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空气凤梨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冬春种甘蔗须防凤梨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凤梨病在我国各植蔗省区均有发生,是甘蔗种苗的重要病害。它除使下种的蔗种不能萌芽外,还能使窖藏蔗种受害腐烂。目前我国甘蔗病害中,凤梨病是对生产影响较大的病害之一。

一、症状。染病蔗种切开后,可见切口两端为红色,并散发出凤梨般的香味,故称凤梨病。不久切口逐渐变黑,并产生许多黑色的煤粉状物。病情发展到后期,则茎内全部变黑。当所有薄壁细胞都被破坏后,种苗便成空腔,只剩下维管束像一束头发一样残留其中。

二、发病规律。凤梨病的最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土壤。大分生抱子在土壤里可存活4年之久,在适宜的条件下从蔗种两端的切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小分生抱子容易萌发,靠风、灌溉水和昆虫传播,造成重复侵染。长期低温和高湿是凤梨病严重发生的两个主导诱因。土壤粘重的蔗田,灌溉后立即整地种植,造成土壤板结或低洼积水,会引起风梨病的大量发生。

三、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是目前防治凤梨病最重要的方法。

1、栽培措施。①选用梢头苗。因梢头苗萌芽快,感病较轻。②浸种。种苗经浸种后萌芽早,发根早,生长早。浸种最好用2%石灰水,也可用清水,浸种时间为1天。③地膜毅盖冬春甘蔗。冬春植甘蔗一般都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种植,蔗种容易遭受凤梨病的侵害。而使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促使冬春植蔗早萌发,减少凤梨病的侵害。WWW.ZW59.cOm

2、药剂防治。用50%的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或苯莱特可湿性粉剂中任一种,稀释1000倍浸种3分钟。

