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河南桧黄化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河南桧在庭园中用途极广,因其四季常青,树冠美观,在公园及庭院中可孤植、行植或丛植,作绿篱,行道树,以供观赏。又因生长慢,耐修剪,可作绿篱还能做其他松柏类的砧木。用桧柏还可以作桩景、盆景材料,系我国特有的造型树。

河南桧产中国东北南部及华北等地,北自内蒙古及沈阳以南,南至两广北部,东自滨海省分,西至四川、云南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也产。

河南桧为乔木,高达20m,胸径达3.5m;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老树则成广卵形,球弄散或钟形。树皮灰褐色呈纵条剥离,有时呈扭转状。老枝常扭曲状;小枝直立,亦有略下垂的。冬芽不显著。叶有两种,鳞叶交对生,多见于老树或老枝上;剌叶常3枚轮生,长0.6-1.2cm,叶上面微凹;有2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极少同株;雄球花黄公,有雄蕊5-7对,对生;雌球花有珠鳞6-8,对三年成熟,熟时暗褐色,被白色粉,果有1-4粒种子,卵圆形。子叶2,发芽时出土。花期4月下旬,果多次年10-11月成熟。园林用途:在庭园中用途极广。作绿篱,行道树,还可以作桩景、盆景材料。

河南桧黄化病的症状

受害初期叶片发黄,后呈现黄白色,尤以新叶表现的最为明显。严重时叶片组织坏死,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随后全株慢慢会枯死。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通常因北方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碱盐较多,可被植物利用的二价铁离子在碱性土中变成不溶性的三价铁离子,影响植物吸收,造成植物生理缺铁,导致黄化病。

在采取的防治措施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

1、栽植时,施用堆肥、绿肥或其他有机肥料,有利于植株对土壤中铁的吸收,也可将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至3公斤,油粕5至7.5公斤,粪10至15公斤,水200至250公斤混合,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

2、调和土壤酸碱性。可浇0.1%至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溶液的pH值为4.7,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改善嫩叶黄化现象。wWw.zW59.com

3、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喷施叶片正、背面,3天1次,持续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延伸阅读

软叶刺葵黄化病病害防治


软叶刺葵属棕榈科、刺葵属,常绿木本植物。原产东南亚地区,老挝分布最多。我国有引种栽培,全国各地均有少量栽培。为人们喜爱的室内观叶植物。

软叶刺葵由于植物生长受多个因素影响,引起黄化的原因也较多,如缺铁黄化,日灼黄化,缺光、缺肥、低温黄化等。

(1)缺铁黄化。南方土壤为偏酸性,北方土酸为偏碱性,铁元素溶解状态低,使软叶刺葵得不到充足铁元素,可在土壤中直接放入硫酸亚铁,或浇灌、喷施500倍硫酸亚铁水溶液。经常使用可使软叶刺葵叶子浓绿而光亮。

(2)日灼黄化。北方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强烈阳光很容易使软叶刺葵叶片灼伤,特别对于家庭种植软叶刺葵,水泥地面温度更高,发生几率也更大。日灼轻时只是叶片发黄,严重时小叶中部变成灰白色。发病时应移阴凉处或减少光照时间,特别是避开中午强光,同时可在地面、叶面喷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该病发生较轻时尚可恢复,严重时则无法恢复。

(3)缺肥、缺光、低温黄化。软叶刺葵在布置宾馆、会场时,由于长时间摆放,光线不足,温度低,缺肥或浇水太多等原因,而使下部叶片逐渐枯黄死亡,甚至根部腐烂。这时应将软叶刺葵下部老叶剪除,同时移到温度较高上,逐渐增强光照,并施入薄肥,增强树势。对于根部已经腐烂的软叶刺葵,应将叶片全部剪除重新扦插。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呈严重发生趋势。现就该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建议做一下介绍,可供参考。

