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生姜谨防姜瘟病》,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是生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轻者一般减产一到两成,重者减产五成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生姜生产。近年来随着生姜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发病条件

姜瘟病的发生蔓延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蔓延越快。高温多雨时,病菌会随流水扩散,造成多次浸染,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大量植株死亡。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发病较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的黏重土壤及偏施氮肥的地块往往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

因姜瘟病的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且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抗病品种,单靠药剂防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防治,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

1.轮作换茬

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3~4年才能种姜。前茬最好是粮食作物或葱、蒜等,前茬是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作物的地块不宜种姜。

2.土壤消毒

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土壤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地下害虫及一年生杂草。选用有效成分为98%的棉隆微粒剂,亩用量25~40公斤,于播种前20~25天,结合整地将药剂与耕层湿土混合均匀后用地膜盖严。依据温度的高低,覆盖10~20天后揭膜、松土换气,让残留药剂挥发后才能播种。

3.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高燥,地面平整、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耕深25~30厘米,整平地面后开种植沟(为便于排灌,种植沟不宜过长),并设置排水沟。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基肥,生姜喜钾,可适当增施钾肥。

4.挑选姜种

播种前,严格挑选姜种;从外地调种时,要进行严格检疫,消除姜种带病隐患。

5.科学排灌

要用无病菌的井水灌溉,使用塑料软管输水,预防带入病菌。水量要适当,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早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外来雨水流入姜田,杜绝带病水传病的隐患。

6.铲除病株

加强田间调查,发现病株立即铲除,并将其周围0.5米内的健株一起铲除,挖去病土后,在穴内撒上石灰,然后用净土填平。

编辑推荐

沙姜姜瘟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由于姜瘟病和姜枯萎病从外观上易于混淆。请按如下的方法进行区分,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姜枯萎病根茎变褐,而姜瘟病发病初期呈半透明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姜枯萎病挤压病部渗出清液,而姜瘟病由于内部组织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所以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乳(白色混浊)汁液,散发臭味。

如果判断病株是姜枯萎病,在发病初期可及时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5-7天喷1次连续喷3次,交替用药。

如果经判断是姜瘟病,建议采取如下综合预防的措施:

(1)轮作或调整产品结构,由于姜瘟病病菌一般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特别是老姜种植区,由于连年连作,土壤中存活大量的姜瘟病菌,即使是植入健康的姜种,也难避免发生病害。尤其是在产区连片耕作,病菌也会随雨水,或灌溉水源进行传播。目前,暂无理想的杀菌剂对姜瘟病进行防治,亦未有理想的抗病品种。

因此间隔3-4年以上再重种,在重种之前,考虑可种植粮食作物或蔬菜作物。但注意不要种植番茄、茄子、辣椒以及马铃薯等作物,尤其是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

(2)在种植前注重土壤消毒,可在种植前20-30天按每亩(667平方米)用50-100公斤石灰氮和足量腐熟有机肥施下并灌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15-20天后,整地备播。土壤消毒一般以20℃以上效果较好。

(3)严格选择用无病种姜,姜收获前,在无病姜田严格选种,在贮姜室单放单贮,翌年下种前再严格挑选。

(4)姜田应选在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

(5)发现病株要及时铲除,将距其0.5米内的健株一并去掉,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撒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

(6)轻微发病用95%故克松1000倍或30%特富灵1000倍,或50%苯菌灵1200倍,每7天喷一次,连喷3次,对控制病情有好处。

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


姜瘟病又叫姜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生姜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胁极大。

据调查,姜瘟病多于6月底或7月初开始发生,7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8月初至9月上旬为害最重,9月中旬以后渐轻,整个发病期长达百余天,其中盛期30-60d.其致病菌主要在土壤和根茎(姜块)内越冬,带病种姜和含有病株残体的土壤、肥料是田间病菌的最初传染源;在生长季节,感病植株上的病菌借田间流水、地下害虫和风吹雨溅传播扩散,一旦条件适合,即可导致病害迅速蔓延流行。从当前研究结果和各地的生产实践看,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预防的途径,一是杜绝病菌传入姜田,二是控制病菌在田间蔓延。具体措施有:

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

一、合理轮作。姜瘟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2年以上,与其他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可使病害大为减轻。同时,种姜时,还要注意选择通透性好、利于排水的地块,并多施基肥,尤其要多施草木灰、炕洞土、老屋土或其他钾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二、种姜消毒。种植前,要严格挑选无病种姜,并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⑴用草木灰2kg,加水0.5kg,浸泡后取清液浸种姜10-20min;⑵用1:1:200的波尔多液浸10-20min;⑶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浸10min;⑷用10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500单位土霉素溶液浸30min;⑸用40%多菌灵1000倍液浸2h.

