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竹叶青的养护方法。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马铃薯青枯病无公害防治的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马铃薯青枯病在马铃薯幼苗和成株期均能发生,对马铃薯的危害极大,现将马铃薯青枯病无公害防治的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植株染病典型症状是病株稍矮缩,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也有时一个主茎或一个分枝萎蔫,其它茎叶生长正常,植株基部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薯块染病后,芽眼呈灰褐色水浸状,并有脓液,切开薯块,切面可自动溢出乳白色菌脓。

二、发病规律

马铃薯青枯病是一种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随雨水、灌溉水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株和健壮株根系间的接触也可发生侵染。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阻碍水分正常运输。青枯病菌不耐干燥,土壤含水量高、高湿、多雨条件下存活长,最适温度为30-37℃,一般酸性土壤发病重。

三、无公害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青枯病的最佳方法之一,如新芋4号等较抗病品种。

2、建立无病种薯繁育体系。选留未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进行繁育种薯,利用脱毒技术繁殖原原种等,都会遏止青枯病的发生。

3、合理轮作。青枯病是土传性病害,应大力提倡与非寄主植物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不施带病菌肥料,尽量施用有机活性肥、生物有机肥。大雨后注意及时排水,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利用小整薯代替大薯切块播种。可以避免用刀切块时感染,再利用枯草芽孢菌菌株0702、GP7-13制成粉状制剂对种薯进行处理。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进行药剂灌根,药剂可选用53.8%可杀得悬浮剂10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株灌0.1-0.2千克,每隔7-10天1次,连续灌2-3天,同时对相邻植株用以上药剂也进行灌根杀菌。

精选阅读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


番茄青枯病

英文名

Tomatosouthernbacterialwill

异名

番茄细菌性枯萎病,

病原

青拈假单胞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lh,属细菌。

寄主

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烟草、芝麻、花生等。

危害

高温多湿季节的重要病害,发病突然。温棚栽培主要为害秋延后或秋冬茬栽培番茄。靑枯病发病急,蔓延快,发生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成片死亡,使番茄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分布

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发生。

为害症状

苗期一般不发病,定植后植株长至30cm高时开始发病。发病初期,顶部嫩梢及叶片白天蔫萎下垂.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此反复,几天后,全株叶片也缺水蔫萎下垂,7天左右植株枯死_田间湿度大时,致死时间长些,若遇上土壤干燥,气温增高,病株蔫萎致死时间更短。死时植株仍然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变淡,枝叶下垂。发病株下部茎表皮变得粗糙,有时会长出不定根。用小刀横切茎部,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用手挤压切口处,可见到溢出污浊的菌液。发病中心株在田间呈不均匀多点分布,还会扩大侵染范围,感染相邻健康株。

病原物

(1)形态:短秆状,单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mx(0.5-0.8)m,极生鞭毛1~3根。(2)特性:革兰氏染色阴性。从10~40℃均可生长,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0-30℃,耐pH值6~8,最适pH值6.6。

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随病残体留在田间或在马铃薯块上越冬,无寄主时,病菌可在土中营腐生生活长达14个月,甚至6年之久,成为该病主要初侵染源。

发生因素

(1)环境:髙温高湿易诱发青枯病发生。连阴雨天过后天气转啃,易引起病害流行。(2)栽培:病菌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当土壤含水董达到25%时,有利于诱发青枯病,土温25弋病菌开始活动,活动最盛,田间会出现发病髙峰a幼苗不壮,多年连作,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适宜生产上推广的农艺性状好的抗病品种主要有毛粉802和西粉3号等品种,以及近年新育成的抗青19号,夏星、粤红玉、L402、洪抗1号、2号,28A,蜀早3号,湘番茄1号,秋星,湘引等。②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及豆科作物连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③选择无病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t④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的石灰,施石灰750~1500kg/hm2,调节土壤酸碱度。⑤采用高畦种植,幼苗定植时不宜过深,避免培土过高。中耕时要避免伤根。⑥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适当增施氮肥和钾肥。提倡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生物菌肥。⑦喷100mg/kg的硼酸液,进行根外追肥,以促进维管束生长,提髙抗病力》⑧忌大水漫灌,以防积水伤根。(2)药剂防治:①康地蕾得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药,可以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进行灌根,用药量30~45kg/hm2。②发病初期喷3%中生菌素600~800倍液。③发病初期灌50%敌枯双WP800-HM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SP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WP4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WP400~500倍液,或50%琥乙磷铝WP400倍液,或25%络氨铜AS500倍液。隔7天灌根I次,连续灌2~3次。

