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养护与防治。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苹果树常见病害与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腐烂病 症状:腐烂病俗称烂皮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枝干受害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溃疡型多发生在衰弱的树体上,有春秋两个发病高峰,发病初期表现为红褐色水渍状突起,常出现黄褐色液汁,后期失水下陷变为黑褐色,边缘开裂,表面产生大量小黑点。枝枯型多发生在小枝和衰弱的大枝上,初期病部呈红褐色,不规则形,以后迅速延及整个枝条,最终使枝条枯死。果实受害时病斑呈红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有轮纹,边缘清晰。常在中部形成黑色小粒点。外观上在2-3月达到发病高峰,5月发病盛期结束,9至10月份还有一次小的发病高峰。防治:主要是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①合理调整结果数量,保持树势。入冬前合理修剪,对老树喷或涂20倍果康宝一次。②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喷雾。③在6月下旬和11月上旬刮除病疤,深度达到木质部,并剪除病枝,用5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涂刷主干、主枝。此外,还应注意增施磷、钾肥。 斑点落叶病 症状:斑点落叶病又称褐纹病,受害叶片首先出现多个褐色小圆点,以后扩大成直径5~6毫米的红褐色圆斑,中央常有深色小点或同心轮纹,周围有深褐色环纹。天气潮湿时,病部正反面均长出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发病中后期部分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叶片穿孔或破碎。一般5月中旬展叶后开始发生,6至8月是为害盛期,降雨多时发生较重,严重时7月中下旬开始落叶,8月中旬即可落去一大半。通风不好,偏施氮肥,枝细叶嫩和树势弱的情况下发病严重。防治:防治重点是保护早期叶片、立足于防,可结合轮纹病、炭疽病及鳞翅目、食叶性害虫进行防治。①苹果落叶后要及时清园,将枯枝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掉。②5月中旬落花后开始喷1:2:200倍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15-20天喷一次,交替用药,共喷3~4次。

精选阅读

苹果树根部病害防治技术


苹果树根部病害按其发展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一类是由病原菌寄生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根部病可引起根颈或根系坏死腐烂,地上部枝枯萎。发病初期,病树枝叶生长正常,随着根部病情发展,叶片逐渐变小、发黄。病情严重时,部分大枝或全树枝梢短缩,叶片失水萎蔫,不发秋梢,花芽呈现大,结果多而小,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选无病苗木。选无病苗木并在苗木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根消毒。

2、隔离病树。病害中一些病菌主要以根状菌素与根系接触时进行传染。因此发现病树可挖深1m的封锁沟、防止扩大蔓延。

3、扒土晒根。对为害根颈部的病菌,于早春扒开根颈周围土壤进行晾晒,可控制病情发展。雨季来临前及时覆土,防止根部积水。

4、治疗病树。当地上部出现病症时,及时检查根部。刮除病斑,剪除病根,用硫酸铜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再换无病新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及草木灰,然后灌施消毒剂药液,给根际土壤消毒。

5、挖出病株及病土消毒。对病死枯树要及早挖除,彻底清除病根,集中烧毁。

休眠期苹果树的病害防治


苹果树在休眠期病虫害防治重点有:腐烂病、枝干轮纹病、金纹细蛾、叶螨等。此期果园内的害虫和病原菌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便于集中消灭。

同时休眠期的苹果树抗药性较强,可施用高浓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树上又无叶片,涂抹农药亦很方便。因此,抓住苹果树休眠期进行越冬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果园。待树上叶片脱落以后,彻底清扫落叶、病果和杂草,摘除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的病虫。同时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枝和虫枝。

二是刮树皮。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梨小食心虫、卷叶蛾等害虫大多在粗皮、翘皮及裂缝处越冬,若能细致周到地刮净粗皮、翘皮,可杀死50-90%的越冬害虫。

三是树干涂白。涂白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落叶后至封冻前,第二次在早春,主要保护主干、主枝及较大的辅养枝和侧枝。

四是深翻。封冻前将树冠下土壤深翻20-30厘米,既可熟化土壤,又可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深翻时一定要将下层土壤翻至上层。

