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叶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白术铁叶病的防治办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分布为害铁叶病是白术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产区均存不同程度发生。

症状病害以为害叶部为主,亦为害茎及术蒲。

病原SeptoriaatractylodisYuetChen.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灰褐色,70~100m60~80m;分生孢子线形,直或弯曲,无色,有隔膜2~4个,30~48m2~2.5m。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及种栽上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源。种子带菌可作远距离传播。雨水淋溅对病菌的传播起主导作用。

发病条件本病的发生需要较高的湿度,在10-27℃温度范围内均可引起为害。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开始发病。

防治

1.白术收获后,扫集并烧毁术田残株病叶,减少翌年菌源。

2.选用健壮术栽,剔除病栽,在条件具备情况下,术栽起土后,放在溪水中洗去附在术栽表面的病菌,以减少菌源。

3.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白术。在初冬进行深翻,既可风化土壤,亦可深埋病残体,减少菌源,冻死地下害虫。

4.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对促进白术健壮生长,提高白术抗病能力有重要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轮作。

5.自4月中旬开始,经常检查术地,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摘去术株下部病叶,以防病害蔓延。

6.不宜在雨后、露水未干时进行术地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等农活,以减少感染机会,减轻发病。

7.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隔10~15天1次,连续喷洒4~5次,可以控制本病的发生为害。

小编推荐

白术白绢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本病在南方多雨地区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发病率往往达20%左右。

症状主要发生在植株茎基和根茎部分。受害植株叶片黄化萎蔫。茎基和根茎出现黄褐色至褐色软腐,有白色绢状菌丝,后期病部产生许多油菜籽状棕褐色菌核。有时菌丝还可蔓延到病株四周的土表。

病原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菌丝白色,有绢丝状光泽,在基物上呈羽毛辐射状扩展,有隔膜,细胞大小为2.35m1.0m,在寄主表面形成菌核,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3.0mm不等,平滑有光泽。有性时期为Felliculariaralfsii(Secc.)West.,但不常发生。

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药用植物上的白术、附子、玄参、地黄、黄连、绞股蓝、丹参、芍药、桔梗、黄芪、紫苑、太子参、药菊花等都可受其为害。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种栽或病残体上存活。菌丝能沿着土壤裂缝蔓延为害邻近植株。菌核随水流、病上或混杂在种子中传播。带病种栽栽植后继续引起发病。

发病条件白绢病菌喜高温、高湿,一般在30~35℃之间为最适,通气好、低氮的砂壤土发病重。6月上旬~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防治本病的防治难度较大,主要依靠改进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配合使用土壤消毒药剂。

1.实行轮作:前茬以禾本科植物为好,不宜与花生及其寄生范围内的药用植物轮作。

2.在栽前或栽植时沟施氯硝胺处理土壤。适量施用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可以减轻发病。

3.选用健壮无病种栽。

4.发现病株,带土移出白术地并销毁,病穴撒施石灰粉消毒。四周邻近植株浇灌50%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50%氯硝胺200倍液控制病害。

5.应用哈氏木霉菌(Trichodermahamatum)进行生物防治,制成木霉麸皮生物制品,在白术栽种和育苗阶段以及发病初期施人土壤,对防治白绢病有很好的效果。

白术立枯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在白术育苗中经常发生,为害较重,往往造成幼苗成片死亡。

症状在病苗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地上部出现叶片萎蔫现象,而后病斑很快延伸和绕茎,茎基部组织坏死收缩变细,幼苗倒伏死亡。

病原病原菌的无性时期为RhizoctoniaKuhn,属真菌半知菌亚门,无孢目。立枯丝核菌不产生分生孢子。菌丝早期无色,后期逐渐变成淡褐色,菌丝呈锐角分枝,分枝处有明显缢缩现象,离分枝处不远产生1个隔膜,此种特性可作为确定丝核菌的重要依据。病原菌的有性时期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属担子菌亚门,胶膜菌目。

立枯丝核菌的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以为害多种草本和木本药用植物。

侵染循环立枯丝核菌主要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或寄主残余组织上越冬。遇到适当的寄主又可侵入为害。