一、发病症状

染病番茄植株矮化,顶部叶片黄化、变小,叶缘上卷,发病早的植株严重矮缩,不能正常开花结果。发病晚的仅上部叶片和新芽显症,结果小,红不透,无法食用。

二、发病原因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主要由烟粉虱传播,烟粉虱获毒后终生传毒,因此,烟粉虱为害重的棚室,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及流行。但烟粉虱的卵不传毒,种子和机械摩擦不传毒。此外,施用氮肥过量,植株柔嫩、排水不良等发病较重。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该病对番茄植株侵害越早,发病率越高,所以预防要从育苗期抓起。选用抗病品种,做到早防早控。苗床周围杂草要除干净,苗床土壤要进行消毒处理,减少病源。用806植物生长液或基因活化剂浸种。苗床用806植物生长液300倍液喷后整地,并覆盖40-60目防虫网隔离害虫迁飞入棚。

2.重防烟粉虱。一定要重视烟粉虱的防治。可用异丙威熏蒸,穿插喷雾;或者每隔7-10天选用阿维菌素、扑虱灵、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螺虫乙酯、呋虫胺等全田喷施,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3.农业措施。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保持田间湿润。施肥灌水要少量多次,适时放风,避免棚内高温,调节好温湿度。增施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生长期可用806植物生长液冲施或灌根,结合喷施基因活化剂,提高植株的免疫力。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残枝落叶,以减少虫源。在绑蔓、整枝、打杈、蘸花和摘果等操作时,应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或磷酸三钠溶液充分擦洗,减少人为的传播。

4.实行轮作换茬。发病严重的地块要与茄科以外的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如换茬种植黄瓜、豆角、葡萄等,避免间套作和连作,减少和避免番茄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育苗地和栽植棚地应彻底清除带毒杂草,减少毒源;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喷施爱多收或植宝素,增强寄主抗病力。

5.药剂防治。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1∶20-40倍液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能增强番茄耐病性。在发病初期(一般在5-6叶期)开始喷药保护,配方为一桶水(15公斤)+10克尿素+12克安泰生+宁南霉素500倍液+芸苔素或爱多收6000倍液,4天喷1次,下午3-4点喷药,连续喷3次。

桑黄化型萎缩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发病初期枝条顶端的叶片变小,变薄,并稍向反面卷缩,叶黄化,但下部叶片仍较大,而出现上小下大的塔状,故有塔桑之称,病情发展后,病叶更加缩小,叶片向反面明显卷缩,色黄,质粗,由于腋芽萌发,生出细小而短的丛生侧枝,侧枝的节间很短,下面较大的老叶提前黄化而脱落。病枝一经夏伐,病势更重,常直接生出瘦小的叶片。侧枝因节间过短乃至不能辨别,新的腋芽又再发生,故丛生如同一个短小的鸡毛帚。1株桑树往往先1枝发病,然后蔓延全株。病枝易受冻害而成枯梢。病株的细根变褐枯萎,不能结桑椹,萌芽期比健株提早,往往在发病后2~3年内枯死。也有老树感病后,能维持5~6年以上不致全株枯死的。

病原桑黄化型萎缩病也是由一种类菌原体(MLO)引起的系统性病害,据我国对病树组织的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类菌原体双层界膜淸楚,宽度约为10nm,椭圆形,大小在250~800nm,内部充有核质样的纤维状物质。此外,在病组织中还观察到一种类似病毒的棒状质粒,直径20~24nm.

侵染循环类菌原体在病树中越冬,第2年通过嫁接及媒介昆虫拟菱纹叶蝉和菱纹叶蝉传播。病原类菌原体在虫体内的循回期为24天以上。

发病条件品种间感病性差异大,如红皮大种、火桑、荷叶白等品种易感病。低、中龄桑树比老龄树易感病。夏伐过迟,秋叶采得过多的发病也较多。

防治

1.栽植抗病品种,如湖桑199、团头荷叶白等。

2.合理采伐,合理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3.及时挖除病树,以减少病原。

4.药剂治疗病树和对媒介昆虫的防治,请参见桑萎缩型萎缩病的相应部分。

园林植物刺柏黄化病的防治


刺柏是一种常见的绿篱,它四季常绿,易修剪,树形美观,还可修剪成各种造型。前一段时间,我单位的刺柏绿篱出现了大面积发黄现象,经过仔细检查,没有发现病虫害,在对其土壤进行pH值测定后,发现其pH值偏碱性,因此诊断出刺柏得了黄化病。

黄化病的症状是受害初期叶片发黄,后呈现黄白色,尤以新叶表现的最为明显。严重时叶片组织坏死,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随后全株慢慢会枯死。

