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茎的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黄芩茎基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黄芩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大苗或成株黄芩的茎基部及主根。对黄芩的危害极大,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发病症状

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基部或根颈部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以致植株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可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

2.发生规律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立枯丝菌核,此菌为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较强,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动产生侵入丝,从伤口或嫩皮处侵入根茎部或茎基部引起发病。

此病在近距离内可通过菌丝蔓延及耕作、除草传播,远距离可通过带有菌丝及菌核的病土、未腐熟的粪肥传播。病菌在13-42℃内均可侵染,以24℃左右较高湿度下利于侵染发病。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弱、伤口多也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与水稻轮作最好;秋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配方施肥,耕作除草时勿致伤口;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根线虫,以防止致伤传病。

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衣时喷施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洒茎基部,10天后再喷一次。

扩展阅读

杜鹃茎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一、症状杜鹃茎基腐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为重。

病害发生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呈湿腐状,并向上扩展至枝干部分,向内发展可深及木质部,进而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植株萎蔫,顶芽不发,病株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须根少且短。后叶片脱落,部分枝条或整个植株呈黑色光杆状枯死。

二、发病诱因影响杜鹃茎基腐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复利用基质在苗圃中,栽培用的基质常常未经消毒就被反复利用,导致基质中滋生了大量的病原菌,为植株发病提供了菌源。

(2)机械伤口病菌可通过根部伤口侵入植株,移栽时造成根部大量机械伤口,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3)土壤pH值杜鹃喜欢偏酸的环境,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至5.5。当pH值为6.5至7.5时,即表现生长不良。

在pH值高于7.5的碱性条件下,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植株即死亡。偏碱性环境中的植株生长衰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诱发病害。

(4)湿度高湿是导致植株发病的重要因素。浇水过频、过量造成湿度增加,有利于植株发病。浇水方式不当(大水冲浇)有助于水的飞溅作用和水流传播。

(5)青苔有时,发病植株茎部表面会有一层厚实的青苔,不仅消耗了寄主的营养,而且使茎部维持较高的湿度,也是病害的诱发因素之一。

三、防治方法

(1)浇水浇水是杜鹃栽培管理中频繁的农事活动之一。宜用雨水、河水、湖水和塘水等软水浇灌,深井水和自来水不能直接用来浇灌。深井水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中等偏碱性,使用前应做适当处理。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氯离子,可用容器贮存一段时间后再使用。

(2)药剂消毒对于新基质来说,每吨可用0.5千克浸种灵100至400倍液消毒,有较好的杀菌和杀线虫效果。而对于反复使用的基质来说,则应采取加压蒸汽消毒。另外,使用苗菌灵200-300倍液浇灌苗床,还可明显抑制病害的发生和青苔的生长。

(3)调节基质pH值调节基质pH值呈弱酸性,有利于植株生长,增强抗病力。值得注意的是,用浸种灵处理过的基质和苗床的pH值略有升高。

(4)减少植株伤口数量移栽时,宜轻拔轻插,尽量减少根部的伤口,以降低发病几率。

(5)生物防治经试验发现,木霉对疫霉和腐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利用木霉生物防治剂来控制病害的发生。

番茄茎基腐病的介绍及防治


番茄茎基腐病

病原

立枯丝核菌丝Rhizocloniasolaniku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番茄等50科200余种植物。

危害

番茄的普通病害,

分布

分布较广。

为害症状

仅为害茎基部。(1)苗期:幼苗发病后,首先茎基部变褐,随后病部收缩变细即发生缢缩现象,进而中上部茎叶逐渐发生萎蔫下垂和枯死现象,开始,发病苗白天萎蔫,夜晚可恢复,数日后,当病斑环绕茎一周时,幼苗便逐渐枯死,不倒伏。(2)成株期:植株发病后,病部初亦呈暗褐色,后绕茎基部或根部扩展,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叶、花、果逐渐变色停止生长。在果实膨大后期发生该病,植株迅速萎蔫枯死,似青枯症状,但患病部位无菌脓。另外,发病部位常出现具同心轮纹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后期易出现淡褐色霉状物或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