药剂防治

苹果树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主要在初冬或早春刮除病斑或病瘤后抹药。刮除腐烂病时,刮治的病斑呈梭形,刮病斑的宽度应比原病斑宽出1厘米左右,深达木质部,将病皮彻底消除。刮治前后所用工具要消毒,刮的病皮带出果园烧毁。

病斑刮除后要用腐必清2-3倍液或2%农抗120的10-20倍液或5%菌毒清30-50倍液涂抹消毒,半月后再用上述药剂涂抹1次。同时每年早春还要对刮治后3年以内的原病斑用上述药剂再消毒1次。

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不太严重的果园,还可在冬前或早春采用树体喷药的方法防治。药剂可选用:腐必清或2%农抗120或5%菌毒清10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5%菌毒清100倍液加腐必清1000倍液。

苹果树根部病害该如何防治


苹果树根部病害按其发展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一类是由病原菌寄生引起的侵染性病害。根部病可引起根颈或根系坏死腐烂,地上部枝枯萎。发病初期,病树枝叶生长正常,随着根部病情发展,叶片逐渐变小、发黄。病情严重时,部分大枝或全树枝梢短缩,叶片失水萎蔫,不发秋梢,花芽呈现大,结果多而小,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

1、选无病苗木。选无病苗木并在苗木栽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根消毒。

2、隔离病树。病害中一些病菌主要以根状菌素与根系接触时进行传染。因此发现病树可挖深1m的封锁沟、防止扩大蔓延。

3、扒土晒根。对为害根颈部的病菌,于早春扒开根颈周围土壤进行晾晒,可控制病情发展。雨季来临前及时覆土,防止根部积水。

4、治疗病树。当地上部出现病症时,及时检查根部。刮除病斑,剪除病根,用硫酸铜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伤口,再换无病新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及草木灰,然后灌施消毒剂药液,给根际土壤消毒。

5、挖出病株及病土消毒。对病死枯树要及早挖除,彻底清除病根,集中烧毁。

苹果树银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苹果树银叶病属与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在病树组织内越冬。秋末冬初,在病树的枯死组织上会产生大量的子实体,病菌孢子由风雨传播,多从伤口、锯口和剪口等处侵入。

苹果树染病症状:

(1)枝干:10年生以上大树发病较多。最初出现于某一些枝上,最后扩展到其他枝条上,将发病枝条剥开,基部的木质部变为褐色条纹,较干燥,有腥味,但组织不腐烂。在阴雨连绵的气候条件下,腐朽木上长出紫褐色木耳状物,数层重叠如瓦状;干燥时变为灰黄色,背面有细线状横纹。

(2)叶片:在光线的反射作用下,该病表现出2种症状。①典型银叶。其叶片如同蒙上一层银灰色薄膜,带有光泽,叶片小而脆,用手轻捻,叶肉与表皮容易分离,表皮破裂卷缩,露出叶肉石如果对着太阳光看叶片,似有灰色半透明感觉,后期病叶边缘焦枯,沿主脉出现锈斑;易早期脱落。②隐性银叶。多发生在新病树或经过治疗的轻病树上。其特点是叶片褪色,上面产生灰、绿、黄相问的斑纹。

(3)果实:果实变小,产量降低。

(4)全株:主要为害结果树,也能侵染幼树、苗木及病树根蘖苗。苹果树得病后,树势逐渐衰弱,直至死亡。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苹果品种,如元帅系、金冠和富士品种系列。

2、增施有机肥,低洼积水地注意及时排水,改良土壤,以增强树势。

3、铲除重病树和病死树,刨净病树根,除掉根蘖苗,锯去初发病的枝干,清除病菌的子实体,以减少病菌来源。

4、提倡轻修剪,减少伤口;锯除大枝时,最好在树体抗侵染力最强的夏季(7-8月份)进行。

5、发现伤口,及时消毒并涂涂抹剂,防止病菌侵入,消毒时,先削平伤口,然后用较浓的涂抹剂进行表面消毒。用1∶4∶20倍式波尔多液,或松香桐油合剂。

6、发芽前,土施10%三哇醇WP、土菌消、烯唑醇等杀菌剂,有明显控制效果。

7、可从病树枝干钻孔注入硫酸一八羟基喹啉溶液,要把药剂放到病菌繁育的部位。具体方法是用直径1.5cm钻孔器钻成3cm深的孔,将药埋入树洞内,洞口用软木塞或宽胶带封好。

