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马铃薯瓢虫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我们都知道马铃薯已经是我国四大主食之一了。想必接下来种植者会较多。那么,在种植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就是虫害。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马铃薯瓢虫防治。

马铃薯瓢虫,别名二十八星瓢虫,属鞘翅目瓢虫科,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玉米、白菜等蔬菜,分布广泛。如何防治马铃薯瓢虫?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毫米,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

卵:长1.4毫米,纵立,鲜黄色,有纵纹。

幼虫:体长约9毫米,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

蛹:长约6毫米,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二、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清除越冬场所,及时处理收获的马铃薯、茄子等残株,减少越冬虫源。

②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后杀灭。

③人工摘除卵块:雌成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艳丽,极易发现,易于摘除。

④药剂防治:在幼虫分散前及时用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5%天诺一号乳油4000倍液,或21%增效氰马乳油5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20%氯氰菊酯乳油6000倍液等,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叶背面。

延伸阅读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如何防治


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四川、云南、西藏。寄主马铃薯、茄子、青椒、豆类、瓜类、玉米、白菜等蔬菜。

为害特点:

成虫、若虫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仅留叶脉及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后变为褐色斑痕,过多会导致叶片枯萎。被害果上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逐渐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卵:长1.4mm,纵立,鲜黄色,有纵纹。幼虫:体长约9M,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蛹:长约6mm,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生活习性:

我国东部地区,甘肃、四川以东,长江流域以北均有发生。在华北1年2代,武汉4代,以成虫群集越冬。一般于5月开始活动,为害马铃薯或苗床中的茄子、番茄、青椒苗。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底8月初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的成虫自9月中旬开始寻求越冬场所,10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下午4时后转向叶面取食。成虫、幼虫都有残食同种卵的习性。成虫假死性强,并可分泌黄色黏液。越冬成虫多产卵于马铃薯苗基部叶背,凹。30粒靠近在一起。越冬代每雌可产卵400粒左右,第一代每雌产卵240粒左右。卵期第一代约6天,第二代约5天。幼虫夜间孵化,共4龄,2龄后分散为害。幼虫发育历期第一代约23天,第二代约15天。幼虫老熟后多在植株基部茎上或叶背化蛹,蛹期第一代约5天,第二代约7天。

防治方法:

(1)提倡采用防虫网防治甘八星瓢虫,兼治其他害虫。(2)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假死习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灭之。(3)人工摘除卵块。此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易于摘除。

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马铃薯甲虫又名马铃薯叶甲,是我国一类检疫性害虫。现将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这种昆虫原生活在美国西部洛基山脉东麓的野生茄科植物上,由于人工繁育的马铃薯能为这种甲虫提供良好的营养,加上马铃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和运输事业的发展,马铃薯甲虫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检疫对象。在我国,1993年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发现,目前虽然仍被控制在新疆的局部区域,但在全国适宜发生的地域很广。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严防治。马铃薯甲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如下。

马铃薯甲虫比较好识别,成虫短卵圆形,长9.0~11.5毫米,整体以浅黄或黄褐色为基色,每个鞘翅纵向着生5条黑色条纹,前胸背板有十几个黑斑,中间两个最大,呈U或V形。幼虫暗褐色至橘黄色,两侧各有两行大的暗色骨片,腹部膨大而隆起,4龄幼虫长约15毫米。卵块产于叶背面,长卵圆形,淡黄色或深橘黄色。

马铃薯甲虫一年发生1~4代。一个显着的特点是它的成虫寿命长,平均可达1年之久,能在土壤中越冬,耐饥饿,能随风迁移上千米,也能藏匿在种薯、农产品、种子、苗木以及包装材料内乘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远距离传播。田间调查要选择晴天并不要在早晨和傍晚进行。

马铃薯甲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喜食马铃薯、番茄、茄子、烟草等重要农作物,它的成虫、幼虫专吃马铃薯叶片或顶尖,繁殖快,食量很大,常把叶片咬成缺刻,甚至吃光。