三、加强管理。在姜生长期间,要勤检查,发现零星病株立即拔除,并在病穴及其周围健株旁撒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对已发病较重的地块,不可大水漫灌,以防病害蔓延。

四、药剂防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50-200单位农用链霉素溶液、65%代森锌600倍液、50%叶枯宁1300倍液、50%DT500倍液、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500倍液滴淋姜株根部,每周2次,均可达到一定效果。

粟瘟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粟的叶、叶鞘、穗颈、小穗柄和籽粒各部均可被害。叶片上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生灰霉状物;叶鞘上病斑亦呈梭形,较大,严重时茎节变黑,易折断。穗颈和小穗柄被害时,均为暗褐色,组织坏死,致使上部谷穗或小穗失去养分供给而成为死穗或死码。在华北地区粟出苗2~3片真叶时,即能引起苗枯,而在东北苗期发病极少。

病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束生,无色或基部淡褐色,不分枝,2~3个隔膜,顶端稍尖,有时屈膝状,孢痕显著;分生孢子洋梨形或梭形,无色透明,基部饨圆至较圆,有小突起,顶端较尖,2个隔膜。

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草、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以病草最重要,病草体内的菌丝体在室外干燥环境堆放,经过两年仍有72%存活率。田间残留病残组织越冬后,组织内的菌丝尚有40%以上存活率。种子带菌侵染率极低,田间发病后,叶片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本病发生发展的适温为25℃左右,阴雨多雾,空气湿润时为害严重。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有较大差开;氮肥过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

(2)及时处理病草、病残株,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菌源。带病谷草远离田间,最好堆在棚(室)内,进行探耕灭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粒黑穗病。

(3)合理密植,勿过量施用氮肥。

(4)有条灯件的地方,于叶瘟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①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对水喷雾;②0.4%春雷霉素粉剂2-2.5公斤,喷粉。⑧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0倍喷雾。需施药两次,间隔7天。

水稻稻瘟病如何防治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症状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1]叶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慢性型病斑: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逐渐扩大为梭形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潮湿时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

叶瘟急性型病斑:在叶片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醉叶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白点型病斑: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褐点型病斑:多在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产生少量孢子。节瘟: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穗颈瘟:初形成褐色小点,发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1]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使用土壤消毒剂处理。(3)加强肥、水管理科学管理肥、水,既可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菌的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从而获得高产稳产。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如草木灰、矿渣、窑灰钾肥等),做到施足钾肥,早施追肥,中期看苗、看田、看天巧用施肥技术。硅、镁肥混施,可促进硅酸的吸收,能较大幅度地降低发病率。绿肥埋青量要适当,适量施用石灰可促进其腐烂,中和酸性。冷浸田应注意增施磷肥。(4)生物防治:(5)咪鲜胺防治叶温时期在7月上、中旬,叶瘟发生初期用药。要预防穗颈瘟在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预防效果明显。

稻瘟病的识别与防治


稻瘟病又叫稻热病。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以叶瘟和穗瘟影响最大。

叶瘟主要发生于秧苗四叶期和分蘖期,常见病斑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病斑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背面着生大量灰绿色霉状分生孢子,是病害流行的预兆。慢性型病斑梭形,湿度高时,病斑背面也可产生灰绿色霉,表示病害有扩散可能。节瘟使稻节变黑,茎易折断。穗颈发病即穗瘟(穗轴和枝梗上也可发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穗颈感病早的形成白穗,晚的秕谷增加,粒重减轻。谷粒瘟在谷粒上呈褐色小点或灰白色至暗灰色病斑,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在有病的稻草和谷粒上越冬。草堆上的病菌能存活1年以上,遇雨湿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气温25℃-28℃时,阴雨多温,日照不足,穗期遇低温阴雨,肥水管理不当,又是种植的易感病品种,最易发病。

