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紫薇梨象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紫薇为千屈菜科、紫薇属小乔木,树姿优美、树干光滑、花期长、花色艳丽,近年来常见其受到紫薇梨象的侵害。

紫薇梨象属鞘翅目、梨象科,一般一年会发生1代。越冬的紫薇梨象幼虫在第二年的5月前后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6月上中旬进入成虫盛发期。紫薇梨象以幼虫或成虫的方式在被害寄主的果实内休眠越冬时,其寄主的蛀果率可高达60%以上,进而对紫薇的观赏价值和种实繁殖构成很大威胁。

春末夏初,当紫薇的新枝条长到30厘米至50厘米时,紫薇梨象成虫开始活动。紫薇梨象成虫先危害嫩梢,接着会继续危害紫薇的花芽和花蕾,最终会造成花蕾未开即已坏死,进而减少了开花数量。7月下旬,紫薇梨象除了会取食花蕾外,还会取食刚形成的幼果,产卵于幼果中。因此,应当综合紫薇梨象对紫薇各个物候期的危害特点来进行防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般说来,防治紫薇梨象成虫的最佳时间在6月中旬至7月初,而防治紫薇梨象幼虫的最佳时间是在果实脱落前,即11月前后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紫薇梨象可以随着苗木传播至它处,所以在引进苗木时,应当加强检疫。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和利用好天敌。

2.紫薇梨象成虫在上午10点前后及傍晚时,活动比较旺盛,而中午前后及下午,紫薇梨象会躲藏在枝梢或叶片背面。可利用清晨或傍晚,通过震树,下接布单的方式来集中进行成虫捕杀,每5至7天进行1次。

3.药剂防治:药物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10%吡虫啉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8000倍液,或1%甲维盐微乳油8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至1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50%磷胺乳剂2000倍液,或90%杀螟松1000倍液等进行喷雾。以上几种农药中如配以高效氯氰菊酯混合喷雾,效果将更加明显。紫薇梨象成虫发生盛期,应每隔10至15天喷药1次,连续施药2至3次,即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4.紫薇梨象成虫对类似于植物蜜源的蜂蜜会具有显著趋向性,所以在喷雾防治有困难地方,也可采用瓶装蜂蜜加高效氯氰菊酯(按1∶50配置)悬挂于树上的办法,来诱杀紫薇梨象成虫。

编辑推荐

米象如何防治


米象,是米谷中的小黑甲虫[riceweevil],俗称蛘子。学名SitophilusoryzaeLinne。主要寄主在玉米、稻米、小麦、高粱、面粉、等各种贮藏的谷物中。木地板的家庭出现的也较多。

为害特点

其一生经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形态,是贮藏谷物的主要害虫,主要寄生在贮存2~3年的陈粮中,如玉米、水稻、小麦、高粱和面粉等谷物,其成虫啃食谷物颗粒,幼虫在谷物内部蛀食。由于其生长繁殖速度很快,为害甚广,地理分布可以遍布全世界,而在我国,则主要分布在南方。近年来米象的为害较为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2.9mm,宽0.9—1.5mm,体卵圆形,红褐至沥青色,背无光泽或略具光泽。头部刻点较明显,额前端扁平。喙基部较粗。触角着生于基部1/3—1/4处,顶端圆形。前胸长宽约相等,基部宽,向前缩窄,背面密布圆形刻点。小盾片心形,有宽纵沟。鞘翅肩明显,两侧平行;行纹略宽于行间,行纹刻点上各具1根直立鳞毛;每鞘翅基部和翅坡各有1椭圆形黄褐至红褐色斑。腿节棒状:胫节刻点与毛排列成纵列,端部有钩。雄虫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本种与玉米象很相似,不同的是米象体瘦小,后翅骨片完全呈三角形,雄阳茎背面无纵沟,雌虫“丫”,形骨片两臂钝圆。而玉米象体较胖大,后翅骨化片呈菱角形,个别为长靴形,雄阳茎背面有2条纵沟,雌虫“丫”形骨片的两臂端部尖锐。卵长椭圆形,长约0.65—0.7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幼虫头壳短卵形,头顶区较宽;内隆脊直,且两端等粗,近乎线状;唇基侧突较小,前端略尖;口上片侧隆线长,几乎伸达额区3、5刚毛间;上唇基近基部至近端处骨化程度深,呈折扇形;上唇杆棍棒状,中叶突出不明显。

