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稻铁甲虫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寄主 水稻、麦类、甘蔗、茭白、芦草等。 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组织中取食叶肉,受害重时,呈现一片枯白色,影响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4—5mm,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各具瘤状突起,上生4根棘刺,后方两侧各具1根较大的棘。鞘翅每边疏生20一21根长短不一的棘。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表面覆有黄褐色胶状物质。末龄幼虫体长5—6mm,中胸至第7腹节背面具2横列瘤状小突起,腹部各节两侧外突呈三角形。蛹长5mm,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深黄色。 生活习性 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年生3代,广东4—6代,以成虫在土石缝隙、杂草丛中或残株叶鞘内越冬。翌春初在禾本科杂草上或麦田里活动,后迁入稻田产卵,把卵产在距稻叶尖端12—18cm的组织里,初孵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一生可转叶2—3个,多在清晨转移,蜕2次皮后在蛀道中化蛹。幼虫期10-15天,蛹期4—9天。成虫喜在夜间或清晨及雨天取食或活动。成虫寿命一、二代30—40天,越冬代6—7个月。 防治方法 (1)注意铲除田边、沟旁杂草。 (2)成虫发生盛期,水稻处在秧田期,灌水把秧尖淹没,同时用稻草把浮在水面的成虫诱集在一起,集中深埋或烧却。 (3)大田成虫发生盛期,每667m2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也可在一代幼虫盛孵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一1000倍液。

扩展阅读

稻铁甲虫怎样防治


稻铁甲虫的学名Dicladispaarmigera(Olivier)属鞘翅目,铁甲科。分布在中国辽宁以南各稻区。

稻铁甲虫的寄主水稻、麦类、甘蔗、茭白、芦草等。

稻铁甲虫的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组织中取食叶肉,受害重时,呈现一片枯白色,影响生长发育。

稻铁甲虫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5mm,蓝黑色,具金属光泽,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各具瘤状突起,上生4根棘刺,后方两侧各具1根较大的棘。鞘翅每边疏生20一21根长短不一的棘。卵扁椭圆形,乳白色,表面覆有黄褐色胶状物质。末龄幼虫体长56mm,中胸至第7腹节背面具2横列瘤状小突起,腹部各节两侧外突呈三角形。蛹长5mm,扁椭圆形,乳白色至深黄色。

稻铁甲虫的生活习性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年生3代,广东46代,以成虫在土石缝隙、杂草丛中或残株叶鞘内越冬。翌春初在禾本科杂草上或麦田里活动,后迁入稻田产卵,把卵产在距稻叶尖端1218cm的组织里,初孵幼虫潜入叶片组织内取食叶肉,一生可转叶23个,多在清晨转移,蜕2次皮后在蛀道中化蛹。幼虫期10-15天,蛹期49天。成虫喜在夜间或清晨及雨天取食或活动。成虫寿命一、二代3040天,越冬代67个月。

稻铁甲虫的防治方法(1)注意铲除田边、沟旁杂草。

(2)成虫发生盛期,水稻处在秧田期,灌水把秧尖淹没,同时用稻草把浮在水面的成虫诱集在一起,集中深埋或烧却。

(3)大田成虫发生盛期,每667m2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也可在一代幼虫盛孵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900一1000倍液。

