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玉石的植物油。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工业经济植物油桐树六点始叶螨的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sexmaculatus)又称六斑始叶螨,属真螨目叶螨科,我国发生于上海、江苏、浙江、湖南、重庆、海南等地区,食性杂,可以为害橡胶、柑桔、油桐、腰果、茶树、番石榴、台湾相思、苦楝和菠萝蜜等20多种经济植物和野生植物。

为害特点

成、若螨以口器吮吸植物的汁液,叶片受害处呈黄色,影响植株正常生长,严重时,叶片大量枯黄脱落。

形态特征

成螨雌螨体椭圆形,淡黄色,体长0.43-0.51mm。大多数个体背面有4个不规则的黑斑,少数个体上有5-6个黑斑,但也有个体上无黑斑的,全体呈墨绿色。雄成螨体形较小,尾部较尖削,体长0.29-0.34mm。

卵卵圆形,直径0.10mm。初产时无色透明,后变为淡黄色,孵化时为灰白色。卵壳上有1根竖着的短丝。

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乳白色,无斑点。取食后才出现斑点,足3对。体长0.15-0.17mm。

若螨体浅黄色,足4对。第一若螨体长0.22-0.28mm,第二若螨与成螨相似,体长036-0.40mm,至第二若螨时,雌雄已易识别。

发生规律

1年可发生10多数代。冬季可继续为害。自卵孵化至成螨出现,在平均温室16.5℃时平均需要20天。雌成螨寿命,在24.5℃时,平均为16.2天。在广东湛江市,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全年盛发期;6月中旬以后发生数量日渐减少,但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发生数量又将增多。在阴雨冲刷时常可使其数量明显减少。

此螨主要是两性繁殖,在缺少雄螨时,也可进行孤雌繁殖,但孵化的都是雄性成螨。雌成螨交尾后,多在2-3天以后开始产卵。卵多产在叶脉两侧,每天可产1-12粒。有吐丝结网习性。天敌有纽氏植绥螨、丽草蛉、食螨瓢虫、隐翅甲、塔六点蓟马等,其中以植绥螨最多。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林区抚育,注意林区卫生,少量发生时可使用高压喷水,冲刷虫体,减少虫源。

(2)保护与利用天敌。

(3)药剂防治。

发生期,可喷施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1500倍液,或15%哒嗪酮乳油3000-4000倍液,喷药时要注意叶背。

编辑推荐

桑始叶螨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进行翻耕。

2.选用湖桑7号、育2号等抗虫品种。

3.注意监测虫情,发现少量叶片受害时,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气温高或干旱,要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害螨增殖。

4.防此虫要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止杀伤叶螨的天敌。有条件的可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注意选择抗药性天敌,对压低叶螨前期虫口基数、控制叶螨为害高峰具重要作用。

5.桑园呈现受害株时,有2%一5%叶片呈现叶螨,每片叶上有23头时,应进行挑治,把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治螨害主要措施。

6.当叶螨在田间普遍发生、天敌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如20%扫螨净(哒螨灵、速螨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15g对水75kg喷雾,药后78天即可采桑。此外也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0%螨蚜威乳油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隔10天左右再防1次。

为害桑树的叶螨有桑始叶螨、朱砂叶螨、柑桔全爪螨、神泽氏叶螨等4种,桑树上常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学名

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uginamensiYokoyam别名桑红蜘蛛。俗名火龙、红砂。分布北京、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朱砂叶螨(TetranychucinnabarinuBoisoduv柑桔全爪螨(PanonychucitriMcGregor神泽氏叶螨(T.kanzawaiKishida均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

寄主

桑、茶、茄子、草霉、豆类、西瓜、苜蓿、棉花等。

为害特点

桑叶螨以成、若螨吸食叶背汁液,叶背现丝网和脱皮壳及半透明白斑点,后黄枯,严重的呈火烧状,引起落叶。

形态特征

桑始叶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浅黄红色;雄螨长o35mm纺锤形,反面两侧具暗绿色污斑,前体部背面具2对红色球状单眼和刚毛3对;雌螨后体部具5横列刚毛,依次为3222l对,共20根,雄螨依次为32222对,共22根。足各节短,雌螨爪4分叉,雄螨爪2分叉。卵直径0.1mm球形,初无色后变浅黄色。幼螨浅黄色至柠檬色,具3对足。若螨体色逐渐加深,有4对足。

柑桔全爪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背线隆起,深红色,背毛白色着生在毛瘤上。雄略小,鲜红色,后端较狭呈楔形。卵直径0.13mm球形略扁,红色有光泽,上生一垂直柄,柄端具1012条细丝向四周散射,附着在叶上。幼螨长0.2mm色浅,3对足。若螨与成螨类似,4对足,体小。

朱砂叶螨、神泽氏叶螨特征参见棉花害虫。

生活习性

桑始叶螨:江苏年生10代左右。日均温2125℃,1517天发生一代;日均温2128℃,1013天一代。以受精雌螨在枝干裂缝、土缝及落叶上越冬,春季4月上中旬,日均温高于14℃桑芽展叶期开始活动、繁殖,直至11月。夏、秋季繁殖最快,喜在叶背面栖息,沿脉为害,叶脉分杈处吐丝结网,取食或繁殖,每处产卵23粒或45粒,产卵期7一14天,每雌产卵10一40粒。柑桔全爪螨年生1518代,以卵、成螨及若螨在枝条叶背越冬,早春开始活动为害,后扩至新梢,45月进入为害高峰;5月后虫口减退,78月数量很少,910月又复上升,为害严重。每年春、秋两季发生重。气温25℃。相对湿度85%,完成一代需16天。发育和繁殖适宜温限20一30℃,25℃最适行两性或孤雌生殖,每雌产卵30一60粒,多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侧或叶面及嫩技上。天敌有捕食螨、蓟马、草蛉、隐翅虫、花蝽、蜘蛛及寄生菌等。