药量视枝干粗细而定,直径10cm左右的埋1丸;大树可隔10cm螺旋状错开打孔,每孔埋1丸硫酸一八羟基喹啉,埋丸时间掌握在树体水分上升的时期,早埋效果好。

防治苹果树发生溃烂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还危害小枝、幼枝和果实。根据枝干症状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溃疡型: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病部树皮呈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形至长圆形病斑,病部松软,易被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较浓重的酒糟味。 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树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结果树,造成树势衰弱、枝干枯死,严重时死树、毁园。 发生症状 苹果树腐烂病主要危害结果树的主干和主枝,还危害小枝、幼枝和果实。根据枝干症状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溃疡型: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病部树皮呈现红褐色水渍状微隆起圆形至长圆形病斑,病部松软,易被撕裂,手压凹陷,流出黄褐色汁液,有较浓重的酒糟味。后期病部失水干缩,边缘产生裂缝,病斑表面长出小黑点。潮湿时小黑点可涌出黄褐色的卷须状物。枝枯型:主要发生在2-5年生枝条上,病斑边缘不清晰,不隆起,不呈水渍状,染病枝条迅速失水干枯,后期病斑表面产生很多小黑点。严重时也危害果实,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腐烂,有酒糟味。 发病规律 此病一年中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分别在3-4月和7-9月。早春气温回升,树液开始流动,营养向生长点转移,树体枝干营养少,加之树体向阳面局部增温,导致营养不均衡,树体抗病能力降低,有利于病斑扩展蔓延,从而形成春季发病高峰。然后,病斑扩展迅速,危害严重,常造成死枝、死树。5-6月,树体枝繁叶茂,营养开始向枝干积累,树体抗病性增强,病斑停止扩展。7-9月,果实迅速膨大,需要大量养分,导致树体枝干营养减少,病斑又开始扩展蔓延,进而出现秋季高峰。可见,树势的强弱是影响腐烂病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树体营养不平衡、结果量过大、伤口过多、冻害严重、缺肥、干旱、早期落叶及叶螨大发生,常导致腐烂病发生较重。 防治措施 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钾肥,进行平衡施肥;做好疏花疏果,控制挂果量,预防大小年的发生;春灌秋控,合理灌水;尽量减少并保护各种伤口,剪锯口要及时用843康复剂涂抹保护;加强病虫害防治,避免造成早期落叶;初冬落叶后,用生石灰、20度波美石硫合剂、食盐、动物油、清水按6∶1∶1∶0.1∶10的比例制成涂白剂涂干;及时剪除病枝,刮除病斑、老翘皮等病残组织,并集中带到园外销毁。及时治疗病斑:一是包泥。取黏土加入适量水和成黏泥,在病斑上涂抹3-5厘米厚,泥层要超出病斑外缘4-5厘米,然后用塑料布包严实并扎紧。二是割治。用刀沿病斑边缘外1厘米处划1圈,刀口深达木质部,并在病斑上纵横划割若干深达木质部的刀口,然后在其表面涂抹843康复剂或21%过氧乙酸水剂2-5倍液,涂抹边缘应超出病斑外缘3厘米。1个月后再涂抹1次。三是刮治。用锋利的刀彻底刮除病斑,深达木质部,并刮除病斑边缘0.5-1厘米的健康树皮,然后用45%代森铵水剂2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30-50倍液,或843康复剂原液涂抹。此病易复发,夏、秋季节应及时检查补治。

杨树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


杨树球二孢溃疡病、细菌性溃疡病、黑斑病等四种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作一综述,并针这几种病害的预防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以期望对日益发达的杨树生产有所参考。