发病条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适温为15~18℃,土壤潮湿时容易发病。

防治

1.选择矿质土壤种植。

2.春季多雨时,雨后要及时松土并做好开沟排水工作,以降低田间湿度。

3.发病初期用5%石灰水淋灌,每7天1次,连续3~4次。也可用地灰和石灰(1:1)撒施厢面,每7天撒1次,连续2~3次即可。

槟榔叶枯病的防治办法


本病在国外曾有报道。海南省各县的槟榔园普遍发生此病。病菌为害各龄槟榔叶片,幼苗受害严重,重病苗圃发病率80%~100%,重病株叶片枯萎,甚至连片死亡,死亡率20%左右。幼树及结果树受害叶斑累累,有的复叶的所有小叶都感病,其病斑数量竟达3247个,最大病斑长21.5cm、宽4.5cm,严重影响槟榔生长和产量。

别名槟榔叶点霉叶斑病,褐斑病(国外)。

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圆形、黑褐色小斑点,而后病斑扩大,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1~5cm,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灰褐或灰白色,其上有时具同心轮纹并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外围有水溃状暗绿色晕圈。从叶尖、叶缘开始发病的病斑逐渐向叶基部扩展,可遍及半张乃至整张小叶,导致叶片干枯。

病原PhylbstictaarecaeDiedecke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叶点霉属真菌。分生孢子器黑色,扁球形,直径95.5~150.7m,具孔口,着生于寄主组织内,部分外露。分生孢子梗极短、不分枝、无色;分生孢子小,长椭圆形或圆筒形、单细胞、无色,大小5.5~8.5m2.5~3.5m。菌丝生长温度18~25℃,孢子发芽要求22~25℃和98%以上的相对湿度。

侵染循环本荫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病株及其残体的病组织中越冬,翌年在适宜条件下,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引起发病。而后重复侵染不断发生。

发病条件连续阴雨、气候温暖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槟榔园失管荒芜、土壤瘦瘠、树势衰弱易诱发病害。苗床用带病的槟榔老叶搭荫棚的,由于带菌量大、通风不良、湿度大,发病严重。偏施氮肥,幼苗生长幼嫩,会使病害加重。

防治

1.加强管理,消灭荒芜,排除积水,不偏施氮肥,清除田间枯死叶片,集中烧毁。

2.不要用带病老叶搭荫棚育苗,以减少侵染来源。

3.发病初期,喷射1:1:100波尔多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两星期喷1次。

葡萄扇叶病的特征与防治办法


【病害名称】:葡萄扇叶病,又名葡萄退化

【症状特征】:葡萄扇叶病又称退化病。我国发生普遍,其症状因病毒株系不同分3种类型:一是传染性变型或称扇叶。系由变型病毒株系引起的,植株矮化或生和衰弱,叶片变形,不对称,呈环状或扭曲皱缩,叶缘锯齿尖锐。叶变型时有时出现斑驳;新梢染病,分枝异常、双芽、节间极短或长短不等;果穗染病,果穗少且小,果粒小,座果不良。二是黄化型由产生色素病毒株系引起的。病株早春呈现铬黄色褪色,致叶色改变,现散生的斑点、环斑、条斑等,严重的全叶黄化。三是脉带型传统认为是由产生色素的病毒株系引起。

【发病规律】:葡萄扇叶病毒可由几种土壤线虫传播,如加州剑线虫(Xiphinemaindex)、麦考岁剑线虫(X.coxi)和意大利剑线虫(X.italiae)等。通过嫁接亦能传毒。剑线虫获得病毒的时间相当三,在病株上饲食数分钟便能带毒,线虫的整个幼虫期都能带毒和传毒,但蜕皮后不带毒。成虫保毒期可达数月。该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由调运带病毒苗木导致。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新建葡萄园,必须从无病毒病地区引进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2)茎尖培养脱毒。对于已感染或怀疑感染病毒的苗木,进行茎尖培养,获得无毒苗木,然后再种植。(3)防止田间传播。嫁接时要挑选无病的接穗或砧木。(4)土壤消毒,治虫防病。扇叶病在田间经土壤线虫传播,可使用5%克线磷颗粒剂浸根,处理浓度为100~140毫克有效成分/升,浸5~30分钟。也可在播种育苗时,条施或点施,亩用量为250~300克。此外也可用溴甲烷、棉隆等处理土壤,都有灭线虫减少田间传毒作用。(5)加强田间管理。葡萄定植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和期根据植株长势,合理追肥,增强根系和树体发育;细致修剪,摘梢、绑蔓,增强植株对该病抵抗力

