发生在东北、西北、华北、内蒙古等地区,近年来不断扩大,广东、福建麦区也有发现。

为害症状

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

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润和多雨期间,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用手容易抹掉(与球霉病,颖枯病和叶枯病不易用手抹掉不同)。叶鞘上的病斑还可引起茎节发病。穗部发病,般是个别小穗发病。小穗梗和颖片变为褐色。在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霉状物,有时会发生穗枯或掉穗。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但胚尖或全胚发黑者不一定是根腐病菌所致,也可能是由假黑胚病菌所致)根腐病除发生在胚部以夕卜,也可发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沟等部分。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此种种子叫“花斑粒”。

发病原因

病原物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sati-vu(ItoetKurib.)Drechsl.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分布范围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本科作物和30余种禾本科杂草。病菌在不同小麦品种上的致病力有差异,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根腐病在土壤过于干旱或潮湿时发生重;幼苗受冻病情加重。成株期叶部发病与气候、寄主生育状态及叶龄有关。麦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发病重;叶片龄期愈长,抗病力愈低,小麦抽穗后出现高温、多雨的潮湿气候,病害发生程度明显加重。黑龙江春麦区小麦抽穗后正进入雨季,雨湿条件对根腐病发生发展十分有利,因而成为这一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华北、西北麦区由于湿度低、为害轻。根腐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壤板结,播种时覆土过厚,春麦区播种过迟,冬麦区播种过早以及小麦连作和种子带菌等因素均可促进苗腐发生。成株期叶片发病的空间分布呈S曲线型,初期病情增长缓慢,中期发展迅速,后期平稳。叶部病情与病菌密度、气象条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关。小麦生育前期温、湿度低,菌源量小,发病轻,抽穗前叶片抗性较强,病情增长速度缓慢,抽穗后抗性下降,温、湿度升高,经多次再侵染后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长,乳熟期后,增长速度减慢。

侵染过程

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大气相对湿度98%以上,只要温度适合即可萌发侵染,病菌直接穿透侵入或由伤口和气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时,芽管与叶面接触后顶端膨大,形成球形附着胞,穿透叶角质层侵入叶内;由伤口和气孔侵入时,芽管不形成附着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潜育期5天。气候潮湿和温度适合,发病后不久病斑上便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侵入叶组织后,菌丝体在寄主组织细胞间蔓延,并分泌毒素,破坏寄主组织,使病斑扩大,病斑周围变黄,被害叶片呼吸增强,发病初期叶面水分蒸腾增强,后期病叶丧失活力,造成植株缺水,叶枯死亡。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病种胚内越冬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附着种子表面越冬越夏,成为初次发病的侵染源。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土壤中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随土壤湿度的提高而下降。在土壤和种子内外越冬的病菌,当种子发芽时即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枯和苗腐。

病害循环

春麦区,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菌当气温回升到16℃左右,叶片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藉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小麦抽穗后,分生孢子从小穗颖壳基部侵入穗内,为害种子,成黑胚粒。在冬麦区,病菌可在病苗体内越冬,返青后带菌幼苗体内的菌丝体继续为害,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病特点

小麦根腐病菌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种子表面与菌丝体潜在种子内部越夏、越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能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因此土壤带菌和种子菌是苗期发病的初侵染源。当种子萌发后,病菌先侵染芽鞘,后蔓延至幼苗,病部长出的分生孢子,可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不耐寒或返青后遭受冻害的麦株容易发生根腐,高温多湿有利于地上部分发病,24—28℃C时,叶斑的发生和坏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时,有利于发生穗枯。重茬地块发病逐年加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

3、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

小麦眼斑病如何防治


小麦眼斑病又称茎裂病,能寄生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多种麦类作物及其他禾本科植物。

症状

主要为害距地面15-20cm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病部产生典型的眼状病斑,病斑初浅黄色,具褐色边缘,后中间变为黑色,长约4cm,上生黑色虫屎状物。病情严重时病斑常穿透叶鞘,扩展到茎秆上,严重时形成白穗或茎秆折断。

