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植物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路边常见的植物凤仙花的黑斑病防治办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症状】

受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椭圆形,黑褐色,稍具轮纹,直径2―10毫米,边缘色泽稍深。有些病斑可扩展连结成片,上生淡绿色或榄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中下部老叶片易感染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枯死。

【病原】

AlternariatenuisNees.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分生孢子梗直立,褐色,有屈曲,顶病常扩大而具孢痕,大小5-125um3-6um.分生孢子链生,有喙,深褐色,有横隔1-9个,纵隔0-6个,大小7-70.5um,喙大小1-58.5um1.5-7.5um.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引致初侵染。新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引起多次再侵染。高湿,多雨,重露有利于发病和流行。东北上般7-8月为发病盛期,直到9月上中旬.

【防治方法】

(1)清除圃地或盆栽病株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菌源量,深翻土壤或与其他花卉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摘除下部老叶,病叶。

(2)发病前喷1次1%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后可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

小编推荐

药用植物菊花的黑斑病防治


菊花黑斑病又名褐斑病、斑枯病。该病在菊花栽培地区都有发生,除危害菊花外,还可侵害野菊、甘菊、除虫菊等多种菊科植物。植株受害后,轻者叶片枯焦、脱落,严重者全株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及观赏。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上产生褐色小点,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到黑褐色。病部与健部界限明显。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不太明显的细小黑点,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发病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形成大斑块。最后,叶片变黑枯死,悬挂于茎干上。感病植株叶片自下部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病原:病原为壳针孢属的真菌(SeptoriachrysanthemellaSacc.),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当气温适宜时,病原菌分生孢子器成熟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危害。病原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2-27℃,侵染植株后大约15-30天开始发病。该病在植株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生。高温多雨季节或植株种植过密,病情发展迅速。不同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也有一定差异。感病的品种有紫蝴蝶、新大白、火舞、紫露凝霜、蟹爪黄、香白梨、西施醉舞和归田乐等。抗病力较强的品种有湖上月、迎春舞、秋色、玉桃、紫雁飞霜、紫桂等。

防治:①及时清除病株、病叶,消灭侵染源。种植后淘汰的植株要及时拔除销毁,以减少来年的侵染源。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水良好、通风透光的地段种植菊花。避免连作。盆栽的土要每年更换。合理施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种植不要过密,使植物有充分的通风透光条件。③对抗病差、观赏价值较低的的品种,尽早淘汰。④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00波尔多液以预防侵染。发病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药剂交替使用效果好。

凤仙花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

病害学名:Meloidogyneincognita(KofoidetWhite)Chitwood.凤仙花根结线虫病是南、北方普遍又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根部。线虫侵入侧根或须根后,形成很多大小不的瘿瘤,初为黄白色,后变褐色,剖开瘿瘤内生梨状小线虫,即雌虫。受害植株生长缓慢,茎细株矮,叶片由上而下渐变苍白色失绿,叶缘向背卷,皱缩枯萎,花苞黄枯或不开放。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

病原线虫雌雄异形,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X0.03~0.04(mm);雌成虫梨形,每头雌线虫可产卵300~800粒,雌虫多埋藏于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x0.260.81mm

三、发病特点

该虫多在土壤530cm处生存,常以卵或2龄幼虫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及灌溉水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条件适宜时,由埋藏在寄主根内的雌虫,产出单细胞的卵,卵产下经几小时形成一龄幼虫,脱皮后孵出二龄幼虫,离开卵块的二龄幼虫在土壤中移动寻找根尖,由根冠上方侵入定居在生长锥内,其分泌物刺激导管细胞膨胀,使根形成巨型细胞或虫瘿,或称根结。在生长季节根结线虫的几个世代以对数增殖,发育到4龄时交尾产卵,卵在根结里孵化发育,2龄后离开卵块,进入土中进行再侵染或越冬。在温室或塑料棚中单一种植几年后,导致寄主植物抗性衰退时,根结线虫可逐步成为优势种。南方根结线虫生存最适温度2530cC,高于40℃、低于5℃都很少活动,55℃经10分钟致死。

四、流行动态

田间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土壤湿度适合凤仙花生长,也适于根结线虫活动,雨季有利于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其为害砂土中常较粘土重,适宜土壤pH48。