防治稻瘟病,关键是合理用药。要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抓住防治适期进行药剂防治。防治稻瘟病较理想的药剂有富士一号40%乳剂和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其中一种药剂50克-100克对水100公斤。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多阴雨天气。且有1%的稻株剑叶上有病斑,宜分别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用药防治1次。施药时要保证亩用药液量不少于100公斤,做到均匀喷施,防止漏治,禾苗上下部、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药液。

粟瘟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粟瘟病使粟的叶、叶鞘、穗颈、小穗柄和籽粒各部均可被害。要注意一旦发现粟瘟病便需采取措施及时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为害症状

叶片上典型病斑为梭形,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生灰霉状物;叶鞘上病斑亦呈梭形,较大,严重时茎节变黑,易折断。穗颈和小穗柄被害时,均为暗褐色,组织坏死,致使上部谷穗或小穗失去养分供给而成为死穗或死码。在华北地区粟出苗2~3片真叶时,即能引起苗枯,而在东北苗期发病极少

2、病原菌

病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5根束生,无色或基部淡褐色,不分枝,2~3个隔膜,顶端稍尖,有时屈膝状,孢痕显著;分生孢子洋梨形或梭形,无色透明,基部饨圆至较圆,有小突起,顶端较尖,2个隔膜。

3、发病特点

病菌在病草、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以病草最重要,病草体内的菌丝体在室外干燥环境堆放,经过两年仍有72%存活率。田间残留病残组织越冬后,组织内的菌丝尚有40%以上存活率。种子带菌侵染率极低,田间发病后,叶片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本病发生发展的适温为25℃左右,阴雨多雾,空气湿润时为害严重。不同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有较大差开;氮肥过多,加重发病。

4、防治方法

(1)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

(2)及时处理病草、病残株,进行种子消毒,以减少菌源。带病谷草远离田间,最好堆在棚(室)内,进行探耕灭茬,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方法同粒黑穗病。

(3)合理密植,勿过量施用氮肥。

(4)有条灯件的地方,于叶瘟发病初期喷药防治。或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①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对水喷雾;②0.4%春雷霉素粉剂2-2.5公斤,喷粉。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0倍喷雾。需施药两次,间隔7天。

荸荠谨防基腐病


荸荠基腐病,又称枯萎病,荸荠瘟,农民称之为死蔸或边枯病,是荸荠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发期,枯死株率达20%~30%,严重田块可达80%以上。一旦田间表现死蔸或边枯,要在发病前期,或刚有个别发生时迅速用药,控制发病中心,否则难以控制。目前尚未有较好的化学药剂,关键是前期做好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选择无病田块留种。实行2~3年水旱轮作或与水稻、莲藕、茭白等作物轮作。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并施药封锁发病中心。荸荠收获后,应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毁田间遗留的残茎枯叶,5月上旬前铲除遗留在田间的球茎野生苗。

加强管理科学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9月适时追肥2次,防止后期脱肥。适时适度晒田,移栽后15天开始晒田,以后在发病时也要晒田控病。晒田需要适度,以晒至田面湿润小开裂(即泥巴表面硬,里面软)为宜,然后立即复水,晒田时间一般为2~3天,最多5天。晴天时间短些,阴雨天时间长些,但9月不宜重晒荸荠田。发病初期田间应保持一定的水层,生长中后期田间应保持湿润。

土壤消毒大田犁翻时,先每亩施生石灰100千克沤田,5~7天后结合施基肥撒施敌磺钠2.5千克。

球茎和荠苗消毒采用广东珠海市绿宇生化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生物药剂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120千克,在育苗前对种球茎浸泡18~24小时,在定植前再将荠苗浸泡18小时,同时剔除病弱苗。

毒土处理荠苗(种球)床移栽前,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细土15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将14%百枯净药肥与细土拌匀,均匀撒在耕后的土壤中,并划锄,耧平,使药剂充分分布于土壤降解病原菌。