当前防治马铃薯甲虫的重点是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程序,严格把关,防止疫区的马铃薯块茎、活体植株调出。对来自疫区的其他茄科寄主植物及包装材料按规程进行检疫和除害处理。

对于马铃薯甲虫适生地区要加强疫情监测,健全制度。在已经发生区,要实行包括秋翻冬灌、与非茄科蔬菜、作物轮作、人工捕杀和药剂防治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药剂防治使用毒死蜱(乐斯本)和菊酯类药剂,如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每亩30克、2.5%溴氰菊酯(敌杀死)每亩20~30克对水喷雾。由于马铃薯甲虫容易对有机磷与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可交替使用氟虫腈(锐劲特)、啶虫脒、吡虫啉,以及苏云金杆菌制剂。

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早疫病主要由链格孢属茄链格孢引起,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植株成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地区不亚于晚疫病。

形态特征

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具隔膜1~4个,大小30.6~104×4.3~9.19(um),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棒形,淡黄色,大小85.6~146.5×11.7~22(um),纵隔1~9个,横隔7~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3~7.4(um)。

传播途径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发病条件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2)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农业防治

(1)培育壮苗:要调节好苗床的温度和湿度,在苗子长到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谨防苗子徒长。苗期喷施奥力克—霜贝尔500倍液,可防止苗期患病;(2)轮作倒茬:番茄应实行与非茄科作物三年轮作制;(3)加强田间管理:要实行高垄栽培,合理施肥,定植缓苗后要及时封垄,促进新根发生。温室内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透光管理。结果期要定期摘除下部病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传病的机会;

马铃薯蛴螬防治方法


蛴螬长得非常肥大,体型弯曲的时候,就像是字母C的形状一样。它多为白色,也有的呈黄白色。它的头部是褐色的,上颚非常的显著。它的腹部也比较肿胀,身体较柔软,在它的体表还长着一些细毛。头部大且圆,生有左右相对称的刚毛。蛴螬一共有3对胸足,相比之下,后足比较长。蛴螬具有假死和负趋光性,在白天藏在土里,到晚上,就出洞进行寻食。蛴螬始终在地下活动,它的活动频繁程度与土壤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蛴螬对果园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为害在春秋两季最为严重。土壤越潮湿,蛴螬的活动性就越强,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气,春、秋季蛴螬在表土层活动,夏季时多在清晨和夜间到表土层活动。

防治办法

1.土壤处理。按照施用标准,将40%辛硫磷乳油对水喷于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也可以将该毒土撒于播种沟或地面,然后再进行翻耕或混入厩肥中施用。也可以用甲基异硫磷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细土制成毒土,用3%甲基异硫磷颗粒剂、5%辛硫磷颗粒剂或5%地亚农颗粒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处理土壤。

2.药剂拌种。可用60%高巧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5%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加水按所需的比例拌种,效果颇佳。

3.毒饵诱杀。每亩地用40%锌硫磷乳油100—150毫升,或20%毒·辛乳油(有效成分含量为:4%毒死蜱、16%辛硫磷)拌饵料3—4千克,撒于播种沟中,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农业防治。实行水、旱轮流耕作。在花木生长期间适时灌水,不要施加还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在耕作期间,一定要细心,及时镇压土壤,把田间的杂草都清除掉。大面积的春、秋耕,并且跟犁拾虫等。在虫害比较严重的地方,秋冬进行翻地时,我们可以把准备越冬的幼虫翻到地表上来,使其风干、冻死,这样做的效果也会比较明显。同时,我们也应该防止使用那些未腐熟的有机肥料,避免成虫过来产卵。

