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植物及其生理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大棚黄瓜育苗期常见生理障碍及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1、僵苗

所谓黄瓜生理病害,是不正常的管理措施或管理技术不科学造成黄瓜植株生长异常的现象。同步生理障碍(病害)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基本上不需要化学药剂治疗,即通过改善造成植株异常的管理措施达到防治的效果。

特征:幼苗生长发育过度受到抑制,表现为幼苗矮小,叶片小、薄、颜色淡,茎细,根小,新根发生少,花芽分化不正常,开花少,定植后易出现花打顶现象。

产生原因:1.温度太低;2.长期阴天;3.苗期水分供应不足;4.养分缺乏,生长控制过分。

预防技术:1.密切注意温室大棚的温度管理,晴天棚室通风的温度范围240C~280C,阴雨天可少开或不开放风口;2.育苗畦或营养钵在种子播前3~5天一定要浇足、浇透。3.一定要施足腐熟有机肥,使幼苗快速生长,形成壮苗;4.喷植物动力2003或0.5%尿素加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2、烧根

特征:根发育不良,根少,根颜色变淡褐或褐色。

产生原因:因育苗床上肥料过多或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浓度过高所致。

预防方法:1.育苗床施肥要适量,不可过多;2.苗床土和肥料要掺和均匀;3.使用有机肥时一定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追肥时一定不要超过每亩15-20公斤,且撒施均匀;5.如发生烧根,可适当浇水,缓解土壤浓度。

3、徒长

特征:黄瓜徒长是育苗期常发生的现象。表现为:幼苗纤细,节间长,叶片大,叶薄,色稍淡,叶柄和茎柔嫩,易折,根系发育不良,根条数少,根小。这类苗容易受病害侵染,抗冻、抗热性弱,花分化少,易开成化瓜。定植后成活率低。

发生原因:1.温度过高,放风不及时;2.光照不足,特别是阴雨天多或草苫晚揭早盖;3.夜温高;4.基肥或营养土氮肥过多;5.水分多;6.密度过大。

预防技术:1.每天放风温度达到320C时一定要放风;2.增加光照,对草苫要早揭晚盖或在棚中增加反光幕;3.当下午棚温达到240C时再关闭再关闭棚门窗,注意放脚风;4.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的配合,要稳氮、增磷、补钾,施微肥;5.浇水不可太多、太勤;6.扩大株距行距,要间苗和分苗,适当稀植,育苗时最好采取苗头钵单株育苗;7.喷洒50ppm的多效唑控制生长。

4、沤根

特征:根的颜色变褐色或黑色,严重的腐烂,地上部表现萎蔫,直至死亡。

产生大原因:1.浇水不当,浇水时浇水量太大;2.地温或气温过低,蒸发慢;3.通风不好;4.土壤粘重,质地差。

预防方法:1.适当浇水,苗床不干不浇;2.做好棚室的通风工作,特别是低温时期,应抓住一切晴暖天气通风;3.苗床土质差时可以按照适当比例掺匀沙壤土,或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物。

5、降落伞状叶

特征:新叶叶尖黄化,逐渐过度到叶片失绿黄化,慢慢发展为枯死,叶片中央部分凸起,周围下卷,严重时封顶。

产生原因:1.棚温散热不及时,闷热;2.新叶缺钙;3.植株发育不良。

预防技术:1.注意保持棚室的气体交换,以促进叶子的蒸腾作用;2.可以喷施一定时的钙肥;3.注意配方施肥,加强管理,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

6、老苗

特征: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抑制,颜色较壮苗深,幼茎粗壮迟迟不伸长,根系发育良好。

产生原因:1.使用化学激素处理幼苗时,使用浓度过高;2.地温过高。

预防技术:1.针对发现的情况,应用一定剂量的九二0(赤霉素)喷雾;2提高地上部生长的温度,使幼苗能正常生长。

7、风干(闪苗)

特征:叶子长时间的风吹而出现的萎蔫现象,,如果时间过长,叶片不能复原,变成绿色干枯。

产生原因:因棚室秧苗处于高温度的环境中,如突遇大风吹袭,蒸腾作用骤然加剧,破坏了植株体内的水分平衡。

预防技术:1.通风时一定要由小到大,不可操之过急;2.有大风时,注意将覆盖物被刮走。

8、日照萎蔫

特征:棚室蔬菜在弱光条件下突遇强光,出现叶片向上卷曲,发生萎蔫,如果时间较长,叶片呈绿色干死.

产生原因:棚室遇到一周以上的阴雨.雪天时,天突然转晴,如防止不及时,易发生日照萎蔫.

