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植物知识大全。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养花大全月季白轮盾蚧的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分布与为害月季白轮盾蚧AulacaspisrosarumBorchesnius又名拟蔷薇白轮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全国分布。为害月季、蔷薇、白玉兰、米兰、月桂、茶、南天竹、黄刺玫和玫瑰等。严重时枝条布满虫体,一层白介壳。以老株二年生以上的枝条受害严重。

形态特征雌成虫介壳长为2毫米左右,近圆形,白或灰白色。壳点2个,位于一端。雄介壳长形,白色,纵脊3条。卵圆形。若虫扁平,浅紫色。

生活习性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越冬。北京地区每年5-6月、8-9月为若虫孵化盛期,也是防治最佳时机。每雌成虫平均产卵100多粒。若虫孵化后从母体壳下爬出,经一段爬行后固定刺吸为害。与此种发生近似种类的蔷薇白轮盾蚧(A.rosae)。长江流域以南一年发生3代,若虫孵化盛期分别发生在5月中旬至下旬、7月中旬至下旬、9月中旬至下旬。

综合防治

(1)加强养护绿化地、苗圃或温室内发生轻时,结合养护管理,剪除有虫枝,并及时烧毁,以消灭虫源。

(2)药剂防治花木发芽前喷施晶体石硫合剂50倍液,或蚧螨灵石油乳剂150倍液,消灭越冬虫体。若虫孵化期及时喷施40%速扑杀(速蚧克)2000倍液,或45%灭蚧100倍液防治。

延伸阅读

养花大全月季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月季白粉病菌侵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感病叶片初期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后在两面产生一层白色粉状物,叶片失绿变黄。嫩叶染病后皱缩、反卷、畸形、变厚,有时为紫红色。嫩梢、叶柄染病时,病部稍膨大,节间缩短,反向弯曲。花蕾受害披满白粉,萎缩干枯,花姿畸形。病株反复侵染后,长势衰弱,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

月季白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白尘粉孢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分生孢子串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呈椭圆形,以此侵染传播危害。病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7-25C,最适温度为21C。月季白粉病菌以菌丝体或不成熟的闭囊果在休眠芽内渡过不良环境。温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经风吹传播,可从气孔或直接侵入植株组织。病菌对湿度适应能力很强,在干旱或高湿,如相对湿度为23%-99%时都能侵染危害,但仍以空气湿度高的环境下发病较重。春秋季节气温在16-25C左右时最易发生,尤其是湿度大的阴雨天气,蔓延很快,3-4月为高峰期。偏施氮肥,植株徒长,过度密植,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不同品种抗性差异明显,小叶多花蔓生品种较抗病,大花品种易感病。

防治方法主要有:

(1)发病季节要仔细观察,一发现有感病病枝,应立即剪除并烧毁。

(2)发现病情,立即喷洒杀菌剂,每2周1次稀释喷洒25%粉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800倍的代森该或代森锌;也可用托布津500-1000倍稀释液。

(3)休眠期清除园地,并喷洒波美3-5度石灰硫黄合剂或托布津500-800倍稀释液。

(4)月季在气温5C以上时,芽就开始萌动生长。导致白粉病的病源真菌在5C以上开始活动。因此,在月季刚发芽还没有发生明显的白粉病症状时,每周喷1次稀释800-1000倍的托布津或50%代森锌液,连喷3次,预防效果很好。

(5)在通风透光不好的环境里,白粉病最易发生,因此在管理上应注意常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

(6)合理施肥,适当多施磷、钾肥,增强抗病能力,加施硼、硅和锰等微量元素有防病作用。

(7)如果在家庭阳台上培养少量月季时,应该尽量选择抗病力强的月季品种。

养花大全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月季花容俊美,千姿百态,芳香馥郁,四季常开,特别是品种繁多,易于繁殖和栽培,被人们誉为花中皇后,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但月季病虫害常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严重影响观赏价值。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月季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以供借鉴。

