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水生植物种植。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桃红颈天牛的治理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体黑色,有光亮;前胸背板红色,背面有4个光滑疣突,具角状侧枝刺;鞘翅翅面光滑,基部比前胸宽,端部渐狭;雄虫触角超过体长4~5节,雌虫超过1~2节,体长28~37mm。桃红颈天牛是桃树、李树的主要病虫害之一。

危害特征:3-4月,幼虫在皮层下和木质部钻不规则蛀道,并向蛀孔外排出大量红褐色粪便碎屑,堆满孔外和树干基部地面。

5-6月间为害最烈,卵产于主干表皮裂缝内,无刻槽。被害主干及主枝蛀道扁宽,且不规则,蛀道内充塞木屑和虫粪,危害重时,主干基部伤痕累累,并堆积大量红褐色虫粪和蛀屑。粪渣是粗锯末状,部分外排。

防治方法:

(1)成虫出现期白天捕杀成虫。

(2)幼虫孵化后检查枝干,发现排粪孔可用铁丝刺杀幼虫,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0倍液涂抹排粪孔,杀虫效果很好。

(3)在树干上涂刷石灰硫磺混合涂白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防止成虫产卵。

(4)糖醋诱杀法:成虫对糖醋有趋性,用糖:醋:酒比例为1:0.5:1.5,敌百虫(或其它杀虫剂)0.3份,水7.7份配成诱杀液,装盆中,挂离地1M高处诱杀。

延伸阅读

桃红颈天牛防治方法


桃红颈天牛:主要寄居在桃、杏、李、梅、樱桃、苹果、梨等植物上面。

成虫体长28-37mm,体黑色发亮,前胸棕红色或黑色,密布横皱,两侧各有刺突1个,背面有瘤突4个,黯翅表面光滑。卵卵圆形,白色,长6-7rnm。幼虫老熟体长42-52mm,乳白色,长条形;前胸最宽,背板前半部横列黄褐斑4块;体侧密生黄细毛,黄褐斑块略呈三角形;各节有横皱纹。蛹为裸蛹型,长约35mm,乳白色,后黄褐色。更多绿色尽在

2-3年发生1代,以幼龄和老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由南往北,5-8月出现成虫,成虫遇惊扰飞逃或坠落草中,多于午间在枝干上多次交尾,产卵于树皮裂缝中,以主干为多,产卵期约1周,产卵后成虫几天就死亡。除成虫和卵暴露在树体外,其他虫态(主要是幼虫)在树干内隐蔽生活2-3年,幼虫在树干内的蛀道极深,而且多分布在地上50cm范围的主干内,干基密积虫粪木屑,桃树枝干流胶,很快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

1.重点放在消灭成虫上,在成虫期人工捕杀效果极佳,尤其中午成虫有从树冠下到干基部栖息的习性。

2.在成虫产卵前期进行树干及主枝涂刷白涂剂(生石灰10份、硫磺1份、水40份)或石灰水,防止产卵。

红颈天牛怎么防治


红颈天牛俗称红脖子老牛,主要危害核果类果树。每2至3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寄主早春树液流动后便开始为害。幼虫初期在皮下蛀食,逐渐向木质部深入,钻成纵横虫道,深达树干中心,上下穿食,并将木屑状粪便排出虫道之外。被害植株生长衰弱、引起流胶甚至死亡。

红颈天牛的危害主要是幼虫阶段,幼虫在虫道内蛀食两、三年,老熟后在虫道内作茧化蛹。据观察,成虫在我区6月间开始羽化,寿命4-6天,交尾产卵后不几天成虫死亡。

成虫产卵多在距地面40厘米以内的树干上,卵期约1周左右,初孵化幼虫在皮层下蛀食韧皮部,长到3厘米左右,则以蛀食木质部为主,并向外咬一个排粪孔。入冬后气温下降,幼虫休眠,翌春开始活动,循环往复,年年如此。

防治方法:

1、捕捉成虫:

六、七月间,是成虫发生盛期,利用中午到下午3时前成虫有静息枝条的习性,可借机进行捕捉。

2、涂白树干:

红颈天牛惧怕白色,可在五月间,成虫羽化之前,树干和主枝涂刷白涂剂,将树皮裂缝,空隙涂实,防止成虫产卵。

3、药液驱避:

300倍灭扫利稀释液喷洒树干,对天牛和大黑蝉具有良好的驱避作用。

4、遗味驱避:

将捕捉到的红颈天牛集中捣烂如泥,用高度白酒浸泡,然后浸出滤液稀释三十倍喷洒,防效良好。

5、刺杀幼虫:

发现虫粪,用小刀划开树皮将幼虫杀死。

黄柏虫害防治 星天牛的治理办法


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

别名花牯牛、水牛姆;幼虫俗称围头虫、盘根虫。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星天牛国内外皆有发生。在我国分布广泛,北起吉林、辽宁,南迄广东;西从甘肃、陕西、四川、云南,东达沿海各省和台湾。星天牛寄主广泛,在药用植物中主要为害黄柏、厚朴、枳壳、佛手、无花果等,以幼虫蛀食皮层和木质部,蛀孔外常排出黄色的屑状物,该虫多在成年树的主干基部和主根为害,严重时树皮被蛀食1圈,破坏树体的养分和水分输送,以致树势衰退,重者造成围头现象,或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7~41mm,黑色具有金属光泽。前胸背板中瘤明,侧刺变粗壮。鞘翅基部有黑色小颗粒,每1鞘翅上具有大小白斑15~20个。雌虫触角比雄虫短、超出身体1~2节,雄虫超出身体4~5节。

卵:长椭圆形,5~6mm,初产时白色,渐变为浅黄白色。

幼虫:体长38~60mm、浅黄白色,头部褐色、前胸略扁、背板骨化区呈凸字形,气孔9对、深褐色。

蛹:体长30~38mm,初为淡黄色,后渐变为黄褐至黑色,翅芽超过腹部第3节后缘。

生活习性星天牛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寄主的树干基部或主根内越冬。第2年4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5、6两月为成虫羽化盛期。羽化后10~15天交尾产卵,卵期一般9~15天。7月中下旬幼虫大量孵出,钻入寄主皮层和木质部之间为害,以后再蛀入木质部取食,秋末即在下部虫道中越冬。

星天牛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交尾产卵。卵散产,以树干基部10cm以内较多。成虫产卵前先用上顎咬破树干皮层,呈L形或丄形伤口,一般产1粒卵于其中,并分泌黄色胶状物封闭。每只雌虫可产卵20~30粒,最多可达70粒。幼虫孵化后先在皮层和木质部之间蛀食,形成不规则的狭长沟状隧道。幼虫在皮下蛀食3~4个月后才深入木质部蛀害,在为害木质部时,初为直入,至一定深度再转而向上,秋后则转回向下沿原虫道钻蛀,并能继续下钻出新虫道,蛀入木质部后咬碎的木屑及粪便,部分阻塞孔内,部分推出孔外,排出物成堆积聚在树干基部周围。

防治

1.加强药材林管理,使植株生长旺盛,保持树干光滑,以减少天牛产卵。

2.捕杀成虫,掌握成虫活动盛期,组织人工捕杀。

3.除卵及初孵幼虫,注意检查天牛易产卵部位和初孵幼虫为害状,发现后即用快刀凿削除去虫卵。幼虫初发期,注意扒土亮兜,检查星天牛虫孔虫粪,消灭幼虫于皮下为害初期。

4.钩杀及用药物毒杀幼虫,秋分和清明前后,检查树体,凡有虫屑虫粪者,可用钢丝钩杀幼虫。对蛀入木质部较深的天牛幼虫,可用铅条制成锥子,在锥尖上裹着小棉球,沾以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塞入虫孔。也可将上述药剂配成200倍液,用注射器注人虫孔,然后用毒泥封住虫道洞口,可有效地消灭幼虫。

菊花虫害防治 菊天牛的治理办法


菊天牛PhytoeciarufiventrisGautier.