延伸阅读

冬春如何栽培节水甘蔗


水田甘蔗是云南甘蔗栽培的重要类型之一,我省不少甘蔗栽培区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加之冬春季节干旱少雨,水田缺水,除一部分田块能按节令要求种植甘蔗外,大部分缺水田种植时间偏迟,4月底至5月上旬前后才进行种植,严重影响水田甘蔗的产量、糖分和效益。近年来,云南省有关部门结合我省气候特点,着力改革种植制度,探索甘蔗节水种植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项技术种植甘蔗,平均亩增产甘蔗1.5~2吨,糖份提高0.4%~0.6%。这项技术要点如下: 整地 深耕细敲细耙,达到深、松、细、平。开挖四周排灌沟,一般沟底宽40厘米左右,沟深40~50厘米,视田块大小来定;过大的田块,增开十字或井字沟,确保旱保水、雨能排。 开挖植蔗沟 蔗沟行距90~100厘米之间,植蔗沟深度一般为30~35厘米,挖入板土后,于下种前,挖4~5厘米深的板土敲碎作为盖种备用土。 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无杂、无倒伏、无病虫害的良种是获得高产稳产的关键。可选用梁育97/18、川蔗79/15、新台糖22号、20号、粤蔗86/368等抗旱耐瘠品种。 砍种及种籽处理 砍种砍种时注意株选,选择无混杂、无病虫害、蔗茎均匀、芽保满的蔗茎。砍种用的刀具要薄要锋利,蔗种要尽量砍成横截面,不要砍成斜面,并一刀砍断,以减少砍口的破裂及伤口面,减少病菌的浸入面,以双牙为一段。 种籽处理有条件的地块,挖浸种池,用塑料薄膜将池子底部及周边封好,用2%~3%的石灰水浸种24小时。取水不便的地方可将5%~8%的石灰水放入胶桶中,然后将蔗种全部插入或沾砍口进行消毒,预防赤腐病、凤犁病等。 适时下种 一般在1月中旬至2月中旬下种为宜。 下种量的确定一般亩用芽量7500~8500芽。 下种方式以三角对空的方式为最好,离蔗沟两边1.5寸左右为宜。 基肥施用 基肥的施用原则以腐熟农家肥为主(1000千克/亩),化肥为辅,尿素15千克、普钙50千克,氯化钾10千克,加入地虫灵3千克,混匀施于植蔗沟。 浇水、清沟、盖土、封草、复膜 浇水量确定一般以施入植蔗沟的农家肥充分吸湿略有水分浸出为准,每亩用水20~30担,浇一沟盖一沟,增水保墒,促进甘蔗早生快发,苗齐苗壮。 清沟盖土第一植蔗沟下种、施肥、施药、浇水后,清理第二沟潮湿细土盖于第一植蔗沟,一般盖过蔗种1.5寸为宜,然后压板,土盖成凸瓦型。 封草用40%的阿特拉津200毫升兑水60~100千克,均匀喷洒于植蔗沟表面。 盖膜采用40厘米宽的地膜进行覆盖,要求四周压紧压实,充分扩大中间部分的透光量,提高地温加快萌发。 中耕管理 5月底至6月进入雨季,这段时期正是甘蔗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节令,按照双高甘蔗生产管理要求抓好以下措施: 适时揭膜4月底至5月初,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甘蔗齐苗后进入分蘖中期,要在雨季来临前及时揭膜,并集中堆放收回废地膜。 及时追施苗肥,促蘖壮苗,促控结合,防治蔗龟和螟虫,降低枯死率揭膜后亩用尿素20千克,普钙30千克,加适量甘蔗专用杀虫剂混均施于蔗苗基部,并进行小培土和封草。培土厚薄,以目标产量基本苗而定,若苗量已达目标,应培高一点,控制无效分蘖,培育壮苗;若未达目标,则以刚好盖过肥料为宜,促进分蘖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成茎率。 重施攻茎肥、大培土,防止倒伏6~7月甘蔗进入伸长期,是甘蔗高产稳产的关键时期,也是甘蔗需要肥水最多、生产最快的时期。由于我省少部分地区雨季集中在6、7、8三个月,所以要加强清沟、排涝,除草及拨去脚叶,防止积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确保甘蔗健康成长。选择晴天亩用尿素30~40千克,普钙50千克,钾肥10千克,混合施于蔗苗基部,并高培土,以5~7寸为宜,防止倒伏。 病虫草鼠害防治 杂草防除揭膜、追施苗肥、小培土后,一般亩用40%阿特拉津200~250毫升兑水40千克,喷洒蔗沟封杀杂草。对于没有封杀、杂草过大的地块,采用20%克芜踪150毫升,加阿特拉津150毫升兑水50千克杀封蔗行间,选择晴天喷药,注意不要喷洒到蔗叶及蔗基部,以免发生药害。 叶部虫害防治6~10月份危害蔗叶害虫主要有蓟马、绵蚜虫等,要及时消灭蔗田的发虫中心,可选用20%力保丹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或40%氧化乐果等杀虫农药兑水1500~2000倍液喷雾,喷洒要周到细致,不留死角。 病害防治不少蔗区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甘蔗褐条病和锈病。防治措施:一是排除田间渍水,清除枯黄脚叶及杂草,使蔗周通风透光;二是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三是发病重的地块,采用农药防治,每亩用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或12.5%烯唑醇500~600倍液喷雾防治,应选择晴天下午进行喷洒,每7天左右进行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适时收砍,注意保护蔗头 砍蔗时,采用砍蔗小锄,于蔗茎土表下3~5厘米处快锄低砍,避免采用不正确砍蔗方式砍裂蔗桩、损坏蔗芽,保证低位侧芽的萌发,为下季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柑桔采收期须防治油斑病


柑桔油斑病,是只发生在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实上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它是由于果皮油胞破裂,桔皮油外渗后侵触果皮细胞而引起的。

发生柑桔油斑病的主要原因是在果实成熟期,雨水过多,遇有大风或日夜气温变化剧烈,造成果蒂周围部分果皮油胞破裂而引起,也可能是雨后或是晨露水未干就急于采收,或者在采收中损伤果皮而发生病害。柑桔油斑病发病轻重与品种有密切关系,一般果皮结构细密脆嫩的品种发病较多,果皮结构粗糙疏松的品种发病较少。由于油斑病仅发生在树桔果皮外层的油皮层,因此,在较干燥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果肉腐烂,但油斑病会严重影响果实外观,降低商品性,同时,在病斑上容易发生其他病菌,引起贮藏期间果实腐烂变质。

柑桔油斑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目前尚没有一种有针对性的药剂加之防治,而只能在生产和采收中认真加以防治。主要方法有:

1、尽量避免在下雨和早晨露水未干时或大风过后立即采果,应在雨后再过23个晴天采果。

2、在采收、挑选、装箱、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尽量做到轻采、轻放、轻运,避免果皮受到损伤。

3、在霜冻以前果实采收结束,或者在采收前20天对树冠外围果实涂上石灰水也有减轻发病的作用。据一些试验显示,在浸果防腐保鲜过程中正确使用2,4D保鲜剂,也有减轻油斑病发2,4D浓度,同时2,4D先要选用温水或高浓度烧酒充分溶解后再与万利得和清水充分搅匀混合再行浸果,可以减少油斑病的发生程度,桔农朋友不仿也试一试。

