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香蕉束顶病应如何防治及管理》,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香蕉束顶病是香蕉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广东、广西等地普遍发生。其主要症状是:植株矮化,新生叶窄小、硬直并成束丛生于假茎顶端;感病植株叶鞘、叶柄背部出现长短不一的深绿色条纹,后期感病植株抽出的蕾果实发育不良,无食用价植和商品价值。该病属病毒病,对已发病植株目前仍无药可治,故只能以预防为主,防止该病蔓延。防治上主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采用不带病的无病组培苗种植。

2.蕉园附近不要种植木瓜、黄瓜、番茄和辣椒等病毒寄主植物。蕉园一旦出现病株,应将病株连同吸芽、球荃、根系一起挖除,砍成碎片后喷施杀蚜药剂或煤油彻底消灭病源。若病株较多亦可在叶鞘部灌注10%草甘磷除草荆6-10毫升杀死病株。

3.每年3-5月和8-10月是香蕉束顶病传播媒介--香蕉黑蚜的发生高峰期,所以5月和9月是该病的发生高峰期。因此,全年应经常喷杀蚜剂,尤其在3-5月和9-11月需加强喷药防治,要求每月喷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或辟蚜雾1000-1500倍,或10%氯氰菊醋乳油(灭百可)1500-3000倍,或5%高效大功臣3000倍液喷洒吸芽、植株的把头及园内杂草。

4.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钾肥,长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增强植株抗病力。

编辑推荐

玉米疯顶病如何防治


疯顶病是玉米的全株性病害,病株雌、雄穗增生畸形,结实减少,严重的颗粒无收。

玉米全生育期都可发病,症状因品种与发病阶段不同而有差异。早期病株叶色较浅,叶片卷曲或带有黄色条纹。病株变矮并分蘖增多,有的株高甚至不到l米,不及健株的一半,分蘖多者可达6~10个。

抽雄以后症状明显,类型复杂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雄穗增生畸形,小花叶化,即雄穗小花都变为叶柄较长的变态小叶,大量小叶簇生,使雄穗变为刺猬状。有的病株雄穗上部正常,下部增生畸形,呈圆形绣球状。由于病株雄穗增生疯长,故称“疯顶病”。

雌穗变态也较常见。有的病株雌穗不抽花丝,苞叶尖端变态,成小叶状簇生,但有时雌穗苞叶前端小叶状为品种特点,需注意区分。有的籽粒位置转变为苞叶,雌穗叶化,穗轴多节茎状。发病的雌穗结实很少,籽粒秕小。也有的雌穗分化出许多小雌穗,无花丝,全不结实。

另一种症状类型表现为上部叶片异常。病株较正常植株高大,无雌穗和雄穗,上部茎秆节间缩短,叶片对生,叶片变厚,有明显的黄色条状突起。还有的病株心叶卷曲缠绕,直立向上,成牛尾状,病株不抽雄。但是心叶卷曲成牛尾状,还可由其他原因引起,应注意鉴别。

在田间还经常看到疯顶病菌与瘤黑粉病菌复合侵染,病株既表现疯顶病的畸形特征,又出现瘤黑粉病的肿瘤。

防治方法: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据各地调查,发病率低或不发病的有沈单7号、中单2号、掖单19和掖单4号等。掖单13和太合1号较为感病。

(2)使用无病种子不在发病地区、发病地块制种。不使用病田种子,不从发病地区调种。

(3)加强栽培管理病田在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集中销毁,并深翻土壤,促进土壤中病残体腐烂分解,或实行玉米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玉米苗期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大水漫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

(4)药剂拌种利用杀卵菌的药剂,例如甲霜灵、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于播种前拌种。

高粱顶腐病如何防治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苗期、成株顶部叶片染病表现失绿、畸形、皱褶或扭曲,边缘出现许多横向刀切状缺刻,有的沿主脉一测或两侧的叶组织呈刀削状。病叶上生褐色斑点,严重的顶部4—5片叶的叶尖或整个叶片枯烂。后期叶片短小或残存基部部分组织,呈撕裂状。有些品种顶部叶片扭曲或互相卷裹,呈长鞭弯垂状。叶鞘、茎秆染病致叶鞘干枯,茎秆变软或淬倒。花序染病穗头短小,轻的部分小花败育,重的整穗不结实。主穗染病早的,造成侧枝发育,形成多头穗,分蘖穗发育不良。湿度大时,病部产生一层粉红色霉状物。