马铃薯甲虫如何防治


马铃薯甲虫主要为害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5mm,宽6.1~7.6mm,短卵圆形,体背显著隆起。淡黄色至红褐色,具多数黑色条纹和斑,头顶的黑斑多呈三角形,复眼后方有一黑斑,但通常被前胸背板遮盖。口器淡黄色至黄色,上颚端部黑色,下颚须未端色暗。触角11节,第1节粗而长,第2节短,第5、6节约等长,触角基部6节黄色,端部5节膨大而色暗。上唇显著横宽,中央缺刻浅,前缘着生刚毛,上颚有齿4个,其中3个明显。下颚的轴节和茎节发达,茎节端部又分为内颚叶及外颚叶,上面密被刚毛,下颚须短,未节端部呈截形,短于其前一节。前胸背板隆起,长1.7~2.6mm,宽4.7~5.7mm;基缘呈弧形,后侧角稍钝,前侧角突出;顶部中央有一U形斑纹或2条黑色纵纹,每侧又有5个黑斑,有时侧方的黑斑相互连接;中区的刻点细小,近侧缘的刻点粗而密。小盾片光滑,黄色至近黑色。鞘翅卵圆形,显著隆起,每一鞘翅有5个黑色纵条纹,全部由翅基部延伸到翅端,翅合缝黑色,条纹1与翅合缝的翅端几乎相接,条纹2、3在翅端相接,条纹4与3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条纹4与5距离,条纹5与鞘翅侧缘接近,鞘翅刻点粗大,沿条纹排成不规则的刻点行。足短,转节呈三角形,腿节稍粗而侧扁,胫节端部方向放宽,跗节5节,假4节,第4节极短;爪的基部无附齿。腹部第1~5节腹板两侧黑斑,第1~4腹板的中央两侧另有长椭圆形黑斑。雄虫外生殖器的阳茎呈圆筒形状,显著弯曲,端部扁平,长为宽的3.5倍。雌雄两性外形差别不大,雌虫个体一般稍大,雄虫最末腹板较隆起,上面有一纵凹线,雌虫无上述凹线。卵长卵圆形,长1.5~1.8mm,宽0.7~0.8mm,淡黄色至深枯黄色。幼虫1、2龄幼虫暗褐色,3龄开始逐渐变鲜黄色、粉红色或桔黄色。头黑色发亮,前胸背板骨片以及胸部和腹部的气门片暗褐色或黑色,幼虫背方显著隆起。头为下口式,头盖缝短,额缝由头盖缝发出,开始一段相互平行延伸,然后呈一钝角分开。头的每侧有小眼6个分成2组,上方4个,下方2个。触角短,3节.上唇基及额之间由缝分开。头壳上仅着生初生刚毛,刚毛短,每侧顶部着生刚毛5根,额区呈三角形。前缘着生刚毛8根,上方着生刚毛2根。唇基横宽,着生刚毛6根,排成一排。上唇横宽,明显窄于唇基,前缘略直,中部凹缘狭而深;上唇前缘着生刚毛10根,中区着生刚毛6根和毛孔6个。上颚三角形,有端齿5个,其中上部的1个齿小。一龄幼虫前胸背板骨片全为黑色,随着虫龄的增加前胸背板颜色变淡,仅后部仍为黑色。除最未两个体节外,虫体每侧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即气门骨片和上侧骨片。腹节上的气门骨片呈瘤状突出,包围气门,中、后胸由于缺少气门,气门骨片完整。四龄幼虫的气门骨片和上侧骨片无明显的长刚毛。体节背方的骨片退化或仅保留短刚毛,每一体节背方约有8根刚毛,排成两排。第8、9腹节背板各有一块大骨化板,骨化板后缘着生粗刚毛。气门圆形,气门位于前胸后侧及第1~8腹节上。足转节呈三角形,着生3根短刚毛,爪大,骨化强,基部的附近矩形。蛹离蛹,椭圆形,体长9~12mm,宽6~8mm,桔黄色或淡红色。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美国年生2代,欧洲1~3代,以成虫在土深7.6~12.7cm处越冬,翌春土温15℃时,成虫出土活动,发育适温25~33℃。在马铃薯田飞翔经补充营养开始交尾把卵块产在叶背,每卵块有20~60粒卵,产卵期2个月,每雌产卵400粒,卵期5~7天,初孵幼虫取食叶片,幼虫期约15~35天,4龄幼虫食量占77%,老熟后入土化蛹,蛹期7~10天,羽化后出土继续为害,多雨年份发生轻。该虫适应能力强。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

(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

(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B.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集中诱杀,在马铃薯甲虫发生严重的区域,早春集中种植有显著诱集作用的茄科寄主植物,形成相对集中的诱集带,便于统防、统治;此外可以适期晚播适当推迟播期至5月上中旬,避开马铃薯甲虫出土为害及产卵高峰期。