别名菊虎,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菊天牛在国内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南、河北、安徽、江西、浙江、四川等省。该虫除严重为害菊花外,还能为害苫薏、白艾、茵陈蒿、苦艾、红菊及蛔蒿、北苍术、白术、大麻叶、泽兰等。成虫和幼虫皆能为害。成虫产卵时,将寄主茎梢咬成小孔、然后产卵,使茎梢失水萎蔫。幼虫钻蛀为害,使被害枝不能开花,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11mm,宽1.5~3.0mm。体圆筒形,头、胸及鞘翅黑色,被灰色绒毛。前胸背板中区有1近卵圆形的桔黄色斑,腹部及足大部分橘红色或橘黄色(余为黑色)。触角与身体约等长,且雄虫长于雌虫。头、胸及鞘翅密布刻点。

卵:长椭圆形,长2~3mm,宽约0.5mm,淡黄色至橘黄色,表面光滑。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9~12mm,乳白色至淡黄色。体圆柱形,头小,宽约1mm。前胸背板近方形,中央有1白色纵纹。胸足退化,腹部末端圆形,具多数黄色刚毛,肛门3裂。

蛹:体长7~10mm,全体淡黄色,第2~7腹节背面具黄褐色刺列;前翅达第4腹节后缘,后翅达第4腹节中部,中、后胸中部有纵沟、尾部下弯、端部较平截,具多数黄褐色刺毛。

生活习性菊天牛1年发生1代,以新羽化成虫在菊花根部蛀道内越冬。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外出活动,并产卵为害。成虫发生为害期主要为5、6两月。幼虫从5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皆可发生为害,7~8月份为害较重,尤以8月上中旬为幼虫为害时期。9月上旬以后逐步羽化为成虫,当年成虫不活动,潜伏越冬。

菊天牛成虫白天活动,以上午9~10时至下午3?4时活动最盛。成虫受惊有假死习性。成虫白天在菊花叶背交尾,产卵时在茎梢部咬去大半圈皮层(约占茎周的3/4~2/3),似刀切,然后在伤痕下方产卵。卵单产,个别产2粒,被害枝头因失水而干枯。幼虫孵出后即在茎内由上向下蛀食,虫粪大多排泄于茎内,但后期在根茎外可见虫粪啮屑。幼虫蛀食到根茎部时,如尚未发育成熟,便转移到其他茎杆为害,仍是自上而下蛀食。老熟幼虫一般达到根茎部蛀道内进行化蛹,成虫羽化后即潜伏越冬。

防治

1.菊天牛成虫盛发期喷5%西维因粉剂,用量为30~37.5kg/hm2。

2.成虫产卵期在被害枝产卵孔下3~5cm处剪断销毁,平时要注意剪除有虫枝条,减少虫量。

3.菊天牛卵孵化盛期喷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杀蜈乳剂1000倍液,防治初孵幼虫。

4.在成虫活动期,每天于露水未干时在菊花园中寻捕成虫。

5.避免长期连作或与菊科植物间作套种。

黄柏虫害防治 褐天牛治理办法


褐天牛NadezhdiellaconioriHope

别名成虫俗称黑牯牛,幼虫又称老木虫、目虫、干虫、桩虫,属鞘翅目,天牛科(Cerambycidae)。

分布为害褐天牛国内外皆有分布。国内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发生为主,此外,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也有发生和分布。褐天牛可为害多种林木果树。在药用植物中主要为害黄柏、吴茱萸、枳壳、厚朴、木瓜忍冬等,以幼虫钻蛀为害。主要为害主干和主枝。造成枝干内蛀道纵横,蛀孔外有唾沫状胶质分泌物,并有木屑和虫粪,植株被害后影响水分和养分输送,以致长势衰退,枝条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6~51mm,黑褐色,有光泽,体上被有灰黄色短绒毛。头顶两复眼间有一深的中央纵沟,触角基瘤之前、额中央又有2条弧形深沟,呈括弧状。雄虫触角超过体长的1/2~2/3,雌虫触角较身体短。前胸宽大于长,背面呈较密而又不规则的脑状皱褶,侧刺突尖锐。鞘翅肩部隆起,两侧近于平行、末端略为斜切,内端角尖狭,但不尖锐。

卵:长约3mm,椭圆形,上端有胶状的乳头状突起,卵壳表面有网纹及细刺状突起。初产时乳白色,逐渐变黄,孵化前呈灰褐色。

幼虫:老熟体长46~56mm,乳白色。前胸背板淡褐色,横列成4段棕色宽带,中间2段较长。胸足细小,中胸腹面、后胸及腹部1~7节背、腹两面均具移动器,背面的移动器呈中字形。

蛹:长约30mm,乳白色至淡黄色,翅芽叶形,伸达第3节的背面后端。

生活习性褐天牛2~3年完成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第2年4月外出活动,成虫产卵期较长,但主要在5月上旬至7月上旬。8月卵孵化为幼虫并开始钻蛀为害。经历两个冬天(以幼虫越冬),于第3年5~6月化蛹,以后羽化为成虫越冬。

