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虫植物的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荔枝椿象为害提早及时防控降低虫口》,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当前正是荔枝开花坐果关键期,随着气温回升,病虫害发生频繁。广州从化润林农资店老板林为钦介绍,在从化,往年惊蛰(今年是3月6日)才出现成虫交配,今年春节后便出现,预计幼虫为害将随之提前15-20天,即四月初开始。

荔枝椿象俗称臭屁虫,以针状口器刺吸嫩梢、花穗、幼果的汁液,引起落花落果。深圳诺普信高级技术顾问喻富清介绍,荔枝椿象受惊动时会射出臭液触及花、嫩梢、嫩叶、幼果,使之变焦或变黑。如果防治不当,可严重影响产量及品质。蝽象在大量产卵前和3龄前,若虫耐药性弱,高龄荔枝椿象活动范围广、耐药力强。

喻富清建议抓住两个关键期喷药,一是越冬成虫春季恢复活动时,二是若虫3龄前。在开花前喷两次药,用敌百虫+高效氯氟氰菊酯;花后喷施一次,用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小果期喷施一次,用溴氰菊酯/啶虫脒+毒死蜱防防治效果较佳。在广东,荔枝椿象每年发生代数在6-7代,防治3-4次即可,果大后为害降低。

高州地区荔枝已进入保果期。果农凌世新防治荔枝蝽的做法是在3至5月多次喷施敌百虫等,杀死成虫和幼虫。此外,荔枝蝽有不少天敌,如平腹小蜂、螳螂、鸟类等,注意保护和利用好天敌是防治荔枝蝽的有效方法。

编辑推荐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成虫:体长2.8~3.2mm,体壁褐色,密被灰绿色鳞片,喙短阔,端部环绕灰白色刚毛,前胸背板肩突明显,从背板中区至鞘翅末端1/3处的背部鳞片黑色,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的黑色大斑。鞘翅长宽比为1.5∶1,有6条纵纹,鞘翅不能覆盖臀板。3对足基节基部鳞片黄色,中足胫节两内侧各有1排长的游泳毛,跗节3和2等宽。雄虫后足胫节无前锐突,锐突短而粗,深裂呈二叉形。雌虫的锐突单个,长而尖,具前锐突。幼虫:白色,无足,头部褐色,共4龄,腹节背面2~7节各有1对向前伸的钩状呼吸管,气门位于管中,4龄虫体长约8mm。蛹:白色,大小、形状近似成虫。居于土茧中,土茧灰褐色,近椭圆形,直径约5mm,粘附于根上。

稻水象甲主要为害水稻、稗。成虫喜食稻叶,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宽约0.09cm的长条白斑,长短不等,长度一般不超过3cm,全斑粗细一致且直,两端平整,偶有粗细不一致而弯曲,两端不很平整者(特别在幼嫩稻叶上)。造成水稻损失的主要因素是幼虫对根的危害。幼虫密集水稻根部,在根内或根上取食,根系被蛀食,变黑并腐烂,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导致减产。该虫引起的产量损失一般10%~20%,严重田块减产50%。

防治

(1)检疫措施。目前我省尚未发生稻水象甲,因此加强检疫措施是防控的最重要措施。严禁未经检疫从发生区调入稻谷、稻秧、稻种等。疫区的稻草、芦苇及制品和包装填充材料、谷糠等需经杀虫处理,检疫合格方能调入。

(2)农业防治。在发生区,水稻收割后至土壤封冻前对稻田进行翻耕或耕耙,可大大降低田间越冬成虫的成活率。在发生区推行水稻旱育秧可减轻秧田受害,增强植株抵抗力。结合积肥和田间管理,清除田边、沟边、堰埂、荒地、林带杂草并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

(3)物理防治。发生区稻田利用田灯光诱杀稻水象甲成虫;对小片孤立稻田设置防虫网阻止稻水象甲迁入稻田,减少稻株落卵量。

(4)化学防治。以防治越冬代成虫为主,针对越冬场所、秧田期和大田期分3个阶段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毒死蜱、丙溴磷、除虫脲等。

警惕苗圃白蜡“钻心虫”的为害


速生白蜡主要靠嫁接繁殖,也有采用枝条处理后扦插繁殖。通常第一年在苗床播下普通白蜡种子,当年秋季在速生白蜡上剪取带木质的芽片嫁接在普通白蜡小苗上,带木质芽接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嫁接好的速生白蜡第二年在肥水条件好的情况下,当年可生长到3米以上。