1月季黑斑病

1.1危害症状

叶片、嫩叶、花梗都可受害。病斑通常出现在叶片的表面,为直径1.5mm左右的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边缘纤毛状、黑色或深褐色,常有黄色晕圈包围。菌丝在角质层下呈放射状分枝,黑紫色。病斑上可见黑色凸起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大面积发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叶柄及嫩枝上病斑呈长条状,边缘无明显放射状。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叶背卷曲,嫩枝向下弯曲或枯死,花蕾不能正常展开。

1.2病原

致病病原为放线孢属的一种真菌。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葫芦形,双细胞,略有缢束。上部细胞小,有喙状突起偏向一侧,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枯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传播。

1.3发生规律

潮湿、多雾而且闷热、多雨,通风不良的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露水重时或在傍晚后浇水,入夜时叶丛仍有积水时,为病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会导致病害加重。叶片上有水时,孢子6h内可萌芽侵入。植株生长不良,尤其是刚移栽的苗木发病重。露地栽培密度大,或花盆摆放太挤,以及采用喷灌的方式浇水,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1.4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源。秋季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并结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条,以清除病枝上越冬病菌。

(2)发病季节勤检查,及时摘去病叶并销毁,可防止病害蔓延。

(3)改善环境条件,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控制病害发生。浇水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缘浇水,切忌喷灌,以免水滴灌溅使病菌传播到邻近的叶片上,灌水时间最好是晴天的上午,以便使叶片保持干燥。栽植密度、花盆摆放密度要适宜,以利于通风透气;选用当地抗病性强的月季品种栽培;增施有机肥,磷、钾肥,氮肥要适量,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4)夏季新叶刚刚展叶时,即应开始杀菌保护,直到冬季。雨季每周喷药1~2次,平时7~15d喷1次药,喷药次数视病情发展及药剂品种而定。可选用的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或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等。其中以75%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最为显著。为了防止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药剂必须交替使用。

2月季白粉病

2.1危害症状

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后,叶片皱缩、弯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粉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

2.2病原

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在寄主表面发育,以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10个串生,主要以菌丝在感病植株的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一展开便布满白粉,这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到幼嫩组织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为害。

2.3发生规律

白粉病一般在温暖、干燥或潮湿的环境易发病,降雨则不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钙、钾肥时易发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将减弱植物的抗病能力,有利于病害发生。

2.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度,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

(2)药剂防治。早春发芽前喷3~4B石硫合剂,生长期发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d,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变消失。笔者曾用1∶20的石灰水喷洒,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喷洒洗净,也能有效防治白粉病。

3蚜虫

主要为月季管蚜、桃蚜等。蚜虫聚集在芽、嫩叶、花蕾上吮吸汁液。大量发生时有蜜油状黑色分泌物。春夏季为孤雌生殖,秋季为两性生殖产卵越冬。露地栽培时以早春和初夏为多发期。

防治方法:虫量不多时,可喷洒清水冲洗。必要时可喷2.5%溴氰菊酯乳液4000~5000倍液,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时加入1/中性洗衣粉,以提高防效。注意保护瓢虫、草铃、食蚜蝇等天敌。

4金龟子

主要为铜绿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白星花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等。常以成虫啃食新叶、嫩梢和花苞,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傍晚振落捕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在成虫取食危害时,用50%的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5介壳虫

主要有白轮蚧、日本龟蜡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绵蚧等,其为害特点是刺吸月季嫩茎、幼叶的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主要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光线欠佳所诱发。

防治方法:在若虫孵化盛期,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

6月季茎蜂

1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过冬,翌年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外出,喜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嫩梢上,尤其是从地面发出的粗壮嫩梢上产卵,受害枝条先萎蔫后枯干,向下弯曲。到秋季有的钻入枝条的地下部分,有的钻入上年生较粗的枝条上作茧过冬。