预防技术:如果长期的弱光照射,在突遇强光时,千万不可全部揭开覆盖物,要采取由小到大的办法揭开,逐渐适应强光,一般有4天以上的时间,即可全部揭开。

小编推荐

辣椒育苗期常见的六种生理病害


辣椒为双子叶植物纲茄目,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传入中国湘楚之地。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现将辣椒育苗期常见的六种生理病害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沤根

沤根非病理性病害,而是一种生理性灾害。几乎所有蔬菜幼苗均可受其害,瓜类早春苗床发生较重,尤以育苗技术粗放、气候不良的地方极易发生。

1、症状。发生沤根的幼苗,长时间不发新根,不定根少或完全没有,原有根皮发黄呈锈褐色,逐渐腐烂。沤根初期,幼苗叶片变薄,阳光照射后白天萎蔫,叶缘焦枯,逐渐整株枯死,病苗极易从土中拔起。

2、发生条件。沤根多发生在幼苗发育前期,陕西关中地区多在2--3月份,北方多在3--4月份发生。辣椒苗沤根的主要原因是苗床土壤湿度过高,或遇连阴雨雪天气,床温长时间低于12℃,光照不足,土壤过湿缺氧,妨碍根系正常发育,甚至超越根系耐受限度,使根系逐渐变褐死亡。

3、防治方法。防治沤根应从育苗管理抓起,宜选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段作苗床地,床土需增施有机肥兼配磷钾肥。出苗后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通风换气,可撒干细土或草木灰降低床内湿度,同时认真做好保温,可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夜间可加盖草帘。条件许可,可采用地热线、营养盘、营养钵、营养方等方式培育壮苗。

二、烧根

烧根系栽培技术不良而人为造成的生理性病害。

1、发生条件。烧根现象多发生在幼苗出土期和幼苗出土后的一段时间,多与床土肥料种类、性质、多少紧密相连,有时也与床土水分和播后覆土厚度有关。如苗床培养土中施肥过多,肥料浓度高则易产生生理干旱性烧根;若施入未腐熟有机肥,经灌水和覆膜,土温骤增,促使有机肥发酵,产生大量热量,使根际土温剧增,也易导致烧根;若施肥不匀,灌水不均以及畦面凸凹不平亦会出现局部烧根;若播后覆土太薄,种子发芽生根后床温高,表土干燥,也易形成烧根或烧芽。

2、预防方法。苗床应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氮肥使用不得过量,灰肥应适当少施。肥料施入床内后要同床土掺和均匀,整平畦面,使床土虚实一致,并灌足底水。播后覆土要适宜,消除土壤烧根因素。出苗后宜选择晴天中午及时浇清水,稀释土壤溶液,随后覆盖细土,封闭苗床,中午注意苗床遮阴,促使增生新根。

三、烧苗

烧苗是一种高温生理灾害,烧苗现象发生快、受害重,几小时之内可造成整床幼苗骤然死亡,损失惨重。

1、症状。烧苗之初,幼叶出现萎蔫,幼苗变软、弯曲,进而整株叶片萎蔫,幼茎下垂,随高温时间延长,根系受害,整株死亡。

2、发生条件。多发生在气温多变的育苗管理中期,因前期气温低,后期白天全揭膜,一般不易发生烧苗。高温是发生烧苗的主要条件,尤其是幼苗生长的中期,晴天中午若不及时揭膜,实施通风降温,温度会迅速上升,当床温高达40℃以上时,容易产生烧苗现象。烧苗还与苗床湿度有关。苗床湿度大烧苗轻,湿度小烧苗则重。

3、预防措施。经常注意天气预报,晴天要适时适量做好苗床通风管理,使床温白天保持在20--25℃。若刚发生烧苗,宜及时进行苗床遮阴,待高温过后床温降至适温可逐渐通风。并可适量从苗床一端闭膜浇水,夜间揭除遮荫物,次日再行正常通风。

四、闪苗

闪苗也是因苗床管理不善,尤其是通风不良造成幼苗生长环境突变而引起的一种生理失衡的病变,它发生于整个幼苗覆盖生长期,尤以缺乏育苗经验与技术之人最易发生此种现象。

1、症状。揭膜之后,幼苗很快发生萎蔫现象,继而叶缘上卷,叶片局部或全部变白干枯,但茎部尚好,严重时也会造成幼苗整株干枯死亡。因其闪苗现象是在揭膜后不久即发生的,好似闪即伤样,所以叫闪苗。

2、发生原因。当苗床内外温差较大,且床温超过30℃以上时,猛然大量通风,空气流动加速,引起叶片蒸发量剧增,失水过多,形成生理性干枯。同时因冷风入床内,幼苗在较高的温度下骤遇冷流,也会很快产生叶片萎蔫现象,进而干枯,亦称冷风闪苗或冷闪。

3、预防措施。注意及时通风,当床温上升到20℃时,要适时正确掌握通风量,一般随气温升高通风量由小渐大,通风口由少增多。通风量的大小应使苗床温度保持在幼苗生长适宜范围以内为准。并要准确选择通风口的方位,应使通风口在背风一面。