滴灌施药提前将水位排降到与荸荠根茎部持平(根茎部水位约1厘米)后,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3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使用铁(钢)杆式喷雾器喷头戳点每株荸荠根部土壤滴灌施药至滴灌处冒出气泡。施药3~5天后再灌水恢复到种植田原来的水位。连续滴灌2~3次,间隔10~15天。

浸渍施药先行排除荸荠种植田全部水量后,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均匀泼洒荸荠植株地上部与根茎部。施药后种植田灌水到仅浸渍荸荠根茎部1厘米水位直至第二次施药。连续2~3次,间隔7~10天。

化学防治田间发现病株时,应排干田水,及时喷药(特别是茎基部)。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30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100克+40%多酮可湿性粉剂6克,或50%果病克可湿性粉剂0.1千克喷洒,或50%甲基硫菌灵硫黄悬浮剂600~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干悬粉500倍液喷雾。用14%百枯净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千克,或混配生物营养液肥50克,均匀喷药植株地上部。防治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药剂要交替使用,在用药时,最好加入农药黏着剂,增强农药的黏着力,并配合叶面肥一起施用。讲究施药技术,每亩喷上述药量不能少于15升,并且要带喷头细喷。施药时田中应保持浅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抓住防治适期,在秧田后期施药预防2次,带药下田。防止移栽时造成伤口,可减轻后期发病程度,降低防治成本。发病早的年份或田块,应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施药,每隔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3~4次。发病迟的年份或田块,应于9月中旬至9月下旬开始施药,每隔10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

使用百枯净时,对种植田土壤施药后,宜保持表土润湿,否则影响药效,如果混配生物营养液肥时配施草木灰或窑土效果更佳,不可与铜制剂及碱性较强的农药混用。此外,百枯净对荸荠茎腐病的防治也较好。

干姜和生姜不一样?了解这些功效区别教你对症吃姜!


在中国,食材的选用尤为考究。作为普通的调味品的姜,用法也是讲究的。干姜和生姜,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姜有干姜和生姜之分,一字之差但是却千差万别,。生姜又名仔姜,是指生长一年的姜;而干姜又被称为母姜,通常指那些发芽两次、生长三年的姜。两者的生长年份完全不同,自然功效也不一样,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功效区别:

1、生姜生长时间一般为一年,所以就造成生姜的气味比较浓烈,比较直接,辛味完整,性温热,从功效来说见效较快,对于风寒入侵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人由于饮食等一些因素湿气较重,常食用生姜可以驱寒除湿,有助于身体健康。

2、干姜作为母姜,通常指发芽两次,生长期为三年的姜,因为母姜长期埋在土里,故和生姜相比,干姜的辛味不足,但是气味浑厚。干姜少了些浓烈多了些温和滋补,重在温煦。同时这也是生姜和干姜在功效上的主要区别。

既然生姜与干姜功效不同,那平时我们该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下面就看看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诀窍吧!

分辨方法:1、看颜色

由于生长年份不同,故两者的颜色也会有很大差别,生姜比较嫩,颜色就表现为淡黄色,干姜长埋土中,水分减少,颜色就会比较深,呈现出黄棕色。

2、闻气味

将姜掰断闻一闻气味,如果气味比较浓烈,那就是生姜,如果气味不那么浓烈,那就有可能是干姜。

古人说,生姜治胃,干姜治脾,可见两者的功效大不相同。大家学会做这些知识了吗?以后可要细心区分生姜和干姜,对症下药啊!好了,今天小编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有疑问的话请致电小编哦!

山药种植谨防炭疽病


炭疽病是山药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现对其病状、传播途径、发病条件、防治技术等介绍如下。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蔓。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扩大后病斑中央褐色,斑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茎蔓发病多在距地面较近部分,病斑黑褐色,略凹陷,为害严重时叶片早落,茎蔓枯死,导致植株死亡。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在空气潮湿时常产生淡红色的黏稠物质(分生孢子块)。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炭疽病是由刺盘孢菌和薯蓣盘长孢菌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高温多雨季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发病地块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收获后将留在田间的病残体集中烧毁,并深翻土壤,减少越冬菌源;采用高支架管理,改善田间小气候;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除草,松土排渍;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合理施肥,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性,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柔嫩,而易感病。