防治方法

米象是重要的仓储害虫之一,主要为害存储2~3年的陈粮,繁殖能力强,食量大,因此对粮食的储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

(1)改善粮食贮存条件,保持仓库清洁,堵塞缝隙防止米象及其它存储害虫的进入,从而减少对粮食的为害;

(2)改进贮藏技术,如用草木灰、塑料膜或牛皮纸隔离贮藏害虫。如虫害已发生,要把米象从粮食中通过曝晒驱赶出来,使有虫害的与无虫害的粮食分开;

(3)通过喷洒药剂触杀或者磷化氢熏蒸;

(4)若保存粮食的量小也可以通过防虫包装或者是在包装袋中加入长效的气味驱虫剂保护粮食免受米象的为害。其中,大型的粮库主要是通过熏蒸来实现粮食的存储安全,而磷化氢(PH3)则是我国目前应用的最多、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熏蒸剂。磷化氢(PH3)熏蒸可以杀虫的机理通常认为是磷化氢在氧气的参与下进入害虫体内并被氧化生成其他物质,并且氧化具有不可逆性,这种物质作用于害虫的靶标部位,学者一般认为在该部位磷化氢氧化产物与该位置存在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P450酶等发生反应,从而使害虫机体失调而导致其死亡。

由于熏蒸剂长期使用,米象开始形成选择性的抗性,抗性的产生使得米象的防治成为粮食储藏的有一大难题。针对米象的抗性有一下几个方面防治:

(1)采用非化学的方法,研究米象的熏蒸剂抗性敏感基因,并对其进行稀释,这样就可以延长熏蒸剂的寿命;

(2)轮换、替代或者混用熏蒸剂,这样就可以防止并延缓熏蒸剂抗性的产生;

(3)提高和改进熏蒸技术,必须采用新技术,减少熏蒸次数,提高单次熏蒸效果;

(4)开展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对米香产生的环境条件进行改良,结合熏蒸技术从而实现米象的防治。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学的发展,可以在整体水平上通过研究米象在某一特定组织或发育阶段细胞中基因转录情况、转录调控规律,从RNA水平研究米象抗性基因表达的情况,基因组学已成为发掘昆虫抗性的有效工具,加快了探索重要仓储害虫的杀虫剂靶标和抗性基因的鉴定,全面分析昆虫的杀虫剂基因的抗性,从而全面的揭示昆虫的抗性,指导新药的开发和避免昆虫抗性的产生。

紫薇毛虫的防治方法


1.危害幼虫危害紫薇。低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留下叶正面表皮,高龄幼虫常把叶片全部吃。受害重的紫藏树,叶片可被该虫全部吃完。贵阳地区8月下旬至io月上旬,紫感受害最重,公园内紫颜比街道、厂矿区紫薇受害重o2.形态特征成虫灰揭色或浅褐色,体长8.211.0毫米,翅展1722毫米,在翅基部、翅前缘和外缘有较大的深褐色斑纹,后翅浅灰或灰白色。卵粒扁圆形,直径0.40.5毫米,高0.18毫米,初产时半透叫略带乳茧,后渐变灰褐、黄褐至孵化前深褐色,卯壳上有放射状花纹(需用较高倍数放大镜观察。)。幼虫褐色,身体上毛瘤发达,毛浅灰白色,体侧毛稍长于体背毛,胸部有2.对毛簇呈角状前仲,最长的1对约为体长的一半,志熟幼虫体长1316毫米;幼虫胺足4对。茧长12门毫米,灰白色,较演,表面常有一层淡黄褐色第状物;蛹体长8,9毫米,黄褐色。

