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栽的植物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玉米育苗移栽的技术要点》,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①苗床准备。育苗播种前2~3天,选用土质肥沃疏松、靠近本田的旱地作苗床,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米宽的苗床。每平方米施辛硫磷2克,防治地下害虫。②营养土配制。用30%~40%的腐熟有机渣料,60%~70%的肥沃细土为基质,移栽每亩大田用不少于150公斤的料土,并加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0.15公斤,混合均匀后,加清粪水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时为宜。③育苗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的冲积土、纱溪庙和蓬莱镇发育的紫色土等,可选择软盘育苗移栽技术(每张100孔);土壤粘重的黄壤、红壤和遂宁组发育的紫色土等,采用营养杯(袋、筒)育苗技术。将调制好的营养土装至营养杯或软盘的80%后压实在苗床中,每杯或每孔播种1~2粒种子后,撒细土盖种,厚度不低于1厘米。④苗床管理。用准备好的2米长的竹片在苗床上搭上拱架,再盖上2米宽的农膜,四周用土压严压实,减少水分损失。出针前膜内温度控制在35℃以下;出针后,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防止烧苗。若因故(干旱或暴雨等)不能适时移栽,要及时移动软盘或杯,切断种子根蹲苗。⑤移栽技术。玉米苗最佳移栽期一叶一心。超过三叶一心移栽时可用0.1市斤/平方米尿素兑水增施送嫁肥水。按计划株距进行分级、定向、错窝移栽,栽后要覆土盖窝不低于3厘米,防止干旱暴晒肥球,影响根系生长。

小编推荐

种子育苗在发芽之后如何移栽才能成活更多


  种子萌发了是否很高兴呢?一样地,出芽后还要留意种植管理方法,能够希望它长大以后的样子。

  刚出芽的小苗期能施稀释液过的液肥。

  ●上肥

  出芽后的小苗期内,就必须填补适当的化肥,能够供货长大了的营养物质。能够稀释液约1500倍的叁因素速效性肥,一礼拜做多次叶面施肥。上肥关键点一般在包裝上亦有註明。

  幼苗相对密度太高可拔掉柔弱苗以维持间隔。

  ●疏苗

  无论用哪种方式栽种,等出芽后,若种植相对密度过高,就务必将柔弱的苗拔掉,并维持各苗适度间隔。

  当苗的本叶3~4口腔上皮细胞,就能够将绿色植物移殖到盆里。

  ●小苗移殖

  移殖机会约是本叶冒出3~6片,这在包裝上也会註明。一般会挪到3吋的盆器,若刚开始就挪到大器皿或农田上,会有水份管控不匀及根茎生长发育欠佳的难题。在移殖时也可以开展摘顶,能促进侧芽生长发育。试管移植并使用速效肥料。

  用穴盘育苗能便捷维持苗株间隔。

  ●種子为什么不出芽

  掌握種子特点与种植事宜后,会发觉各层面塬因常有将会危害種子不出芽。这裡就梳理出大概要素,包含:種子不新鮮或储藏不善,土壤层不乾净,未摆脱種子休眠状态,浇灌时让種子冲失,栽种自然环境不宜如太阳直晒、水份不够,填土太厚,错判好光及嫌光要求等。

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技术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此病自1919年在中国东北首次报道以来,扩展蔓延很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从中国来看,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地块达60%~70%,损失惨重。20世纪80年代,玉米丝黑穗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发病条件

1.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是导致丝黑穗病严重发生的因素之一。另外,病原菌可能出现新的生理小种,导致原来抗病的品种丧失抗性。

2.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据报道,如果以病株率来反映菌量,那么土壤中含菌量每年可大约增长10倍。

3.使用未腐熟的厩肥。据试验,施猪粪的田块发病率为0.1%,而沟施带菌牛粪的田块发病率高达17.4%~23%,铺施牛粪的田块发病率为10.6%~11.1%。

4.种子带菌未经消毒、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都会使土壤中菌量增加,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

5.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与发病关系极为密切。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都利于病菌侵入,以25℃最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在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另外,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根本性措施。一般双亲抗病,杂种一代也抗病,双亲感病,杂种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种工作中,应选择优良抗病自交系作亲本,以获得抗病的后代。抗病的杂交种有丹玉13、掖单14、豫玉28等。

2.播前种子处理

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玉米丝黑穗病的传染途径是种子、土壤、粪肥带菌。玉米在苗期(有人说五叶期以前),土中的病菌都能从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效果才比较好。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下几种药剂进行种子处理:

(1)用有效成分占种子重量0.2%~0.3%的粉锈宁和羟锈宁拌种,是较为有效的方法;20%萎锈灵1kg,加水5kg,拌玉米种75kg,闷4h(小时)效果也很好。

(2)速保利按40~80g有效成分与100kg种子拌种。

(3)0.3%的氧环宁缓释剂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4)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3%—0.7%用量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5%—0.7%用量拌种。

(5)用50%矮壮素液剂加水200倍,浸种12h(小时),或再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拌种。

(6)选用包衣种子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拨除病株

玉米丝黑穗病主要为害雌、雄穗,但苗期已表现病状,切随着叶龄的增加,特征愈明显,确诊率愈高。可结合间苗、定苗及中耕除草等予以拨除病苗、可疑苗,拨节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拨除病株,抽雄后继续拨除,彻底扫残。拨除的病株要深埋、烧毁,不要在田间随意丢放。