成虫白天潜伏于树洞内,黄昏开始出洞,以晚上8~9时出洞最盛,在树干间交尾、产卵至夜11时后才陆续潜回洞中。成虫多产卵于树干裂缝或洞穴边缘、伤疤处,主干和侧枝都有卵分布,但以近主干分叉处卵密度最大。

幼虫孵化后,在皮下钻蛀取食,15~20天后,蛀入木质部为害,通常先横向蛀行,然后转而向上蛀食。少数幼虫在向上蛀食时,如遇坚硬木质或有隧道的障碍,即改变前进方向,因而造成若干岔道。幼虫蛀道上有3~5个气孔与外界相通。老熟幼虫在蛀道内选适当地点,吐出一种白垩质物,封闭两端,再以排泄物填充其内,造成长椭圆形蛹室,随即化蛹。

防治基本同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但褐天牛可为害寄主侧枝,故可采取剪除部分被害枝条的方法,来避免褐天牛的严重为害。

樱桃树的栽培技术之上红颈天牛的防治


红颈天牛是危害樱桃树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树干和大枝,先在皮层下纵横串食,然后蛀入木质部,深达树干中心。虫道有规则,蛀孔外堆积有木屑状虫粪,易引起流胶;受害植株树体衰弱,严重者甚至死亡。

一、形态特征。成虫除前胸背部为红棕色外,其他部位全为黑色,有光泽;卵乳白色,米粒状;幼虫乳白色,近老熟时略带黄色,体长50毫米左右,前胸背板扁平方形。

二、生活习性。红颈天牛2-3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树干遂道内越冬。春季树液流动后越冬幼虫开始危害,4-6月老熟幼虫在木质部以分泌物粘结粪便和木屑做茧化蛹。6-7月羽化成虫,在主干和主枝基部的翘皮裂缝中产卵。初孵化幼虫先在枝干的皮下蛀食,蛀道弯曲不规则,每隔20厘米左右,向外蛀一孔道,排泄红褐色锯末状虫粪。红颈天牛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以幼虫在树干内蛀食危害。往往多头不同龄期的幼虫在同一被害处生存,但它们在各自蛀食的遂道内活动。因此,危害面积大,极易造成树干枯死。中午成虫多静伏于枝干上。

三、防治方法

1、树干涂白。成虫发生前(6月上中旬)在树干和大枝上涂抹白涂剂,以防产卵。

2、人工捕杀。在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中午进行人工捕捉。

3、用刀挖除。7-8月,在树干及大枝上寻找有虫粪处,发现有新鲜虫粪,用刀挖除蛀道内幼虫。

4、化学防治。幼虫越小,治的越早,对树体危害越轻。因此,在8-9月幼虫活动期尽早药剂防治。一是利用毒棉球堵塞虫孔,棉球是用500倍的乐果或敌敌畏浸泡过的;棉球的大小是依粪便多少来定。棉球塞好后用黄泥将排粪孔封严,以便充分发挥药物的熏蒸效果;二是向蛀孔内注射乐果1000倍液或敌敌畏800倍液。

银杏桑天牛的防治方法


银杏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分布很广。在江浙蚕区普遍为害,幼虫蛀食枝干,轻则影响桑树发育,叶小而薄,重则全株枯死。除桑树外,对多种林木和果树均能为害。成虫啃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叶黄,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降低工艺价值,严重受害时常整枝、整株枯死,是银杏树的重要蛀干害虫。

1)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26~51mm,体宽8~16mm。体和鞘翅部都为黑色,密被黄褐色绒毛,一般背面呈青棕色,腹面棕黄色,深浅不一。雌虫触角较体稍长,雄虫则超出体长两三节。触角第1、2节呈黑色,从第3节起,每节基部约1/3灰白色,端部黑褐色,头部沿眼后缘有两三行隆起的刻点。前胸背面有横行皱纹,两侧中央各有一刺状突起。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光亮的瘤状颗粒,占全翅1/41/5强的区域。鞘翅中缝及侧缘,端缘通常各1条青灰色狭边,翅内外端角为刺状突出。