速生白蜡在第一年生长中至关重要,当年主干要长到2.5米以上,这样第二年会从2米以上长出分枝点,干形好,冠形美观,苗木出圃为一级苗。对于白蜡苗木而言,有一种被林农称之为白蜡钻心虫的害虫,令育苗户十分头疼。它以幼虫钻蛀白蜡苗当年生主梢,造成主梢枯萎死亡。这时主梢下部的侧芽萌发代替主梢形成主干向上生长,侧芽形成的主梢粗度比主干细,而且有弯曲,秋季苗木出圃时会发现,被害白蜡苗木主干顶端都是弯曲的,严重影响苗木的质量及价值。

警惕苗圃白蜡钻心虫的为害

林农说的这种白蜡钻心虫,学名白蜡梢距甲,又名白蜡金花虫,属于鞘翅目,叶甲总科,负泥虫科,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白蜡梢距甲成虫、幼虫均可为害白蜡幼苗嫩梢,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10~20厘米土层中作土室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成虫出土并取食交尾,有群集性,4月中旬为成虫出土高峰期。成虫主要取食当年生枝条或幼苗的嫩茎,很少取食叶片。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产在产卵孔内,卵期10天,成虫寿命一般为半月左右。幼虫孵化后即在枝条内生长发育,向下蛀食为害,其咀嚼物通常会塞满枝条隧道,粪便从产卵孔排出。幼虫刚开始为害时,枝条外观没有明显症状出现,被幼虫取食一段时间后,枝条顶梢萎蔫。此时将顶梢剪下剥开,会看到枝条内的蛀道及正在取食为害的幼虫。整个幼虫期经历4个虫期,老熟幼虫咬破枝条外皮直接落入土中,在植株根部做土室化蛹,幼虫自孵化至老熟在枝条内为害30~40天。

防治方法:

1.土壤深翻。秋季苗木如果不出圃,要深翻一次树盘,将越冬成虫翻到地面冻死。

2.加强肥水管理。5月份追施氮肥(尿素100公斤/亩),沟施或穴施,8月份追施磷钾肥(硫酸钾80公斤/亩),施肥后立即浇水,苗木生长期喷施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液。

3.物理防治。自4月上旬成虫出土时捕捉成虫,一般在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进行,此时成虫活动力弱容易捕捉。4月下旬观察苗圃内枝条嫩梢,发现产卵枝以及顶端萎蔫的嫩梢要及时剪除,带出苗圃外深埋或烧毁。

4.化学防治,4~5月为成虫出土高峰及产卵期,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药,着重喷布枝条顶端新梢,药液一定要喷施均匀,前期喷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后期喷阿维杀铃脲1500倍液。

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方法


随着人们食品安全、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可和需求提高,推动了农业生产中作物安全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

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食品安全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控逐渐由化学农药依赖型向绿色防控方向转变。近年来以释放赤眼蜂为主的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已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成为水稻健康种植、有机生产的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

1.选择优质水稻品种:选择抗病虫、丰产和优质水稻品种。常见优质水稻品种有:籼小占、华新占、粤晶丝苗2号、美香占、美雪丝苗、小农占、五星丝、象牙粘等,更多品种可咨询当地农技推广部门。

2.灌水杀蛹:提早在惊蛰前灌水沤田;在三化螟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4月上中旬)和二化螟化蛹高峰至蛾始盛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灌水淹没稻桩3~5天。

3.翻耕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冬至前翻耕冬闲田晒白,或冬种豆科类绿肥或黑麦草,一方面进行土壤培肥,另一方面保护天敌越冬。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

4.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磷、钾合理搭配,追施氮素化肥时,要适时适量,防止过多、偏迟,有条件的地方可施硅肥。

5.适当留草:适当保留田埂杂草,即田埂上保留矮草,以及路边、水沟保留一些杂草,有利于天敌迁移。

物理防治措施

1.杀虫灯诱杀: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4月中旬或环境温度达到15℃以上时挂灯,每30亩设置1盏,晚上8点到早晨5点开灯(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可参照说明书)。

2.性诱剂监测和防治:利用性诱剂监测和防治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可利用的诱芯如荷兰Pherobank、宁波纽康等公司生产的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诱芯,诱捕器有水盆诱捕器、粘胶诱捕器和干式诱捕器等类型(如图),稻纵卷叶螟要用粘胶诱捕器,水盆效果差。

夏季花草病害防控要点


夏季是病害发生最多的季节,高温多湿的天气里,不管是什么花草,都会受到病害的困扰。那么,在夏季草花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控制病害发生?发现病害后,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效控制其蔓延?本文以生产流程为线,将夏季草花生产病害的防控要点与大家分享。