蔬果枯萎病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枯萎病,俗称死秧子,是瓜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主要发生在黄瓜、西瓜上,一般重茬或多年连作发病较重,常年损尖以病株率计算,在10%-30%左右,严重的甚至绝产。

一、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部分叶片中午萎蔫,早晚可恢复,逐渐扩大到全株。近地面主蔓呈褐色水浸状腐烂,变细或纵裂,逐渐干枯,全株死亡。根茎病部有琥珀色胶状物流出,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折断茎蔓和主根时,能看到内部变褐色。

二、发病规律

瓜类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坐瓜期和瓜膨大期为两个发病高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基肥不足、氦肥施用过多、连作地块一般发病较重。

三、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用抗病品种。密刺系列黄瓜如长春密刺、山东密刺等较抗枯萎病,新红宝、郑杂7号、蜜桂、平金龙和平红宝等西瓜品种较抗枯萎,现任地可根据情况选用。

2、精选种子。种子质量好坏对培育壮苗及以后植株生长发育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宜选健株留种,并在播种前进行粒选,挑选无虫蛀、无霉变、无机械伤的饱满种子。

3、注意轮作。选用5-8年没种过瓜类的土壤配苗床土育苗,最好与非瓜类作物间隔5-6年轮作,至少也要间隔3年。在有条件种植水稻的地区,与水稻间隔1年轮作,有时显效果。

4、改变土壤酸碱度。在重茬栽培黄瓜(西瓜)的地区或重发病地块,结合播前整地,每亩施入熟石灰80-100kg,以改变土壤酸碱度,可减轻枯萎病的发生。

5、嫁接防病。嫁接栽培是防治瓜类枯萎病的最有效途径。以云南黑籽南瓜与黄瓜嫁接,防病、增产效果好;西瓜以葫芦、实生西瓜作砧木,亲和力强,品质稳定。此外,西瓜也可用南瓜作嫁接砧木。嫁接方法一般有插接法、劈接法、靠接法等。

6、加强栽培管理。瓜地要整平,定植前要深耕,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定植后要合理浇水,促使植株根系发育,增强抗病力。结瓜后,要及时追肥,以防早衰,此外,还应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7、土壤覆膜高温处理。枯萎病菌耐热高限为34℃-36℃,因此,可对重病地块采用事先覆盖地膜、强晒增温(日晒3-5d,划翻表土后再晒3-5d)的办法处理表层土壤。这样可以杀死土壤中的枯萎病菌,减轻发病。

8、适当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重病地块,可在定植前按药、土比例1:100,选用70%甲基托布津、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配成均匀土撒入定植沟内,每亩施用药土100kg左右。此外,在发病前药剂灌根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是:定植后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灌根,7-8d后再用5%菌毒清水剂250倍液灌根,每次每株灌药液500ml左右,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玉米青枯病如何防治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1981年河南省大发生,全省被害面积100万亩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1985年河北省涿鹿县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每亩减产50-100公斤;1987年吉林省怀德、榆树、扶余等县,因此病减产达0.75亿公斤;1988年广西省扶绥县,秋玉米上大发生,面积达7万-8万亩,发病率为70%-80%,损失严重。

发生及危害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目前,我国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病害。

青枯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最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暴晒时发生。

症状表现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变成青灰色枯死,然后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茎部症状

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甚至第四节,极易倒折。

叶片症状

主要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二种为主。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该类型主要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和条件适合时。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该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抗病品种上或环境条件不适合时。青枯、黄枯、茎基腐症状都是根部受害引起。研究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病菌可陆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腐,致使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使地上部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或黄枯症状。

