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植物的养护技术。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园林草坪的管理技术炭疽病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炭疽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可侵染几乎所有的草坪草,以在一年生早熟禾和匍匐翦股颖上造成的危害最严重。我国有零星发生,危害不太严重。

症状表现:

环境条件不同下炭疽病症状表现不同。

冷凉潮湿时,病菌主要造成根、根颈、茎基部腐烂,以茎基部症状最明显。病斑初期水渍状,颜色变深,并逐渐发展成圆形褐色大斑,后期病斑长有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当冠部组织也受侵染严重发病时,草株生长瘦弱,变黄枯死。

天气暖和时,特别是当土壤干燥而大气湿度很高时,病菌很快侵染老叶,明显的加速叶和分蘖的衰老死亡。叶片上形成长形的,红褐色的病斑,而后叶片变黄、变褐以致枯死。当茎基部被侵染时,整个分蘖也会出现以上病变过程。

草坪上出现直径从几个厘米至几米的、不规则状的枯草斑,斑块呈红褐色一黄色一黄褐色一再到褐色的变化,病株下部叶鞘组织和茎上经常可看到灰黑色的菌丝体的侵染垫,在枯死茎、叶上还可看到小黑点。炭疽病症状上的典型特点是在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显微镜检察分生孢子盘上刚毛存在与分生孢子,可作为快速诊断炭疽病发生的依据。

另外,在田间诊断过程中还发现两种病菌也能引起近似炭疽病的症状:

一种是由Microdochiumbolleyi引起;

另一种是由Volutellacolletotrichoides引起。

若要进一步区分,必须进行病原物的准确鉴定。M.Bolleyi的产果机构是分生孢子座,不形成刺毛分生孢子也是单细胞的,新月形,但它只有59m长,而C.Grarninicola产果机构是分生孢子盘,有剌毛;V.Colletotrichoides与C.Graminicola的区V.Colletotrichoides形成的分生孢子座细小,半球形,其刚毛与刺盘孢的刺毛一样肉眼可见。刺毛深色,约100/m,在分生孢子盘上成环形分布。分生孢子单细胞,菜豆形,只有约5m长。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株和病残体中渡过不适时期。当草坪草生长在逆境条件下,湿度高、叶面湿润时,病菌可穿透叶、茎或根部组织造成侵染。分生孢子盘在坏死组织中形成,然后释放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风、雨水飞溅传播到健康禾草上,造成再侵染。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的基本条件是那些造成草坪草逆境的环境,即:高温高湿的天气,土壤紧实,磷肥、钾肥、氮肥和水分供应不足,叶面或根部水膜等。该病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发生,但通常在夏季的数月中的凉爽、暖和天气里最具破坏性。

病害防治:

(1)科学的养护管理:适当、均衡施肥,避免在高温或干旱期间使用含量高的氮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在午后或晚上浇水,应深浇水,尽量减少浇水次数。避免造成逆境条件。保持土壤疏松减少紧实程度。适当修剪。及时清除枯草层。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

(2)种植抗病草种、品种。

(3)发病初期,用百菌清或乙磷铝等内吸性杀菌剂兑水喷雾,一般浓度为500~800倍,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扩展阅读

园林草坪蓟马的防治方法


危害草坪禾草的蓟马主要有小麦皮蓟马、稻蓟马、稻管蓟马等。危害豆科草坪草的蓟马有端带蓟马、花蓟马、烟蓟马等。均属缨翅目。除小麦皮蓟马、稻管蓟马属管蓟马科外,其余均属蓟马科。

蓟马危害叶、芽和花等部位。嫩叶被害后呈现斑点,卷曲以至枯死,生长点被害后发黄凋萎,导致顶芽不能继续生长和开花,影响青草和种子产量。特别是开花期危害最严重,在花内取食,捣散花粉,破坏柱头,吸收花器营养,造成落花落荚。