桑始叶螨病怎么防治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进行翻耕。

2.选用湖桑7号、育2号等抗虫品种。

3.注意监测虫情,发现少量叶片受害时,及时摘除虫叶烧毁,遇气温高或干旱,要及时灌溉,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抑制害螨增殖。

4.防此虫要注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防止杀伤叶螨的天敌。有条件的可释放捕食螨、草蛉等天敌,注意选择抗药性天敌,对压低叶螨前期虫口基数、控制叶螨为害高峰具重要作用。

5.桑园呈现受害株时,有2%一5%叶片呈现叶螨,每片叶上有23头时,应进行挑治,把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防治螨害主要措施。

6.当叶螨在田间普遍发生、天敌不能有效控制时,应选用对天敌杀伤力小的选择性杀螨剂进行普治。如20%扫螨净(哒螨灵、速螨酮)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药15g对水75kg喷雾,药后78天即可采桑。此外也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或20%扫螨净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30%螨蚜威乳油1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隔10天左右再防1次。

为害桑树的叶螨有桑始叶螨、朱砂叶螨、柑桔全爪螨、神泽氏叶螨等4种,桑树上常混合发生混合为害。

学名

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uginamensiYokoyam别名桑红蜘蛛。俗名火龙、红砂。分布北京、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朱砂叶螨(TetranychucinnabarinuBoisoduv柑桔全爪螨(PanonychucitriMcGregor神泽氏叶螨(T.kanzawaiKishida均属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

寄主

桑、茶、茄子、草霉、豆类、西瓜、苜蓿、棉花等。

为害特点

桑叶螨以成、若螨吸食叶背汁液,叶背现丝网和脱皮壳及半透明白斑点,后黄枯,严重的呈火烧状,引起落叶。

形态特征

桑始叶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浅黄红色;雄螨长o35mm纺锤形,反面两侧具暗绿色污斑,前体部背面具2对红色球状单眼和刚毛3对;雌螨后体部具5横列刚毛,依次为3222l对,共20根,雄螨依次为32222对,共22根。足各节短,雌螨爪4分叉,雄螨爪2分叉。卵直径0.1mm球形,初无色后变浅黄色。幼螨浅黄色至柠檬色,具3对足。若螨体色逐渐加深,有4对足。

柑桔全爪螨:雌成螨体长0.4mm椭圆形、背线隆起,深红色,背毛白色着生在毛瘤上。雄略小,鲜红色,后端较狭呈楔形。卵直径0.13mm球形略扁,红色有光泽,上生一垂直柄,柄端具1012条细丝向四周散射,附着在叶上。幼螨长0.2mm色浅,3对足。若螨与成螨类似,4对足,体小。

朱砂叶螨、神泽氏叶螨特征参见棉花害虫。

生活习性

桑始叶螨:江苏年生10代左右。日均温2125℃,1517天发生一代;日均温2128℃,1013天一代。以受精雌螨在枝干裂缝、土缝及落叶上越冬,春季4月上中旬,日均温高于14℃桑芽展叶期开始活动、繁殖,直至11月。夏、秋季繁殖最快,喜在叶背面栖息,沿脉为害,叶脉分杈处吐丝结网,取食或繁殖,每处产卵23粒或45粒,产卵期7一14天,每雌产卵10一40粒。柑桔全爪螨年生1518代,以卵、成螨及若螨在枝条叶背越冬,早春开始活动为害,后扩至新梢,45月进入为害高峰;5月后虫口减退,78月数量很少,910月又复上升,为害严重。每年春、秋两季发生重。气温25℃。相对湿度85%,完成一代需16天。发育和繁殖适宜温限20一30℃,25℃最适行两性或孤雌生殖,每雌产卵30一60粒,多把卵产在叶背主脉两侧或叶面及嫩技上。天敌有捕食螨、蓟马、草蛉、隐翅虫、花蝽、蜘蛛及寄生菌等。

桑园桑树桑始叶螨的虫害防治方法


桑始叶螨是在桑园桑树常见的虫害之一,对桑树危害较大,现将桑园桑树桑始叶螨的虫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桑始叶螨形态特征

成虫体小型,橙黄色,雌虫长约0.4mm,后部钝圆;雄虫长0.35mm,后部瘦削。体躯分节不明显,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口器刺吸式。前体部背面有两对红色球状单眼和3对刚毛,后体部着生刚毛5横旬。雌成虫分布为3、2、2、2、1对,共20根;雄成虫分布为3、2、2、2、2对,共22根。卵球形,直径0.1mm,初产时无色透明,后渐变为淡黄色。卵孵化后称幼虫,体圆形淡黄色,仅有足3对。

桑始叶螨生活习性

桑始叶螨一年发生10余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上或枝干裂隙或杂草上越冬。翌年春芽萌发即开始活动,移集叶背,沿叶脉交叉处吐丝结网,并在其中取食产卵,经一周左右孵化,再经2-3次脱皮,变为成虫。卵发育温度8℃,最适25-26℃,湿度为60%。