病害的防治,要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防。

一、场地准备:开始生产前,将场地平整,并对整个场地进行消毒,采用广谱杀菌剂进行处理。同时,做好场地的排水措施或准备好应急排水设备,因为一旦生产场地被水淹,所造成的损失无可估量。

二、介质准备:夏季因为是多雨季节,用于生产的介质最好疏松、透水、透气,在雨天能及时排除多余的水分,防止因积水发生生理性病害。对于调配好的介质进行消毒处理,用广谱杀菌剂即可。

因为在未进行消毒的基质中,生活着几种重要的植物病原菌,腐霉、疫霉和丝核菌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在条件适宜时,这些病原菌会主动侵染寄主植物根系(丝核菌通常侵染茎基部),造成危害,如果不利条件得不到改善,病害会进一步恶化,导致植株萎蔫、死亡。

三、栽植过程:对于新到的种苗,第一时间检查种苗的质量和水分情况,并将种苗放在过渡场地进行一两天的适应性炼苗后再上盆。新上盆的小苗要及时浇水,但不宜过多过勤,以保持介质湿润又不积水为宜。因新上盆的小苗在根系喷发之前抗病性相对偏弱,可以根据情况用广谱性杀菌剂进行灌根处理,减少病原,从而降低发病率。

四、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定期使用药物(同种有效成分的药物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次,需与其他药物交替使用)防控外,还要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措施。

连续阴天闷热潮湿的天气非常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病害的蔓延,因此在夏季连续阴天的情况下,建议2天至3天喷施杀菌剂进行防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减少病害的蔓延。

降雨对于夏季多雨季节来说,病害的防控在雨前和雨后都应做好相应的准备,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将因降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雨前准备。利用农闲,对生产场地周边的排水沟渠进行清理,防止因排水沟堵塞引起积水,导致水涝灾害;有篷布的生产场地,在下雨之前拉下篷布;对于地势低洼的地方,还要配备相应的排水设备,及时排除积水。

2、雨后措施。雨后除了要及时排除积水外,还应及时用清水淋洗叶片,防止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对叶片造成损害。待叶片水分干燥后,喷施百菌清、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进行预防。对矮牵牛、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等易发生根腐或茎腐的花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硫磺敌磺钠600倍至800倍液灌根将会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常见病害防治

茎腐病:常见染病花卉有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矮牵牛、醉蝶、鸡冠花等。

茎腐病主要危害植物茎部,也可侵染叶部。受害植株在茎基部初生暗色斑点,扩大后呈棕褐色不规则大斑,病部组织下陷,收缩腐烂。病菌侵染叶片引起暗绿色水渍状圆斑;侵染叶柄则呈褐色腐烂。潮湿时在病斑处可见白色丝状物,严重时病株会倒状,主要表现为茎溢缩。

茎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选用排水透气性良好、有机质丰富的泥炭作栽培土,最好不用旧盆土。施用的基肥要充分腐熟。

2、加强田间管理。空气湿度大时少浇或不浇水,以保持盆中泥土湿润为宜。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及时摘除下部接触土壤的病叶、老叶并销毁。

3、进行药物防治。可用阿米西达2000倍至3000倍液,上盆后3天至5天叶面喷雾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至750倍液加80%敏佳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雾。这两种方法交替采用,7天至10天用一次药。因矮牵牛的花对阿米西达敏感,故在矮牵牛出圃期勿用该药。矮牵牛上盆后极易发生根腐病和茎腐病,建议上盆后3天至5天喷一次阿米西达。

根腐病:常见感病花卉有四季海棠、非洲凤仙、矮牵牛等。

引发根腐病的病菌主要有腐霉、疫霉、丝核菌、根黑腐病菌等,这些病菌都可侵染植株根部,使根腐烂。当10%的根腐烂时,地上部仍可表现出健康状态,而此时如果环境条件得不到改善,腐烂会进一步扩展;当腐烂的根达到20%至30%时,地上部开始表现出症状,如褪绿(与缺素症相似)、落叶或叶片坏死;当侵染扩展到植株顶端时,植株会很快死亡。

防治根腐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避免基质湿度过大,保持基质良好的排水环境,对介质和栽培环境进行消毒。

2、进行药剂防治。苗床消毒:根腐消600-800倍液喷淋;发病前或者初期用根腐消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重喷根部或泼浇,让药液充分渗透根部;发病严重时可提高到600-800倍液。