小麦皮蓟马成虫全体呈黑色,体长1.5~2.0mm。在新疆各地1年发生1代,以红色若虫在地下和麦茬内越夏、越冬,越冬前后的深度达15cm,但以1~5cm的表层为主。当平均气温达8C时,越冬后若虫开始活动。在旬平均气温15C时,若虫进人伪蛹盛期。在天山北麓,成虫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

对蓟马的防治措施方法如下:

1.减少虫源基数,防止转移为害。蓟马早春主要在游草及其他禾草嫩叶上存活,冬春期清除杂草,特别是清除草坪附近的游草,是解决稻蓟马初侵虫源的有效措施。在清除杂草的同时,一并施用药剂防治,防止游草上的蓟马继续转移到草坪上为害。

2.保护利用天敌。蓟马的天敌种类繁多,国外报道有卵期寄生蜂;此外,若虫、成虫有线虫寄生。国内发现有花蝽、步甲类及蜘蛛等,均可捕食蓟马,但要注意合理科学用药,以利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3.药剂防治。根据苗情、虫情,主攻若虫,在盛孵期施药防治。有效药剂有40%乐果乳油2000~3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50%混灭威乳油10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对若虫、成虫的防治效果良好。

试验证明,用50%乐果乳油10.5~15kg/hm2,对水900kg喷雾,除对成虫、若虫有良好防治效果外,杀卵率达85%~90%,施药后抑制蓟马的回升效果持久而又稳定。

园林果树柿子炭疽病的防治


柿子炭疽病是柿子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果实、枝梢和苗木枝干。造成大量落果,枝条枯死。发病严重时落果可达20%40%,严重影响柿子的产量和品质。

病状:

可发生在叶片、新梢、果实。果实发病,病斑凹陷,中部密生略呈轮纹状排列的灰色至黑色小粒点。遇雨或高湿性,分生孢子盘溢出粉红色粘质的孢子团。皮层以下,果肉开成黑色的硬块。

发病规律: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即可见到病果脱落。

防治方法:

一、引进苗木,要剔除病苗,

二、水肥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施肥以柿子收获前即9月份最佳,要深施、重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此外在生理落果期到果实膨大期每隔1520天根外喷施一次0.3%磷酸二氢钾溶液,增加树体营养。果实膨大期如遇干旱,要及时补充灌水。保证树体健壮生长,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合理修剪一是在柿子树生长期,要及时剪除病枝、摘除病果,带出园外,集中烧毁。二是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徒长枝,因为徒长枝和弱树均易感病,所以要采取摘心、抹芽等修剪措施,控制徒长枝的生长,抑制病害。

四、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6月中、上旬喷1:5:400波尔多液;7月中旬及8月上、中旬各喷1次1:3:300波尔多液。也可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五、彻底清园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带病枝梢,彻底清扫园内枯枝、落叶、落果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消除病源,减少传播。

园林植物紫玉兰炭疽病的防治


紫玉兰炭疽病

症状病斑形状不规则,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夏秋两季发病重。

病原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异名C.magnoliaeCamara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盘黑褐色,长50~88m,周生刚毛;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单胞无色,大小1l~185~6(m)。

发病规律

该菌菌丝可在白兰花、含笑、广玉兰、白玉兰等多种木兰类植物病组织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气温高、天气潮湿或盆栽白兰花浇水过多,湿度大易发病,棚室或贮运途中盆栽白兰花放置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我国南方6~9月、北方山东一带8~9月是发病高峰期,10月后病势减缓或停滞下来。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及时剪除病叶;改进浇水方法,水由盆沿浇入土壤中;花盆放置距离须保持适当,使其通风透光,防止枝叶相互摩擦。

(2)发病初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1000倍液、7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lO~15天1次,连续防治2~4次。

园林草坪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草坪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这类害虫生活在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植株的根部、嫩茎及幼芽等。常见的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种蝇等。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隐蔽,常给草坪带来严重的损失,必须进行防治。