桑始叶螨为害特点

中国的浙江、贵州、四川等省常见成灾,江苏也有。春初开叶时,主要是越冬成虫在叶背沿叶脉吸食,被害处呈半透明白斑,后逐渐变黄脱落。

桑始叶螨防治方法

1、保持桑树桑地清洁,对枯枝落叶杂草应及时清除,以消灭越冬成虫。

2、在发生季节,可用波美0.2-0.4度的石硫合剂、80%敌敌畏1000-2000倍液、20%乐果5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醇5000倍液进行喷布,也可喷洒清水以抑制虫口。

经济植物油茶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1.油茶炭疽病:是油茶严重又普遍的病害,从4月到10月都不断为害,7~9月蔓延最快。病菌在枯花蕾、蕾痕、病果、病果柄、病叶芽、病枝越冬,借风雨、昆虫和人为活动传播。发病症状是:果实上最初在果皮上生圆形褐斑,边缘一圈色深,中央部分较浅,后渐扩大,直径10~15毫米,并出现轮生的黑色小点,在潮湿环境下,小黑点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病果早落;叶片上病斑初为红色小点,扩大后呈棕褐色,具轮纹,其上密布黑色小点;嫩梢:病斑多发生在春梢基部,初为红色,呈长椭圆形或菱形略下陷,后期变为黑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即枯死;芽:病斑多发生在芽鳞片基部,呈黑褐色或黄褐色,如蔓延至子房花芽即脱落。病菌在冬日尚保留在树上的各感病器官中都能越冬,孢子借风雨、昆虫和人为活动传播。

防治方法(1)油茶品种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在营造新的油茶林时,应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在现有林分中,砍除历年感病重的重病株,补植抗病品种。(2)结合茶林抚育,剪除病枝、病果、病梢等,减少病菌侵染来源。(3)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3~4月喷药一、二次,保护新梢嫩叶,7~8月喷药二、三次,保护果实。用1:1:100(硫酸酮:生石灰:水):的波尔多液(用2%茶枯浸液配制)较为有效。

2.油茶软腐病(病原尚未查明):又叫油茶落叶病,为害油茶成年树和苗木,引起大量落叶落果。叶子在3月下旬开始发病,4~5月阴雨天气蔓延迅速,大量发生,6~8月也可出现发病高峰,引起几次落叶落果,10月后才逐渐停止。发病症状是:受害叶片初期在叶尖、叶缘或叶中部出现圆形或半圆形水渍状斑点,阴湿天气斑点迅速扩大,土黄色,边缘无明显隆起带条,叶肉腐烂变软,病叶能在2~3天内纷纷脱落,后期在病斑上长出许多灰黄色颗粒状菌体,在放大镜下呈白色纽扣状,这是很明显的特点。果实在6月开始发病,7~8月最严重。受害果实初期同样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土黄色或褐色圆斑,与油茶炭疽病症状相似,但颜色较浅,后期病部组织腐烂,发软且有水汁。其上也会生颗粒状菌体,天气干旱时病果开裂脱落。油茶软腐病在湿度大,生长衰弱的油茶林中较重,排水不良,杂草丛生的圃地发病也较多。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病叶、病果,消灭越冬病菌。对生长过密的油茶林要进行修枝,使林内通风透光,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在病害发生期可喷射1:1:100~150的波尔多液或可湿性退菌特600~800倍液。

3.油茶煤污病:或称烟煤病,为害油茶枝叶,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产生黑色煤尘状物,开始时呈圆形黑色斑点,有的则沿主脉生长、逐渐扩展并增厚,在枝叶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覆盖层,油茶树的光合怍用受阻,生长衰弱,终至枯死。油茶煤污病菌利用绵介壳虫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并由介壳虫来传播,因此本病常和绵介壳虫共同猖獗。

防治方法1)加强茶林管理,适当修枝疏伐,促进林内通风透光。(2)5月上旬绵介产卵期和8月中旬若虫期喷12~20倍松脂合剂或50%三硫磷乳剂1,500~2,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杀死介壳虫,另喷波美1度石硫合剂杀菌,石硫合剂和松脂合剂不能同时使用。(3)根据浙江省经验,放养黑缘红瓢虫消灭绵介壳虫,是防治油茶煤污病的好方法。(4)据湖南省湘潭地区林科所调查,油茶、山苍子混交林内,油茶煤污病很少发生,认为山苍子的挥发物对煤污病菌有毒杀作用。

4.油茶苗木白绢病或称菌核性根腐病。本病为害很多种针阔叶树苗木,油茶是受害较重的一种,严重时,株发病率可达60%以上。病害在6月开始发生,9月逐渐停止。苗木茎基部接近土面处感病变褐色,不久表面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体,并逐渐产生小型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变黄转为褐色,如菜籽状。苗木逐渐枯萎,苗根皮层腐烂,表面也有白色菌丝体和菌核产生。如土壤较干燥时,不易生成菌核,可将苗木根部保湿培养,2~3日后,即有菌丝体和菌核产生,这是可靠的鉴定方法。

防治方法(1)重病圃地应行轮作,用禾谷类作物轮作4年有良好的防病效果。(2)轻病圃地应拔除病苗烧毁,整地时每亩施石灰50公斤可以减轻下一年度的病害。(3)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后施用,氮肥有防病作用。(4)发病初期用5%石灰水或1%硫酸铜浇灌苗根。

