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板栗桃蛀螟的虫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板栗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栗果除生食、炒食、煮食或做菜外,还可加工成罐头、栗脯、栗粉、栗子羹等。并有补肾益气,止血化瘀等药用价值。花、果壳、壳斗、树皮及根均可入药,具消肿解毒之功效

桃蛀螟是危害板栗果实最凶的害虫,在我国北方各粟产区,常因此虫的危害,虫果率约占30%左右,严重的年份和危害严重的地区,虫果率可高达50%以上,不但产量受到损失而且还会使果实品质大大降低。下面把防治板栗害虫桃蛀螟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第一,诱杀成虫在栗园内适当设置黑光灯网点,诱杀成虫,效果也很好。

第二,及时脱粒栗蓬采收后,堆积5-6天,当栗蓬大部分开裂,幼虫尚未蛀入栗果时,应抓紧时间进行脱粒,可减少40%的虫果率。

第三,消灭越冬幼虫8、9月桃子采收后,严格清除虫果,防止幼虫迁出蔓延翌年成虫羽化前,彻底处理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和栗空蓬等越冬寄主;冬季消灭仓库中的越冬幼虫。

第四,药剂防治栗蓬采收后桃蛀螟在栗蓬堆积期间大量蛀食栗果,尤其在堆温升高、蓬皮沤烂开裂时大量为害。因此,这个时期是控制桃蛀螟为害的关键时期。应在栗蓬堆放开裂时,用含量为90%的敌百虫结晶体加水1000倍,均匀喷洒在栗蓬上,随喷随翻动,用药量为粟蓬重量的25%-30%,可减少80%的虫果率。或将栗蓬装入筐内,在盛药液的缸中浸一下再上堆,效果很好。

扩展阅读

防治板栗害虫桃蛀螟的技巧


桃蛀螟是危害板栗果实最凶的害虫,在我国北方各粟产区,常因此虫的危害,虫果率约占30%左右,严重的年份和危害严重的地区,虫果率可高达50%以上,不但产量受到损失而且还会使果实品质大大降低。现把防治板栗害虫桃蛀螟技巧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要想防治住桃蛀螟,就得先从这种虫子的发生规律说起。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了危害板栗果实外,也危害桃、李、否、石榴、柿、核桃和高粱、玉米、向日葵和蓖麻籽等40多种果树和作物。

据观察,它在华北地区每年发生2-3代,以3代为多。第一代幼虫危害李和早熟桃果;第二代幼虫危害玉米、向日葵花盘、蓖麻籽花穗籽粒和中晚熟桃果;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栗果。桃蛀螟的成虫于7月下旬-8月上旬开始在栗蓬的针刺间产卵,从栗蓬形成到采收都受到不同龄期幼虫的危害,尤以后期发生的幼虫危害栗蓬最为严重。栗果采收后,幼虫便随虫果一起进入堆果场、果实仓库,并且从这个果转到那个果危害。老熟幼虫还在栗果仓库内的墙壁、屋顶和堆积物缝隙中,或在向日葵花盘内吐丝做茧越冬。

摸清了桃蛀螟的发生规律后,还要看采收栗果的方法。华北地区采收粟果采用拣拾落栗和打蓬两种方法。拣拾落栗法,即等栗果充分成熟,栗蓬开裂后,每天早晨在树下拣拾一次,直到栗果落净为止。

这种方法比较费工,但可以大大减轻桃蛀螟的危害。打落栗蓬法,即当栗蓬开裂30%-40%,用长木杆打落粟蓬并拣拾落栗,然后将未开裂的栗蓬放在冷凉处集中堆积,使其后熟。这种方法给桃蛀螟危害创造了条件。因为栗蓬堆积后,呼吸加强而发热,原来钻入栗蓬里的幼虫受热后便纷纷向外爬,而为了防止高温影响栗果质量,又必须向蓬堆泼水降低温度,这时爬出来的幼虫又钻进栗蓬。它并不是钻进原来虫果,而是钻入另一个栗果,这样爬出钻入好几次,虫果率就会大大增加。