五、僵苗

僵苗又叫小老苗,是苗床土壤管理不良和苗床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一种生理障害。

1、症状。幼苗生长发育迟缓,苗株瘦弱,叶片黄小,茎杆细硬,并显紫色,虽然苗龄不大,但看似如同老苗一样,故称小老苗。

2、发生原因。苗床土壤施肥不足,肥力低下(尤其缺乏氮肥)、土壤干旱以及土壤质地粘重等不良栽培因素是形成僵苗的主要因素。另则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很差的土壤,如沙壤土育苗,更易形成小老苗。若育苗床上的拱棚低矮,也易形成小老苗。

3、防治方法。宜选择保水保肥力好的壤土作为育苗场地。配制床土时,既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料,也要施足幼苗发育所需的氮磷钾营养,尤其是氮素肥料尤为重要。并要灌足浇透底墒水,适时巧浇苗期水,使床内水分(土壤持水量)保持70%--80%左右。

六、徒长苗

徒长是苗期常见的生长发育失常现象。徒长苗缺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易遭受病菌侵染,同时延缓发育,使花芽分化及开花期后延,容易造成落蕾、落花及落果。定植大田后缓苗差,最终导致减产。

1、症状。幼苗茎秆细高、节间拉长、茎色黄绿、叶片质地松软、叶身变薄、色泽黄绿、根系细弱。

2、发生成因。晴天苗床通风不及时、床温偏高、湿度过大、播种密度和定苗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是形成徒长苗的主要因素。此外阴雨天过多、光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3、防治方法。依据幼苗各生育阶段特点及其温度因子,及时做好通风工作,尤以晴天中午更应注意。苗床湿度过大时,除加强通风排湿外,可在育苗初期向床内撒细干土;依苗龄变化,适时做好间苗定苗,以避免相互拥挤;光照不足时宜延长揭膜见光时间。如有徒长现象,可用200mg/kg矮壮素进行叶面喷雾,苗期喷施2次,可控制徒长,增加茎粗,并促根系发育。矮壮素喷雾宜早晚间进行,处理后可适当通风,禁止喷后1--2d内向苗床浇水。

花卉育苗生理病害及防治


花卉育苗生理病害及防治早春育苗,常常遇到冷暖气流交替,变化无常,加之有时在育苗管理上出现漏洞,而容易造成幼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其现象及预防措施如下:

一、冻害

冻害对早春花苗生长构成最大威胁。应经常注意气象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当寒流来临时,要生火加温或增加覆盖物,以保温防寒。另外要适当控制浇水,合理增施磷钾肥,多施有机肥,提高小苗的抗寒能力,使小苗免速冻害。

二、徒长

在播种时,要严格控制播种量,以免小苗生长拥挤,不利于通风透光。要及时间苗、移苗,扩大株行距。应尽量增加光照,防止过分遮阴,否则,易产生细弱、节间长的徒长苗。视花苗的长势,可适当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氯钾或100ppm-200ppm的多效唑,促使花苗生长健壮。

三、老化

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因蹲苗时间过长,而产生老化苗、僵苗。当小苗生长异常缓慢时,要改控苗为促苗,蹲苗时间长短应适度,要控温不控水,加强肥水管理,也可喷施10ppM-30ppM的赤霉素,刺激花苗生长。

四、沤根

造成沤根的原因主要是苗床湿度过大、温度过低引起的。在播种前,首先要选择透气性好、肥沃的腐植质或草炭土等作为基质。其次,要提高苗床温度,夜间要保持10至15℃.白天要保持在20至25℃,昼夜温差不能相差过大,否则,不利于幼苗根系正常生长。苗床干时,按需水情况浇水,防止浇过头水。要及时松土,通风排湿,促进水分蒸发,可防止沤根苗的发生。

五、萎蔫

阴雨连绵的低温天气突然转晴升温后,全部揭苫容易造成小苗萎蔫。当揭苫发现花苗萎蔫时,千万不要对萎蔫苗浇水,要立即盖苫,应分批揭除苫物,逐渐增加光照,待幼苗全部恢复正常生长后再揭苫。

六、药害

由于施药量过大,浓度过高或苗床上过干而导致小苗受药害。要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农药。用药前苗床土要保持湿润。发生药害时,要及时喷水清洗或喷洒缓解药物。如对于乐果药害,可喷0.2%硼砂或硼酸溶液。对于多效喷药害,喷0.05%赤霉素。对于退菌特药害,喷0.2%硫酸锌溶液。对于硫酸铜药害可喷0.5%生石灰水解除。

七、高温

小苗节间长,茎细弱,移苗不易成活。这是由于生长在高温多湿的环境里,缺少通风所致。要做到腿勤、眼勤,时时观察棚内温度、相对湿度等情况,做好通风锻炼。一般正常情况下,每天应通风。晴天的上午可打开天窗放风排湿,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开窗越大越好。要注意防止落地风,避免闪苗、死苗。

西瓜苗期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防治


西瓜在苗期可能会出现以下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危害,现将西瓜苗期常见6种生理病害的防治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僵苗