(4)用真空吸虫器和丙烷火焰器等进行物理与机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来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虫效果可达80%以上。

玉米铁甲如何防治


玉米铁甲,学名Dactylispasetifera(Chapuis)鞘翅目,铁甲科。指名亚种分布广东、广西、贵州。黑色亚种分布在云南。主要为害玉米、甘蔗、高梁、粟(谷子)、小麦、水稻等。

为害特点

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仅剩上、下两层表皮,叶片干枯死亡;成虫取食叶肉现白色纵条纹,严重时一张叶片上有虫数十头,造成全叶变白干枯,大发生时颗粒无收。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6mm,蓝黑色,复眼黑色,球形,头、胸、腹及足均为黄绿色,鞘翅蓝黑色,前胸背板及鞘翅上部均生有长刺,前胸背板前方生4根,两侧各3根;鞘翅上每边周缘有21根刺。卵长1mm,椭圆形,光滑,浅黄色。幼虫长约7.5mm,扁平,乳白色,腹部末端有1对尾刺,腹部2—9节两侧各生一浅黄色瘤状突起,背部各节具一字形横纹。蛹长0.5mm,长椭圆形,白色至焦黄色。

生活习性

年生一代,少数2代,以成虫在玉米田附近山坡、沟边杂草,宿根甘蔗及小麦叶片上越冬。翌春气温升至16℃以上时,成虫开始活动,一般4月上中旬成虫进入盛发期,成群飞至玉米田为害,把卵产在嫩叶组织里,卵期7一16天,幼虫孵化后即在叶内咬食叶肉直至化蛹,幼虫期16—23天,5月化蛹,蛹期9—11天,6月成虫大量羽化,多飞向山边越夏,少数成虫在秋玉米田产卵繁殖。

防治方法

人工捕杀成虫,成虫活动初期尚未产卵前,于上午9时前人工捕杀。

水稻台湾稻螟如何防治


台湾稻螟,学名ChiloauriciliusDudgeno异名Chilotraeaauricilia(Dudgeon)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中国南方稻区。台湾、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均较常见。江苏、浙江也有发生。

寄主水稻、甘蔗、高梁、玉米、粟等。

为害特点幼虫从叶鞘、叶耳处侵入后,先集中在叶鞘内取食,形成枯梢,有的蛀入茎内,形成枯心苗和白穗,幼虫常转株为害,蛀孔大,略呈方形。

形态特征雄蛾体长6.5—8.5mm,翅展18—23mm,触角略呈锯齿状。前翅黄褐色,布有暗褐色点,中央具隆起的有金属光泽的4个深褐色斑块,外缘具小黑点7个。后翅浅黄褐色,缘毛白色。雌蛾体长9.2—11.8mm,翅展23—28mm,触角丝状。前翅色与雄蛾相近,斑纹较雄蛾色浅但粗大,后翅雌雄相似。卵扁椭圆形,白色至灰黄色,卵块成行排列,1—3行呈鱼鳞状。末龄幼虫体长16—25mm,头部暗红色至黑褐色,体浅黄白色,背面具褐色纵线5条,最外侧纵线从气门上方通过。台湾稻螟幼虫5—7龄。幼虫腹足趾钩双序全环,外方趾钩稍短,但与内方同密,别于二化螟。蛹长9—15mm;纺锤形,褐色,与二化螟相近,但额中央凹下,两侧呈角状突出,5—7腹节背面近前缘处各具1横列齿状小突起。背面有5条褐色纵线。

生活习性我国南方年生3—6代,多以幼虫在稻茬或稻草中越冬。广东越冬代发蛾期与二化螟相近,以后各代早于二化螟,3月中旬进入盛发期L成虫有趋光性,喜在浓绿的稻苗上产卵,每雌产卵4—6块,每卵块有卵30多粒,个别高达190粒。初孵幼虫吐丝借风飘散,在叶鞘内为害的幼虫老熟后爬至最外层叶鞘内吐丝结茧化蛹,已钻入稻茎的幼虫则迁至稻株近水面6—10cm处,把稻茎的内壁咬一环状羽化孔,仅留十层薄膜,然后化蛹在茎内,成虫羽化后破膜而出。