灰霉病:常见感病花卉有非洲凤仙、四季海棠、矮牵牛、一串红、彩叶草等。

灰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茎、叶、花。发病初期,叶缘出现褐色至红褐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变黑腐烂,长出灰色霉状物。花冠发病时花瓣上产生褐色的水渍状斑,萎蔫后变为褐色。茎秆在茎基的分枝处最先受侵染,病斑不规则,深褐色,水渍状。在高湿条件下,发病部位着生有密集的灰褐色霉层。花部受害初为水渍状斑点,遇高湿环境产生白色霉状物。

病原菌在病残体及发病部位越冬。第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自植株气孔、伤口侵入,也可以直接侵入。病原菌能分泌分解细胞的酶和多糖类的毒素,导致寄主组织腐烂解体,或使寄主组织中毒坏死。一般情况下,温室花卉3月至5月容易发生灰霉病。气温在18℃至23℃之间,潮湿多雨的天气,通常会诱发灰霉病,缺钙、多氮也会导致灰霉病加重。该病除危害四季海棠外,还能侵染竹叶海棠和斑叶海棠。

防治灰霉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心养护,增强寄主抗性。

2、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度过高。

3、及时清除病叶及落花,并彻底清除烧毁,控制病害蔓延,加强通风。

4/进行药物防治。用50%可湿性托布津粉剂800倍至1000倍稀释液喷雾或浇灌,或者施用叶病灵1000-1500倍液,7天至10天喷雾一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炭疽病:常见感病花卉主要是一串红。

炭疽病一般侵染植物的叶片和其他幼嫩部分,如嫩枝、嫩茎,主要危害花、叶、茎秆。病菌可通过伤口侵入直接表现症状,初生黑色或黑褐色圆形小斑点,后迅速扩大并相连成片,病斑上产生大量橙红色粘状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后期叶片整个黄化、卷曲、易脱落。

炭疽病病菌可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病菌借助雨水或者昆虫传播进行侵染,在病部呈潜伏态,在潜伏期形成菌丝体,后进行再侵染。湿度是该病流行与否的重要因素,多雨、重雾、湿度大,会导致植物发病严重。

防治炭疽病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及时清除病花、病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2、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排水,降低湿度。

3、防治将致病真菌在植株间传播的昆虫和蟎虫。

4、进行药物防治。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至12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至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病灵1000-15000倍喷雾。每隔7天至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次至3次。

草地螟防控技术


草地螟属间歇性暴发、迁飞性、杂食性重大害虫。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4年草地螟一代幼虫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中等发生,西北和华北其他地区及东北大部偏轻发生,农田及其周边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不排除境外虫源迁入造成局部严重发生的可能。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发生区控制草地螟幼虫大规模群集迁移危害,应急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达85%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中低密度区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确保草地螟在常发区农田不成灾、偶发区农田不造成严重危害。

二、防控策略

阻击外来虫源,控制本地虫源。防治幼虫为主,诱杀成虫为辅。加强农田周边公共地带应急防治。

三、防控措施

(一)防控重点区域

1.幼虫重点防控区域。新疆阿勒泰和和田、内蒙古东部和中西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和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等区域。

2.越冬代成虫重点防控区域。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新疆阿勒泰,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北方部分农区及农牧交错区。

(二)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技术。对越冬区,实行秋耕冬灌春耙,破坏越冬场所。种植荞麦、糜、黍等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实行生态控制。

2.灯光诱杀成虫技术。在草地螟越冬代成虫重点发生区和外来虫源降落地,提前安装杀虫灯等物理诱杀工具,及时诱杀草地螟成虫,减少虫源基数。灯应安置在视线开阔,周围无遮挡物的地方;种植玉米、豆类、向日葵、苜蓿等蜜源植物较丰富的场所,安灯高度以灯底高出周围主要作物顶部20cm为宜。

3.挖沟阻隔和喷施药带阻止幼虫迁移技术。草地螟严重发生区域,防止幼虫从草原、荒地、林带等交界处以及退化草场向农田迁移,在未受害或田内幼虫量少的地块和某些幼虫龄期较大虫量集中危害的地块,实行挖沟、打药带、立膜阻隔的方法,防止扩散危害。

4.中耕除草灭卵技术。对草地螟非喜食作物如禾本科作物和马铃薯等,于产卵前除净田间杂草。对于草地螟喜食性作物如麻类、豆类、向日葵等,于产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灭卵,将除掉的杂草带出田外沤肥或集中处理。要注意清除藜科和蓼科等杂草,同时要注意清除田边地埂和夹荒地的杂草,以免幼虫迁入农田危害。在幼虫已孵化的田块,一定要先打药,后除草,避免幼虫集中向农作物转移为害。