关键词:杨树;病害;发生规律;防治

近年来,随着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淮北市杨树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由于树种单一化,管理粗放化,使得杨树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杨树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仅2003-2005年期间,每年有20-30%的杨树发生病害,面积达8-10万亩,导致枯枝、枯梢发生,有的甚至整株枯死。因此,对杨树病害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杨树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尤其是危害苗木木质化程度较低、冬季遭受冻害的苗木。一年生枝条和3-5年生幼树也可感病。发病初期在树干可见褐色浸润病斑,随着上下扩展,可产生5-15cm长稍微陷洼的梭形溃疡病斑,有时在感病的主侧枝上不呈现梭形溃疡病斑、而呈树皮大块变色坏死。发病后期,感病枝干的树皮组织逐渐呈淡黄色,同时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黄色小颗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约在5月中旬以后,分生孢子器逐渐成熟开裂,溢出土黄色丝状的分生抑、孢子角,发病严重时,病斑围绕树干使植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菌属为拟茎点菌(PhomopsismacrosporaKobayChiba)。其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呈扁球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有2种形状,纺锤形孢子、线形孢子,均为无色透明,分生孢子梗单枝,较短。该菌在13-32℃温度范围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其中最适宜温度为30℃。

发病规律: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月初,病斑纵横逐渐扩大成梭形。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开裂,可溢出淡黄色的丝状分生孢子角,遇雨水易溶,被昆虫和雨水溅射而随风吹散传播。7月中旬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随感病树皮失水干缩全部脱落。8月停止发病。

防治方法:

(1)在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开裂前,对发病部位用利刀刮除,喷涂化学农药,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喷1-2次。

(2)选用优质苗造林,保持苗木的含水量,提高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增强生长势,是防治和减轻该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2杨树球二孢溃疡病病害症状:该病多发生在幼树20-30cm的主干和分枝上。发病初期,感病部位出现变色病斑,逐渐扩大,树皮色泽加深呈黑褐色。病、健组织色泽有明显差异,树皮微下陷,产生梭形的溃疡病斑,树皮坏死,开裂。小枝感病后,很快被围绕一周,不产生溃疡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或整株枯死。感病后期,病组织变淡黄色,发病部位密生淡黄色圆形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开裂,溢出炭黑色、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堆。发病初期往往与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很容易混淆。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为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球色单隔孢属杨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populeaZ.K.zhong)。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扁球形、椭圆形、不规则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产生分生孢子的类型为环痕型,其分生孢子初无色,后呈浅褐色,单胞或双胞,横隔处无缢缩,圆形和长椭圆形。分生孢子梗短、直立,不分枝。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28℃,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其中最适温度为25℃。

发病规律: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初,病斑逐渐扩展,树皮色泽变浅呈淡黄色,产生颗粒状的分生孢子器。6月下旬后,分生孢子器全部开裂溢出炭黑色的分生孢子,遇雨水易溶,被昆虫和雨水溅射随风吹散传播。

防治方法:

(1)喷50%多菌灵、40%福美砷、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1-2次。

(2)通过营林措施,保持苗木水势平衡,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抗病性。

3杨树细菌性溃疡病病害症状:常发生在移栽的大苗和弱树上。初期在树干形成椭圆形、光滑的小瘤,直径约lcm,逐渐增大,形成明显肿瘤,表面粗糙,纵向开裂,颜色由浅绿色,变成灰绿色。后期,肿瘤可环绕树干一周,形成一个梭形瘤或长圆柱形瘤。夏季从肿瘤开裂处流出棕色粘液,有臭味。粘液可沿树干流出到地面。病害严重时,可引致树皮全部腐烂,破坏疏导组织致使全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XanthomomaspopuliSubsppopuli)。

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年有两次发病高潮,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发病缓慢,9月再次盛发。病原菌在树皮内越冬,由雨水、昆虫等传播,经皮孔、伤口侵入危害,潜育期1-2个月。

防治方法:

(1)强化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或栽植抗性强树种,如栽植抗病、抗逆性强的杨树品系。及时伐除病木,减少侵染来源。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创伤。