病原

Fusarium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r.Reink.称亚粘团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SA培养基上培养6天菌落粉白色,中央浅紫色,气生菌丝长2—3mm,絮状。小型分生孢子长卵形至拟纺锤形,不串生,多聚集成疏松的假头状粘孢子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细直,顶胞渐尖,足胞明显,具2—5个分隔,多3个分隔,2隔者大小20一32.5×2.0一2.8(um),3隔者5.5—48.8×2.5—3.0(um)。产孢细胞为内壁芽生瓶梗式产孢,单瓶梗或复瓶梗。培养10—12天后产生大型分生孢子。菌丝上形成厚垣孢子,顶生或侧生,单生或串生,椭圆形或近球形,浅褐色,大小5.2一l0×4.8—6.4(um)。除为害高粱外,还可侵染玉米、谷子、水稻、小麦、燕麦、薏苡等禾本科植物。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株、种子、病残体上及土壤中越冬。翌年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发病适温22—28℃。在发病期间降雨多,相对湿度大易加重病情。

防治方法

(1)实行3—4年以上轮作。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等微生物肥料。如5406菌肥,可减轻发病。

杉木缩顶病病因及防治方法


杉木缩顶病是我国南方杉木林中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危害杉木的主梢和侧枝,导致病株主、侧枝芽枯死,枝条丛生,严重影响生长。

症状

初期顶芽幼叶基部呈水渍状,后逐渐变褐色至暗褐色病斑,不久,顶芽呈半枯死或枯死状。在枯死部分的下方形成大量丛生枝。主梢顶芽坏死后,下方形成数个小溃疡斑,产生若干不定芽并相继感病,如此反复使主梢顶芽萎缩,短枝丛生,呈典型的缩顶病症状。剖开受害主梢,皮层与木质部局部变褐、坏死。有的植株主梢先端正常,在主梢的不定部位可见针叶小溃疡斑,这类病斑不扩展,不梢枯。当顶芽枯死后,病害下延时,才形成枯梢症状。病斑后期下陷,个别纵裂、流脂。

病原

杉木缩顶病病原菌主要是Pestalotiopsisguepinii(Desm.)Stey.,其次是FusariumoxysporumSchlech。这两种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和pH值的范围是28~30℃和pH6~7。它们的分生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温度相似。

防治方法

分别单施钾肥、硼肥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燃放多菌灵烟剂等均有一定的防病效果,而采取在每年发病前(4月上旬)每株根施氯化钾150g、硼酸5g、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g,并与发病高峰前(6月初和9月上旬)燃放多菌灵烟剂2000g/0.066hm相结台的综合防治,其防病效果可达64以上。如果结合提前1~2a间伐,清除历史性病株和严重病枝梢,减少病菌数量,其防病效果可望更好。如在发病面积较大而林相较好的山坳年放烟3次(分别为发病前和两次发病高峰前)也能起到较好的防病作用。也就是说如能把单独放烟试验的第2次放烟时间从8月份提前至6月,防病效果可能更好。因为8月份放烟对第1次发病盛期已不能控制,而等第2次发病高峰时其药效已差不多散失。这也可能是造成2次放烟与3次放烟防病效果差异较大的原因。

多菌灵是从l2种杀菌剂中经室内毒力测定选择出来的既有内吸作用,又具保护作用,市场上容易买到的对杉术缩顶病两种病原菌都有效的1种光谱性杀菌荆。考虑到当前经济条件和林业经营水平,如采取农作物或经跻作物病害的防冶方法,即1个生长季数次喷洒杀菌剂,这样虽然能完全控制某病害的危害,而在大面积山区,树高坡陡,水源缺乏、经济收益不高的情况下,目前林业生产单位均承受不起。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选择了不用水,经济易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杨梅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杨梅褐斑病是危害果园杨梅叶片的主要病害,有的果园果树的发病率可达80%以上,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使杨梅产量大减。笔者在有多年的杨梅种植经验中积累了一套防治杨梅褐斑病的方法,效果很好,现推荐给大家:

杨梅褐斑病症状:受病菌感染叶片,先在叶面上出现针头大褐色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呈园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中央变成浅灰白色并可密生灰黑色的细小粒点,进而形成斑块,叶片干枯脱落。枝条半干枯到干枯,最后死亡。