防治措施

(一)消灭越冬虫源:1.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田块,稻草内有大量越冬幼虫,必须在未进入发蛾期以前处理完有虫稻草。2.捡拾虫害严重田块冬作地上露地的稻桩集中销毁。3.早春掌握在越冬幼虫化蛹高峰时灌水浸田3~4天,可大量杀蛹。4.台湾稻螟为害严重的地区,早稻收割时在茎秆内会有大量幼虫和蛹,应将割下的稻株立即挑出稻田,并及时脱粒,将脱粒后的稻草放在烈日下曝晒,既可避免幼虫爬到邻近稻田为害,又可杀死幼虫和蛹,减少晚稻的虫源。

(二)点灯诱蛾:根据测报,在螟蛾盛发阶段,发动群众点灯诱杀蛾子,采用黑光灯诱蛾效果更好。

(三)人工捕蛾、摘卵:在秧田采用捕蛾采卵,可以减轻螟害。

(四)药剂防治:根据预测预报,在蚁螟盛孵期施药。每亩用18%杀虫双250-300毫升、40%乐果200-250毫升、50%杀螟硫磷75-100毫升、90%巴丹可湿性粉100克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兑水喷雾或撒毒土,施药后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据罗启浩等研究,每亩用150克有效成份的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或巴丹作根区施药,在有效地防治秧田或本田三化螟危害的同时,亦可兼治台湾稻螟。

水稻稻巢螟如何防治


水稻稻巢螟,学名Ancyllomiajaponicazeller属鳞翅目,螟蛾科。别名稻巢草螟、日本稻巢螟、稻筒巢螟。广布亚洲各稻区。寄主水稻。

为害特点幼虫先在叶片中、上部吐丝缀连叶屑及粪粒成筒状巢,幼虫在巢内取食叶肉,受害处现枯白斑。后携巢移至稻丛基部,咬断四周叶片或嫩茎拖入巢内,食后剩余推出巢外,致稻株出现枯黄茎叶,分蘖和抽穗明显减少。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14mm,翅展25—35mm,灰黄白色。雌蛾色略浅,下唇须平伸,浅褐色,长度等于复眼直径2倍。触角细锯齿状,褐色。前翅灰黄褐色,外缘具银灰褐色波状横向纹,翅面具不明显的灰褐色短纵纹5—6条,纹上生有分散小黑点,沿中室下侧的1条呈浅黄色。后翅白色至褐色。雄蛾触角彬齿扁阔,各相片一侧生锯齿。卵长1mm左右,栗形,浅褐色,表面具纵隆纹。末龄幼虫体长16—26mm,灰黄白色。头、前胸背板黑褐色,胸、腹部背面具棕色纵线5条。每节各生1对短刺。蛹长12mm左右,黄褐色。

生活习性中国南方年生3代,以末龄幼虫在稻桩或杂草丛中筒巢里越冬。翌年4月下旬一6月上中旬成虫发生,一代在6月下旬一8月上中旬,二代在8月下旬一10月中下旬发生。成虫白天潜伏在稻丛或杂草中,夜间飞出活动,配后把卵产在稻株根际或茎叶上,数十粒聚在一起,上覆疏绒毛。成虫产卵历期1—9天:每雌产卵100一700多粒。

防治方法利用幼虫结苞不活泼的特点,进行人工采苞灭幼虫。保护利用寄生蜂、猎蝽等天敌昆虫。发生严重时喷洒下列药剂: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用药液50~60kg,均匀喷雾,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防治直纹稻弄蝶时可兼治此虫。

水稻稻绿蝽如何防治


水稻稻绿蝽,学名Nezaraviridula(Linnaeus)半翅目,蝽科。别名稻青蝽。分布在我国东部吉林以南地区。寄主32科150种以上,包括水稻、番茄、马铃薯、白菜、甘蓝、豆类蔬菜作物。

