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植物如何养护。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杉苗赤枯病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赤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为害幼林,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发生严重。除危害杉木外,还危害柏树、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油松等针叶树幼苗和幼树。

症状

因受害时期不同,其症状类型亦不同。

杉木尖枯受害苗木先是顶部嫩叶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变红褐色,以后扩展到全叶,使嫩梢赤枯,病斑上散生黑色稍有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或黑褐色的丝状或卷发状的分生孢子角。严重的病苗整株变枯褐色而死亡,轻病苗仅顶梢枯死,常能再发2-3个不定芽,使杉苗成多头状。

树冠基枯在夏季温度高的地方,因地表热辐射,苗木基部受灼伤,病菌从灼伤处侵入针叶。初期针叶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在病斑周围有暗红色稍隆起的界线。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子实体,最后常引起叶尖枯死。潮湿时也能见到黑色的分生孢子角。

杉木顶枯定植一年生的杉木顶梢以下30cm处发黄,然后向上下扩展,病斑呈淡红色。皮层破裂后树梢呈棕褐色,当木质部被侵染时,整个顶梢也感染。枯梢上有黑色小点,遇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角。

病原

Pestalotiopsisguepini(Desm)Stey称褐斑拟多毛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暗色,粒点状,初期埋于叶片的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长梭形,有四个分隔,分隔处稍缢缩,每个分生孢子有五个细胞,中间三个细胞淡褐色,两端细胞无色透明,顶端有三根刺毛;孢子基部有一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梗。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24小时内萌发率达50%。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苗木上及地面上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速度很快,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经两小时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垂死的组织侵入,并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叶是初次侵染源。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特别是在雨季蔓延迅速。当7月中旬温度上升到30℃以上,遇到雷阵雨,苗圃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初发病的苗木,可以形成发病中心。月平均温度在11℃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当月平均气温高于20℃时,病叶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至到10月气温下降到25℃以下,相对湿度低于50%,病菌才逐渐停止扩散。沙土地或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地,苗木生长衰弱,发病较重。苗木生长过密、氮肥施的过多、遮阴时间过长使苗木生长柔软,易发病。阳光照射强烈而不遮阴的苗木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择圃地。苗圃地要选择沙壤土和壤土,避免选用沙土、粘土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地。发生过赤枯病的苗圃,冬季要深耕或实行轮作,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②加强林区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对过密的苗木要及时间苗,使苗床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在光照强时要注意遮阴,幼林要及时抚育、间种绿肥,创造不利于赤枯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和幼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减少发病;在病害发生期,特别是雷雨过后,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烧毁,以免扩散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每两周喷洒一次1∶1∶200倍波尔多液,或喷洒50%退菌特800倍液、70%的百菌清500-800倍液。

延伸阅读

杉苗赤枯病症状及防治


赤枯病是杉木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为害幼林,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发生严重。除危害杉木外,还危害柏树、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油松等针叶树幼苗和幼树。

症状

因受害时期不同,其症状类型亦不同。

杉木尖枯受害苗木先是顶部嫩叶上出现黄色斑点,逐渐变红褐色,以后扩展到全叶,使嫩梢赤枯,病斑上散生黑色稍有突起的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分生孢子盘吸湿长出褐色或黑褐色的丝状或卷发状的分生孢子角。严重的病苗整株变枯褐色而死亡,轻病苗仅顶梢枯死,常能再发2-3个不定芽,使杉苗成多头状。

树冠基枯在夏季温度高的地方,因地表热辐射,苗木基部受灼伤,病菌从灼伤处侵入针叶。初期针叶上出现褐色小点,后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在病斑周围有暗红色稍隆起的界线。以后在病斑上产生黑褐色的子实体,最后常引起叶尖枯死。潮湿时也能见到黑色的分生孢子角。

杉木顶枯定植一年生的杉木顶梢以下30cm处发黄,然后向上下扩展,病斑呈淡红色。皮层破裂后树梢呈棕褐色,当木质部被侵染时,整个顶梢也感染。枯梢上有黑色小点,遇潮湿时产生分生孢子角。