(3)早春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发病初期,可刮去溃疡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杨黑斑病病害症状: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柄、嫩梢、果穗发病较轻。发病初期,多在叶面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针刺状红色小斑,两天后小斑凹陷,显着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mm,黑褐色或褐色,常长一个突起发亮的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连片时成多角形斑或大圆斑,严重时叶片变黑、枯死。在叶柄及嫩茎上的病斑,呈梭形、黑褐色,中央稍凹陷。此病害的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病原菌:该病病原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二孢属(Marssoninabrunnea)。

发病规律:5月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9月停止发病,以春季为重。杨树黑斑病的分生孢子具有胶粘性,只有被水稀释后通过风吹雨溅才能由气孔侵入,所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过湿都易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落叶或枝梢病斑中越冬。次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云雾等传播。

防治方法:选育、栽植抗病杨树品种是防治该病的有效途径。意大利I-69杨、I-63杨、I-72杨对黑斑病是高度抗病的无性系,而I-214杨等则是高度感病的无性系。

苹果贮藏期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苹果在贮藏期易发病害应及时关注,苹果贮藏病害主要包括生理病害和微生物病害。生理病害是因生产或贮藏条件不适或缺乏矿质元素而引起的,微生物病害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染所致。苹果贮藏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如下:

1生理病害

虎皮病:苹果贮藏期主要生理性病害,多数苹果品种易染此病。症状多发生在不着色部位,初期果皮呈淡黄褐色,后期逐渐变深,形成不规则微凹陷状,果皮易破裂,严重时病斑连片,呈烫伤状。苹果采收过早、成熟度较低是虎皮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过量施氮、树冠郁闭、贮藏后期温度过高等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①适当晚采,促进果实着色。②加强贮藏库通风,库内果箱码放不能过度密挤,以防后期温度过高。③用0.25%-0.35%乙氧基喹药液或1000-1200mg/L虎皮灵浸果,还可用喷有二苯胺的药纸包果,用石蜡油纸包果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斑点病:发生在果实表面的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因为果实采前缺肥(特别是磷肥)和采收过早。开始呈各种色斑,绿色品种为褐色斑点,红色品种为黑色斑点。斑点部位易侵入病菌,使果实腐烂。

预防办法:生长期增施磷肥,注意防治早期落叶病,尽量不要早采。

苹果苦痘病:主要是果实含钙量较低及氮钙比较高引起的,也与成熟期高温干旱、水分失调、修剪过重,贮藏期温度过高有关。发病初期果皮下果肉褐变,果面出现颜色稍暗的凹陷圆斑,绿色品种呈深绿色,红色品种呈紫红色,发生部位靠近果顶。斑下果肉坏死干缩,深达皮下数毫米至1cm,味微苦。后病斑继续下陷,变为深褐色至黑褐色。贮藏初期12个月内发病最重。

防治方法:生长后期控制施氮量,开花后4~5周喷两次0.75%氯化钙溶液,采收后用2%-6%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浸果5分钟,贮藏温度控制在0℃左右。

果肉褐变病:该病多是果实采收偏晚、成熟过度,贮藏温湿度及气调贮藏氧浓度过高所致。

防治方法:通过适时采收,控制好贮藏库温湿度,防止果面结露,用2%-4%氯化钙液浸果等措施加以预防。

2微生物病害

青霉病:贮藏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重的病害之一。最先发病部位局部腐烂、湿软,呈黄白色,条件适宜时发展迅速,10天后全果腐烂,有特殊霉味。空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青绿色霉菌,病菌主要从伤口侵染,因此要避免机械损伤,去除带伤果子。

防治方法:贮藏场所要搞好清洁卫生,贮藏前选用1000-2500mg/L的噻苯咪唑,或500~1000mg/L的苯米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药液浸泡果实。维持环境低温对发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褐腐病:多发生在苹果生长后期及采收以后,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后果面先出现浅褐色软腐状小斑,随后迅速扩散,造成全果腐烂。病果表面仍保持饱满状态,并有一定弹性,果面可生出灰白色同心圆排列的菌落。

防治方法:生长期清除病果,防止果实裂口、机械损伤,果实近成熟时用50%多菌灵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喷施。

苹果轮纹病:为生长期主要病害,果实染病后潜伏期较长,成熟期及贮藏期高温多湿时易发病,患处有淡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稍隆起。以金帅、香蕉等品种发病较重。