掌握这六点,确保室内植物不会烂根


掌握这六点,确保室内植物不会烂根

一般来说,在植物习性方面,室内植物烂根可分为两大类,即大中型盆栽植物和小盆栽植物,而两种植物的习性则不尽相同。绿色、常春藤等盆栽植物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需要定期喷洒,以保持环境的适宜湿润,如金钱树、财富树、幸福树等。这些盆栽植物的抗旱性一般较强,空气湿度也不高,甚至长达十个半月。浇水没有不良影响,所以不需要用水太多。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想保持绿色植物的内部,例如植物的习性,例如耐旱、耐寒、耐寒,则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的第一步。为了保持绿化植物周围的枯枝落叶或一些生活垃圾的环境清洁,必须尽快清理,以避免病虫害,影响植物的健康生长。

要保持环境清洁,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日常维护过程中,不要对植物施用腐烂的有机肥料,有些人会直接把剩下的茶叶和蛋壳扔进花盆,这些东西不会被消毒。会腐烂,但会污染花儿。3加强室内通风,如果室内环境过于闷热,加上空气停滞,气流不能形成交换,时间长,植物花盆中的土壤成为病虫生活的温床,甚至导致植物黄叶死亡。注意定期修剪花卉,不要在植物之间放置密集植物,早晚打开窗户通风,保持室内通风顺畅,不仅防止病虫害,还提高绿色P的抗性。兰特在这里提供合理的照明不仅意味着自然光,而且还意味着人造光源如灯、荧光灯和辅助灯。

许多人喜欢把绿色植物留在室内,而不是定期。这里有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绿色植物都是耐荫的,即使它是一种耐荫植物,长时间不接受光对它的健康生长有害。因此,我们应该设法保持绿色植物在一个地方的散光,或它是不正确的。使用荧光灯为植物定期补充光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浇水是保持室内植物烂根的关键环节。严格控制水量和频率,对保持绿色植物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浇水频率应根据绿化习惯、气候条件、季节温度和流域土壤性质进行调整。但一般来说,每次都需要浇水,而不是水。冬天,水减少了。浇水时,不要把珠子留在花蕾里,以免黄叶脱落。6在黄叶中发现黄叶时,必须立即取出叶片,及时调整维护环境。如果黄叶是病虫害引起的,可以喷洒一定剂量的多菌灵溶液,促进植物的早期恢复。根通常是由于过度浇水,严重的话可以从盆栽植物中取出,切断根部腐烂腐烂,充分消毒后再进行干燥栽培。

叶螨防治心得及叶螨图片


本文我们来了解有关叶螨防治的一些心得,文中同时提供了一些叶螨图片供花友参考,叶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蜘蛛,大小在0.4~0.5毫米之间,花友首先要知道不是所有叶螨都是红色的

如果我们发现叶片呈现这样的很多小白点,植物叶片日益枯萎,你可以翻开叶片,查看背面是否有许多细小的如同蜘蛛一般的虫子。同时,还常常会有很多如蛛丝一般的丝网,那么就可以断定是叶螨了。因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叶螨幼虫可以钻到叶柄或茎中。叶螨的雌成虫用产卵器插入叶片,将叶片刺出许多小孔,产下单个、半透明、白色的椭圆形卵,这就是叶片上出现白色小斑点的原因。那么如何防治呢?首先,叶螨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故在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会繁殖迅速,产生病虫害。同时,此害虫繁殖能力极强,还可以孤雌繁殖,并且有极强的抗药性,同种药物多次使用就极易失效。楼主试验过很多的药剂,比如:石硫合剂、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炔螨特、螺螨酯并且,楼主还尝试了生物防治,即使用天敌,比如:捕食螨(例如:胡瓜钝绥螨),总结出了下面一些经验。

【预防篇】因为叶螨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又有很强的抗药性,所以必须以防治为主。叶螨虫害大都在炎热的夏季爆发,故我们要在秋冬和春季采取以防措施。药物预防石灰水:此法主要针对木本植物,深秋待植物落叶进入休眠之后,及时清理枯叶杂草、树干死皮,然后给树干刷上石灰水,从而杀死寄生在树干表面的虫卵。硫磺粉:在深秋,清理土面上的枯枝烂叶和杂草,然后均匀的撒少量硫磺粉(建议使用:升华硫、食用硫磺),并翻动土壤使硫磺均匀散布在表层土中。石硫合剂:此药物是中国几千年沿用至今的一种特效杀虫杀菌剂,但副作用是会毒害某些比较敏感的植物。故同样要选择在深秋植物休眠后进行,取石硫合剂粉剂以300~500倍液稀释,然后均匀喷洒木本植物的树干(不推荐在草本植物上使用),并均匀喷洒土面至0.5~1cm表层土湿润即可。螺螨酯:在早春进行,取螺螨酯20%乳剂,以4000~6000倍液稀释,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并进行灌根。生物预防捕食螨:常见的捕食螨为胡瓜钝绥螨,市面上常见的为纸袋装。一般在春季~夏初还未发生螨害时进行释放,释放用选择在阴天或者傍晚(要避免雨天)。木本植物释放方式,大型树木可以直接将纸袋钉在树干上;草本植物或小型木本,直接用别针或夹子,固定在叶片中或枝条上即可。每袋防治有效期一般是一个季度。