病原

Pseudocercosporellahaerpotrichioides(Fron)Dei称铺毛拟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营养菌丝黄褐色,线状,具分枝;还有一种菌丝暗色,壁厚,似子座。分生孢子梗不分枝,无色,全壁芽生产孢,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圆柱状,端部略尖,稍弯,4-6个隔膜,无色,大小35-70×1.5-3.5(μm)。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在病残体中越冬或越夏,成为主要初侵染源。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传播半径1-2m,孢子萌发后从胚芽鞘或植株近地面叶鞘直接穿透表皮或从气孔侵入,气温6-15℃利其侵入。冬小麦发病重于春小麦。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品种。

(2)改善耕作制度。合理密植,避免早播,并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

(3)加强田间管理。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耕播土地,促进病残体迅速分解;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4)农药防治。必要时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小麦黑胚病如何防治


小麦黑胚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小麦感病后,胚部会产生黑点。如果感染区沿腹沟蔓延并在籽粒表面占据一块区域,会使籽粒出现黑斑,使小麦籽粒变成暗褐色或黑色。黑胚粒小麦不仅会降低种子发芽率,而且对小麦制品颜色等会产生一定影响。

我国小麦质量标准中,将黑胚粒增补为不完善粒,收购时最大允许含量不得超过4.0%.小麦黑胚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地区、年份和农艺措施有关。小麦生育期间尤其是籽粒灌浆期间降雨和露水强烈的地区,黑胚病发生较重;栽培中高氮肥和频繁的灌溉方式,亦会加重黑胚病的发生。

防治小麦黑胚除选用抗黑胚病品种外,要特别注意小麦扬花灌浆期的防治。在小麦灌浆初期,若天气预报有连阴雨,应抓紧时间用药,此时防治效果最佳。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十五分之一公顷20至40克,对水50千克喷施,效果最好

防治措施:

1.种子处理。播种前可选用种子重量0.2%的20%粉锈宁乳油拌种,降低苗期病害发生程度。

2.加强管理。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搞好氮、磷、钾与微肥的配合施用,增加土壤透气性,播种时不要播种过深,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在小麦拔节孕穗期及扬花期每亩用20%粉锈宁乳油75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雾,可有效地控制该病发展。

3.实行轮作。将小麦与油菜、马铃薯等非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深翻土壤将病株残体深埋土中,以消灭病菌。

4.选用抗病品种。

小麦蓝矮病毒病如何防治


小麦蓝矮病毒病由叶蝉进行传毒,毒原除侵染小麦外,寄主还包括大麦、燕麦、黑麦、黍、高粱、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症状

小麦多在春季麦田返青后的拔节期显症。病株明显矮缩、畸形、节间越往上越矮缩,呈套叠状,造成叶片呈轮生状,基部叶片增生、变厚、呈暗绿色至绿兰色,叶片挺直光滑,心叶多卷曲变黄后坏死。成株期,上部叶片形成黄色不规则的宽条带状,多不能正常拔节或抽穗,即使能抽穗,则穗呈塔状退化,穗短小,向上尖削。染病重的生长停滞,显症后1个月即枯死,根毛明显减少。

病原Mycoplasmalikeorganism简称MLO,称类菌原体。是国内小麦上第一个类菌原体病害。在叶片韧皮部和叶蝉唾液腺及肠道细胞的超薄切片中MLO呈球形、椭圆形、哑铃状、蝌蚪状等,大小50-1000nm,单位膜厚度为8-10nm。通过叶蝉传毒试验,定名为小麦类菌质体蓝矮病(Wheatmycoplasmalikebluedwarf)。

