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知识梳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马铃薯甲虫治理办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甲虫,学名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有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产在美国,后传入法国、荷兰、瑞士、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东欧、美洲一些国家,是我国外检对象。

一、寄主

主要是茄科植物,大部分是茄属,其中栽培的马铃薯是最适寄主,此外还可为害番茄、茄子、辣椒、烟草等。

二、为害特点

种群一旦失控,成、幼虫为害马铃薯叶片和嫩尖,可把马铃薯叶片吃光,尤其是马铃薯始花期至薯块形成期受害,对产量影响最大,严重的造成绝收。

三、生活习性

美国年生2代,欧洲1-3代,以成虫在土深7.6?12.7cm处越冬,翌春土温15℃时,成虫出土活动,发育适温25?33℃。在马铃薯田飞翔经补充营养开始交尾把卵块产在叶背,每卵块有20一60粒卵,产卵期2个月,每雌产卵400粒,卵期5?7天,初孵幼虫取食叶片,幼虫期约15?35天,4龄幼虫食量占77%,老熟后入土化蛹,蛹期7?10天,羽化后出土继续为害,多雨年份发生轻。该虫适应能力强。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人为传入,一旦传入要及早铲除。

(2)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种植早熟品种,对控制该虫密度具明显作用。

(3)生物防治,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喷洒苏云金杆菌(B.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

(4)发生初期喷洒杀虫畏、磷胺、甲萘威等杀虫剂,该虫对杀虫剂容易产生抗性,应注意轮换和交替使用。

(5)用真空吸虫器和丙烷火焰器等进行物理与机械防治,丙烷火焰器用来防治苗期越冬代成虫效果可达80%以上。

小编推荐

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马铃薯甲虫又名马铃薯叶甲,是我国一类检疫性害虫。现将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这种昆虫原生活在美国西部洛基山脉东麓的野生茄科植物上,由于人工繁育的马铃薯能为这种甲虫提供良好的营养,加上马铃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和运输事业的发展,马铃薯甲虫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检疫对象。在我国,1993年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目前虽然仍被控制在新疆的局部区域,但在全国适宜发生的地域很广。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严防治。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如下。

马铃薯甲虫比较好识别,成虫短卵圆形,长9.0~11.5毫米,整体以浅黄或黄褐色为基色,每个鞘翅纵向着生5条黑色条纹,前胸背板有十几个黑斑,中间两个最大,呈U或V形。幼虫暗褐色至橘黄色,两侧各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腹部膨大而隆起,4龄幼虫长约15毫米。卵块产于叶背面,长卵圆形,淡黄色或深橘黄色。

马铃薯甲虫一年发生1~4代。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它的成虫寿命长,平均可达1年之久,能在土壤中越冬,耐饥饿,能随风迁移上千米,也能藏匿在种薯、农产品、种子、苗木以及包装材料内乘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田间调查要选择晴天并不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马铃薯甲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喜食马铃薯、番茄、茄子、烟草等重要农作物,它的成虫、幼虫专吃马铃薯叶片或顶尖,繁殖快,食量很大,常把叶片咬成缺刻,甚至吃光。

当前防治马铃薯甲虫的重点是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程序,严格把关,防止疫区的马铃薯块茎、活体植株调出。对来自疫区的其他茄科寄主植物及包装材料按规程进行检疫和除害处理。

对于马铃薯甲虫适生地区要加强疫情监测,健全制度。在已经发生区,要实行包括秋翻冬灌、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人工捕杀和药剂防治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药剂防治使用毒死蜱(乐斯本)和菊酯类药剂,如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亩30克、2.5%溴氰菊酯(敌杀死)每亩20~30克对水喷雾。由于马铃薯甲虫容易对有机磷与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可交替使用氟虫腈(锐劲特)、啶虫脒、吡虫啉,以及苏云金杆菌制剂。