②栽子消毒: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或把山药栽子蘸生石灰。

③药剂防治:出苗后,喷洒1:1:50的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一次连喷2~3次。发病后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分剂500倍液,25%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1000~1500倍液,77%可杀得500~600倍液,或用翠贝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7天一次,连喷2~3次,喷后遇雨及时补喷。

阴雨低温谨防黄瓜“花打顶”


你看我的黄瓜藤长得不是很好,但黄瓜花开得好多,几乎每个节位都着了果,但是近几天发现才1米多高就不向上长了,顶端一团叶子包着尖,没看见心叶了,是不是果实太多、藤子背不住啊?近日,瓜农张林焦急地问笔者。

你的黄瓜出现了花打顶现象,要赶紧采取措施。笔者观察老张的黄瓜园,并结合近期的天气情况判断说。老张的黄瓜藤顶端不形成心叶,出现了花抱头现象,即形成雌花和雄花间杂的花簇,是花打顶的典型症状。

花打顶不仅延迟黄瓜发育,同时影响产量和质量。你这种花打顶是一种营养障碍型,主要是这几天连续低温阴雨,夜间温度低于了10℃,影响白天光合作用的同化物质的输送,而且叶变成了深绿色,叶面凹凸不平,植株矮小。要采取早闭棚、加强覆盖、提高夜温的措施,前半夜气温要求达15℃,保持4~5小时,后半夜保持10℃左右。

另外,你的棚里湿度太高了,造成了沤根现象,一般土壤相对湿度高于75%,土壤潮湿,根系生长受抑也会造成沤根型花打顶。笔者进一步分析道。遇到这种情况,也要采取措施将棚室地温提高到10℃以上,发现地面出现灰白色水浸症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千方百计提高地温,降低土壤含水量。遇到大暴雨天气,要搞好排水,防止棚内积水。

另外,你还可追施一点速效性氮肥提苗,并摘掉根瓜,甚至一部分雌雄花幼瓜,促进营养生长,不久就可恢复正常。听到我的建议,老张终于松了口气。

炎夏谨防君子兰病害


君子兰又名剑叶石蒜、大叶石蒜、达木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君子兰叶形舒展、排列整齐、常年青翠、花朵美丽、色泽鲜艳、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为优良的观叶、观花室内盆栽花卉,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然而如果君子兰栽培条件和管理方法不当,常引起病菌侵入发生病害,致使其生长不良,影响观赏价值甚至死亡。因此,对君子兰病害进行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十分必要。本文总结了君子兰的主要病害诊断与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促进君子兰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君子兰主要病害诊断

(1)叶斑病

叶斑病多发生在君子兰叶片上。发病初期,君子兰叶片叶尖部位首先变黄,出现浅黄色病斑,周边病组织呈黄绿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呈不规则的大斑,稍微下陷,内部呈浅褐色或灰褐色,边缘稍微隆起,呈黄褐色。发病后期表现为叶片枯黄,并逐渐向根部方向蔓延发展。病斑背面会产生许多黑色粒状的小黑点。该病病原为茎点属真菌。病原菌通常在病组织或病残植株体上越冬,借助雨水、气流及灌溉水传播,多从植株伤口侵染危害。叶斑病多在夏季发病。空气流通不畅、温度过高、强光直射,均有利于叶斑病的发生。

(2)白绢病

白绢病发生在君子兰植株接近土壤处。发病后产生水渍样褐色软腐,白色绢状菌丝布满患病部位,菌丝体在根际土表蔓延,多为辐射状,后期形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转黄色、红褐色到深色,严重时植株基部腐烂枯萎死亡。该病病原为齐整小核菌,病原菌以菌丝和菌核形式残存在表土层越冬,营腐生生活,常在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生。菌核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3~4年。

(3)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君子兰叶片上。发病后叶片出现淡褐色或暗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具轮纹病斑,其上着生黑色颗粒状物,潮湿时涌出粉红色液体,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堆。炭疽病严重时,叶片枯萎脱落。炭疽病病原为刺盘孢菌。该病多于潮湿、高温季节发生,浇水过湿特别是傍晚浇水及植株放置过密都易发病。