【治疗篇】洗衣粉:早季若发现极少量叶螨,可用少量洗衣粉(浓度到能搅拌起泡就够了),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阿维菌素/伊维菌素:2%乳油以1500~200倍液稀释、5%粉剂以3000倍液稀释(具体还有很多种类,以使用说明为准),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并进行灌根(连续使用不得超过2次)。螺螨酯:取螺螨酯20%乳剂,以4000~6000倍液稀释,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并进行灌根(每季度使用不得超过3次,喷施后药效为3个月,且防水)。炔螨特:取炔螨特56%乳剂,以2000~4000倍液稀释,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并进行灌根(此药一般不会产生耐药性)。螺螨酯+炔螨特:若叶螨大量爆发,请按照上面的稀释要求配在同一溶液中,均匀喷洒植株叶片正反面、枝干,并进行灌根(绝对不会产生耐药性)。

【特别篇】有时候,叶螨在没东西吃的时候,甚至会吃多肉植物,比如:鹿角海棠、枝干番杏。经楼主测试,螺螨酯+炔螨特4000倍液稀释,无论叶喷还是灌根,都是无药害的。

麦叶螨防治


麦叶螨主要有两种:麦圆叶爪蟠(Penthaleusmajor)和麦岩螨(Petrobialatens)。麦圆叶爪螨分布在我国北纬29一37地区;麦岩螨分布在北纬34一43地区。有些地区两者混合发生、为害。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

小麦麦叶螨为害田间症状

【形态特征】

麦圆叶爪螨:成虫体卵圆形,黑褐色,足、肛门周围红色。卵椭圆形,初暗褐色,后变浅红色。若螨共4龄,1龄幼螨,3对足,初浅红色,后变草绿色至黑褐色;2龄、3龄、4龄若螨4对足,体似成螨。麦岩螨:成虫体纺锤形,两端较尖,紫红色至褐绿色;4对足,其中l、4对特别长。卵有2型:越夏卵圆柱形,卵壳表面有白色蜡质;非越夏卵球形,粉红色,表面生数十条隆起条纹。若螨共3龄。

【发生规律】

麦圆叶爪螨一年发生2一3代,即春季繁殖1代,秋季1一2代,完成1个世代46一80天,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冬季几乎不休眠,耐寒力强,翌春2、3月越冬螨陆续孵化为害。3月中下旬一4月上旬虫口数量大,4月下旬大部分死亡,成虫把卵产在麦茬或土块上。10月越夏卵孵化,为害秋播麦苗。喜潮湿,多在上午8一9时以前和午后16一17时以后活动。多行孤雌生殖,每雌产卵20多粒;春季多把卵产在小麦分蘖丛或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或土块上,多聚集成堆,每堆数十粒,卵期20一90天,越夏卵期4一5个月。生长发育适温8一15℃,相对湿度高于70%,水浇地易发生。

麦岩螨一年发生3一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翌春2一3月成虫开始繁殖,越冬卵开始孵化,4一5月田间虫量多,5月中下旬后成虫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孵化,为害秋苗,喜干旱,白天活动,以下午15一16时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麦丛或土缝中不动。完成一个世代需24一46天。多行孤雌生殖。把卵产在麦田中硬土块或小石块及秸秆或粪块上,成、若虫亦群集,有假死性。

【防治方法】麦收后及时浅耕灭茬;冬春进行灌溉,及时清理田边杂草。主要抓好发生初期的防治,可以有效的控制叶螨的为害。

在小麦苗期,田间麦叶螨发生初期,可用下列杀虫剂:20%哒螨灵乳油20一4Oml/亩;40%三唑磷乳油30-40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0一20ml/亩,对水40-50kg均匀喷雾。

小麦拔节后气温开始回升,田间麦叶螨大量发生期,可以用下列杀螨剂或杀虫剂: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一20g/亩;73%炔螨特乳油30一50ml/亩;1.8%阿维菌素乳油10一20ml/亩;1.5%噻螨油50一66ml/亩;40%三唑磷乳油40一50ml/亩;25%氰戊菊醋氧乐果乳油10一15ml/亩;20%马拉硫磷辛硫磷乳油45一60ml/亩;40%氧乐果乳油100ml/亩;50%马拉硫磷乳油10一15ml/亩,对水40一50kg均匀喷雾,可有效地防治麦叶螨。

耐寒植物腊梅朱砂叶螨的虫害防治


分布与危害

危害腊梅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0.28-0.32mm,体红至紫红色(有些甚至为黑色),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山字形黑斑,体末端圆,呈卵圆形。

雄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橙黄色,较雌螨略小,体后部尖削。

卵:圆形,初产乳白色,后期呈乳黄色,产于丝网上。发生规律

腊梅朱砂叶螨在北方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以授精的雌成虫在土块下、杂草根迹、落叶中越冬,来年3月下旬成虫出蛰。首先在腊梅边的杂草取食、生活并繁殖1-2代,然后由杂草上陆续迁往腊梅为害。

成螨产卵前期1天,产卵量50-110粒,成虫平均寿命在6月为22天;7月为19天;9-10月为29天。卵的发育历期在24℃为3-4天;在29℃,2-3天;幼若期在6-7月为5-6天。所产卵,授精卵为雌虫,不授精卵为雄虫。

秋季虫体陆续迁往地下的杂草上生活,于11月上旬越冬。

腊梅朱砂叶螨每年种群消长有所不同。低温年份,发生的晚,常于7月后进入猖獗发生期,但下降的也晚,常可为害至8月中旬以后;高温年份6月上旬即可进入年中盛期,盛期至7月中下旬结束。防治方法

①清除杂草及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虫源。合理灌溉施肥,促进腊梅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