杉苗赤枯病症状及防治

病原

Pestalotiopsisguepini(Desm)Stey称褐斑拟多毛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暗色,粒点状,初期埋于叶片的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分生孢子长梭形,有四个分隔,分隔处稍缢缩,每个分生孢子有五个细胞,中间三个细胞淡褐色,两端细胞无色透明,顶端有三根刺毛;孢子基部有一无色透明的分生孢子梗。菌丝体生长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为26-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24小时内萌发率达50%。

发病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苗木上及地面上的病叶中越冬。越冬后孢子萌发速度很快,在湿度满足的情况下,经两小时即可萌发。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垂死的组织侵入,并能进行多次侵染,病叶是初次侵染源。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害的扩展蔓延,特别是在雨季蔓延迅速。当7月中旬温度上升到30℃以上,遇到雷阵雨,苗圃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病害开始发生。初发病的苗木,可以形成发病中心。月平均温度在11℃左右时,病害基本停止;当月平均气温高于20℃时,病叶上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至到10月气温下降到25℃以下,相对湿度低于50%,病菌才逐渐停止扩散。沙土地或土壤粘重,地下水位高的苗圃地,苗木生长衰弱,发病较重。苗木生长过密、氮肥施的过多、遮阴时间过长使苗木生长柔软,易发病。阳光照射强烈而不遮阴的苗木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①选择圃地。苗圃地要选择沙壤土和壤土,避免选用沙土、粘土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地。发生过赤枯病的苗圃,冬季要深耕或实行轮作,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②加强林区管理。

在苗木生长期,对过密的苗木要及时间苗,使苗床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在光照强时要注意遮阴,幼林要及时抚育、间种绿肥,创造不利于赤枯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和幼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适当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减少发病;在病害发生期,特别是雷雨过后,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苗及时拔除烧毁,以免扩散蔓延。

(2)药剂防治。

发病期间每两周喷洒一次1∶1∶200倍波尔多液,或喷洒50%退菌特800倍液、70%的百菌清500-800倍液。

水稻赤枯病应该如何防治


水稻赤枯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为了保障水稻的产量,我们在日常种植过程中应该如何防治呢?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

(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

(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

(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

如何防治马尾松赤枯病


分布与危害

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外,还侵染其它针叶树,如云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黄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金钱松(Pseudolalrixamabilis)等。各种寄主中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受害最重。本病常与赤落叶病或落针病同时混生。更多绿色尽在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受害。受害叶半截或全叶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病叶与健叶相比,其含水量和干物质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8.4%和39.2%,病害越重,损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长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长量降低73.5%。

症状

受害叶初现褐黄色或淡黄棕色段斑,后变淡棕红色,最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椭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在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funereaDesm.)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直径约100~200m,散生于叶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大小15~25m7~10m,5个细胞,分隔处缢缩,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圆锥形,无色,顶端有2~4根无色刺毛,长约10~19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发病的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纯菌种。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养9~12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发亮的黑色粘液团。分生孢子在5~33℃之间都能萌发,以20~30℃萌发量较多。无伤或有伤接种,经3~6天大量出现症状,潜育期2~7天。有伤接种平均发病率48.5%。最高达81.8%;无伤接种,平均发病率21.4%,最高达42.8%。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时,应明暗交替。

高粱苗枯病如何防治


高粱苗枯病,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快,子座黄色至褐色,气生菌丝白色至淡粉红色,具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略弯,向两端渐尖削,顶端略钝,另一端较锐,具隔膜3~4个,3隔膜者大小22~39×2.5~3.5(μm)。小型分生孢子串球状,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4~30×1.5~5(μm)。无厚垣孢子。有性态为Gibberellafujikuroi(Saw.)Wr.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54℃时6分钟,对阳光抗力强。

为害症状

高粱苗枯病种子根变褐高粱生长到4~5片叶子时即可发病。始于下部叶片,后向上扩展。染病叶片生紫红色条斑,渐联合,致叶片从顶端逐渐枯死,种子根变褐、须根少而细。

形态特征

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快,子座黄色至褐色,气生菌丝白色至淡粉红色,具大小两种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新月形略弯,向两端渐尖削,顶端略钝,另一端较锐,具隔膜3~4个,3隔膜者大小22~39×2.5~3.5(μm)。小型分生孢子串球状,单胞,无色,长椭圆形或纺锤形,大小4~30×1.5~5(μm)。无厚垣孢子。有性态为Gibberellafujikuroi(Saw.)Wr.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致死温度54℃时6分钟,对阳光抗力强。