茎基腐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夏玉米则发生于9月上中旬,一般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在夏玉米生季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一般早播和早熟品种发病重,适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和减轻发病。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玉米生长健壮的发病轻;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

发病原因

玉米青枯病的病原菌尚有争论,各地分离的病菌不同,有三种看法:1.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2.由真菌腐霉菌引起的;3.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形成的。这三种情况是都存在的,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镰刀菌和腐霉菌二者都能浸染致病,引起玉米青枯病,只是环境不同,主次不一而已。

发病条件

1.雨量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如在北京地区,凡是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玉米青枯病发生就严重,因为此时降雨造成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的条件,使9月上旬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

2.植株生育阶段玉米幼苗及生长前期很少发生茎枯病,这是由于植株在这一生长阶段对病菌有较强抗性,但到灌浆、乳熟期植株抗性下降,遇到较好的发病条件,就大量发病。

3.连作的玉米地发病重这是由于在连作的条件下,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易使植株受侵染。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

3.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收获后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

4.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5.种子处理: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

6.增施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7.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花生青枯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山东、江苏等省发病重,河北、安徽、辽南偶有发生。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从苗期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以花期最易发病。青枯细菌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变色软腐,病菌从根部维管束向上扩展至植株顶端。横切病部呈环状排列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用手捏压时溢出浑浊的白色细菌脓液。初发病时早晨叶片张开延迟,傍晚提早闭合,主茎顶梢第一、二叶片先萎蔫,侧枝顶叶暗淡萎垂,1-2天后全株叶片急剧凋萎,但叶片仍呈青绿色别于其它枯萎病。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花生青枯病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危害症状

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主要自花生根茎部开始发生。特征性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色。该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茎顶梢叶片失水萎焉,早晨叶片张开晚,傍晚提早闭合。随后病势发展,全株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整个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变褐湿腐,纵切根茎可见维管束变黑褐色,条纹状,后期病株髓部呈湿腐状,挤压切口处,有白色的菌脓溢出。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抗青10号、11号、鲁花3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播种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可形成保护膜,隔离病原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时间不宜过长;播种后应及时在地面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2)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或花生与冬小麦轮作。提倡进行3~4年以上轮作,以控制病菌基数。由于青枯病的寄主范围较广,轮作时要考虑茬口的安排,与甘薯、玉米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花生生长期应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花生的产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

(4)播种前每667m2施石灰35-50kg。铲除杂草,清除病残体也有较好防治效果。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通过深耕、深翻、严整土地、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在发病初期可喷施72%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用抗菌素120)、20%噻菌铜溶液、38%恶霜嘧铜菌酯、20%叶枯唑、春雷霉素等,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以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进行灌根处理,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毫升,每10天1次,连续灌2~3次。必要时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高科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喷淋根部,每株灌对好的药液250ml,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

无公害防治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是国内外植物检疫性病害。近年来,由于苗木的盲目调运引种和生产上的疏忽,各地柑橘产区的溃疡病有上升蔓延趋势,应在生产上引起重视,以免对各地柑橘无公害商品化生产和出口外销形成威胁。

病状表现

柑橘溃疡病危害的果实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在叶背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叶面隆起:现米黄色海绵状物。干燥条件下,隆起部破碎呈木栓质状或病部凹陷,形成褶皱。后期,病斑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并在病健部交界处形成一圈褐色釉光。凹陷部常破裂呈放射状。病斑直径2~5(mm)或更大,具同心轮纹,有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大病斑,染病叶片不变形。果实染病,与叶片上症状相似。高感品种枝梢也染病,初生圆形水渍状小点,后扩大,病斑木栓化,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明显。

发病条件

柑橘溃疡病主要潜伏在病组织中越冬,以枝叶为主要越冬场所,翌年春病部流出菌脓,借风雨、昆虫、人工器具及枝叶接触传播到一定程度的幼嫩组织上,远距离以苗木、接穗和果实传播为主;该病从4月~11月均可侵染发病,以9月最盛,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

