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树叶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桂花树叶斑病如何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桂花叶斑病是桂花叶片上各种斑点病的总称,如褐斑病、枯斑病、炭疽病等,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植株生长势、影响观赏价值,同时降低桂花产量,造成经济损失。

桂花褐斑病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黄斑,逐渐扩展为近圆形病斑,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形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黄褐色至灰褐色,外围有一黄色晕圈,直径2~10mm。病部后期着生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桂花褐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丛梗孢目、尾孢属。子座褐色,近圆形;分生孢子梗成束着生其上,淡橄榄色,无分枝,少有横隔;分生孢子倒棒形,近无色至淡橄榄色,直或微弯曲,大小15~582.8~3.7m。病害在4~10月均有发生,老叶比嫩叶发病严重。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为翌年初侵染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和水滴传到健康叶片上,引起侵染。

桂花枯斑病症状

病菌多从叶尖、叶缘侵入,初为淡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的大型病斑,严重时几个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枯斑,使全叶干枯达1/3~1/2。病斑灰褐色至红褐色,边缘为鲜明的红褐色,有时卷曲脆裂。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桂花枯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有孔口,直径100~150m;分生孢子长圆形至近梭形,无色、单胞,大小6.0~9.51.8~2.5m。病菌发育温度10~33℃,最适为27℃。病害多发生在7~11月,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在高温和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及植株长势衰弱时,发病严重。

桂花炭疽病症状

受害叶片初期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步扩大形成圆形、半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后期病部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潮湿时病部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团。桂花炭疽病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腔孢菌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分生孢子盘褐色或黑色,直径100~300m,盘上长有数根刚毛;分生孢子梗圆筒形,大小12~214~51m;分生孢子圆筒形,生于叶片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大小11~184~6m。病害4~6月发生较严重,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盆栽的桂花应及时摘除病叶,秋季彻底清扫病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重病区的苗木出圃时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消毒。

2.园林技术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和钾肥,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控制病害的发生。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褐斑病可用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苯来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40%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喷雾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3次,效果较好。

扩展阅读

燕麦叶斑病如何防治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病斑呈水浸状,灰绿色,大小1~2×0.5~1.2(mm),后渐变为浅褐色至红褐色,边缘紫色。病斑四周有一圈较宽的黄色晕圈,后期病斑继续扩展达7~25×2~4(mm)系不规则形条斑。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从叶尖向下干枯。在中国南方燕麦区,该病常与锈病混合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大。

形态特征

分生孢子梗1~4根,单生或丛生,具3~8个隔膜,大小65~210×8~12(μm);分生孢子圆柱状,两端圆,浅黄褐色,具3~9个横隔膜,脐明显内凹,大小65~130×15~20(μm)。子囊座烧瓶状,埋生在表皮下,外壁常附生分生孢子梗。子囊棍棒状,大小250~400×35~45(μm),内含2~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卵圆形,具3~6个横隔膜,1~4个纵隔膜,浅黄褐色,大小45~70×15~25(μm))。

传播途径

云南、贵州一带病菌以孢子囊、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上或病种子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从幼嫩组织侵入,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发病条件

土温低、湿度高,苗期易发病,生长期天气潮湿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1次或2次。

桂花树缺铁病的病害防治


桂花树缺铁病症状:铁是一种微量元素。桂花缺铁时,首先影响叶绿素的形成,特别是幼叶的叶脉之间的部位容易表现失绿现象。轻度缺铁时,叶脉附近保持绿色,而离叶脉较远处的部位开始泛黄。严重时,幼叶和老叶都变为黄白公,有的老叶还可以出现黄褐色的坏死斑点,并常被一些弱寄生菌所侵害,造成早期落叶。凡是患缺铁病的桂花,一般都不能开花。

桂花树缺铁病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主要是使用药剂来改善土壤的性质。

在新梢生长期,每月向叶面喷洒1次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此法见效很快.喷后2-3天,黄叶即可转绿,但有时效果不能持久。有些公园将0.1的硫酸亚铁溶液装在盐水瓶中,倒置在树干上,通过插入树皮中的注射针裁定行缓慢的滴灌(与医生使用吊滴盐水的方法相同),效果较好,但手续较麻烦。如将络合尿素铁或硫酸亚铁与酸性的有机肥料混合施用,方法简便,在碱性不重的土壤中容易见效。