魔芋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魔芋细菌性叶枯病发生很普遍,主要为害叶片,在叶上形成不规则的黑褐色枯斑,有时受病叶片扭曲变形。发病后期整株叶片枯死,植株倒伏。

病原Xanthomonasconjac为一种黄极毛杆状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有1根极生鞭毛,能运动,不形成芽孢,可在琼胶培养基上培养,菌落圆形,米黄色,有光泽,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由于魔芋叶片中含有较多的甘露聚糖等粘质物,所以用病叶做直接压片检查不易看到细菌溢出现象。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遗留于田间土壤中的病残体和种芋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随着种芋的调运可造成病害远距离传播。在田间主要借风雨飞溅传播,农事操作亦可近距离传播病害。

发病条件田间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9月上中旬为发病高峰期。暴风雨的侵袭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传播和流行。

防治

1.种芋贮藏前,去净泥土,用石灰拌种,或用50~100倍福尔马林液和20%石灰水浸泡30分钟,风干后贮藏。

2.合理施肥,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过多的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3.魔芋的地上部常受甘薯天蛾、豆天蛾、斜纹夜蛾的幼虫为害,对于这些害虫应及时防治,以免造成大量的伤口,利于病菌侵入。

4.药剂防治,从展叶到9月下旬,当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用20010-6农用链霉素或50%代森铵600~1000倍液喷雾,特别是每次大风雨过后应立即喷药防治。

菊花病毒病的防治办法


别名花叶病。

分布为害全国各药用菊花产区均有发生,且为害较重。药菊的主产区都是老品种,连续栽培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栽种方法,又多采用分根或扦插繁殖。因此,药菊的病毒病种类多,发生为害较重。1985年9月,在滁菊主产区全椒县马厂调查,病毒病发病率为100%,约有20%左右的菊花田块,因病毒病导致全田枯死而绝产。安徽省药菊的几个品种,病毒病所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50%左右。病毒病是菊花的一大病害。

症状由于为害菊花的病毒种类多,加之复合侵染,因此,症状很复杂,常见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1)病株心叶黄化,有的叶脉保持绿色,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死;(2)幼苗叶片畸形,心叶有灰绿色微隆起的线状条纹,生长中、后期症状不明显;(3)叶片上产生黄色不规则斑块;(4)叶片暗绿色,叶小而厚,叶缘和叶背呈现紫红色。病毒病严重的植株,亦易感染褐斑病和霜霉病,导致叶片自下而上枯死。

病原安徽农学院病毒室几年来对药菊病毒病的研究,为害药菊的主要病毒种类有以下4种:

1.番茄不孕病毒(TAV):能侵染11科38种植物。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超薄片电镜观察,可在细胞质内见到大量排列整齐的堆集状病毒粒子。钝化温度为65℃,体外存活期4~6天,稀释限点为10-210-4,蚜虫传毒。

2.马铃薯Y病毒(PVY):能侵染4科16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680nm。电镜超薄片观察,可见到叶肉细胞质内、叶绿体间有典型风轮状内含体。钝化温度60~65℃,稀释限点10-210-3,体外存活期3天。蚜虫传毒。

3.马铃薯X病毒(PVX):能侵染7科22种植物。病毒颗粒线状,长度为470~580nm,钝化温度70℃,稀释限点10-4体外存活期在15天以上。蚜虫传毒。

4.黄瓜花叶病毒(CMV):病毒颗粒球状,直径30nm。能侵染7科20余种植物。钝化温度65~70℃,稀释限点10-310-4,体外存活期为5~7天。蚜虫传毒。

侵染循环病毒在留种菊花母株内越冬,靠分根和扦插繁殖把病毒传到下年。病害在田间的传播,主要靠蚜虫传毒。传毒的蚜虫有桃蚜、棉蚜、菊蚜、萝卜蚜等。由于药菊叶片中含有多酚氧化酶及药菊本身特有的挥发油类物质,可抑制病毒的体外传染,很难磨擦传毒。