五、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有病苗的传人、传出,以免该病扩展、蔓延。

(2)播种育苗或盆栽定植时,注意选用无病土。

(3)用作育苗或定植的土壤,最好在高温季节翻晒23次,司消灭大量病原线虫。

(4)用药剂消毒盆土。在盆土中挖穴或环状沟,每盆施人滴滴混剂5lOmL原液,马上覆土压平,熏蒸半个月后再栽植花卉。也可用80%二氯异丙醚乳剂1000倍液,每盆施1015mL,或80%二溴氯丙烷200300倍液,每盆施400mL,方法同上。也可施用5%铁灭克颗粒剂,每平方米埋药13g,或浇灌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液,每株浇灌150250mL药液。

玉兰黑斑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病斑初为暗紫色小斑点,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中央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纹,后期在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属半知菌类真菌,细链格孢分生孢子梗束生,分枝或不分枝,淡榄褐色至绿褐色,有屈曲,大小5-1253-6(微米);分生孢子有喙或无喙;分生孢子形状变化较大,椭圆形、卵形、倒棍棒形至圆筒形,具横隔1-9个,纵隔0-6个,淡榄褐色至深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瘤,7-70.56-22.5(微米),可由10个左右孢子组成孢子链。芸苔链格孢分生孢子梗常不分枝,有显著的孢子痕,具隔0~7个,14-486-13(微米);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棍棒形,18-1479-33(微米),有横隔3-18个,横隔处缢缩,纵隔0-15个,喙大小9-1483-7.5(微米)。

三、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空气湿度大,发病重;幼树发病重于成树。

四、防治方法:

1、加强苗圃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选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施用充分腐熟的饼肥,及时松土浇水,北方注意防霜冻害。

2、及时清除地面落叶,剪除树上重病叶,集中深埋。

3、发病初期,喷洒必菌鲨1000-1500倍液,或1:1:160波尔多液,或0.3~0.5Be石硫合剂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王铜悬浮剂,25%络氨铜水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严重时,可以喷施喷克菌、醚菌酯、阿米西达等,对真菌性病害特效。

三七黑斑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云南、湖北等地。

症状三七植株的茎、叶、花、果、根均可被害,但以茎、叶、花轴受害较重。茎和花轴发病后,病斑初期为褐色椭圆形,然后病斑上下部扩展并凹陷,最终病部折断,造成茎枯或花苔下垂枯萎死亡。叶片受害,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褐色病斑,病斑易穿孔破裂。潮湿天气病斑扩展较快,尤以6~8月髙温多雨季节更为严重,终致叶片脱落。果实被害后,表面产生不规则水渍状病斑,果皮逐渐干缩,上生黑色霉状物。根部被害后呈褐色湿腐状,后逐渐腐烂。

病原AlternariapanaxWhetz.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目,暗色菌科,链格孢属真菌。菌丝褐色,有分隔。分生孢子梗2~13根,丛生,顶端色淡,基部细胞膨大,不分枝,正直,成1个膝状节,1~4个隔膜,大小为分生孢子倒棍棒状,黄褐色,单生或2~3个串生。嘴喙0~3个横隔膜,色淡,6~50m3~5m。不分枝。孢身至嘴喙逐渐变细,孢身具3~15个横隔膜,隔膜处缢缩,分生孢子大小为43~113m10~15m。

侵染循环带菌种子和种苗是苗圃和新开三七园的初侵染来源,而病残体与土壤中的病菌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气温15℃,相对湿度70%)适合时便可侵染植株。病菌借浇水、风雨、昆虫等传播引起多次侵染。

发病条件三七园内温度高,湿度大,植株过密,施肥不当,荫棚透光稀密不均,病害蔓延快,为害加重。一般3月出苗期就有病害发生,4~5月遇上高温干燥气候不利于发病。在平均气温18℃,病害潜伏期为7天,随着气温与湿度增高,潜育期相应缩短3~5天。6~9月高温多湿的雨季病害达到高峰。10~12月低温,干燥,病情明显下降。

防治

1.选用无病种苗,做好种苗消毒工作:用代森铵或多菌灵1:500倍液浸种半小时,浸种苗5~10分钟,可达到消毒种苗的目的。

2.严格选地:三七园一般宜选用生荒地,忌连作,尤忌与花生连作,可与非寄主作物如玉米等轮作3年以上,以减少田间菌源数量。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淸除中心病株、病叶、病根与杂草,并一同烧毁作肥料用。合理密植,田间透光度应控制在25%~30%。加强水肥管理,使苗壮抗病力强。除施足基肥外,要适时追肥与浇水,注意氮、磷、钾的适当比例,多施钾肥,控制氮肥,1年中可施用粪水4~5次。

4.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代森铵、代森锌(1:300倍)混合液或代森锌、退菌特(1:300倍)混合液或炭疽福美1:800倍液对此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多肉植物黑斑病防治方法