一、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及周围的环境关系

地下害虫的发生与土壤的质地、含水量、酸碱度、草坪和周围的花木等情况密切相关。例如,地老虎喜欢较湿润的粘质壤土,适宜在含水量15%~20%的土壤中生存。此外,草坪地周围杂草多亦有利其发生。金龟子幼虫(蛴螬)适生于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草坪施用未经腐熟的厩肥,则蛴螬较多发生。蝼蛄多发生在轻盐碱地、粘砂壤、湿润、松软而多腐殖质的荒地及河渠附近,土壤中如果施有大量未腐熟的厩肥、堆肥,易导致蝼蛄发生。地下害虫的危害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二、主要种类及其危害

1、蝼蛄

俗称拉拉蛄、土狗子。属直翅目,蝼蛄科。分布全国各地,杂食性害虫。

常见的有两种:

一是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

二是非洲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

蝼蛄是苗圃、花圃、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苗的根、嫩茎及刚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草坪的生产。

三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3月底至4月初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下旬危害最严重(此时正值各种草坪返青发芽生长初期),咬食苗根和嫩茎,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现象,或使苗根与土分离、草坪枯死。

2、蛴螬俗称地蚕。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常见的有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东方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红脚绿丽金龟等金龟子的幼虫,是草坪、花卉、树木的主要害虫。多危害植物的根、茎,轻者根茎部分被咬食,影响植株生长;重者将根茎皮层吃光或环食土表下的主茎皮层,使植株死亡。

该虫年发生代数,因种类而异,一般一年发生一代或二年一代。常年生活在有机质多的土壤中,其生活与土壤温、湿度有关,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两季发生危害,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危害猖獗。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蛴螬在深土层越冬和越夏。

3、地老虎

俗称切根虫、夜盗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危害园林植物的地老虎全国有10多种,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及黄地老虎3种,其中以小地老虎最多,为害也最重。其食性很杂,危害100多种园林植物,是苗木、花卉、果树、草坪的重要害虫。以幼虫危害草坪,3龄后幼虫夜晚出土活动,将幼苗茎干咬断,拖入土穴中取食,同时也能爬到植株上部咬食嫩茎和幼芽,常把大量植株咬死。

小地老虎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三代,越往南,年发生代数越多。以蛹或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10月下旬幼虫老熟,在土中化蛹越冬,来不及化蛹的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共6龄,3龄前群集在叶或茎上危害,5龄后为暴食期。成虫飞翔力很强,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喜食带酸、甜、酒味的食物液。卵多产在低矮叶密的杂草上,以近地表的叶子上最多。

三、综合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消灭虫卵。精细管理,合理施肥,增施腐熟的有机肥能改良土壤透水、透气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可使草坪苗木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抗虫性。忌施未腐熟的有机肥。

2、灯光诱杀:利用金龟子、蝼蛄、地老虎等成虫的趋光性,草坪花木地可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3、毒谷毒杀:煮半熟的谷子,晾后拌上50%辛硫磷乳剂制成毒谷,每亩用量1-2公斤,随同种子播下,可防治蝼蛄、蛴螬、金针虫等。

4、毒铒诱杀:取90%敌百虫50克,拌入5公斤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如麦麸、饼肥等)中作毒饵,在傍晚撒入草坪花木根部附近,或按照糖、醋、白酒、清水的比例为6:3:1:10,另加少量胃毒性农药,每200平方米草坪地放置1盘,次日取回。可诱杀蝼蛄、地老虎,效果显著。

5、人工捕杀:

(1)采用秋季1龄幼虫期大量灌溉等措施,可以降低蛴螬的虫口密度;

(2)当草坪表面土下5厘米深的土温在15℃以上时,蛴螬活动深度在床面下15厘米的土层内,此时用20厘米长细钢针按水平方向1厘米间距下扎,可有效捕杀2-3龄幼虫。

(3)在被咬断的苗木附近土壤中挖除幼虫。

6、药剂防治:地下害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50%久效磷600倍液喷杀,或在苗木根部灌50%辛硫磷10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25%乙酰甲胺磷800倍液。杀虫范围广,对地下害虫杀虫效果很好。