防治方法:春季发现萎蔫的嫩梢,随时剪掉,消灭梢内幼虫。结合冬剪,剪除带虫枝条,集中烧毁。另注意保护寄生蜂等天敌。

园林切花植物月季白轮盾蚧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


【别称】月季白轮蚧、拟蔷薇白轮蚧,学名:AulacaspisrosarumBorch

【类属】同翅目,盾蚧科

【危害】除危害月季外,还危害蔷薇、玫瑰、黄刺梅、苏铁等。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四川、云南、广西、北京、安徽等地。以若虫和雌成虫固着在枝干上吸取汁液为害,被害部变为褐色,发生严重时,整个枝干布满蚧体,树势衰弱,植株抽条,甚至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雌虫直径2.0-2.4毫米。初为黄色,后变为橙色,介壳灰白色,近圆形,两个壳点,第一壳点淡褐色,靠近介壳边缘,叠于第二壳点之上;第二壳点黑褐色,近介壳中心。雄成虫体长为1.2毫米,宽1.0毫米,头胸部膨大,头缘突明显,中胸处较宽。后胸和臀前腹节侧缘呈瓣状突出,初期橙黄色,后期紫红色。臀叶3对,中叶位于臀板凹缺处,基部轭连,内缘基部直,端半部向外倾斜;背腺管5列,第2-4腹节亚中群均为前后2排。围阴腺5群。雄介壳长0.8毫米,宽0.3毫米,白色,蜡质,两侧近平行,背面有3条纵背线,壳点位于前端。

卵长径约0.16毫米,紫红色,长椭圆形。

若虫初龄若虫,体橙红色,椭圆形。其上分泌有白色蜡丝。触角5节,端节最长。腹末有l对长毛。

【发生规律】年发生2-3代,因地制宜,在华北地区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和2龄若虫枝干处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一般将卵产于壳下,孵化盛期在5月上中旬和8月中下旬。成虫、若虫常群集于2年生以上枝干或皮层裂缝处危害,发生严重时可被一层白色絮状物。若虫孵化后从介壳下爬出并在枝干上缓慢爬行,蜕皮后固定危害。有世代重叠现象。

【防治方法】(1)月季休眠期,剪除受害枝叶并集中深埋,喷施波美5度石灰硫磺合剂。

(2)结合修剪等管理,及时严重的。

(3)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施后浇水;若虫孵化盛期,在介壳未形成之前,向枝叶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

养花大全月季花叶出现黑斑怎么办


这几天,家住长春市南关区四道街附近的张女士有些发愁,朋友临出国时托她照顾的月季花,不知怎的,叶上就长了黑斑,又一点点地由小变大,最后把绿绿的叶片都给欺负死了。这慢慢发展下去,花不就完了吗?不光是我心疼,朋友要是问起,我也没法交待啊!张女士犯愁地说。

花卉专家、儿童公园技术科董科长初步断定,张女士的月季花,得的是比较常见的黑斑病。董科长说,这种病多是由真菌引起的,多雨季节时最为常见,所以这个季节要充分注意。一般来说,只要染上这个病,叶片最先有症状,接着会慢慢发展到嫩枝和花梗等部位。叶片染上病毒后,叶面多出现圆形或放射状病斑,病斑周围多呈紫褐色或红褐色,病斑上生着许多小颗粒状的东西,能分生出更多的病斑。病斑往往多个连成一片,甚至会迅速蔓延至花的全身,叶片脱落、花梗变黄变蔫,直至死亡。

通常情况下,黑斑病菌能潜伏在月季花里过冬,到多雨、多雾的天气,此种病极易高发。

怎样预防呢?董科长说,花也像人一样,首先要尽量提高花自身的免疫力,多栽植抗病、耐病品种,按照科学方法为其施肥、浇水,过多过少都不好。其次,要密切关注花的外在形态,一旦有发病迹象,就要有所防备。比如预防黑斑病,要及时观察花的叶子,及时用药。像张女士这种情况,她可以随时把枯黄的落叶清扫干净,切忌不要乱扔,最好统一焚毁,以防传染其他植株;定期给药,可按病情严重与否,喷洒定量的多菌铜或石硫合剂等农药,轻的情况下,几周内病情就可得到缓解。