5.化学防治技术。3龄幼虫前(卵始盛期后10天左右)选用苦参碱、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严重发生区采取药带隔离和应急防治集中歼灭,及时挑治幼虫分布不均匀的地块,注意对田边、地头、撂荒地幼虫的防治。

果树防治技术之桃小食心虫应提早防


桃小食心虫又名桃小食蛾、苹果食心虫、桃食卷叶蛾等,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桃、梨、枣、山楂等果树。该虫在河北一带每年发生1~2代,以老熟的幼虫在寄主树干周围3~15厘米深的土层内结茧越冬。越冬代幼虫在5月下旬后开始出土,出土盛期在6月中下旬,出土后多在树冠下荫蔽处(如靠近树干的石块和土块下,裸露在地面的果树老根和杂草根旁)做夏茧并在其中化蛹。越冬代成虫6~7月间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经1~3天产卵,7~8月为第一代幼虫危害期,也是该代幼虫逐渐老熟脱果期,历期为22~29天。第一代成虫8月间发生,8月中旬为盛期。第二代卵发生期与第一代成虫的发生期大致相同,盛期在8月中下旬。第二代幼虫在果实内历期为14~35天,幼虫脱果期最早在8月下旬,盛期在9月中下旬,末期在10月份。幼虫先后老熟脱果入土,做越冬茧越冬。 由于桃小食心虫世代交错,给防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现在正值桃小食心虫的越冬代出土时期,应抓住时机进行防治,控制住虫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地面喷药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雨后,在树干根颈50厘米为半径的范围内撒5%辛硫磷颗粒剂或喷500倍液辛硫磷液,然后用锄头锄翻土壤,使辛硫磷埋于土下,尽量减少辛硫磷见光分解失效的损失。如果再用宽幅地膜覆盖在上面,效果更好。 2.地面撒毒土防治。在桃小食心虫幼虫出土高峰前,用15%乐斯本颗粒剂2千克或50%辛硫磷乳油500克与细土15~25千克充分混合,均匀地撒在1亩地的树干下地面,用手耙将药土与土壤混合,整平。乐斯本颗粒使用1次即可;辛硫磷应连施2~3次。 3.绑草绳诱杀。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草绳在树干基部缠绑2~3圈,诱集出土幼虫入内化蛹,定期检查捕杀。 4.套袋保护。在成虫产卵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 5.喷药防治。进入7月份后做好监测预报,在卵孵化盛期及幼虫孵化初盛期进行药剂防治,每次喷药最好在3~4天内喷完,隔一周再喷一次。可用的药剂有:48%乐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4000倍液等。 6.摘除虫果。在幼虫蛀果危害期间(幼虫脱果前),于果园巡回检查,摘除虫果,并杀灭果内幼虫。每10天摘1次虫果,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量。 7.诱杀。田间安置黑光灯或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

绿色防控茶园病虫害


为确保茶叶的品质和产量,茶园近年来改变了过去对病虫害以化学防治为主的现状,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态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生态调控(农业防治)

1.及时采摘,合理修剪

及时采摘,甚至强采新梢,不仅可以摘除趋嫩性芽叶害虫如蚜虫、假眼小绿叶蝉、侧多食跗线螨、茶橙瘿螨、茶细蛾等的大量虫口,而且可以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并破坏其产卵和栖息场所,从而减轻为害。比如茶小绿叶蝉习惯产卵于嫩梢皮下,散布于芽下1~3叶节间及叶柄内,尤其以2~3叶节间最多,占总卵量的一半以上。通过及时采摘或强采可有效控制其虫口数量。茶园合理修剪,也可减轻害虫如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为害,采用轻修。

2.茶园铺草,合理除草

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冬天可提高地温防止冻害,减轻采茶时对土壤的踩踏,保护土壤结构。另外,有利于茶园土壤动物的栖息、繁衍、增殖,比如蜘蛛、蚯蚓。铺草时间掌握在雨季或干旱季节来临之前,草料可利用山草、作物秸秆、绿肥等。铺草量不少于1000千克/亩,厚度5~10厘米。一般梯壁、茶园外围保留一些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繁殖,改善生态环境。