据试验记载,刚采收的栗蓬桃蛀螟虫果率仅为4.1%-7.5%,经过15天的堆积脱粒后,虫果率增加到39.4%。河北省迁西、迁安、遵化、兴隆、青龙及宽城等市、县栗产区群众反映,栗果大部虫害是在栗蓬堆积期间发生的。所以,防治桃蛀螟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第一,药剂防治栗蓬采收后桃蛀螟在栗蓬堆积期间大量蛀食栗果,尤其在堆温升高、蓬皮沤烂开裂时大量为害。因此,这个时期是控制桃蛀螟为害的关键时期。应在栗蓬堆放开裂时,用含量为90%的敌百虫结晶体加水1000倍,均匀喷洒在栗蓬上,随喷随翻动,用药量为粟蓬重量的25%-30%,可减少80%的虫果率。或将栗蓬装入筐内,在盛药液的缸中浸一下再上堆,效果很好。

第二,及时脱粒栗蓬采收后,堆积5-6天,当栗蓬大部分开裂,幼虫尚未蛀入栗果时,应抓紧时间进行脱粒,可减少40%的虫果率。

第三,消灭越冬幼虫8、9月桃子采收后,严格清除虫果,防止幼虫迁出蔓延翌年成虫羽化前,彻底处理向日葵花盘、玉米秸秆和栗空蓬等越冬寄主;冬季消灭仓库中的越冬幼虫。

第四,诱杀成虫在栗园内适当设置黑光灯网点,诱杀成虫,效果也很好。

桃蛀螟如何防治


危害作物

桃、李、杏、樱桃、梅、山楂、苹果、梨、石榴、柿、栗、柑桔、枇杷、龙眼、荔枝、芒果、无花果、木菠萝等。

危害特征

幼虫蛀果和种子,被害果内外排积粪便,常腐烂、早落。

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年生4-5代,北方2-3代,均以老熟幼虫于粗皮缝中、玉米、向日葵、蓖麻等残株内结茧越冬。武昌各代成虫盛发期:越冬代5月中下旬,第1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8月上中旬,第3代9月上中旬,第4代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世代重叠严重。北方4月下旬至5月化蛹,蛹期20-30天,各代成虫发生期:越冬代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1代7月中旬至8月下旬,第2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卵期7-8天,非越冬幼虫期20-30天,1、2代蛹期10天左右。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和糖酒醋液趋性较强,喜食花蜜和吸食成熟的葡萄、桃的果汁。喜于枝叶茂密处的果上或相接果缝产卵,1果2-3粒,多者20余粒。每雌可产卵数十粒。产卵前期3天,成虫寿命l0天。初孵幼虫先于果梗、果蒂基部吐丝蛀食、脱皮后从果梗基部蛀入果心,食害嫩仁、果肉,一般1果内有1-2头,多者8-9头。有转果习性,老熟后于果内、果间、果台等处结茧化蛹。第1代卵主要产在桃、杏等核果类果树上,早熟品种落卵较多。第2-3代卵多产于梨、柿、栗、石榴和农作物上,幼虫为害至9月下旬陆续老熟,寻找适当处所结茧越冬,发生迟者以第2代幼虫越冬。天敌有黄眶离缘姬蜂、广大腿小蜂。

防治方法

(1)越冬幼虫化蛹前处理向日葵、玉米、蓖麻等寄主植物的残体,消灭其中幼虫。

(2)果树在幼虫越冬前树干束草诱集越冬幼虫,冬季刮除老翘皮,连同束草集中处理消灭其中幼虫。

(3)有条件可设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成虫。

(4)及时摘虫果、清理落果,集中处理消灭其中的幼虫和蛹。

(5)药剂防治:应在卵盛期至孵化初期施药,毒杀卵和初孵幼虫,使用药剂参考桃小食心虫。

(6)有条件者于成虫产卵前进行果实套袋,对多种种子果实害虫均有防效。测报方法:可用性诱剂和查卵果率来指导树上药剂防治,具体方法参考桃小食心虫。

石榴“桃蛀螟”的危害、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桃蛀螟是危害石榴的第一大虫害,对李、梅、梨、柿以及向日葵、玉米等作物也能造成危害。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石榴桃蛀螟的危害、特征习性及防治方法。