发病条件药菊病毒病发生的轻重,与以下因素有关:留种母株发病的轻重,母株生长健壮的发病轻;与蚜虫发生量与发生期有关,发生早、数量大,病毒病发生重;与栽种方式有关,药菊与油菜、小麦、春大豆套种的,发病轻,菊花单种,作物相复杂的地区发病重;土地瘠薄、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地块发病重;靠近村边、路边和树荫下的菊花发病亦重。

防治

1.栽种脱毒菊苗:用茎尖组织培养法进行脱毒,并建立无毒苗留种基地,大量繁殖后,栽种无毒苗。脱毒菊苗,产量成倍增加。

2.田间株选健壮植株留种:菊花收获前,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开花多而大的植株留种。

3.因地制宜推广套种,利用其他作物的屏障,减轻蚜虫为害。

4.生长季节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

5.增施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在栽苗时,用锌、铜、钼、两等微量元素配成复合微肥蘸根,现萤前叶片喷施钾、硼等肥料,可增强抗病性,提高产量。

桑椹菌核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和病原此病包括桑椹肥大件菌核病、桑椹缩小性菌核病和桑椹小粒菌核病3种,分述如下:

1.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发病桑椹,花被变厚肿起,病椹显著膨大,变成乳白色。病椹中心有一块黑色的大菌核。病椹落下,椹肉腐败而菌核残留地上越冬。

引起此病的病原为SclerotiniashiraianaP.Henn.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核盘菌属真菌。越冬的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萌生1~5个子囊盘。子囊盘肉质,漏斗状,褐色,有长柄。子实层由子囊及侧丝构成。子囊圆柱状,基部较细,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10m3~5m。

病椹的花被及子房,由于菌丝的侵入腐蚀而产生大小不一的孔隙,其中丛生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分枝的基部稍粗,先端较细,其顶端者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卵形、无色,大小为2.7~5.0m2.2~2.8m。

2.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被害桑椹呈灰白色,全体缩小,质坚硬,外衣有细皱,并分布有多数褐色微小斑点,即分生孢子梗著生处。后在病椹内部形成黑色菌核,病椹落地后,椹肉腐败,菌核残留地上越冬。此病由真菌Mitrulashiraiana(P.Henn)ItoetImai引起。越冬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从菌核上萌生子实体,单生或数个集生,子实体具长柄,头部为纺锤形或长椭圆形,有数条纵褶,淡褐色,子囊生于头部外面的子实层中,棍棒形,先端圆,基部细,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4~8m2.5~4m。在病椹褐色斑点上所生的分生孢子梗,为纤细丝状,有若干分枝,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为7.0m4.6m。

3.桑椹小粒菌核病:此病的特征是桑椹的各个小果分別受感染,病小果显著膨大突出,整个病椹带灰黑色,病小果易脱落,病小花的花被不全肥大,仅子房膨大,其内部产生无数小形分生孢子,以后各子房中生成黑色近球形的小菌核,落地后在地面越冬。

此病由SclerotiniacarumculoidesSiegleretJenkins引起。越冬菌核次年4月上、中旬抽生1至数个子囊盘。子囊盘杯状。子囊圆筒形,子囊间有带分枝的侧丝。子囊孢子8个,肾形,无色单胞,大小为6.4~9.6m2.4~4m。子囊孢子的凹面附有半球形小体。子房内所生的分生孢子,无色,略呈球型,大小为2~4m2~2.3m。

侵染循环3种桑椹菌核病的侵染循环相似。以菌核落地越冬,到次年桑花开放时,从菌核上产生子实体,子囊孢子借风传播,侵入花器引起初染。所生的分生孢子因桑花期短,引起再侵染的作用不大。病菌侵入花器后,菌丝大量增殖,先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随桑椹落地越冬。