甘蔗褐条病的防治


甘蔗褐条病

英文名

Sugarcanebrownstripe

病原

Bipolarisstenospia(Drectis)Shoemk-er,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Cochtiobotusstenaspitus(Drechs)Mat.etYam,属子囊菌亚门。自然状态下很少发现有性态。

寄主

甘蔗。

危害

对甘蔗生产不构成威胁。严重流行时,使大面积甘蔗受到为害,发病蔗株叶片早枯,植株矮小,对甘蔗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

分布

褐条病曾在古巴和美国等植蔗国严重流行。我国的台湾、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均有发生,零星发生。

为害症状

最初在甘蔗的嫩叶上出现细小的水溃状小点,长约0.5mm。后病斑上下扩展成为与叶脉平行的条斑。早期病斑为红色,后转红褐色。成熟的病斑长2~25mm,有时甚至达50~70mm,宽不超过2~4mm。条纹周围有黄色晕圈,发生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使叶片早枯。

病原物

分生孢子橄榄绿色或淡褐色,圆茼形或纺锤形,两端钝圆,微弯,大小(37~105)mx(ll~18)m,具3~11个隔膜,为7~8个。子囊壳近球状,暗褐色,大小(266~462)mx(238~448)m具有很短的孔口。子囊梭形,直或稍弯曲,基部有短柄,内含1~8个子囊孢子。子褒孢子无色,线状,有4~12个隔膜,在7囊中呈整齐的蜾旋形排列。

甘蔗褐条病-2

侵染循环

病原以菌丝体在病株或遗落田间的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次侵染源。当环境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落在蔗叶上的孢子遇到雨水或铒水时萌发长出芽管从寄主气孔或表皮直接侵人。病斑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发生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1)环境:凡遇长时间的阴雨,水湿充足,病害就可能严重发生。(2)栽培:①秋植蔗比春植蔗发病重=②土壤瘦瘠、缺磷的红壤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选用抗病品种,如选3、印度997和海蔗4号等。②下种时多施有机肥,及时追施磷、钾肥,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③去除病叶、老叶,集中烧毁,间去无效过密的蔗株,可以减少发病。④阴雨天注意及时清沟排溃降湿,保持和提高棺株根系活力。⑤对非宿根蔗田及时进行翻耕晒土,可减少病菌数量。(2)药剂防治:植株封行期至发病初期喷1:2:200石灰倍量式倍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WP500倍液,或40%多.硫SC600倍液,隔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

甘蔗虎斑病的防治方法


甘蔗虎斑病

异名

甘蔗纹枯病。

病原

立枯丝核菌RhtizoctoniasolaniKiihn,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anatepho-t.cucumeris(Frank)Donk,尿担子菌亚。

危害

甘蔗等。危害蔗株叶鞘部的重要病害,常因叶鞘枯死而影响蔗株生长,致蔗茎产童降低。

分布

世界各甘蔗产区,我国华南蔗区。

为害症状

主要侵害叶鞘部,发病严重时可向叶片扩展。通常在近地面的叶鞘先发病,由下而上,由外而内扩展。病斑红褐色,不规则形,边缘颜色紫揭色,病健部明显。病斑可互相连合为大斑块,外观呈虎皮斑状,故名虎斑病。被害叶鞘内侧亦呈红褐色:潮湿时斑面可见蛛丝状菌丝体或油菜籽状的菌核。

甘蔗虎斑病-2

病原物

病菌菌丝体蛛丝状,幼嫩时无色,老熟时淡褐色.分枝发达,分枝与主枝成锐角,近分枝处明显缢缩,离分枝不远处有1分隔。菌核由菌丝纠结而成,稍扁平,馒头状,表面粗糙,有许多海绵状孔。菌核大小不等,小的如油菜籽粒般大,大的如萝卜籽粒。有时2、3个菌核可愈合形成更大的不规则菌核。老熟菌核茶褐色。菌核存活能力很强,遗落上中表层的菌核经1~2年后仍具较高的发芽率。侵染循环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在土中越冬,遗落土中的菌核成为病害主要初侵染源。菌核借水流传播,接触寄主后萌发菌丝入侵致病。发病后病部上的菌丝体通过攀援蔓延不断进行再次侵染而使病害得以蔓延扩大。