预防办法:贮藏前要严格剔除病果,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浸泡果实。

炭疽病:真菌病害,生长季节借雨水传播,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初呈褐色小点,后逐步扩大,呈同心轮纹状病斑。病部稍凹陷,有苦味。

防治方法: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在田间已侵染病菌,生长季节应加强喷药防治。对病害重发园的果实,贮藏前用50%甲基托布津或25%多菌灵500~1000倍液浸果10分钟。

3环境因素:苹果贮藏中,环境条件属主导因素,如果温湿度及气体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贮藏效果,应严格控制贮藏环境指标。

苹果树三种枝干病害的防治方法


苹果树腐烂病、干腐病和轮纹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的重要枝干病害,引起树皮腐烂、枝条枯死、树皮瘤突等症状,造成树势衰弱,树体老化过快,结果年限缩短。发病果园一般病株率为5%-15%,严重者达50%以上,已成为制约苹果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发病症状

1.腐烂病又叫烂皮病,分为溃疡型和枝枯型。溃疡型发生于果树主干、主枝、侧枝及剪锯口处。早春发病后,树干皮上会出现红褐色、水渍状圆至椭圆形病斑。初期病斑湿腐状,呈不规则形,稍隆起,皮层变褐腐烂,有酒糟气味。后期病斑干缩凹陷,暗褐色。枝枯型多发生于弱树、弱枝或果台干桩处,病斑红褐色,形状不规则,病斑扩展迅速,很快绕枝一周,使上部枝条枯死。

2.干腐病主要是新栽幼树发病,多在苗木嫁接口附近发生。大树受害多在主干、主侧枝及遭受冻害部位。病斑形状不规则,暗褐色至黑褐色,皮层变褐,干旱季节常从病部溢出茶褐色汁液,俗称冒油。后期病斑干缩凹陷,周缘或表面开裂,有时病斑沿枝干纵向发展,形成长条形病斑,很快绕枝一周,造成枝条枯死。

3.轮纹病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瘤状突起,周缘病皮开裂。第二年春天,病瘤上散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病瘤密集成片,树皮粗糙,皮层坏死,严重削弱树势,造成枝干枯死。果实发病,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湿腐状小黑点,逐渐扩展为同心轮纹状病斑。果肉软腐,但病斑凹陷不明显,最后造成全果腐烂。

二、发病规律

三种病害均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斑或病瘤上越冬。春季树液流动后病菌开始活动危害,从剪锯口、冻伤、日灼伤及皮孔等组织侵染。轮纹病菌在气温15℃以上并有降雨,从病瘤上释放出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从皮孔侵入组织。

引起枝干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树势衰弱、栽培管理措施不完善、肥水不足、偏重施氮肥、结果量过大、遭受冻害等。轮纹病的发生轻重主要受雨水影响,多雨年份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同时,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显著,富士、金冠、元帅系发病较重,国光、鸡冠、红玉发病轻。

三、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秋季及时足量一次性施足基肥,每亩果园年施肥量为:有机肥3500-4000公斤、钙镁磷肥130公斤、生物肥料或豆粕肥450公斤。采取放射状沟施肥,每株开沟4-5条,沟宽50厘米,沟长100厘米。挖沟时遇到直径1厘米以下的根全部剪断,1厘米以上的根保留。将腐熟后的农家肥与生物肥、复合肥与土混合后施入沟中,施肥后及时浇透水。

2.清园。在苹果休眠期要彻底清理果园,清除园内病死树、病枯枝、修剪掉的枝条,以及刮下的病瘤、病皮、翘皮等,同时将园内的病果、落叶清扫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

3.发现病斑及时治疗。在秋季和早春,刮除树干上的粗皮、翘皮和病瘤。刮皮要轻,应控制在露黄不露白。病瘤刮除后及时涂药,效果较好的药剂有10%涂抹剂10倍液或腐维他原液直接涂抹,还可在病斑处及健康的主干、主侧枝上涂刷速补-硼钼镁锌钙高浓缩氨基酸复合肥,有利于树势的恢复。