防治3种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一致的。4月初检査桑树附近地面,发现子实体及时收集销毀,并进行中耕,使子实体深埋土中,不能散出子囊孢子传播。5月普查桑园,及时收集树上及已落于地面的病椹烧毁,以消火越冬菌源。上年曾发病的桑园,4月前进行中耕,使菌核深埋土中,防止生出子实体。

贝母干腐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干腐病既可发生在田间,亦可发生在贮藏期。在湖北,大田一般发病率30%~50%,严重时全田失收。

症状干腐病的症状有两种:一种是被害鳞茎呈蜂窝状,被害鳞瓣呈褐色皱折,另一种是被害鳞茎基部青黑色,鳞瓣腐烂呈空洞或形成黑褐色、青色大小不等的空洞。鳞茎维管束被害,其横断面有一褐色圈。

病原据国内报道,贝母干腐病菌有3个种:即Fusaritumavcnaceum(Fr.)Sacc.,F.oxysporum和F.solani,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真菌。由于镰刀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种群复杂,各地出现同属不同种的菌是完全可能的。

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在PSA培养基上,小孢子数量多,长椭圆形、卵圆形,常呈假头状着生,大小分生孢子梗短,单瓶梗状,大孢子直或稍弯,美丽组型,中间粗,向两端均匀地逐渐变细。顶端不尖锐,略呈喙状弯曲。足细胞有不明显的足跟,2~5个横隔,但以3隔居多,大小为25.7~42.1m3.4~4.4m。大孢子着生在单瓶梗上,厚垣孢子多,圆形或近圆形,顶生或间生,单生或少数串生,直径6.8~10.3m。

发病条件

1.贝母种的质量:如果贝母种有病斑、虫伤或机械损伤则易烂种。

2.贝母地的条件:新种贝母的地,滤水性好的砂质土,半阴半阳的斜坡地烂种少。连作、排水不良及西晒的阳坡地易发生烂种。

3.有害生物为害:在土中为害郓贝的主要是厩腐蝇(Muscinastabulans)幼虫、蛴螬、蛞蝓、鼠妇(Armadilliacllumvulgare)等。

4.气候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不适宜贝母的生长,也容易引起烂种。

防治

1.鳞茎留地越夏:要注意套种,适当深种,创造荫凉的环境条件,同时及早防治地下害虫。如鳞茎室内贮藏,不能起挖过早,应在植株倒苗、鳞茎后熟,选择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采收时还须防止损伤,保藏覆盖勿过干。要剔除病鳞茎,用药剂处理后晾干,放在通风的室内贮存。

2.深耕、轮作、休闲等栽培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土壤还可以药剂或热力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利用夏季高温的太阳能,采用地膜覆盖20天左右,以杀死土壤线虫、螨和地下害虫及病菌。

3.药剂防治:使用40%多菌灵胶悬剂1:3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对鄂贝浸种10分钟的防病效果可达80%左右。如螨类为害严重,可用20%三氯杀螨砜1: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2000倍液浸种10分钟。

4.因地制宜,实行秋播,避过高温季节,减少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人参菌核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人参菌核病在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以及北美的西洋参上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和北京等地,其他省区发生少。参根一旦发病,迅速腐烂,产量损失可达60%~70%。

症状菌核病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发病部位为芽苞、根和根茎。参根被害后,初期在表面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以后,内部迅速腐敗、软化,细胞全部被消解殆尽,只留下坏死的外表皮。表皮内外形成许多鼠粪状的菌核。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地上部表现萎蔫,极易从土中拔出。此时,地下部早已溃烂不堪。

病原核盘菌(SclerotinialibertianaFuck.=S.sclerotiorum(Lib.)deBary)属子囊菌亚门,柔膜菌目真菌。菌核较小,1~5mm1.5~2mm。在西洋参上北美报道,除S.libertianaFuck.引起的白腐外,还有S.smilacinDurand(=5.panacisRankin)引起的黑腐。日本田中及泷元认为,在远东地区,人参、西洋参菌核病的病原菌与上述两种均不相同。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蔺核大小、形状和形成方式不同;与后者区别是菌丝发育的最适温度不同,因此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应为Sclerotiniasp.,种名待定。

在自然条件下及在室内,有性时期都不易产生。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12~18℃。最适温度为15℃。