病原物

(1)形态:菌丝无色,老菌丝黄褐色,分枝基部缢缩。菌核近球形,直径0.1~0.5mm,无色,后为黑褐色。(2)特性: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病菌腐生性强;

侵染循环

病原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

发生因素

阴雨天气、苗床或棚室温度高、施用未腐熟肥料、土壤湿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茎基有损伤,易发病。

番茄茎基腐病-2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常见的抗病品种有毛粉802、大红1号等。尽量避免连作或与茄科蔬菜轮作。采用稻、菜轮作或玉米茬,也可实行2~3年的轮作方式。③清洁田园,上茬作物收获后及生产中应及时清除残枝、枯叶和烂果等,并集中烧毁或深理。④培育无病壮苗.选棚外大田土壤配制育苗营养土,结合定植时间,适期育苗,并加强苗床管理u⑤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⑥加强通风管理。棚温白天保持在20~25℃,晚上闭棚后温度降到15~17℃,阴天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也要通风排湿。(2)物理防治:定植前15~20天,扣好棚膜,关闭风口,密闭大棚15-20天,进行棚室消毒,使棚内气温达到60℃以上,持续5~7天,使棚内形成长时间的高温环境,全面杀死残存的病原,减轻病害发生。(3)药剂防治:①育苗时苗床可用20%多菌灵、50%敌克松或40%五氣硝基苯DP与50%福美双WP按1:1混合,8g/m2药剂加营养土4kg拌勻成药土,播前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畦面上,把傕好芽的种子播上,再把余下的2/3药土搜盖在上面。②幼苗发病喷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50%福美双WP500倍液。③定植后至成株期发病,用40%拌种双WP600倍液,或表土施药9g/m2,与土拌匀后施于病株基部,榭盖病部。或喷75%百菌清WP600倍液,或40%拌种双DP800倍液。④发病初期病喷40%拌种双DPSC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1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AS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SC500倍液。还可用50%福美双WP600倍液喷淋茎基部。棚室中采用45%百菌清FU或15%腐霉利FU进行熏杀防治,防效亦十分显著。

荷兰豆基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荷兰豆苗基腐病又称荷兰豆苗立枯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种子染病,引起烂种,幼苗茎基部或根颈部变为褐色至红褐色缢缩、腐烂。

子叶染病,在子叶上产生红褐色近圆形病斑。茎基部和根颈部染病,产生红褐色椭圆形或长条形病斑,后病部逐渐凹陷,当扩展到绕茎一周后,病部收缩或龟裂,致幼苗生长缓慢、折倒或逐渐枯死。湿度大时长出浅褐色蛛丝状霉。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Khn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五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微米,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毫米,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担孢子近圆形,大小6~95~7微米。此外,PythiumdebaryanumHesse称德巴利腐霉,也可引起基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或反季节栽培易诱发本病。该菌除为害豆类外,还可侵染瓜类、茄果类、白菜、油菜、甘蓝等。

防治方法

(1)选用红花荷兰豆、内软1号、荷兰豆苗(龙须菜)等耐寒品种。

(2)选择排水良好、向阳的场地育苗,采用无病土作床土,如用旧畦育苗,床土要充分翻晒。

(3)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适当施入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至微酸性至中性。石灰施用量据土壤pH确定,一般667平方米施100kg。

(4)加强苗床管理,做好苗床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寒流侵袭。白天在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多通风换气,促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苗床浇水要看土壤湿度和天气确定,严防大水漫灌,避免床内湿度过高。

(5)提倡施用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杀菌力强,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对不良条件抵抗力,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立枯丝核菌和腐霉菌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龟甲冬青枝枯病与茎基腐病的防治


龟甲冬青(Ilexcrenatacv.ConvexaMakino)常绿灌木,钝齿冬青的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耐低温、叶片浓绿具光泽,上部叶片金黄色,尤其春、秋季更为鲜艳。具有着叶细密,生长缓慢,分枝性强,极耐修剪,四季常青等特点,长城以南地区均可种植。被广泛用于城市园林绿化,孤植或模纹种植,构成园林景观。