发病主要原因:1、雨量过多。与5―7月份雨水多少密切相关,多则易发病,雨水少则反之。2、土壤疗瘠薄。在缺少翻耕和有机肥的情况下,果树生长差易发病;排水不良的粘重土易得病。3、阳光不足,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重。4、地势坡向也可至病。一般山脚比山腰、山顶发病重,阴坡比阳坡易发病。

防治方法:1、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光处建园。2、加强栽培管理,园地土壤深翻,保持土层疏松,促进根菌活动;多施有机肥和含钾量高肥料。3、做好清园管理,剪除病枝叶,清扫果园落叶残枝,集中烧毁。4、果树密度过高时应进行间伐,枝条过密的给予疏枝。5、5月份每隔7-10天喷洒1:2:200的波尔多液,连续喷2-3次。6、采果后各喷1次65%代森锌600倍液和力克菌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

榔榆丛枝病应如何防治


1、习性:

榔榆是制作桩景的好材料,其性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荫,适应性强,根深,萌芽力强,在皖西大别山及安徽各地均有分布。

2、症状:

病害开始发生在个别枝上,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丛生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小而黄,有不明显的花叶状。有时部分叶片皱缩,病枝上的小枝又不抽出小枝,至秋天常簇生小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像鸟巢。小枝多直立,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小枝常冬季枯死,次年又发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不久即枯死。但大树发病后发展就较慢,影响也较小。

3、病原:

榔榆的丛枝病由类菌质体所致,病原在韧皮部。

4、发病规律:

榔榆的丛枝病的发展规律,据初步调查,1至2年生的根殖苗,林粮田间栽植苗发病率较低。成片的行道树的发病率较高。密植的、原茬的发病率也较高。病害发生可能与海拔高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栽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就没有发病。病害可以通过带病种根及苗木的调运而传播。昆虫有可能传播发病,但尚待研究证明。生长健壮的桐树被侵害后,可以不表现症状。这种无病状的寄主有可能被选为采根母树的危险。实生苗不发病或发病很少。

5、防治措施:

a.消灭病虫。

b.培育苗木要严格选用无病植株作为采根树,不用留根苗和手茬苗,发病严重的地方可以用种子育苗代替根插育苗。

c.发病初期,常是个别枝条轻度发病,对开始表现症状的丛生枝条及早锯掉,据近几年来的观察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修剪病枝时,应连同部分健康枝条锯掉,效果较好。春夏修剪病枝较秋季修剪的效果好。

d.发病后,除及早修除病枝外,也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方法有:髓心注射:可于树干基部病枝一侧上下钻两个洞,涤直髓心,用注射器将兽用土霉素碱溶液徐徐注入。治愈率与原病株发病轻重有关,一般轻病株较重病株容易治好,而重病株治好后有的还可能复发。较多的病情有减轻。治疗的时间与效果也有关,一般8月后注射的无效。另外,注射量和病情轻重、桩景树体的大小等都会影响到治疗效果。断根吸收:即在桩景的基部挖开土壤,在暴露的根中选1厘米粗细的截断,将药液装在瓶内把根插入,瓶上用塑料布盖严,经一定时间后,药液就被吸人树体。修枝涂药:即在修除病枝后的伤口上涂土霉素、凡士林药膏,然后用塑料布包扎伤口,这样效果比单纯修枝好。根殖苗叶面喷洒:在苗木生长期间用200单位的土霉素溶液喷洒1至2次,可收到较好的效果。总之,重病株一定要及早挖除,在发病不多的新区更应及早挖除,修除病株与挖除病株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用药剂防治。

如何防治香蕉黑条叶斑病


斐济假尾孢拉丁学名:Pseudocercosporafijiensis(Morelet)Deighton、CercosporafijiensisMorelet.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斐济假尾孢。无子座,分生孢子梗3~5根簇生,无色,短,直立或弯曲,产孢细胞合轴生,顶端孢痕小,直径1~1.5(m)。分生孢子倒棒形,无色,3~6个隔膜,顶端稍尖,基部脐点凹入,孢子大小2.5~4.23~3.5(m),少数隔膜6~8个,长60~70(m)。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fijensisMorelet称斐济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深褐色,球形,具乳突状孔口。子囊倒棒状,无侧丝,大小28.0~34.56.5~8.0(m),内含子囊孢子8个,双列。子囊孢子浅色,梭形或棍棒状,双胞,隔膜处溢缩,大小14~204~6(m)。