发病特点

该毒原只能通过条沙叶蝉(Psammotettixstriatus)进行持久性传毒,种子、汁液磨擦均不能传毒。最适饲毒期为24天,最短接毒期为10秒。延长接毒期能提高传毒能力。毒原在虫体内循回期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为5.2天。病害潜育期与温度有关。秋季平均为45天,春季19天。时蝉持毒期秋季19天,春季为12天。叶蝉一次获毒,便可终身带毒,但卵不能传毒。秋季冬小麦出苗后,条沙叶蝉从秋作物及杂草上迁飞至麦田传毒。深秋初冬叶蝉以卵在小麦或杂草上越冬,翌春孵化后再行获毒,然后开始传毒。在小麦收获前,又飞到玉米,高粱及多种禾本科杂草上传毒。我国陕西、甘肃一带条沙叶蝉年生3-4代,其发生数量与小麦蓝矮病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条沙叶蝉喜干燥气候条件,山地干旱麦田及阳坡背风麦田虫口密度大,发病重。品种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1)积极选育抗蓝矮病的抗病小麦新品种。原来地方品种均感病。近年引进的钱交麦、2711则表现高度抗病。

(2)农业防治。深耕灭茬,清除杂草,适时播种,及时施肥等可减轻为害。

(3)农药防治。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3%乐果乳剂拌种,逐步取代甲拌磷。喷药用40%乐果乳油1000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2000-3000倍液。也可喷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每667m21.5kg。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减少越冬虫源。

小麦(镰刀菌)根腐病如何防治


小麦根腐病又称小麦根腐叶斑病或黑胚病、青死病等。分布在全国各地,东北、西北春麦区发生重,黄淮海冬麦区也很普遍。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穗腐或黑胚。成为我国麦田常发病害,发病率205—60%,减产10%—50%或更多。苗期染病种子带菌严重的不能发芽,轻者能发芽,但幼芽脱离种皮后即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黄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边缘清晰,中间稍褪色,扩展后引起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和茎在部褐变,病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朽腐,麦苗平铺在地上,下部叶片变黄,逐渐黄枯而死。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梭形小褐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斑,病斑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严重的整叶枯死。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与其连接叶片黄枯而死。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

病原FusarimgraminearumSchw.称禾谷镰孢、F.avenaceum(Fr.)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W.G.Smith)Sacc.称黄色镰孢。是多元性复合侵染的病害。黑龙江检测出5种真菌,其中蠕孢占77%,镰刀菌占23%。重庆地区小麦根腐病病菌种类较多,重庆植保站和西南农大在当地巴麦18和绵阳11号病组织和带菌种子上分离出Fusariumoxysporum(尖孢镰孢)、F.moniliforme(串珠镰孢)、F.culmorum(黄色镰孢)、F.graminearum(禾谷镰孢)、Botrytiscinerea(葡萄孢)、Gerlachianivalis(雪腐格氏霉)、Alternariatriticna(链格孢)、Rhizopusnigricans(根霉)等11种。回接后致病力强的有黄色镰孢、尖孢镰孢、串珠镰孢、雪腐格氏霉、链格孢、葡萄孢菌等,均可引起冬小麦根腐病。内蒙西部春麦区主要病原有Fusariumsp.称镰刀菌、Rizoctoniasp.称丝核菌和Bipolarissp.称平脐蠕孢根腐菌、Gaeumanomycessp.及Alternariasp.等,引致春小麦根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该菌在土壤中存活2年。生产上播种带菌种子也可引致苗期发病。幼苗受害程度随种子带菌量增加而加重,安侵染源多则发病重;在种子带菌为主的条件下,种子被害程度较其带菌率对发病影响更大;播后温度由10℃上升到20℃时,该病分生孢子萌发快,萌发率高,高于22℃萌发率明显下降,35℃停止萌发。菌丝生长温限4—37℃,菌丝生长pH范围为pH2.7—10.3,产孢温限11—35℃,适温为20—24℃。生产上土壤温度低或土壤湿度过低或过高易发病,土质瘠薄或肥水不足抗病力下降及播种过早或过深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春小麦可选用龙麦23号、龙辐麦7号。冬小麦可选用西农881、秦麦2号、12号,西农1376等抗根腐病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年初侵染源。