理化防控(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诱杀,如日光灯、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茶毛虫、茶尺蠖、茶蓑蛾、茶刺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斜纹夜蛾、红腹灯蛾。茶小绿叶蝉、黑刺粉丝、茶二叉蚜,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地老虎);同时可结合色板诱杀。

生物防治

1.保护茶园天敌

修剪、台刈下来的枝叶应先集中堆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另外,通过茶园铺草培养蜘蛛。

2.病原微生物

目前登记产品有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毛虫病毒制剂、小绿叶蝉真菌制剂,对相应的病虫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生物或生物源农药

应用较多的有苏云金杆菌制剂和病毒制剂防治茶尺蠖、茶毛虫、茶黑毒蛾等鳞翅目害虫,白僵菌防治茶丽纹象甲和假眼小绿叶蝉,真菌制剂防治黑刺粉虱。

植物源药剂:苦参碱(登记产品)、印楝素、除虫菊。

矿物源药剂:石硫合剂、矿物油(登记产品)。

巧防荔枝蒂蛀虫病害


果期蒂蛀虫的防治是荔枝害虫防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不甚出现纰漏,往往会使果农朋友一年的辛勤劳作付之东流。毫不夸张的讲,对蒂蛀虫防治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荔枝的收成和一年的收入。

根据蒂蛀虫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和在荔枝子叶生长期之前,尽量压低虫口密度,越低越好的防治策略,蒂蛀虫防治方法如下:

1.修剪枝条。果实采收后,及时修剪,统一放梢;入冬后,剪除树冠内膛荫蔽枝条。

2.果园生草。除去树冠下的杂草,保留树与树之间的杂草,尤以菊科杂草为宜。生草时,草不能过高(20厘米厘米左右为宜)。

3.捡落地果。自荔枝进入子叶生长期(中期落果)开始,捡拾树下落地果,并集中深埋销毁。

4.人工捕杀。在树冠下,用力摇晃树干,蛀蒂虫受惊吓而飞离枝条后,使用电击式蚊拍,将其捕杀。

5.入冬后,实施清园。使用40%毒死蜱或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全园喷雾1次。

6.惊蛰后,荔枝开花前约7~14天,喷药1次,用敌百虫(97%晶体敌百虫、9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对树冠内膛枝条和花穗喷雾,可兼治荔枝蝽、尺蠖、毒蛾、瘿螨、叶瘿蚊和花果瘿蚊等害虫。最佳喷药时间为早上5:00~10:00时,傍晚17:00~20:00。

7.清明前后,荔枝谢花蜜蜂回收之后,使用13%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10~15天后用40%毒死蜱1500倍液再喷1次。

8.荔枝中期落果时预测成蛾高峰期。捡落果放入塑料袋中,扎口,收集虫茧30头,将其放于透明塑料筒,用纱布封口后挂在荔枝树冠下,待虫茧羽化为成蛾。当筒中的成蛾数量累计达到10头时,即喷药适期。可用15%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10天后,观察树冠内膛枝条上的蒂蛀虫成蛾数量,当虫量达到0.3头/株或以上时,再喷药1次。

9.在荔枝进入果实膨大期(荔枝果实调头)之前,施药1次。用40%毒死蜱1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再加入25%灭幼脲1500倍液)、甲维盐或氯虫苯甲酰胺对树冠内膛枝条和果穗喷雾。之后每隔10~15天喷药1次,共喷2~3次,主要对果实喷雾,采收前15天停止施用任何农药。

荔枝蝽象之病虫害方防治


荔枝蝽象,属半翅目,蝽科,是我区龙眼的一种主要害虫。该虫以成虫及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汁液,被害部位变色、干枯,导致落花、落果。该虫受惊时出的臭液触到嫩叶、花果,可引起灼伤而枯焦,果壳变焦褐色,严重影响龙眼产量。

荔枝蝽象1年发生1代,以性未成熟的成虫在避风、向阳或茂密叶丛的叶片叶背或树洞、石隙处越冬。翌年春季气温达16℃左右时,开始活动,喜聚集于花繁叶茂的树上取食,4月为交配产卵盛期。卵多产于树冠下层叶背,平均每雌虫可产卵5--10次,最多达17次。每次产卵大多14粒,聚集排列成块。清明后若虫陆续孵化,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常引起落花落果,6月以后,老熟若虫相继羽化为成虫,成虫喜食嫩梢、果穗。

防治用药适期以两个时期最关键。一是在早春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时期,即3月中下旬,此时成虫即将产卵,抗药力最弱,而且此时,用药杀灭成虫可显著降低虫口基数,对全年的防治极有利。用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或灭虫灵乳油1500--2000倍,或菊酯类农药(如兴棉宝、快杀敌、灭百可等)1500--2000倍,防治1--2次即可。