香蕉黑条叶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初在叶脉间生细小褪绿斑点,后扩展成狭窄的、锈褐色条斑或梭斑,两侧被叶脉限制,外围具黄色晕圈。随着病情扩展,条纹颜色变成暗褐色、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大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形成具有特征性的黑色条纹。病斑背面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高湿条件下,病斑边缘组织呈水浸状,中央很快衰败或崩解,以后,病部变干、浅灰色,具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线,周围组织变黄。发生多时,病斑融合、大片叶组织坏死,重者整叶干枯、死亡,下垂倒挂在茎上。近年该病在华南香蕉栽培区为害日趋严重,应引起生产上的重视。

香蕉黑条叶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在田间病株和病残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因本菌的分生孢子数量较少,所以子囊孢子在侵染中至关重要。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嫩叶易受侵染,老叶一般不受害。抗黄条叶斑病的大蕉品种对该菌却感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病球茎和病吸芽带菌传入。

(2)割除病残叶,减少侵染源。

(3)于发病初期(4月初)喷洒25%施立脱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1000~12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500倍液,隔25~30天一次,或每公顷喷施十三吗啉0.6L,加5.7L矿物油、加50~70(ml)乳化剂,对水至20~25L,每隔18~21天一次,有良好防效。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喷4~5次。需要适当缩短打药间隔时间,增加施药次数。

香蕉枯萎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虽然香蕉在全世界各个地方就能买到营养丰富、口感软糯的香蕉,但这得归功于它的年产量大以及运输便利。因为香蕉实际上只会出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等地。而有些时候,由于香蕉的栽种过程中容易发生一些病害,使得香蕉的产量有明显减少。

发病原因

病菌属真菌中的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镰刀菌属是一种土壤习居菌。病菌菌丝最适宜PH值为5.0-6.0,温度为26-30度生长。因多年连作、土壤排水不良、透气性差、土壤酸性、土温较高和土壤贫瘠的情况下发病重。

症状

外部症状:成株期病株先在下部叶片及靠外的叶鞘呈现特异的黄色,初期在叶片边缘发生,然后逐部向中肋扩展,与叶片的深绿部分对比显著。

内部症状:在中柱髓部及周围,有黄红色病变的维管束,成斑点状或线条状,越近茎基部病变颜色越深,根部木质导管变为红棕色,并逐渐变成黑褐色而干枯。球茎变成黑褐色并逐渐腐烂,有特殊臭味。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严格限制蕉苗和马尼拉麻苗及其所附带的土壤由病区输入。

2、选栽无病种苗和抗病品种为确保蕉园无枯萎病,应选栽无病蕉苗,基本方法是从没有香蕉枯萎病的地区引种。此外,尽可能选用抗枯萎病的品种。

3、封锁病区,防止病害扩散。蕉园发现零星病株,要立即连根拔起并把病株斩碎,装入塑料袋内,加入石灰并密封袋口,移出且远离蕉园让其腐烂。

4、病土处理为了清除侵染来源,杜绝传播机会,病土处理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

5、加强栽培管理增施肥料,开沟排水,增强植株抗病力。平地重病蕉园有条件的可淹水休闲半年或与水稻轮作。

6、采用多菌灵、噁霉灵、甲霜恶霉灵等药剂对发病田块进行2-3次土壤消毒,降低土壤中病原菌数量。

大豆顶枯病发生与防治方法


大豆顶枯病为豆田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使发病地块60%~70%的大豆植株折倒,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至绝产,损失严重。

1、症状

大豆顶枯病属病毒性病害,病原为SMV。此病今年在五大连池地区的发生时间持续较长,从苗期开始到鼓粒期都有发生,以花期后发病最重。

症状表现为幼苗子叶上产生褐色环班、生长点坏死,有的苗随即枯死。在田间以点块发生为主。开花前期感染的植株,病株节间延长,其茎的顶端延长,顶芽变褐,弯曲成钩状,植株开始变脆、易折倒。

从开花至鼓粒期,如果遇到一场3级左右的风,病株很容易顺风向一面折倒。今年受害最严重的地块全部是这种症状。开花后期至鼓粒期感病的植株,芽、叶易落,靠近分枝的茎节部和髓部变褐,结荚很小,发育不好,荚内子粒不饱满,常延期成熟,直至收获前一直保持绿色。