发生因素

高温多湿的天气和通透不良的蔗田环境易诱发本病。.偏施、过施氮肥,植株体内氮素水平过高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瓿肥;整治排灌系统,雨后淸沟排渍降湿;适时剥叶,改善蔗田通透性,剥下的鞘叶及时带出田外烧毁。(2)药剂防治:及时喷药预防控病。常发病田结合剥叶后随即喷施5%井冈霉素AS1500倍液800~1000倍液,或5%田安AS4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EC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WP800~1000倍液,着重喷施近地面的叶鞘部。药剂应交替施用,喷匀喷足。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甘蔗宿根矮化病的防治方法


甘蔗宿根矮化病

英文名

SugarcaneRatoonStuntingDisease

病原

木质棍状杆菌木质亚种Clavibacterxylisubsp.xyliDavisetal.

危害

世界性的重要病害,病害造成损失的程度随宿根年数的增加而增加。

分布

普遍发生。在干旱地区和种植发病品种的地区所造成的损失尤其严重。

为害症状

无典型外部病状,发病后蔗株变矮蔗茎变细,生长迟滞,宿根发株少。病蔗如遇土壤缺水,则生长迟滞更为突出,严重者出现凋萎状态,或叶尖顺缘干枯。但纵剖幼茎梢头,在生长点之下km左右的节部变成橙红色。在成熟蔗茎的节部,维管束变色,尤其以蜡粉带附近变色最明显,颜色从黄色到橙红色及至深红色。纵剖面上变色的维管束呈点状或逗点状,有的延伸成短条状,这些维管束的变色部分不延伸至节间,也有些发病蔗株并不呈现这些内部病状。

病原物

(1)形态:菌体呈直或微弯的细长棒状,有的中部或一端膨大,内有间体。大小(0.12~0.5)mx(0.1~10)m之间。(2)特性:病原细菌寄生于蔗株的维管束中,在蔗株中分布不均匀,茎基部含菌量较大,往上逐渐减少。

甘蔗宿根矮化病-2

侵染循环

病原细菌在已收获的留作种苗的蔗茎中或在残留于土壤的蔗头中度过收获季节,主要通过种苗和耕作机具如蔗刀、收获机、斩种机等传播蔓延。病菌传播性极强,蔗汁稀释至10000倍仍具有传染力,蔗汁在室内放置14天才失去传染作用,蔗刀受污染后放在阴暗处7天仍有传染力,嚼食过病蔗的老鼠再嚼食健蔗也可传播此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建立无病苗圃,实施耕作刀具的隔离和消毒。刀具可用70%酒精捸拭,也可用火焰灼烧进行消奉。(2)物理防治:①用50t:热水浸种2小时,宜采用成熟但不太老的中间节段作种苗,双芽苗为好。②热空气处理。维持电热鼓风恒温箱温度在54~58℃,热处理蔗种8小时。必须采用全茎苗进行处理,不可斩成双芽苗。③混合空气蒸气处理。把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输人处理箱中使箱内温度保持在54℃或53℃处理4小时。

甘蔗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甘蔗白叶病植株叶片上有单条或数条白色或乳黄色或浅绿色条纹,条纹宽窄不一,有时全叶变成白色,叶质柔软,病蔗株长出的侧枝或分蘖全为白色,严重的叶鞘也变白,有时在白色叶片上出现绿色小斑块,斑驳状且大小不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甘蔗白叶病防治技术吧!

甘蔗白叶病为害症状

甘蔗白叶病为害症状主要表现在蔗叶上,叶片上有单条或数条白色或乳黄色或浅绿色条纹,条纹宽窄不一。有时全叶变成白色,叶质柔软。病蔗株长出的侧枝或分蘖全为白色,严重的叶鞘也变白,有时在白色叶片上出现绿色小斑块,斑驳状且大小不等。病株矮缩,茎细,节间短缩,顶部叶片聚在一起。

甘蔗白叶病发病条件

甘蔗白叶病的病原存在于染病蔗株韧皮部筛管中,除通过病苗传毒外,在田间还可通过台湾斑纹浮尘子及叶蝉传病,是第二次感染的主要途径。用病蔗留种的,特别是基部数节留种的,长出的幼苗几乎全为病苗,萌发后一个月左右就死亡,叶蝉大发生的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甘蔗白叶病防治技术

1、进行检疫,严禁从病区引进病蔗苗,定期检查,发现病株马上拔除。

2、发病株率达10%以上的蔗园不宜宿根,重病蔗园不得采苗,病区蔗苗不准移至区外的无病区。

甘蔗黄斑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甘蔗黄斑病又称甘蔗黄点病、赤斑病,是使甘蔗受害较重的叶部病害。分布在华南、华中及西南蔗区。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发病症状