(3)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

(4)播种前用万家宝30g加水3000g拌20kg种子,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5%卫福合剂、58%倍得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按种了重量的0.2%—0.3%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

(5)成株开花期喷洒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2用药100g,对水75kg喷洒。

(6)小麦起身期在施用一定的有机肥基础上,结合喷施植物动力—2003,10ml对清水10kg喷雾,促进根系发育,增产效果显著。也可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一次。(7)提倡用多得稀土纯营养剂,每667m2用50g,对水20—30L喷施,隔10—15天一次,连续喷2—3次。

小麦粒瘿线虫病如何防治


小麦粒瘿线虫病又名小麦粒线虫病,全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尤以长江下游和华北麦区为重,主要为害小麦,有时也为害黑麦。

症状

染病的小麦苗期至成熟期都有症状表现,以在麦穗上形成虫瘿最为明显。受害麦苗叶片短阔、皱边、微黄、直立,严重者萎缩枯死。能长成的病株在抽穗前,叶片皱缩,叶鞘疏松,茎秆扭曲。孕穗期以后,病株矮小,茎秆肥大,节间缩短,受害重的不能抽穗,有的能抽穗但不结实而变为虫瘿。有时一花裂为多个小虫瘿。有时是半病半健,病穗较健穗短,色泽深绿,虫瘿比健粒短而圆,使颖壳向外开张,露出瘿粒。虫瘿顶部有钩状物,侧边有沟,初为油绿色,后变黄褐至暗褐色,老熟虫瘿有较硬外壳,内含白色棉絮状线虫,瘿粒外形与腥黑穗病粒相同,但黑穗病粒外膜易碎,内为黑粉孢子。

病原Anguinatritici(Steinbuch)Chitwood称小麦粒线虫,属植物寄生线虫。雌雄成虫线形较不活跃,内含物较浓厚,具不规则膜肠状体躯,卵母细胞及精母细胞成轴状排列。雌虫肥大卷曲成发条状,首尾较尖,大小3-5×0.1-0.5(mm),雄虫较小,不卷曲,大小1.9-2.5×0.07-0.1(mm)。卵产于绿色虫瘿内,散生,长椭圆形,大小73-140×33-63(μm),1龄幼虫盘曲在卵壳内,2龄幼虫针状,头部钝圆,尾部细尖,前期在绿瘿内活动,后期则在褐色虫瘿内休眠。

发病特点

粒线虫以虫瘿混杂在麦种中传播。虫瘿随麦种播入土中,休眠后2龄幼虫复苏出瘿。麦种刚发芽,幼虫即沿芽鞘缝侵入生长点附近,营外寄生,为害刺激茎叶原始体,造成茎叶以后的卷曲畸形,到幼穗分化时,侵入花器,营内寄生,抽穗开花期为害刺激子房畸变,成为雏瘿。灌浆期绿色虫瘿内幼虫迅速发育再蜕3次皮;经3-4龄成为成虫,每个虫瘿内有成虫7-25条。雌雄交配后即产卵,孵化出幼虫在绿虫瘿内为害,后虫瘿变为褐色近圆形。2龄幼虫休眠于内。一个虫瘿内有幼虫8000-25000条。干燥气候,幼虫能存活1-2年。该线虫是小麦蜜穗病病原细菌(Corynebacteriumtritici)侵入小麦的媒介体。该线虫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黑麦、大麦和燕麦。发病轻重与种材料中混杂的虫瘿量和播后的土壤温度。土温12-16℃,适于线虫活动为害。沙土干旱条件发病重,粘土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加强检验,防止带有虫瘿种子远距离传播。

(2)设立无病种子田,种植可靠无病种子。

(3)实行3年以上轮作。

(4)防止虫瘿混入粪肥,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5)种子处理。

清水选麦种倒入清水中迅速搅动,虫瘿上浮却捞出,可汰除95%虫瘿。整个操作争取在10分钟内完成,防止虫瘿吸水下沉。

盐水选用20%盐水汰除虫瘿较清水彻底,但事后要用清水洗种子。

硫酸铵液选法用26%硫酸铵液汰洗即可。

药剂处理用50%甲基对硫磷或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0.2%拌闷种子。每100kg种子用药200g对水20kg,混匀后,堆50cm厚,闷种4小时,即可播种。