5.生物防治。可以利用它的天敌来对其防治,例如茶色食虫虻、金龟子、黑土蜂、白僵菌等。

6.物理方法。①灯光诱杀。如果有条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黑光灯来诱杀成虫。灯光诱杀需大面积连片使用,否则容易造成局部区域受害加重。②人工捕杀。当害虫发生面积较小,利用其他防治措施又不方便时,可采用人工捕杀方法。如老龄地老虎幼虫为害时,常常将菜苗咬断拖回土穴中,待清晨,可据此现象扒土捕捉。

茄二十八星瓢虫如何防治


茄二十八星瓢虫,学名HenosepilachnasparsaorientalisDieke鞘翅目,瓢虫科。别名酸浆瓢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抵台湾、海南及广东、广西、云南,东起国境线,西至陕西、甘肃,折入四川、云南、西藏。长江以南密度较大。

寄主马铃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及黄瓜、冬瓜、丝瓜等葫芦科蔬菜,以茄子为主,此外,还见为害白菜。

为害特点成虫和幼虫甜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呈网状,严重时全叶食尽,此外尚甜食瓜果表面,受害部位变硬,带有苦味,影响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mm,半球形,黄褐色,体表密生黄色细毛。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中间的两个常连成一个横斑;每个鞘翅上有14个黑斑,其中第二列4个黑斑呈一直线,是与马铃薯瓢虫的显著区别。卵长约1,22nm,弹头形,淡黄至褐色,卵粒排列较紧密。末龄幼虫体长约7mm,初龄淡黄色。后变白色;体表多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环纹,枝刺白色。蛹长5.5mm,椭圆形,背面有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生活习性分布我国东部地区,但以长江以南发生为多。在广东年发生5代,无越冬现象。每年以5月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和自残性。雌成虫将卵块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为害,稍大分散为害。老熟幼虫在原处或枯叶中化蛹。卵期5-6天,幼虫期15—25天,蛹期4—15天,成虫寿命25—60天。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后杀灭。人工摘除卵块。雌成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艳丽,极易发现,易于摘除。

药剂防治在幼虫分散前及时喷洒下列药剂:2.5%功夫乳油4000倍液;21%灭杀毙乳油5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注意重点喷叶背面。

马铃薯癌肿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癌肿病主要为害地下部。被害块茎或甸甸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地上部,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

病原

Synchytriumendobioticum(Schulbersky)Percival称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内寄生,其营养菌体初期为一团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称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当病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整个单胞菌体的原生质就转化为具有一个总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100一78×81(μm),内含若干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大小40.3—77×31.4—64.6(μm),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径2—2.5Pm,合子具双鞭毛,形状如游动孢子,但较大。在水中均能游动,也可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通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经过生长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可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和增生。在生长季节结束时,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转入越冬。病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有机质丰富和酸性条件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

(2)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我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

(3)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

(4)加强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

(5)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

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导致马铃薯的产量及质量的保证。现将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病规律

病害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较高时发病重,高温高湿,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土壤黏重而排水不良的土壤对发病有利,黏重土壤往往土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不利于寄主组织木栓化的形成,降低了抗侵入的能力;黏重土壤含水量大,有利于细菌繁殖、传播和侵入,因此黏重土壤、低洼地块发病严重。播种前,种薯切块堆放在一起,不利于切面伤口迅速形成木栓层,也会使发病率增高。

二、马铃薯黑胫病的症状

(1)马铃薯幼薯染病,节间短缩,叶片黄化,上卷,茎基以下部位组织发黑腐烂,故称为马铃薯黑胫病。

(2)感病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细弱,甚至死亡。

(3)马铃薯薯块染病,湿度大时,薯块变黑褐色,腐烂发臭。

(4)成株期马铃薯黑胫病的症状出现迅速,晴天更为明显,叶片凋萎下垂,发病早的可全植株凋萎,但不卷叶。最明显的症状是茎基(接近地面的地上和地下数厘米内)变为褐色,变黑的茎迅速软化腐烂,茎秆极易从土中拔出,拨出后可见顶端带有母薯的腐烂物。发病茎杆常自动开裂。