炭疽病是怎样的一种病植物炭疽病的防治


兰花炭疽病,发生普遍,有时十分严虱危害藏兰、墨兰、建兰、春兰等兰届花久引起叶部焦黑斑点,严重时整叶枯死,影响经济价值。在四川、浙江、上海、台湾等地均有发生。

(1)症状初期叶上呈现圆形、半圆形的红褐色斑点,其后变黑褐亿边缘有时具有黄色晕圈。许多病斑扩大合并时呈波状或条状黑褐色病斑,后闭病斑中部变灰白6,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茵的袍子。病鼓发生部位以叶的上中部为

多。

(2)发生特点霉雨季节和秋雨连绵期间,发病严重。病萌以茵丝体在病叶组织内越冬,在南方分生抱子也可以越冬。灌派时当头喷浇容易病重。放旦过密兰叶相互交错在一起时也易传病。种和品种间感病性有差异,如建兰中的大

头素,春兰中的大富贵、十月感病勤建兰中的铁枝京、蒲兰(金陵边)较抗病;墨兰感病中等。

(3)防治方法

加强养管。浇水时应从盆边缘浇放置过密,保持透光、通风良好。

选育耐病和抗病品种。

剪除病叶。喷施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looo倍液;50%多苗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眺百茵清可湿性汤剂8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三、四次,有一定效果。其中以多菌灵效果较好。

油菜炭疽病的防治


油菜炭疽病

英文名

Rapeanthracnose

病原

希金斯剌盘孢Colletotrichumhiggin-sianum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寄主

油菜、大白菜、芫菁、萝卜和芥菜等十宇花科蔬菜。

分布

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局部地区有明显加重之势。

为害症状

油菜地上部分均可发病。(1)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苍白色或褪绿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为1~2mm大小的圆形至长圆形病斑。病斑中心白色至黄白色,边缘紫褐色,略凹陷。(2)叶柄和茎:叶柄和茎上斑点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淡褐色至灰褐色。(3)角果:角果上的病斑与叶上相似。湿度大时,病斑上有红色粘质物溢出.

病原物

(1)形态:菌丝无色,具隔膜。分生孢子盘黑褐色,埋生,直径25~42fim。分生孢子梗倒钻状,无色,单胞,大小(9~16)x(4~5)分生孢子圆柱形,单胞,无色,大小(13~18)x(3~4.5)pm。(2)特性:发育温度范围13-38℃,最适温度为26-301。

侵染循环

(1)越冬:病原以菌丝在残株及种子中或以孢子附着在种子上越夏或越冬。(2)传播:第2年分生孢子长出芽管侵染,借风或雨水飞溅传播。病菌侵人后经3~5天潜育期即可发病_条件适宜病菌产出分生孢子进行频繁再侵染,病害发展很快。

发生因素

油菜炭疽病属高温高湿型病害,高温、高湿条件有利发病,24~28℃且多雨时病害易流行。

油菜炭疽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种棺抗病品种s如新油8号、新油9号、中双4号、两优586等。选用无病种子。②发病较重的地区,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1年以上。③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④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栽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⑤收获后清洁田园,深翻土壤。(2)物理防治:播前种子用50℃温水浸种5-10分钟,捞出阴干后播种。(3)药刑防治:①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WP拌种②发病初期喷40%多硫SC700~800倍液,或70%百菌淸WP1000倍液,或25%溴菌清WP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WP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40%灭病威400倍液,或68%倍得利800倍液,或30%绿叶丹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使用油菜炭疽病特效药,按照使用说明操作。

