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安祖花常见病害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由于菌类侵害而使植株出现病症,称为侵染性病原病害,包括线虫及昆虫引起的病症。而由于除菌类以外引发的病症,称为非侵染性病原病害,称之为生理病害。由于侵染性病原来自细菌类和真菌类,在侵染性病原上又划分出有细菌类侵染原病害和真菌类侵染原病害两种。

常见病害有缨翅目,如蓟马;同翅目,如叶蝉、蚜虫、介壳虫、粉虱等;螨目,如螨虫(红蜘蛛);鳞翅目,如地老虎及其他一些科目的幼虫;直翅目,如蝼蛄;软体动物门中的蜗牛、蛞蝓等。

1.细菌性病害

(1)细菌性枯萎病

由甘蓝黑腐黄单孢杆菌黛粉叶斑病致病变种引起。症状:该病多数发生在叶和花上,在叶或花上产生中间棕色周边发黄的斑点。从正常到受感染的转变中可以看见水浸状斑点。

预防措施:

A.不要种植受感染的或可能受感染的植株;

B.由于病菌能通过溅出的水传播,所以可以进行覆盖。

防治措施:

A.严格做好卫生措施;

B.定期喷施硫酸链霉素或土霉素;

C.清除受感染的植株;

D.不要供应氨态氮肥,并且减少氮肥的供给总量。

(2)欧式杆菌

症状:叶片发黄,从茎的基部开始。

防治措施:

A.浇水不宜过多,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大颗粒种植基质;

B.及时喷施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0倍液。

(3)假单孢杆菌

症状:沿叶脉有坏死斑。

2.真菌病害

(1)根腐病

再侵染性真菌病害。症状:叶片边缘变成黄色且松散的垂挂着。防治措施:使用普力克,幼小植株1000倍,成体植株600-700倍液灌根,发病期每5-7天用药一次,连续3-4次。

(2)炭疽病

症状:叶或茎上出现黑色和浅棕色斑点。

防治方法:

A.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叶、残株;

B.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常用药剂有: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400-600倍液喷施,每隔7-10天用药一次,共2-3次。

(3)丝核菌

症状:植株基部或根部棕色或褐色。

防治措施:A.土壤消毒,5克多菌灵与25千克种植基质混合。

B.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也可用72.2%普力克800倍液进行喷施。

(4)柱盘孢属

症状:植株基部变为棕色。

防治措施A.种植基质用40%五氯硝基苯消毒;

B.发病初期可用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施。

(5)壳针孢属(叶斑病)

症状:叶片上有棕色斑点,斑点中心组织死亡,周围组织发黄。防治措施:A.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现病叶及时摘除销毁或深埋;

B.药剂喷施:在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喷雾,50%克菌丹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7天用药一次,连续4-5次。

(6)镰刀菌(枯萎病)

症状:基部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灌根。

3.生理病害

(1)盲花、花畸形、形成莲座状

原因:根压过大导致,与其植株体本身的遗传基因也有一定关系。

解决办法:浇水要适量,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

(2)佛焰苞打不开

原因:相对湿度过低导致,与品种也有关系。

解决办法:浇水要适量,选择透水透气性好的栽培基质。

(3)玻璃状和蓝色褪色

原因:根压高,EC值低,钾含量少,基质中pH值低,基质太湿。

(4)冻害

症状:茎上有同心圆,叶片上出现大片不规则形失绿,变黑。

原因:温度低于12℃时表现明显。

解决办法:温度要保持在14℃以上。

精选阅读

长寿花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长寿花的菌类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黑腐病、花叶病毒(绿岛病毒)和白粉病。叶斑病和黑腐病只要发现早,治疗及时,基本没有多大问题,但白粉病是较难处理的一种菌类病害。

长寿花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是侵害长寿的叶片,叶片受害部位呈现褐色的斑点,如果发现不及时,斑点面积会扩大成深褐色“斑片”,也会传染相邻的长寿盆栽。

治疗方法: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粉剂,按1:200配制成水溶液,浇灌到花盆内,也可以用喷壶对叶片的正反面进行喷雾,隔三天至五天一次,一般三次后可以治愈。如果病害严重的情况下,可以把植株挖出来,用水轻轻的冲洗,清洗掉根部的土团后,再放到配制好的水溶液里浸泡2-3个小时,然后换盆换土重新栽下,用泡过的水溶液浇透。换盆后也要经常用配制好的水溶液喷洒叶子的正反面,经过半个多月即以治愈。春秋季节,让受害植株多接受阳光照射,也可以增加植株抵抗力,促进药液吸收,更快的恢复健康。

长寿花黑腐病

出现黑腐病的主要原因是营养土板结透气性差,高温时不通风和浇水过多。它表现在长寿的根部,植株在正常生长下,无原因的突然变黑,然后迅速向上蔓延。由于变黑的茎部变软,无力支撑上部的枝条,促使枝条倒挂下来,叶子也会变软发皱,“病菌侵害部位深,发病速度快”,是黑腐病的一大特点。如果发现不及时,几天后,上部的枝条也会变黑死亡。

遇到这种情况,花友们也不要着急,只要多观察,及时发现病害,可以离根部变黑的部位1-2厘米以上剪下,用多菌灵、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粉剂兑水,按1:200配制的水溶液浸泡枝条2-3个小时后,再用素沙或者蛭石重新扦插即可,管理同上。

长寿花花叶病毒(绿岛病毒)

花叶病毒是长寿花最常见的病毒,它在现代杂交品种中出现得极为广泛。这种病毒只出现在生长环境恶劣而产生,并由根部重度感染传导于植株体上,表现为叶片上有淡绿色到黄色的马赛克斑点或斑块,表面凹凸不平,严重时会抑制植株的生长,风花雪月最容易受此病毒侵害。