(5)后期植株矮化变黄,叶片向上反转,茎基棕色或棕黑色,茎杆破裂后出现大量粘液。

(6)种薯染马铃薯黑胫病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

三、防治措施

(1)遗择无病块茎作种在收获后,种薯入库、出库切块时,都要注意严格淘汰病薯,选用抗病、无病种薯,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后播种。

(2)田间拔出病株从幼苗出土以后,注意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发现有病株时应及时拔掉,拔除病株的空穴应用生石灰消毒,将拔掉的病株深埋土中,以免再传染。

(3)种薯消霉用福尔马林溶液(40%福尔马林l份,加水200份)浸泡种薯3一5分钟,拿出堆起闷蒸2小时(加上薄膜等物),以后将堆薯摊开,在阴凉处晾干。切块时也要注意切刀消毒。

(4)实行轮作每隔34年轮栽一次,可以避免病菌感染。不要在涝洼地上种植。

(5)适时早播加强田块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带有马铃薯黑胫病的薯苗。

(6)种薯入窑要严格挑选,入窑后加强管理,窖温控制在l-4℃,要求透风良好。

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常造成枝叶枯死,明显影响马铃薯的产量。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可侵害其他几种茄科蔬菜。现将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亦危害块茎。叶片染病,初在叶面出现水渍状小点,以后发展成圆形或近圆形具有同心轮纹的黑褐色坏死斑,大小约3~4毫米,与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外围多具1个褪绿窄晕环。

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形大斑,导致病叶坏死干枯脱落。块茎染病,多产生暗褐色圆形至近圆形凹陷斑,边缘明显,皮下组织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到贮藏期,病斑增大,严重时导致块茎干腐、皱缩。

2、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属半知菌茄链格孢霉Alternariasolani(E11.etMart.)JonesetGrout.侵染引起。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病菌经气孔、伤口或穿透表皮侵入植物组织,形成初侵染,后在病部组织产生分生孢子借助于风雨等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

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其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30℃,当叶面结露或有水滴时,温度适宜,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均很快,发病潜育期只有2~3天。马铃薯生长期连续阴雨或湿度连续高于70%,此病发生严重且易流行。土壤贫瘠、氮肥不足、长势衰弱,后期植株脱肥早衰的田块发病较重。

3、防治要点

①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良种。重病地块实行2~3年与非茄科蔬菜轮作。

②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组织,深翻晒土,减少越冬菌源。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药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3次。药剂可选用70%品润干悬浮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超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悬浮剂1000倍液等。病害快速增长期,要加大用药量,均匀喷雾整张叶片。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防治方法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先在容易积露水的叶尖或叶边缘产生水渍状黄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圈。天气潮湿时病斑会迅速扩大直至全叶腐烂变黑,在扩展前缘有白色霉层。病菌也侵染茎和薯块,在茎部和叶柄造成褐色条斑,使植株萎蔫,叶片下垂,块茎受害,形成褐色大斑,稍凹陷,内部变为褐色腐烂。重病田散发出腐败的气味。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薯块中越冬。在南方双季作薯区,病残组织、自生病苗以及番茄晚疫病病株上的病菌也可以随风雨传播到健康的马铃薯植株上并引发病害,几天就能繁殖一代。

晚疫病的发生和气象因素、栽培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降雨和结露。雨季来得早、雨日多、持续期长以及冷暖起伏大,多雾天气;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郁闭、湿度过高的年份或地区病害很容易流行成灾。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是选育、利用抗耐病品种;其次是轮作和不与茄科作物连作;三是选用无病种薯或建立无病留种地,播种时严格剔除病薯;四是合理密植、施肥和灌水,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五是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及时喷洒药剂。可轮换使用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64%恶霜灵(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1∶1∶200倍式波尔多液,或复配剂如4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2%克露(霜脲氰+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安克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氟吗锰锌(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要根据天气和病情,间隔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马铃薯炭疽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马铃薯炭疽病为马铃薯的普通病害,严重时可造成部分植株坏死干枯和引起根茎腐烂,对产量有一定影响。马铃薯炭疽病怎么防治?