多肉植物黑斑病的病征一般是叶片上出现黑斑,通常是圆形,接着叶片会枯萎或者化水,轻轻一碰就掉,慢慢所有叶片开始长黑斑,直至生长点,然后整株挂掉。这个过程通常很慢,在它挂掉之前往往会感染其他多肉,所以发现了要及早隔离治疗。

黑斑病

用药:多菌灵,百菌清。这两种药我认为基本够了,对于新手而言那些复杂的药名,真的不推荐,够用就好。

黑斑病与煤烟病的区别:黑斑病跟煤烟病的最大区别,我觉得就是黑斑病基本都是很少的几个黑点(点状),而煤烟病基本是出现很多黑点,简而言之就是(片状)。新手们记住这个最主要的区别就够用了。

煤烟病

黑斑病与黑腐病的区别:很简单,黑腐就是整个植株遭殃,叶片连带根茎都会慢慢发黑烂掉。黑斑病则是部分地区出现黑斑,慢慢化水烂掉。

黑腐病

对付多肉植物黑斑病,就是平时浇水,不通风,夏季闷热导致的,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基本十之八九多肉恢复的很困难。不过养花的过程不仅仅是欣赏它们的美,也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它们,请不要丢弃你身边生病的多肉,努力的救治它。

凤仙花的霜霉病防治有哪七法


去年欧洲爆发的霜霉病几乎摧毁了凤仙花生产,导致众多花园中心和网购店缺货。目前,一场大范围的霜霉病侵袭极有可能在美国上演,因美国地域辽阔,区域生长条件各不相同,去年美国东西部沿岸就发生了盆栽凤仙花感染霜霉病的情况,为此专家警告种植者切不可掉以轻心。

美国保尔园艺公司植物病理学家考琳沃菲尔德博士说:其实,凤仙花在美国大部分地区生长均不会感染霜霉病,个别地区出现霜霉病也仅是零星案例,但由于美国种植者和庭院管理者缺乏对这种病害的认识,因此一旦发生,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灾难性的病害。

作为2011年度美国最大的种植者,美国维生公司也表示出了同样的担忧,只有种植者与植物病理学家保持良好的沟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有信心预防霜霉病的发生。为此,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弄清感染原因。霜霉病极有可能通过穴盘苗、扦插苗和植株本身感染带入,也有可能是带菌孢子随风流动而感染庭院植物。若种植者在种有非洲凤仙花庭院区域内繁育植株材料,那植株材料极有可能通过空气中的带菌孢子感染霜霉病,这就需要种植者及时发现早期症状,采取预防性措施,仔细检测温室环境湿度,尽可能降低环境湿度和叶片受潮时间

二是购买无病害植株。由于种植者水平不一,购买无病害感染的植株对于预防霜霉病至关重要。经验表明,由种子繁育的凤仙花苗不会感染霜霉病,而经无性繁殖的凤仙花苗就有可能被感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议把种子苗和无性繁殖苗分开种植,或将不同来源的植株材料分开管理,以免交叉感染。

聪明的种植者应从那些环境有保证、符合操作规程的供应商处购买种苗,所购穴盘苗应与其他非洲凤仙花品种分开种植,以免相互感染。在穴盘苗定植前,应仔细检查有无病害感染现象。

三是查看病害症状。种植者必须建立严格的观察程序,教会员工识别病原体感染的诸多症状。刚购进的种苗应仔细检查霜霉病的症状和特征,因病原体是组织性的,一旦植株受到感染,采取任何管理措施都可能无济于事。

对扦插苗的观察应更加仔细,尤其在扦插苗处于喷雾加湿条件下的11天至14天,由于环境潮湿,叶片背面极易出现白色菌丝体或孢子,若叶片出现斑点、萎黄、边缘向下卷曲等症状,则证明植株已被感染,应立即拔出销毁,以免感染扩大。

四是销毁病害植株。一旦症状确认,应采取措施立即销毁被感染植株。发现温室环境中有被孢子感染的植株后,应将植株放入密封袋封好,避免带菌孢子进一步扩散。由于空气中的带菌孢子寿命较短,且在干燥无寄生条件的环境下存活时间不长,因此只要对感染植株生长面进行局部消毒即可,空气中的带菌孢子不会造成长期隐患。

五是使用合适的杀菌剂。美国康乃尔大学植物病理学家玛杰里多特伊女士说:无论是种植者、零售商,还是庭院管理者,都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化学防治计划,以便在一年中的各个季节彻底控制霜霉病。其次,从异地购进的植株应用杀菌剂进行处理,方可进场种植。此外,植株定植或扦插两周左右,可间隔使用杀菌剂,每周一次,此时交替使用杀菌剂更为重要,以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进而降低杀菌效果。