(6)药剂防治用15%涕灭威颗粒剂每667m237.5-100g或10%克线磷200g、3%万强颗粒剂150g。

小麦雪霉叶枯病如何防治


症状又称小麦雪腐叶枯病、红色雪腐病。从小麦发芽期至成熟前均可发病。产生芽腐、苗枯、鞘腐、叶枯、穗腐等症状,其中叶枯和鞘腐最重要。芽腐和苗枯种子萌发后,胚根、胚根鞘、胚芽鞘等腐烂变色,胚根少,根短。胚芽鞘上生条形至长圆形黑褐色斑,严重的烂腐,表生白色菌丝。病菌基部的叶鞘变褐坏死,且向叶片基部发展,致整叶变褐或变黄枯死。病苗生长衰弱,根系不发达或短,苗矮,第一、二叶短缩,发病重时整株呈水浸状变褐腐烂或死亡,死苗倒伏,表面生白色菌丝。基腐和鞘腐拔节后抽穗前发病部位上移,病株基部1~2节的叶鞘褐变腐烂,叶鞘枯死后由深褐色变浅至枯黄色,与叶鞘相连的叶片也染病或迅速变褐枯死。鞘腐多从上部叶鞘与叶片相连处始发,后向叶片基部及叶鞘中下部发展,病叶鞘变为枯黄色或黄褐色,变色部无明显边缘,湿度大时,上生稀疏的红色霉状物。上部叶鞘染病后可致旗叶和下一叶枯死。叶枯成株叶片染病初呈水浸状,后扩展为椭圆形至后圆形大斑。发生在叶缘的多呈半圆形,大小1~4cm,我为2~3cm,边缘灰发色,叶间污褐色,呈浸润性地向四周扩展,形成不大明显的轮纹数层,病斑上可见砖红色霉状物。湿度大时病斑边缘现白色菌丝层,有时病部现微细的黑色粒点,即病菌子囊壳。后期多数病叶枯死。穗腐个别小穗或少数小穗发病,颖壳上产生水浸状黑褐色斑块,上现红色霉,小穗轴变褐腐烂,个别穗颈腐烂褐色,严重时全穗或局部变黄枯死,病粒易皱缩褐变,表生污白色菌丝。

病原Gerlachianivalis(Ces.exSacc.)GamsandMull.称雪腐格氏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G.nivale(Ces.)W.GamsetE.Mull.、Fusariumnivale(Fr.)Ces.。病菌在病叶上产生分生孢子座,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新月形,两端钝圆,无脚胞,无色,具隔膜0~3个,以1个隔膜居多,大小11.3~22.8×2.3~3.3(μm)。有性态为Monographellanivalis(Schaffnit)E.Mull.子囊壳埋生,珠形至卵形,大小160~250×90~100(μm),顶端乳头状,有孔口,子囊壳壁厚具内外两层。子囊棒状至圆柱状,大小40~70×3.5~6.5(μm)。子囊里具子囊孢子6~8个。子囊孢子纺锤形或椭圆形,无色透明,具隔1~3个,大小10~18×3.6~4.5(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蓖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后侵染叶鞘,后向其他部位扩展,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病菌生长温限-2~30℃,19~21℃最适。西北地区4~5月降雨多的年份,低温湿度大,有利该病发生。青藏高原麦区,7~8月多雨,气温偏低,除为害叶片外,还可引致穗腐。潮湿多雨和比较冷凉的阴湿山区和平原灌区易发病。小麦抽穗后20多天,降雨量以上位叶发病影响较大。小麦拔节孕穗期间受冻害,抗病性降低。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在春小麦栽培区,小麦灌浆至乳熟期是该病流行盛期。在栽培管理措施中,水肥管理、播期、密度等与发病关系密切。春灌过量、浇水次数过多、生育后期大水漫灌或土粘重、地下水位高、田间湿度大的田块、施用氮肥过量、施用时期过晚易发病。播种过早,播量过大田间郁闭发病重。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如:郑州3号、花培28、小偃6号、周麦10号、阿勃、西农88、西农881、丰产3号、秦麦12号等较抗病。由无病咱子田留种。(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对分蘖性强的矮秆品种尤其要注意控制播种量。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适当控制追肥。冬季灌饱,春季尽量不灌或少灌。早春耙耱保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3)对低湿、高肥、密植有可能发病田块或历年秋苗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越冬前和返青后喷洒80%多菌灵超微粉剂1000倍液,每667m2用量50g超低量或常规喷雾。也可选用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5%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