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全绿型[formatypica(Linnaeus)]体长12一16mm,宽6.0一8.5mm。长椭圆形,青绿色(越冬成虫暗赤褐),腹下色较淡。头近三角形,触角5节,基节黄绿,第3、4、5节末端棕褐,复眼黑,单眼红。咏4节,伸达后足基节,末端黑色。前胸背板边缘黄白色,侧角圆,稍突出,小盾片长三角形,基部有3个横列的小白点,末端狭圆,超过腹部中央。前翅稍长于腹末。足绿色,跗节3节,灰褐,爪末端黑。腹下黄绿或淡绿色,密布黄色斑点。卵杯形,长1.2mm,宽0.8mm,初产黄白色,后转红褐,顶端有盖,周缘白色,精孔突起呈环,约24—30个。若虫一龄若虫体长1.1一1.4mm,腹背中央有3块排成三角形的黑斑,后期黄褐,胸部有一橙黄色圆斑,第2腹节有一长形白斑,第5、6腹节近中央两侧各有4个黄色斑,排成梯形。二龄若虫体长2.0-2.2mm,黑色,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黄斑。三龄若虫体长4.0-4.2mm,黑色,第1、2腹节背面有4个长形的横向白斑,第3腹节至末节背板两侧各具6个,中央两侧各具4个对称的白斑。四龄若虫体长5.2—7.0mm,头部有倒“T”形黑斑,翅芽明显。五龄若虫体长7.5—12mm,绿色为主,触角4节,单眼出现,翅芽伸达第3腹节,前胸与翅芽散生黑色斑点,外缘橙红,腹部边缘具半圆形红斑,中央也具红斑,足赤褐,跗节黑色。

生活习性北方地区年发生1代,四川、江西年发生3代,广东年生4代,少数5代。以成虫在杂草、土缝、灌木丛中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若虫为11.6℃,有效发育积温为668日度。卵成块产于寄主叶片上,规则地排成3—9行,每块60一70粒。1—2龄若虫有群集性,若虫和成虫有假死性,成虫并有趋光性和趋绿性。

防治方法(1)冬季清除田园杂草地被,消灭部分成虫。(2)灯光诱杀成虫。(3)成虫和若虫为害期,喷洒广谱性杀虫剂。

水稻中华稻蝗如何防治


水稻中华稻蝗,学名Oxyachinensis(Thunberg)属直翅目,蝗科。分布在中国南、北方各稻区。害主水稻、茭白及其他禾本科植物,豆科、旋花科、锦葵科、茄科等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若虫食叶成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

形态特征成虫雄体长15—33mm,雌虫19—40mm,黄绿、褐绿、绿色,前翅前缘绿色,余淡褐色,头宽大,卵圆形,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两侧缘近平行,具纵沟。复眼卵圆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圆锥形,略向后倾斜,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雄虫尾端近圆锥形,肛上板短三角形,平滑无侧沟,顶端呈锐角。雌虫腹部第2—3节背板侧面的后下角呈刺状,有的第3节不明显。产卵瓣长,上下瓣大,外缘具细齿。卵长约3.5mm,宽1mm,长圆筒形,中间略弯,深黄色,胶质卵囊褐色,包在卵外面,囊内含卵10—100粒,多为30粒左右,斜列2纵行。若虫5—6龄,少数7龄。1龄灰绿色,头大高举,无翅芽,触角13节;2龄绿色,头胸侧的黑褐色纵纹开始显现,触角14一17节;3龄浅绿色,头胸两侧黑褐色纵纹明显,沿背中线淡色中带明显,触角18—19节,微露翅芽;4龄翅芽呈三角形,长未达腹部第一节,触角20一22节;末龄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触角23—29节。