最新的技术是在土壤中施用稳定性较高的蟹合铁Fe-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铁),每株用20-40克,收效快,而且持久。另外,也可以用0.1%浓度的蟹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射,叶色恢复更快,但不可过量,以免产生药害。改良土壤,在春季干旱时,注意灌水压碱,.低洼地要及时排除盐水,以减少土壤含盐量。增施有机肥料,树下间作绿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改良土壤结构及理化性质,对防治和减轻本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比理想的缺铁矫正措施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或者进行主干靠接或根接,以改换砧木品种。

玉米叶斑病应该如何防治


玉米叶斑病病症:

玉米叶斑病,目前国内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以东北、华北北部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者减产50%左右。大斑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很少发生,后期逐渐加重,发病叶片上形成梭形大斑,病斑黄褐色或青灰色,中部色浅,边缘色深,长5-10厘米、宽1.2-1.5厘米,严重时几个病斑互相连接,叶片提早枯死。

玉米小斑病,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发生较重,一般减产20%左右,严重时减产70%左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后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偶而也危害叶鞘、包叶和子粒。病斑小,表现为3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病斑为椭圆形,中央黄褐色、边缘紫色或深褐色,空气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灰褐色稀疏霉层,后病叶变黄枯死。

第二种类型,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较大,中央灰褐色或浅黄色,一般无明显边缘,后期稍显轮纹,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叶片病斑数量多时,很快萎蔫枯死。

第三种类型,叶片上形成黄褐色坏死小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表面霉层极少,叶鞘和包叶病斑较大,呈纺锤形,表面密生灰黑色霉层。果穗受害生灰黑色霉层,严重时果穗腐烂。

防治方法:

A、选用抗病品种,注意与其他作物轮作,轮作面积越大越好。

B、播种时每20公斤种子,用25克“天达2116”(浸拌种型)+5克96%天达恶霉灵,兑水0.75公斤拌种,阴干后播种。

C、注意增施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锌肥和生物菌肥,追施足量氮肥,保障玉米植株健壮,提高抗病性能。

D、玉米3--4叶时喷洒800倍“壮苗灵”+6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7-10叶时,喷洒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600倍70%代森锰锌、或800倍“粮宝”+800倍72%杜邦克露药液,每7天1次,连续喷洒2-3次,可有效地防治大小叶斑病。喷药时加入1000倍3%蚜虱速克或1500倍啶虫脒可以兼防蚜虫、飞虱、瑞典蝇等害虫发生,并能防治玉米纹枯病、粗缩病等病害,增产玉米15%左右。

桂花树如何种植 桂花树种植注意事项


桂花树如何种植?桂花树种植注意事项?桂花树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植物,一到八月份桂花树就会散发出香味,给人迷人陶醉的感觉,因此一些家庭会在自家院子和花园种植桂花树,既可以美化点缀设计装饰,也能给生活带来自然的气息,那么桂花树要怎样种植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桂花树如何种植:

1、桂花树终年常绿,并且枝繁叶茂,它开花的季节在秋季,可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称。它在园林中应用很多,常作园景树,有孤植的,同时也有对植的。桂花树经过不断的人工培育,现在大致有丹桂,金桂,银桂和四季桂这几种桂花树,丹桂,金桂和银桂都是秋季开花又可以统称为八月桂。

2、桂花树的养护技术是在夏季,新种的桂花树要浇透水,在在9月中旬开花期,应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应以薄肥勤施为原则,以速效氮肥为主,合理修剪,加强光合作用,减少病虫害。

3、盆栽桂花浇水时将就的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夏季气温高,浇水量要大。温度在25度以上,每天下午浇水一次。在桂花开花时保持土壤和空气湿润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对叶面多喷水,用来增加空气相对湿度。

桂花树种植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择微酸性土壤;同时浇水要适时,要掌握“二少一多”的原则;巧施追肥,春季每隔10天施一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饼肥水,7月份后施以稀薄的腐熟鸡鸭粪水或鱼杂水,9月初施一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适当修剪。