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如何防治


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又称小麦蠕孢叶斑病、蠕孢根腐病,属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各冬麦或春麦区均有发生,而春麦区流行频率最高。

发病症状

小麦全生育期典型的多阶段性病害,从幼苗到抽穗结实期均有发生。幼苗期引致芽腐和苗枯,成株期引致叶片早枯和穗腐、根腐、茎基腐、叶斑、黑胚粒、籽粒秕瘦等。其中成株期叶斑发生是取普遍,为害最重。芽腐、苗枯染病重的种子不能发芽或刚萌芽就变褐腐烂不能出土。发病轻的可萌发出土但胚芽鞘或其他地下部分发病,多在冬前死掉或产生弱苗。根腐、茎基腐在苗期的胚芽鞘、地下茎或幼根上出现褐色病变、局部组织腐烂或坏死,常致地下茎基近分蘖节处出现褐色病斑,近地面的叶鞘生褐色梭形斑痕,大小3—5×1—3(mm),一般不深达茎节内部。常致幼苗发黄,田间出现一片片浅绿至浅黄色,病苗矮小、稀疏、叶直立。成株期下部1—2叶的叶尖枯焦1—2cm,根部发育不良,镒生根少,种子根、茎基表面具褐点,可深达内部,病部腐死,严重的次生根根尖或中部也褐变腐烂、分蘖枯死或生育中后期部分或全株完全死亡。叶斑秋苗期或早春染病在近地面叶片上产生很多椭圆形、浅褐色至褐色小斑,大小1至几mm。拔节后至成株期显症,产生典型的浅褐色、椭圆形至梭形病斑,大小1—3×0.5—1%(cm),周围多具黄色晕圈,病斑中间枯黄色,其上常生长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或其它第二寄生物,外围淡褐色,其上可见麦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扩展快时,病斑融合形成大斑,致叶片部分或全叶干枯。此外有些品种上可产生椭圆形深褐色小斑,长约1cm。穗腐、黑胚粒穗期染病,在颖壳或穗轴上产生褐色病变,病斑多时常致大部分颖壳或穗轴变褐,严重的引致半穗或全穗枯死。病颖上菌丝侵染种子后,胚部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胚粒,种了瘦秕。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经胚芽鞘或幼根侵入,引起地下茎或次生根或次基部叶鞘等中位发病。带菌种子是苗期叶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寄主病残体彻底分解腐烂之后,病原菌也就失去了侵染能力,小麦拔节后至成株期,根腐继续扩展的同时,叶斑病也从下向上不断扩展,地面上的病残体和植株病部不断产生大量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潜育期仅几天至七天,菌量积累速度快,达到流行临界菌量早,气温18—25℃,相对湿度100%,功能叶片和麦穗就大量染病或流行成灾。此外栽培措施对该病发生也有直接影响。生产上春麦迟播或冬麦早播羁期易发病,种植过密发病重。在田间管理上凡能减少病残体落入田间的机会或促进土壤中病残体尽快腐烂(如深翻、中耕、施肥、浇水等)的措施均利于土壤中病原菌减少,则发病轻、这些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利,又可增强抗病力,从而减轻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该病系全生育期病害,穗期叶斑和穗腐是防治的关键。千方百计减少田间菌源,降低病菌积累速度,保护成株功能叶片,可有效地防治本病。