处理方法一方面是剪下一些枝条,然后摘除病斑叶,再用多菌灵水溶液侵泡处理枝条大约5-6小时,作杀菌处理。另一方面一定舍弃原来的根部和对原盆、基质作杀菌处理;而后是将经过杀菌处理过的枝条重新扦插到素沙或者蛭石里过度促根,大约十天左右就可以生根,二十天左右,等根长到1~2厘米长时,就可以假植到营养土里(草炭土+珍珠岩按1:1配制,也可以少量加些蛭石);最后是假植的放到温度适中,通风良好的地方缓苗。待到叶子精神后,再移到散光下养护,等到有新叶出来才可以全日照(夏天长寿避免全日照,会灼伤叶片)。

长寿花白粉病

白粉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侵害叶片和茎部。受害部位显现白色粉末状,用手和毛刷很难擦掉,受害的植株叶片软弱无力,停止生长,一幅病歪歪的样子,看着感觉非常心疼。巴黎、紫丁香最容易受此病菌侵害。

推荐用高锰酸钾水溶液能治,但仅限于初期,若白粉病较为严重,建议使用硫磺粉。用水将硫磺粉调成糊状,用软毛刷涂抹于受害的叶片和茎部,并在基质的表面也撒了一些硫磺粉,结合浇水促进根部吸收。一个月后出现了奇迹,叶片和茎部的白粉病变颜色变淡、病灶缩小。继续治疗后,叶片也恢复了光泽,接着又陆续抽出新的枝条。

大花蕙兰常见病害及防治


大花蕙兰又名虎头兰、喜姆比兰和蝉兰,为兰科兰属植物。常绿宿根植物,附生。根粗壮,叶丛生,带状叶革质。花色多样,花期50-80天。

大花蕙兰,是对兰属中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的、色泽艳丽、花朵硕大的品种的一个统称。兰属植物约48种,目前用来作杂交亲本的原生种有近20种,主要是大花的附生类以及少量的地生类。

病害:主要有疫病、软腐病、根腐病、炭疽病、叶枯病、毒素病等。

(一)、疫病:

疫病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和产生的病症不同,被分为黑腐病、心腐病、茎腐病、猝倒病等,在厦门地区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在温室栽培温度高、浇水过多、通气不良的情况下,叶梢中有大量水分,时间一长,最容易引发此病。每年的6-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从幼苗到开花株都能受害,特别是聚盘苗期和新生芽、心叶最容易受害。它是由两种密切相关的真菌—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um)和终极腐霉(Pythiumwltmum)所引起。恶疫霉易引起根腐、猝倒、根颈腐烂,而终极腐霉也易引起植株的根腐和猝倒病。这些病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则很快传染到根系、球茎,所以是大花蕙兰的可怕的毁灭病害,其传染途径系由孢子通过浇水时飞溅的水珠传播、扩散。

防治方法:

1、环境控制:兰棚要通风透气,光线要充足。发病时要严格控水,及时去除有病的病叶、病株,同时要避免由上而下喷水。

2、一旦发现染病植株,立即去除有病的组织,同时多切去未受感染的组织1寸左右,如受害严重的则整株去除。

3、剪刀等用具要严格消毒。

4、药剂处理:可用80%锌锰乃浦500倍溶液喷施。也可用1:2000的8一羟基喹啉硫酸盐喷洒,或将病株在邻苯基酚钠溶液中浸1小时,必要时可3至7天内进行重复处理。

(二)、软腐病:

软腐病通常侵害大花蕙兰的叶片、芽、球茎,一年中从春季到秋季都可能发生,冬天较少发现,有时常与疫病同时并发,但不太严重。它是由一种称为Erwiniachrysanthem的细菌引起的,其寄主范围很广,在兰科植物中都可以为害。其侵入途径主要是通过伤口或自然气孔。在高温多湿的兰棚,此病蔓延极快.在100%相对湿度、温度30℃时,采用人工接种后经过三小时之久,即完成入侵过程。其病症表现与疫病有些类似,使初养兰者很难判别。因这两种病在性质上不一样,用药也不同。在田间上我们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拔出腐烂的病部进行观察:疫病的腐烂组织无汁液或少汁液,无鱼腥味的恶臭,把汁液挤一滴在一杯清水中,没有发现云雾状混浊物的扩散;而软腐病的病部表皮里的细胞都被分解成水液状液汁,内含有无数白色菌泥,汁液很多;轻轻一碰,汁液就流出来,同时有鱼腥味的恶臭,把汁液滴一滴在清水杯中,则可见有云雾状混浊物向四周扩散。

防治方法:

1、环境控制与病株处理:同上第(一)条,特别注意勿使菌泥的汁液污染健康植株。

2、药剂处理:一般的农药对软腐病无效,所以一旦发病只好抛弃病株。因此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用40%钢快得宁400倍液喷洒效果不错。也可以用68.8%多保链微素或18.8%链微素1000倍液,每隔7至10天喷洒1次,连续3至4次。这几种药品可采取轮流交换使用,以免植株产生抗药性。

(三)、根腐病:

根腐病属于真菌病害;分布很广,除兰花外,其他植物也会受害;它是一种立枯丝菌RhizoctoniaSolaniKuehn引起的根腐烂。这也是大花蕙兰毁灭性病害之一。在大花蕙兰植株的任何生育期,不论是聚苗盆中的幼苗、中苗、大苗以及老熟的开花株都容易感染。其侵染的途径一般是由病苗的菌丝和菌核侵染兰花幼苗的根和根状茎造成的,如果不加控制,腐烂可发展到茎及较低部位的叶片。在侵染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圈褐腐区,环绕植株基部引起幼苗死亡。成株受到侵害时,会逐渐衰弱。一般情况下腐烂只局限于根部,引起根部死亡;但有时腐烂也会扩大入侵到假鳞茎。使得根腐病的植株生长衰退,叶片和假鳞茎均发黄、瘦弱、扭曲、萎缩最终死亡。

防治方法:

1.环境控制与病株处理同上第(一)条。

2.药剂防治:—用苯来特1汤匙配水4千克浸根或浇施,效果不错。

(四)、炭疽病:

炭疽病危害大花蕙兰的叶片;假鳞茎以及花萼、花瓣。它属于一种真菌的无性世代,一般是弱寄生性,往往发生在管理粗放的兰棚。兰株受伤害;如寒害、农药害、太阳灼伤以及氮肥施量过多、植料过酸或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等造成根系不发达的弱株都容易受害。当病菌侵染兰花的叶片或假鳞茎时,首先看到的症状是出现褐色或黄绿色的长形不规则的污斑,稍凹陷,边缘清晰,成熟时,病斑上通常出现同心环纹,并在环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在受病组织与健全组织之间有明显分界线,后期病斑慢慢连接成片,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凹陷成坏死疽斑。

防治方法:

1.环境控制与病株处理同上第(一)条,种植密度要根据生长程度不同而改变,植料过酸要及时调配,pH值在5.8至6.6。

2.药剂防治:可用大富丹500倍溶液或大生45,500倍液喷洒,也可以用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洒,每周一次,连续三次。

(五)、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发生在大花蕙兰叶尖附近或叶片的前端。初始产生黑色的小斑点,斑点渐渐扩大而成为不规则的病斑,病斑周缘形成黑褐色,中间成淡灰色,并有小黑点,严重时可蔓延整个叶面,最后枯死脱落。

防治方法:同上第(四)条

(六)、煤烟病:

煤烟病又称为煤污病,一般发生在粗放管理的兰棚,由于不通风人、光线不足兰株易受蚜虫、粉虱、介壳虫类等昆虫危害。这些昆虫在兰株上分泌一种蜜露沉积物,而煤烟病的真菌则附生在蜜露沉积物之上。它的症状常常在叶片的两面和假鳞茎上覆盖一层煤灰色的真菌,这种真菌对植株危害很小,因为它只是附生在表皮,可以与叶片、鳞茎分离,但由于这种病菌的覆盖会影响兰株的光合作用,同时也有碍观赏,降低兰花优美姿态,使兰花质量大大下降。

防治方法:

1.环境控制同上第(一)条可用湿布擦拭病株发病部位,把表皮上附生的一层病菌去掉,叶片则恢复原状。

2.药剂防治:要防煤污病,首先必须控制和消灭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类的发生,这些昆虫不存在,煤烟病也自然的不存在了。

(七)、毒素病:

大花蕙兰的毒素病也称为病毒病,是世界上发生最普遍的兰花病毒。由于病原体体积非常细小,在一般显微镜下无法看到,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数万倍后,肉眼才能看到其形状其发病的症状,最常见的是植株的叶片和花朵灰绿并出现黄色的斑驳,最后成褐色凹陷的病斑,使植株叶片成为花叶,发育不良或开花不正常,一般发生在老茎分生苗的植株上。其传染途径往往是由于工具、分株和口吸式昆虫接触传染,以目前的水平尚无法治疗,一旦发现可疑的植株,应立即隔离或销毁处理。

紫娇花的常见病害防治


紫娇花,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球根花卉,株高30~50公分,具圆柱形小鳞茎,成株丛生状。茎叶均含有韭味,顶生聚伞花序开紫粉色小花。

紫娇花常见病害有:花叶病、鳞茎腐烂病、斑点病、叶枯病等。

(1)花叶病

此病又叫潜隐花叶病,病发时叶片出现深浅不匀的褪绿斑或枯斑,被害植株矮小,叶缘卷缩,叶形变小,有时花瓣上出现梭形淡褐色病斑,花畸形,且不易开放.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毒的鳞茎留种;②加强对蚜虫、叶蝉的防治工作;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

(2)斑点病

此病初发时,叶片上出现褪色小斑,扩大后呈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许多的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部变黑而枯死.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3)鳞茎腐烂病

紫娇花发病后,鳞茎产生褐色病斑,最后整个鳞茎呈褐色腐烂。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浇灌50%代森铵300倍液。

(4)叶枯病

多发生在叶片上,多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和级处刑始发病,发病后睛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状病斑,因品种不同,病斑浅黄色至灰褐色。严重时,整叶枯死。

防治方法:①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管理;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3-4次即可。

水塔花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水塔花的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非传染性病害,又叫生理病害,是因为环境条件如光、温、水、肥等不适而引起的。在栽培凤梨时,这类病害更为常见。另一类称为传染性病害,是因为微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所引起的。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水塔花常见病害的防治。

1、心腐病和根腐病

患心腐病的植株,叶筒基部组织变软糜烂,具臭味,轻提叶片或叶筒就能把叶片或叶筒取出,若不动它久后叶筒会自行倒下。根腐病株,根尖变黑褐化或糜烂,不长侧根,因此影响到植株对水肥的吸收,植株生长迟缓、变弱。

如果栽培基质排水不良或浇水过多,水的pH值高于7。0,水质含高钙高钠盐类,种苗包装时通气条件不良,种苗植前沉积过久,高温高湿季节等,都可能引起心腐病或根腐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除了留意基质、浇水、水质的问题之外,在定植后及高温高湿季节,可用75%的恶霜锰锌400倍液或40%的乙膦铝400倍液来浇灌叶筒,每月1次,延续3次。种苗则可用40%的乙膦铝800倍液浸苗10分钟,取出阴干后再上盆。

2、叶尖黄化枯败

灌溉水质的碱性太强或含钙钠高,空气湿度太低,过度施肥或液肥浓度太高(致使盐类累积于叶梢,造成盐害,原生质分别脱水),基质排水不良(导致烂根,水分无法充分供给至叶梢)等,都有可能造成水塔花叶尖黄化枯败。

水塔花原产热带地区,属高温生长植物,不耐寒。但冬季最好维持5℃以上,否则有可能发生寒害。病部干后变成枯焦,寒害严重者导致植株枯死。

3、叶斑病

发病症状为叶斑椭圆形至不定形。黄褐色,边缘色稍深,分界明显,后期斑面呈灰褐色至灰白色,其上可见散生的小黑粒成带微刺的小黑点(病菌子实体)。病菌均以菌丝体及广实体(分抱器)在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雨水溅射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温暖多湿的天气及季节有利病害发生。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

①剪除病部及清除病残物烧毁。

②改善园圃通透性。

③勿偏施过氮肥特别是化学氮肥。

④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6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或50%甲羟鎓水剂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1000倍液,交替喷施,隔10天左右一次,共3~4次。