幼苗生长量少,展叶慢,新生叶叶色灰绿,叶片增厚,皱缩,组织僵硬;子叶和真叶变黄,地下部根发黄,甚至褐变,新生白根少。僵苗有别于由叶面肥和农药使用不当所产生的生长点停止生长,叶形变小,叶缘反卷,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的症状。西瓜苗一旦发生僵苗,恢复得很慢,会延误有利的生长季节,严重影响产量和效益。僵苗是西瓜苗期主要的生理障碍。

发生原因:

①苗床气温低,特别是土壤温度低,不能满足西瓜根系的基本温度要求。②育苗床土质黏重,土壤含水量高,在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根区条件下发根困难,根的吸收能力差,定植后连续阴雨,僵苗发生尤其严重。③营养土配制不当。苗床或种植穴施用未经腐熟或未充分掺匀的有机肥而引起烧根或施用化肥过多,或化肥施于根部较近,土壤溶液浓度较高而伤根。④幼苗素质差。定植时苗龄过长,定植过程中根系损伤过多,或整地、定植时操作粗糙,根部架空、根与土壤没有紧密接触,影响发根。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

防止措施:

①选择疏松、通气性良好的田园土或水稻田土作营养土,尽量不用土质黏重的河泥。②改善育苗环境,采用地热线或地膜覆盖育苗,提高地温,培育生长正常,根系发育好,苗龄适中,(自根苗30~35天,嫁接苗40~45天)。③苗床施用腐熟的有机肥,远离根部轻施复合肥,或喷施叶面肥,防止伤根。④适时适量浇水,以免降低苗床温度和地温,不利根系生长。⑤定植时采用高畦深沟,加强排水,适当增施穴肥(腐熟有机肥或化肥),促进根系生长。⑥移栽前注意炼苗。⑦适时定植,防止定植后遭受低温的影响,选择冷尾暖头晴天定植。⑧防止蚂蚁和其它地下害虫。

2、徒长苗

西瓜苗生长过于旺盛,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质较薄,组织柔嫩。

发生原因:

西瓜苗床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土壤和空气湿度高,嫁接西瓜育苗过程中,砧木、接穗在温、光、气控制不当时易出现徒长苗。徒长苗对低温适应性差,容易发生冻害。

防止措施:

合理调节光、温、湿。苗床温度采取分段管理,适时通风、降湿,增加光照,避免温度过高。降低夜温,加大昼夜温差。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适当降低温度和湿度。

3、细弱苗

西瓜幼苗的子叶小、色淡,真叶小、皱缩,茎细。

发生原因:

①育苗条件差,根系发育不良。②缺肥。

防止措施:

①改善育苗条件,采用营养钵加温措施育苗。②苗床土或营养土拌入适量速效肥,每立方米土中加入三元复合肥250克、过磷酸钙250克。③及时增施叶面肥,用高磷高钾清液肥料或0.2%尿素喷施叶面。

4、沤根

主要发生在育苗、直播西瓜幼苗根部或茎部,是西瓜育苗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部变褐后腐烂,子叶和新叶变薄,呈黄褐色或乳黄色,叶缘焦枯,地上部萎蔫。焦枯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病苗容易拔起,没有根毛,主根和须根变褐腐烂。

防止措施:

①采取快速育苗,如采用地热线、营养钵等设施育苗。②苗床应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播种前苗床应充分翻晒、施足基肥。③用药剂处理床土或营养土。④播种前用55℃温水泡种子15分钟,浸种后催芽播种。⑤加强苗床管理,苗床温度应控制在20~30℃,地温保持16℃以上,并做好苗床保温,防止冷风吹入。注意通风换气,实行小水勤浇,防止苗床湿度过大。

5、叶片白化

在第一片真叶出现时,子叶和幼嫩真叶边缘失绿、白化,造成幼苗生长停滞。轻者可恢复生长,重者子叶和真叶干枯,只保留生长点,导致缓苗期长甚至僵苗,严重时子叶、真叶、生长点全部受冻致死。

发生原因:

幼苗受冻,苗期通风不当,床温急剧降低所致。

防止措施:

适时播种,改进苗床的保温措施,保证床温白天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出苗期早晨不通风过早,通风量应逐渐加大,避免苗床温度骤变而伤苗。

6、封顶

西瓜幼苗生长点退化,不能正常抽生新叶,只有两片子叶,有的虽能形成1~2真叶,但叶片萎缩,没有生长点。

发生原因:

①陈种子生活力低。②低温,幼苗生长点附有水珠造成。

防止措施:

①选用发芽势强的种子。②加强苗床温度管理,及时通风,降低温度。

大棚黄瓜缺素症状识别及防治


大棚设施栽培黄瓜,生长周期长,收获量大,中后期容易发生因土壤缺素引起的生理病害,如果不及时对症防治将严重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