生活习性浙江、湖南以北年生1代,以南2代,各地均以卵块在田埂、荒滩、堤坝等土中1.5—4cm深处或杂草根际、稻茬株间越冬。广州3月下旬一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南昌5月上中旬,湖北汉川5月中下旬,北京6月上旬,吉林省公主岭7月上中旬;广州6月上中旬羽化,南昌7月上中旬,汉川7月中下旬,北京8月上中旬,公主岭为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区二代成虫多在9月羽化,各地大体相同。成虫寿命59—113天,产卵前期25—65天,一代区卵期6个月,二代区第一代3—5个月,第二代近1个月,若虫期42—55天,长者80天。喜在早晨羽化,羽化后15—45天开始交配,一生可交配多次,夜晚闷热时有扑灯习性。卵成块产在土下,田埂上居多,每雌产卵1—3块。初孵若虫先取食杂草,3龄后扩散为害英白、水稻或豆类等。天敌有晴蜒、螳螂、青蛙、蜘蛛、鸟类。

防治方法(1)稻蝗喜在田埂、地头、渠旁产卵。发生重的地区组织人力铲埂、翻埂杀灭蝗卵,具明显效果。(2)保护青蛙、蟾除,可有效抑制该虫发生。(3)抓住3龄前稻蝗群集在田埂、地边、渠旁取食杂草嫩叶特点,突击防治,当进入3—4龄后常转入大田,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应及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5%氯氰灵乳油1000—2000倍液。均可取得较好防治效果。(4)大面积发生时应使用飞机防治。

水稻稻曲病如何防治


危害:

水稻稻曲病只在穗部发病,一般在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发病,受侵染的谷粒,病菌在颖壳内生长,形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稻曲代替米粒。

稻曲病病菌萌发、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0℃,34℃以上或12℃以下病菌不能生长。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为水稻孕穗中期,破口扬花后则很少侵入。

在孕穗末期至水稻抽穗期,如遇到湿度大,温度适宜,日夜温差小的气候条件,极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同时该病在品种之间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该病的发生与施氮肥不合理呈正相关,氮肥偏多,水稻中后期生长嫩绿的田块,低洼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选用较抗病品种,适当稀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稀抛,培育强壮的有效穗;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早施追肥促早发,控制穗肥用量,改传统的施肥方法为平衡促进法,使稻株后期自然落黄,增强稻体抗病能力;合理灌水,适时适度搁田、晒田。

2、药剂防治法:用药适期在水稻抽穗10―15天(水稻打中苞、预防穗瘟之前)。每亩用20%井冈霉素喷雾60克或井冈.嘧甘素15毫升或16%井.酮.三环唑150―20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

水稻大稻缘蝽如何防治


水稻大稻缘蝽,学名Leptocorisaacuta(Thunberg)半翅目,缘熔科。别名稻蛛缘蝽、稻穗缘蝽、异稻缘蝽。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等省区。主要为害水稻、玉米、豆类、小麦、甘蔗及多种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吸食汁液,影响籽粒成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19mm,宽2.3—3.2mm,草绿色,体上黑色小刻点密布,头长,侧叶比中叶长,向前直伸。头顶中央有1短纵凹。触角第1节端部略膨大,约短于头脑长度之和。喙伸达中足基节间,末端黑。前胸背板长,刻点密且显著,浅褐色,侧角不突出较圆钝。前翅革质部前缘绿色,余茶褐色,膜质部深褐色。雄虫的孢器基部宽,端部渐尖削略弯曲。卵黄褐至棕褐色,长1.2mm,宽0.9mm,顶面观椭圆形,侧面看面平底圆,表面光滑。若虫共5龄。该虫有4个近缘种。即边稻缘蝽(L。costalis)、小稻缘熔(L.lepida)、中华稻缘熔(L.chinensis)、异稻缘熔(L.varicornis)。

生活习性

云南年生3—4代,海南文昌4代,广西4—5代,以成虫在田间或地边杂草丛中或灌木丛中越冬。在云南、海南越冬成虫3月中下旬开始出现,4月上中旬产卵,6月中旬二代成虫出现为害英白和水稻,7月中旬进入三代,8月下旬发生4代,10月上中旬个别出现5代。成虫历期60一90天,越冬代180天左右。若虫期15—29天。成、若虫喜在白天活动,中午栖息在荫凉处,羽化后10天多在白天交尾,2—3天后把卵产在叶面,昼夜都产卵,每块5—14粒排成单行,有时双行或散生,产卵持续11—19天,卵期8天,每雌产卵76—300粒。禾本科植物多时发生重。