1、分布与危害

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桃蛀虫,在我国各石榴产区均有分布,是石榴最主要的害虫。据河南石榴产区调查,一般发生年份虫果率为70%,较轻年份也有40%~50%,严重年份可达90%或几乎绝收。在群众中流传着“十果九蛀”的说法。被害果实腐烂并造成落果或干果挂在树上,失去食用价值。危害时,幼虫从花或果的萼筒处钻入的占60%~70%,从果与果、果与叶、果与枝的接触处钻入的占30%~40%。

2、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0~12mm,翅展24~26mm,全体黄色。胸部、腹部及翅上都具有黑色斑点。前翅有黑斑27~29个,后翅14~20个,但个体间有变异。触角丝状,长达前翅的一半。复眼发达,黑色,近圆球形。腹部第1和第3~6节背面有3个黑点,第7节有时只有1个黑点,第2、8节无黑点。雌蛾腹部末节呈圆锥形;雄蛾腹部末端有黑色毛丛。

(2)卵。椭圆形,长0.6~0.7mm;初产时乳白色,2~3d后变为橘红色,孵化前呈红褐色。

(3)幼虫。成熟幼虫体长22~25mm,头部暗黑色;胸部颜色多变,暗红色或淡灰色或浅灰蓝色,腹部多为淡绿色。前胸背板深褐色;中后胸及1~8腹节各有大小毛片8个,排成2列,即前列6个后列2个。

(4)蛹。褐色或淡褐色,体长约13mm,翅芽发达。第6~7腹节背面前后缘各有深褐色的突起;上有小齿1列,末端有卷曲的刺6根。

3、生活史与习性

桃蛀螟在我国各地每年发生代数不一,北方各省2~3代,湖北、江西5代,黄淮地区一般1年发生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或蛹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虫化蛹,下旬羽化产卵;5月中旬发生第1代;7月上旬发生第2代;8月上旬发生第3代;9月上旬为第4代,之后进入越冬休眠期。越冬场所主要为残留在果园内树上、树下的僵果,石榴园周围的玉米、高粱、向日葵秆,树皮裂缝及堆果场和其他残枝败叶中。

成虫羽化集中在20时至翌日凌晨2时。成虫昼伏夜出飞翔取食、交尾、产卵,尤以20~22时最盛。羽化后1d交尾,2d产卵,卵散产15~62粒。产卵期为2~7d。产卵场所一般为石榴果实萼筒内,其次是两果相并处和枝叶遮盖的果面或梗洼上。成虫对黑光灯趋性强,对糖醋液也有趋性。卵7d左右开始孵化。

在石榴园内,从6月上旬到9月中旬都有幼虫发生和为害,时间长达3~4个月,但主要以第2代危害最重。7月中旬常发现一果内有“2代同堂”现象,尤以第1代、第2代重叠常见。幼虫钻蛀部位较固定,一般从花或果的萼筒、果与果、果与叶、果与枝的接触处钻入。初孵幼虫啃食花丝或果皮,随即蛀入果内,幼虫蛀入果实后,食掉果内子粒及隔膜,同时排出黑褐色粒状粪便,堆集或悬挂于蛀孔部位。

4、防治方法

(1)消灭越冬幼虫及蛹。采果后至萌芽前彻底摘除树上及捡拾树下僵病虫果及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清除果园周围的玉米、高粱、向日葵、蓖麻等遗株,进行深埋或烧毁;刮除树上老翘皮、朽木,并用1∶1的黏土和1%的1605粉剂合成药泥堵塞树洞,涂抹树上裂缝,可有效消灭越冬幼虫及蛹;随时摘除和捡拾树上地下虫果并深埋;解除树干上旧麻袋、草绳等绑缚物,集中焚毁。

(2)诱杀成虫。从4月下旬起,可在园内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性诱芯等诱杀各代成虫。

(3)果筒塞药棉或药泥。用2%杀螟松粉剂、甲敌粉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5%磷菊酯1000倍液的药棉,或用500倍50%辛硫磷掺黄土制成泥团,在花凋谢后子房开始膨大时,将药棉或药泥塞入萼筒。