仙人掌白盾蚧防治方法


仙人掌白盾蚧又名仙人掌蚧,同翅目,盾蚧科,雌虫介壳近圆形,2毫米左右,灰白色,壳点2个,偏离中心,暗褐色;体梨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略尖。雄虫介壳细长,灰白色,比雌虫介壳略小。更多绿色尽在

背部中央有一条明显的纵脊,1个壳点位于前端,淡黄色。卵圆形,长0.3毫米,黄白色。若虫初孵时浅黄色,2龄后雌雄分态。一年发生2至3代,但在温室或塑料棚中一年发生多代,终年危害。在露地以雌成虫在寄主的肉质茎上越冬。翌年春季,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见若虫孵化后集中在肉质茎上。

4至9月进入孵化盛期,虫量增长很快,虫体密集成堆,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若虫吸食寄主肉质茎中汁液,使受害处变白,同时还会感染其他病菌。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肉质茎部分或全部腐烂。

防治方法:

(1)仙人掌若发生盾蚧危害后,应立即人工清除寄生在仙人掌肉质茎上的蚧虫,注意保持植株的通风、透光性能,以减少虫害发生;

(2)可采用药剂防治措施,要抓住若虫孵化盛期,若虫抗药力弱的有利时机,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对遭受白盾蚧危害的仙人掌植株均可喷雾,即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3)另外,黑缘红瓢虫、蚜小蜂、啮小蜂等是此虫的主要天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养花大全贡菊白绢病的防治


贡菊白绢病主要为害茎部。一般先在土表茎基部发生,病斑软腐,潮湿时出现白色菌丝。病斑绕茎一周时,叶片黄花下垂、枯萎,最后整株立枯,病茎中有鼠粪状菌核。

1、症状

主要表现是挖起贡菊时根部腐烂,有一片白色苔丝,特别是在早期尤为突出。后期有黑色苔丝,有0.82.3mm粗细,主要功能由土壤传播。

2、防治方法

(1)选用脱毒贡菊苗栽种,秋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集中烧毁。

(2)加强土、肥水管理和打顶修剪等工作,注意选用壮苗,合理密植,不宜过密,保持菊园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实行轮作

(3)在病害发生高峰期,及时拔除病株,并连同周围土壤一起挖掉集中销毁。

(4)选用化学药剂防治,50%代森锌8001000倍液浇灌,根部或50%退菌特300倍液浇灌,根部或托布津或多菌灵600800倍液浇灌根部,每隔10天防治一次,连续23次。

4-10月发病期间,轮换选用有效药剂防治,如:1∶1∶200倍波尔多液,20%粉锈灵3000倍液,70%乙磷铅锰锌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1000倍液,70%可杀得1000倍液,40%菌核净1000倍液,以及百菌清、克菌灵、灭病威、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根据病情确定喷药次数。

茶树长白盾蚧的防治方法


学名10pholeucaspisjaponica(Cockerell)同翅目,盾蚧科。别名长白蚧、长白介壳虫、梨长白介壳虫、日本长白蚧、茶虱子等。异名LeucaspisjaponicaCockerell。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宁夏、青海、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寄主茶、苹果、梨、李、梅、柑桔、柿、枇杷、山楂、无花果等。

为害特点以若虫、雌成虫刺吸茶树汁液,致受害茶园树势衰弱,叶片瘦小、稀少,茶园未老先衰。该虫还可在短期内形成紧密的聚落,布满枝干或叶片,造成严重落叶,发芽大减,连续受害2?3年,枝条枯死或整丛连片死亡。是茶树上毁灭性害虫。

形态特征介壳雌成蚧壳长1.68一1.80mm,纺锤形,暗棕色,其上具一层白色不透明蜡质物,一个壳点,头端突出。雄蚧壳长形,白色,壳点突出在头端。成虫雌成虫体长0.6?1.4mm,梨形,浅黄色,无翅。雄成虫体长0.5mm一0.7mm,浅紫色,头部色较深,1对翅,白色半