②利用天敌如:长毛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异绒螨、塔六点蓟马和深点食螨瓢虫等。

③加强监测,在点片发生阶段注意挑治。轮换施用化学农药,尽量使用复配增效药剂或一些新型的特效药剂。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的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的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的螨卵脂800倍液。也可用波美0.1~0.3度石硫合剂(注意瓜类作物上浓度不超过0.1波美度),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腊梅朱砂叶螨学名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isduval)又称棉花红蜘蛛、红叶螨,为真螨目叶螨科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成若螨在叶背吸取汁液。叶片受害后,叶面初现灰白色小点,成枯黄色细斑,严重时全叶干枯脱落。

经济植物椪柑潜叶蛾的防治


椪柑潜叶蛾,是椪柑夏、秋两季的重要害虫,它在幼叶夹层中蛀食形成弯曲隧道,使叶片扭曲僵硬,新梢生长差,是危害椪柑苗木和幼龄的重要害虫。在夏梢、秋梢抽发期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晚秋梢。椪柑被害后叶片损伤,易于脱落,使新梢生长不实。

椪柑潜叶蛾在一年发生多代,田间世代重叠,在夏秋季发生最盛,以7月中旬至8月下旬虫口密度最大,成虫多在清晨羽化,羽化半小时后即能交尾,交尾后2-3天于傍晚产卵,卵多散产于嫩叶背面中脉附近。幼虫孵化后,即潜入表皮下取食,老熟幼虫在近叶缘卷曲处结茧化蛹。

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与营养条件有密切关系,由于椪柑夏梢零星陆续抽发,食料丰富,加上夏秋季高温干旱,适宜其繁殖,因此,夏秋季常猖獗成灾。结合栽培管理措施进行抹芽控梢或夏剪以抑制虫源,是防治潜叶蛾的根本措施。潜叶蛾在新梢老熟后很难在其上生长、发育和繁殖。放梢前进行去早留齐、去零留整等控梢措施,或在计划放秋梢前15-20天进行夏剪,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中断其主要寄主食物,恶化其营养繁殖条件,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同时,此法还可兼治其他新梢害虫。统一放梢既有利于集中喷药,还有利于树冠整形。

防治方法:

一、抹芽控梢,统一放梢。冬春季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低温,夏秋季节影响椪柑潜叶蛾发生的主导因子是食物,也就主要是椪柑嫩梢。因此控制虫源的根本措施应当是抹芽控梢、统一放梢。放梢的时期要抓住椪柑潜叶蛾的发生低峰期,主要在小满至芒种(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放夏梢,在大暑至立秋(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放秋梢。放梢时施好三次肥,分别在放梢前15天施促梢肥,在放梢前2至3天施攻梢肥,在放梢后3至4天施壮梢肥。放梢时以去零留整、去早留齐、去少留多为放梢的原则。放梢的标准是在全园有70%80%的植株抽梢,每株树有70%80%的枝条抽梢时,一次性统一抹净,然后进行放梢。

二、药剂防治。是要抓住三次以柑桔潜叶蛾为主的综合药剂防治措施。第一次喷药在新梢萌发后34天(梢长不超过1厘米),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为主。第二次喷药在第一次喷药后的56天,主要以椪柑潜叶蛾、椪柑蚜虫、椪柑凤蝶为主。第三次喷药在第二次喷药后的78天,主要以防治椪柑潜叶蛾、椪柑凤蝶和柑桔溃疡病为主。同时可以在椪柑新梢受害率达到20%时作为椪柑潜叶蛾的防治指标。防治椪柑潜叶蛾的药剂有98%巴丹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24%万灵乳油15002000倍液、20%灭幼脲1号悬浮剂30004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40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等。同时,椪柑潜叶蛾的成虫白天在果园或苗圃附近的草丛中栖息,黄昏时出来活动。所以椪柑潜叶蛾的防治还应经常清洁果园或苗圃周围的杂草,喷药时亦在黄昏时进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济植物花椒树流胶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椒树流胶病是花椒树的常见多发病,管理粗放和树势衰弱的花椒园发病率可达75-90%以上。流胶病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品质和植株寿命,是目前花椒生产的主要问题。

一、流胶病的症状及病因

花椒树流胶病主要危害枝干和根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1、浸染性流胶病。

由真菌引起,具有传染性。一年生嫩枝染病后当年形成瘤状突起,下年5月病斑扩大,病体开裂溢出树脂,起初为无色半透明软胶,以后变为茶褐色结晶状;多年生枝染病,会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树胶流出。随着病菌的侵害,受害部位坏死,导致枝干枯死。这种病以菌丝体和孢子器在病枝里越冬,下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雨天溢出的树胶中有大量病菌随枝流下,导致根茎受浸染,气温5℃时病部渗出胶液,随气温升高而加速蔓延,一年有两次高峰,第一次5-6月,第二次8-9月。

2、非浸染性流胶病。

由于机械损伤、虫害、伤害、冻害等伤口流胶和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失调,发生流胶。本病多发生在主干和大枝的分叉处,小枝发生少。大枝发病后,病部稍膨胀,早春树液流动时,常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雨后流胶量多。病部容易被腐菌浸染,使皮层和木质部腐烂,致使树势衰弱。一般4-10月发生,以7-10月雨水多,湿度大和通风透光不良的花椒园发病重,树势弱、土壤粘重、氮肥过多的地块、花椒凤蝶、天牛、花椒叶甲虫、吉丁虫危害重的田块发病重。