4.加强耕作栽培措施

(1)合理轮作与高粱、谷子、大豆、甘薯等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2)调整播期以及提高播种质量播期适宜并且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薄适宜。

(3)拔除病株苗期和生长期症状明显时或生长后期病穗未开裂散出黑粉(冬孢子)之前,及时割除发病株并携出田外深埋。

(4)施用净肥减少菌量禁止用带病秸秆等喂牲畜和作积肥。肥料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减少土壤病菌来源。另外,清洁田园,处理田间病株残体,同时秋季进行深翻土地,减少病菌来源,从而减轻病害发生。

实行3年以上轮作f、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药剂防治用根保种衣剂包衣玉米播前按药种1:40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g湿拌玉米种100kg,堆闷24小时,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防效优于三唑酮。也可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40%拌种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2%拌种,采用此法需先喷清水把种子湿润,然后与药粉拌匀后晾干即可播种。此外,还可用0.7%的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

早期拔除病株在病穗白膜末破裂前拔除病株,特别对抽雄迟的植株注意检查,连续拔几次,并把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对苗期表现症状的品种或杂交种,更应结合间苗完苗拔除。拔除病苗应做到坚持把“三关”即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拔节、抽雄前拔除病苗;抽雄后继续拔除,彻底扫残,并对病株进行认真处理。

加强检疫,各地应自己制种,外地调种时,应做好产地调查,防止由病区传入带菌种子。

玉米化学除草技术


我县玉米田主要有田旋花、小旋花、狗尾草、藜、刺儿菜、马齿苋、马唐、画眉草、牛筋草、千金子、虎尾草、刺藜等杂草。玉米田草害连年偏重发生。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和农民耕作观念的转变,玉米化学除草面积愈来愈大,化学除草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化学除草愈来愈引起重视。

(1)玉米播前化学除草技术:地膜玉米覆膜前亩用50%乙草胺100毫升,或50%乙草胺100毫升与40%阿特拉津75毫升混合,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施于田间垄面,1-2天后覆膜、播种。

(2)玉米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技术:常用药剂主要有40%乙莠200-250克/亩、40%丁莠200-250克/亩、52%异丙草莠200-250克/亩、40%甲乙莠200-250克/亩。应于玉米播后1-2天内施药,对水4050千克混合喷施于田间土壤表面。播后土潮时立即喷药,土干必须多加水。喷施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酰胺类除草剂由幼芽吸收,主防禾本科杂草,莠去津由根吸收,主防阔叶杂草,两者结合杀草谱广。

(3)玉米幼苗期防治:玉米1-3叶期,杂草出土前到杂草1-2叶期,常用药剂主要有40%异丙草莠250-300毫升/亩、52%异丙草莠200-250毫升/亩、60%异丙草莠180-230毫升/亩。

(4)玉米4-7叶期是玉米田杂草防除的一个重要时期,若不及时防除杂草,将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及产量。可用40%烟莠去津120-150毫升/亩、40%磺草莠去津250-300毫升/亩、40%磺草莠去津100-150毫升+40%烟莠去津80-100毫升/亩、40%烟莠去津80-100毫升/亩+56%二甲四氯钠盐50-60克/亩,兑水35-45千克均匀喷雾防治,兑水40-50千克,均匀喷施玉米植株茎叶。

(5)玉米大苗期和中后期防治:玉米8-10叶(株高80厘米)以后杂草较多地块,行间定向喷施20%百草枯水剂150-200毫升/亩。如果田间杂草稀疏可加封闭除草剂一起使用,如40%异丙草莠150-200毫升+20%百草枯200毫升/亩。不能将药液喷到玉米植株上,喷头须加防护罩,防止药液喷到玉米茎叶上产生药害,注意风大时不能喷药。

芍药怎么移栽


芍药通常在秋天8~9月时移栽最好,首先需准备口径15~20cm的泥瓦盆,园土、腐叶土、粗沙混合的土壤做盆栽基质,移栽芍药的过程中尽量不要伤害到植株的根须,并大量向土壤中灌水,等待快干涸时3天浇一次水,半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料。

1、移栽时间

每种植物对移栽时间都不同,而芍药每次进行播种、分株等繁殖方法后,最好在秋天8~9月时移栽,这个时间段可使芍药更容易适应新的盆土,移栽的时间不能相差太长,不然很容易使芍药在盆土里枯萎死亡。

2、准备盆土

如果想将芍药移栽到盆土里,那么还要准备一个口径15~20cm的泥瓦盆,底部需要有排水孔,可防止芍药在盆土中烂根,还要用园土、腐叶土、粗沙按照3:3:1的比例混合做盆栽基质,使其更好的生长。

3、植株盆栽

关于芍药怎么移栽其实方法很简单,首先将芍药从土壤中挖出,尽量不要伤害到植株的根须,然后去掉芍药根部表面的旧土,将其重新移栽到容器里,当中适量的添加一些适合生长的土壤就可以了。

4、管理工作

芍药重新移栽首先需要大量的向土壤在灌水,等待土壤快干涸时,再每隔3天浇一次水就可以了,还要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使其根须得到充分的水分和养分,摆在充分阳光下等待植株适应土壤就好。

标签:芍药移栽

玉米蚜虫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蚜虫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具危害的害虫之一,玉米蚜虫危害玉米穗部,是内吸性害虫,主要吸取玉米的汁液,妨碍玉米的生长,对玉米的危害极大,需重点防治。