②卵。扁平,长椭圆形,长径5~7mm,横径1~1.5mm,一端细长,略弯曲,乳白色,近孵化时变为淡褐色。

③幼虫。体长60mm左右,圆筒形,乳白色。第1胸节特别发达,硬皮板后半部密生深棕色颗粒小点,其中央夹有3对尖叶状凹陷纹。第3胸节至第7腹节背面各有一长圆形突起,其上密生棕色粒点,第1胸节至第7腹节的腹面也有突起。气门大,椭圆形,褐色

④蛹。体长50mm,纺锤形,淡黄色,第1节至第6节背面各有1对刚毛区,翅芽达第3腹节。

生活习性。

广东每年发生一代,江浙等省两年一代,在北方二或三年完成一代,以未成熟幼虫在树干孔道中越冬,2~3年一代时,幼虫期长达2年,至第2年6月初化蛹,下旬羽化,7月上中旬开始产卵,下旬孵化。一年一代的地区,越冬幼虫5月上旬化蛹,下旬羽化,6月上旬产卵,中旬孵化。成虫于六七月间羽化后,一般晚间活动,喜吃新枝树皮、嫩叶及嫩芽。卵多产在直径10~30mm的1年生枝条上。成虫先咬破树皮和木质部,成u字形伤口,然后产入卵粒,多在夜间产卵,每年约产4~5粒,单雌平均产卵100多粒。卵经2周左右孵化,初孵幼虫即蛀人木质部,逐渐侵入内部,向下蛀食成直的孔道,老熟幼虫常在根部蛀食,化蛹时,头向上方,以木屑填塞蛀通上下两端。蛹经20天左右羽化,蛀圆形孔外出。成虫寿命可达80多天,到11月间即少见。

防治方法。

①捕捉成虫。在六七月间成虫羽化盛期进行人工捕捉。

②药杀幼虫。幼虫活动期,寻找有新鲜排泄物的虫孔,将虫粪掏尽,用25%滴滴涕乳剂50倍或80%敌敌畏乳剂300倍液及柴油、煤油,从倒数第二个排粪孔注入,注药后用泥团封闭最下端蛀孔。

③刺杀幼虫。幼虫发生期,用金属丝插人每条蛀道最下蛀孔,刺杀幼虫。

④保护天敌。未孵化的桑天牛卵,多为啮小蜂寄生,应加以保护。

⑤将被害濒死的树木及时连根伐除处理。

麦颈叶甲防治方法


麦颈叶甲,为鞘翅目肖叶甲科甘薯肖叶甲属的一种甲虫。甘薯叶甲有两个地理亚种:麦颈叶甲亦称甘薯肖叶甲指名亚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各省和四川一带;甘薯叶甲称甘薯叶甲丽鞘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别名甘薯金花虫、甘薯华叶虫、番薯鸠、红苕柱虫、剥皮虫、牛屎虫等。主要危害作物为甘薯、蕹菜、棉花、小旋花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宽3~4mm,体短宽,体色变化大,有青铜色、蓝色、绿色、蓝紫、蓝黑、紫铜色等。不同地区色泽有异,同一地区也有不同颜色。肩胛后方具1闪蓝光三角斑。触角基部6节蓝色或黄褐色,端部5节黑色,头部生有粗密的点刻,刻点间具纵皱纹,上唇黑色至暗红色;前胸背板宽为长的2倍,前角尖锐,侧缘圆弧形,盘区隆起,密布粗点刻;小盾片近方形,鞘翅隆凸,肩胛高隆,光亮,翅面刻点混乱较粗密。甘薯叶甲丽鞘亚种肩胛后方有一闪蓝色光泽的三角斑,此为区别指名亚种的重要标志。卵长圆形,长约lmm,初产时浅黄色,后微呈黄绿色。幼虫黄白色,体长9~10mm,头部浅黄褐色,体粗短呈圆筒状,有的弯曲,全体密布细毛。裸蛹长5~7mm,初化蛹时白色,后变黄白色,短椭圆形。

防治方法

(1)震落捕杀成虫。利用该虫假死性,于早、晚在叶上栖息不大活动时,震落塑料袋内,集中消灭。

(2)在甘薯栽秧前用50%杀螟松乳油500倍液浸苗后晾干,然后栽种,可防治苗期受害。

(3)必要时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30%氧乐氰乳油3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绿·马乳油1500倍液、0.6%苦参烟碱1000倍液。采收前5天停止用药。