(4)种植诱集作物诱杀。利用桃蛀螟对玉米、高粱、向日葵趋性强的特性,在石榴园内或四周种植诱集作物,集中诱杀。一般种植玉米、高粱或向日葵300~450株/hm2。

(5)药剂防治。花期喷洒20%杀灭菊酯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2~3次。7月上中旬喷洒2.5%溴氰菊酯3000~5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1~2次。8月上中旬喷洒50%辛硫磷2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1~2次,此期也可喷洒90%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桃蛀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采果前7~10d可喷1次50%敌敌畏1000倍液。

(6)果实套袋。于花谢后子房开始膨大时套袋可有效预防桃蛀螟。

桃树重要害虫——桃蛀螟


桃蛀螟(DichocrocispunctiferalisGuenee),又名桃蠹、桃斑蛀螟,俗称蛀心虫、食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此虫散布较广,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区均有散布。桃蛀螟除为害桃、苹果、梨、李、梅、板粟、核桃、杏、柿、无花果、荔枝、龙眼、芒果、木菠萝、石榴、枇杷、山楂等果树的果实外,还可为害向日葵、玉米、高梁等。

损害状?幼虫孵化后多从果蒂部或果与叶及果与果相接处蛀入,蛀入后直达果心。被害果内和果外都有大批虫粪和黄褐色胶液。幼虫老熟后多在果柄处或两果相接处化蛹。

形态特点?成虫体长约12毫米,全体鲜黄色,前后翅上散生许多小黑斑,雄蛾尾端有一丛黑毛。

卵扁椭圆形,长约0。6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渐变红褐色。幼虫老熟时体长1520毫米,体背淡红色,各体节都有粗大的灰褐色斑。

蛹长约1215毫米,褐色,尾端有臀刺6个。

生活史及习惯?以老熟幼虫在向日葵籽及玉米、高粱果穗和残株内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较强趋旋旋光性;以枝叶较密及留果较多的树上,以及两果相接处产卵较多。早熟品种上见卵通常较中、晚熟品种为早。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3代,南方地区一年发生45代,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蛀害桃果为主,第三、四代转害玉米、高梁、向日葵等作物。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下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卵顶峰,以后各代多世代堆叠。

防治方法

1冬季及时销毁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残株,消灭越冬幼虫。

2桃树合理修剪,合理留果,避免枝叶和果实密接。

3喷约防治:不套袋的果园,要节制第一、二代成虫产卵顶峰期喷药。有效药剂: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桃树品种不同,受害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喷药时间和次数也不相同。据南京地区经验,通常早熟品种载药两次,第一次5月下旬末,第二次6月上中旬之间。中熟品种喷3次,第一次6月初,第二次6月中、下旬之间,第三次7月上旬,如7月初采收,第三次不必喷。晚熟品种喷4次,第一次6月上、中旬间,第二次6月下旬,第三次7月上、中旬间,第四次7月下旬。

4节制越冬代成虫产卵盛期前(5月下旬前)及时套袋保护。可兼防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卷叶蛾等多种害虫。

5桃园内不可间作玉米、高粱、向日葵等作物,减少虫源。

园林植物香椿蛀斑螟的防治方法


【危害】危害香椿的枝干,从4~5年生幼树到数十年大树均受其害。幼树主干受害后,常致整株死亡,大树枝条受害引起枯枝。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40毫米左右,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被有灰白色与灰褐色混杂的鳞片。前翅较狭,为灰褐色,具有一层睹红褐色鳞片,尤以翅中部较明显。亚缘线由6个黑褐色小点组成近‘3’字形横纹,前翅中室下缘,近基部有一排毛栉.后翅淡灰白色。

(2)卵灰褐色,卵圆形,略扁,直径0.8~1.0毫米。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38毫米,棕褐色体。末具钩状臀刺6枚,中部4枚,两侧各1枚。外被灰白色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旬上旬越冬幼虫开始爬出取食。5月初开始爬出虫孔,另寻皮缝,虫孔口凹陷处,吐丝缀合虫粪,结茧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中旬达羽化盛期,下旬为末期。成虫常在17~19时羽化,次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将卵产于树干皮缝伤口处。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内,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受害轻者伤口可以愈合,枝干上留下粗肿的愈伤组织,重伤口则不能愈合,枝干上下形成孔洞,并裸露木质部,伤口处排出褐色粪便和流胶,粘附树体。