2、病害多发的原因

(1)大豆种子带病。大豆顶枯病毒在种子中保持活力的时间随种子贮藏期的温度条件而异。

(2)土壤带毒。调查中发现,品种相同,前茬不同,耕翻条件不同的地块,发病程度也有明显差异。

3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确认是大豆顶枯病大面积发生时,当采取药剂防治。

大豆花期发病时,经五大连池镇龙泉村试验,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表明,杀毒矾的防效最好,为86.7%,百菌清次之,为82.3%,代森锰锌为63%。因大豆顶枯病的发病时间较长,药剂防治较困难,因此提倡预防为主。

(2)选用抗性品种。调查中发现:黑1544、黑1526、北9395、北9411等品种为抗性品种,生产中可选用,并要经常更换,不宜沿用时间过长。

(3)采用无病种子。加强种子检疫工作,杜绝带病种子播种。同时点片发生的地块要拔除病株。

黄栀子褐纹斑病应如何防治


黄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褐纹斑病,即黄栀子褐色云纹斑病的简称。它是80年代初期湖南发现的寄主新纪录病害。凡是黄栀子栽培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湘潭县、邵东县药材种植场发生严重。据在湘潭县乌石乡和邵东县龙公桥乡调查,前者(1983年)林地一般株发病率为20%,严重地段株病率达46%;后者(1985年)苗圃地株发病率为17%,重病圃地株病率达44%。感病黄栀子轻者叶、萼上星点斑痕累累,失绿黄化,生长不良;重者叶急性失绿,变黄褐色脱落。病株冬天如同火烧,春天则成光杆秃顶。

该病导致黄栀子落花、落果、落叶,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

症状

主要侵害叶片,但也为害花萼至宿生萼和果实。发病初期,叶、萼上出现淡黄色、黄色、桔黄色至褐色小点。以后继续发展,变成具有褐色环纹,中央呈白色、灰白色、桔黄色,边缘有淡黄晕圈的圆斑。叶萼上几个、十几个、数十个浅色圆点斑,好像天上的星星,故此期称星点斑。其后逐渐随病程的深化,症状演变为三种类型。

星点斑:病斑不再扩展,边缘褐环加粗,颜色变深呈黑褐色隆起线,而其中央仍作浅色圆点的星点斑,可遍布全叶。

轮纹斑:病斑圆形、半圆形,斑中央为浅色圆点,周围多有黄色晕圈,轮纹明显呈褐色同心圆状。

褐色云纹斑:病害在适宜环境条件下急性发展。病斑上环纹宽广、颜色浅、轮纹隐约,边缘暗褐色或呈水渍状、不增厚、病健交界处不明显。有的数个病斑合并成土黄色、黄褐色暗褐色的椭圆形、半球形、多角形大病斑。叶上呈现深浅褐色相间的云纹。

后期,在病斑上(除星点斑外)散生或密集针尖状小黑点,两面生。潮湿条件下长出淡灰色或稍带亮绿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最后在深褐色萼和灰白色叶、果病斑上产生黑褐色乳头状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座,叶面较多,背面稀少且色淡。

病原

由茶球腔菌(MycosphaerellatheaeHara.),无性世代为茶灰星尾孢霉(Cercosporatheae(CaV.)Breda.)引起。病菌的子囊座生于寄主组织下,初期壶形或鸭梨形,后期圆球形、椭圆形,褐色至黑褐色,具有拟孔口。后突破表皮外露,单个散生,较少群集,直径为31.2~114m;子囊棍棒形,束生,无柄,双壁,无色,含孢子8个,双列,大小为18~48m4.8~8.4m;子囊孢子无色或淡亮绿色,鞋底形、长椭圆形,一端稍大,双胞,隔膜基本在中间且多不缢缩,大小为6~12m1.8~3.6m。分生孢子座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外露,椭圆形、扁球形,少数不规则形,褐色至黑褐色,直径为16.8~103m;分生孢子梗从子座长出,丛生,淡黄色到黄褐色,多为单胞,少数双胞,偶尔多胞,顶端较细圆或宽广近平截、色淡、几乎与孢子同色,基部壁厚,颜色深,不分枝。一般孢梗非常短,以致看起来像是子座的周生细胞或延伸细胞。少数顶端有1~2个孢痕或波纹状弯曲。大小为2.4~24m2.4~6.8m;分生孢子披针形、棍棒形,向顶渐细成圆锥状,基部近平截,直或弯曲,近乎无色或淡亮黄色。孢子隔膜隐约可见,或具有3~10个细胞。大小为14.4~68.4m1.2~4.8m。