4.利用桥接和脚接恢复树势。对于病斑过大,影响上下养分运输的部位,可于春季选取一年生壮枝作为接穗,在病斑上下边缘实行多枝桥接。脚接是利用病树根部的萌蘖或病疤下部发出的枝条作接穗,将其顶端接至病疤上部,通过该枝条,使上下养分疏通,加强营养输送,促进树势恢复。

5.合理修剪,调整树体结构,严格控制树体负载量。修剪中要控制留果数量,均衡营养、生殖生长;控制果园郁闭,解决通风透光条件;少采取或不采取环剥措施,或者用环割取代,防止衰弱树势;对于冻害较重的果园要适当晚剪。

6.对于修剪后的剪锯口及时涂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菌入侵。较好的药剂有腐维他原液,直接涂抹伤口。

7.树干涂白。果树落叶至土壤结冻前,配制白涂剂涂刷树干和主枝,可防止因昼夜温差过大引起的果树日烧和冻害,减少病菌侵染。配制白涂剂的原料为:生石灰5-6公斤、食盐1公斤、水12.5公斤、展着剂0.05公斤、动物油0.15公斤、石硫合剂原液0.5公斤。配制时先将生石灰用水化开,然后加入动物油充分搅拌,再加水做成石灰乳,最后加入石硫合剂、食盐以及展着剂。白涂剂的浓度以涂在树干上不往下流,不结疙瘩,能薄薄粘上一层为宜。

8.浇冻水。水的比热大,可以保持土壤比较稳定的温度,防止冻害的发生,冬前灌水可以提高果树抵御严寒的能力,提高抗病力。时间宜在11月中旬气温在-3℃-10℃时进行。水量要充足,保证树体冬季用水。同时,充足的水分可使土壤的冰冻程度增大,在土壤解冻时,会使土壤变得疏松,使根系生长良好。

9.全园喷一次铲除性杀菌剂。早春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高效清园剂1000倍液,消灭越冬病源。

苹果树休眠期病害预防管理


苹果树在休眠期须重点防治的病虫害有:腐烂病、枝干轮纹病、金纹细蛾、叶螨等。此期果园内的害虫和病原菌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便于集中消灭。同时休眠期的苹果树抗药性较强,可施用高浓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树上又无叶片,涂抹农药亦很方便。因此,抓住苹果树休眠期进行越冬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防治 一是清洁果园。待树上叶片脱落以后,彻底清扫落叶、病果和杂草,摘除僵果,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的病虫。同时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病枝和虫枝。二是刮树皮。山楂叶螨、二斑叶螨、梨小食心虫、卷叶蛾等害虫大多在粗皮、翘皮及裂缝处越冬,若能细致周到地刮净粗皮、翘皮,可杀死50%~90%的越冬害虫。三是树干涂白。涂白以两次为好,第一次在落叶后至封冻前,第二次在早春,主要保护主干、主枝及较大的辅养枝和侧枝。四是深翻。封冻前将树冠下土壤深翻20~30厘米,既可熟化土壤,又可消灭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深翻时一定要将下层土壤翻至上层。 药剂防治 苹果树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主要在初冬或早春刮除病斑或病瘤后抹药。刮除腐烂病时,刮治的病斑呈梭形,刮病斑的宽度应比原病斑宽出1厘米左右,深达木质部,将病皮彻底消除。刮治前后所用工具要消毒,刮的病皮带出果园烧毁。病斑刮除后要用腐必清2~3倍液或2%农抗120的10~20倍液或5%菌毒清30~50倍液涂抹消毒,半月后再用上述药剂涂抹1次。同时每年早春还要对刮治后3年以内的原病斑用上述药剂再消毒1次。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不太严重的果园,还可在冬前或早春采用树体喷药的方法防治。药剂可选用:腐必清或2%农抗120或5%菌毒清100倍液;5波美度石硫合剂;5%菌毒清100倍液加腐必清1000倍液。