二、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1、加强树木的栽培管理,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

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由于部分病虫主要从伤口侵入,所以,对地下病虫要及时灌根防治,在进行深翻作业时避免伤及大根,减少非浸染性病害。

2、适时喷药,做好预防

在病菌即将发生的3月下旬,喷1500倍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在两次发病高峰期以前,就是在5月中旬和7月下旬,每隔一周喷一次1000倍的杀毒矾或菌毒清,交替使用,连喷2-3次,预防浸染性病菌蔓延。在虫害严重时应及时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已发生的病斑要及时刮除,再涂抹石硫合剂保护,发现枝干上有蛀孔时,应及时用钢丝或竹签捅进,刺死活虫或用棉球蘸50倍敌敌畏液后塞进蛀孔,外面用软泥涂封,熏死蛀虫。

3、精细管理,保持树势,增加产量

合理的修剪是花椒树高产的前提。通过修剪构成一定的丰产树形,及时去除病虫枝,减少二次感染机会,合理布局枝条,控制结果,克服大小年,使树势健壮,连年丰产,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

4、清园消毒,减少越冬病原及虫害

冬季清理花椒园应彻底,将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和秋末各喷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越冬病害;冬前树干涂白,防止冻害。另外,对树盘、根茎周围的表土要及时更换,可减少根茎病虫害的发生。

经济植物栗树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1栗疫病及其防治方法

板栗疫病,又叫干枯病或洞枯病,是对板栗树最有威胁的病害。板栗幼树和结果树的主干及侧枝均可受害。病树最先在伤口附近出现小规则的褪色、淡褐色或褐色病斑,略隆起,呈水渍状,然后向四周扩展,病菌扩展到的枝干部位呈小均匀隆起,严重时出现成段的肿大和隆起,尤其当树皮失水以后,更为明显,可见到枝干成段枯死。后期病部树皮干缩开裂,此时剥开树皮可见有白色或黄色菌效层,若病部围绕树干周围,则可导致病部以上部分枯死。5~8月间,病枝上可见有许多点状突起,雨后点状突起的开口处挤出橙黄的分生孢子角。病原为典菌,属于囊菌亚门、球壳菌目、栗寄生内座壳菌。为世界性栗树病害,本世纪初曾使欧美各国的板栗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我国各栗产区均有危害,局部地区危害比较严重[1]。

1.1症状

栗疫病主要为害枝干及主枝。发病初期枝杆退绿,并逐渐变为黄褐色圆形斑点,而后发展成较大的不规则的红褐色斑块,逐渐扩展至整个树干,病部组织松软,内部湿腐,有酒精味,中、后期失水干缩,潮湿的皮下有淡黄色卷须状孢子角。植株发病后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质量,严重的使整株树枯死。

1.2病原

栗疫病属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腐皮壳科、内座壳属。子囊壳瓶状,颈部色黑,下部色淡,子囊棒状,子囊孢子双孢无色,椭圆形或卵形,分生孢子器圆柱形或卵圆形,单孢无色,分生孢子器圆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器无色,该菌为兼性寄生菌。

1.3发生规律

栗疫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温度回升,栗树萌芽后,病菌开始活动,通过伤口侵入。在辽宁省4~5月开始发生,6~7月间最为严重,常在短时间内造成栗树枯干死亡。发病与冻害和树势有关。

据日本奥山哲介绍,此病在日本从春季3月到秋季的10月都可侵染,但最盛时期在8~9月,除主要为害树干和主枝外,还为害球果和根系。使总苞皮、坚果的果皮和果肉变褐,根部被侵害后,使根系出现赤色褐色的斑点。病菌繁殖的温度范围为3~35℃,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最适PH值为4.0,PH值为5.5以上时病菌停止繁殖。

密植园、土壤较瘠薄地块发病较重,清耕栽培、园地过干过湿、树势衰弱都可造成发病率高,在诸多因素中树势衰弱是主要原因。

1.4防治方法

(1)减少和保护伤口,防止病菌侵入,在可能有连续几日睛天的情况下进行嫁接和修剪,严格嫁接后的抚育管理,伤口及时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等药剂消毒保护;冬夏日可用石灰水将树杆涂自,以防日灼和冻伤,同时对蛀于害虫也有防治作用;此外应注意避免机械损伤和牲畜糟踏产生的伤口[2]。

(2)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缓坡和旱地营造板栗林。

(3)加强抚育管理,适时除草施肥,使栗林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能力。

(4)当树干伤口附近出现水渍状褪色病斑或褐色病斑时,及时用刀刮除病皮,用402抗菌剂,加水200倍涂抹,每20天一次,连续3次。或刮除病皮后,用钢刷重刷创口,刷后用1∶10食用碱水溶液消毒,效果较好。

(5)病死树或严重发病的濒死树宜及时伐除,并烧毁。此外,凡管理好、长势好、对零星发病树治疗及时的板栗林,发病会轻。对已较普遍发病的栗林,若及时治疗,可使病情逐年减轻,树势也可恢复和增强。

2白粉病及其防治方法

引起白粉病的白粉菌有两种,均属子囊菌亚门。发生于叶正面的为MicrosphaeraSalmon,闭囊壳内含4~8个子囊,子囊孢子椭圆形,附属丝5~14根,呈二叉状分枝2~4次,末端分枝卷曲,其无性阶段分粉孢霉(Oidium);发生在叶背面的自粉菌为PyllacliniaroBorisBlu,闭囊壳的附属丝为球形,其无性阶段为拟卵孢霉。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或病梢上越冬,翌年4~5月间释放子囊孢子,侵染嫩叶及新梢,在病部产生白粉状的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里可多次侵染危害,9~10月又形成闭囊壳。