兰花常见病害防治


1、疫霉病

病症: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在梅雨季节,浇水过湿或通风不良时发病最重,尤其刚出瓶不久的幼苗最易受害。感染部位产生褐色病斑,高温多湿时迅速扩大,终呈黑褐斑,落叶茎腐至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避免过湿,改善通风通气条件,光照充足。

避免偏用氮肥,减少植株徒长软弱。

喷施1/800多菌清或1/1000好生灵水液。

病株切除的伤口用大生粉涂抹,再放置干燥处,一周不浇水,可遏阻病害蔓延。

2、炭疽病

病症:种植太密、通风不良,水分失调或受伤伤口等易感病。患病初期叶片产生褐色凹陷小点,以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病斑,严重时病斑中央有坏疽现象。

防治方法:

种植勿太密。增加光照;排水、通风需良好。

培养壮苗,勿经常搬动植株,以免造成损伤感病。

切去患病叶片,用1/500倍大生-45水液,1/800倍万菌清涂抹伤口。

每周喷施一次1/1000倍的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液。

3、软腐病

病症:春夏季高温多湿,通风不良,过量施用氮肥时较易发生此病害。初期由细菌侵入叶片或心叶产生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含水多,后期发生恶臭,病叶变黄而脱落,全株软腐而死。该病传染极迅速,必须尽快防治。

防治方法:

改善生长条件,增加通风,降低温度和湿度。

切除感病部位,用抗生素粉剂涂抹,一周不浇水,可阻遏该病蔓延。

采用链霉素1000倍水液,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500倍水液,每周喷洒一次。

4、叶枯病

病症:叶梢产生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病斑,病斑周缘形成黑褐色,中间呈淡灰褐色,严重时蔓延整个叶片,最后枯萎落叶。

防治方法:

切除病叶,喷施500倍大生-45或1000倍好生灵。

感病植株,应避免雨水或暂停淋水,防止病情加重。

每日定期喷洒一次500倍大生-45,以作预防。

5、白绢病

病症:大花蕙兰较易发生此病,初期假球茎基部变黑而腐烂,逐渐在病斑上产生白色菌丝,病株逐渐枯衰而死。

防治方法:

切除带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皿、植料用火烧毁。

每周喷施一次500倍大生-45液,或多菌灵1000倍水液。

泡桐常见病害防治


一、泡桐炭疽病

(一)症状。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叶片、叶柄和嫩梢。当泡桐幼苗长出1~2对真叶时开始发病,叶片受害初期,病斑为失绿的点状,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周围为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在雨后或湿润时,病斑上常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点。后期病斑常破裂,病叶早落。

(二)发病规律。泡桐炭疽病是由半知菌病菌浸染引起的,病菌在寄主组织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浸染源,在生长季节中可以反复浸染多次。一般在5月至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进入发病盛期,可持续到8月30日。在泡桐苗木生长季节,高温多雨、排水不良、通风透光不良、苗木生长较弱等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更多绿色尽在

(三)防治方法。在选择苗床地时,应考虑选择距泡桐林较远的地方;苗床地不宜连作,若必须重茬时应彻底清理圃地,并将病苗及枝叶烧毁,以减少初次浸染;加强苗床的田间管理,苗床地四周开设排水沟,以降低苗床湿度;及时间苗、除草和追肥,促进泡桐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在5~6月可喷施波尔多液防治炭疽病,也可喷施65%的代森锌5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800倍液,每15天喷1次。

二、泡桐黑痘病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泡桐黑痘病是真菌性病害,由泡桐痂圆孢菌浸染所致,4月中下旬可见病斑,5~6月为发病盛期,叶片、小枝上有黑痘出现,每年的7~8月发病严重。发病后,叶片上的病斑呈黑褐色,直径0.5~2毫米,病斑中间破裂呈穿孔状,常沿叶脉发生。叶柄、叶脉、嫩枝上的病斑突起呈疮痂状,初期病斑为淡褐色,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层,最后变为黑褐色,病叶卷缩,病梢枯死。

(二)防治方法。选用楸叶泡桐、豫杂一号、山明泡桐等优良泡桐品种。育苗要避免苗床地连作或在泡桐林附近育苗。埋根苗穗要注意检疫,禁止从病苗上剪取。苗床地在播种前可每亩撒1~1.5公斤敌克松,进行土壤消毒。种子播前可用0.3%的敌克松原粉进行拌种。加强苗期管理,留苗密度要适当,每亩留苗800~900株。及时浇水施肥,促进泡桐苗木整齐、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苗期每15天喷施1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对发病的泡桐苗木每10~15天交替喷施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70%的托布津1000倍液1次,连喷3~4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苗圃常见病害防治


防治苗木病虫害是苗圃育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苗木培育过程中,加强对苗木病虫害的防治,有利于提高苗木生长、发育和绿化效果;苗圃病虫害防治必须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育苗技术及苗圃经营管理上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发展。

一、及时检查苗圃苗木病虫害危害情况

1、在选择苗圃地时,进行病虫害调查,特别要注意地下虫害的调查,沿对角线或棋盘式挖样坑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决定防治措施。

2、检查叶部害虫时,应注意苗木叶片是否有被咬的缺刻,筛底状麻孔或把叶片卷在一起的现象,并检查附近土内、烂草堆内是否有虫子或虫卵。检查叶部病害,要注意斑点的形状、颜色、大小,有无白粉、黑霉等。但要注意将病斑与药害、肥料烧伤和日灼等区别开来。

3、检查苗干有无孔洞和新鲜虫粪、木屑、肿瘤等,以检查是否有蛀干害虫为害。

4、如果发现苗叶干枯、早落或卷梢等现象,而干叶表面又无病、虫时,要检查根部有无病、虫为害。

二、苗圃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加强苗圃苗木进出圃的植物检疫

一些病虫害分布范围较窄,仅在局部地区造成严重危害。但这些病虫害可以随苗木的种子、用作繁殖材料的插条或根、原木以及其他园林产品的远距离运输传播到新区,扩大其危害范围。在苗木交换、调运过程中,加强检疫,发现病虫害,立即停止运输,采取措施消灭。抓好苗木病虫害进、出圃检疫,抓好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防患于未然,是苗圃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一项主要措施。