幼嫩蔗叶染病,病斑为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边缘不整齐,初发病时叶尖处病斑居多,较分散,黄色,病情扩展时病斑相互融合,渐变为红色,有时黄、红斑并存,成熟病斑表面常生灰白色毛茸状物,背面尤多。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组织里越冬,条件适宜时,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至叶片上,在有露水或雨水条件下,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经潜育形成病斑。

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不断进行多次再侵染。高温、多湿利其流行,7~9月气温高、雨量多易发病。每年发病迟早及严重度与台风和暴雨有关,台风刮得早,发病也早;暴风雨频繁,发病重;反之,发病晚且轻。此外,重施偏施氮肥、生长茂密、通风透光不良、地下水位高发病重。品种间差异明显。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建立蔗田排灌系统,及时排除积水,有效地调节蔗田湿度。

③加强管理。高温多雨季节及时剥去病叶、老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采用甘蔗配方施肥技术,注意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严防偏施、过施氮肥,病区在雨季到来之前,适当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

④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喷洒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100倍式波尔多液,隔7天喷1次,共防3~4次。

观赏凤梨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观赏凤梨根腐病在基质湿度大、密度大、高温高湿、覆膜上冷凝水多时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需要多加防范。

一、症状与为害

该病零星发生,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或全株枯死。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叶色发黄,幼叶生长缓慢,常干枯,病重时叶的大部分干枯,叶丛萎蔫、枯死。病株极易拔出,莲座叶基部变黑腐烂,无根生出。更多绿色尽在

二、发病特点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hn)引起。病菌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由水流、病健根接触传播,病苗作远距离传播。基质湿度大、密度大、高温高湿、覆膜上冷凝水多等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

(1)基质必须消毒,常用消毒剂有9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3~4克/平方米)、7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3~6克/平方米)、40%拌种灵与福美双混合剂(比例1:1.8克/平方米)。

(2)药剂防护:一见病情立即喷淋药液。常用50%立枯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利克菌乳油1200倍液,或10%立枯灵水剂300倍液,或50%双效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等。7~10天1次。

甘蔗梢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属C4作物。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出产甘蔗,最大的甘蔗生产国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甘蔗在养护管理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梢腐病的危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主要病状:梢腐病菌最初是侵入生长点附近的嫩叶,出现缺绿黄化,继而形成死尾蔗,最后梢部坏死,生长点的病菌从蔗梢一边向下侵害,被害蔗茎的组织大部分变黑褐色腐烂,没有受害的一边继续生长,致使节间弯曲变形。

(2)发病规律:甘蔗梢腐病是真菌性病害,病菌的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落到梢头心叶上,便萌发侵入幼嫩叶基部,再侵入生长点附近的蔗茎,随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高温、高湿天气,种植过密,过量施氮肥,生长过旺,组织柔嫩,均有利于病害流行。久旱遇雨或干旱后灌水,

(3)防治方法

①种植抗病品种。对甘蔗稍腐病抗性较好的有台糖134、选3,粤糖63-237发病也较少。

②施肥要注意氮肥、磷肥、钾肥适当搭配,磷肥、钾肥全部与有机肥混合做基肥。在甘蔗生长期,视生长情况适施氮肥,避免过多施用或迟施速效氮肥。

③不在发病蔗地留种,尤其不留感病植株的蔗茎做种,以减少带菌传染。

④及时剥叶、排水、降低蔗地湿度。

⑤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的蔗地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稀释液,或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心叶。选择晴天用药,如喷后24小时内遇大雨,需补喷1次。

竹丛枝病(竹扫帚病)防冶技术


此病危害早竹、高节竹、刚竹、乌哺鸡竹、麻竹等竹种,特别是刚竹、早竹受害最重,分布最为普通。竹子受害后,生长衰弱,竹笋减少,重者可导致整竹枯死,严重发病的竹林常因此而衰败。

症状:发病初期只有少数枝条发病,病枝不断延伸成多节而纤细的蔓桂,枝上有鳞片状小叶。病枝节间短,侧枝丛生成鸟巢状,或成团下垂。每年4~6月份,病枝梢端叶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子实体。9~10月份,有些新生长出来的病枝梢端叶鞘内也可产生白色米粒状物。病竹在数年内,由少数枝条发病逐渐发展到全部枝条,最后全株枯死。

病原:竹丛枝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球壳目,麦角菌科的瘤痤苗侵染所致.