(4)软腐病

软腐病主要危害君子兰假鳞茎和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受害,心叶和心叶基部呈暗绿色水渍样病斑,病叶腐烂变软下垂,蔓延到根系使其呈糊状,叶心脱落,整株死亡。软腐病病原为欧氏杆菌,病变先从植株基部腐烂,进而叶片开始腐烂,叶、茎烂成糊状并有臭味,经2~3d叶片病部呈黏滑软腐状茎腐型病变。有外叶良好、心叶腐烂;有叶、茎基部良好,叶片局部腐烂,12h内整个叶片全部腐烂,并逐渐蔓延,其临近叶片,病部呈水浸状烂叶型病变;还有烂根、叶片萎蔫,根系呈脓溢状的烂根型病变。软腐病病原主要在病株残余物及土壤内越冬。夏季阴雨多湿、高温、通风差、施入大量未腐熟肥均易发病。

(5)烂根病

烂根病在君子兰种子、幼苗、成株上均有发生。如果君子兰播种后低温多湿,种子萌发时间拖长,胚根受病菌侵染后,从褐色变为灰褐色,凹陷变软、腐烂,有的烂到胚乳,使种子变成空壳。幼苗、成株染病,根部变成灰褐色或褐色,后期中空仅剩下表皮,不能吸收水分,严重时根全部烂掉。烂根病病原为镰刀菌。该病全年都可发生,高温、盆土长期湿润、过量施肥、根系受伤、长期干旱后浇水过量等都可引起烂根病发生。

(6)花叶病

花叶病表现为君子兰叶肉出现长短不一的褪绿条纹或黄绿条斑,幼叶较老叶症状明显。花叶病为病毒性病害,一般在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危害君子兰时易传染。

(7)黄叶病

君子兰黄叶病发生原因包括:嫩叶尖端浸润性变黄是因为浇水过多过久;老叶黄尖是缺水所致;叶片黄尖和烧根是施肥过多所致;叶片顶端先变黄、新叶黄白色是因为缺氮。

(8)日烧病

日烧病是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在夏、秋两季,是由高温、强光直接照射叶面所致。轻者叶片变黄,重者脱水干枯死亡。

2君子兰病害综合防治

及时清除病叶、病叶鞘及病株残体,将病残叶及病株体集中烧毁,减少侵染源,避免病原菌扩散。每年至少换1次土。新土须疏松、肥沃,以利君子兰肉质根发育,同时盆土须排水性好,又有一定保水能力。必要时对新土和花盆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选用抗病、抗高温、耐严寒以及性状优良的君子兰新品种。一般而言,缟艺君子兰比绿兰易感病;叶片薄的君子兰较叶片厚的易感病;叶片有光泽和蜡质的君子兰不易染病。

加强君子兰日常管理。(1)增施有机肥、磷肥、钾肥,适当控制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2)保持良好通风条件,夏季大棚及时增设遮阳网,避免强光直射灼伤叶片,高温时节及时采取湿淋、排风等降温措施。温度最好控制在25℃左右。(3)君子兰浇水最好使用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水温尽可能与室温相近,pH值以7.0~7.6为宜。对于君子兰幼株,可用喷壶直接往叶片喷洒浇水。大苗浇水时注意沿盆缘注入,以免将水浇到叶面上在叶基部积水引起烂心。一般春季、夏季每天浇1次水,秋季隔天浇1次水,冬季隔3~5d浇1次水。通常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盆内土壤含水量以20%~40%为宜。(4)对感病君子兰病株及时隔离、清理,减少感染。对尚有救治可能的病株除去病部,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5~8分钟,然后进行水洗,再浸入50~100mg/L-萘乙酸溶液中数小时,将其重新栽于消毒后的湿沙土或蛭石中,控制浇水量,待其重新生根后再移植至营养土中。

采用化学方法防治君子兰病害。(1)在病害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磷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灭多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整株君子兰进行喷洒,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3~4次,可起到预防作用。交替使用药剂,均匀喷洒,以免产生抗药性。(2)及时剪除君子兰病叶,伤口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磷、胂锌福美双等可湿性粉剂涂抹,可有效预防病害蔓延。(3)发病较重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盆土进行消毒。(4)防治介壳虫、红蜘蛛、蜗牛等虫害,避免叶片创伤,减少侵染。防治介壳虫的方法是,用肥皂水擦洗受害叶片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对其喷雾。防治红蜘蛛的方法是,人工捕捉或用40%氧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23次。防治蜗牛的方法是,人工捕捉或喷洒5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2次。