六是避免销售环节感染。生产商应告知花卉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注意预防,避免重复使用上一次花卉销售摆放的花床而引起感染,适当的消毒不可忽视。

七是尽量选用种子苗。

核桃黑斑病防治方法


核桃黑斑病是由一种病原细菌引起,所以叫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近年年来在各个核桃产区均有发生,特别是在雨季雨水较多、一些管理粗放、树体郁闭的果园发病较为严重。

病状:果实受害初期,在柱头及果皮表面出现褐色油浸状微隆起小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下陷,变黑,外缘有水浸状晕圈。

防治方法

1、发芽前

春季萌芽前20天,喷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要把枝条、树干、地面以及园区边界位置都喷到。

2、萌芽期

雌花芽鳞片刚萌动裂口时期最佳,喷施第一次兽用链霉素3000倍液进行预防。

3、花期

新生枝芽长到10厘米以上,等雄花开花后,柱头略微开张的时候,打第二次兽用链霉素进行防治。

4、幼果期

开花坐果后,用春雷王铜、噻唑酮、噻菌酮中的一种再喷一次。

5、膨大期

核桃进入膨大期以后,用倍量式波尔多液对叶片及果实进行保护,连续晴天需间隔20天左右。遇到雨后及时补喷抗生素一次,4天后再喷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6、树体修剪

在休眠期和生长期进行修剪时,一定要解决通透性问题,做到枝条单轴延伸、树不打架、枝不串门、树下梅花荫。

7、控制病原

在核桃生长期发病后,尽早除去病枝和病果,减少初侵染源,进入落叶休眠后,要对全园进行清理并打药一次,降低过冬病原。

8、选对药剂

对黑斑病一定选择细菌性药剂、铜直接进行防治,其余真菌性药剂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单独使用,否则适得其反。

9、打药质量

对于黑斑病,很多是在结果的大树上表现严重,打药一定采用大风力、雾化好的机械,做大叶面、叶背、树干、枝条都能打到,背负式喷雾器已经无法满足大树打药的要求,需要及早更换。

黑斑病本不可怕,只要掌握好防治策略,对于已经出现黑斑病危害的果园,一定在关键时期注意重点防治,把发病控制在合理范围,就不会影响核桃收益。

腊梅黑斑病防治方法


腊梅黑斑病由洋腊梅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或随病落叶留在地面病残组织上越冬,翌年夏季产生分生孢子为害叶片,出现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菌常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度过夏季高温,进入冬季腊梅开花时,叶片病部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又传播到花上,引致花染病,冬季温度高易发病。衰老植株,郁蔽发病重。

症状主要为害腊梅的叶片和花。叶片感病在叶缘或叶尖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后中央逐渐褪为近白色,8㎜大小,边缘暗褐色,病健分界明显,病斑两面着生稀疏暗褐色至黑褐色霉点,表面较多。花感病,于现蕾后开始,在花瓣上产生针尖大小黑色小斑点,后扩展到米粒大小,融合后形成不规则的大黑斑。7-8月发生。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有条件的对腊梅周围土壤进行深翻,把病落叶翻入土中,可减少菌源。

(2)夏、秋季喷洒1:1:160倍式波尔多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天左右一次,防3-4次,以保护嫩叶不受侵害。

荷花黑斑病防治方法


荷花黑斑病,又名褐纹病,是我国荷花种植区,尤其是华南、华东地区和盆养的公园及家庭盆养均可发生,还为害睡莲、碗莲、王莲、茨实。发生严重时,叶片焦黄,似火烧,不能开花,提早死亡,影响藕生产和荷花观赏。

一、症状特点发病后叶片上产生圆形病斑,初期叶片上有浅黄色斑点,以后扩大成褐色斑,病斑大小不一,周围至中央淡褐色,周边暗褐色,常具同心环纹,并在其上有墨绿色霉状物,直径515毫米,在暴风雨多时节,发病更为严重,病斑连片扩大,使叶片枯死。

二、病原及发生规律此病是链格孢菌(真菌)所致。病体在叶片上越冬。翌年56月高温多雨时开始发病。多在79月发病严重,气温高、湿度大,多年连作的情况下,病害发生严重。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适宜萌发20℃28℃,尤其78月,高温多雨,发病较为重。另外,一般在荷花生长势弱、氮肥施用过多、或在夏季水温过高等情况下,病害均很严重,氮肥过多,茎梗易促长,缸盆内种植过密,水温高,蚜虫和叶螨为害严重,大风暴雨后发病较为严重。