防治方法

(1)结合秋季清洁田园,认真清除田间杂草,集中处理。

(2)在低龄若虫期喷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喷对好的药液50L。防治1次或2次。

水稻稻黑蝽如何防治


水稻稻黑蝽,学名Scotinopharalurida(Burmeister)属半翅目,蝽科。分布在河北南部、山东和江苏北部、长江以南各省区。主要为害水稻,也为害小麦、粟、玉米、甘蔗、豆类、马铃薯、柑桔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稻茎、叶和穗部汁液,受害处产生黄斑,严重的分蘖和发育受抑,造成全株枯死。近几年随农田生态环境变化,作物布局的改变,该虫为害逐年加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5—10mm,宽4.5—5mm,长椭圆形,黑褐色至黑色,头中叶与侧叶长相等,复眼突出,喙长达后足基节间。前胸背板前角刺向侧方平伸。小盾片舌形,末端稍内凹或平截,长几达腹部末端,两侧缘在中部稍前处内弯。卵近短桶形,红褐色,大小0,9×0.8(mm),假卵块圆突,四周有小齿状的呼吸精孔突40—50枚;卵壳网状纹上具小刻点,被有白粉。1龄若虫头胸褐色,腹部黄褐色或紫红色,节缝红色,腹背具红褐斑,体长1.3mm。3龄若虫暗褐至灰褐色,腹部散生红褐小点,前翅芽稍露,体长3.3mm。5龄若虫头部、胸部浅黑色,腹部稍带绿色,后翅芽明显,体长7.5—8.5mm。

生活习性

江苏、浙江年生1代,江西2代,广东2—3代。以成虫及少数高龄若虫在石块下、土缝内5-10cm处或杂草根际、稻桩间、树皮缝等处越冬。翌年初夏出蛰,群集在水稻上为害。成、若虫喜在晴朗的白天潜伏在稻丛基部近水面处,傍晚或阴天上到叶片或穗部吸食,把卵聚产在稻株距水面6—9cm处的叶鞘上,卵块多由14粒,排成2行。每雌产卵75粒。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早播田,丘陵、山区垄田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稻蝽黑卵蜂、白僵菌、猎熔、蜘蛛、青蛙等。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把卵产在近水面稻茎上和卵在水中浸孢24小时即不能孵化的特点,在产卵期先适当排水,降低产卵位置,然后灌水至10—13cm,浸孢24小时,隔3—4天再排灌1次,连续进行4—5次可杀死大量卵块。

(2)在低龄若虫期喷洒2.5%保得乳油1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5天后再防1次。如用10%吡虫琳(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见效虽然较慢,但持效期长达25—30天,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

水稻稻象甲如何防治


水稻稻象甲,学名EchinocnemussquameusBillherg属鞘翅目,象甲科。别名稻象。分布在全国各产稻区。主要为害水稻、棉花、瓜类、甘薯、番茄、麦类、玉米等。

为害特点

幼虫在土中食害稻根,致稻株变黄,严重时整株枯死。成虫咬食稻苗近水面的心叶,受害叶长出后,出现一行横排小孔,遇风折断浮在水面上。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体灰黑色,密被灰黄色细鳞毛,头部延伸成稍向下弯的喙管,口器着生在喙管的末端,触角端部稍膨大,黑褐色。稍翅上各具10条细纵沟,内侧3条色稍深,且在2—3条细纵沟之间的后方,具1长方形白色小斑。卵长0.6—0.9mm,椭圆形,半透明具光泽,初白色,后变深黄色。末龄幼虫体长9mm左右,头褐色,体乳白色,肥壮多皱纹,弯向腹面,无足。蛹长5mm,腹面多细皱纹,末节具1对肉刺,初白色,后变灰色。