【防治方法】

(1)合理修枝,剪除被害虫枝,予以烧毁。

(2)越冬幼虫早春爬出取食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1000~2000倍敌敌畏乳剂,或1000倍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毒杀幼虫。这是全年防治最关键的一环。

桃白条紫斑螟防治


桃白条紫斑螟(Calguiadefiguralis)别名桃白纹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此虫在国外已知分布于日本、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国内已知在河北省涿县和山西省晋中、晋南地区有所发生。为害桃、杏、李。

幼虫食叶,初龄啮食下表皮和叶肉,稍大在梢端吐丝拉网缀叶成巢,常数头至10余头群集巢内食叶成缺刻与孔洞,随虫龄增长虫巢扩大,叶柄被咬断者呈枯叶于巢内,丝网上粘附许多虫粪。

【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至暗灰色,各腹节后缘淡黄褐色;触角呈丝状,雄鞭节基部有暗灰至黑色长毛丛略呈球形;前翅暗紫色,基部2/5处有1条白横带,有的个体前缘基部至白带亦为白色;后翅灰色外缘色暗。卵扁长椭圆形,初淡黄自渐变淡紫红。幼虫头灰绿有黑斑纹,体多为紫褐色,前胸盾灰绿色,背线宽黑褐色.两侧各具2条淡黄色云状纵线,故体侧各呈3条紫褐纵线,臀板暗褐或紫黑色;低、中龄幼虫多淡绿至绿色,头部有浅褐色云状纹,背线宽深绿色,两侧各有2条黄绿色纵线。蛹头胸和翅芽翠绿色,腹部黄褐色,背线深绿色,尾节背面呈三角形凸起暗褐色,臀棘6根茧纺锤形,丝质灰褐色。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3代,在树冠下表土中结茧化蛹越冬,少数于树皮缝和树洞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5月上旬至6月中旬,第l代成虫发生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1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下旬开始老熟入土结茧化蛹,蛹期15天左右。第2代卵期1013天,7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中旬开始老熟入土结茧化蛹越冬。前期由于防治蚜虫、食心虫喷药,田间很少见到为害。早熟桃采收以后,为害逐渐加重,幼虫发生期很不整齐,在1个梢上可见到多龄态幼虫共生。幼虫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春季越冬幼虫羽化前,翻树盘消灭越冬蛹。结合修剪、剪除虫巢,集中烧掉或深埋。

幼虫发生期喷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25%灭幼脉悬浮剂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40005000倍液;4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乳剂3000倍液喷雾。

豆角豇豆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豇豆螟是豆角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其幼虫钻蛀在豆荚内取食豆仁,一般喷洒农药很难将其杀死。许多菜农连续多次喷药,甚至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不仅浪费劳力加大成本,而且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消费者健康。

豇豆螟主要危害豆角,随春季豆角上棚后开始出现。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或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为害严重时虫蛀豆荚率达到70%,雨天造成豆荚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菜农收益。

由于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3龄以上幼虫钻蛀荚中,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虫应特别注意技巧,抓住其薄弱环节和关键时期用药才能达到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管理上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虫。因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

2、及时清理田间脱落的花蕾,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田间虫源数量。

3、喷药杀豆荚螟要坚持治蕾为主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把握在晴天的上午810点,即花苞开放期。另外,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喷药12次可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

4、使用的药剂要求对豆角花和幼荚无药害,并有较好的渗透。建议选用以下药剂:阿锐宝(45%乳油)10002000倍;安雷特(25%乳油)15002000倍;锐宁(25%乳油)2000倍;农斯特(40%乳油)15002000倍;速凯(44%乳油)20003000倍。

杨桃蛀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


杨桃蛀果蛾幼虫只为害果实,小幼虫蛀果后,蛀孔溢出水珠状汁液,干涸呈白色膜痕。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幼果期受害果变畸形。幼虫将粪便排在果内,失去食用价值。现将杨桃蛀果蛾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杨桃蛀果蛾生活习性