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又称玉米缢管蚜;俗称麦蚰、腻虫、蚁虫等。主要为害玉米、小麦等作物,另外还为害狗尾草、牛筋草、稗草等禾本科杂草。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成、若蚜群集于叶片背面、心叶、花丝和雄穗取食、能分泌“蜜露”并常在被害部位形成黑色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叶片边缘发黄;发生在雄穗上会影响授粉并导致减产;被害严重的植株的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秃尖较长。此外,蚜虫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和红叶病毒,导致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产量损失,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

形态特征

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若蚜体深绿色,成蚜为暗绿色,披薄白粉,附肢黑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体表有网纹。腹管长圆筒形,端部收缩,腹管具覆瓦状纹,基部周围有黑色的晕纹;尾片圆锥状,具毛4—5根。有翅孤雌蚜长卵形,体深绿色,头、胸黑色发亮,复眼为暗红褐色,腹部黄红色至深绿色。

发生现律

一年发生20代左右,以成、若蚜在麦类及早熟禾、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心叶里越冬。翌年3—4月间随着气温上升,开始在越冬寄主上活动、繁殖为害。6月下旬7月初蚜虫由其他寄主迁往夏玉米,7月下旬玉米蚜大量迁入,抽雄前蚜虫在心叶为害,7月底至8月上旬玉米进入抽雄期,玉米蚜迅速增殖。8月上旬至中旬进入盛期,百株蚜量达万头以上。8月下旬末天敌大量出现,气候干燥凉爽,蚜量急剧下降,集中在雌穗苞叶或下部叶片,玉米收获前产生有翅蚜迁飞其他寄主。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采用麦垄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药剂拌种。玉米播种前,可用吡虫啉拌种,对苗期蚜虫防治效果较好。

化学防治。在玉米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蚜虫的为害。可喷施农药进行防治!

繁殖玉米蚜虫上的注意事项

(1)7、8月份属高温季节,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喷药时应做好防护,防止喷药时中毒

(2)从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角度出发,时段生长中后期应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同时科学选用农药品种,不能随意加大和减少用药量

喷药后农药废弃包装物应集中带回销毁处理,不能随意丢弃,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农业栽培技术:柠条的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


柠条是宁夏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落叶灌木,生命力极强,可在黄土丘陵、荒漠地带及含水率较低的沙地正常生长,起到固沙造林、保持水土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另外,柠条还具有良好的饲用价值,其嫩枝、叶、花及种子营养丰富,都可作为优良的饲料用。掌握柠条的种植技术可以促进其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现介绍柠条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

1、柠条的育苗技术

整地。柠条多采用大田育苗,苗圃地要求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便于灌溉,最好选择沙壤地。在育苗前要对苗圃进行整地,先清理苗圃内的杂物,冉进行深翻、细作,将土地耙细整平。另外,水浇地也可做为育苗床,一般苗床的长度为10m,宽度为1m,在床内顺床开播种沟,要求沟深_cm,宽8cm,沟间距为20cm左右。

选种和测发芽率。种子的纯度度要求在90%以上,凶此要对种子进行筛选,将其中的杂质、劣质以及有残缺的种子去除。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要对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检测工作。方法是数出100颗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2h,然后将水分沥干,用湿沙布罩住碗口,置于25℃保湿催芽7天,在催芽期间每隔12h用清水浸漂3min,如果7天后有80%以上的种子发芽,即表明种子的质量良好,可用于播种。

种子处理。为了防止种子发生病虫害,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通常使用的方法为药物处理法,分别为熏蒸处理法和消毒处理法。熏蒸处理法在常温下进行,熏蒸时要将仓库的门窗都关严,然后按照每千克种子量用0.25g磷化钙进行熏蒸处理7天;消毒处理方法是将熏蒸处理过后的柠条种子500g倒在用100g水稀释的lg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30min,将水沥干后用清水淘洗1遍,然后加水浸种12h,待种子充分的吸收水分变得膨胀后将水倒掉,冉将种子平铺在塑料布上,置于13~18℃的室温进行催芽处理24h,在催芽的过程中要勤翻动,防止种子发霉。

播种。播种时间可在6~8月进行.此时进入雨季,温度较高,土壤的水分也较为充足,种子发芽ILIJ苗快。日前宁夏地区播种柠条多采用条播,播种量根据种子的纯度来确定,一般为7.5~12kg/hm2,因柠条种子的破土能力较差,播种不宜过深,一般为3~/1cm,播后要覆土0.5~1cm。

苗期管理。柠条在苗期的需水量不多,凶此不能过多的灌水,否则易患立枯病导致苗木死亡,一般情况下在前一年灌足底水后,苗木从出土到入冬休眠前都不需要洪水,即可正常的生长。种子在播种10天后即可发芽,当苗木生长的较为稳定时即可间苗,将弱苗、病苗、杂苗拔除,当苗长到2~3cm时即可进行1次的中耕除草,靠近苗的地方要用手拔除,以免伤苗,中耕的深度要为3cm,以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增加土壤的吸水性。