农业防治

a、严格实行检疫制度。严禁病区苗木及接穗调,禁止带病果实外销。避免将病区苗木、果实、工具带进无病区及新辟果园,一旦发现带病植株、苗木、接穗或果实应立即彻底销毁。

b、建立无病苗圃。建立无病采穗圃,培育无病砧木,繁育无病苗木。新植园引种无病苗是最有效的预防该病的措施。

c、新植果园重在预防。原无病区若初发病株,应彻底清除,挖除烧毁全部病株,然后经常检查,一旦发现零星病株应及时清除,并喷药防治。

d、病区果园要加强栽培管理。首先要在每次抽梢期及时做好潜叶蛾、凤蝶等害虫的防治工作,减少枝叶伤口,避免病菌侵入;其次,根据该病菌在温度、湿度大时易繁殖感染的特点,做好抹芽控梢工作。结果树要彻底抹除夏梢,早放秋梢,病树要控制夏、秋梢,多留老熟春梢,在新梢老熟前期增施钾肥,促使枝梢健壮;第三,要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和病果并集中烧毁,尤其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收集落叶、落果和枯枝烧毁,每次剪除一株病树枝叶后,应及时用酒精对枝剪消毒;第四,严禁在阴雨天或早上露水未干时进入果园工作。

中药治疗

重点在夏、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将《靓果安》按4006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枝、叶及主干)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与疮痂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备注:进行药剂喷施时,添加叶面肥《沃丰素》和《多达素》效果更佳。10天左右1次,连喷34次。

白芝麻青枯病的防治技术


在生产中,白芝麻青枯病非常普遍,对其产量和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其发病特点及防治技术如下:

一、发病条件

白芝麻青枯病,主要是由田间土壤湿度过大引起的,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流水或农事操作传播。连作田块病情更重。发病高峰,常在炎热的7~8月份,暴雨过后,温度骤然升高,病害则易于发生和流行。

二、危害症状

白芝麻青枯病,属细菌性病害,受害植株根茎外部,呈黑褐色条斑,内部维管束呈褐色,有细菌溢浓渗出,干燥后变成漆黑晶亮颗粒。发病初期,病株似缺水状,白天萎蔫,夜间恢复正常,几天后叶片从顶部向下,急剧萎蔫,老叶挂垂,继而全株死亡。叶片发病后,叶脉呈墨绿条斑,有时纵横交错,结成网状,迎光透视,其中心呈油渍状。蒴果受害后呈水渍状病斑,并且逐渐变成深褐色粗细不同的条斑,使病蒴瘦缩,进而使种子瘦瘪,失去发芽能力。

三、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良种并与非茄科、非豆科作物,进行三年轮作。

2、白芝麻不耐水渍,在其生长发育期间,如遇到大雨、暴雨,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做到雨停田间无积水。

3、增施有机肥,尤以钾肥为佳。

4、及时拔除、销毁或深埋病株。

(二)化学防治

1、用石灰水1份、石灰粉15份,进行病穴消毒。

2、在播种前,用百菌清进行土壤处理,预防效果较好;或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施或每亩用3%甲酚愈创本酚50毫升加50%多菌灵丹100克,兑水50千克喷施。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如何防治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RhizoctoniasolaniKti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初生菌丝无色,直径4.98—8.71um,分枝呈直角或近直角,分枝处多缢缩,并具1隔膜,新分枝菌丝逐渐变为褐色,变粗短后纠结成菌核。菌核初白色,后变为淡褐或深褐色,大小0.5—5mm。菌丝生长最低温度4℃,最高32—33℃,最适23℃,34℃停止生长,菌核形成适温23—28℃。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幼芽、茎基部及块茎。幼芽染病有的出土前腐烂形成芽腐,造成缺苗。出土后染病初植株下部叶子发黄,茎基形成褐色凹陷斑,大小1一6cm。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1—5mm)形状各异的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小菌核;轻病株症状不明显,重病株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卷曲。

发生规律

以病薯上的或留在土壤书的菌核越冬。带病种薯是翌年初侵染源,也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发生与春寒及潮湿条件有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发病重。该菌除侵染马铃薯外,还可侵染豌豆。