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通常因北方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碱盐较多,可被植物利用的二价铁离子在碱性土中变成不溶性的三价铁离子,影响植物吸收,造成植物生理缺铁,导致黄化病。

因此我们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

1、栽植时,施用堆肥、绿肥或其他有机肥料,有利于植株对土壤中铁的吸收,也可将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至3公斤,油粕5至7.5公斤,粪10至15公斤,水200至250公斤混合,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

2、调和土壤酸碱性。可浇0.1%至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溶液的pH值为4.7,使碱性土壤变为酸性土壤,改善嫩叶黄化现象。

3、经常浇施硫酸亚铁溶液,会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铁成分过多,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乙酸二钠0.14克,硫酸亚铁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来水中,喷施叶片正、背面,3天1次,持续数次,可获得良好效果。

辣椒疮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落叶病,是辣椒重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时,常引起早期大量落叶、落花、落果,影响产量。

(1)主要症状

其典型症状是病部隆起疮痂状的小黑点,引起落叶。幼苗子叶初生水浸状银白色小斑点,后变为暗色凹陷的病斑,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落叶,导致死亡。成株叶片染病,呈水浸状黄绿色小斑点,后呈不规则形,病部边缘暗绿色稍隆起,呈疮痴状。

受害重的叶片边缘和叶尖变黄,最后干枯脱落。茎部病斑呈不规则形条斑或斑块,后木栓化隆起,纵裂成疮痂状。果被害,开始有黑色隆起的小黑点,后扩大为长圆形或圆形的黑色疮痂斑。潮湿时,疮痂中间有菌脓溢出。

(2)发病规律

此病由辣檄斑点黄单孢细菌侵染引起。病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初侵染源。该菌与寄主叶片接触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在细胞间隙繁殖,致使表皮组织增厚成疮痂状,病痂上溢出的菌脓借雨水反溅或昆虫传播蔓延。

此病易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尤其是大风大雨后暴晴易诱发病害的严重发生与流行。病菌发育适温为27-30℃,如果长期高温高湿,叶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疮痂而迅速扩展为叶缘桔焦或叶片上形成很多小斑点,从而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在连作地、低洼地、排水不良、缺肥生长差的地块,发病也较重。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如湘研3号、6号、11号、12号、19号、新皖椒1号、洛椒4号等品种比较抗病。

②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浸种10分钟,之后移人常温水中浸种催芽后播种或用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

③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块,与非茄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

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5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

李树疮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李树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亦为害枝梢和叶片。对李树危害较大,现将李树疮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斑点,逐渐扩大,至果实近成熟期,病斑呈暗紫或黑色,略凹陷。发病严重时,病斑密集,聚合连片,随着果实的膨大,果实龟裂。新梢和枝条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病斑,继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病健组织界限明显。

2、病原

Cladosporiumcarpophilunm为嗜果枝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短,簇生,不分支或偶有一次分支,暗褐色,有分隔,稍弯曲。分生孢子单生或呈短链状,单胞,偶有双孢,圆柱形至纺锤形或棍棒形,有些孢子稍弯曲,近无色或浅橄榄色,孢痕明显。

3、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在枝梢病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气温上升,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在我国南方桃区,5~6月发病最盛;北方桃园,果实一般在6月份开始发病,7~8月发病率最高。果同低湿,排水不良,枝条郁密等均能加重病害的发生。

4、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结合修剪,认真剪除病枝、枯枝,清除僵果、残桩,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雨后排水,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

(2)早春发芽前将流胶部位病组织刮除,然后涂抹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或喷石硫合剂加80%的五氯酚钠200~3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铲除病原菌。

(3)生长期于4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20天用刀纵、横划病部,深达木质部,然后用毛笔蘸药液涂于病部。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80%乙蒜素乳油50倍液、1.5%多抗霉素水剂100倍液处理。

玄参斑点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玄参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功能滋阴降火、解毒、利胭。现将玄参斑点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36mm,紫褐色,边缘色泽略浅,斑上生有少量黑色小点。