2、柠条的造林技术

柠条可选择在春季或秋季造林,一般春季的造林效果要比秋季好,成活率高。因此选择植苗造林时要在土壤解冻、墒情较好的时候进行,一般在4月的中上旬进行。植苗造林前要进行整地,整地的方法要根据造林地的地形来定,如果是地势较为陡峭的地块宜采用鱼鳞坑整地的方式,要求标准为长Im、宽0.6m、深60cm;如果是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则宜采用园穴坑整地的方式,标准为穴口直径为60cm、穴深80cm,株行距为1cm×1cm。

苗木圃。起苗要在苗木的休眠期进行,起苗前为防止土壤过干,伤害根部,要适量的灌水,保证土壤的湿度,利于起苗。起苗后要将苗木进行分级,将1、II级苗木用于造林。起出的苗木在造林前要将其进行假值,方法是挖20~30cm深的沟,将苗木斜放在其中,用湿土掩埋根系,防止风干。

苗木栽植。栽植时要根据苗木根系的长度和地上部分的高度来确定坑深,要尽量深一些,植苗时按照每2株苗1个坑的标准种植,先在坑底刨一个5cm深的小坑,将苗放人,一手握茎中部,另一手覆土,覆土的厚度以刚好埋实柠条苗为宜,然后将土压实,防止风干和保持水分。如果是鱼鳞坑栽植时要求时低外高,平地栽植时则要留有20cm的蓄水坑。

成林抚育管理。柠条栽植后的第4年进入成林抚育管理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措施是平茬。因柠条在定植第4年后萌芽能力增强,需要及时的进行更新,以免出现植株衰老、生长缓慢的现象,需要进行平茬复壮。另外,平茬还可以延长柠条的生长年限。经平茬处理后的柠条的生长力更强,更加的茂盛。平茬的时间宜选择在每年种子采收后的秋末或初冬进行,从第一次平茬开始,以后每隔3年平茬1次。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俗称箭杆虫、玉米钻心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是世界性大害虫,为害寄主种类多达150种以上,其中玉米为害最重。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一15%。主要分布于北京、东北、河北、河南、四川、广西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玉米螟,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

玉米螟危害特点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可造成玉米花叶、折雄、折秆、雌穗发育不良、籽粒霉烂而导致减产。初孵幼虫为害玉米嫩叶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又蛀入茎杆,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幼虫虫龄已大,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食害髓部破坏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千粒重降低,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形成早枯和瘪粒,减产很大。

玉米螟形态特征

1成虫:玉米螟成虫体长13一15毫米,体黄色(雌)或黄褐色(雄)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外横线暗褐色锯齿状。

2卵:玉米螟卵块由20一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单粒卵椭圆形扁平,出产时乳白色(似蜡滴)渐变淡黄色,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俗称黑头卵)。

3幼虫: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毫米头壳黑色,体乳白色半透明,老熟幼虫体长20一30毫米头壳棕黑色,体污白色,体背毛片明显。

4蛹:玉米螟蛹15一19毫米,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皱纹,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一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防治玉米螟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在玉米螟生长的各个时期采取对应的有效防治方法,在全省的各县(市)联防、在全县的个村屯联防,一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灭越冬幼虫:于冬季或早春虫蛹羽化之前处理玉米秸秆、穗轴、根荐,杀灭越冬幼虫,减少虫源。机械灭茬、白僵菌封垛等方法来压低虫源,减少化蛹羽化的数量。白僵菌封垛的方法是:越冬幼虫化蛹前(4月中旬),把剩余的秸秆垛按每立方米2两白僵菌粉,每立方米垛面喷一个点,喷到垛面飞出白烟(菌粉)即可。一般垛内杀虫效果可达80%左右。

2灭成虫:因为玉米螟成虫在夜间活动,有很强的趋光性

所以设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诱杀7月末结束,晚上太阳落下开灯,早晨太阳出来闭灯。不但诱杀玉米螟成虫,还能诱杀所有具有趋光性害虫。

3灭虫卵:利用赤眼蜂卵寄生在玉米螟的卵内吸收其营养,致使玉米螟卵破坏死亡而孵化出赤眼蜂,以消灭玉米螟虫卵来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方法是;在玉米螟化蛹率达20%后推10天,就是第一次放蜂的最佳时期,约6月末到7月初、隔5天为第二次放蜂期,两次每亩放1.5万头,放2万头效果更好。

4灭田间幼虫:可用自制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玉米螟幼虫。

1玉米心叶中期,用白僵菌粉0.5公斤拌过筛的细砂5公斤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白僵菌就寄生在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体内,来杀死田间幼虫。

2在心叶末期,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拌50一75公斤过筛的细砂制成颗粒剂,投撒玉米心叶内杀死幼虫,1公顷1.5一2公斤辛硫磷即可。

3用自制溴氰菊酯颗粒剂、杀灭菊酯颗粒剂投放在玉米心叶内,每株1一2克。

4在玉米心叶期,用超低量电动喷雾器,把药液喷施在玉米植株上部叶片,杀死为害心叶的玉米螟幼虫。可用药剂为:

40%氧化乐果加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氟氯氰菊酯)。

30%速克毙等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30一50倍液。

5人工摘除卵块和田间释放天敌赤眼蜂,也可减轻危害。

6穗期防治。花丝蔫须后,剪掉花丝,用90%的敌百虫0.5公斤、水150公斤、粘土250公斤配制成泥浆涂于剪口,效果良好;也可用50%或80%的敌敌畏乳剂600-800倍液,或用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75%的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滴于雌穗顶部,效果亦佳。