(二)、采取科学的育苗技术防治措施

1、选好苗圃地避免在粘重潮湿、排水不良、盐碱过重的地块育苗。并注意前茬与计划培育的苗木不能有共同的病、虫害,按苗圃地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不同树种和密度培育苗木。

2、秋冬季深耕秋冬季深耕可以改良土壤的性状,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虫。

3、搞好圃地卫生及时清除圃地的杂草、落叶、病虫木,集中烧毁。适时去除苗床上的覆盖物,改善卫生条件,从而减少了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数量。注意避免在育苗区堆放禾秆或厩肥,以防病、虫潜入。

4、实行轮作,调整播种期实行轮作,可以恢复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强苗木抗性,并可使病、虫失去寄生条件。适当的调整播种期,可以避过病、虫大量发生的时期,防止或减轻苗木受害程度。

5、合理选育苗木品种不同树种间、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对各种病虫害的抗性均有差异。一个品种如果仅具备速生、丰产特性,而不抗病虫害,则很难在生产中得以推广。加强引进、选育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优良园林绿化树种。

6、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

(1)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适当配合,避免施用氮肥过多。施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以免招引病菌和害虫。

(2)保持合理的留苗密度:苗木密度合理,有利于苗木生长和控制病、虫的发展。

7、合理灌溉

花木在灌溉中,浇水的方法、浇水量及时间等,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喷灌和滋水等方式往往加重叶部病害的发生,最好采用沟灌、滴灌或沿盆钵边缘浇水。浇水要适量,水分过大往往引起植物根部缺氧窒息,轻者植物生长不良,重则引起根部腐烂,尤其是肉质根等器官。浇水时间最好选择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使植物生长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各种天敌昆虫、有益微生物和鸟类等天敌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整个苗圃植物系统对病虫害的控制能力。

(三)、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防治苗圃病虫害具有节省能源、防治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不伤天敌,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可以持久发挥控制效果等优点。苗圃病虫害防治中主要应用的方法:

1、微生物制剂即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苗圃植物害虫。如利用苏云金杆菌乳剂防治国槐尺蠖等;微生物杀虫剂主要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昆虫病毒等。

2、以虫治虫即保护和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来防治苗圃植物害虫。应用较多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赤眼蜂、肿腿蜂、姬小蜂、蚜小蜂和天牛蛀姬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蒙古光瓢虫、异色瓢等。苗圃育苗生产中应注意保护圃地周边的生态环境,为天敌的繁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自然界各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3、以鸟治虫即保护和利用益鸟来防治苗圃植物害虫。在苗圃树木中利用挂人工鸟巢的方式招引大山雀、啄木鸟和灰喜雀等益鸟,可以明显降低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密度。

(四)、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苗圃病虫害防治常用的方法,也是控制苗木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和消灭虫源基地的主要措施。在搞好苗圃苗木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前提下,正确使用农药适时进行防治,一般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1、种子消毒: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或进行药剂拌种,以消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并预防病虫侵入危害。

2、土壤消毒:在曾发生病、虫害或有可能发生病、虫的圃地培育树苗时,应先进行土壤消毒。

3、喷药防治:在苗木尚未发病时,要喷药预防;在病虫发生后,应立即采取化学药剂防治、人工捕杀等措施,综合防治。

4、苗圃病虫害防治常用的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6种类型

(1)、杀虫剂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酯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4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东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O)、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抵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适用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4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和有机磷类。

(五)物理防治

在苗圃苗木生产上可利用一些害虫的成虫对灯光的趋性,设置黑光灯或高压灭虫灯诱杀成虫。还可采取超声波、热处理、射线照射等方法处理种子和插条,消灭病原物或害虫,如47~51℃温水浸泡桐种根1小时,可防治泡桐丛枝病。

总而言之,在苗圃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栽培技术,培育壮苗以提高植物抗病虫害。

三、苗圃生产中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蚜虫类

主要有栾树蚜虫、桃蚜、桃粉蚜、柏大蚜、月季长管蚜、柳瘤大蚜、秋四脉棉蚜、毛白杨蚜虫、中国槐蚜等。蚜虫多以卵越冬,然后迁飞到其他植物上继续危害,秋季入冬前又回到寄主上危害过冬。因此,防治好越冬卵孵化的第一代,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防治方法:(1)结合春剪,剪除有虫卵的枝条;(2)萌芽期,在越冬卵孵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喷6%吡虫啉乳油3000至4000倍液,或5%啶虫脒乳油5000至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至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500至3000倍液等,其中一种进行叶面喷雾,喷时注意安全。氧化乐果也是防治蚜虫的良药,但是氧化乐果对桃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蔷薇科植物可能产生药害,因此在园林植物上使用时要格外小心注意,尽量不用。(3)黄色粘虫板诱杀有翅蚜。(4)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5)每平方米用100克3%呋喃丹颗粒剂,直接施于一些花灌木的根际处也能有效防治蚜虫。

(二)、螨类

主要有苹果红蜘蛛、山楂红蜘蛛、毛白杨瘿螨以及危害草坪的麦圆叶爪螨等。

防治方法:(1)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绿地周围房屋的屋檐下常是过冬螨虫的栖息地,要加以检查和防治。(3)螨量较轻不影响树木生长时,可喷清水冲洗。(4)虫害发生严重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又称虫螨克星、齐螨素、虫螨克、虫螨光、爱福丁)7000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又称速螨酮、灭螨灵、杀螨尽)2500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不要用菊脂类农药,它对螨类防治无效。(5)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苏铁常见病害防治


苏铁常见病害主要有斑点病、白斑病、炭疽病和根端腐烂病等几种,以下是发病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发病症状

斑点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褐色小点,并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边缘红褐色至灰白色。后期病斑上散生或聚生黑色小粒点。病重时病斑可连接成大斑,造成叶片上部枯死。

白斑病:叶上病斑长形不规则,多由叶尖向下扩展,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红褐色或紫红色,上生小黑点,病斑多从羽状叶尖端向下发展,病斑连接可使羽状叶成段枯干或全株枯死。