龟甲冬青被广泛用于园林种植,后发现枝枯病和茎基腐病发生比较严重,造成了植株成片枯死或成片叶子发黄,下面主要就两种病害谈一下防治方法:

一、枝枯病

枝枯病由真菌引起,一般由枝梢顶直接侵入或由修剪后的伤口侵入,后再侵害枝基,造成枝表皮变褐,营养成分传导受阻,叶片变黄变枯,直至整个植株的的树冠叶片变枯,进而植株成片枯死。受害症状与植株失水而死的症状极其相似,极易误认为是植株根系出问题造成的。枝枯病的发生如不仔细检查不易被发现,而且一旦出现病症,往往都比较严重,防治也就比较难了,所以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松土、增施有机肥,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利用硫酸亚铁水溶液中和土壤,或矾肥水与淘米水喷施。同时,减少浇水温差,早晚浇水。

2、化学防治:首先对枯枝进行修剪,将已发病的枝条剪掉并远离现场或烧掉处理。其次再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处理:

(1)每次修剪后马上喷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脒鲜胺800倍液保护,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2)在5-6月份喷洒真菌药剂脒鲜胺6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隔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二、茎基腐病

刚开始发病时,茎干基部近地面的地方出现不规则水肿块斑,淡褐色,病部皮层变软,水渍,易剖离,近闻有异味,病部逐渐扩大围绕整个茎基部,颜色变深,后期病部上生有白色颗状物,发病后影响水分及营养向上输送,造成枝条萎焉,随着病情严重,发病部位以上枝条逐渐干枯死亡。茎基腐病4月开始发病,5-7月为发病盛期,多因土壤湿度太大,通风不良造成的。

防治方法:

1.在日常养护时应注意不能土壤积水,及时开沟排水,适当稀植,增加株距,使株丛内部通风良好,增加其光照,适时施肥并进行病虫害预防,增强植株生长势,使其更具抗病能力,减少此病的发生。

2.当有病情发生时,应尽早进行药物防治,可用50%退菌特可湿粉剂1000倍液均匀喷洒茎干,连喷3-4次。

毛竹秆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危害:毛竹(笋)秆基腐病又称毛竹烂脚病。该病为害轻者影响竹秆材质,重者引起退笋、嫩竹枯萎折倒及下年度出笋。

症状:初发病时,在竹笋基部笋箨包被的几节笋壁上出现星星点点紫褐色的病斑。笋箨脱落后,斑点连成小块或不规则的条状斑,褐色或酱紫色,水渍状,有恶臭。5-6月,病部表面满布白色或略呈粉红色的菌丝体及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嫩竹木质化后,病斑停止扩展,中部稍凹陷或纵裂,色泽由酱紫色转为苍白色。9-10月,病斑干枯。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是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的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小型分生拖子生于气生菌丝中,成串,卵形。大型分生孢子纺锤形至柱形,星月形或被针形,具长而窄的顶端细胞和带梗的脚胞。大型抱子0-5隔,个别6-7隔。在纯琼脂培养基上产生生、间生或串生的厚垣抱子。

发生特点:以病菌在土壤里或带病菌的针、蒲头、根和箨里越冬越夏,具有腐生兼寄生的特性,能寄生在毛竹的活体上。春季沿土表蔓延,从嫩笋表皮的微小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为害。发病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即大量出笋期。笋期阴天多雨,竹笋木质化缓慢,发病重;少雨则轻。笋期土壤含水量高或低洼积水,土温低,病情重。土壤含水量低,排水良好,土温高,不易发病。

防治方法:

1.低凹积水竹林,应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减轻病情。

2.清除林内病竹及残体,运出林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3.出笋前,即3月下旬,于竹林内撤生石灰每亩250斤,并浅翻一遍,有防病效果;出笋后,约4月中旬,用15%氟硅酸水剂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笋,有保护及治疗作用。

花生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花生茎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均有分布,一般发生在中后期,感病后很快枯萎死亡,果荚往往腐烂或种仁不满,造成严重损失,一般田地发病率为20~30%,严重者达到60~70%,特别是连作多年的花生地块甚至成片死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花生茎腐病防治方法吧!