速生杨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方法


速生杨为杨树中的优良品种,速生杨的特征就是生长快,现将速生杨黄斑星天牛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形成虫道,轻者致使树木生长缓慢,重者枯梢断头或整株枯死,木材失去利用价值。

防治方法

1、幼虫期化学防治

注孔法:将药液注射入虫孔防治树干内大幼虫。多种农药的高浓度药液均有效果。

内吸法:用50%久效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乐果乳油、60%的3911乳油50倍注入树体,杀灭树干上部幼虫。

喷孔法:用于防治皮下幼虫,采用机动或背负式喷雾器喷干或涂干。药剂用2.5%功夫乳油,25%菊乐合脂乳油、5%来福灵乳油,2.5%氰菊酯乳油的2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40%久效磷羊毛脂1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的50倍液。

毒签法:用磷化锌熏蒸毒签,或甲敌粉、灭害灵粉、2.5%溴氰菊酯粉触杀毒签防治大幼虫。

堵孔法:利用磷化铝片剂(1/81/16片)堵入虫孔,再以泥封口即可。

2、成虫期化学防治

毒圈法:以溴氰菊酯毒棒或西维因毒棒在产卵部位涂2厘米宽的毒圈。

涂干法:以5%西维因粉剂加水喷或涂于直径615厘米的树干上。

药环法:以5.7%百树得乳油+柴油、2.5%功夫乳油+柴油50%敌敌畏乳油+柴油(药油比1:10)于树干上喷环。

桑树桑虎天牛的虫害防治方法


桑虎天牛学名Xy10trechuschinensisChevrolat鞘翅目,天牛科,别名虎天牛、虎斑天牛。分布在全国主要桑蚕区,危害桑、苹果、柑桔、葡萄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桑树枝干,致隧道宽大,树皮龟裂,养分、水分传送受阻,使桑树枝细叶小,产量降低,严重的大量枯死。近年该虫在北方老桑园中为害猖撅,有的寄生率高达60一80%。严重影响桑叶产量、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628mm,形似胡蜂。触角短,仅达鞘翅基部。前胸背板近球形,有黄、赤褐、黑色横条斑。鞘翅基部宽阔,翅上生黄色和黑色相间的斜带。雌虫前胸背板前缘鲜黄,腹部末端尖,裸露鞘翅之外。

雄虫前胸背板前缘灰黄色至褐色,腹部末端被鞘翅盖住。卵长5mm,长椭圆形,乳白色。末龄幼虫体长80mm,浅黄色,圆筒形。头小,藏在第一胸节内。第一胸节膨大,背面前缘及两侧各生一褐色块状斑纹。腹部各节背面、腹面具黄褐色步泡突。裸蛹长30mm,纺锤形,浅黄色。

生活习性

辽宁、山东3年发生二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5月上旬6月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6月下旬一7月上旬进入羽化高峰期。成虫出孔后很快交尾产卵,孵化后的幼虫蛀食至11月上旬即越冬。第二年春季继续为害至7月下旬到8月间,成虫羽化出孔,完成l代;前后共14个月。

成虫再产卵后孵化的幼虫要越二次冬,在第4年的6月再羽化,共经22个月才又完成一个世代,因此完成2个世代,约需3年。该虫世代重叠十分明显。卵期10.6天。幼虫蜕皮56次,幼虫老熟后调头向上蛀食78cm,在隧道一侧蛀1椭圆形蛀入孔。老熟幼虫经蛀入孔深入木质部,蛀成7形隧道,并咬很多木屑堵住隧道上方形成蛹室,化蛹在蛹室里,蛹期21天。成虫羽化出来后把木屑和虫粪扒开,从原蛀入孔再咬开表皮而出孔。

雌虫把卵产在树干的裂口或缝隙内,每次产1粒,每雌可产104粒。雌虫寿命18.6天,雄虫24.8天。品种间受害程度有差异:秋雨、铁把、剑持、湖桑等品种受害重于大白条、西昌、嘟噜桑等。地桑、无干的密植桑不受害。树龄大受害重,树龄小受害轻。生长旺盛、树皮裂缝少、枯死组织少受害轻。天敌有啄木鸟。