2、病原

PHyl10stictascrophulariaeSacc.称玄参叶点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散生,近球形,突破表皮,器壁浅褐色,膜质,大小80一107m。分生孢子近椭圆形,单胞无色,两端较圆,大小572.53(m)。此外Phyl10stictascrophularineaSacc.称玄参小叶点霉,也可引起该病。但叶斑较小,大小13mm,圆形或多角形,中间灰白色,边缘紫色,上生许多小黑点。

3、发病规律

两种叶点霉菌均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落叶上越冬。此外病株根芽也可能带菌。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溅传播。79月玄参生长中后期雨多或田间湿度大易发病。

4、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实行23年轮作。

(2)选用无病种芽,再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消毒l0分钟。

(3)发病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1:1:160倍式波尔多液。

南瓜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南瓜病毒病由多种病毒引发,症状表现复杂,但很容易与其他真菌、细菌类病害区分开。现将南瓜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病原

CMV(黄瓜花叶病毒)、WMV(西瓜花叶病毒)、TRSV、ZYMV

2、症状

该病多表现出花叶特征,发病初期叶片上大叶脉之间的叶肉变为淡绿色或黄绿色,随病情发展,花叶症状趋于严重。有时茎及叶柄也出现褪绿斑块,还可能表现为叶片黄化。果实发病时,多表现为皱缩,或在果面出现斑驳花斑。

3、发病规律

病毒在菜田中的多种寄土上越冬,种子也能带毒。借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露地栽培的南瓜一般从6月初开始发病,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什利于病害流行。

4、防治方法

①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将种子放在10%的磷酸二钠溶液中浸种20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净再播种。有条件时,也可将干燥的种子置于70℃恒温箱内,进行干热处理72小时,可杀火种子上所带的病毒。

②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及时追肥、浇水,防止植株早衰。在整枝、绑蔓、摘瓜时要先健后病,分批作业。接触过病株的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净。清除田间杂水,消火毒源,切断传播途径。

③防治蚜虫:从苗期开始喷药防蚜,可喷20%灭扫利乳汕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汕3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6000倍液等药剂,重点喷展开的大叶片的背面和嫩叶等蚜虫隐蔽处。物理防蚜,覆盖银灰色避蚜纱网或挂银灰色尼龙薄膜条避蚜,或进行黄板诱蚜(在棚室内悬挂黄色木板或纸板,其上涂抹机油,吸引蚜虫并将其黏住)。露地栽培时,6月底至7月初进入雨季后,蚜虫就不会再造成严重危害了。

菠菜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菠菜病毒病,又叫花叶病。近年来有所发展,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现将菠菜病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症状

菠菜病毒病表现被害植株心叶萎缩或呈花叶状,老叶提早枯死脱落,植株卷缩成球形。受黄瓜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表现为叶形细小、畸形,节间缩短,呈丛生状,新叶黄化;被芜菁花叶病毒浸染的病株,叶片形成不规则、浓淡相间的大花斑;叶缘向上卷;感染甜菜花叶病毒的植株,叶脉透明,新叶变黄,产生斑驳和向下卷曲。

二、发病规律

病原体在越冬菠菜及田间杂草上越冬,田间传病主要靠蚜虫。秋季干旱年份,根茬菠菜和保护地菠菜发病较重。早春温暖,春菠菜发病重。早播地、窝风地、靠近萝卜和黄瓜地的菠菜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在保护地挂银灰色布条,可起到避蚜作用。

2、综合防治。

一是栽培措施:选择通风良好,远离萝卜、黄瓜的地块种植菠菜;遇到春旱和秋旱,应多浇水,可减轻发病;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二是清洁田园:在冬季和早春应将田间、地边及垄沟的杂草清除干净,并彻底清除病株,并将其带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三是药剂防治:及时用药剂防治蚜虫,特别是在菠菜苗期。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的菌毒清水剂300倍液、抗毒剂1号300倍液,增强免疫力。

荔枝酸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荔枝酸腐病在荔枝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现将其方展发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荔枝酸腐病为害症状:

此病多为害成熟果实,一般常在蒂端开始发病,病部初呈褐色,后渐变暗褐色,病部逐渐扩大,最后导致全果变褐腐烂。果肉腐烂酸臭,流出酸水,外壳呈暗褐色硬化。其上生白色霉层(病菌的分生孢子)。