3.生活习性在贵阳地区,一年发生4代。每年5月下旬可见卵粒,6月上旬可见低龄幼虫,但此间卵和低龄幼虫数量少,不易发现。6月中旬,叫片被害状易见,但不严重。幼虫食饱后常隐藏在林叶团内、吐丝线合的叶片内或树干换皮时裂开的老皮下等;老热幼虫常在缀合的枯叶团、树皮卷简内及其他隐蔽处结薄茧化蛹;通常9月中旬至Io月,该应虫口达全年最高峰。成虫卵散产于叶背脉两侧,柄附近较多,每雌产卵4287粒。秋季后以颂越冬。

4.防治方法(1)秋末清除树皮下枯枝落和旧树皮并烧毁。

(2)冬季结合施肥、除草,钢耕树体周围土壤,破坏该虫部分越冬场所,直接或间接杀灭越冬蛹。

(3)每年6月中、下旬进行预防性防治,压低89月虫口密度。

(4)药剂防治可用以下药剂喷雾:BT乳剂200500倍液;1.2%烟参乳油8001000倍液;90%杀虫单粉剂1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酪(功夫)乳油15002500倍液;氰戊菊酪(速灭杀zT)10001500倍液;50%马拉硫磷l5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0001500倍液;80%敌敌喂乳油1000倍液。

紫薇叶蜂的防治方法


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紫薇叶蜂的防治技巧。

(1)危害特点

以幼虫群集为害,取食叶片,啃食叶肉,将植株的嫩叶吃光,仅剩下几条主叶脉,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影响紫薇花期,降低其观赏价值,甚至导致死亡。叶蜂每年发生2-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土中结茧越冬。4-5月羽化成虫,成虫白天羽化,次日交配。雌虫一生仅交尾1次,雄虫可交尾多次。雌蜂交尾后将卵产在枝条皮层内,通常产卵可深至木质部,卵期7-19天。近孵化时,产卵处的裂缝开裂,孵出的幼虫自裂缝爬出,并向嫩梢爬行。

(2)防治方法

1.冬春季结合土壤翻耕消灭越冬茧。

2.寻找产卵枝梢、叶片,人工摘除卵梢、卵叶或孵化后尚群集的幼虫。

3.幼虫危害期喷洒Bt.乳剂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25%灭幼脲3号胶悬剂1500倍液。

长足大竹象的防治方法


慈孝竹,又名孝顺竹,为禾本科灌木型的丛生竹。其竹秆丛生,四季青翠,且婆娑秀丽,故常见其配植于宅旁,草坪角隅,建筑物前,或河岸边。

长足大竹象是造成慈孝竹危害的害虫,近年来长足大竹象的发生正变得越来越频繁,严重危害慈孝竹的生长。所以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并积极地对其进行防治。

生长习性

长足大竹象,又名竹横锥大象、笋横锥大象,属鞘翅目,象甲科,弯颈象属。江苏地区,长足大竹象一年发生1代。

长足大竹象以成虫在土中的蛹室内进行越冬。翌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其成虫始出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到出土最盛期。10月下旬以后,其成虫也就绝迹了。

一般情况下,同一雌雄成虫可交配多次,并且不同的雌雄成虫也可以进行多次的交配。6月至9月间,成虫产第一代卵了,卵期在3天至4天左右。即6月至10月间是长足大竹象第一代幼虫的危害期。

长足大竹象的幼虫分5龄,6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老熟的幼虫会在笋的中部咬破出一圆孔,并爬出落地。长足大竹象幼虫落地后,会寻找适宜地面入土。长足大竹象幼虫的入土深度会与土质的软硬有着密切的关系,蛹道呈“L”型。在蛹道挖掘好以后,其老熟的幼虫还会重新返回地面,并寻找杂草和落叶,建造土茧。土茧似长椭圆形,外壁粗糙,但内壁较光滑。一般情况下,从幼虫落地再到土茧的建成,大致需要2天至3天左右。而蛹期则是在19天至27天左右。7月上旬至11月上旬,其虫蛹会在土茧内羽化为成虫进行越冬。