传播途径

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患部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侵入致病。病部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发病条件

病部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1、实行大面积轮作,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因地制宜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下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在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可强化作物生理机能,增强植株对病害的免疫能力,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4、必要时采用药剂防治,要按照植保要求选用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提高防治效果。

柳杉赤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柳杉栽植越来越广,近年来由于赤枯病的危害,有些地区造成苗木大量死亡,已成为我国严重的林木病害之一。现将柳杉赤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枝叶。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并变成暗褐色。病害逐渐发展蔓延到上部枝叶,常使苗木局部枝条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许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绿色主茎或从小枝、叶扩展到绿色主茎上,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如果发展包围主茎1周,则其上部即枯死。有时主茎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也不易愈合,随着树干的直径生长逐渐陷入树干中,形成沟状病部。这种病株虽不一定枯死,但易遭风折。

2、病原

(1)分类地位及形态: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CercosporasequoiaeEv.(C.cryptomeriaeShirai)所引起,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稍弯曲,黄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但先端较钝,有3~5个分隔(少数有6~9个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疣状突起。

(2)病菌生态学特性:孢子于15~30℃下发芽良好,25℃为发芽最适温度;在92%~100%的相对湿度下才能萌发。

3、发生规律

(1)越冬、传播与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萌发后经气孔侵入,约3周后出现新的症状,再经7~10天左右病部即产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2)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柳杉赤枯病发展快慢除和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外,主要和当年大气湿度和降雨情况密切相关。春夏之间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年份,发病常较重。在梅雨期和台风期最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另外,苗木过密,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或氮肥偏多等,都易促使苗木发病。柳杉赤枯病在1~4年生的实生苗上最易发生。随着树龄的增长,发病逐渐减轻,7~10年生以上便很少发病。扦插苗一般较实生苗抗病力强。

4、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来源,如果是连作或邻近有病株,必须尽可能彻底清除和烧毁原有病株(枝),或冬春深耕把病株(枝)叶埋入土中,新区发现病苗,应立即烧毁,减少初次侵染来源,严格禁止病苗外调。

(2)合理施肥,培育无病状苗:施肥要合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无病状苗。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用0.5%的波尔多液、401抗菌剂800倍液及25%的多菌灵200倍液,每2周喷1次。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方法


水稻赤枯病病因

缺钾型和缺磷型是生理性的。稻株缺钾,分蘖盛期表现严重,当钾氮比(K#O/N)降到0.5以下时,叶片出现赤褐色斑点。多发生于土层浅的沙土、红黄壤及漏水田,分蘖时气温低时也影响钾素吸收,造成缺钾型赤枯。缺磷型赤枯生产上红黄壤冷水田,一般缺磷,低温时间长,影响根系吸收,发病严重。中毒型赤枯主要发生在长期浸水,泥层厚,土壤通透性差的水田,如绿肥过量,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插秧期气温低,有机质分解慢,以后气温升高,土壤中缺氧,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

硫化氢、有机酸、二氧化碳、沼气等有毒物质,使苗根扎不稳,随着泥土沉实,稻苗发根分蘖困难,加剧中毒程度。

水稻赤枯病防治方法

(1)改良土壤,加深耕作层,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2)宜早施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草木灰、钾钙肥等。缺磷土壤,应早施、集中施过磷酸钙每667m2施30kg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忌追肥单施氮肥,否则加重发病。(3)改造低洼浸水田,做好排水沟。绿肥做基肥,不宜过量,耕翻不能过迟。施用有机肥一定要腐熟,均匀施用。(4)早稻要浅灌勤灌,及时耘田,增加土壤通透性。(5)发病稻田要立即排水,酌施石灰,轻度搁田,促进浮泥沉实,以利新根早发。(6)于水稻孕穗期至灌浆期叶面喷施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500-600倍液,隔15天1次。

玉米种植如何防治苗枯病


发病原因

引起苗枯的病原主要是串珠镰刀菌。地势低洼,土壤贫瘠,黏土地、盐碱地发病重,播种过深也易发病。土壤积水的田块,苗期会形成芽涝现象,幼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系发育不良引发苗枯病。小麦、玉米是我省的主要轮作方式,近几年小麦根病发生严重,导致串珠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和玉米丝禾菌等病原菌积累,也加重了苗枯病的发生程度。