发生规律

病菌在罹病叶、残留果及其萼片上越冬,翌年3~4月份形成子囊座,子囊孢子陆续成熟后借风、雨水、昆虫等传播。侵染新的叶、萼,出现病斑,随后产生分生孢子,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

病害轻重与立地条件、气象因子等有密切关系。一般边行,特别是迎风边行发病较重。地势低洼渍水地比地势高排水好的林地发病率高。郁闭度大的林分病害也较重。湖南湘潭地区,68月份为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大量飞散传播期,此时间内如逢降雨多风,则病菌迅速蔓延为害而病重。还有,早春低温寒潮,正值黄栀子开花现蕾期间,此期连续阴雨连绵,极有利于病菌生长繁殖、侵染传播,发病严重。

在湘潭县试验点病害研究中观察到,不同品种或类型的黄栀子抗病性差异很大。如树型圆头,树势开阔,枝条健壮,倒卵圆形大叶、叶色浓绿、叶肉质地厚的黄栀子很少感病。反之,树冠尖顶,枝条稠密、瘦小,披针形、黄绿色小叶,叶肉质地薄的栀子则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生产中淘汰容易感病的黄栀子,同时选用、培育、发展抗病品种或类型,这是防治该病的根本措施。

2.加强整形修剪:黄栀子的树型一般以单主干开放自然形比较理想。修剪应侧重主干主枝上的抹芽除萌,同时将病虫枝、叶、残留小果、杂草灌木、萌芽条、藤蔓,以及树内部过密的细弱枝等剪除清理。冬天结合清园、冬培,修整树型,既可根除和减少病原潜伏场所,又有利于黄栀子通风透光,充分利用空问,调节树体各部分的分配,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损失,促进树木生长茁壮,提高其本身抗病能力。

3.保花保果措施:在黄栀子花谢四分之三左右,采用九二O30~45mg/kg,或0.5%硼酸液,或食醋50倍液,择无雨天气进行叶面喷施。这样可以促使花、萼、果等健壮生长发育,抵御病菌侵袭,防治落花落果。

4.治虫:虫害造成伤口并且带菌传病,因此及时防治各期害虫,如大透翅天蛾、卷叶螟、龟蜡蚧等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方法。

5.苗期病和重病区实行药物防治:发病前期采用1%波尔多液叶面喷雾,即早春黄栀子刚展叶时开始,隔半个月1次,连续23次,预防初次侵染。6~8月份发病盛期,采用50%代森锌600~800倍液,或36%代森锰200~300倍液喷洒,每月1次,连续3次,可以控制病害蔓延。

玉米顶腐病的防治措施


玉米顶腐病是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顶腐病病菌会对玉米的叶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为害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影响玉米的质量及产量,因此必须及早防治玉米顶腐病。

症状

玉米顶腐病可在玉米整个生长期侵染发病。可细分为镰刀菌顶腐病、细菌性顶腐病两种情况苗期侵染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条斑,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重病株枯萎或死亡;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导致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似刀削状的缺刻和黄化条纹;成株感病,出现不同程度矮化,顶部叶片短小、组织残缺或皱褶扭曲,茎基部节间短,常有似虫蛀孔道状开裂,纵切面可见褐变,轻度感病植株后期可抽雄结穗,但雌穗小,多不结实。感病植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腐烂褐变。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玉米顶腐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某些症状特点与玉米生理病害、虫害及玉米丝黑穗病的苗期症状有相似之处,易于混淆,因此在诊断识别和防治中应特别注意。

玉米顶腐病菌除侵染玉米外,还侵染高粱、苏丹草、谷子、小麦、水稻、珍珠粟等禾本科植物,以及狗尾草和马唐草等杂草。玉米顶腐病为土壤习居菌,种子可带菌远距离传播,病菌兼有系统侵染和再次侵染的能力,与玉米其它病害相比,玉米顶腐病的危害损失更重、潜在危险性更大。

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在生产上,种植抗病品种能够控制顶腐病的发生.

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兑水叶喷.