绿豆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病毒病

以苗期发病较多,在田间主要表现为花叶斑驳、皱缩花叶等。发病轻时,幼苗期出现花叶和斑驳症状的植株。发病重时,幼苗出现皱缩小叶丛生的花叶植株,叶片畸形、皱缩、叶肉隆起,形成疱斑,有明显的黄绿相间皱缩花叶。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或耐病品种。2.及时防治蚜虫。3.在发病初期,选用20%病毒毙或20%病毒A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叶斑病

绿豆发病时,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斑枯斑,后期成为大的坏死斑,造成干枯或落叶。病害一般在绿豆花期、雨后高温时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捞、散墒。2.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41%特效杀菌王2000倍液或20%蓝迪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根腐病

发病初期心叶变黄,若拔出根系观察,可见茎下部及主根上部呈黑褐色,稍凹陷。剖开茎看,维管束变为暗褐色。当根大部分腐烂时,植株便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及时中耕,雨后排水,提高地温。2.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15%腐烂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效果良好。

茴香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白粉病

1.1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1.2防治方法。收获时,将收集的病残物烧毁,以减少菌源;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茴香,亦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在发病初期喷撒,每亩1公斤。

2根腐病

2.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潮湿时在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株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

2.2防治方法。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2~3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沟施或穴施;在定植时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45%特克多1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或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公斤。

3菌核病

3.1症状。主要为害茎、茎基及叶柄,被害植株外观呈凋萎状,病部呈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3.2防治方法。重病地实行轮作,并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增施磷、钾肥,防止单一施用过量氮肥。对不易轮作的病茬地,定植时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0.4公斤,加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速克灵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

4灰霉病

4.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有时亦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结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发病,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球茎染病初呈水渍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4.2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深埋或烧毁;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500倍液、50%多霉灵6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600倍液、50%多霉灵700倍液、45%特克多8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芦笋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芦笋,学名:Asparagusofficinalis,又名石刁柏,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有以下常见病害,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芦笋立枯病

1.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全株枯死,嫩茎染病,拟叶和茎变褐色或纵裂,病株地下茎和根部可现褐色病斑,后期病部腐烂,产生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幼笋染病,茎细小或无法出土。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菌为尖孢镰刀菌芦笋专化型,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经伤口侵人,为害茎部和根系,发病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生产中土壤过湿易发病。

3.防治方法。(1)育苗地不宜连作,实行3-4年轮作。(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芦笋专用肥,注意防止烧根或沤根。(3)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湿气滞留。(4)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36%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芦笋根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基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种子发芽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人幼根引起发病。

3.防治方法同芦笋立枯病

三、芦笋炭疽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茎上病斑灰色至浅褐色,梭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部长出小黑点。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为围小丛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4-6月靠雨水传播,多雨季节扩展快,干旱或干旱无雨年份发病轻。

3.防治方法。(1)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销毁。(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发病期注意雨后排水,严防大水漫灌,浇水应安排在上午,减少夜晚结露。(4)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I0d左右喷I次,连续防治2-3次,采收前7d停药。

四、芦笋茎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幼笋,幼笋出土后受害,初在茎表出现水浸状斑,逐渐扩大,后侵人茎秆,茎部组织腐烂,地上部呈枯萎状,湿度大的可在茎表组织出现白色菌丝体。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一种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可腐生2-3年,菌丝直接侵人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播种过密,湿度大易发病。

3.防治方法。(1)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不宜过密。(2)加强田管,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3)及时拔除病笋,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菌源。(4)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溉,严防大水漫灌。(5)发病初期用75%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浇灌,采收前3d停药。

五、芦笋病霉病

1.症状:芦笋病毒病田间显症不明显,病株生长瘦弱、弯曲、黄化,产量明显降低。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有芦笋病毒l号、2号、3号,种子传毒,汁液也可传毒,但蚜虫不传毒。

3.防治方法。(1)收获时注意使用割刀,必要时进行割刀消毒,防汁液传毒。(2)为防种子传毒,应从无病株上采种,必要时可采用茎尖脱毒技术进行脱毒。(3)病初期喷洒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0.5%抗毒剂I号水剂300-350倍液,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病毒灵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d喷l次,连喷3次,采收前3天停药。

《苹果树常见病害与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养护与防治”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