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且选用粒大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

2、播种前先将种子翻晒1~2天。药剂浸种用40%克霉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药液浸40分钟,晾干后播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克加水100毫升,拌种5公斤;或者25%戊唑醇2克,拌种5公斤,同时预防丝黑穗病。

3、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种子肥或者苗期到拔节期追肥,一定要增施磷钾肥,以培育壮苗,尤其注意补充磷、钾肥。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生长旺盛,以提高抗病能力。

4、在苗枯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或者20%三唑酮1000倍,或者恶霉灵3000倍,连喷2次(每次用药间隔7天左右)喷药的同时可加入喷施农喜十乐素、蓝色晶典、壮汉、六高二氢钾高效营养调节剂,以促苗早发,以增强植株抗逆、抗病力,可有效防治和控制苗枯病。

防治马尾松赤枯病方法


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外,还侵染其它针叶树,如云南松(P.yunnanensis)、黑松、黄山松(P.huangshanensis)、油松(P.tabulaeformis)、华山松(P.armandi)、火炬松(P.taeda)、湿地松(P.elliottii)及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金钱松(Pseudolalrixamabilis)等。各种寄主中以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南松受害重。本病常与赤落叶病或落针病同时混生。

病害主要危害幼林新叶,少数老叶也受害。受害叶半截或全叶枯死,受害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病叶与健叶相比,其含水量和干物质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68.4%和39.2%,病害越重,损失就越大。病株平均高生长量降低46.7%~58.4%,年主梢生长量降低73.5%。

症状

受害叶初现褐黄色或淡黄棕色段斑,后变淡棕红色,后呈浅灰色或暗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病部散生圆形或广椭圆形,由白膜包裹的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新病叶在室温下保湿1~3天后,出现黑褐色丝状或卷须状分生孢子角。根据病斑上、下部叶组织是否枯死,计有叶尖枯死型、叶基枯死型、段斑枯死型和全株枯死型四种症状。

病原

病原菌是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funereaDesm.)分生孢子盘黑色,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直径约100~200m,散生于叶面。分生孢子梭形或椭圆形,大小15~25m7~10m,5个细胞,分隔处缢缩,中间3个细胞褐色,两端细胞圆锥形,无色,顶端有2~4根无色刺毛,长约10~19m,分生孢子梗短。

用初发病的针叶分离,容易得到纯菌种。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气生菌丝发达,白色茸毛状,菌落中心基质略带橙黄色或色稍淡。在24~29℃下培养9~12天,开始产生分生孢子盘,呈大小不等的小黑点,久置成一发亮的黑色粘液团。分生孢子在5~33℃之间都能萌发,以20~30℃萌发量较多。无伤或有伤接种,经3~6天大量出现症状,潜育期2~7天。有伤接种平均发病率48.5%。高达81.8%;无伤接种,平均发病率21.4%,高达42.8%。在自然光的条件下进行接种时,应明暗交替。

发生规律

马尾松、赤枯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树上病叶中越冬。在落地病叶上越冬者极少,且全部以分生孢子越冬。翌年平均气温16℃以上时,约5月上旬,分生孢子开始散放。以6月(四川)及7月(贵州)捕捉量多,6月及8月次之,11月份(月平均温度16℃以下)基本停止散放。一般雨天或雨后捕捉孢子量多,晴天较少。林缘、树梢及树冠,比林内、冠下及冠内发病重,这表明分生孢子借雨水机械脱离,随雨滴被气流带走。

病害一般于5月开始发生,当时月平均温度为19.5~19.9℃。6~9月为发病盛期,其间月平均温度20.3~22.9℃,月降雨量68.2~346.6mm,月平均相对湿度84%~86%。7月出现发病高峰期(月降雨量247~298.2mm,月平均相对湿度86%~89%)。以后,随气温下降;发病率逐渐降低。当月平均温度降至12℃以下时,即11月以后,病害基本停止发生。可见,气温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子。而多雨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新叶感病后一星期左右,产生新的子实体,遇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盘,以此进行多次重复侵染,5~9月均可产生新的子实体,7月为高峰期。