发生特点:病菌的分生孢于和子囊孢子均有萌发的能力,经初步研究认为,该病根可能是由个别的嫩梢或芽首先受侵染后逐年发展到全株的。病菌可能潜伏在活的丛枝或芽内越冬,翌年春、秋两季产生抱子,经风雨传播,或随病母竹迁移传播。健康枝被病菌侵染后,当年会产生丛枝。近几年来,该病在雷竹、高节竹等竹林中普遍发生,无论在老竹林还是新造竹林和培育管理好的竹林中都有发生。

防治方法:①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定期樵园、培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②按期砍伐老竹,及早砍除重病竹株,剪除病枝并清出林外烧毁。③造林时不要在有病竹林内挖取母竹,更不能用带病的母竹造林。④46月份,用粉锈宁300倍液或50%多苗灵500倍液喷洒2~3次。

蔬菜育苗怎样防猝倒病


猝倒病是育苗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无论是冬春季育苗或是夏秋季育苗均会发生。秧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如果遭受病菌侵染,在幼苗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然后继续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的地上部分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

防治猝倒病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1.确定适宜的播种期。春季天气变化无常,应选择在温度相对较高的天气播种,并适当稀播,这样种子出苗快,秧苗相对粗壮,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猝倒病的发生。

2.床土消毒。育苗用的营养土必须经过长期堆制,最好能经过一个高温、潮湿的夏季,并用福尔马林密封消毒。在床土使用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消毒,方法是每平方米用药粉8~10克(一般与4~5公斤细土拌匀),在播种前,先浇透底水,待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撒在苗床上,然后播种已经催芽的种子,最后用余下的2/3药土覆盖。

3.种子消毒。可采用温水浸种、药液浸种或药粉拌种等方法进行消毒。

4.加强苗床管理。在出苗后及时拆除覆盖的薄膜及稻草,并进行通风降温、降湿。及时移苗进钵,在进钵时,注意不伤及幼苗茎部,以免造成人为伤口从而引起病菌侵染发病。移苗成活后,也应及时通风,培养壮苗,降低苗床温湿度,使秧苗多接受阳光照射。

5.发病后及时用药防治。在发病初期,若是晴朗天气,一般用药剂喷防,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是阴雨天气,或苗床湿度较大,床土潮湿,则喷药效果会比较差,这时,可用干药土撒于苗床内,尤其是病苗附近。药土的配方可参考床土消毒的配方,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拌土。

如何防控合欢枯萎病


合欢枯萎病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因此各地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方案,防微杜渐。

首先要加强植物检疫,严禁调运带病苗木。从外地(包括区、县)调运苗木时,必须有当地检疫部门开具的检疫证书。

其次要确保适地适树、加强养管。合欢不耐水湿,要选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植。苗木种植前应对土球做消毒杀菌处理,栽植后要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生长势,注意抗旱排涝。尽量少剪枝,剪枝后必须立即涂伤口保护剂。如发现病株有超过1/3的枝干存在叶子发黄、干枯脱落时,应立即清除病株。

群植合欢区域,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清除,以免传播病菌。枯枝、病株和枯死株清除后,要集中销毁,同时还应在树穴及周围相邻土壤浇灌40%福美砷50倍液、可杀得2000或用30%恶霉灵500倍液处理土壤,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病菌蔓延。发病区域不再补植合欢,更换其他树种。在对病株进行修剪作业时,每一单株使用过的剪刀、手锯、锄头等园林工具,必须立即消毒,可在福尔马林中浸泡10分钟,然后进行下一单株的操作,以免相互感染,扩大病区。

最后是科学的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防控合欢枯萎病的重要一环,防控重点应放在近些年新移栽的合欢,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未发病区域,对于生长健壮的苗木,暂不作药剂防治处理,对于那些生长势弱的苗木,应对树冠和树干部位作药剂预防处理。对发病区域的全部合欢苗木,均应作根部灌药和枝干喷药防治处理。枝干喷药可选择23%络氨铜水剂250倍至3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800倍液、20%抗枯灵水剂400倍至600倍液等。为避免树木产生抗药性应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复喷一次,需连续喷2次至4次。根部灌药建议用30%恶霉灵500倍液或可杀得2000倍液浇灌,在树冠投影区施用,每平方米浇2公斤至4公斤药液,每10天一次,连续3至4次,注意交替用药。灌根和枝干喷药均应在合欢叶芽萌动初期使用。

《冬春种甘蔗须防凤梨病》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空气凤梨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