危害

长足大竹象成虫的取食与产卵行为,均对竹、笋造成严重损伤。所以在受害的竹、笋上面常常可以见到取食孔槽和产卵孔。

在成虫的整个发生期里,即7月上旬至9月上旬,其成虫都可以取食。发生盛期也是长足大象虫的危害盛期。在这个时期,长足大竹象的成虫会将喙完全伸入寄主植物内部,铲食竹腔内层的幼嫩组织,造成受害寄主外层纤维外翻。外翻纤维较湿润。故长足大竹象成虫的取食行为是造成了新竹的生长不良,形成“脓包竹”,引起了竹腔的变黑与腐烂的“元凶”。

长足大竹象成虫产卵时,雌虫会用管状喙在笋箨上啃钻出产卵孔。待产卵孔钻好后,雌虫掉头用尾部的产卵器将卵送进洞里。一般情况下,雌虫一天可以产卵一粒。通常情况下一笋内排一卵,除了较粗大的笋内,少有一笋多卵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如果在一笋内存有多虫时,会引起虫的争斗。所以产卵时会危害大片竹子。

长足大竹象幼虫的危害性也是很大。通常,长足大竹象幼虫在笋内会先向上取食笋肉,然后再向下取食。其幼虫在三龄后,食量将变大,故其危害也随之变大。所以常可以见到长足大竹象幼虫在老熟下地之前,将幼嫩笋肉全部吃光,进而造成了退笋或者寄主死亡。故对该虫务必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工作。长足大竹象可以随着苗木传播,所以在引进苗木时,要加强检疫工作。另外,还应注意保护好和利用好天敌。

2.在秋冬两季,对竹林劈山松土,以破坏其越冬的土茧,造成其越冬成虫的大量死亡。劈山松土也可有效地促进竹林的生长。

3.人工捕杀。由于长足大竹象幼虫在危害期内是完全隐蔽在竹笋内蛀食的,所以药剂比较难喷到。故采用人工捕杀方法。

发现竹笋的尖部枯黄、尖叶柔软下垂时,可以用手试着拧一下竹笋端部16厘米至20厘米处,如果手感松软,就可以估计其内部存在幼虫。这时,可用利刀自下切开1/4笋壳,刺杀或挖出卵、幼虫来对其进行捕杀。

长足大竹象成虫,因为有着坚硬的外壳,且善于飞翔,所以对其采取喷洒药剂进行防治效果也不是很好。故还是以人工清除法防治为主,喷洒药剂为辅的方法。在5月至8月,成虫羽化出土时,我们利用其成虫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时,通过人工捕捉集中消灭。一般每5天至7天可进行1次,防治效果更佳。

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被啄伤的笋或者是嫩竹,要及时地清除和销毁。

4.药剂防治。在幼虫出现的盛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3至5倍液涂刷产卵孔,或者是将40%氧化乐果乳油3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300倍液于危害部位注孔,以毒杀长足大竹象。一般每孔需注1毫升至2毫升的药剂。

在幼虫下树的越冬期,我们还可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或者是废机油于竹秆或笋壳上涂涂20厘米宽的毒环,以杀死下树的幼虫。

也可用70%吡虫啉水分散剂2500倍液,或3%啶虫脒乳油1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60倍液,喷洒在竹、笋表面,以求得能毒杀长足大竹象。通常,以竹、笋的表面被喷湿为宜。一般隔10天至15天,可再喷药1次,连续的施药2次至3次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果采取埋药防治的话,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以每单丛竹150克的量开进行埋药防治。埋药时,应在竹坑的周边挖一浅环沟,待施完药以后再回土进行覆盖。一般需要填埋施药2次,施药间隔的时间以30天左右为宜。

5.生态捉补。可采用设诱捕网和引诱剂的方法,来对其进行生态的捕捉。诱捕网可选择聚乙烯虫网,引诱剂则选用苯甲醛等。

采用此方法来诱捕长足大竹象成虫,既能达到使其不能再产卵,再危害竹笋的目的,也还能达到无公害防治长足大竹象的目的,并且还维护好了生态与环境。

勾框象的防治措施


沟眶象主要危害臭椿、千头椿。其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为害症状是树干或枝上出现灰白色的流胶和排出虫粪木屑。每年的春季开始危害,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上中旬为第一次成虫盛发期,7月底至8月中旬为第二次盛发期。更多绿色尽在