透明,腹末具一针状交尾器。卵长0.23mm,宽约0.11mm,椭圆形,浅紫色。若虫体长0.2一0.31mm,触角5节,足3对,腹末具尾毛2根。雌虫共3龄,雄虫2龄。一龄末期体长0.39mm,体背覆一层白色蜡质介壳。二龄若虫体长0.36一0.92mm,体色有淡紫或淡黄、橙黄及紫黄等,触角及足消失,体背介壳灰白色。三龄若虫浅黄色,腹部末端3、4节向前拱起。前蛹长0.63一0.92mm,长椭圆形,浅紫色。蛹长0.66一0.85mm,细长,淡紫色至紫色。触角、翅芽、足均出现,腹末生一针状交配器。

生活习性江苏、浙江、安徽、湖南茶区年生3代,以末龄雌若虫和雄虫前蛹在茶树枝干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雌成虫羽化,4月中、下旬雌成虫开始产卵,第1、2、3代若虫孵化盛期主要在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一10月上旬。第一、二代若虫孵化较整齐,第三代历时较长。各虫态历期:卵期13?20天,若虫期23?32天,雌成虫寿命23?30天。雌成虫把卵产在介壳内,每雌产卵10一30粒,若虫孵化后从介壳中爬出来。若虫在晴天中午孵化旺盛,初孵若虫活泼善爬,经2?5小时,把口器插入茶树组织内固定虫体并吸取汁液,固定一小时后即分泌出白色蜡质介壳覆盖在体背上。雌虫共3龄,后变为成虫;雄虫2龄,二龄后变为前蛹。一、二代分布在叶片上多于枝干,雄虫多栖息在叶缘或边缘齿刻之间,雌虫多分布在枝干上或叶背中脉附近。第三代雌雄均分布在枝干中、下部,叶片上少见。茶树生长茂密、枝条及皮层嫩薄受害重。长白蚧生育适温20一25℃,相对湿度高于80%易发生。茶园郁蔽、偏施、过施氮肥、树势生长衰弱、幼龄茶园及台刈复壮茶园受害重。

防治方法(1)严防有蚧壳虫苗木运到新茶区。(2)受害重茶园应进行台刈更新,台刘后加强管理,防止残存的长白蚧蔓延。(3)预测长白蚧卵孵盛期方法可采用玻管预测法,即用玻管在室内测定孵化虫数最多的日期,再向后推3?4天,即是防治适期。二是用镜检预测法,即镜检长白蚧雌虫产卵率达84%,再向后推加该代卵的平均历期,即是孵化盛期。三是相关预测法,根据3月和4月均温的高低,预测其盛孵末期,调查百叶有虫150一250头时,即达到防治指标。防治重点应该放在若虫孵化较整齐的1?2代。(4)在若虫盛孵末期及时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5%爱卡士乳油、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第三代可用10?15倍松脂合剂或原油乳剂25倍液防治。也可在秋冬季喷洒0.5。石硫合剂。喷药质量对防效影响很大,强调均匀周到。

养花大全盆栽月季黑斑病的防治的要点


月季黑斑病已成为月季栽培中的一大困扰,叶片、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病害严重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叶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少量新叶,直接影响月季的生长、开花和观赏。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该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叶上病斑初为紫褐色至褐色小点,后扩展成直径1.5毫米至13毫米的圆斑,黑色或深褐色。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包围。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枝或落叶上越冬。5月至6月开始侵染。温度17℃至25℃为发病适温,30℃以上发病减少。分生孢子借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亦可传播。多雨、多雾、多露时易发病,潜育期10天至13天。病菌可多次重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病。