中国北方年发生1~2代,6~7月间成虫大量羽化,7~8月为第1代幼虫为害期,8月下旬幼虫老熟,结茧化蛹,8~10月初发生第2代。

杨桃蛀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毫米左右、宽8~9毫米。体扁椭圆形。灰褐色,略带紫红色。触角5节,第2节比第3节长,第4节两端和第5节基部黄色。胸背和前翅布满黑褐色刻点。卵似杯状,灰白色。20~30粒排列成卵块。

若虫体略成扁圆形,黑褐色,背部有黑斑。黄斑蝽成虫体长20~30毫米,宽8~11毫米。灰褐色,体背和前翅密生许多黄色斑点。触角黑色。卵横径1.8毫米,圆筒形。淡黄白色。12粒聚成一团。若虫初龄胸、腹有许多红、黄、黑相间的横纹。2龄体灰黑色,腹部背面有6个红黄色斑点。

杨桃蛀果蛾防治方法

(1)出土期防治:5月下旬在果园设置桃蛀果蛾性诱剂诱捕器。当开始诱捕到成虫时,在树冠下喷洒25%对硫磷微胶囊剂,每亩0.5公斤加水300倍药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每亩0.3公斤加水300倍。半月以后喷第二遍。

幼虫出上始期也可喷洒昆虫寄生线虫-一芜菁夜蛾线虫。每平方米施入线虫60~80万条。施线虫一次相当施用两次农药的效果。施线虫前如土壤水分不足,应先灌水后施线虫。

(2)树上喷药防治:利用性诱剂测报,在成虫发生始盛期,大体在6月下旬,喷布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杀蛀果的初孵幼虫,有效控制期可达一月之久。此时喷布水胺硫磷并可兼治叶螨。

防治桃蛀果蛾也可使用50%对硫磷乳油1500倍液,10天后喷第2遍。8月上旬和下旬第二、三代卵盛期,喷布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20%氰戊菊酯3000倍或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8月份喷药防治,根据卵果率l%的防治指标,因品种施药,既减少施药面积,也有利于保护果园的自然天敌。

园林植物香椿蛀斑螟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危害】危害香椿的枝干,从4~5年生幼树到数十年大树均受其害。幼树主干受害后,常致整株死亡,大树枝条受害引起枯枝。

【形态特征】(1)成虫体长15毫米,翅展40毫米左右,全体灰褐色。触角丝状。复眼黑色,球形。胸部被有灰白色与灰褐色混杂的鳞片。前翅较狭,为灰褐色,具有一层睹红褐色鳞片,尤以翅中部较明显。亚缘线由6个黑褐色小点组成近3字形横纹,前翅中室下缘,近基部有一排毛栉.后翅淡灰白色。

(2)卵灰褐色,卵圆形,略扁,直径0.8~1.0毫米。

(3)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38毫米,棕褐色体。末具钩状臀刺6枚,中部4枚,两侧各1枚。外被灰白色椭圆形茧。

【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枝干内越冬。来年3月下旬至4旬上旬越冬幼虫开始爬出取食。5月初开始爬出虫孔,另寻皮缝,虫孔口凹陷处,吐丝缀合虫粪,结茧化蛹。蛹期1个月左右。6月上旬开始羽化成虫,中旬达羽化盛期,下旬为末期。成虫常在17~19时羽化,次日即可交尾产卵。夜间将卵产于树干皮缝伤口处。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内,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食。受害轻者伤口可以愈合,枝干上留下粗肿的愈伤组织,重伤口则不能愈合,枝干上下形成孔洞,并裸露木质部,伤口处排出褐色粪便和流胶,粘附树体。

【防治方法】(1)合理修枝,剪除被害虫枝,予以烧毁。

(2)越冬幼虫早春爬出取食时,采用化学防治,可用1000~2000倍敌敌畏乳剂,或1000倍杀螟松,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施,毒杀幼虫。这是全年防治最关键的一环。

樟树樟丛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樟丛螟,又叫樟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对樟树的危害较大,现将樟树樟丛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症状

樟丛螟初孵幼虫群集吐丝缀合两叶片或卷单叶,啃食叶肉,随着虫龄增长,食量逐渐增大,将附近的枝叶嫩梢缀合,形成鸟巢状的虫包,每只虫包内有幼虫数条或数十条,同一包内幼虫虫龄相差很大,严重时可将樟叶、嫩梢吃尽,树冠上挂满虫包,影响樟树生长和观赏。每年秋季调查,疏于防治的樟树单株有虫包百只以上。