(1)农业防治提倡轮作以减少土壤中菌量,秋翻灭茬,加强夏秋两季田间管理,加快土壤中病残体分解;选用无病种子,适时适量中,提高播种质量,减轻苗期发病。

(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3)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冬小麦抗(耐)病品种有:豫麦21号、郑州8915、西农88号、西农881、秦麦12号、西农1376。

(4)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5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重量0.1%—0.3%拌种。小麦用三唑酮拌种影响小麦出苗严重的地区或品种,提倡用三唑酮与增产菌混用拌种可消除三唑酮对小麦出苗影响,用量每100kg麦种用三唑酮按种子量有效成分0.02%—0.03%,增产菌40—60g,增立菌代谢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中,含有类似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成分,可解除三唑酮对赤霉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促进种子萌发。

②用50%退菌特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36小时,防效80%以上。③成株期当初穗期小麦中下部叶片发病重,且多雨时,喷洒70%代木锰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或15%三唑醇(羟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000—4000倍液,能有效地控制整个生育期该病的扩展。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如何防治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也即燕麦胞囊线虫,是当前对小麦生产最有威胁性的线虫,因此小麦禾谷胞囊线虫几乎成为发病地区麦类作物的首要病害,在我国湖北和华北主产区河北、山西、北京均有此病发生。此病仅发生于禾本科植物,主要为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以及杂草、谷物等27属34种。

症状

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为该病的典型特征。胞囊老熟易脱落,胞囊仅在成虫期出现,故生产上常查不见胞囊而误诊。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或与线虫共同为害,加重受害程度,致地上部矮小,发黄,似缺少营养或缺水状,应注意区别。

病原HeteroderaavenaeWollenweber称燕麦胞囊线虫,属胞囊线虫属。雌虫胞囊柠檬型,深褐色,阴门锥为两侧双膜孔型,无下桥,下方有许多排列不规则泡状突,体长0.55-0.75mm,宽0.3-0.6mm,口针长26μm,头部环纹,有6个圆形唇片。雄虫4龄后为线型,两端稍钝,长164mm,口外基部圆形,长26-29μm;幼虫细小、针状,头钝尾尖,口针长24μm,唇盘变长与亚背唇和亚腹唇融合为一两端圆阔的柱状结构。卵肾形,含在雌虫体内不产出。

发病特点

该线虫在我国年均只发生一代。9℃以上有利于线虫孵化和侵入寄主。以2龄幼虫侵入幼嫩根尖,头部插入后在维管束附近定居取食,刺激周围细胞成为巨形细胞,逐渐发育变为豆荚型,蜕皮形成长颈瓶形3龄幼虫,4龄为葫芦形,然后成为柠檬形成虫。雄成虫由定居型变为活动型,出根与雌虫交配后死亡,雌虫体内充满卵及胚胎卵变为褐色胞囊,然后死亡,使被侵染根部鼓起。卵在土中可保持1年或数年的活性。胞囊失去生命后脱落入土中越冬,可借水流、风,农机具等传播。春麦被侵入两个月可出现胞囊。秋麦则秋季侵入,以各发育虫态在根内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为害,于4-5月显露胞囊。也可孵化再次侵入寄主,造成苗期严重感染一般春麦较秋麦重,春麦早播较晚播重。冬麦晚播发病轻。连作麦田发病重;缺肥、干旱地较重;沙壤土较粘土重。苗期侵染对产量影响较大。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此病扩散蔓延。2、选用抗(耐)病品种。3、轮作与麦类及其它禾谷类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4、加强农业措施春麦区适当晚播,要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抵抗力。施用土壤添加剂,控制根际微生态环境,使其不利于线虫生长和寄生。5、药剂防治每667m2施用3%万强颗粒剂200g,也可用24%万强水剂600倍液在小麦返青时喷雾。其它方法参见小麦粒线虫病。

《小麦卷曲病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