马铃薯薯块形成期甲虫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那么马铃薯薯块形成期的甲虫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马铃薯植株高40~50厘米,长出茂盛的茎叶,并开始有花蕾开放时,地下薯块开始形成,这时会有甲虫群集叶片上咬食叶片,形成众多的虫洞,甚至把全部叶片吃光,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威胁薯块形成和膨大,使薯少薯小,导致减产。所以,在马铃薯薯块形成期间,要注意防治甲虫,以保护叶片。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在马铃薯开始有花蕾出现时,注意检查马铃薯的叶片,发现叶片上有腹部、头部带黑点的椭圆形硬壳小虫在爬动或咬食叶片时,就要在叶面喷洒一次1000倍80%敌敌畏、1500倍4.5%氯氰菊酯混合液,或1000倍苏云金杆菌水溶液,或1500倍48%毒死蜱、1500倍2.5%溴氰菊酯混合液,或1000倍20%哒螨灵水溶液进行防治,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以开始有水珠往下滴为宜。喷药后25~30分钟,甲虫即纷纷坠地死亡。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甲虫对各种杀虫剂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药剂必须要交替使用,不要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药剂,以免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

蜜柚锈壁虱治理办法


当蜜柚果皮陆续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像蜜柚果皮生锈似的的现象,很多蜜柚种植户不知道具体原因,误认为是病害导致。其实不然。造成蜜柚果皮锈斑的真正原因竟然是肉眼很难观察的锈壁虱所导致。

锈壁虱,又名锈蜘蛛,是蜜柚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蜜柚叶片和果实,果实受害后变成褐色至黑褐色,俗称牛皮果、黑皮果严重时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降低经济效益。

1、危害症状

锈壁虱以口器刺入蜜柚组织吸食汁液,叶片、枝条、果实被害后,油胞破裂芳香油溢出,经空气氧化使叶背和果皮变成污黑色。叶片受害初为黄褐色,后成黑褐色,严重时,叶小、畸形、变脆;果实受害后果皮淡黄色粗糙且无光泽,后变黑褐色,皮厚味酸,品质低劣。

2、发生规律

一年可发生18-30代,田间世代重叠。由成螨在夏、秋梢腋芽和卷叶内越冬,第二年3月间,越冬成螨随着腋芽的生长逐渐向春梢转移,危害叶片并开始产卵,5-6月份迁至果面危害,7-10月份为发生盛期,11月份气温降低虫口开始减少,12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停止发育,并进入越冬阶段。土壤贫瘠,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生较为严重。

3、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加强果园的肥水和栽培管理,高温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能力。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在行间可种植覆盖作物以增加果园湿度,减少锈壁虱的发生。

(2)保护利用天敌:

其中多毛菌是控制锈壁虱最有效的天敌,因此在多毛菌流行的多雨季节,尽量避免使用杀菌剂,特别是不宜使用波尔多液等对多毛菌杀伤力强的铜素杀菌剂。如遇天气干旱则可进行人工喷灌改善环境条件,有利于多毛菌的生长发育。

(3)化学防治:

7-10月为锈壁虱发生盛期,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可从6月上旬开始,定期用放大镜观察叶背,若每个视野平均有虫2头时立即用药防治。建议使用国光毙害克1000-1500倍液+国光络利生600倍液,或其他杀螨剂,如螺螨酯、唑螨酯、乙螨唑等。

在使用时,叶面、叶背、树冠下部、内膛以及果实背阴面都有均匀喷施。此时尽量少用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氯氰菊酯等对天敌有害的化学药剂。

温馨提示:

因蜜柚品种因素、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的不同,蜜柚的生长状况及锈壁虱的发生、防治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管理要点及操作方式方法、药剂防治方法和使用浓度仅供参考,必须结合自己柚园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杜仲虫害防治 灰夜蛾的治理办法


杜仲灰夜蛾Poliasp.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3mm左右,翅展38mm左右,灰蓝色中型蛾。雌蛾触角呈丝状,雄蛾触角呈栉齿状。喙发达,下唇须倾向上伸,第2节前缘有长毛,第3节短,额平滑,复眼大而圆,前后胸上均有毛簇,胫节也有毛簇。腹部背面有1列毛簇。

卵:呈半球形,绿色,直径为0.2~0.3mm。

幼虫:初龄幼虫草绿色,3龄后转为棕褐色或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2mm左右,体形短粗。头灰褐色,具有黄红不规则的斑纹。头部有1对黑褐纵纹,亚背线黑褐色,背线及气门线黑色。气门椭圆形,气门筛灰白色。胸足灰褐色,腹足灰色。趾钩单序中带。