不栽植带虫苗木,一旦发现受害严重即将枯死的苗木要及时伐除焚烧,避免蔓延。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清晨在被害树干上敲打,震落成虫,人工捕捉。

在幼虫危害期,用铁丝等工具从排粪口或树皮发黄且用手一按松软的部位钩出幼虫杀死。在树木周围须根最多处浇灌树虫康或蛀虫清,及时覆土浇水以利吸收,或者插树体杀虫剂蛀虫清(胸径10cm的树一支就可以)。

在幼虫孵化初期,利用幼龄虫咬食皮层的特性,在被害处涂煤油、树虫康或蛀虫清的混合液(煤油和树虫康或蛀虫清各1份)。

在幼虫危害初期,可浇灌树虫康或蛀虫清,以浇透根部为宜。在幼虫危害期,从排出新粪的虫孔用高压注射器往里注射5至10倍的树虫康或蛀虫清乳油,并用湿泥将排粪口封死。也可采用打孔注射以上两种药物法进行防治,注射完毕用塑料薄膜包裹树干。成虫期可喷洒绿色威雷250倍防治,每隔20天喷一次。

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厘米处缠绕塑料布,使其上边呈伞形下垂,塑料布上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为害。

很多管理者疏于前面的管理,往往到了虫害盛发起才引起重视,我们指导采取最多的是根埋浇灌树虫康、蛀虫清和注射输液这种的方法来防治。

紫薇绒蚧的防治方法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毡蚧,属同翅目,绒蚧科。绒蚧在全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雄成虫体长约0.3毫米,翅展约l毫米,紫红色。卵呈卵圆形,紫红色,长约0.25毫米。若虫椭圆形,紫红色,虫体周缘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长卵圆形,外包以袋状绒质白色茧。更多绿色尽在

发生规律:该虫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如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上海一年发生3代,山东一年能发生4代。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但像上海、山东等一年发生3-4代的地区,在3月底4月初就能发现第一代若虫危害。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为害特点:紫薇绒蚧主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和芽腋、嫩梢或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如虫口密度过大,枝叶会发黑,叶片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结合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虫害危害严重、带有越冬虫态的枝条。

2、药剂防治对发生严重地的区,除加强冬季修剪与养护外,可在早春萌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若虫。苗木生长季节,要抓住若虫孵化期用药,可选用喷洒40%速蚧克(即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乐斯本)12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800倍液等。

臭椿沟眶象防治


臭椿沟眶象Eucryptorhynchusbrandti(Harold)又名椿小象,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西北、东北、华北、华中等地,主要以幼虫蛀食臭椿木质部,造成树木生长衰弱,还可造成幼树死亡。

臭椿沟眶象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黑色,长约12mm,额部窄,中间无凹窝,头部有小点刻,前胸背板及鞘翅上密被粗大刻点、前胸前窄后阔翘翅坚厚,前胸背板、鞘皮的肩部及端部四分之一分布有白色鳞片形成的大斑,其余部分散生白色小点,稀疏的杂有红黄色鳞片,鞘翅肩部突出;卵长圆形,黄白色;幼虫,长10~15mm,头黄褐色,胴部乳白色,每节背面两侧多皱纹,蛹长10~12mm。黄白色。生活习性:西安地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过冬,各虫期发育不整齐,以幼虫在树干内过冬的,7月为成虫活动盛期,以成虫在椿树干基周围1~2cm深的表土中过冬的,成虫寿命可达7个月。成虫有假死习性,如受惊扰即卷缩落地,成虫产卵时,雌成虫先咬破韧皮部,产卵其中,初孵幼虫先食害皮层,稍大即可蛀入木质部为害,幼虫老熟时,先在树干上咬一圆形羽化孔,以蛀屑堵塞入口,头向下在蛹室化蛹。