防治方法

可用621硫烟剂加硫磺细粉(按8:2比例均匀混合而成)防治效果为91%~95%,741烟剂效果为88%~92%。此外,5%可湿性退菌特粉、退菌特重烟剂和621菲醌烟剂也均有一定效果。烟剂防治本病宜于6月进行,用量每公顷11~15kg,一年一次即可。如遇赤枯病和赤落叶病或落叶病混生的林分,需在6月和8月各放一次,各一次用药量应适当增加。

葵花松对赤枯病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因此,选用葵花松造林,是防治本病的一种较好途径。

高粱苗枯病的防治方法


高粱苗枯病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染病叶片生紫红色条斑,渐联合,致叶片从顶端逐渐枯死,种子很变褐。早春和初夏阴雨连绵,昼暖夜凉的天气有利发病。植地低洼积水,田间郁闭高湿,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会加重发病。

症状

高粱生长到4—5片叶子时即可发病。始于下部叶片,后向上扩展。染病叶片生紫红色条斑,渐联合,致叶片从顶端逐渐枯死,种子很变褐。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处理病残体,进行深翻把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以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高粱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加强管理,密度适当,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不要在低洼地种植高粱。同时应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下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雨后排水要及时,严禁大水漫灌。在田间第三次中耕除草时追施硝酸铵等,做到后期不脱肥,增强抗病力。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可强化作物生理机能,增强植株对病害的免疫能力,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马铃薯青枯病如何防治


症状特征

病株稍矮缩,叶片浅绿或苍绿,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叶脉褐变,茎出现褐色条纹,横剖可见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切面有菌液溢出。块茎染病后,轻的不明显,重的脐部呈灰褐色水浸状,切开薯块,维管束圈变褐,挤压时溢出白色粘液,但皮肉不从维管束处分离,严重时外皮龟裂,髓部溃烂如泥,别于枯萎病。

发病规律

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无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个月至6年。病菌通过灌溉水或雨水传播,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也可透过导管进入相邻的薄壁细胞,致茎部出现不规则水浸状斑。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该菌在10一40℃均可发育,最适为30一37℃,适应pH6—8,最适pH6.6,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实行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最好与禾本科进行水旱轮作。

(2)选用抗青枯病品种.

(3)选择无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5)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喷施植宝素7500倍液或爱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草木灰、五四○六3号菌500倍液,可改变微生物群落。还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调节土壤pH值。

玉米青枯病如何防治


玉米青枯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但在我国近年来才有严重发生。1981年河南省大发生,全省被害面积100万亩以上,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90%,甚至绝产;1985年河北省涿鹿县发病面积在10万亩以上,每亩减产50-100公斤;1987年吉林省怀德、榆树、扶余等县,因此病减产达0.75亿公斤;1988年广西省扶绥县,秋玉米上大发生,面积达7万-8万亩,发病率为70%-80%,损失严重。

发生及危害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是为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严重的达3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目前,我国在广西、湖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一大病害。

青枯病发病的轻重与玉米的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田间排灌、气候条件等有关。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是种植密度大,天气炎热,又遇大雨,田间有积水时发病重。最常见的是雨后天晴,太阳暴晒时发生。

症状表现

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于玉米乳熟期。发病初期,植株的叶片突起,出现青灰色干枯,似霜害;根系和茎基部呈现出水渍状腐烂。进一步发展为叶片逐渐变黄,根和茎基部逐渐变褐色,髓部维管束变色,茎基部中空并软化,致使整株倒伏。发病轻的也使果穗下垂,粒重下降。首先是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病株叶片自上而下呈水渍状,很快变成青灰色枯死,然后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下;籽粒干瘪,无光泽,千粒重下降。

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造成根系和茎基腐烂的一类病害的总称。一般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我国茎基腐病的症状主要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引起的青枯和黄枯两种类型。

茎部症状

开始在茎基节间产生纵向扩展的不规则状褐色病斑,随后缢缩,变软或变硬,后期茎内部空松。剖茎检视,组织腐烂,维管束呈丝状游离,可见白色或粉红色菌丝,茎秆腐烂自茎基第一节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三节,甚至第四节,极易倒折。

叶片症状

主要有青枯、黄枯和青黄枯3种类型,以前二种为主。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该类型主要发生在感病品种上和条件适合时。黄枯型也称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该症状类型主要发生在抗病品种上或环境条件不适合时。青枯、黄枯、茎基腐症状都是根部受害引起。研究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中病菌可陆续侵染植株根系造成根腐,致使根腐烂变短,根表皮松脱,髓部变为空腔,须根和根毛减少,使地上部供水不足,出现青枯或黄枯症状。