1主要症状

1.1缺氮茎蔓细弱,叶片小,从下向上逐渐变黄,生长发育缓慢;叶脉间黄化,叶脉突出,随后扩展至全叶叶脉突出黄化,结瓜少、膨大慢。

1.2缺磷苗期叶片小、硬化呈浓绿色,结瓜期叶色浓绿,下位叶枯死或提前脱落,易形成僵瓜,品质差,成熟晚。

1.3缺钾苗期叶缘开始黄化,随后扩展到叶脉间;结瓜期瓜条短、发育不良,下位叶片叶脉间黄化,叶缘枯死,随后向上位叶发展,叶片向外侧卷曲,叶色深绿。

1.4缺钙节间较短,紧挨生长点的几个叶片小,卷缩呈降落伞状或蘑菇状,叶脉间黄化,叶缘枯死。

1.5缺镁结瓜盛期(长至16片真叶以后),叶脉间产生褐色小斑点,下部叶片叶脉间失绿、黄化,严重时病叶黄枯;生育后期叶缘上卷,叶片呈黄白色,直至枯死。

2防治对策在施足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根据黄瓜对氮、磷、钾、钙、镁五大营养元素的需求,配方施用化学肥料;当发现黄瓜植株缺素时要及时对症补给。

2.1缺氮结合浇水冲施硝态氮或尿素,也可叶面喷施0.3~0.5%尿素液。

2.2缺磷结合浇水冲施磷酸二铵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2~3次。

2.3缺钾从第一次采收商品瓜开始,每亩冲施硫酸钾5~8公斤,10~15天追施一次;在持续结瓜中后期,应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

2.4缺钙用0.2%氯化钙液均匀喷于黄瓜叶片正反两面,10~15天喷一次,连喷3~4次。

2.5缺镁用0.5~0.8%硫酸镁液喷于叶片背面,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大棚黄瓜病害防治


一、霜霉病

症状:由于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病害。在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病,幼苗发病后,子叶出现不规则的黄化现象,真叶期发病多半在叶缘或叶的局部出现水浸状小斑,很快由黄绿色变成黄色大斑。在潮湿条件下,叶背部产生黑色霉层。病重时,叶子干枯。

发病原因: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大。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以控水为中心,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3、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的百菌清600倍液、65%的代森锌500倍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烟熏,每亩用量250克。

二、白粉病

症状:由于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病害。此病俗称白毛,从幼苗至生长全期都发生,发生的部位为叶片、叶柄和茎部。发病时最先在叶片表面出现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并相互连成不规则的大粉斑,病重时叶背面也布满白粉。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和高温干旱环境条件交替出现。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加强中耕管理,培育壮苗,增施磷钾肥,适时适量用水,合理密植。3、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4、用15%的粉锈灵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的硫磺悬浮剂200300倍液防治。

三、疫病

症状:由于真菌感染而引起的病害。各个阶段和植株的各个部位都可能感染受害。病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缢缩、患部以上各器官随着萎蔫枯死。果实受害后软腐,并出现白霜,伴随腥臭味。

发病条件:1、借风雨传播蔓延,雨多、雨早,发病也早。2、土粘,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3、施用末腐熟的农家肥。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排水良好的地块,忌大水漫灌,施用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2、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75%的百菌清600倍液,64%的杀毒矾500倍液;可用25%瑞毒霉和54%福美双可湿粉剂按1:1的比例混配500倍液灌根,每株用药0.250.5千克。

四、细菌性角斑病

症状: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病害。叶片和果实均可受害,子叶受害后呈水浸状近圆形凹斑,渐变为黄褐色,真叶感病后呈淡绿色水浸状斑点,后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黄斑,潮湿时病斑周围一圈呈水浸状,并产生菌脓。干时病斑枯裂穿孔。

发生原因:1、种子、风雨、灌溉、昆虫和农具均可成为传播病害的媒介。2、低温高湿或潮湿多雨是发病的主要条件。

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2、种子用5055℃温汤浸种20分钟,用硫酸链霉素300万单位浸种2小时;或农用链霉素200PPM浸种30分钟。3、及时清除病叶残株,控制浇水,通风排湿有利于减轻病害。4、用25%瑞毒霉600800倍;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新植霉素150200PPM喷雾防治。

番茄果常见生理病害防治


番茄果实的生理病害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一旦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生理病害停止发展,有时还可恢复正常。生理病害的原因很多,如温度不适、光照不足或过强、水分失调、营养失调以及药害、肥害等栽培管理不当因素。

一、绿背果

1.症状:果实变红后,在果实肩部或果蒂附近残留绿色区或斑块,始终不变红,果实红绿相间,绿色区果肉较硬,果实味酸,口感差。

2.发病原因:偏施氮肥,番茄植株长势过旺的情况下发生,尤其在氮肥多、钾肥少、缺硼、土壤干燥时,发病最为严重。

3.防治方法:果实膨大期,及时补钾,喷施含钾和硼的复合微肥。

二、茶色果

1.症状:果实成熟后变红,但红中显露出褐色而使果实呈茶褐色,果实表面发污,光泽度差,商品性明显降低。

2.发病原因:低温、弱光是产生茶色果的根本原因,果实成熟期温度低于24℃,叶绿素就会增多,并延迟番茄红素形成,导致茶色果的出现;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钾、硼缺乏,在连作、土壤盐演化的温室,若再过量施肥,都容易引起茶色果。