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如渭会、高原系统、胜利1号等较抗病。

(2)建立无病留种田,采用无病薯播种。

(3)发病重的地区,尤其是高海拔冷凉山区,要特别注意适期播种,避免早播。

(4)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分钟。

(5)其他方法参见绿豆立枯病。

菊花怎么养青枯病的防治


菊花青枯病为菊花常见病害之一,

一、为害症状:整株染病地上部叶片打蔫,持续3-5日后,底叶变黄,近地面的茎节外观呈褐色,块根肉质部腐烂,表皮、肉质根也变褐,后呈铅白色。横剖病茎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或经保湿溢出污白色菌脓,病块根也可从裂缝流出菌脓。该病的病程短,从发病到枯死仅几天的时间,别于病程长的枯萎病。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Ralstoniasolanacearum,菌体短杆状,单细胞,两端圆,单生或双生,大小0.9-2.00.5-0.8(微米),.覆生鞭毛1-3根;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或不正形,稍隆起,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平滑具亮光。革兰氏染色阴性。

三、发病特点:病菌在病部残体及混有病残体的有机肥里越冬。翌春遇有适合时机,就常从根颈部伤门侵入,主要破坏输导组织,使其变褐腐烂,致地上部枯死或凋萎。该菌主要靠带曹株传播,此外也可借土壤、灌溉水、农具传播。高温多雨季节,排水不良的田块易发病,地势低洼,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精心养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3)药剂防治定植时用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浸根,还可在发病初期喷洒或灌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900-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史密斯桉苗木青枯病的防治


史密斯桉为桃金娘科桉属高大乔木植物,速生树种,干形通直圆满,树高可达40~45米,胸径可达1.0~1.5米;桉叶含油量高,桉叶油质量好,材质好,是很好的提炼精油、造纸和建筑用材树种。

青枯病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是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病害,寄生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危害史密斯桉幼苗和1~2年生幼树。幼苗发病初期一般产生萎蔫,随后出现叶枯,病株根部出现坏死,呈水渍状有臭味,横切后出现乳黄色的溢脓,皮层和木质部均出现上述症状。

幼树发病时,急性症状为:病株叶片萎蔫,失绿,不脱落,茎、枝、干表面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条斑,木质部渐变黑褐色,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坏死,表面有乳黄色或浅白色的菌溢脓产生,一般只需7~20天导致全株死亡。慢性病症为:一般为植株发育不良,较矮小,下部叶片变紫红色,且渐向上发展,导致叶片全部脱落,部分枝条出现不规则变褐或坏死,部分根系出现细菌性溢脓。一般3~6个月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强与改善营林措施,控制病苗上山;整地时深翻暴晒,杀死病菌,适当施足不带菌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促进林木生长,增强抗病性。

2、发病期及时清除并烧毁病株,开沟隔离,防止病害在林地土壤中蔓延。营造混交林,增强遗传抗病力。

3、青枯病的发病时间为4~11月,高温多雨的7~8月为高峰期,在此期间,注意大地内开沟排水,加强通风,控制密度。此外,在播种造林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在病害发生地和周围用生石灰消毒。

4、对病株喷洒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防治。

菜粉蝶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近日来,无论在城区,还是在郊外,处处都能看到不计其数的白色蝴蝶翩翩飞舞。不过,这景象虽然好看,实际上却不是好事情。因为这种蝴蝶是害虫,也就是常说的菜粉蝶,它的泛滥表明扬州又进入蔬菜虫害大发生的时节。各位会员朋友应高度重视其防治工作,为蔬菜增产增收打下好的基础。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菜粉蝶的危害特点及无公害防治方法。

菜粉蝶,属鳞翅目,粉蝶科。别名:菜白蝶、白粉蝶。幼虫称菜青虫。

主要寄主: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尤其偏嗜含有芥子油醣苷、叶表光滑无毛的甘蓝和花椰菜。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2龄前只能啃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3龄后可蚕食整个叶片,轻则虫口累累,重则仅剩叶脉,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和包心,造成减产。此外,虫粪污染花菜球茎,降低商品价值。在白菜上,虫口还能导致软腐病。