防治方法:

1、利用成虫假死性于清晨震落后捕杀

2、成虫发生期喷洒20%菊杀乳油2000倍液,可使用护树宝注干剂(即树虫一针净)将药液注入树干,以杀灭树干内部的幼虫。

注意防治棉花盲蝽象


7月1日至3日,我站在棉花病虫普查时发现,今年我县棉花盲蝽象发生早、发生田块普遍而危害偏重。据调查,目前,棉花处于蕾期,棉花盲蝽蟓虫田率100%,被害株率80%。同时,棉花蚜虫虫田率100%、有蚜株率30%、卷叶株率5%、百株三叶蚜量3000头,轻于去年同期。棉盲蝽是抗虫棉的最主要害虫,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4月份以来雨水持续偏多,田间、地头杂草丛生,气候和生态环境利于其发生,造成今年棉花盲蝽象发生早、发生田块普遍而危害偏重。棉盲蝽以成、若虫刺吸危害棉花的顶尖、嫩叶、花蕾和幼龄,可造成棉株顶芽焦枯变黑,形成多头棉或枝叶丛生疯长,棉叶破碎,蕾铃脱落,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很大,应引起足够重视。同时,棉花蚜虫发生数量较大,应注意及时进行防治,确保棉花生长安全。

注意防治棉花盲蝽象

防治技术措施:(1)对棉盲蝽象应采取发现一株治一圈、发现一点治一片的办法,围歼防治。药剂选用48%乐斯本1500-2000倍、30%乙酰甲胺磷500倍、20%丁硫克百威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宜在早晨或傍晚,注意要喷匀打透,从外围向中心喷,亩喷药液30-40千克,喷药间隔期7-10天,连防2-3次。(2)对棉蚜选用20%丁硫克百威1500-2000倍、1%苦参碱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棉叶螨选用15%哒螨灵1500-2000倍、25%三唑锡1000倍液喷雾防治,亩喷药液30-40千克,喷药间隔期7-10天,连防2-3次。

绿化优良植物紫薇树的紫薇长斑蚜的防治方法


紫薇长斑蚜,又名紫薇棘尾蚜,属同翅目、蚜总科、斑蚜科。

紫薇长斑蚜雌成虫有几种虫态,有翅孤雌蚜身体为黄色,斑纹黑色,体宽三角形,长2.1毫米,宽1.1毫米。腹部淡黄色,各节均有1对隆起的黑色中瘤,其中第二节的一对最大,且基部相连。体背有斑纹,触角顶端及鞭节黑色。无翅孤雌蚜身体黄绿色,体长1.5毫米,体形浑圆形,布有黑点,腹眼橘黄色。有翅胎生雌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虫体稍长,其背面有黑褐色斑纹,腹部第二节有一个黑色横斑。

发生规律:

紫薇长斑蚜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一年可发生10多代,并以卵在芽腋、芽缝及枝杈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当紫薇萌发的新梢抽长时,开始出现无翅胎生蚜,至6月以后虫口不断上升,并随着气温的增高而不断产生有翅蚜,迁飞扩散危害。

危害特点:

该虫对紫薇的危害年年都会发生,常常是嫩叶的背面布满害虫,危害后新梢扭曲,嫩叶卷缩,凹凸不平,影响花芽形成,并使花序缩短,甚至无花,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瘦弱枝以及过密枝。

2.药剂防治

可以喷洒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

茶树茶丽绞象甲的防治


茶树茶丽绞象甲学名Myl10cerinusaurolineatusVoss鞘翅目,象甲科。别名茶叶象甲、黑绿象虫、小绿象鼻虫、长角青象虫、花鸡娘。

分布北起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广西;东面滨海,西达四川、云南。安徽、湖北、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茶区常年发生重。