3.防治方法:进行果实催熟处理,避免忽干、忽湿或过干、过湿。或过量施用氮肥,避免营养生长过旺。

三、脐腐果

1.症状:在果实乒乓球至鸡蛋大小的幼果期发病,开始果实顶部(脐部)最初呈水浸状暗绿色或深灰色,很快变为暗黑色,果肉失水,顶部呈扁平或凹陷状,病斑有时有同心轮纹,果皮和果肉柔韧,一般不腐烂,空气潮湿时病果腐烂。

2.发病原因:直接原因是缺钙造成的。缺钙的原因:一是水分供应失调,干旱条件下供水不足,或忽干忽湿,使番茄根系吸水受阻、根系活力下降,钙的吸收被抑制;二是过量使用氮素及钾肥时,钙的吸收被抑制;三是高温干燥使钙的吸收及其在植株体内的移动受阻;四是生长调节剂处理过的果实易发生脐腐病。

3.防治方法:一是避免氮钾肥过多的同时又一次性施入大量的速效性肥料;二是防止土壤干燥,增加灌水量;三是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一次0.1%~0.3%的氯化钙水溶液,也可连续喷施绿芬威3号等钙肥。

四、日灼果

1.症状:果实被灼部位呈大块褪绿白斑,表面有光泽呈透明革质状,凹陷。后期病部变黄,表面有时出现皱纹,干缩变硬,果肉坏死,变成褐色块状。

2.发病原因:果实受阳光直射部分温度过高而被灼伤。

3.防治方法:合理密植;适度整枝打杈;在选留花序和整枝绑蔓时,要把花序安排在支架的内侧,靠自身的叶片遮光;打顶尖时在最后一个果穗的上面要留2片叶,为果穗遮光;及时通风、降低室温;遮阳网覆盖,避免强光。

早春大棚黄瓜产生苦昧的原因及防治


早春大棚黄瓜经常出现苦味,严重时无法食用,直接影响其商品价值,导致效益锐减。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供参考。

发生原因种植过早,温度低

北方地区早春大棚黄瓜(冬春茬黄瓜)种植期一般在3月下旬,有的农户为了卖个好价钱,往往在低温逆境条件下抢早栽培(如3月20日左右)。此时棚内夜间温度只有8℃左右,如此会造成黄瓜生理代谢失调,黄瓜体内的葫芦素和甙化物(糖甙)不能及时代谢转化成糖分,滞留于瓜条体内,而葫芦素和甙化物都是苦味素,从而造成瓜味变苦。

长时间干旱缺水

大棚黄瓜从定植到根瓜采收,一般需要25~30天。在根瓜采收之前,往往都采取控水蹲秧促根措施,使根系向下扎。如控水时间过长,达20天甚至1个月,也会造成瓜味变苦。原因在于苦味素易在干燥条件下生成。底肥施用量过多

底肥施用量过多,土壤含肥浓度过大时,水分吸收会很困难,造成黄瓜生理干旱,也易形成苦味瓜。特别是氮肥突然过量很易出现苦味,弱枝上易出现苦味瓜。

防治措施

适时定植

北方地区最好3月底定植,此时温度已较高,定植以后的温度条件基本能够满足大棚黄瓜生长的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黄瓜大棚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3~15℃。

搞好水分管理

定植后,控水控秧要适当,控水期以15天左右为宜。

合理施肥

避免氮肥施用过量,或鳞、钾不足。底肥施用量不宜过多,黄瓜生长期适时追肥。

保持膜面清洁或使用无滴膜,以增强光照。

可能的话选择种植无苦味的品种

苦味具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多。

适时采收。

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秋延后栽培是大棚黄瓜生产的一项重要模式,在旬阳县一般8月中旬播种育苗,因前期温度较高,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现结合旬阳县实际,将大棚黄瓜在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作以简单介绍。

1苗期病害

1.1猝倒病又名绵腐病,幼苗出土后不久基部呈水浸状,随之变褐缢缩,病苗猝然倒伏。苗床潮湿时,可见白色絮状物。常以病苗为中心向四周迅速发展,造成成片苗子倒伏死亡。

1.2立枯病又叫死苗,稍大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褐色斑,逐渐凹陷,扩展一周造成病部收缩、干枯。病苗初呈萎蔫状,随之逐渐站立枯死。湿度较大时,病部有蛛丝状褐色霉状物。

1.3沤根属于生理性病害,幼苗根部不发新根,根皮呈锈褐色,一捋则皮层脱落,后逐渐腐朽。病苗萎蔫,重者枯死。在发病过程中,病苗易从土中拔起。

1.4防治方法

1.4.1播前进行种子、苗床及床土消毒。

1.4.2加强苗期管理控制好温湿度及光照,培育壮苗。发病后立即确诊,拔除病苗,局部施药,以防病害蔓延。

1.4.3药剂防治苗床湿度大时,可用65%代森锰锌或75%百菌清拌干细土撒于病苗局部,每平方米用药8~9克。苗床湿度小时,可采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或70%敌克松800~1000倍液浇病苗根部。