2.1危害症状

白粉病主要危害栗苗及幼树的嫩梢和叶子,染病初期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块状退绿病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在病斑背面产生灰白色粉状霉层,即病原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秋季病斑颜色转淡,并在其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变为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的小颗粒状物,即病原菌的闭囊壳。嫩枝、嫩叶被害表面布满灰白色粉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幼芽和嫩叶不能伸长,形成皱缩卷曲、凹凸不平的情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落叶。发病以1~2年生苗木最盛,其次为4~7年生幼树,10年生以上大树发病较少[3]。

2.2防治方法

(1)清除有病的枝梢、树叶,以消灭或减少越冬病源。

(2)4~6月发病期间喷洒硫磺粉或波美0.2~0.30石硫合剂,也可喷洒波尔多液和20%粉锈宁2000倍液,均可抑制发展。

(3)喷石硫合剂,在休眠开始后,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冬季修剪,去除病虫枝、叶,集中烧毁,然后进行树干涂白;在休眠即将结束前喷5Be0的石硫合剂1次,萌芽后及时喷1次0.2-0.5Be0的石硫合剂1次。

(4)消灭邻近病源,在板栗树生长过程中,注意控制邻近板栗园、野板栗园(株)及茅栗园(株)的病菌传入。可有效消灭病源、减轻危害,防止白粉病反复发生。

(5)加强栽培管理,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控氮增磷钾,使年施氮磷钾全年的比例保持在2∶1∶1左右,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提倡科学施肥,优化施肥的前提下,针对土壤普遍缺乏硅元素,在每年旱春,根据树龄施入相应量的硅钙磷肥。对确已病的危重幼树予以铲除烧毁。

朱砂叶螨的防治方法


朱砂叶螨的别名红叶螨、棉红蜘蛛。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经常出现在棉花、玉米、高粱、粟、向日葵、桑树、甘薯、豆类、瓜类、茄子等农作物上。

危害

成、若螨聚集在棉叶背面刺吸棉叶汁液,棉叶正面现黄白色斑,后来叶面出现小红点,为害严重的,红色区域扩大,致棉叶、棉铃焦枯脱落,状似火烧。朱砂叶螨是优势种,常与其他叶蜗混合发生,混合为害。其形态:雌成螨体长0.48—0.55mm,宽0.32mm,椭圆形,体色常随寄主而异,多为锈红色至深红色,体背两侧各有1对黑斑,肤纹突三角形至半圆形。雄成蜗体长0.35mm,宽0.2mm,前端近圆形,腹末稍尖,体色较雌淡。卵球形,直径约0.13mm,淡黄色,孵化前微红。幼蜗3对足。若螨4对足,与成螨相似。

生活习性

华北棉区年生10—15代,向南年生20代,越冬虫态及场所随地区而不同,在华北以雌成蜗在杂草、枯枝落叶及土缝中越冬;在华中以各种虫态在杂草及树皮缝中越冬;在四川以雌成虫在杂草或豌豆、蚕豆等作物上越冬。翌春气温达10℃以上,即开始大量繁殖。3—4月先在杂草或其他寄主上取食,山东、河南于5月中旬迁入棉田为害,除棉麦、棉豆套种田受害较重外,纯棉田受害较少,到6月上旬至8月中旬进入棉田发生为害期。成蜗羽化后即交配,第二天就可产卵,每雌能产50一110粒,多产于叶背。卵期2一13天。幼蜗和若螨发育历期5一11天,成螨寿命19—29天。可孤雌生殖,其后代多为雄性。幼蜗和前期若螨不甚活动。后期若螨则活泼贪食,有向上爬的习性。先为害下部叶片,而后向上蔓延。繁殖数量过多时,常在叶端群集成团,滚落地面,被风刮走,向四周爬行扩散。朱砂叶螨发育起点温度为7.7—8.8℃,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因此高温低湿的6—7月份为害重,尤其干旱年份易于大发生。但温度达30℃以上和相对湿度超过70%时,不利其繁殖,暴雨有抑制作用。天敌有草蛉、食虫熔类、六点蓟马、捕食螨等30多种。

防治方法

1)注意清除田问及地边杂草。

2)注意防治麦套春棉田朱砂叶蜗及5月气温高的年份棉田干旱,棉苗受害重的地区。当棉叶出现黄白斑株率达20%时,春棉每667m2用5%涕灭威1—1.25kg或3%呋喃丹2kg、5%甲拌磷颗粒剂2.5kg,随播种把药穴施入土中。

3)6、7、8月干旱少雨,棉叶螨种群数量上升,当棉叶上出现黄白斑率达20%时,应马上喷洒20%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砜800倍液、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44%多虫清乳油667m2用药33ml。

4)朱砂叶螨对上述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或田块,可选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500倍液、20%速螨酮乳油3000倍液、50%硫悬浮剂300倍液、15%哒螨灵(扫螨净、牵牛星)乳油2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福丁(BA一1)乳油抗生素杀虫杀螨剂5000倍液。此外还可用80%敌敌畏乳油与20%三氯杀螨矾分别稀释后按4:1混合成1000倍液,对抗性叶螨防效也很高。

《工业经济植物油桐树六点始叶螨的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养护玉石的植物油”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