夏季谨防园林树木黄化病


夏季是树木的生长旺季,也是黄化病的多发季节,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特别注意防治。黄化病不仅影响树木的观赏,而且对树木生长十分不利,重者可导致树木死亡。笔者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防治树木黄化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黄化病有两大类型,即病理性黄化病和生理性黄化病。病理性黄化病症状是病原微生物侵染树木的根系、叶片或其他组织而引起叶片黄化,其发病具有扩散蔓延的特征,如紫叶李黄化病等。生理性黄化症状是树木生长过程中受到土壤环境或大气环境因素的胁迫,树木的正常生理功能受阻表现出以叶片失绿黄化为主要特征的类症状的总称。导致树木生理性黄化的主要原因是缺素,其诱发因素有土壤贫瘠、肥害、干旱、洪涝、大气毒害等。生理性黄化病常见的实例有玉兰黄化病、法桐黄化病等。

病理性黄化病的防治第一,对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黄化病可施用农用四环素、土霉素来进行防治。防治过程中要坚持治疗彻底,不可见好就收,因为这类病害经常反复,故此必须治早、治了。

第二,培育无病苗木、选育抗病品种,这是解决黄化病的有效途径。

第三,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等传毒媒介昆虫。

第四,采取主干或病枝环剥或据除病枝的方法,及时切断或铲除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的传播根源,达到控制发病的目的。

生理性黄化病的防治对于生理性黄化病,首先要找出病因,再对症施治。如果是因涝害而导致的,应加强排水,防止雨后积水,并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如是因干旱引起的黄化病,则应加强浇水,特别是干旱缺雨的天气,对于一些耐旱力较弱的树种,要及时浇水。如果是因土壤贫瘠而导致的黄化病,则应及时根据土壤缺肥情况,适时、适量,有针对性地施肥。施肥应注意化肥和农家肥的施用比例,不可一味施用化肥。如果是因为肥害而导致的黄化病,则应及时将肥料清除;若施用的是化肥,则应用大水冲洗,并采取换土措施;若是因为大气毒害导致的黄化病,一是要减少或控制毒气源头,治理空气污染,对于一时无法改变环境的,则应考虑更换树种,选用抗性强的树种。

如前所述,树木缺乏铁、镁、锰、氮、钾、锌、铜等元素都会出现叶片黄化,但各又表现不同。如是因缺素导致的黄化病,首先要根据植株缺素表现来判断到底缺哪种元素,对于不易通过观察来进行判断的,则应对栽植地的土壤进行采样化验,然后对症治疗。

缺乏铁元素导致的黄化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生理性黄化病,其症状非常明显:最早表现症状是枝条的幼嫩叶片,然后向老叶片发展。发病初期,叶脉绿色,脉间组织黄化。当严重缺铁时,枝条中下部老叶片,叶缘或叶尖出现枯焦或坏死,最后叶片脱落。采用改善植物根区的土壤环境,促进铁元素的溶解,提高植物对铁元素的吸收,是治疗树木黄化病的主要思路。防治树木缺铁性黄化病最常用、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是施用硫酸亚铁。在施用硫酸亚铁时,可同时施用一些牛马粪或腐叶肥等经腐熟发酵的农家肥,这样不仅有利于树木对硫酸亚铁的吸收,还可有效防止土壤板结。有条件的,也可用硫酸亚铁和芝麻酱渣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经腐熟发酵后,酿制成矾肥水,用于治疗树木黄化病,效果非常好。另外,对于一些缺铁比较严重的树木,还可采取叶片喷施硫酸亚铁、尿素溶液混合液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见效快。其配置方法是水60千克,150克硫酸亚铁、50克尿素,每隔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次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此外,还可采取树干注射的方法进行补铁。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城市行道树罹患黄化病的,首先要改善其生长环境,从改善根系呼吸,提高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入手进行防治。

《生姜谨防姜瘟病》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