花生茎腐病危害症状

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腐烂。当潮湿环境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器(即黑色小突起),病部表皮易剥落,纤维组织外露。当环境干燥时,病部表皮凹陷,紧贴茎上,成株期感病后,约10~30天全株枯死,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贴地面,有时也出现主茎和侧枝分期枯死现象。

花生茎腐病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在种子和土壤中的病残株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来源。如果病株作为饮料或荚果壳饲养牲畜后粪便,以及混有病残株所积造的土杂肥也能传播蔓延。在田间传播主要是靠田间雨水径流,其次是大风,不过农事操作过程中携带病菌也能传播。在多雨潮湿年份,特别是收获季节遇雨,收获的种子带菌率较高,因此不仅是病害的主要传播者,而且通过引种还可以远距离的传播。

花生茎腐病农业防治

1、选用优种:豫花7号、豫花8号、豫花9号、鲁花11号等都是较好的品种。

2、管好种子:用做种子的花生要及时收获,及时晒干,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霉变,播种前要精选、晒种,以利于发芽出土。

花生茎腐病药剂防治

1、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新高脂膜按下种子量的5%,掺入细土1.5~2公斤分层喷水撒药,然后拌匀,催芽播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药剂喷雾:生长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托布津加50%多菌灵粉剂喷雾,在花生齐苗后和开花前后各喷一次,或者发病初期喷1一2次,用普力克800一1000倍液喷雾还可兼治花生根腐病、立枯病、叶斑病等。

玉米平脐蠕孢茎基腐病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玉米茎基1~3节出现大小不等的浅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展,颜色由褐色变为黑褐色,气生根变为黑褐色,后期病斑环茎基一周,病节髓组织呈黄褐色干腐状。发病重的植株从病部折断倒伏。

防治方法:

(1)播种或移栽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和非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最好。

(3)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包衣的种子,如未包衣则种子须用拌种剂或浸种剂灭菌。

(4)育苗移栽或播种后用药土覆盖,移栽前喷施一次除虫灭菌剂,这是防病的关键。

(5)适时早播,早移栽、早间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

(6)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7)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在播种前撒施或穴施灭菌杀虫的药土,

(8)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9)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及时摘除茎部最低处2~3片叶子,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及时清除病株、老叶,集中烧毁,病穴施药。

(10)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11)高温干旱时应经常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12)在明确当地致病菌种类和主要发病规律后,以应用抗病品种为基础,配合药剂处理种子、调整茬口、适期晚播、合理密植、与矮秆作物间作、增施有机肥和硫酸钾肥、及时防治玉米螟等综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

水仙鳞茎基腐病的防治方法


分布与危害

水仙鳞茎基腐病发生后使水仙长出的植株矮化,叶短小、呈浅黄绿色,很小生根或不生根,这种植株不久即枯死。

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植株地下部分,地上茎叶也有发生。生长期间,首先是地下部分感病,根系变褐色,呈水渍状腐烂,鳞茎基盘处出现褐色斑点并向上迅速蔓延,使鳞茎组织呈现深褐色或紫色腐烂,鳞片间可见白色或粉色丝状物,不久茎叶上产生褐色或紫褐色的不规则小斑,并逐渐扩大,重病株由于鳞茎腐烂,地上茎叶也枯死,感病轻的鳞茎,再次种植时,长出的植株矮化,叶短小、呈浅黄绿色,很小生根或不生根,这种植株不久即枯死。贮藏期间发病,鳞茎根部开始变褐、腐败,后期肉质部分干腐呈海绵状剥落,有时则坚硬如石。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水仙鳞茎基腐病的病原是一种真菌,即水仙尖镰除孢菌。

发生规律

该菌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存活、越冬,多从鳞茎及根部伤口侵入植株,因此,水仙在挖掘时受到损伤容易发病。种植有病鳞茎或连作发病重,贮藏场所通风不良也易发病。发病的适宜湿度为28-32℃。在舟山地区,4月中旬以前由于气温低于19℃,因而田间发病率很低;从5月份到收获期间,随着湿度升高,病情迅速发展,危害加重。