三、防治方法冬季彻底清除病残叶。发现病叶和病株应及时拔除烧毁,以减少病源。种植前盆(缸)土或池土中拌入适量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加强栽培管理,勿施过多氮肥,增施磷钾肥,注意通风透光。临近发病期,每57天喷1次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34次,可防止病害发生蔓延。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倍或70%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34次,防治效果明显。防治黑斑病关键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叶,发病较严重的盆株,需更换新土再行栽植,不偏施氮肥,应施腐熟农家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

养花大全植物凤仙花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一、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

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

1.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

2.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二、凤仙花褐斑病

凤仙花褐斑病又称风仙花叶斑病,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

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三、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

传播途径

1、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

2、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非洲凤仙花怎么养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


非洲凤仙花白粉病

症状: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一般在6月开始发生,7月份以后叶面布满白色粉层。随后,在白粉层中形成黄色小粒点,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呈黑褐色。传染途径病菌在病株残体和种子内越冬。翌年,当环境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8~9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栽植不过密,适当通风,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力。将病叶、病株清除,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发病期间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在32℃以上的高温下避免喷药,以免发生药害。

非洲凤仙花褐斑病

非洲凤仙花褐斑病又称凤仙花叶斑病。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以后中央变成淡褐色,边缘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严重患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得枯黄,直至植株死亡。传染途径病菌在风仙花病残体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借风雨飞散传播。高温多雨的季节,易发病。

防治方法:非洲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非洲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发病初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

非洲凤仙花立枯病

症状:病菌主要侵染根茎部,致病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主要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或病残体内越冬,土壤中的菌丝营腐生生活,不休眠。在田间,主要靠接触传染,即植株的根、茎、叶接触病土时,便会被土中的菌丝侵染,在有水膜的条件下,与病部接触的健叶即染病。此外,种子、农具及带菌堆肥等都可使病害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后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多福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

月季(玫瑰)黑斑病的防治办法


分布为害黑斑病是月季和玫瑰上发生普遍而为害严重的一种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山东、四川、广东、上海、浙江、云南、吉林等省市都有发生。发病严重的地区病叶率几乎达100%,造成大量落叶,影响花蕾产量。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直径l~12mm。病斑边缘呈不明显放射状,稍隆起。严重时病斑分布全叶,叶片发黄。病部中央灰白色,有些病斑周围仍为灰绿色,上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大量肤落。叶柄和嫩梢染病,条形病斑,紫褐色至黑褐色,引起叶片早落和嫩梢干枯。

病原Actinonemarosae(Lib.)Fr.厲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放线孢属真菌。有性阶段学名DiplacarponrosaeWolf.属子囊菌亚门。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着生于表皮下,以后突出表皮。分生孢子梗短,不明显。分生孢子近椭圆形或长卵形,无色,双胞,分隔处稍缢缩,上下两个细胞大小常不等,多数一端较狭,大小为18~25m5~6m。子囊盘生于越冬病叶的上表面,球形至盘形,深褐色,直径100~230m,裂口辐射状。子囊圆筒状,大小为70~80m15m,子囊孢子长椭圆形,有1个隔膜,两细胞大小不等,无色,大小为20~25m5~6m。

侵染循环病菌以菌丝体在植株芽鱗、叶痕、枯枝和散落在地面的病叶上越冬,第2年春天在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

发病条件潮湿是产生孢子的必要条件。病菌开始侵染老叶,渐向嫩叶蔓延。叶面有水滴和在适温情况下,分生孢子经6~10小时即可发芽侵入,3-6天后可表现症状。发病后至病叶脱落约经8~32天。广州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3月下旬月中旬以及9月下旬-11月为发病盛期,7-8月和12月后病情稍缓。杭州地区,5-6月间为发病盛期。环境条件和植株生长势对发病影响很大,在台风、雨后或闷热、通风透光不良的环境中,弱株、老株发病均较重。一般花色为金黄、黄绿和黄色的品种抗病力较差,如古城风光、金不换、金鱼红、洛神金枝玉叶等最易感病,而伊丽莎白、黑千层、黑旋风等花色黑的品种较抗病。

防治

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修剪,避免徒长。增施有机肥料;适量追施氮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2.搞好清园工作,冬季剪除病枝叶,并清除地下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次侵染来源。

3.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约于5~6月间喷射第1次药,后隔10天左右再喷1次。根据病害发生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或0.5:1:100波尔多液,如用波尔多液,则两次喷药的间隔期可以延长至14天。

《路边常见的植物凤仙花的黑斑病防治办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常见的植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