危害症状

马铃薯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染病初期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坏死病斑,成赤褐色至褐色,后转成灰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相互汇合形成不规则坏死斑。

严重时亦可侵染根部的块茎,引起植株萎蔫和块茎腐烂,后期在病部表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子孢子盘和分生孢子。

发生特点

此病由半知菌番茄少刺盘孢菌真菌Colletotrichumcoccodes(Wallr.)Hughes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越冬。带病种薯是重要的初侵染源,发病后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助于风雨传播,形成再侵染。

高温潮湿有利于发病。马铃薯生长中后期遇雨、露、雾多的天气,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田间管理粗放,土壤贫瘠,排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重。

防治要点

①严格挑选种薯,实行无病薯种植。

②实行健身栽培,选择土质肥沃的壤土种植,增施有机底肥,避免田间积水。

③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1000~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品润悬浮剂600~8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7~10天1次,连续2~3次。注意交替使用上述药剂,并根据农药安全间隔期有关规定进行。

马铃薯卷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马铃薯卷叶病,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的,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在所有种植马铃薯的国家发生非常普遍,应注意及时进行防治。

一、病因

引致生理性卷叶的原因有几种:如过量偏施氮肥,土壤干旱,缺水,高温,或根系发育差、受损伤等引致吸水能力受阻等等因素常会引起植株生理功能减弱,代谢机能受影响,使碳水化合物从叶的输出被削弱,叶片中积累淀粉粒过量,使之老化,变厚,而呈上卷。

植株根部供水不足时,若遇高温,往往使叶面水分蒸腾量大于吸收量,供不应求,则植株本能地保护自己,机制调节,使下部叶片卷曲,减少蒸腾面积。

二、症状

1、初期症状是流行季节由蚜虫传播感染造成的,上部叶片卷曲,尤其是小叶的基部。这些叶片趋于直立并且一般是淡黄色。对许多品种而言,它们的颜色可能是紫色、粉红色或红色。后期感染可能不会有症状,而且有些品种感染后并没有症状。高感品种的块茎薯肉中有明显的坏死组织。

2、次生症状(从被感染的块茎长成的植株(普通栽培亚种)是基部叶片卷曲、矮化、垂直生长及上部叶片发白。卷曲的叶片变硬并革质化,有时它们的背面呈紫色。

3、安第斯亚种反应不一样:它从边缘开始发生并相间失绿,尤其是上部叶片明显的直立生长,通常严重矮化。一般下部叶片不卷曲。通过蚜虫自然传播是不可避免的,也通过感染的块茎传播。

三、防治

选育抗病品种、综合措施防治。

1、选用脱毒种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种薯应尽可能提早收获。可由黄皿诱蚜数量来确定收获时间,避免后期蚜虫传毒。

2、早期要及时拔除感病植株,加强检测。叶面肥翠杰制剂用药量:8001000倍

使用方法: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每57天喷施一次。

3、喷洒内吸性杀虫剂防治蚜虫:用乐果、灭蚜威等农药稀释500-1000倍喷施。种薯生产在蚜虫发生高峰期之前,每隔10天喷药一次,直至收获。

4、对种薯进行升温处理:将块茎放置在37℃条件下25天,可钝化卷叶病毒,种植后不出现病症。

马铃薯地老虎危害和防治方法


地老虎,虫名,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我国记载的地老虎有170余种,已知为害农作物的大约有20种左右。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危害比较严重。

形态特征

以小地老虎为例成虫:体长16-23mm,翅展42-54mm。触角雌蛾丝状,双桎齿状,桎齿仅达触角之半,端半部则为丝状。前翅黑褐色,亚基线、内横线、外横线及亚缘线均为双条曲线;在肾形斑外侧有一个明显的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在亚缘线上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褐色楔形斑,3斑尖端相对,是其最显著的特征。后吃淡灰白色,外援及翅脉黑色。