2、荔枝酸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荔枝酸腐病菌是一种寄生性很弱的病原菌。落到荔枝果实上的分生孢子吸水萌发后只能由伤口侵入到果内,所以,成熟的果实被荔枝蝽象、果蛀蒂虫等害虫为害或受到机械损伤的果实容易感染此病。

病菌侵入到果内吸取养分,同时分泌酶分解熟果的薄壁组织,致使果肉败坏,不堪食用。

荔枝酸腐病菌可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在贮藏运输过程中,通过病果与健果接触进行传染。

3、荔枝酸腐病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①在采收、运输时,尽量避免损伤果实和果蒂;②采收后,果实用抑霉唑+2,4-D浸果。

化学防治:喷药防治荔枝蝽象和果蛀蒂虫。在清明前后蝽象交尾期喷射80%敌百虫800~1000倍液。

黑麦麦角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黑麦麦角病主要为害花器。先产生黄色蜜露状粘液,以后缵壳内花部膨大,形成紫黑色、长角形菌核,称麦角。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症状

一麦穗上只有几个小穗受害,长出1个至几个麦角,与之相邻小花常不孕。麦角因寄主麦类的不同而大小不一。黑麦麦角直径0.5cm,长约13cm。麦角是名贵中药材,麦角有毒,种子中混有5%麦角即不能食用,也不可作饲料用。

2、病原

病原为Clavicepspurpurea(Fr.)Tul.称麦角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较硬,紫黑色,内部白色。子囊壳生于菌核萌发长出的子座头内,子座头近球形。子囊壳淡紫色,瓶形,有孔口。子囊无色,筒形,大小12303(m),内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丝状,大小5076m。

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形,大小0.73.5m。麦角菌存在不同专化型。有的既能侵染黑麦、又可侵染大麦、小麦等,有的只能侵染黑麦,但不侵染大麦。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菌核落入土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出土生成红色子座和子座柄,内生子囊,形成子囊孢子。麦类作物开花时,子囊孢子借风雨、混虫传播至小花上侵害,约经7天产生蜜露状粘液。粘液内有大量分生孢子,可借昆虫、雨点溅洒等传播,15天左右形成菌核,子房变成麦角。菌核成熟后落入土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

麦类作物花期长、外颖开张大,发病较重。花期多雨、潮湿条件对发病有利。春季土壤湿润,对菌核萌发有利。麦类作物易发生麦角病顺序为:黑麦小黑麦大麦硬粒小麦普通小麦燕麦。

4、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麦角)的种子。如果麦种中混有菌核,可用20%30%盐水汰选。

(2)深翻麦地,使菌核不能萌发。

(3)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清除麦田内外野生寄主。

大蒜紫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大蒜紫斑病是大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各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主要危害露地栽培的大蒜。现将大蒜紫斑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危害症状

大田生长期间危害叶和苔,贮藏期间危害鳞茎。苗期就可开始发病,但生长后期危害较重。田间发病都从叶尖或花梗中部开始,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贮藏期间的鳞茎颈部变为深黄色或红褐色软腐状。

传播途径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葱链格孢菌Alternariaporri(Elliott)Cif.侵染引起,可侵染大葱、洋葱、大蒜等。南方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葱类植物上辗转危害。

北方寒冷地区则以菌丝体在寄主植株体内或随病残体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出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病菌经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需要高湿度,孢子萌发和侵入需有水滴存在。

发病条件

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0~27℃,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蒜紫斑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春季4~6月;秋季9~10月。大蒜紫斑病感病生育期在生长后期。

连作、长势差、缺肥、沙质土壤、管理粗放等的田块发病严重。年度间梅雨期降雨量大、降水次数多及秋季多雨、重露天气多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实行轮作:与非葱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

②选用无病种子: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3小时,捞出洗净后播种。鳞茎可用40~45℃温水浸1.5小时消毒。

③选用抗病品种:选择较抗病的品种,如紫皮洋葱较抗病,白皮品种较感病。

④加强培育管理:清沟排水,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多施底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治虫,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间集中销毁。

⑤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具体视病情发展而定。

⑥适时收获、低温贮藏:尤其是洋葱,应掌握在葱头顶部成熟时收获,收后适当凉晒至鳞茎外部干燥后入窖,窖温控制在0℃左右,相对湿度65%以下。

《河南桧黄化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