红麻炭疽病的防治技巧


红麻别名洋麻、槿麻、钟麻等,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纤维作物。我国栽培红麻的区域非常广阔,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除青海、西藏外,在北纬47o度以南各省(区)都有种植。各地在栽培技术上已形成了模式化栽培。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红麻普遍爱害,减产幅度一般在40%—50%之间,严重田块减产70%以上。下面是红麻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1、红麻炭疽病以种子带菌为主,应加强检疫。

2、加强栽培管理进行合理轮作;深沟高畦,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氮、磷、钾相配合。做好种子处理,并于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

3、在播种前用80%炭疽福美(福美双·福美锌)配成0.8%的有效浓度,每50kg浸种18kg,水温保持20℃左右,每隔3—4小时搅拌一次浸20—24小时,捞出后凉干播种。或用40%拌种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60倍液浸种。

4、发病初期,用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福美双·福美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5%溴菌清乳油500—600倍液均匀喷施,间隔7—10天喷l次,防治2次,均有较好防效。

含笑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含笑炭疽病病原菌为刺盘孢菌。害叶片,病叶早落。浙江各地的公园、家庭栽植的含笑均有发生。更多绿色尽在

症状特点

叶片发病初期出现针头状大小的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带。病菌多从叶尖或叶缘侵入,病斑扩大后可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斑块。病斑呈深褐色至灰白色,有轮状斑纹,边缘黑褐色,稍隆起,病部中央散生或轮生褐黑色小点,潮湿的天气出现粉红色胶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最后病叶黄化脱落。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组织或落叶上越冬。每年3月上旬分生孢子成熟,随风雨溅散、漂移传播。病菌多从机械损伤、虫伤或日灼伤口侵入。5~6月为发病盛期,盛夏高温病情缓解。10~11月又有病害出现。病菌大多为害植株下部叶片。缺肥、缺水、叶片失绿时,最易感病。

防治方法

(1)搞好产地病害防除,避免向非疫区四处传播。

(2)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焚毁,最大限度地降低疗害的再传播源。

(3)病菌借雨水传播。秋冬季应进行病株及残体的清理,盆栽茶花应注意病、健株分开管理。浇水时应避免喷灌,减少病菌的传播机会。

(4)药剂防治可以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新高脂膜,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7~8天喷一次;或50%多菌灵8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每8~15天喷一次。

龙血树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症状

该病影响龙血树长势,严重时致叶枯死。该病为害多种龙血树。该病为害叶片。病斑发生在叶缘、叶面上。发病初期叶上出现褐色小斑点,扩展后呈近圆形、椭圆形病斑,褐色,斑缘深褐色,隆起,病斑外有黄色晕圈。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着生黑色小点粒。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

该病为真菌病害,由胶孢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Sacc.]引起。

发生规律

病菌在病叶或病残体上越冬;由风雨及水滴滴溅传播。高温(25℃~30℃),高湿(85%以上)、多雨、多露、栽种过密、通风不良等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1.预防方法

栽培技术防病:科学的肥水管理,栽培基质疏松、肥沃,生长旺季(4~8月)1个月左右追施1次有机薄肥;温室及时通风透气,露地栽种雨后及时排水,以便除湿降温;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

2.治疗方法

药剂防护:发病初期喷50%使百克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7~10天1次。

槟榔炭疽病的防治办法


本病在国外普遍发生。海南省各县的槟榔园皆有发病。病菌侵染植株多种器官,因发病部位不同而有多种病名。发生在叶片上叫炭疽病;发生在芽上叫芽腐病;发生在花穗上叫花穗回枯病(枯萎病);发生在果上叫果腐病。其中幼苗炭疽病最严重,重病区发病率70%以上,病苗长势衰弱,甚至死亡,死亡率30%,成龄株的芽(心叶)严重感病时可导致整株死亡;花、果发病引起花序干枯,落花落果,严重减产。