月季黑斑病应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会事半功倍,一旦到了后期,用药物防治就很难控制其蔓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首先尽可能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第二,加强栽培管理。最好采用滴灌、沟灌或沿盆边浇水,不在晚间浇水,以免叶片上有水时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及时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发病期间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第三,随时清扫落叶,摘去病叶,减少侵染源。冬季对重病株进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茎上的越冬病原。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第四,药剂防治。防治黑斑病的药物很多,早春可用1%的福美砷进行土壤消毒。另外,春季刚展叶或发病初期,用45%的噻菌灵(特多克)悬浮剂500倍液至600倍液喷雾,或用70%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隔7天至10天一次,连续3次以上,防治效果较好。发病时,可喷800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雨水冲刷性较强。单用百菌清比用多菌灵效果好一些。

实践证明,使用传统的波尔多液防治月季黑斑病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此药在月季发病的潮湿天气中具有较强的黏着性,在叶面上能形成一层薄膜,可有效杀死病菌。波尔多液药效可维持2周。由于黑斑病菌潜伏期长,喷药时间最好掌握在发病之前,效果会更好。波尔多液采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现配现用,不要隔夜。

养花大全如何去除月季黑斑病


黑斑病是一种各地最常见的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也侵染嫩枝、叶柄、花、梗、花蕾和花。嫩枝上的病斑点,初期为长椭圆形,暗紫红色,稍有下陷。花梗上的斑点较小。当气温上升到25℃左右,空气湿度接近饱和的闷热天气,发病最为严重,多雨季节病害蔓延最快,侵染也重,八九月是高峰期。此外,植株种植过密或场地通风不良,也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

黑斑病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是挑选抗性强的品种;二是改善栽培环境,栽培场地要空气流通,光照充足,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培养土要透气,那些瘠薄土、板结土、盐碱土是养不好月季的;三是清除园中落叶、枯枝、杂草、废物,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传染源。同时,一旦发现病叶,立即剪除。不要随意用手触摸发病植株的叶片,防止人为传播。

防治黑斑病的药物很多,早春用1%的福美砷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前,使用75%的百菌清1000倍药液喷雾,2周一次,直到控制住蔓延为止。也可用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药液杀菌。发病时,可喷800倍50%的多菌灵药液,此药抗雨水冲刷。

实践证明,使用传统的波尔多液来防治月季黑斑病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此药有月季发病的潮湿天气中具有较强的粘着性,在叶面上能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能有效地杀死病菌。波尔多液药效可维持2周。由于黑斑病菌潜伏期长,喷药时间最好掌握在发病之前,效果会更好。波乐多液采用100倍液石灰等量式,要现配现用,不要隔夜。喷施时间宜选在傍晚,中午高温时喷易产生药害。

多肉植物仙人球白盾蚧的防治


分布与危害

仙人球白盾蚧别名仙人掌白蚧,分布于安徽、江苏、上海、浙江、贵州等地,主要为害仙人球、仙人掌、令箭荷花、昙花、蟹爪兰、六棱柱等。成虫、若虫吸食寄主肉质茎中汁液,使受害处变白,同时还会感染其他病菌。受仙人球白盾蚧为害,被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严重时肉质茎部分或全部腐烂。

形态特征

雌虫介壳近圆形,大小2毫米左右,灰白色,壳点2个,偏离中心,暗褐色;体梨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略尖。雄虫介壳细长,灰白色,比雌虫介壳略小。背部中央有1明显的纵脊,1个壳点位于前端,淡黄色。卵圆形,长0.3毫米,黄白色。若虫初孵时浅黄色,2龄后雌雄分态。

发生规律

1年发生2至3代,但在温室或塑料棚中1年生多代,终年为害。在露地以雌成虫在寄主的肉质茎上越冬。翌年春季,1月中旬至2月上旬可见若虫孵化后集中在肉质茎上。4月至9月进入孵化盛期,虫量增长很快,虫体密集成堆,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栽培数量较少的,且又发生较轻的,可人工清除肉质茎上的害虫。

2.保持通风透光。棚室栽培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增强光照。

3.药剂防治。要抓住若虫孵化盛期,若虫抗药力弱的有利时机,喷洒以下有效药剂灭杀,即40%乐果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40%速果合剂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500倍液。另外,黑缘红瓢虫、蚜小蜂、啮小蜂等是此虫的主要天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养花大全菊花的虫害防治措施