无公害防治法:(1)提倡采用防虫网。(2)生物防治:①提倡保护菜粉蝶的天敌昆虫,保护天敌对菜青虫数量控制十分重要,利用菜粉蝶的天敌,可以把菜粉蝶长期控制在一个低水平不引起经济损失,比造成危害的状态。重点保护利用凤蝶金小蜂、微红绒茧蜂、广赤眼蜂、澳洲赤眼蜂等天敌。②用菜粉蝶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每667m2用染有此病毒的五龄幼虫尸体10~30条,约3~5(克),捣烂后兑水40~50(L),于1~3龄幼虫期,百株有虫10~100头时,喷洒到十字花科蔬菜叶片两面,白菜从定苗至收获共喷1~2次,花椰菜、甘蓝、芥蓝从定植至收获共喷3~4次,每次间隔15天。③提倡喷洒1%苦参碱醇溶液800倍液、0.2%苦皮藤素乳油1000倍液或5%黎芦碱醇(虫螨灵)溶液8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100倍液。也可喷洒青虫菌6号悬浮剂800倍液、绿盾高效Bt8000lu/mg可湿性粉剂600倍液、0.5%楝素杀虫乳油800倍液。④提倡采用昆虫生长调节剂;如20%灭幼脲1号(除虫脲)或25%灭幼脲3号(苏脲1号)悬浮剂600~1000倍液,这类药一般作用缓慢,通常在虫龄变更时才使害虫死亡,因此应提前几天喷洒,药效可持续15天左右。(3)药剂防治:首选5%氟虫腈(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20%抑食肼(虫死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叶菜上使用氯氰菊酯的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在甘蓝上使用时采收前7天停药。

桉树种植技术青枯病的症状及其防治方法


【症状】桉树青枯病菌侵染幼树,其地上部的表现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急性型,病株叶片急速失水萎蔫,叶悬挂于枝条上不脱落,呈现典型的青枯症状。枝干表面有时会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的条斑,解剖茎干,木质部变黑褐色,地下根部腐烂,皮层脱落,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坏死的根茎有臭味。将病根、茎横切面浸入清水中,可使清水变成乳白色,如将清水滴在横切面上,1-2分钟后,切面的木质部即出现白色到淡黄色的细菌脓液,有时呈环状溢出,这一特征是诊断青枯病的重要依据。第二种为慢性型,病株表现发育不良、矮小、下部叶片先变成紫红色,后逐渐加深并向上发展,最后叶片干枯脱落。部分茎干和侧枝出现不规则黑褐坏死斑,严重时整株枯死。此类型病株,从发病到整株枯死所需的时间较长,一般36个月。根、茎解剖特性与急性型同。

【病原】本病病原为青枯极毛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为真细菌纲,假单胞杆菌属的生理小种1。病菌菌体短杆状,大小为1.5-2.30.5-0.7微米,极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34℃,最高37℃,最低18℃,对酸碱度适应范围pH6-8,最适为pH6.6。

【发生规律】青枯极毛杆菌可存活于土壤、植株残体和垃圾混合物中,凡是种植过花生、烟草、马铃薯、番茄、桑、木棉、木麻黄和美人蕉等植物的土壤,以及这些罹病植物的花、果、叶茎、根接触过的土壤、垃圾肥、水源都有可能存在和繁殖青枯病的病原体。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与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关系密切,低温时存活时间比高温时长,中性土壤较酸性土壤有利于病菌存活,土壤含水量在31-37%时可存活390天以上;干燥和水淹时,病菌仅能存活30天到90天。桉青枯病为典型的土壤传播病害,病菌大多由根际侵入蔓延到植株维管束组织内,使植株凋萎;又可从病株的根部转入土壤而再感染邻近健康桉树。根颈损伤、地表径流、株间连根是病菌侵入、传播的主要途径。一般来说桉树青枯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病。3月开始病株逐渐增多,6-10月发病严重,7-9月是病害的高峰期,11月以后病情逐渐减轻。高温或台风雨后造成树木伤口,当温度在33-35℃、相对湿度80%以上时,青枯病最易流行。巨尾桉、尾叶桉是高度感病的桉树。赤桉、刚果12号桉,雷林1号桉、巨桉和柳桉等为中度感病。柠檬桉和窿缘桉是抗病的。桉树的感病性与年龄有关,1-4年生易感病,5年生后较抗病。