蛹:棕褐色,腹部末端有臀棘1枚,蛹体外常被有薄茧或土室。

杜仲灰夜蛾幼虫仅为害杜仲叶片和嫩皮,其成虫以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L.)和巴东排草属植物(LysimachiapatungensisHand-Mazz)为主要蜜源植物。

生活史该虫在湖北巴东地区1年发生2~3代,以第3代老熟幼虫于10月间开始入土化蛹,翌年4月初羽化。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4月中旬~5月下旬。第1代幼虫发生在4月中旬~6月上旬,其盛发期在4月底~5月初,化蛹期在5月下旬~6月中旬,成虫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下旬,其盛发期在6月中、下旬。化蛹期于6月中旬~9月上旬。

生活习性当杜仲林内日平均气温超过18℃、地温超过15℃时,灰夜蛾的蛹开始羽化为成虫,当气温上升到22~25℃时,羽化数量猛增。成虫羽化后一般潜伏1~2日才开始活动,昼伏夜出,在杜仲林内主要取食花蜜。凌晨1点左右雌雄成虫交尾。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化性和趋光性,且可耐林间37℃高温。雌虫经交尾后2~3天产卵,卵期5~7天。幼虫在5龄前取食杜仲叶,老熟幼虫下迁入土时,经过环剥后再生新皮的树段,食害新皮。6月期间为害最重,7月后气温升高,为害减轻。

防治

1.在杜仲环剥处的上下方各涂刷1圈粘胶剂,阻碍或粘杀幼虫。

2.铲除越冬蛹。

3.铲除蜜源植物。

4.用糖、醋、酒或灯光诱捕成虫。

贝母虫害防治 野蛞蝓的治理办法


野蛞蝓AgriolimaagrestisLinnaeus.

别名无壳蜓蚰螺,属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分布为害野蛞蝓分布较广,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黑龙江、新疆等地。

野蛞蝓食性较杂,在药材中主要为害贝母、三七、板蓝根、黄柏等的叶片、嫩茎和芽。成体和幼体在叶片或嫩茎表皮刮食,造成孔洞和缺刻,受害的茎、叶和花上常留下一条银白色发亮迹印。

形态特征

成体:体长20~25mm,爬行时长达30~36mm。身体柔软而无外壳、暗灰色、灰红色或黄白色。头部前端具两对触角、暗黑色。下边一对短、上边一对长。眼在后触角的顶端、黑色。头前方有口,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其边缘卷起。在外套膜后方右侧有呼吸孔,以细小的带环绕。生殖孔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尾脊钝。腺体能分泌无色粘液。

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

幼体:初孵幼体长2~2.5mm,体为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生活习性野蛞蝓在江淮流域1年可发生1~2代,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次年3月开始活动,4月开始变为成体、交尾产卵。每年以4~5月为害最盛,但在贝母上是以3~4月为害为主。7月份气温高,若雨水稀少,就潜入根部土下越夏,但阴雨天或露水多时,仍能活动为害。有时9月和10月能再次为害其他寄主。

野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块缝隙内,每隔1~2天产1次。野蛞蝓怕光,在强烈日光下经2~3小时可被晒死。因此,日出后隐蔽而夜间出来活动为害。据观察该虫多在晚6时以后爬出活动为害,晚10~11时达到高峰,午夜以后活动取食的渐少而陆续潜土或隐蔽,晨6时前则全部停止活动为害。蛞蝓耐饥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环境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防治

1.在野蛞蝓发生为害期,在被害作物附近阴暗潮湿的地方,经常检查和人工捕杀。

2.在其为害盛期,除尽药材田杂草,堆放菜叶或鲜嫩杂草诱集,然后集中杀死。

3.在受害较重药材四周,撒石灰粉,使其不能靠近为害。

4.可在傍晚用3%石灰水或70~100倍氨水喷洒,防治效果良好。

薏苡虫害防治 粘虫的治理办法


粘虫LeucaniaseparataWalker

别名夜盗虫,五色虫,属鳞翅目,夜蛾科(Noctuidae)的一种暴食性害虫。

为害幼虫为害米仁叶片咬成缺刻,也为害嫩茎和嫩穗。大发生年份,整片叶被吃成光杆,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成虫褐色至黑褐色,前翅中央有2个圆形淡黄色斑,翅中央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翅上有1条黑色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卵黑色,馒头形,排列成行。幼虫体色变化大,呈赭红色,头部有1个黄色倒八字纹。蛹褐色,腹部末端有粗长刺1对,略弯曲的细刺2对。