7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

赤眼蜂是一种卵寄生性昆虫天敌。能寄生在多种农、林、果、菜害虫的卵和幼虫中。用于防治玉米螟,安全、无毒、无公害、方法简单、效果好。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选择晴天大面积连片放蜂。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蛾卵量确定。一般每公顷释放15万~30万头,分两次释放,每公顷放45个点,在点上选择健壮玉米植株,在其中部一个叶面上,沿主脉撕成两半,取其中一半放上蜂卡,沿茎秆方向轻轻卷成筒状,叶片不要卷得太紧,将蜂卡用线、钉等钉牢。应掌握在赤眼蜂的蜂蛹后期,个别出蜂时释放,把蜂卡挂到田间1d后即可大量出现。

(2)利用白僵菌:

①僵菌封垛白僵菌可寄生在玉米螟幼虫和蛹上。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撒白僵菌粉封垛。方法是每立方米秸秆垛,用每克含100亿孢子的菌粉100g,喷一个点,即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把子,当垛面有菌粉飞出即可。

②白僵菌丢心一般在玉米心叶中期,用500g含孢子量为50亿~100亿的白僵菌粉,对煤渣颗粒5㎏,每株施入2g,可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危害。

③Bt可湿性粉剂在玉米螟卵孵化期,田间喷施每毫升100亿个孢子的Bt乳剂Bt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有效控制虫害。

玉米青枯病防治技术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当前,玉米青枯病已发展成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全株表现的侵染性病害。玉米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

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扩展,呈现青枯症状,最后全株显症,很容易和健株区别。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急骤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乍晴尤为多见。从始见病叶到全株显症,一般需一周左右,短的仅需1-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倒折。有的果穗下垂,穗柄变柔软,不易剥离。包叶也呈青枯状。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剖茎检查,髓部空松,病穗籽粒排流松散,易脱粒,粒色灰暗,无光泽。

该病害土壤中的越冬菌源,在玉米播种后至抽穗吐丝期陆续由根系入侵,在植株体内蔓延扩展。玉米灌浆至成熟遇高温高湿,雨后晴天常出现发病高峰。品种抗病性有显著差异。矮秆、早熟品种和双穗玉米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偏施氮肥,秸秆未经腐熟作肥料,将病菌带入田间,发病重。早播发病重,晚播发病轻。地势低洼、积水的地块发病也重。冰雹、虫害、各种原因造成的创伤等有利于病害发展。

发病原因

玉米青枯病的病原菌尚有争论,各地分离的病菌不同,有三种看法:

1、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

2、由真菌腐霉菌引起的。

3、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形成的。

以上这三种情况是都存在的,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镰刀菌和腐霉菌二者都能浸染致病,引起玉米青枯病,只是环境不同,主次不一而已。

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耐病优良品种。

2.清除病残体。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结合深翻土地。

3.轮作。重病田应与其它作物实行2~3年的轮作。

4.适期播种。春玉米应适期晚播,能有效减轻青枯病的发生。

5.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料、及时中耕和排除积水等田间管理措施,能促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于玉米拔节或孕穗期增施钾肥或氮、磷、钾复合肥,防病效果较好。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6.治虫防病。及时防治玉米螟、粘虫,能减轻病害发生。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云杉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


云杉又称麦氏云杉、粗枝云杉、粗皮云杉。其材质较好,稍松软,富弹性,易加工,具有制作优质建筑材料、家具、矿柱等多种用途。云杉适宜温带湿润气候,是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

1.采种

在西北天然林区,云杉种子多在10月份开始成熟,球果由绿色变黄褐色、栗褐色即可开始采种。采种母树好选择30~50年生的生长健壮、干形优良、无病虫害的植株,但由于天然林区采种任务较大,往往采用向林农收购种子的办法,另外从建立的母树林、种子园中采集种子。

采回的球果,应立即在种子场散开晒干,用木棍敲打脱粒,经过风选,去其杂物,将纯净种子晾干,装入麻袋,放置在阴凉、干燥、通风的贮藏室内,待后外运或播种。

2.育苗

云杉在其分布区内是迹地更新的主要树种,多在森林苗圃或林间山地苗圃培育苗木。

(1)苗圃地选择应选在造林地附近或近于苗地的中央,要交通方便、地形开阔,能设在排水良好的平地或10~30的缓坡地好;土壤质地是选择苗圃的重要条件。

(2)整地在播种前一年的雨季、杂草未结籽前进行深耕一次(20~25cm),秋末再翻动耙平,拣去草根以备翌春作床。开春解冻,立即翻地作床,一般多雨地区采用高床,床高15~20cm,床宽l.lm,长l0cm,步道50cm,床向以南北向为宜,主要以防夏天苗木受日灼之害。少雨地区,采用平床。播种前3~5天用生石灰水或硫酸亚铁作土壤消毒。浅翻后耙平压细。

(3)播种云杉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底前播种,半月左右即可出土。一般种子不作催芽处理,只在播前用0.5%的硫酸铜溶液浸泡半小时,晾干即可播种,以防根腐型立枯病。一般采用条播,以东西向为宜,条宽10~12cm,条间距10~20cm,覆土厚度0.5~1cm,覆土好是林内腐殖土或锯沫,每亩播种量20~25kg;播后立即用草覆盖或用竹帘铺在苗床以便遮荫、保湿、保温、避免雨水淋打表土,使土壤板结和流失。