菊花的虫害防治措施 1、菊蚜:形体很小,常见的有青红两种。青色的多为害叶柄,红色的为害嫩头嫩蕾。它们常群生在一起吸取植株汁液,使菊花的茎叶萎黄,开不出完美的花朵。5~6月间为害最烈。

防治方法:

①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卵及其间寄生虫。

②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治,也可用50%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洒。

③保护利用天敌,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蛉异色瓢虫等。

④虫害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

2、蛴螬:蛴螬为害幼苗及菊株根部,受害处呈整齐切口,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

①冬季深耕土壤,人工捕捉成虫。

②施用厩肥,堆肥时要充分腐熟。

③用敌百虫800~1200倍液浇或用辛硫磷2000倍液浇施。

④保护茶色食色虻及金龟虫、黑小蜂等天敌。

3、线虫:线虫俗称结根线虫或根瘤线虫,被感染的植株根部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肿瘤状物,内有白色发亮的粒状物,即为线虫虫体。地上部分生长衰弱,植物矮小,叶发黄,菊花花朵变小直至枯死。

防治方法:

①翻晒土壤,进行轮作。

②用溴甲烷、甲醛喷洒土壤熏蒸线虫。

③雨季用杀螟松乳剂、杀抗松乳剂、敌百虫乳剂等10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即可。

4、红蜘蛛:虫体常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发黄而影响生长,严重时会使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杂草及落叶,在园地灌水以便消灭越冬虫源。

②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1500液喷杀即可,也可用20%三氯杀螨矾300倍液喷杀,每周喷1次,连续喷杀2~3次即可。

③保护食螨天敌。④夏秋干燥季节常用清水喷雾。

园林植物含笑虫害考氏白盾蚧的防治


含笑考氏白盾蚧为含笑常见虫害之一,

形态特征

雌虫蚧壳阔卵形或近梨形,长2~2.5毫米,雪白不透明,2个壳点突出在头端,黄褐至红褐色。雌成虫一般近圆至梨形,浅黄色。臀板带红色。

卵长卵圆形,浅黄色,长0.24毫米。若虫初龄长0.4毫米,卵圆形,黄绿色,分泌有白色蜡丝。固定取食后呈扁圆形,二龄时雌雄差异显著。

发生与危害此虫分布在山东至海南、台湾、江苏至四川、云南的广大地区,是偏南方地区的害虫,北方则常在温室中发生。广西1年发生2-3代,世代整齐。以受精雌虫在寄主上越冬。3月份产卵在母蚧壳下,4月中旬孵化,5月中旬雄虫化蛹,下旬羽化;三代9月上旬产卵,下旬孵化,10月中旬化蛹,下旬羽化。

防治方法

1。植物检疫加强对花卉害虫的检疫,是阻止和限制蚧虫蔓延的有效措施。在引种过程中要注意蚧虫的发生情况。

2。加强园艺管理在蚧虫发生不多时,可采取人工刷除。及时剪除虫枝,注意改善通风、采光条件,加强水肥管理。

3。药剂防治在若虫孵化期,蚧虫分泌蜡质少,抗药力差,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使用40%乐果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2500倍液喷洒,能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在若虫及成虫期,因其分泌蜡质增多,抗药性增强,喷施一般药剂作用不大,可以喷施对蚧壳虫有特效的狂杀蚧进行防治。也可以采用浇灌或根施内吸剂则效果明显。可在盆土干燥时,浇灌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其用量与灌水量相同,经7-10天资后效果明显。另一方法是埋施颗粒剂,在盆内根际周围挖1圈1-2厘米深的小沟,均匀撒入味喃丹或涕灭威颗粒剂,然后覆土灌足水,经7-10天后,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施用15%涕灭威,二缸子盆使用量为2-3克,每增大1个规格增加0.5-1克药剂。

《养花大全月季白轮盾蚧的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植物知识大全”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