防治方法

1、选用饱满无病的种球。种球有可能带菌的,用43%福尔马林120倍液浸泡种球3.5小时。也可用50%多菌灵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球1530分钟。

2、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3、发病初期喷淋25%苯菌灵乳油或50%多菌灵可湿粉800倍液。

杜鹃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杜鹃又名鹃花,约800多种,原产我国的有460种左右,除新疆和宁夏外均有分布。杜鹃上侵染性病害约有17种。杜鹃的真菌病害有10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有6种。杜鹃茎基腐病为杜鹃常见病害之一。

一、症状

杜鹃茎基腐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尤以苗期为重。

病害发生初期,茎基部皮层出现褐色水浸状病斑,后逐渐呈湿腐状,并向上扩展至枝干部分,向内发展可深及木质部,进而破坏输导组织,导致植株萎蔫,顶芽不发,病株根系变褐,发育不良,须根少且短。最后叶片脱落,部分枝条或整个植株呈黑色光杆状枯死。更多绿色尽在

二、发病诱因

影响杜鹃茎基腐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复利用基质

在苗圃中,栽培用的基质常常未经消毒就被反复利用,导致基质中滋生了大量的病原菌,为植株发病提供了菌源。

(2)机械伤口

病菌可通过根部伤口侵入植株,移栽时造成根部大量机械伤口,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3)土壤pH值

杜鹃喜欢偏酸的环境,生长适宜的pH值为4.5至5.5。当pH值为6.5至7.5时,即表现生长不良。

在pH值高于7.5的碱性条件下,少则数月,多则一年,植株即死亡。偏碱性环境中的植株生长衰弱,抗病能力降低,易诱发病害。

(4)湿度

高湿是导致植株发病的重要因素。浇水过频、过量造成湿度增加,有利于植株发病。浇水方式不当(大水冲浇)有助于水的飞溅作用和水流传播。

(5)青苔

有时,发病植株茎部表面会有一层厚实的青苔,不仅消耗了寄主的营养,而且使茎部维持较高的湿度,也是病害的诱发因素之一。

枣树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一、散布与损害

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新疆、浙江等省都有枣树茎腐病的发生。该病主要损害枣树苗木和幼树,严重的可造成苗木和幼树整株死亡。

二、症状

苗木初发病时,茎基部涌现水渍状黑褐色斑,随即包抄全茎,并迅速向上扩展,此时叶片变黄,枯败,并逐步枯死。受害茎基部下陷,皮层紧贴在茎上,缢缩,不易剥离。发病后期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湿润时有灰色霉堆(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幼树感病后,与苗木的症状相同,但病斑初现到包围茎杆一圈的时间比苗木要慢一些。感病轻的苗木和幼树多数根部不死,从根颈处萌发新芽。

三、病原

枣树茎腐病的病原菌是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是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泥土习居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89275微米98225微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孔口打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大小为1632微米510微米。它的寄主领域很广,除损害枣树外,还损害多种树苗,如银杏、香榧、柳杉、杉木、水杉、金钱松、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柏木、侧柏等松、柏树,槐、乌桕、油桐、杜仲等针阔叶树种的苗木,损害多种农作物和蔬菜,如甘薯、麻、棉花、向日葵、豆类、烟草、花生、玉米、高粱等。在芝麻、黄麻上和枣树上一样,容易形成分生孢子器。而在多种针阔叶树苗木及许多农作物上最容易形成菌核。菌核黑色,外表光滑,近圆形或扁球形,大小受营养条件的影响,通常直径5100微米。

该菌对泥土酸碱度恳求不严,pH值49均可生长,室内培养最适温度:3032℃。

四、病害循环及流行

枣树茎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和泥土中进行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起源。借助风雨、灌溉水进行传播。在适宜条件下,它多由伤口侵入寄主,进行再次侵染。