生活习性在江苏、安徽、上海、河南中部、南部、山东南部、湖北北部等地区,1年发生4~5代,但2代发生数量最多,以幼虫和蛹在土内越冬,以1~3代幼虫为害米仁较严重。成虫有趋糖醋性。幼虫有假死性。卵产于枯黄叶子上。3龄以后幼虫分散为害,5~6龄幼虫为害暴食,然后成群迁移为害。

防治

1.诱蛾灭卵:用稻草扎成小把,捆在竹棒上,分插在田间,4~5天换1次并烧掉草把,消灭大量的卵块。

2.药剂防治:应掌握幼虫3龄前施药,可用50%~75%辛硫磷乳油3000~50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用量为900~1050kg/hm2。

黄柏虫害防治 褐天牛治理办法


褐天牛NadezhdiellaconioriHope

别名成虫俗称黑牯牛,幼虫又称老木虫、目虫、干虫、桩虫,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褐天牛国内外皆有分布。国内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发生为主,此外,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也有发生和分布。褐天牛可为害多种林木果树。在药用植物中主要为害黄柏、吴茱萸、枳壳、厚朴、木瓜忍冬等,以幼虫钻蛀为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枝干内蛀道纵横,蛀孔外有唾沫状胶质分泌物,并有木屑和虫粪,植株被害后影响水分和养分输送,以致长势衰退,枝条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1mm,黑褐色,有光泽,体上被有灰黄色短绒毛。头顶两复眼间有一深的中央纵沟,触角基瘤之前、额中央又有2条弧形深沟,呈括弧状。雄虫触角超过体长的1/2~2/3,雌虫触角较身体短。前胸宽大于长,背面呈较密而又不规则的脑状皱褶,侧刺突尖锐。鞘翅肩部隆起,两侧近于平行、末端略为斜切,内端角尖狭,但不尖锐。

卵:长约3mm,椭圆形,上端有胶状的乳头状突起,卵壳表面有网纹及细刺状突起。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黄,孵化前呈灰褐色。

幼虫:老熟体长46~56mm,乳白色。前胸背板淡褐色,横列成4段棕色宽带,中间2段较长。胸足细小,中胸腹面、后胸及腹部1~7节背、腹两面均具移动器,背面的移动器呈中字形。

蛹:长约30mm,乳白色至淡黄色,翅芽叶形,伸达第3节的背面后端。

生活习性褐天牛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第2年4月外出活动,成虫产卵期较长,但主要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8月卵孵化为幼虫并开始钻蛀为害。经历两个冬天(以幼虫越冬),于第3年5~6月化蛹,以后羽化为成虫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于树洞内,黄昏开始出洞,以晚上8~9时出洞最盛,在树干间交尾、产卵至夜11时后才陆续潜回洞中。成虫多产卵于树干裂缝或洞穴边缘、伤疤处,主干和侧枝都有卵分布,但以近主干分叉处卵密度最大。

幼虫孵化后,在皮下钻蛀取食,15~20天后,蛀入木质部为害,通常先横向蛀行,然后转而向上蛀食。少数幼虫在向上蛀食时,如遇坚硬木质或有隧道的障碍,即改变前进方向,因而造成若干岔道。幼虫蛀道上有3~5个气孔与外界相通。老熟幼虫在蛀道内选适当地点,吐出一种白垩质物,封闭两端,再以排泄物填充其内,造成长椭圆形蛹室,随即化蛹。

防治基本同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但褐天牛可为害寄主侧枝,故可采取剪除部分被害枝条的方法,来避免褐天牛的严重为害。

茴香虫害防治 茴香凤蝶的治理办法


茴香凤蝶PapiliomachaonLinne

别名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Papilionidae)。为害茴香、当归、防风、积壳、芹菜和胡萝卜等。