幼虫

生活史和习性

卵:馒头形,直径0.61mm,高0.5mm左右,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出产时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孵化前顶部呈现黑点。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7-47mm,头宽3.0-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体表粗糙,密布大小颗粒。头部后唇基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一倍以上。腹末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深褐色纵纹。

蛹:体长18-24mm,红褐色或暗红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2刻点,背面的大而色深,腹末具臀棘1对。

生活史和习性编辑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此处以小地老虎为例:

小地老虎成虫

全国各地发生世代各异,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东北1-2代、广西南宁5-6代。该虫无滞育现象,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在长江流域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杂草丛、草堆、石块下等场所越冬;在我国北纬33°以北不能越冬。

成虫:是一种远距离迁飞性害虫,迁飞能力强,一次迁飞距离可达1000km以上;昼伏夜出,白天潜伏于土缝中、杂草从中、屋檐下或者其他隐蔽处,夜间出来活动,进行取食、交尾和产卵,以晚间19-22时活动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

幼虫:多数为6龄,少数为7-8龄;有假死性,受精后缩成环形。1-2龄幼虫对光不敏感,昼夜活动取食;4-6龄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晚上出来活动取食。

各虫态历期: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89℃、10.98℃和11.2℃。在24℃条件下,卵4.25d,幼虫21.1d,蛹14.43d,产卵前期3.9d。完成一代需要13.68d。

发生条件

小地老虎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最适宜的气温为14~26℃,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含水量为15%~20%,当气温在27℃以上时发生量即开始下降,在30℃且湿度为100%时,1~3龄幼虫常大批死亡。如果当年8~10月份降雨量在250mm以上,次年3~4月份降雨在150mm以下,会使小地老虎大发生,而秋季雨少春季雨多则不利于其发生。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因此,凡是沿河、沿湖、水库边、灌溉地、地势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耕作粗放、杂草丛生的田块虫口密度大。春季田间凡有蜜源植物的地区发生亦重。凡是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更适宜于发生,尤其是上年被水淹过的地方发生量大,为害更严重。

分布与危害

据报道,小地老虎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沿海、沿湖、沿河及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处,土壤湿润杂草丛生的旱粮区和棉粮夹种地区发生最重,对其他旱作区和蔬菜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10]。小地老虎是多食性害虫,寄主多,分布广,主要在各类农作物,如豆科、十字花科、茄科、百合科、葫芦科、菠菜、莴苣、茴香等多种蔬菜以及花生、烟草、麻类、芦笋等106种作物的苗期为害[3],同时也是果园、花卉苗圃以及草坪的重要害虫之一。全年中主要以春、秋2季发生较严重。小地老虎低龄幼虫在植物的地上部为害,取食子叶、嫩叶,造成孔洞或缺刻(图1A)。中老龄幼虫白天躲在浅土穴中,晚上出洞取食植物近土面的嫩茎,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图1B),甚至毁苗重播,直接影响生产。此外,幼虫还可钻蛀为害茄子、辣椒果实以及大白菜、甘蓝的叶球,并排出粪便,引起产品腐烂,从而影响商品质量。

防治方法

对小地老虎的防治应以第1代的防治为重点,采取以预防为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预测预报和调查方法防治小地老虎,关键是要在3龄幼虫以前扑灭,此时的幼虫未能扩散为害,且抗药性较小。为能有效地进防治,做好虫情测报和调查工作十分必要。