另一防治适期在5月中下旬,此时为卵在已大量孵化的若虫期,1--2龄若虫体表蜡质薄、角质度化程度低,对药物较为敏感,用20%杀灭菊酯5000倍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或4.5%高顺反氯氰菊酯2500--3500倍液即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用药时间以无露水的早晨或傍晚为宜,此时气温较低,蝽象假死性较明显,活动力弱,易接触到药物。有条件的果园可在3--5月人工摘除卵块,及扑灭若虫。也可释放平腹小蜂、荔枝蝽菌,来寄生荔枝蝽象的卵,于3月中下旬放蜂前先查1次树上蝽象密度,每株有蝽象150头可放蜂,超过150头以上,先喷1次敌百虫压低成虫密度,5天后再放第2批蜂,可减轻越冬老成虫危害。

如何防控合欢枯萎病


合欢枯萎病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因此各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方案,防微杜渐。

首先要加强植物检疫,严禁调运带病苗木。从外地(包括区、县)调运苗木时,必须有当地检疫部门开具的检疫证书。

其次要确保适地适树、加强养管。合欢不耐水湿,要选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植。苗木种植前应对土球做消毒杀菌处理,栽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生长势,注意抗旱排涝。尽量少剪枝,剪枝后必须立即涂伤口保护剂。如发现病株有超过1/3的枝干存在叶子发黄、干枯脱落时,应立即清除病株。

群植合欢区域,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以免传播病菌。枯枝、病株和枯死株清除后,要集中销毁,同时还应在树穴及周围相邻土壤浇灌40%福美砷50倍液、可杀得2000或用30%恶霉灵500倍液处理土壤,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病菌蔓延。发病区域不再补植合欢,更换其他树种。在对病株进行修剪作业时,每一单株使用过的剪刀、手锯、锄头等园林工具,必须立即消毒,可在福尔马林中浸泡10分钟,然后进行下一单株的操作,以免相互感染,扩大病区。

最后是科学的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防控合欢枯萎病的重要一环,防控重点应放在近些年新移栽的合欢,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未发病区域,对于生长健壮的苗木,暂不作药剂防治处理,对于那些生长势弱的苗木,应对树冠和树干部位作药剂预防处理。对发病区域的全部合欢苗木,均应作根部灌药和枝干喷药防治处理。枝干喷药可选择23%络氨铜水剂250倍至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800倍液、20%抗枯灵水剂400倍至600倍液等。为避免树木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复喷一次,需连续喷2次至4次。根部灌药建议用30%恶霉灵500倍液或可杀得2000倍液浇灌,在树冠投影区施用,每平方米浇2公斤至4公斤药液,每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注意交替用药。灌根和枝干喷药均应在合欢叶芽萌动初期使用。

菠萝黑心黑腐病防控技术


针对雷州半岛果农种植菠萝果出现黑心现象,影响品质,同时提高种植户对菠萝黑心、黑腐病认识、诊断和防控技能,3月28日,雷州市植保植检管理站特邀热科院南亚所张鲁斌研究员对菠萝黑心、黑腐病等菠萝常见病害进行培训,并指导、提出相应防控措施,缓解农民当前之忧。雷州市的菠萝种植大户代表参加了培训。

菠萝是热带名果之一,在湛江雷州等地大面积种植,也成为当地农户的支柱产业。目前商业种植的品种单一,且在菠萝采后贮藏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扰该产业发展的问题,比如采后黑心病严重,发病率高。发病果丧失商业价值,对果农收益造成极大的影响。面对菠萝产业存在的问题,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菠萝专家对菠萝采后贮运中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湛江雷州开展了菠萝采后贮运保鲜的的培训交流上,南亚所采后生理与保鲜研究室主任张鲁斌研究员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对菠萝采后黑心病的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于现场果农进行了互动交流,使果农对菠萝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得到更好的掌握。

菠萝黑心、黑腐病等防控技术简介

据张鲁斌研究员介绍,为减少采收损失,减轻病菌危害,菠萝采收时间以早晨露水干后为宜,阴雨天不宜采收,以免发生果腐病。采收当中应留2cm长的果柄,作为鲜果销售,可保留果顶冠芽。远距离运销,为节省包装与贮藏费用,还是除去冠芽为好。