为害幼虫咬食叶片,造成缺刻或仅剩叶柄。

形态特征成虫大型蝶类,体黄色,背部有黑纹纵贯。前翅基部黑色,散布黄色鳞粉。后翅亦有黄黑斑纹,后缘角有一赤褐色圆斑,周围排列着6个大小不等的蓝斑。卵淡黄色,球形。幼虫,初孵时为黑色,3龄后变绿色,头部有2条黑纹,胸背各节间黑色,每节背面还有短黑横纹,气孔黑色,亚背线气门上线、气门线上各有1个橙黄色斑。蛹、黄绿色或淡黄褐色,长形稍弯曲,头上有2个角状突起,胸背及胸侧也有一小突起。

生活习性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或附近灌木枝条上越冬。4月上、中旬羽化,成虫产卵于寄主叶面或嫩头上。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和嫩头,老熟后在寄主茎杆或附近其他植株上吐丝束腰化蛹。7~8月为害严重,10月以后幼虫化蛹越冬。

防治

1.幼虫发生初期可人工捕杀。

2.虫口量大,可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每隔7天防治1次,连续喷2~3次。

菊花虫害防治 菊天牛的治理办法


菊天牛PhytoeciarufiventrisGautier.

别名菊虎,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菊天牛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浙江、四川等省。该虫除严重为害菊花外,还能为害苫薏、白艾、茵陈蒿、苦艾、红菊及蛔蒿、北苍术、白术、大麻叶、泽兰等。成虫和幼虫皆能为害。成虫产卵时,将寄主茎梢咬成小孔、然后产卵,使茎梢失水萎蔫。幼虫钻蛀为害,使被害枝不能开花,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11mm,宽1.5~3.0mm。体圆筒形,头、胸及鞘翅黑色,被灰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区有1近卵圆形的桔黄色斑,腹部及足大部分橘红色或橘黄色(余为黑色)。触角与身体约等长,且雄虫长于雌虫。头、胸及鞘翅密布刻点。

卵:长椭圆形,长2~3mm,宽约0.5mm,淡黄色至橘黄色,表面光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12mm,乳白色至淡黄色。体圆柱形,头小,宽约1mm。前胸背板近方形,中央有1白色纵纹。胸足退化,腹部末端圆形,具多数黄色刚毛,肛门3裂。

蛹:体长7~10mm,全体淡黄色,第2~7腹节背面具黄褐色刺列;前翅达第4腹节后缘,后翅达第4腹节中部,中、后胸中部有纵沟、尾部下弯、端部较平截,具多数黄褐色刺毛。

生活习性菊天牛1年发生1代,以新羽化成虫在菊花根部蛀道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并产卵为害。成虫发生为害期主要为5、6两月。幼虫从5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皆可发生为害,7~8月份为害较重,尤以8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时期。9月上旬以后逐步羽化为成虫,当年成虫不活动,潜伏越冬。

菊天牛成虫白天活动,以上午9~10时至下午3?4时活动最盛。成虫受惊有假死习性。成虫白天在菊花叶背交尾,产卵时在茎梢部咬去大半圈皮层(约占茎周的3/4~2/3),似刀切,然后在伤痕下方产卵。卵单产,个别产2粒,被害枝头因失水而干枯。幼虫孵出后即在茎内由上向下蛀食,虫粪大多排泄于茎内,但后期在根茎外可见虫粪啮屑。幼虫蛀食到根茎部时,如尚未发育成熟,便转移到其他茎杆为害,仍是自上而下蛀食。老熟幼虫一般达到根茎部蛀道内进行化蛹,成虫羽化后即潜伏越冬。

防治

1.菊天牛成虫盛发期喷5%西维因粉剂,用量为30~37.5kg/hm2。

2.成虫产卵期在被害枝产卵孔下3~5cm处剪断销毁,平时要注意剪除有虫枝条,减少虫量。

3.菊天牛卵孵化盛期喷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杀蜈乳剂1000倍液,防治初孵幼虫。