酸枣实生苗及华枣归圃苗萌芽出土生长至310厘米、着叶310片时(时间通常在5月初),绿色主茎及叶片浮现淡黄,进而惨白,枯败而死。但惨白的叶片枯存不落。挖土察看根茎部,可清楚地看到,病苗土层中的主茎黑褐色,皮层糜烂,主茎木质部及髓均已坏死,因正常输导组织停止,苗木枯死,有的根系也已糜烂。归圃苗同主茎相衔接处的老根上,有坏死的黑斑,剖之皮层糜烂。其中有很多黑色的小菌核,从接种证实,尚未变色的木质部已有病菌侵入。枣树这种情况多涌现在12年生苗上。

该病是种弱寄生菌。平时在泥土中,营腐生生活,以菌核和菌丝在病苗残体中及泥土内越冬。春末气温高、外界条件适宜时,开端侵染寄主。喜高温、高湿环境。南疆枣区,在枣树上5月初发病,6月中旬为发病盛期,7月上旬停滞发病。

病害的发生与寄主情况和环境条件有亲密关系。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如果延续降雨数天,气候闷热,空气湿度高,经常诱致病害猖狂风行。该病之所以在我国南方发生特别严重,主要是高温、多湿的缘故。但近年来,随着大气环境的变革,北方变暖和,此病发生也严重起来。地势低洼、泥土过湿,或水渠长期灌水,泥土过湿的枣树地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染,而不利于枣树的生长,因此发病较重。水淹也有利于发病。高温、干旱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夏秋季节的高温和日晒使泥土温度升高,苗木茎基部受高土温的损害为病菌的侵入发明了条件。

通常57月实生育苗及归圃育苗的幼苗和栽植12年的幼树上均有枣树茎腐病发生。

熟地枣园因地表温差小、温度较低,枣树茎腐病发病轻,荒凉枣园地表温差大、温度较高,枣树茎腐病发病重。枣树茎腐病发病部位多在主茎地表上13厘米处,病斑长12厘米。荒凉滴灌枣园枣树茎腐病发病较重,可能与黑色滴灌管和滴灌带吸热,局部温度高有关,也可能与地膜覆盖(高温、高湿)有关,具体起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防治方法

1、增施优质有机肥:增进寄主生长茁壮,提高抗病力。施用厩肥做基肥,每亩30005000公斤,可大大减轻病害率。同时可能影响泥土中拮抗微生物集体的变革,抑制病菌的生长蔓延。

2、及时排水和灌水: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要加强开沟排水工作。夏季燥热干旱季节要及时进行灌水,下降地表温度,避免高温地表灼伤茎基部,以加强寄主生生机,提高抗病性,使发病减轻。

3、根部施药: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75%)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配比为3∶1)混杂剂,再加入落地生0.3克500倍液灌根,或对茎基部涂抹,既可防病又增进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或用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75%)加黑矾(硫酸亚铁)(25%)加落地生0.3克500倍液灌根均可。

4、泥土消毒:在枣树萌芽期对苗床普遍喷施1∶1∶200的波尔多液;或用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对泥土进行消毒。

5、加强管理:滴灌管和滴灌带放置离枣树茎基部810厘米,覆盖的地膜在枣树茎基部挖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剪除病斑枝条,减少病原。

水稻基腐病如何防治


水稻基腐病主要危害水稻根节部和茎基部。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属欧氏杆菌属细菌。细菌单生,短杆状,两端钝圆,大小2.6-3×0.6-0.8(μm),鞭毛周生,无芽胞和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牛肉浸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呈变形虫状,初乳白后变土黄色,无光泽。厌气生长,不耐盐,能使多种糖产酸,使明胶液化,产生吲哚,对红霉素敏感,产生抑制圈。