茎基腐病发生后期,果穗苞叶青干,呈松散状,穗柄柔韧,果穗下垂,不易掰离,穗轴柔软,籽粒干瘦,脱粒困难。夏玉米则发生于9月上中旬,一般玉米散粉期至乳熟初期遇大雨,雨后暴晴发病重,久雨乍晴,气温回升快,青枯症状出现较多。在夏玉米生季前期干旱,中期多雨、后期温度偏高年份发病较重。一般早播和早熟品种发病重,适期晚播或种植中晚熟品种可延缓和减轻发病。一般平地发病轻,岗地和洼地发病重。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玉米生长健壮的发病轻;而砂土地、土质脊薄、排灌条件差、玉米生长弱的发病重。

发病原因

玉米青枯病的病原菌尚有争论,各地分离的病菌不同,有三种看法:1.由真菌镰刀菌引起的;2.由真菌腐霉菌引起的;3.是由腐霉菌和镰刀菌复合侵染形成的。这三种情况是都存在的,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不一。镰刀菌和腐霉菌二者都能浸染致病,引起玉米青枯病,只是环境不同,主次不一而已。

发病条件

1.雨量玉米茎腐病多发生在气候潮湿的条件下,如在北京地区,凡是7、8月间降雨多,雨量大,玉米青枯病发生就严重,因为此时降雨造成了病原菌孢子萌发及侵入的条件,使9月上旬玉米抗性弱的乳熟阶段植株大量发病。

2.植株生育阶段玉米幼苗及生长前期很少发生茎枯病,这是由于植株在这一生长阶段对病菌有较强抗性,但到灌浆、乳熟期植株抗性下降,遇到较好的发病条件,就大量发病。

3.连作的玉米地发病重这是由于在连作的条件下,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病原菌,易使植株受侵染。

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重病地块与大豆、红薯、花生等作物轮作,减少重茬。

2.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一项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北京德农郑单958、农大108等。

3.及时消除病残体,并集中烧毁。收获后深翻土壤,也可减少和控制侵染源。

4.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5.种子处理:种衣剂包衣,因为种衣剂中含有杀菌成分及微量元素,一般用量为种子量的1/40~1/50。

6.增施肥料: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3000~4000公斤,纯氮13~15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加强营养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7.用25%叶枯灵加25%瑞毒霉粉剂600倍液,或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喇叭口期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如何防治油桐芽枯病


1、症状

危害3年桐先年顶芽。病芽鳞片先呈红褐色病斑,然后扩展,全芽变赤褐色水渍状腐烂,产生有粘性的液体,然后失水干枯。病害发生严重时,由顶芽向枝梢蔓延,病枝梢2~6厘米处皮层腐烂,失水绉缩,变紫褐色枯死。后期,在病芽表面产生一层灰绿色霉状物。

2、病原

(1)形态特征:由半知菌亚门中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侵染所致。病菌分孢子梗更长,单枝或叉状分枝,顶端细胞如丝状或膨大成球形,球状细胞上生小梗,其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灰色,单孢,卵圆形或球形,聚生于小梗上成葡萄状,群体成灰色粉末。

(2)形态学特征:病菌在8~18℃叶生长迅速,25~30℃培养下,病菌培养时易产生黑色米粒状菌核,抗逆性较强。

3、发生规律

(1)越冬与传播: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以分生孢子传播危害。

(2)扩展与蔓延:一般3月上旬开始发生,3月下旬至5月上旬发病严重。7~8月趋向停止。9~11月,温度降低,雨水较多时,病害又出现高潮。11月下旬停止发病。

(3)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因素:苗圃地势低洼,苗木过密,发病重;温度低、雨水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4、防治方法

(1)加强苗圃管理:注意排灌,适当间苗或打下叶,使其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2)减少侵染来源:剪除病部,消灭侵染源。

(3)药剂防治:发病期间使用50%退菌特500倍液,50%托布津600倍液,25%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叶枯净400倍液,每隔15天喷洒1次,连续2次效果明显。

《杉苗赤枯病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红豆杉植物如何养护”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