4.在成虫活动期,每天于露水未干时在菊花园中寻捕成虫。

5.避免长期连作或与菊科植物间作套种。

黄芪虫害防治 豆杆蝇的治理办法


豆杆蝇MelanagromyzaphaseoliCoguiilett

别名蛀杆虫。除为害黄芪外还为害大豆、绿豆、豇豆、菜豆、豌豆。属双翅目,潜蝇科(Agronvyzidae)。

为害幼虫从嫩梢向下蛀入黄芪茎杆中,使顶部嫩梢逐渐枯萎。茎杆内被害处有黄褐色虫粪。

形态特征

成虫:为小型蝇类,体褐色,被有许多刚毛。复眼黄褐色,足黑色。

卵:乳白色,肾形。

幼虫:淡黄白色,半透明形似粪蛆,头部和尾部上方各有气门1对。

蛹:橄榄形,初为金黄色,后变黄褐色。

生活习性以蛹在豆杆内越冬。5月上中旬为害幼苗,6~7月为害重。成虫于黄芪顶梢嫩芽上产卵,孵化后幼虫咬破表皮向下蛀入茎杆中心部为害。一般每株1条虫,也有的1株2~3条虫。老熟幼虫在茎杆中化蛹,羽化,过10天后外出交尾产卵。

防治

1.冬季消除枯枝茎杆,减少越冬虫源。

2.自5月开始,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每隔7~8天1次,连续喷2~3次。

茴香虫害防治 赤条蝽的治理办法


赤条蝽GraphosomanibrolineataWestwood属半翅目,蝽科(Penbtatomidae)

分布为害国内除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以成虫、若虫为害寄主叶片、花蕾及幼果,吸食汁液,使其花枯萎,果实不能充分成熟。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mm,宽7~8mm,棕黑色,密被皱形刻点。前胸背板宽为长的2倍,小盾片发达,伸至腹末。头部、前胸背板及中胸小盾片有数目不等的红色或橙黄色纵条斑。头部3条,前尖后钝,中央1条不到达前缘;前胸背板7条;小盾片有3条。虫体腹面有数十个黑斑点,在腹部排列成纵行,呈黑色。

卵:壶形,灰褐色,长约1mm,宽0.9~1.0mm,上有轮生成环的短刺。

若虫:初孵若虫圆形,体长1.5mm,淡黄色。中胸及腹部各节两侧边缘黑褐色,腹部背面中央有3个同形纹。老熟若虫体扁平,淡橙黄色,头胸部色与成虫相同,并有红色纵行条纹;腹部中央有3个淡黑色同形纹,周缘有黑纹。

生活习性在吉林1年1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和土块缝隙下越冬。6月中旬越冬成虫出现,开始为富,7月中旬成虫在花部、花梗等处交尾。产卵于花梗上,成双行整齐排列。卵期5~6天,7月下旬若虫孵化,若虫孵化后便立即取食为害,成虫、若虫有假死性和群集为害的习性。

防治

1.药剂防治: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40%敌敌畏乳油500~8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鱼藤精600~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剂3000~5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人工捕杀成虫和若虫。

半夏虫害防治 红天蛾的治理办法


红天蛾Pergesaelpenorlewidsi(Butler)属鳞翅目,天蛾科(Sphingidae)。

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45~65mm,体长25~35mm,体翅红色为主,有红绿色闪光,头部两侧及背部有两条纵行的红色带,腹部背线红色,第1腹节两侧有黑斑,前翅基部黑色,前缘及外横线、亚外缘线、外缘及缘毛都为暗红色;中室有一小白点,后翅红色,靠近基半部黑色,翅反面色较鲜艳。

卵:近扁圆形,初产时鲜绿色,直径1~1.5mm。

幼虫:有褐型和绿型2种,褐型幼虫体棕褐色,腹部1~2节两侧具眼状纹1对,眼纹中间灰白色,背线黑色,第3~7腹节有与节间相连的黑斑;绿型幼虫体黄绿色,第1-2腹节眼状纹中间黄白色,上下为黑斑。初孵幼虫为绿型,大部分在2~3龄蜕皮后转为褐型,至老熟幼虫期绿型仅少数。5龄期幼虫体长50~70mm蛹体长35~45mm,棕色,具零星黑点斑沿翅脉排列成行。

生活习性红天蛾在杭州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表下越冬。翌年4月底起陆续羽化,幼虫集中于5~9月为害半夏。

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羽化多在上午,当晚交尾,次日起产卵,卵多在早晨孵化,幼虫共5龄,2龄后咬出小孔洞,3龄起从叶缘蚕食成缺刻,4~5龄食量最大,幼虫老熟后即吐丝卷叶及土粒筑成蛹室,身体缩短,经2~5天预蛹便蜕皮化蛹。

防治(略)

《马铃薯甲虫治理办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妈妈有办法知识梳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