防治方法

1、加强调查监测,掌握低龄幼虫盛期及时防治。

低龄幼虫(二片樟叶缀起时)覆盖物少,且耐药性差,最容易治灭,是防治的最佳期,因此,必须根据虫情预报和经常的实地调查,掌握每代樟丛螟低龄幼虫盛期,因地制宜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2、选用高效、低毒、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的对口农药

樟丛螟幼虫躲藏隐蔽、发生期长,樟树叶又具蜡质,防治农药应选用高效、渗透性强、持效期长的品种,行道树、风景林等施药还应兼具低毒。经过多年的筛选和总结实践经验,同时兼顾樟叶蜂、叶螨、蚧壳虫等其它害虫,可选用以下几种:

1%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40%毒丝本乳油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

3、保证施药质量,改进植保器械,提高防治效果

施药应做到压力足,全株树叶均匀喷透,淋湿虫包,并打透树冠内膛,根据樟丛螟的生物学特性,喷药宜在早晚进行,以提高防治效果。施药后要及时检查防治质量,发现存活幼虫仍较多应立即补治。由于常用的手动式喷雾器扬程低,影响施药质量和进度,同时对施药人员也不安全,因此有条件的要逐步改用扬程高(五米以上)的机动喷雾机,这也十分有利于虫情严重时的快速突击防治.

4、人工摘除虫包,减少虫源和危害

对树上的有虫包可采取人工摘除,集中烧毁或踩灭,以减少虫源和危害。

5、冬季加强养护管理

树干高1米左右涂白用生石灰+硫磺+食盐+水(比例为:10:1:1:40)搅拌均匀后涂白。一方面阻止老熟幼虫下树结茧在浅土层越冬;另一方面也可春季阻止幼虫上树。樟树周围进行松土,除去越冬老熟幼虫。

桃小食心虫即(桃蛀果蛾)怎样防治


【虫害名称】:桃小食心虫,桃小实虫、桃蛀虫、桃小食蛾、桃姬食心虫、枣蛆,简称桃小。

【危害作物】:苹果、花红、海棠、梨、山楂、榲桲、桃、李、杏、枣、木瓜等。

【危害症状】:为害苹果、梨、枣较严重。为害苹果等仁果幼虫多由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俗称淌眼泪,不久干涸呈白色蜡质粉末,蛀孔愈合成一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常直达果心,并在果肉中乱串,排粪于隧道中,俗称豆沙馅,没有充分膨大的幼果受害多呈畸形、俗称猴头果。为害枣、桃、山楂等多在果核周围蛀食果肉,排粪于其中。被害果品质降低,有的脱落,严重者不能食用,失去经济价值。

【生活习性】:北方年生l-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冬茧越冬,在树干周围一米范围内3-6厘米以上土层中占绝大多数。越冬幼虫出土期,因地区、年份和寄主的不同而异,出土盛期一般在5月下至6月中旬,有时延续60多天,雨后土壤含水达10%以上进入出土高峰,干旱推迟出土。越冬幼虫出土始期与温度有关,出土前一旬平均气温一般为16.9℃,地温为19.7℃。越冬幼虫出土后,一天即可做成纺锤形夏茧,在其中化蛹,蛹期半月左右,6月中旬陆续羽4L,至7月上旬或8月中旬结束,羽化交尾后2-3天产卵,散产,仁果类树多产于萼洼处,枣树多产于叶脉分杈或梗洼处,每雌产卵高者可达百余粒,一般40-50粒,产卵对苹果等品种有明显的选择。成虫寿命6-7天,昼伏夜出,无明显趋光性,卵期一周左右,孵化后多白果实中、下部蛀入果内,不食果皮。幼虫为害20-30天老熟脱果,入土结冬茧越冬。8月下旬以后脱果者只发生一代,7月下旬以前脱果者发生2代。枣和梨树上只发生一代,并比苹果迟20天左右。幼虫天敌有齿腿姬蜂和甲腹茧蜂。