云杉全光育苗,每亩播种30~50kg,播种后用细沙和粗腐殖质覆盖,厚度约1cm,后进行镇压。全光育苗播种期为5月下旬,幼苗到6月上旬出齐,可以躲过后一次晚霜,保苗率高。播种后每天洒水1次,苗木出土后每天洒水2次,每次使苗床土壤湿2cm左右。云杉全光育苗,越冬后小苗有不少死亡,主要原因是冬春干旱多风,地上、地下部分水分失去平衡,引起生长干旱致死,因此,灌足冬水很重要。秋末冬初要浇几次苗床,后一次冬水要使苗木上面结2cm厚一层薄冰。这样越冬后,云杉幼苗就不会因生理干旱而死,大大提高了保苗率。宽幅密播的云杉,出苗很多,一年生苗每亩达200万株左右。第三年幼苗生长加快,这时必须移植换床,否则会因太密而生长不良。移植在春天进行,一般1亩可移植3~5亩。5年生苗出圃时,留床苗每亩产苗约15万株,移植苗产10~15万株。

(4)管理要达到培育壮苗丰产的目的,云杉播种后要加强管理,其主要项目为遮荫、喷药、灌溉、松土除草、防寒等。

搭荫棚待苗木出齐,即打桩绑架将苗床上的竹帘搭在棚架上,采取上方遮荫,荫棚离地20~30cm,其透光度25%~50%较好。

防病云杉幼苗易染立枯病。故苗木出土后,立即喷药防治,每7~10天喷洒1次0.5%波尔多液或0.5%硫酸亚铁溶液,要持续2~3个月。

除草一年内的云杉苗,幼嫩细弱,除草是很关键的一环,只要苗床上发现有杂草,应及时拔除。拔草要彻底干净,同时要保护苗木,不得使根系受损。

防寒如夏季管理较好,到秋季幼苗可以木质化,越冬比较容易,但均需冬季防寒,即11月中旬,揭掉竹帘,以麦草等撒在苗床上,其厚度以盖住幼苗为宜,尔后将竹帘一并盖在苗床上。次年3月中下旬,野草返青时,揭帘去草,应先揭帘4~5天后,再去覆草,去草宁迟勿早以防春寒。

以上主要是一年生幼苗管理,第二年尚需遮荫,主要是灌溉、防病、除草,但二年生苗木不需防寒,第三年后,管理比较粗放,可以全光育苗,四年至五年出圃,每亩产苗15~20万株。关于施肥问题,好施足基肥,以过磷酸钙、灰肥、油渣为宜,追肥以硝酸铵、硫酸铵等较好。

3.造林

(1)造林地的选择云杉造林,首先要考虑在分布区内进行造林,同时要选择适宜于云杉生长的地形部位造林,在干旱的低山地区。土壤水分、过强的光照是云杉成活及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因此应选择阴坡、半阴坡造林,必要时也可以在阳坡造林,但应对造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培育速生丰产的大径材,应该主要在分布区?的?伐迹地、火烧迹地、林中空地造林,或用于次生林改造。

(2)组成和密度在生产上多营造大面积云杉纯林,从人工林来讲,云杉和其它树种混交,还没有很好的现成经验,但在改造低价林、灌木林中、部分杨桦林内,栽植云杉,对混交问题得到很大启示,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与杨桦混交。

云杉的造林密度应随着立地条件的不同而异,在低山地区考虑到云杉树干发育和分枝特性,以及水分等条件,造林密度应当大一些,一般行距1.2~1.5m,株距0.75~lm,每亩450~700株;采伐迹地立地条件较好,行距1.5~2m,株距可达1~1.5m,每亩保持300株以上。

(3)造林方法云杉主要采用植苗造林,造林季节春、秋均可,以春季为主。在春天,为了抢墒和保证适时造林,在天然林区内,应本着先低山、后高山,先沟外、后沟里,先阳坡、后阴坡的顺序进行造林。

云杉植苗可采用4年~5年生苗木,苗木生长特别好的可采用3年生苗木。一般要求苗高15~20cm,基径0.3cm以上,根系发达,顶芽完整,生长健壮的苗木上山,成活率较高。

植苗方法一般采用穴植法,穴面大小应因地制宜。一般穴面整地规格采用4040cm或3030cm,深度为20~30cm,栽植不宜过深,要求超出原土痕2~3cm,另外在土层较厚、石砾较少、水分条件好和提前整地的情况下,亦可采用窄?栽植,但根系必须伸展,缝隙必须踏实,也能保证造林成活率。

4.抚育管理

云杉人工造林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土壤管理和除草。当年栽植后,于5月下旬或6月上旬,进行培土、扶苗和踏实。7月下旬可进行一次小面积除草,只限穴的周围。不必全面除草,以防苗木日灼。一般连续抚育3年,后两年主要是松土除草。但在天然林区,林牧矛盾是其主要矛盾,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造林后牧草生长茂盛,牛羊践踏毁掉大面积人工林,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故应与当地乡村协商,妥善解决林牧矛盾。

核桃室内快速嫁接育苗技术


核桃室内快速嫁接育苗技术

1接穗和砧木的准备

1.1接穗。从树体健壮、无病虫害、丰产优质的母株上采集穗条,选择树冠外围生长健壮、充分木质化的一年生发育枝或二次枝,粗度1-2厘米。采穗时间为11月上旬-12月上旬或翌年2月底前后。采后立即蜡封剪口,按每50根一束捆绑好,挂上标签,用湿锯末或湿沙埋藏于0℃-5℃窖库中。