3、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香蕉黑星病发生与防治


中山市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宜种植香蕉。近年来,中山市香蕉产业发展迅猛,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种植面积为1.68万亩,年产量约24万吨,其已成为中山市种植业的支柱产业。 香蕉产业的发展除了受市场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外,病虫害的发生为害影响也很大。近几年,中山市香蕉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若防治不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成为制约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香蕉黑星病就是一种令蕉农感到头痛的难以防除的病害。今年,中山市香蕉黑星病普遍发生较重,目前成为除香蕉叶斑病外最主要的香蕉病害。以前,农民多用多菌灵、百菌清、灭病威等药剂防治香蕉黑星病,效果不甚理想。香蕉黑星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初侵染源来自病叶及病果,每年春雨季节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感染叶片及果实。人工接种组培苗叶片,潜育期10-15天。每年春夏期间,高湿的季节发病较重。网蝽为害的叶片,花蓟马为害的青果,往往发病较多。 香蕉黑星病主要为害叶片、果轴和果实,导致病叶早衰,影响产量;病果的外观差,导致商品价值明显降低。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叶面散生或集生许多小黑点,逐步向中、上层叶片发展,但嫩叶及未完全转绿的叶片很少发病。挂果后,果皮逐渐出现许多小黑点,成熟后,每堆小黑粒的周缘形成椭圆形的褐色小斑,潮湿天气时病果的小黑粒上散出白色粉状的分生孢子。果穗外侧发病多于内侧。防治黑星病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保证的方针。农业防治就是每年春季到来之前,清除蕉园的病、枯叶,及时割除衰老的病叶,以降低侵染菌源。在栽培管理方面,多施磷钾肥和有机肥,以增加植株抗性;及时施药防治网蝽和花蓟马,减少这两种虫为害造成伤口利于病菌侵染的机会,方法是现蕾时用吡虫啉1500-2000倍或阿克泰2000-3000倍喷施一次,隔5-7天再喷一次。药剂防治结合套袋保果进行,一般在现蕾前15天、抽蕾期、断蕾前和蕉果套袋前各施用30%爱苗一次,使用浓度1500-2000倍,喷药间隔期为15-20天。喷药后,用塑料薄膜套果,既能加强黑星病的防治效果,又能保证蕉果的质量。 30%爱苗乳油是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发出一种高效杀菌剂,对香蕉黑星病有较好的防效。一经使用,很受中山市蕉农的欢迎,当前已成为中山市农民防治香蕉黑星病的首选药剂。30%爱苗乳油具有杀菌谱广、杀菌力强、杀菌速度快、内吸传导好、渗透吸附能力强、兼有预防和治疗双重作用等特点。此处,该药剂除了能有效防除香蕉黑星病外,还能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兼治作用。由于渗透和吸附能力强,施药2小时后遇降雨天气,无需补喷,因此特别适合中山市夏秋季雨水多时抢晴施药,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豌豆黄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豌豆(学名:Pisumsativum)是豆科豌豆属一年生或二年生攀缘草本植物,豌豆的豆荚在许多地区中被用作蔬菜烹制。现将豌豆黄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病害症状

病株矮缩,新抽出的顶叶黄化,变小.皱缩卷曲,质脆,叶腋抽出多个不定芽,呈丛枝现象。早期感病值株多不结荚,甚者病株很快枯死。

发病规律

病毒在活体寄主上存活越冬,借豆蚜传染-蚜虫在病株上吸毒最短时间3小时,病毒在蚜虫体内的潜育时间含蚜虫吸毒时间在内最少8~12小时,带毒蚜虫在健株上取食时间最少达15分钟方可传毒,自此可持续传毒5~9天,但其于代不能传毒,本病在豌豆上的潜育期为5~20天,其长短视温度和品种而异、除侵染豌豆外,菜豆。黄豆,紫云英亦可受侵害.在毒源存在的条件下,利于传毒虫媒繁殖活动的天气或生态条件均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早期发现并拔除病株。

(3)及时全面喷药杀蚜。可选用20丸高氯马乳油2000倍液,或50%抗蚜威乳油2000倍液,50%辟蚜雾可湿性粉刺2500倍液、2.5%功夫乳油3000~4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上述药剂注意轮用与混用。隔7~10天1次,连喷2~3次,尽可能大面积联防,杀蚜防病效果才明显。

《香蕉束顶病应如何防治及管理》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及病虫害防治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