2霜霉病

2.1该病主要为害成熟瓜叶,发病初期在瓜株基部或中下部叶片出现水渍状褪绿色小圆点,逐渐扩大后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黄褐色斑块。潮湿时,叶背病部长出紫灰色霜霉。在适宜条件下,病斑迅速连成一片,使全叶变褐枯干,病势由下向上蔓延,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

2.2防治方法

2.2.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如津春2号、津优2号、长春密刺等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的丰产品种。

2.2.2雨后排水适当减少灌水,加强通风,控制湿度。

2.2.3盛花期及时追肥、灌水叶面喷施0.5%糖尿液(即白糖、尿素各0.5公斤,加水100公斤)。

2.2.4药剂防治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25%甲霜灵600~800倍液,进行交替轮换使用,每7~10天一次。扣大棚后可用一熏灵(20%速克灵、百菌清烟剂),每亩300~350克薰烟。

3白粉病

3.1发病叶片正、背面散生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展呈白色圆形粉斑,重时白色粉斑互相连成一片,以至整个叶面布满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重病则叶片枯死。

3.2防治方法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发病初期可用25%粉锈宁1500倍液喷施防治。

4细菌性角斑病

4.1叶片病斑角状,初时褪绿水浸状,逐渐变淡黄褐色,边缘常有油浸状晕区。潮湿时病背面溢出乳白色菌脓粘液,干后呈一层白膜或白色粉末,病斑易边缘开裂或穿孔脱落。

4.2防治方法

4.2.1种子要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后水洗,或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

4.2.2无病土育苗,定植地与非瓜类作物2年轮作。

4.2.3控制湿度,轻灌水,叶面无水膜后进行农事操作。

4.2.4初发病时摘除病叶后及时喷施72%农用链霉素200ppm。

5常见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黄守瓜等,发现后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亩用15~20毫升、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65%蚜螨虫威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防治。

冬瓜育苗期沤根的防治方法


沤根是育苗期常见病害,主要为害幼苗根部或根茎部。发生沤根时,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现将冬瓜沤根防治技巧介绍如下。

发病病因

主要是地温低于12℃,且持续时间较长,再加上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气,苗床温度和地温过低,瓜苗出现萎蔫,萎蔫持续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沤根。

发病症状

沤根后地上部子叶或真叶呈黄绿色或乳黄色,叶缘开始枯焦,严重的整叶皱缩枯焦,生长极为缓慢。在子叶期出现沤根,子叶即枯焦;在某片真叶期发生沤根,这片真叶就会枯焦,因此从地上部瓜苗表现可以判断发生沤根的时间及原因。长期处于5~6℃低温,尤其是夜间的低温,致生长点停止生长,老叶边缘逐渐变褐,致瓜苗干枯而死。

防治方法

(1)选用耐病的广优1号、大青皮、车轴皮等优良冬瓜品种和耐寒的菠萝种、耐雨水的冠星2号等节瓜品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

(3)畦面要平,严防大水漫灌。

(4)加强育苗期的地温管理,避免苗床地温过低或过湿,正确掌握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大小。

(5)采用电热线育苗,控制苗床温度在16℃左右,一般不宜低于12℃,使幼苗茁壮生长。

(6)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7)必要时可喷增根剂。

(8)发生沤根后及时喷洒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可促进根系生长,隔5~7天1次,共喷2~3次。

大棚黄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随着大棚黄瓜面积的逐年增大,病害成为影响黄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障碍,常见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等。现将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黄瓜霜霉病

1.发病症状。黄瓜霜霉病症状表现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大量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成连片,致使叶缘卷缩干枯。霜霉病的发生发展,在适温范围内,湿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孢子囊在叶面上有水滴或水的状况下,2~3小时即可完成侵染过程。

2.主要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常用药剂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800倍液等药剂,每隔7~10天喷药1次。喷药一定要正反叶面都喷到;特别是叶背面;一定要喷匀、喷透。农业防治:(1)变温管理:早上拉开草苫后,放风排湿0.5小时,然后紧闭棚室,将棚温迅速提高到28℃以上。温度上升到30℃时开始放小风,上午将温度控制在28~32℃,午后如果棚温继续升高,可加大放风量,将温度降到20~25℃。

入夜后,前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8~20℃,后半夜将温度控制在14℃以下,同时适时浇水。(2)高温闷棚:进入4月后,如果发现病株,可选晴天上午密闭棚室,将温度升到45℃并保持2小时,以杀灭棚内的病菌。为了防止霜霉病的发生,每星期可闷棚1次,闷棚后适当放风,放风量先小后大。同时大棚尽量选用无滴膜。还应该适当的增加营养,培育壮苗等措施。