1.2砧木选择。1-2年生核桃实生苗,要求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劈裂、根系完整、基径为1-2厘米。接前1个月左右起苗,然后置冷凉处假植或沙藏备用。

2嫁接时期

核桃室内舌接在12月上旬-翌年4月下旬均可进行,以2月中旬-3月下旬嫁接尤佳。为降低生产成本,若采用室内嫁接,大田直接移植,4月上中旬嫁接效果最佳。

3砧穗切削板的制作

用桦、榆、核桃或山杏等材质做成致密、厚4-5厘米的木板,锯成下底20厘米、高5厘米、腰长60厘米的等腰梯形,两腰中央各凿一道宽1.5厘米和2.5厘米下浅上深的小槽(槽口斜面一定要平整);取一块长60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的木板,将梯形板置于中央,钉于下底上,做踏板或顶靠固定用;并在小槽下端的踏板上凿一小凹坑或钉一小木块,防止铲削时砧、穗向前滑动。

4操作步骤

4.1将砧木从根颈上方8厘米处剪断,剪除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剪平起苗时造成的伤口,保留20厘米左右长的根毛区。

4.2选择与砧木粗细相当的接穗,剪成长15厘米,带有2-3个饱满芽的枝段(切忌用雄花枝及枝条上部髓心过大的部分),上剪口距上芽1厘米左右。

4.3将砧木上端及接穗下端分别放入切削板的小槽中,用刨刃沿槽沿铲削成6厘米长光滑的马耳形斜面,然后在两个斜面上部1/3处用芽接刀各纵切一刀,深度为2-3厘米(接舌适当薄些,否则结合不平)。

4.4将砧、穗削面分别在ABT生根粉液中速蘸一下,然后立即将各自的舌片分别插入对方的切缝中,双方削面紧密镶嵌,对齐形成层(接穗粗度小于砧木时,要对准一边形成层)。

4.5用塑料条缠严绑紧接口并蜡封。蜡封时,将矿蜡、蜂蜡、猪油按5:1:1的比例配好后放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呈沸腾状态时即可蘸蜡。将砧苗接口及以上部位全部蜡封,速度要快,要封严使之形成一层薄而透明的蜡膜。为提高工效,最好三人一组,流水线嫁接,即一人铲削砧、穗削面,一人插合,另一人绑扎,这样每组每天可嫁接1600余株。

野生五角枫移栽养护管理技术


五角枫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能吸附烟尘及有害气体,分泌挥发性杀菌物质,净化空气。其树皮灰棕色或暗灰色,皮多纵裂。单叶对生,叶片五裂,花序顶生,花叶同放,树姿优美,秋叶变亮黄色或红色,叶色多变,非常适宜做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林树。

五角枫因生长较缓慢,苗圃培养的大规格苗比较少,随着近年绿化工程对其需要的不断增加,五角枫大规格苗价格一路攀升,苗圃开始大量播种繁殖,但数年内还不能上市,于是很多人就把眼光瞄上了野生五角枫,并开始大量的移栽、培养、销售。五角枫在我国自然分布比较广,从东北一直到长江流域有很多野生群落,基本都是成片生长,或夹杂在其它树木林下。五角枫因树体含水量大,野生移栽成活率较高,但也要把握好几个关键技术,以防功亏一篑。

一、移栽季节

移栽期要选择在落叶后半个月进行,一直到来年发芽前,这个时候树的养分已经回流,处于休眠期,只要土壤不结冰都可以移栽。

二、采挖运输

苗圃移栽多以裸根、杀顶截干为主,部分树形好、生长地较利于转运的,可以带土丘、大骨架采挖。因为野生苗基本都在山上、没有道路,都是靠人工转运,为了减少成本和提高成活率大都是以采挖裸根、截干苗。采挖要选择树干直的,根盘不能低于1:6,大根尽量用锯子,其它工具容易增加破损面或裂缝,对以后生根有影响。树挖好放倒后截干,干高2.8-3米为宜,从山上往下转运时不要顺坡往下溜,尽量减少树根、皮破损。

三、土地选择

种植土地选择比较关键。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不易板结,透气、排水的土地。粘重的土质透气性差不利生根,容易出现假活,气温在25度以下时发芽生长,到了高温季节就会倒芽死亡。

四、种植管理

1、土地整理;整地要深犁细耙、开排水沟,整地要选择晴天,防止遇雨地面板结。

2、挖沾浆池;裸根苗移栽沾浆比较重要,沾浆可以封闭伤口、保湿,提高成活。沾浆池大小、多少以种植方便为主,一般深1米、宽1.5米、长3米为宜,最好用挖机挖。挖好后池内放满水,待水渗下一半后把准备好的药剂倒入,然后挖机拿松细的土壤放入池内,一边放一边搅拌,直到可以沾浆使用为止。

3、沾浆药剂;主要为生根粉、杀菌剂。如;萘乙酸、吲哚乙酸、多菌灵、敌磺钠等。

4、修剪;沾浆前对树进行一次修剪工作,把有些破损、开裂的根锯齐,断根修剪掉、底部尽量修平,利于愈伤生根和种植。

5、种植;沾浆后直接就可以栽种,为防止雨季积水烂根、栽种不能太深,一般上层根与地面平为宜,然后培土25公分左右厚,并做好水圈、浇一次定根水。定根水一定要浇透,有歪倒的要及时扶直,浇水后第二天从新培土一遍,种植工作宣告结束。