生活习性

浙江年生1代,江西、贵州部分1代,多为2代,广东2代。一代区以成虫越冬,一、二代交叉区和2代区也以成虫为主,幼虫也能越冬,个别以蛹越冬。幼虫、蛹多在土表3—6cm深处的根际越冬,成虫常蛰伏在田埂、地边杂草落叶下越冬。江苏南部地区越冬成虫于翌年5—6月产卵,10月间羽化。江西越冬成虫则于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下旬一代幼虫孵化,7月中旬—8月中下旬羽化。二代幼虫于7月底—8月上中旬孵化,部分于10月化蛹或羽化后越冬。一般在早稻返青期为害最烈。一代约2个月,二代长达8个月,卵期5—6天,一代幼虫60一70天,越冬代的幼虫期则长达6—7个月。一代蛹期6—10天,成虫早晚活动,白天躲在秧田或稻丛基部株间或田埂的草丛中,有假死性和趋光性。产卵前先在离水面3cm左右的稻茎或叶鞘上咬一小孔,每孔产卵13—20粒,幼虫喜聚集在土下,食害幼嫩稻根,老熟后在稻根附近土下3—7cm处筑土室化蛹。生产上通气性好,含水量较低的沙壤田、干燥田、旱秧田易受害。春暖多雨,利其化蛹和羽化,早稻分蘖期多雨利于成虫产卵。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注意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春耕沤田时多耕多耙,使土中蛰伏的成、幼虫浮到水面上,再把虫涝起深埋或烧毁。

(2)成虫有趋光性,可用点灯诱杀。

(3)可用南瓜、红薯切成片,或用香蕉皮、米糠等置于稻行间进行诱杀。(4)喷施有效化学农药,如每亩用杀虫双200克兑水60~75公斤或甲胺磷1000倍液喷杀。

幼虫防治方法主要有:

(1)插秧前进行沤田。每亩施石灰50公斤进行耙沤,可大量杀死幼虫,此法经试验,死虫率达84%。

(2)施药中耕。本田出现幼虫为害时,每亩施用呋喃丹3公斤进行中耕,可收到良好效果。

水稻稻眼蝶如何防治


水稻稻眼蝶,学名MycalesisgotamaMoore属鳞翅目,眼蝶科。别名黄褐蛇目蝶、日月蝶、蛇目蝶、短角眼蝶。分布在河南、陕西以南,四川、云南以东各省。

寄主稻、茭白、甘蔗、竹子等。

为害特点幼虫沿叶缘为害叶片成不规则缺刻,影响水稻、英白等生长发育。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6.5mm,翅展41—52mm,翅面暗褐至黑褐色,背面灰黄色;前翅正反面第3、6室各具1大1小的黑色蛇眼状圆斑,前小后大,后翅反面具2组各3个蛇眼圆斑。卵馒头形,大小0.8-0.9mm,米黄色,表面有微细网纹,孵化前转为褐色。幼虫初孵时2—3mm,浅白色,后体长32mm,老熟幼虫草绿色,纺锤形,头部具角状突起1对,腹末具尾角1对。蛹长约15mm,初绿色,后变灰褐色,腹背隆起呈弓状。

生活习性浙江、福建年生4—5代,华南5—6代,世代重叠,以蛹或末龄幼虫在稻田、河边、沟边及山间杂草上越冬。成虫羽化多在6一15时,白天飞舞在花丛或竹园四周,晚间静伏在杂草丛中,经5—10天补充营养交尾后次日把卵散产在叶背或叶面,产卵期30多天,每雌可产卵96一166粒,初孵幼虫先吃卵壳,后取食叶缘,3龄后食量大增。老熟幼虫经1—3天不食不动,便吐丝粘着叶背倒挂半空化蛹。天敌有弄蝶绒茧蜂、螟蛉绒茧蜂、广大腿蜂及步甲、猎蝽等。

防治方法(1)利用幼虫假死性,震落后捕杀或放鸭啄食。(2)在2龄幼虫为害高峰期喷农药防治。用药种类见菲岛毛眼水蝇。

《稻铁甲虫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