二、灰霉病

1.状及发病条件。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花、瓜条、叶片、茎蔓,多从花上开始侵染。受害后,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浸状、退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以后花瓣枯萎脱落。被害轻者生长停滞,烂去瓜头,重者全瓜腐烂。烂瓜、烂花落在茎叶上会致茎叶发病。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后变为灰褐色,病斑中间生有灰褐色霉层。叶片上常见由被害花落在叶上形成直径20~25毫米的大型枯斑,有时有明显轮纹。茎上发病后易造成腐烂,瓜蔓折断、植株枯死,受害部位可见灰褐色霉状物。

2.主要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用6.5%万霉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量1千克。或用28%灰霉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6~7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每667平方米用药液60千克左右。农业防治:同黄瓜霜霉病,注意棚内的温湿度情况,同时加强其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后及时摘除病花、病瓜、病叶,带出棚外埋掉。

三、白粉病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司选用的药剂有: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用以上药剂交替喷雾,每隔7~10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2~3次。

四、枯萎病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药,可选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立枯净800倍液),灌根,每株灌250毫升,每7天灌1次,连灌3次。

其他防治措施:还可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处理、合理轮作、嫁接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和清洁田园等措施来减少黄瓜枯萎病的发生。

四、炭疽病

防治:70%乙锰4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白菌清500倍液喷洒叶片即可,喷西时一定注意叶片正反两面都要喷西。

春露地黄瓜生理性萎蔫的发生与防治


春露地黄瓜栽培生产中,开花结果期至结果盛期(7月底-8月底)常会出现一种类似于黄瓜枯萎病的病症,发病初期病株叶片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反复数日后,全株萎蔫枯死,但在病势急剧发展时,则叶片突然由下而上全部萎蔫。此症状尤以结瓜盛期时严重。但与黄瓜枯萎病相区别的一点是横切病茎,不见维管束呈褐色。由此可认定,此症状为黄瓜生理性萎蔫。

一、发生原因

1、黄瓜营养生长阶段,肥水管理过勤,造成土壤氮素浓度过高,土壤湿润,导致黄瓜地上部分(茎叶)与地下部分(根系)生长不协调。茎叶由于条件适宜,消耗了大量的光合产物,从而光合产物输入根系量少,根系生长受阻。黄瓜结果后,大部分的光合产物均向果实运输,根系处于饥饿的状态,而此时植株生长量大,蒸腾作用强,易引起萎蔫。

春露地黄瓜生理性萎蔫的发生与防治

2、灌水时间不当。黄瓜结果后,需水量大。高温时灌水,土壤温度急剧降低,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根系受伤,吸收水分及矿质元素能力下降。而茎叶处于大气中,蒸腾作用强。叶片散失水分多而根系吸收水分少,易引发急性萎蔫。

3、根系缺氧所至。黄瓜结果后,生长旺盛,正常的生理活动需要根系吸收大量的水分及矿质元素,但栽培垄及操作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沉实及人为践踏,土壤由松变紧,土壤孔隙数量减少,导致土壤通气状况变差,根系缺氧,根毛大量减少,影响根的吸收作用,也会导致萎蔫。

二、防治方法

黄瓜生理性萎蔫总的防治方法是通过优化农作措施,改善根系生长条件,保根,护根,促进根系发育。

⑴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精耕细作,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和孔隙状况,改善土壤透气性。⑵灌水时间应在傍晚凉爽时,避开高温。⑶定植至根瓜坐牢,控制灌水并中耕2-3次,深度应先深后浅,增强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生长,结果后也应进行多次浅中耕。

防治烟草育苗期病虫害方法


烟叶在冬季育苗时,常因环境不适宜而导致病害大发生,如病害防治不到位,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笔者根据实践经验,介绍几种预防措施。

一、床土消毒

床土应选择高山壤土,忌用菜园土。与之混配的有机肥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处理,充分腐熟。床土配好后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福尔马林消毒。按1公斤福尔马林对水100公斤喷洒在1立方米的床土上,然后将土堆好,用塑料膜盖严密闭4-5天后揭去薄膜,耙松放气,让药充分发挥,两周后就可使用;二是药土拌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10克与10-15公斤的细床土拌匀,将2/3的药土撒在床面上,播种后用另外的1/3作盖土。

二、苗床管理

要掌握适宜的种植密度,防止过密造成秧苗拥挤。注意保温、防冻,防止苗床温度过低。播种前要浇透底墒水,出苗后控制苗床的湿度,防止浇水过多、过勤。湿度过大时可撒草木灰或干土降湿。在保证苗床温度的情况下适当早揭晚盖草苫,以延长光照时间。经常通风换气,降低空气湿度。

三、药剂防治

当发现病苗时要及时拔除,并喷药杀菌,防止病害的蔓延。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可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防治根腐病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8天喷一次,连喷2-3次。注意喷药后及时通风换气,避免增加苗床的湿度。

《大棚黄瓜育苗期常见生理障碍及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绿化植物及其生理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