【防治方法】①木麻黄、木棉、桑树、番茄、茄子、烟草和花生等植物的青枯病菌能与桉树交互感染,种植过这些作物的土地不宜选作桉树苗圃地或用作营养土基质。最好采用火烧土或黄坭心土作营养土基质。若用土杂肥时应充分堆沤、腐熟,并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消毒后才能使用。

②不选用种植过感病作物的地块造林。桉树病区砍伐后应实行树种轮栽或选择高度抗病的桉树造林。

③发病的林地,应开沟排水,隔离病株,减少地表径流传播病菌。砍伐重病株,清除病根、枯枝,集中销毁处理。病穴用石灰或硫酸铜消毒。

柑桔无公害防治技术


柑桔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成本高,易产生抗药性和造成环境污染。指导果农采用如下简便而经济的方法,防治柑桔某些病虫效果好。具体防治方法如下。

1、清水防治红蜘蛛利用机械作用使清水冲刷方法可防治柑桔红蜘蛛。方法是利用抽水泵或喷药机械等机械抽出的水用软管通至果园。采用钢丝钳或其它夹具使管口呈扇孔状(喷药机械采用直射喷枪头),使清水冲出时有一定的冲击力均匀地冲洗树冠。可明显降低红、黄蜘蛛的虫口密度,并可同时冲掉矢尖蚧等介壳虫,以及蚜虫,减少煤烟病的发生;洗掉叶片和果实上的尘埃,利于叶片光合作用;干旱时可抗旱,酷夏时可降温增湿防果实日灼。但酷夏时喷水一定要在早上10时前进行。注意事项是此法不适宜在整个花期,刚抽新梢期和刚坐果期使用,适宜在各梢老熟期,果实生长膨大的7--10月份使用,使用的水质一定要干净无污染。

2、草木灰防治潜叶蛾在抽梢期当新俏长至3厘米左右时开始,至新梢老熟时为止,每隔5--7天撒一次,连续撒5--6次,并在间隔期内遇雨后及时补撒。在早上露水未干时,或在雨后、或在喷水后,及时将草木灰撒于柑桔新梢叶片的叶面叶背上,整个梢期应保持叶片常粘附灰粉直至枝梢叶片老熟后为止。此方法适用于大棚或露天柑桔苗圃,幼年柑桔园和盆栽观赏桔类防治柑桔潜叶蛾。

3、汽油杀灭天牛虫先用铁丝把天牛蛀孔内的虫粪清除干净,再用医用注射器将70#或90#汽油直接注射入虫孔内,并用黄泥浆将虫孔口严密封塞,不让汽油挥发掉,以利杀死天牛虫。初龄幼虫、大龄幼虫和老熟幼虫的注射汽油用量分别为2毫升、4毫升和6毫升。因天牛蛀孔有多处,应选择最接近天牛的洞孔注射汽油,如注射汽油防治后仍发现有虫粪继续排出,则应补注射一次。此法防治天牛效果好。

4、石灰水防治溃疡病用刚出窑不久的熟石灰粉1份与清水4份兑成石灰浆过滤后的滤液,按5%稀释来防治柑桔溃疡病。在每次放梢前20天左右,在新梢长至5厘米时和幼果长至直径3厘米时,每隔10--15天喷施一次。在采果后清园时喷一次,每次喷施应均匀喷透树体,可有效地预防柑桔溃疡病的发生,减少叶片、果实、枝条的受害率。同时在柑桔幼果期喷施5%石灰水可预防日灼病的发生,提高果品质量。

5、烟骨人尿浸泡液防治矢尖蚧和蚜虫将切碎的烟骨(即叶子烟的茎、叶柄和叶脉等不可卷烟的剩余物)0.5公斤置于2.5公斤人尿中浸泡8天后过滤兑水25公斤喷施,可在柑桔矢尖蚧或蚜虫发生时防治,如在使用中添加0.1%洗衣粉或0.4%尿素,防效更好。

《马铃薯青枯病无公害防治的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竹叶青的养护方法”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