炭疽病:该病常发于叶片,引起小叶成段或整个枯死,病部着生黑色小点,潮湿时,小黑点上可分泌出粉红色的胶状物。

根端腐烂病:被害苏铁植株根部坏死腐烂;有时有臭味,严重时可造成全株干枯死亡。

发病规律

斑点病、白斑病、炭疽病三种病原菌均在病叶上危害、越冬。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栽培土贫瘠黏重、栽培环境通风透光性差等条件,均易导致病害的严重发生。盆栽苏铁若放置在光照较强的水泥地上,会加重斑点病和白斑病的危害程度。冬季防寒措施不好,化冻后的苏铁容易发生炭疽病。危害较重的时期为8至9月,每年的5至11月均有发生,土质黏重并长期渍水潮湿的情况下,易诱发根端腐烂病。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移栽时宜带土,尽量减轻对根系的损伤,定植后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搭棚遮荫。在装卸运苗过程中也要避免伤及干茎,否则,易导致病菌侵入。在移植前,若发现腐烂部分,应用百菌清或托布津消毒杀菌。茎干与土壤消毒彻底与否,是移栽成败的关键,种植苏铁的土壤要疏松肥沃,盆栽的要避免盆土积水,地栽的要避免栽在低洼积水处。新叶展开时,应将植株下部有病的老叶、病枝清除,放置环境应保持通风和光照充足,夏季喷清水。在冬季严寒地区应及早采取防寒措施,避免植株遭受冻害,以增强苏铁生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减少侵染来源。

二是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苏铁斑点病和白斑病可在发病初始阶段用炭福美5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托布津500至1000倍液喷洒,喷洒时加入0.1%洗衣粉为粘合剂,效果更好,隔7至10天喷洒1次。防治苏铁炭疽病,可选用70%炭疽福美500倍液喷洒,对苏铁根端腐烂病,发现病株后,应立即清除腐根及周围带菌土壤,土壤消毒用40%福尔马林,或70%五氯硝基苯与80%代森锌粉剂混合后消毒。

文竹常见病害防治


买来文竹养不了几天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而且让部分新手花友束手无策,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文竹常见病症的防治办法以供参考提示!

文竹常见病害防治

文竹

1、文竹小枝发黄但不脱离,主要是盆土养分不足,营养不良而造成的。有的则是因为盆土硬实,通气差根系的活力减退,而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所致。除了应该在春季以富含有机质的培养土换盆之外,还要经常疏松盆土表面,并注意加强施肥。

2、文竹叶尖枯黄或脱落,主要是因浇水少,盆土偏干,或相对湿度过低所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并经常向植株喷洒水分,水温最好和室温相同,并将文竹放置在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长季节应适当施用混合肥料,促使植株健旺,抵抗力增强。

3、文竹枝梢颜色暗黄或呈黄绿色,是因强光照射或浇水过多所致。应将其移至荫蔽处或是有窗帘的窗边,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同时注意浇水不要太多。

4、文竹根部腐烂,枝梢焦黄脱落,主要是因在炎夏季节遭大风侵袭,或花盆长期积水所致。所以夏季要特别注意防范雷阵雨或台风的侵袭。

5、文竹内叶变焦黑,两侧仍长出新叶或新枝子,文竹嫩叶尖端枯焦的原因,主要是盆土过干、肥料不足或是肥害所造成的。此外,文竹原本属攀缘植物,长高时必须有支柱或绳索,使其攀附而上,否则由于顶梢弯曲下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也会发生类似的状况。

葡萄常见病害防治


一、黑痘病该病是全国葡萄产区的主要病害,特别是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发病严重。

1、症状

主要危害葡萄植株的绿色部分,特别是幼嫩的部分,如嫩梢、幼叶、花序、卷须、幼果等。嫩梢感病后,开始发生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条斑,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或紫色,中部凹陷并开裂,形成溃疡斑,病梢停止生长,以致枯萎变干变黑。幼叶感病后,开始呈现水渍状浅褐色圆形小斑点,然后逐渐扩大,病斑中间变成灰白色,边缘暗褐色以至黑色穿孔,或嫩叶皱缩枯死。叶脆受害严重时,叶片常向下卷成畸形。花序感病后,初现浅褐色病斑,后变黑色,严重时全花序或花蕾干枯或脱落。幼果感病后,最初果面发生褐色小圆斑,随后扩大,中央为灰白色,凹陷,上生黑色小颗粒

2、防治方法

(1)消灭病源结合夏季修剪,彻底清除病梢、病果和摘除病叶;冬季修剪后清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病源,减轻病害。

(2)加强植株管理防止过多施用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防止枝蔓徒长,提高抗性;合理调节架面枝蔓,使之分布均匀,具有通风透光的树体结构。

(3)苗木及插条消毒新建葡萄园所用苗木、苗圃地所用插和必须进行消毒,然后再定植、扦插。常用于消毒的药剂有:10-15%硫铵液和硫酸亚铁硫酸混合剂(%硫酸亚铁+1%粗硫酸),3-5%硫酸铜液,波美3-5度石硫合剂等。其方法是:将苗木或插条放在上述任何一种药液中浸泡3-5分钟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4)药剂防治落叶后至发芽前用波美3-5度石硫合剂+0.2-0.3%五氯酚钠(PCP),消灭越冬病源;生长期,在开花前、后各喷一次1:0.5:200-240倍波尔多液,以后每半个月喷一次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生长后期可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可兼治其它病害。

二、白腐病又名腐烂病,是危害葡萄果实的主要病害之一。

1、危害症

主要危害果穗、果粒,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能受害。一般靠近地面的果穗最先感染,发病初期在小果梗或穗轴产生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先在基部变为灰褐色软腐,随后全粒变褐腐烂,果粒受振动时容易脱落。有时病果逐渐失水干枯成深褐色,并有明显棱角的僵果悬挂在枝蔓上,长久不落。新梢发病,一般出现在有损伤的地方。感病初期呈水渍状红褐色,边缘深褐色,表现出不规则病斑。其上长出密生灰白色小粒点。严重时病部干枯,并与木质部分离,后期纵裂。有时因病斑上端产生大量愈伤组织而形成瘤状物,使枝蔓上部的叶片变黄或变红,直至干枯死亡。叶片发病部位在叶尖、叶缘,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上呈现深浅不同轮纹,有时上面产生灰白色小粒点。白腐病无论浸染果实、穗轴还是新梢,在潮湿的情况下,都有特殊的霉烂味,这是该与其它区别的主要标志。