防治方法

(1)6月上旬8月上旬捕捉成虫。

(2)刺杀桑皮内的幼虫。

(3)挖除的枯死株,要求在5月下旬以前烧毁。

(4)全力养护新栽幼桑,树皮上有油浸状小黑点时,及时捕杀树内幼虫。夏伐后要再仔细检查一次。

(5)必要时用毒签插入最下蛀孔或用80%敌敌畏乳油10倍液浸渍的棉球堵塞蛀入孔。也可用50%杀螟松乳油l00倍液于夏伐后喷洒树皮。

(6)注意保护天敌。

金银花虎天牛的防治方法


虎天牛主要为害咖啡、抽木、榆、曰本泡桐、金银花等。

害虫形态

体长9.5~15毫米、宽2.5~4.5毫米。体黑色,触角末端6节有白毛,前胸节背面有淡黄绒毛斑点10个,腹面每边1个;小盾片尖端被乳白色绒毛;鞘翅栗棕色,其上有较稀白毛形成数条曲折白线;中胸及后胸腹板均有稀散白斑,腹部每节两旁各有一白斑;足赤褐色,前、中足股节及胫节前端大部呈棕红色。额部两边沿触角基瘤脊线明显,周缘及眼缘凹陷处有乳白毛;头顶粗糖,有粒状皱纹;触角约有体长之半。前胸背板中央高凸,似球形,具粗糙刻点并密生黑毛。鞘翅基部比前胸基部略宽,向末端渐形狭窄,表面分布细密刻点,后缘平直。后胸腹板亦具细密刻点。更多绿色尽在

为害特点

主要蛀食金银花茎干的木质部,在内形成迂回曲折蛀道,无排粪孔,随向前蛀食,粪便随堵塞后面的蛀道。因此,表面难发现。只有7、8月份植株突然枯死时,才知其为害,老弱花敏被害严重。

生活史及习性

在平邑1年发生1代。以幼虫、成虫在花墩基部茎干内或枯枝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中旬,日平均温度达15t;以上时,咬穿枝干表皮出孔,成虫产卵于树茎老皮裂缝内。5月中、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出卵幼虫先在韧皮部蛀食至木质部边缘,当幼虫长至3毫米时开始向木质部蛀食,老龄幼虫在蛀道内化蛹,7月中、下旬羽化后以成虫越冬。越冬幼虫在枝干内蛀食至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6月上旬出孔产卵,6月中、下旬样化,待长至3毫米时蛀人茎干取食,直到越冬。

滁菊菊天牛的防治方法


菊天牛是我县滁菊上主要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受害株率为10%-30%。1999年,全国因菊天牛危害造成的滁菊减产约30%。近年来,随着我县滁菊种植扩大,其危害逐年加重。

1、发生特点。在我县滁菊天牛1年发生1代,主要以幼虫和成虫在菊科植物根部越冬,少数以蛹越冬,据近4年调查,幼虫越冬占52.6%,成虫占29.3%,蛹仅占18.1%,次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进入化蛹高峰,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盛期。成虫具有假死性,晴天白天上午9:00-10:00,下午15:00-17:00活动最盛。雌雄成虫白天在菊花等寄主叶背活动交配,成虫产卵时,将茎梢咬成小孔,将卵产于其中,每处产卵一粒,并在顶芽下10-20毫米的幼嫩部位用口器啃食皮层,咬成左右两个相近的半圆形伤口,相距约1厘米,伤口不久变黑,上部茎梢逐渐萎蔫,并易从伤口处折断,造成植株不能正常开花,严重时整株枯死。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茎内,沿茎秆向下蛀食直到根部;9月份幼虫老熟,在蛀道内化蛹,10月份成虫羽化,并以成虫在根际越冬;另有少数以老熟幼虫或蛹在蛀道内越冬。

2、防治方法。菊花收获后,清理田中枯死植株,清除越冬期有虫老根,压低越冬基数。5-6月份,成虫羽化盛期于清晨捕杀成虫,当菊花嫩梢萎蔫或折断时,从折断处3-7厘米处剪下,摘除有卵或幼虫顶梢,集中带出田外烧毁。每年6月中旬,可选5%锐劲特1500倍或80%敌敌畏1000倍,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次,既可减少成虫产卵,又可杀死初孵幼虫;发现菊花嫩梢萎蔫或折断时,可用注射器吸取5%锐劲特1000倍液,从虫孔处注入茎内,毒杀茎内幼虫。

《桃红颈天牛的治理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河道治理水生植物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