为害特点成虫咀食嫩叶成不规则缺刻,造成减产;幼虫在土中取食茶树须根和有机质。全年以夏茶受害重。寄主茶、油茶、苎麻、柑桔、苹果、梨、桃、栗、刺槐等。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灰黑色,体背覆有黄绿色鳞片集成的斑点及条纹。腹面散生黄绿至绿色鳞毛。触角11节,膝状,柄节长,端部3节膨大。鞘翅上生黄绿色纵带,近中央处黑色横纹较宽。卵长0.48一0.57mm,乳白色至暗灰色。末龄幼虫体长5—6.2mm,无足,头黄褐色,体乳白色至黄白色,肥大多皱纹,上生黄白色毛。蛹长5.4—6mm,黄白色,长椭圆形。茧长6—7mm,椭圆形。(图右)

防治方法

1、冬季或春季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及时耕翻,可杀灭部分幼虫。

2、成虫盛发期震落成虫,集中杀灭。

3、在成虫盛发前或幼虫低龄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倍硫磷乳油1000倍液、95%巴丹可溶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倍液、9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

最好在黄昏前把上部茶蓬喷湿喷透。8—9月防治幼虫时,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0.5一0.6kg,对水3000k8泼浇树冠下表土层,也可用95%巴丹可溶性粉剂每667m20.2—0.3kg,拌土后撤施。

害虫杨干象甲的防治方法


杨干象甲是国内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杨、柳。是杨树中、幼龄林的毁灭性害虫,在苗圃地很少见到。近几年由于气候原因,杨干象在我市部分幼林有抬头趋势。

危害特征:幼龄幼虫在韧皮部开始活动时,从树皮表面针状小孔排出黑褐色丝状物,并随风飘动。随着虫龄的增大,虫道表面颜色变深呈油浸状,形成刀砍状疤痕。幼虫进入木质部向上钻蛀时,树皮表面的孔最大,从此孔排出木丝,落于树木根部。

防治方法:

1、对调运的寄主苗木须经过严格的检疫,防止将此虫传入非发生区,特别是调拨3年以上的幼树更应从严检疫。

2、对带有杨干象幼虫或卵的苗木,应一律进行销毁。对多年生杨树育苗地,杨干象甲被害率达到20%以上,除对被害苗木进行销毁外,其它苗木必须向树干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100-200倍液进行除害处理。

3、在8年生以下中幼龄林发生杨干象甲,可采用40%的杀虫优50-100倍液或4.5%的氯氰菊酯100倍,于5月上中旬涂抹危害部位,杀死杨干象甲幼虫。在7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前在危害部位喷洒600倍绿色微雷或600-800倍绿野旺Ⅰ、Ⅱ毒杀成虫。8年生以上林分发生杨干象甲,由于防治难度较大,可采取卫生伐的方法降低虫口密度。伐下的虫害木要集中烧毁,以防害虫人为传播。

4、人工捕杀:发生面积不大时,在应用其他防治方法的同时,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早晨振动树干捕杀坠落的成虫。

草木樨籽象的防治方法


草木樨籽象以幼虫为害苜蓿和草木樨种子而得名。我国分布在新疆、甘肃。籽象主要以幼虫蛀食苜蓿、三叶草、草木樨等的种子,成虫啃食叶肉,为害花蕾和花器。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法

疏松土壤:春季苜蓿再生萌发前和地,可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加速苜蓿的生长。

轮作:作干草用与留种用苜蓿应交替进行。一般将第二茬苜蓿作留种用,可减少受害。

早割:受害严重时,可提早收割并低割,留茬不超过45厘米。割下的苜蓿尽快运出田外,以消灭幼虫和卵。

草木樨籽象的防治方法

2.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的适期:

①为了保护天敌,可在早春成虫出垫尚未产卵,天敌还未活动之前施药;或秋后最后一茬苜蓿收割后,在茬地上施药,以降低越冬虫口。

②为保护传粉昆虫,应避免在花期喷药;或者在早上6小时前,晚上传粉昆虫不活动的时间施药。

防治指标:据国外资料,幼虫,每昆虫网810头,或植株的芽和叶子受害率达25%30%时,应采取防治措施。

施药方法:①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②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③50%可湿性西维因400倍液。

《紫薇梨象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