2、防治方法:

(1)加强清园工作,消灭病源在发病初期要及时摘除病穗、病果、病叶,并集中烧毁。

(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结实部位,第一铁丝离地面50-60厘米,铁丝以下不留果穗;合理调节负载量,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摘心、绑蔓、打副梢、中耕除草等管理工作。

(3)药剂防治病情严重的葡萄园,发病前进行土壤消毒,以清除地面上的病源,一般用0.3%五氯酚钠加波美2度石硫合剂,严密喷射,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生长季从6月上旬开始,每隔10天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或半量式200倍波尔多液,两种药剂交替使用,连喷数次,可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雨季喷药,(除波尔多液外)可在配制的药液中加0.03%的牛皮胶,或其他附着物,以提高药液的粘着性。

三、白粉病在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新疆、四川、云南、贵州、江苏、安徽、台湾等省都有发生,而以山东、河北发生较重。

1、危害症状

病菌浸害叶片、新梢、果实、卷须等所有绿色部分,老器官不感染。叶片被害时,叶表发生灰白色斑块,上覆白粉,病斑大小不等,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粒点,叶缘卷缩、脆硬、枯焦脱落。

幼嫩新梢、卷须被害时,覆盖白粉,后期粉斑下面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质地变脆而枯死。

幼果感染时全布白粉,严重时枯萎脱落,果粒较大时果面覆盖一层白粉,生长停止变畸形,易发生纵裂而腐烂。

2、防治方法:

(1)消除病源冬季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

(2)药剂防治春季发病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可杀死越冬病菌。生长期喷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或70%的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喷1:1:20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10-14天喷一次,连喷3-5次,均可控制发病。

四、炭疽病炭病又名晚腐病,是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都有分布。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粒和果梗,发病严重时也能侵染叶片,卷须和枝蔓等。侵染初期,果面上发生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部稍凹陷,上面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在潮湿条件下小粒点分泌出粉红色粘胶状物。特别是在果实近熟期蔓延迅速,病果逐渐失水干缩,振动易脱落。

果梗和穗轴被浸染后,呈深褐色椭圆形或棱形凹陷病斑,果穗生长受到影响,严重时使果粒干枯脱落。

病菌浸害叶柄、嫩梢,病斑呈梭形,深褐色,空气潮湿时也出现粉红色的粘胶状物。

防治方法:

a.消灭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清除残留在植株上的副梢、穗柄、僵果和卷须及地面上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b.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留枝,使架面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篱架第一道铁丝下不留果穗。

c.药剂防治萌芽前喷500倍退菌特或波美3度石硫合剂,加0.3%五氯酚钠等强杀菌剂,可收到良好效果。从果实始熟期,每隔10-15天喷一次0.1%代森锌或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50%退菌特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液500-800倍,连喷3-5次,即可控制病害发生。

五、霜霉病在我国葡萄产区都有分布,而以河北、山东、江南等省、区发病较重。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新梢、花序和幼果。叶片感染后,正面出现不规则的淡黄绿色及淡黄色的斑点,逐渐扩大呈黄绿色,半透明呈油浸渍状。叶背病斑处出现霜壮灰白色霉。病斑后期呈褐色,病组织易脆裂,叶片受害严重时焦枯脱落。嫩梢受害处,一开始就出现水渍状病斑,表面有白霉,较叶片上少,病斑纵向扩展较快。颜色由黄绿变为褐色,受害严重时病组织扭曲,直至焦枯。花及幼果感染后呈深褐色,并产生出白色霜状霉层,不久便干缩脱落,成熟果不发病。

防治方法:

a.消灭越冬病源结合冬季修剪扫除园中病叶,扫叶宜在清晨露水未干前进行,叶片不易破碎,效果好。

b.加强栽培管理冬季要深耕结合施有机肥,生长期注意园地排水,降低温度;合理修剪,抬高植株枝蔓离地的部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菌感染机会。

c.药剂防治在未发病前用1:0.7:200倍波尔多液,每半个月喷一次,共喷4-5次,有显著的防病效果。生长期喷波美0.3度石硫合剂+200倍硫酸铜液,每隔半个月一次,连喷3-5次,不仅能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也能兼防白粉病。此外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防治效果也很显著。

六、灰霉病是南方产区新发生的一种病害。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果实和果梗。病果初现凹陷病斑,很快扩至全果而腐烂,其上长出鼠灰色霉层。在叶片上产生淡褐色不规则的病斑,并有不规则的轮纹。为害花穗,严重时毁损花穗达70-80%,花冠、小花梗、花穗梗初感染时病部呈淡褐色,以后变暗褐软腐。表面密生灰白霉。花穗梗受害时,稍振动时即断落。

2、防治方法

(1)加强植株管理控施氮肥,防止枝蔓徒长。开花期如遇阴雨,应在葡萄花序上套塑料薄膜罩。发病初期,及时剪除发病花穗,防止病原菌扩散侵染。

(2)药剂防治花前喷2次500倍50%多菌灵或800倍65%的代森锌,均有良好作用。

七、褐斑病又名斑点病。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都有分布。在多雨年份发生较严重,造成早期落叶,严重影响产量和树势。

1、危害症状

只危害叶片,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脉间形成多角形、或近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中央为黑褐色,边缘红褐色,背面可变为深褐或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连成一片,严重时病叶干枯破裂,以致早期落叶。

2、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菌冬季结合修剪清除病叶,生长季随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2)加强管理注意及时排水,清除杂草;抬高架面,加强夏季修剪,以利通透光。