【预报预测】:(1)越冬幼虫出土期测报:一是选上年发生严重的树5株,(或于秋季采收时取大量虫果堆放测报树下,幼虫脱果后收取虫果),于越冬幼虫出土前,将树盘整平耙细,筛上一层细土,在距树干60厘米范围内,均匀放瓦片15-20片。开始每2-3天检查一次,有无出土幼虫或夏茧,记数后将虫取出,发现有幼虫之日即幼虫开始出土期,此后每天上午检查一次,若天天都有幼虫出土,且数量日趋增加,表示幼虫开始进入出土盛期,只需一次施药的果园,应立即进行地面施药。或用性诱剂挂于田间,根据果园大小,挂2-4个,置诱芯于水盆上,挂在树北侧高1-1.5米的外围枝上。每天定时检查一次,记载所诱桃小成虫数,将虫捞出,当第一次诱到成虫时,应进行地面施药。(2)调查卵果率,即当性诱剂诱到第一头成虫后(未进行性诱者,一般自7月中旬开始),每5天查一次卵果率。调查卵果可采用定果调查,即选主栽品种5株,均匀分布园内,每株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高约1.5米处,每方位定果20-40个,5天查卵一次,记数后将卵抹除,当累计卵果率达2-3%时开始树上施药。也可随机调查,即不定株,也不定果,每次随机取果调查,一般抽查总株数3-5%,1000-3000株者抽1%,3000株以上者抽查0.5%。每株仍按上述5个方位连续取20个果(每株百果),记录卵数,五天调查一次,当一次调查卵果率达1%时,树上开始施药。如人力不足,每次至少应调查5株以上为宜。

【防治方法】:对此虫防治欲得最佳效果,关键是做好测报工作,采取树下防治为主,树上防治为辅,人工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1)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果实套袋,于产卵前套完,9月上旬去袋,可防治多种食果害虫,获得无农药果实(绿色食品)。(2)越冬幼虫出土盛期后,在树冠下培土6-9厘米,或树冠下覆盖地膜,防止成虫出土。

芸豆斑荚螟的虫害防治方法


芸豆又称四季豆、刀豆、菜豆。它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和阿根廷,中国在16世纪才开始引种栽培。现将芸豆斑荚螟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芸豆斑荚螟为害特点:

幼虫危害叶、蕾、花及豆荚,卷叶危害或蛀入荚内取食幼嫩籽粒,荚内及蛀孔外常堆积粪便,轻者把豆粒蛀成缺刻、孔洞,重则把整个豆荚蛀空,受害豆荚味苦,造成落蕾、落花、落荚和枯梢。

芸豆斑荚螟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灰褐色或暗黄褐色;前翅狭长,沿前缘有一条白色纵带,近翅基有一条黄褐色宽横带;后翅黄白色,边缘色泽较深。卵椭圆形,乳白至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背面紫红色,腹面绿色;前胸背板上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个黑斑,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蛹外包白色丝茧。

芸豆斑荚螟生活习性:

每年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或晒场附近的土表下结茧越冬。第二年春天4-5月成虫陆续羽化出土,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伏,有趋光性,飞行能力不强,在花蕾、嫩荚、嫩叶或叶柄上产卵。初孵幼虫蛀食嫩荚和花蕾,3龄后蛀入荚内食豆粒,可转荚危害,l0-11月老熟幼虫入土越冬。豆荚斑螟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发生严重。

芸豆斑荚螟防治方法:

(1)豆类作物或豆科绿肥作物连作或邻作,可进行水旱轮作。

(2)冬、春季幼虫越冬期进行灌溉,可使越冬幼虫大量死亡。

(3)收获后及时翻耕,消灭土中的幼虫和蛹。

(4)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每667平方米用1.5千克或干菌粉0.5千克加细土4.5千克。

(5)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卷叶和果荚。

(6)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7)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期可喷药防治,可选用25%天达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倍液、2%天达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10%除尽悬浮剂1500倍液、5%卡死克可分散液剂1500倍液、10%高效灭百可乳油15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5%锐劲特胶悬剂2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等,每隔7天一次,可喷药1-3次。

《板栗桃蛀螟的虫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