症状叶片感病后,病斑形状、大小变化较大,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从0.3cm至20cm不等。病部灰褐色至深褐色,具云纹状,其上密布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盘),重病叶后期变褐枯死。芽(心叶)受害表现褪绿、卷曲,而后出现不规则形红褐色斑块,病组织破裂,幼芽腐烂或枯萎。花穗发病首先在雄花的小花轴上出现,表现黄化,并逐渐变褐色,而后很快从顶部向下蔓延至整个花轴,引起花穗变褐回枯,雌花脱落。绿果感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暗绿色病斑;成熟果受害出现近圆形、褐色、凹陷病斑,而后扩展至全果,引起果实腐烂。

高湿条件下,上述各发病部位产生朱红色粘液状孢子堆。

病原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cnz.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毛盘孢属真菌。菌丝初期无色,后变灰黑色,有隔膜。分生孢子盘黑色,卵圆形,直径120~250m,周围有深褐色刚毛,盘内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着生在梗上,单胞、无色、椭圆形至圆筒形,有或无油点,大小12.2~15.8m4.0?5.4m。本菌生长温度范围15~35℃,最适温度25~28℃,发芽和侵染要求有水膜或100%相对湿度。

本菌除为害槟榔外,还可侵染巴戟、丁香、白豆蔻、肉桂、芒果、柑橘等作物。

侵染循环本病侵染来源是田间病株及其残体。在高湿条件下,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寄主,潜育期2~4天。初发病株出现后,其上又产生分生孢子,不断传播和侵染。

发病条件多雨高湿、气温20~30℃是本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槟榔园密植、失管荒芜、荫蔽不通风、植株生势差有利病害发生。遭受台风刮伤、寒害冻伤、害虫咬伤的植株也易发病

防治

1.加强管理,消灭荒芜,排除积水,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田间病残组织。

2.苗圃不要用槟榔病叶搭荫棚育苗,以减少侵染来源。

3.喷射1:1:100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2星期喷1次。

辣椒炭疽病的防治办法


症状受害果实病斑褐色水渍状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环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受害叶片亦出现类似病斑,中央灰白色。

病原ColletotrichumnigrumEll.etHalst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刺盘孢属真菌。病斑上的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盘直径达100m左右,刚毛多,混生,深褐色,有2~4个隔膜,大小为74~128m3-6m。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1~16m3~4m分生孢子短圆柱形或镰刀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4~26m3~5m。

侵染循环病菌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表面越冬,第2年播种带菌种子或在病土上栽种,引起初次侵染;以后病斑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经雨水、昆虫等传播,造成再次侵染。

发病条件高温多雨,田间积水,种植过密,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果实受伤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

1.选用无病种子:如有带菌嫌疑,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5分钟,到时间后立即移至冷水中冷却。

2.与其他作物轮作,增施磷钾肥,低湿地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收果后应淸除病残体。

3.喷药保护:发病初期喷射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黄瓜炭疽病在黑龙江省各地均有发生,以保护地黄瓜发生较重。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叶部病斑近圆形,初为水浸状,干枯后呈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常是几个小病斑连在一起,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斑上轮生黑色小点,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粘稠状物,在干燥条件下病斑易开裂、穿孔。瓜条上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凹陷病斑,后期病斑上多生粉红色粘稠状物。

该病由黄瓜炭疽病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表面,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靠种子、风雨、灌水及农事操作等传播,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多湿、定植过密、氮肥过多、保护地连作、通风不良等条件下发病重。

黄瓜炭疽病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方法同黄瓜枯萎病。

2.培育无病壮苗:为防止床土带菌,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按苗床面积每平方米用药8克,拌适量细土,育苗时下铺上盖,培育无病壮苗。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年以上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合理密植,通风排湿,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保护地黄瓜在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每公顷每次用量3.75千克,每10天熏1次,隔8-10天喷1次。防止因施用液体药剂增加棚室内湿度。露地栽培黄瓜,在发病初期用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50克/升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1000倍液;或250克/升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80%福福美锌(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1-2次。

5.注意田间卫生:对病叶、病果及时摘除,集中深埋,消灭菌源。

《园林草坪的管理技术炭疽病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草坪植物的养护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