菠萝采后损失主要由病菌引起的病害即黑腐病、褐腐病以及生理性病害黑心病等。

菠萝黑腐病:黑腐病又称软腐病,其病菌可从果实冠芽切口、果皮伤口入侵果肉,或在收获期从果柄上的切割口入侵果实,或贮运装卸的损伤伤口处发生感染,感染48小时后即可出现症状,发病初期,病菌侵染部位产生暗淡或微褐色的水渍病斑,严重时,颜色变为灰褐色至黑褐色并流水。防治该病一方面要避免机械损伤,采后防止日晒;另一方面,采收时每割一个菠萝,割刀应先在消毒液中浸一下,同时,采后用特克多1000ppm浸果5分钟,对该病防治良好;或将果柄切面浸渍含10%苯甲酸的酒精或农药抑霉唑也可。

菠萝黑心病因:菠萝是一种对低温敏感的热带水果,一般低于6℃便会发生冷害,其中黑心病是菠萝贮藏过程中的最普遍发生的生理性病害,其主要就是由于果实在生长及贮运过程中遇低温所致。菠萝黑心病症状,发病果果实外部无感病症状,但剖开后,紧靠中轴的果肉变褐,故又称内部褐变病。病斑初期呈半透明状的小水泡,以后颜色变暗,范围扩大,变干变黑。发病严重时,甚至可使离果皮10mm以内的全部果肉褐果心损坏变黑。秋冬季菠萝果实在田间受到低温影响,可诱导该病发生,而夏收菠萝相对较小发生。同时,发病果实不能完全后熟,果皮颜色变黑变暗,风味差,冠芽萎焉或容易脱落

菠萝褐腐病:褐腐病过去主要在国外发生,近年来国内如广州的卡因菠萝栽培上也发现此病,一般发病率在1%-2%以下,但个别产地高达13%。该病主要危害成熟果,被侵染果实小果外观与好果无异,但剖视,被害小果变褐色或有黑斑,通常感病组织分散,不集中在果轴及其附近,后期变干变硬,也不易扩展,对此病的防治关键要注意防止机械损伤。

玉米苗期病虫种类及防控措施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苗期病虫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地下害虫、灰飞虱、蓟马、棉铃虫、黏虫、二点委夜蛾等。抓住防治适期,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病虫加强防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苗期病害

苗期病害主要是玉米粗缩病,该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以侵染发病,发病越早危害越重。该病主要是通过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所以对该病的防治要控制灰飞虱。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夏玉米应尽量避免与小麦套种,即使套种也要掌握好时间,小麦、玉米共生期不能超过7天。最好贴茬直播或小麦收割后灭茬抢播。

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并将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能够增强玉米抗病、耐病能力。

药剂拌种或包衣。用60%高巧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4%-0.6%进行种子包衣或用25%吡虫啉悬浮剂按种子量的2%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

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进行防治灰飞虱,每亩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高效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克加水喷雾,也可选用扑虱灵、灭多威、锐劲特农药喷雾,隔3天-4天一次,连喷2次-3次。

二、苗期虫害

主要有金针虫、灰飞虱、蓟马、棉铃虫、黏虫、二点委夜蛾等。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适时浇灌、及时清除杂草能够有效减轻害虫危害。

防治蓟马、棉铃虫、黏虫,每亩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20克加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0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均匀喷雾。

防治二点委夜蛾,一是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杂草等覆盖物,可以消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二是撒施毒饵或毒土。每亩用4千克-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籽饼,与兑少量水的90%晶体美曲膦酯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基部。三是喷灌玉米根部。将喷雾器喷头拧下,逐株顺茎滴药液,药剂可选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药液量要大,保证渗到玉米根周围30厘米左右害虫藏匿的地方。

防治金针虫,一是撒毒土,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00克,混入过筛的干细土20千克拌匀撒施后翻耕。二是药液灌根,每亩可用50%辛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灌根。

三、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齿苋、小蓟、大蓟、萹蓄、苍耳、打碗花、葎草、蓼、马唐、牛筋草等。

播后苗前除草:这一时期杂草尚未出苗,是杂草防治的一个有利时期,每亩可用40%乙莠水悬浮剂或50%都阿合剂150毫升-200毫升,兑水40千克-50千克,均匀喷洒于地表,可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苗期除草:玉米3叶-5叶期每亩用4%玉农乐(烟嘧磺隆)悬浮剂80毫升-100毫升或40%乙莠悬浮剂100毫升-150毫升,兑水30千克-40千克,均匀喷雾进行茎叶处理。

《荔枝椿象为害提早及时防控降低虫口》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吃虫植物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