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根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合时,萌发出菌丝侵染参根。人参菌核病菌系低温菌,从土壤解冻到人参出苗为发病盛期。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6月以后,气温、土温上升,基本停止发病。地势低洼,土壤板结,排水不良,低温髙湿以及氮肥过多是人参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有利条件。9月中、下旬,土温降到6~8℃,病害又有所发展。病菌的有性时期在病害的流行和传播中不占重要地位。

防治

1.选择排水良好,地势髙燥的地块栽参。早春注意提前松土,以利降湿和提高土温。

2.出苗前用1%硫酸铜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进行床面消毒。

3.及时发现并拔除病株,再用生石灰或1%~5%的石灰乳消毒病穴,或用50~80倍的福尔马林液进行病区土壤消毒。

4.栽参前,用40%菌核利(10~15g/m2)处理土壤,或用菌核利200~400倍液浇灌病区。

魔芋白绢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主要为害叶柄基部,球茎也能受害,靠近土壤的叶柄基部染病后软化、湿腐,植株很快倒伏,发病处表面产生大量菌丝和菌核,幼嫩菌核为白色,老熟菌核褐色。湿度大时,病株附近地表出现大量的菌丝和菌核。

病原SclerotiumrolfsiiSacc.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小核菌属真菌。此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可侵染100多科210多种植物,引起白绢病。其菌核的大小、色泽、形状在不同寄主上差异很大。菌核的抗逆性强,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可抵抗-10℃的低温和42℃的高温。病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草酸,草酸在该菌的侵染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菌丝在土表病残上腐生或在多年生寄主植物的基部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菌丝,菌丝分泌草酸杀死寄主表皮细胞,然后侵入寄主组织,寄主发病后在病部表面和附近土表产生大量的菌丝和菌核。病害在田间借流水和农事操作而传播。魔芋带菌球茎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因素。

发病条件8~9月田间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前期干旱后期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白绢病流行,因为干旱时相对湿度低,导致菌核表皮破裂而有利于萌发;长期连作,由于田间大量积累菌核和病残体,病害会逐年加重。

防治

1.在无病地选留种芋,种芋在贮藏和播前用40%多菌灵胶悬刑1:500倍液浸泡10分钟,晾干后贮藏或播种。

2.与禾本科作物、甘薯等作物轮作,不能与茄科、豆科作物轮作。

3.田间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粉剂1:3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灌蔸。

当归麻口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当归麻口病在甘肃、云南、陕西等当归主产区发生比较普遍,近年来有加重的趋势。据报道,甘肃岷县1985年当归麻口病平均发病率达89.7%,当归产量、质量明显下降。

症状当归根部表皮开裂、呈黄褐色,形成累累伤斑,内部组织呈海绵状木质化。

病原造成当归发生麻口病的原因相当复杂,病菌与地下害虫兼而有之。但以病原菌为主导因素,而地下害虫所造成的伤口则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导致麻口病病情加重,是发病的诱因。兹将病因分述如下:

1.当归麻口病的病原菌经北京等有关单位鉴定,证明本病的致病菌为燕友镰刀菌〔Fusariumavenaceum(CordaetFr)Sacc.〕、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cidesSherb〕、茄病镰刀菌〔F.solani(Mart.)Sacc.〕、木贼镰刀菌〔F.eguisci(Corda)Sacc.〕、尖孢镰刀菌〔F.oxysporium〕和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等6种镰刀菌,且单一菌种感染即可发生典型症状。