物理防治①减少虫源。根据小地老虎的发生特点,在各种农作物收获之后(或冬闲田),及时进行翻耕晒田,可大量杀死土中的幼虫和蛹;同时,做好田间清洁卫生,清除田边杂草,可有效地减少成虫产卵寄主和幼虫食料,还可减少部分卵和低龄幼虫;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水旱轮作,或结合苗期灌水,能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②集中灭卵。用稻草或麦秆扎成草把,下加竹竿,插于田间引诱成虫产卵,每隔5d换1次,将草把集中烧毁以灭卵。③人工捕捉幼虫。在高龄幼虫盛发期,每天早晨认真巡视田间,找刚出现的萎蔫苗、枯心苗,拨开萎蔫苗周围泥土,挖出小地老虎的大龄幼虫处死。另可采用新鲜泡桐叶、莴苣或烟叶,用水浸泡后,于幼虫盛发期的傍晚放置于菜田内(约750片叶/hm2),次日清晨翻开叶片,人工捕捉叶下小地老虎幼虫。也可采用鲜草或菜叶(400~450kg/hm2),在菜田内撒成小堆诱集捕捉。

化学防治抓住小地老虎3龄以前,最好是2龄始盛期至高峰期尚未入土为害的时期,在地面上进行药剂防治,此期幼虫抗药性差,用药效果最好。①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4.50kg/hm2)拌细砂土(749.63kg/hm2),在作物根旁开沟撒施药土,并随即覆土,以防小地老虎为害植株。②毒饵诱杀幼虫。将鲜嫩青草或菜叶(青菜除外)切碎,用50%辛硫磷0.1kg兑水2.0~2.5kg喷洒在切好的100kg草料上,拌匀后于傍晚分成小堆放置田间,诱集小地老虎幼虫取食毒杀。③药剂灌根。可用80%敌敌畏或50%辛硫磷(3.0~4.5kg/hm2)兑水6000~7500kg灌根。诱杀防治根据小地老虎具有趋光和趋化性的特点,在成虫盛发期,利用黑光灯或糖醋液(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晶体1份混合调匀)进行诱杀。也可用毒饵诱杀成虫,药量为饵料的0.5%~1.0%,先将饵料(麦麸、豆饼、秕谷、棉籽饼或玉米碎粒等)5kg炒香,用90%敌百虫30倍液拌匀,加水拌潮为度。毒饵用量约为30kg/hm2。

生物防治小地老虎天敌种类丰富,根据近20年国内外文献记录,其天敌种类至少有120多种,主要有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2大类群,包括捕食和寄生性昆虫、蜘蛛、细菌、真菌、病原线虫、病毒、微孢子虫等。天敌昆虫中捕食性种类分属于4个目(螳螂目、革翅目、鞘翅目、半翅目)7个科(螳螂科、蠼螋科、虎甲科、步甲科、隐翅虫科、蝽科、姬蝽科),共有29种。代表种类有广腹螳螂(HerodolapaleiferaSom)、中华虎甲(CicindelachinensisDeGeer)、细颈步甲(BrachinusscotomedesBates)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双翅目寄蝇科和膜翅目姬蜂科、茧蜂科、小蜂科、细蜂科、赤眼蜂科等。代表种类有灰等腿寄蝇(IsomeracinerascensRondani)、小地老虎大凹姬蜂(Ctenichneumonsp.)、螟蛉绒茧蜂[Apantelesruficrus(Haliday)]、广赤眼蜂(Trichogra-mmaevanescenWestwood)、拟澳洲赤眼蜂(TrichogrammaconfasumViggiani)等,它们均为小地老虎卵寄生蜂。据报道,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有9个亚种对小地老虎有杀虫活性,其中以鲇泽亚种毒性最强。对小地老虎有侵染毒性的真菌有5大类群,如白僵菌[Beaureriabassiana(Borls)Vuill]、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MetschSorolcin]等。病毒有质多角体病毒(CPV)、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和颗粒体病毒,病原线虫有斯氏线虫科、索科、异小杆科。微孢子虫有4种,其中国外记述3种,代表种为杀蛾多形微孢子[Vairmorphanecatrix(Krane)]和具褶微孢子(Pleistophoraschubergi)。

《马铃薯瓢虫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