五、养护管理

1、保湿保温;苗木栽种3天后,土壤已经自然沉降,随着水分被周边土壤的吸收,新栽种的苗木已经跟土壤紧密粘合,绑扎草帘和绕薄膜基本不会晃动了。为了降低成本我们用草帘绑扎,首先把草帘浸湿再绑扎在苗木上,草帘绑扎高度2米,以工人站在地上可以操作为宜,然后在草帘外绕薄膜。薄膜用一般的农用地膜,把长卷截成20公分左右长,便于工人操作,然后站在人字梯上从上向下绕整株覆盖。

2、除草松土;除草松土工作基本进入4月份开始,水圈内及培土堆上的杂草尽量人工清除,可结合松土一起进行,其它地方的杂草可以用草甘膦清除。

3、薄膜去除;为了防止薄膜内高温烧坏嫩芽,薄膜去除一般在4月份进行,当苗木开始大量发芽的时候,选择晴天用竹竿绑扎刀片划开就可以了。但只能去除草帘以上的,草帘和绕在外面的薄膜可以一直不去,让其慢慢腐烂脱落。

4、施叶面肥;在苗木发芽抽条10公分以上时,每15天喷洒一次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生根,增加养分提高成活率。并在喷洒叶面肥时加入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防止病害的发生。

5、虫害防治;五角枫容易受天牛和蚜虫侵害。天牛的发生基本在5月份,可以人工抓捕与喷药相结合的方法防治。蚜虫在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最容易在生长弱的枝芽上,严重的影响植株成活,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喷水保湿;五角枫不耐干燥高温,所以5月份开始、如遇连续干旱高温天气,就要洒水降温保湿了,也可以装上高杆自动喷头,方便操作、降低人工。因为五角枫自身含水比较多,基本都会发芽,只要喷水保湿工作做的好,成活率可以大大提高。

7、清除侧芽;侧芽清除要根据树势生长情况,生长旺盛的7月份进行,弱的慢慢看长势进行,甚至有些要等到来年发芽后进行。抹芽高度2.5米为宜,比较弱的来春发芽后2.5米以下剪去。第二年5月底叶片全部展开后追施一些复合肥,有助于植株快速复壮,以后进入正常管理。

火龙果发芽后怎么移栽?详细的火龙果移栽步骤介绍!


火龙果的种植方式有多种,有扦插繁殖、有嫁接繁殖,还有一种是籽种繁殖。对于果农来说,扦插繁殖是最常用成活率结果率最高的方法。而对于爱好花草的朋友来说,用火龙果籽播种养殖火龙果,就是一种爱好兴趣了。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一讲火龙果发芽后怎么移栽。

火龙果发芽后怎么移栽?1、播种。

取完全成熟的火龙果,将果肉中黑色的果籽分离出来,经晾干后播种,然后用薄膜盖住,每天喷一次水,一般三四天,果籽就会发芽长出幼苗,这个时候将薄膜掀掉,然后继续每天喷水。

2、移栽。

发育生长的火龙果苗在生长三四个月后,叶片会变厚,像是幼小的仙人掌,上面还带着一根根的小刺儿。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定植时间在每年的3至10月份都可以进行。

3、选盆。

火龙果一旦成活,生存寿命是很长的,养的好的可以成活20年,所以在移栽时选择花盆一定要牢固,并且大小合适,北方地区种植,还要考虑过冬问题,所以也不能太大,以致冬天无法挪动到室内,花盆口径以35厘米左右、底部带排水孔为佳。

4、土壤。

用普通常见的园土6份加2份沙子、2份蘑菇渣或炉灰渣混合装入盆内,高度到七八分满即可。

5、栽种。

火龙果是浅表性植物,因此在栽种时根系不宜过深,只要保证土盖住根系就可以。火龙果属于异花受粉,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花盆最好栽种两株幼苗。栽种时需要注意在盆中间立一根长1.2米左右的木棍,将栽种的幼苗用细绳和木棍绑在一起,这样便于枝条直立生长。

以上,就是火龙果发芽后移栽方法的介绍了。当然,要想火龙果继续健康成长,后续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火龙果养护要点。

火龙果养护要点1、浇水。

火龙果在移栽后的当天要浇一次定根水,浇足浇透,以底部排出口能出水为准。以后就按照见干才浇、不干不浇的原则进行浇水。

2、做支架。

栽种好火龙果苗后就要做支架了,这样能保证火龙果枝条往上良好生长。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用铁丝做一个铁圈架放在盆上方,这样待火龙果枝条长到足够高,就可以搭到铁架上继续生长了。

3、温度。

家庭养殖的火龙果,冬天气温如果低于10度以下,就要移到室内过冬,待来年春天温度上升到5度上以再移到室外。夏季高温要注意适当的遮阴。

4、施肥。

家庭养育火龙果,可以按勤施薄施的方法施加有机肥和农家肥。

按以上方法移栽的火龙果,只要照顾得当,一般在第三年左右就可以开花,如果想要让它结果,就要做好授粉工作,到第四年一般就可以结果了。更多火龙果相关知识,大家可以关注植物59网学习了解。

《玉米育苗移栽的技术要点》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新移栽的植物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