(3)药剂防治5月中旬至10月,根据发病情况喷2-4次200多倍半量式皮尔多液;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2-3次,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八、房枯病又称粒枯病,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省都有分布,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葡萄小果梗、穗轴和穗粒,也危害叶片。发病前期,小果梗病部呈深红黄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随病斑扩大,果梗逐渐变褐色,当病斑环绕一周时,小果梗干枯,浆果因失水萎缩为黑色僵果。穗轴干枯,全穗皱缩,呈黑褐或赤褐色,上密生褐色小点,僵果悬挂枝上不落。

2、防治方法

(1)清除病源菌随时清除病果、病叶等物,减少侵染源。

(2)加强管理注意果园排水工作,增施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在发病前,一般掌握在落花后开始喷1:0.7:200波尔多液,每半个月一次,共喷3-5次,或用50%退菌特600-800倍液,特别要掌握在果实接近成熟时喷药。

九、蔓枯病

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蔓和新梢。蔓基部近地面处最易发病。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稍凹陷,后逐渐扩大成黑褐点大斑。病组织腐烂,到秋季病表皮纵裂成丝状。主蔓上染病,病部以上的枝蔓生长衰弱,叶色变黄,并逐渐萎蔫,或突然萎蔫而死亡。

2、防治方法

(1)刮除病部老蔓上病斑用刀刮除后,再涂40%福美砷50倍液,以杀死病菌,刮下的病组织要烧毁或深埋。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剪除、烧毁病蔓;注意果园排水;防止蔓干受伤;并增施有机肥,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抗病力。

(3)药剂防治5-6月间喷施1:0.7:200倍波尔多液,以保护枝蔓及主干基部,防止病菌浸入。

马铃薯常见病害防治


一、主要表现、危害症状及发生部位

1.主要表现

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侵害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致。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萎蔫是细菌侵害维管束所致,可局部或全部发生。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

2.危害症状及发生部位

斑点:主要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坏死性斑点或叶枯,有的产生穿孔,叶斑呈多角形并有黄色晕环,潮湿时有溢脓。

腐烂:植株幼嫩、多汁的组织被侵染后通常表现为腐烂,并有臭味的脓液产生。

枯萎: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后,在导管内扩展破坏了输导组织,可引起植株的枯萎(青枯)。

畸形:细菌侵入后在枝条或根部引起局部组织的过度增生形成肿瘤、或是新枝新根丛生、或枝条带化。

二、主要种类

1.青枯病

青枯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是温暖地区马铃薯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Ph值6.6的酸性土壤最适宜发病,一般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初期萎蔫表现在植株的一部分,首先影响叶片的一边或一个分枝,另一半生长正常。轻微变黄随之枯萎。如果将茎横切面放入静止的装有净水的玻璃杯中,有乳白色的液体溢出。当土壤黏性大时,细菌黏液可以渗透至芽眼。切开块茎(感病)会有灰白色的液体从维管束分泌出来。

2.环腐病

环腐病又称黄眼圈,属棒状杆菌,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不长,是一种危害输导组织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通过种薯带菌传播,严重感病的薯块不能发芽,轻病株出苗后,植株瘦小,长势缓慢,叶片产生淡黄色斑纹,变褐,叶缘卷曲枯焦,叶柄下垂,植株由下向上逐渐萎蔫枯死,枯死后叶片不脱落;茎和块茎横切出现棕色维管束环,用手压有乳黄色菌脓流出,重病薯表面稍有龟裂,后期维管束变黑褐色,生成环状空洞,与青枯病区别是芽眼周围不出现脓状渗出物。

3.黑胫病

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危害严重。湿度大时,可在植株任何生长发育阶段发病。从发软的、腐烂的母薯沿茎秆向上扩展,形成黑色黏性病斑,叶片变黄、卷曲,植株矮小,下部叶片萎蔫,茎基部变黑腐烂,甚至枯萎死亡。

二、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抗病品种。防止病烂薯混入肥料,增施磷、钾肥,花期结合防病亩喷施磷酸二氢钾80-100克,增强植株抗病性。清除田间杂草,锄草中耕培土尽量不伤及根部,减少根系伤口感病,如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销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低洼地及时排水。

2.药剂防治

(1)青枯病: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每株灌药液0.25千克效果较好。

(2)环腐病: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0.5%漂白粉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切刀消毒。

(3)黑胫病: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敌克松500克或病克净400倍液拌种,或叶面喷施0.1%硫酸铜溶液,都能有效减轻黑胫病的发生。

杨桃常见病害防治


杨桃是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浆果一年四季交替互生,但品质以7月开花,秋分果熟的为最佳,产量也最高。中秋前后为杨桃的旺产期。

杨桃的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1、鸟羽蛾:鸟羽蛾以幼虫危害花和幼果,因幼虫呈红色,又称红丝虫。主要至食花朵,由于虫体小,肉眼仅可见,极易忽视而、严重危害,特别是6-7月繁殖极迅速,严重时可使花及幼果全部落光。防治方法:在开花前开始喷药,数天1次,每造花3-5次,至幼果转蒂下垂才可停止。药剂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敌畏相应浓度,着重喷花及幼果。

2、黑点褐卷时蛾:黑点褐卷叶蛾以幼虫钻入果心蛀食果肉,俗称蛀心虫。严重时果实受害率达40%以上,引至落果或失去食用价值。防治方法:①摘除并深埋已受害果实。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杨桃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杨桃炭疽病:杨桃炭疽病只危害杨桃果实,多发生于成熟期,伤口可诱致贮藏运输期间发病。防治方法:①彻底清除。深埋树上的病果、小果和地上的落果、烂果。②采收装运要尽量减少果实损伤。③发病严重的果园;小果期喷波尔多液(硫酸铜1公斤,熟石灰1.2公斤,水200公斤)或600倍的氧氯化铜,每10-15天1次,连喷2-3次。冬季清园。

2、杨桃赤斑病:杨桃赤斑病只危害叶片,为真菌性病害。受害叶片最初产生极细小黄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半圆形或不整形,中部暗赤色或紫褐色,边缘赤色,斑外有黄色圈,最后中部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组织枯死,有的脱落成穿孔。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②冬季或早春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并翻耕土面。③春季新叶初生时,喷0.5%波尔多液或600倍的氧氯化铜,7-10天1次,共2-3次。

《安祖花常见病害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