2.据报道,苗根无伤虽接种致病菌,当归苗并不罹病或罹病轻微;苗根有伤无致病菌则不罹病;苗根重伤接种致病菌后发病重,充分证明伤口有利干病菌的侵染。

金针虫类、蛴螬类、地老虎类和种绳幼虫等多种地下害虫常重伤当归苗根。挖苗、移栽、中耕除草和机械创伤以及生理性开裂形成许多伤口,均有利病菌的侵入。

3.等毛蚓和马铃薯茎线虫不仅能造成伤口,而且能携菌传病。

侵染循环当归为3年生植物,第1年生产种子;第2年播种生产秧苗;第3年移栽并长成药材。当地药农在生产秧苗时,均在林区开荒种植。因气候、土壤和生态条件好,所以麻口病极少发生。但一旦当归秧苗移人农田后,由于移植时的自身伤口或地下害虫或机械创伤所形成的伤口,导致了土壤中的致病菌、毛蚓和茎线虫等有害生物相继人侵危害,造成了麻口病的发生。特别是无脊椎动物携带病原菌并取食于健根或病灶中,使根罹病或使病灶扩大,待病灶老化后它们还可携带致病菌迁向健株,建立新的病灶。秋季收获后,众多的有害生物遗留田间,不易根除。当归麻口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土壤中有害生物的多少,决定麻口病发生的程度。

防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本病的为害。

1.选择适宜的地块种植当归:实践证明,过水地、粘土地、黑土地、生荒地发病较轻。

2.用腐熟的农家肥:凡未经腐熟的农家肥会将大量有害生物带入田间,加重病害的发生。因此,底肥应采用经高湿堆肥方法处理过的肥料。

3.单株、垄栽、坑种:单株有利于当归个体膨大。垄栽有利于排水,并可将部分线虫和等毛蚓排入沟中。坑种是在当归植株周围形成一浅坑,使当归基叶裸露,利用追肥灌根,并可避免等毛蚓和线虫从叶痕潜入当归根部。

4.合理轮作:前茬最好是麦类、豆类和胡麻等作物。

5.移栽前应认真汰除病苗和伤苗。

6.用高效、低毒的杀菌剂进行浸根消毒,亦可用当归种苗包衣剂进行防护。

菊花褐斑病的防治办法


别名叶枯病,斑枯病。

分布为害国内各药菊种植区均有发生,且为害较重,常年造成叶片枯死达40%~70%,单株花朵减少30%~50%,发病重的年份,花朵减少70%。1983年,安徽歙县贡菊品种褐斑病大发生,比上一年减产88.4%,造成毁灭性为害。

症状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为圆形淡黄色小点,以后扩展成褐色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形成不规则褐色枯斑,病斑直径4~10mm,周围常有褪绿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病害大流行年份,病斑较大,在10mm以上,有的在叶缘上形成V形枯斑,外围有褪绿晕圈,或沿叶缘发病,叶缘先枯死。病斑多时,常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枯死叶片不脱落,悬挂于茎上。

病原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真菌。分生孢子器球形或近球形,具1略微伸长的孔口,从底部到孔口的长度为91.4~150.9m,横径为62.8~115.1m,孔口直径15.4~20.5m。分生孢子线形,大小为50.5~67.3m1.7~2.6m,具4~9个隔膜。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叶片组织中,仅孔口露出叶面。叶片正面的分生孢子器占88.2%。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叶残体上越冬。在长江以南,次年4月下旬即可产生分生孢子侵害下部叶片,6月上旬到7月上旬的梅雨季节,病害扩展蔓延,使病株率增加。8月份多为高温干燥季节,病害发展较慢,9~10月,植株生长旺盛,雨水亦较多,株间阴敝,湿度增大,病害扩展迅速。多雨年分,造成病害流行。黄河以北的药菊种植区,7月分雨水多病害发展很快,8月下旬急剧发展,9月初达到发病高峰。

发病条件病害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温度24~28℃,相对湿度85%以上,适宜病害的发生。以歙县贡菊为例,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降雨量在100mm以下发病轻,超过200mm发病重;菊花连作发病重,2年以上轮作的发病轻;施肥少、管理粗放的发病重,施肥充足,肥料配合好,植株生长健壮的发病轻。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防治。(1)实行2年以上轮作。(2)处理病残体:菊花收后,割下植株残体,集中烧毁。(3)增施肥料:增施有机肥,配合磷钾肥,使植株生长旺盛,增强抗病力。(4)结合田间管理,早期摘除病叶:结合菊花剪苗、摘顶心,随手把下部病叶摘除,带出田外处理,减少早期再侵染病源。

2.药剂防治:(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施药时间,黄河以北地区,7月中旬喷第1次药,长江以南9月上旬喷第1次药。10天左右喷1次,共喷3~4次,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

《白术铁叶病的防治办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的叶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