基本介绍

水稻分蘖期发病常在近土表茎基部叶鞘上产生水浸状椭圆形斑,渐扩展为边缘褐色、中间枯白的不规则形大斑,剥去叶鞘可见根节部变黑褐,有时可见深褐色纵条,根节腐烂,伴有恶臭,植株心叶青枯变黄。拔节期发病叶片自下而上变黄,近水面叶鞘边缘褐色,中间灰色长条形斑,根节变色伴有恶臭。穗期发病病株先失水青枯,后形成枯孕穗、白穗或半白穗,根节变色有短而少的侧生根,有恶臭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独特症状是病株根节变为褐色或深褐色腐烂。别于细菌性褐条病心腐型、白叶枯病急性凋萎型及螟害枯心苗等。该病常与小球菌核病、恶苗病、还原性物质中毒等同时发生;也有在基腐病株枯死后,恶苗病菌、小球菌核病菌等腐生其上。该病主要通过水稻根部和茎基部的伤口侵入。生产上只要抓准基腐病这三个独特症状,是能与上述病害区别开来的。

传播和发病

细菌可在病稻草、病稻桩和杂草上越冬。病菌从叶片上水孔、伤口及叶鞘和根系伤口侵入,以根部或茎基部伤口侵入为主。侵入后在根基的气孔中系统感染,在整个生育期重复侵染。早稻在移栽后开始出现症状,抽穗期进入发病高峰。晚稻秧田即可发病,孕穗期进入发病高峰。轮作、直播或小苗移栽稻发病轻。偏施或迟施氮素,稻苗嫩柔发病重。分蘖末期不脱水或烤田过度易发病。地势低,粘重土壤通气性差发病重。一般晚稻发病重于早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如四梅2号、广陆矮4号、矮粳23、浙福802、农林百选、盐粳2号、武香粳、汕优6号、双糯4号、中粳574、南粳34等可因地制宜地选用。

(2)培育壮苗,推广工厂化育苗,采用湿润育秧。适当增施磷、钾肥确保壮苗。要小苗直栽浅栽,避免伤口。

(3)提倡水旱轮作,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4)以施杀菌农药为主,兼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喷施防治。医用链霉素200PPM浓度或农用抗菌素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800-1200倍液叶面喷雾;新植霉素600倍液叶雾;高科38%恶霜嘧铜菌酯1000倍液茎基部均匀喷施;菌克毒克300倍液喷雾;30%甲霜恶霉灵800倍液灌根,5天左右喷一次,视病情程度需施药2-3次。此外,还需要放浅水层,改善植株根际条件,降低发病。已发病的稻田不能做为留种田。

马林光茎腐病的防治方法


马林光茎腐病我国发生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

症状:

马林光茎腐病在苗木上一般表现为茎腐,初期症状是茎基部产生褐色病斑,病斑很快围绕茎基一圈,叶片失去绿色,并稍下垂不脱落,后病斑迅速向上发展,全株枯死。被害茎部肥肿皱缩,内皮组织腐烂呈海绵状,灰白色,其中生有许多粉末状黑色小菌核。病菌也侵入木质部,髓部变褐色或中空,其中也有菌核产生,延及根部,使根部皮层腐烂,若拔起病苗,则根部皮层脱留在土中。更多绿色尽在

发病规律:

马林光茎腐病病害一般在霉雨季节结束后10~15天开始发生,随着气温上升,病害加重,9月中旬停止,病菌从伤口侵入,幼嫩苗木茎基部受高温的灼伤是病害发生的主要诱因。低洼积水,苗木生长衰弱发病率也显著增加。

防治方法:

1、选择排水良好、土地肥沃的地方,育苗或种植。

2、土壤消毒充分翻晒,定植前可用多菌灵、福美双、托布津或敌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细土稀释至20~30倍,均匀撒入表土,也可集中沟施或穴施于种植穴附近,如直播时可以用药土下垫,上盖种子再覆土。

3、夏秋之间降低苗床土壤表层的温度,防止灼伤苗木茎基部,以免造成伤口导致病菌侵入。在苗床上架设荫棚到9月上旬,晴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遮阴即可;发病季节在苗木行间用稻草覆盖苗床,可降低土温。

4、改善生态环境,增施有机肥料,注意排水良好,降低湿度,培育壮苗,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5、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克每平方米喷粉;也可用草木灰;石灰(3:1)45~50克每平方米或硫磺粉(1:30)30~50克每平方米进行土壤消毒。

《黄芩茎基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植物茎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