桂花壳二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桂花树为常绿阔叶乔木植物,风姿飘逸,碧枝绿叶,四季常青,枝干较细,飘香怡人。现将桂花壳二孢叶斑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桂花树叶片,近叶缘处生圆形病斑,直径5~6mm,四周围以红褐色线,中央灰白色至灰褐色,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安徽6~10月发生。

2、病原

AscochytaeriobotryaeVogl.称枇杷壳二孢,属牛知菌类真菌。分生孢子器生在叶片表皮下,后外露,黑色,球形,直径90~120m。分生孢子长椭圆形,略弯,具1个隔膜,分隔处略缢缩,五色,后期略带黄色,大小8~11.53~8.5(m),除为害桂花外,还为害枇杷等。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叶上或随病落叶进入土壤中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气温15~20℃及多雨潮湿或湿气滞留易发病。

4、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及时清除病落叶;集中烧毁。雨后及时排水,严防湿气滞留。

(2)发病地区冬春季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0.3~1波美度石硫合剂,树上与地面喷施相结合。

(3)发病初期喷洒75%达科宁可湿;陛粉剂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杀菌王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

桂花树干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桂花树干腐病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因注意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

1、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

2、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

3、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4、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如何防治香蕉黑条叶斑病


斐济假尾孢拉丁学名:Pseudocercosporafijiensis(Morelet)Deighton、CercosporafijiensisMorelet.属真菌界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假尾孢属,斐济假尾孢。无子座,分生孢子梗3~5根簇生,无色,短,直立或弯曲,产孢细胞合轴生,顶端孢痕小,直径1~1.5(m)。分生孢子倒棒形,无色,3~6个隔膜,顶端稍尖,基部脐点凹入,孢子大小2.5~4.23~3.5(m),少数隔膜6~8个,长60~70(m)。有性态为MycosphaerellafijensisMorelet称斐济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深褐色,球形,具乳突状孔口。子囊倒棒状,无侧丝,大小28.0~34.56.5~8.0(m),内含子囊孢子8个,双列。子囊孢子浅色,梭形或棍棒状,双胞,隔膜处溢缩,大小14~204~6(m)。

香蕉黑条叶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初在叶脉间生细小褪绿斑点,后扩展成狭窄的、锈褐色条斑或梭斑,两侧被叶脉限制,外围具黄色晕圈。随着病情扩展,条纹颜色变成暗褐色、褐色或黑色,病斑扩大呈纺锤形或椭圆形,形成具有特征性的黑色条纹。病斑背面生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子实体。高湿条件下,病斑边缘组织呈水浸状,中央很快衰败或崩解,以后,病部变干、浅灰色,具明显的深褐色或黑色界线,周围组织变黄。发生多时,病斑融合、大片叶组织坏死,重者整叶干枯、死亡,下垂倒挂在茎上。近年该病在华南香蕉栽培区为害日趋严重,应引起生产上的重视。

香蕉黑条叶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在田间病株和病残叶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因本菌的分生孢子数量较少,所以子囊孢子在侵染中至关重要。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嫩叶易受侵染,老叶一般不受害。抗黄条叶斑病的大蕉品种对该菌却感病。

香蕉黑条叶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病球茎和病吸芽带菌传入。

(2)割除病残叶,减少侵染源。

(3)于发病初期(4月初)喷洒25%施立脱乳油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丙环唑)乳油1000~1200倍液、75%十三吗啉乳油500倍液,隔25~30天一次,或每公顷喷施十三吗啉0.6L,加5.7L矿物油、加50~70(ml)乳化剂,对水至20~25L,每隔18~21天一次,有良好防效。也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15天一次,连喷4~5次。需要适当缩短打药间隔时间,增加施药次数。

如何正确防治康乃馨的叶斑病


康乃馨极易感染叶斑病,影响其生长发育,降低切花产量和质量。康乃馨叶斑病病菌以菌丝和分子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一年左右。当温度升高、叶面长时间湿润时,病菌极易快速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至30℃(26℃最适),分子孢子在18℃至27℃(24℃最适)时开始萌发,通过气流及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侵入,潜育期10至60天。所以温室栽培周年都可发病,露地栽培在4月至11月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和茎上,有时也发生在花上。发生在叶片上时,病斑初为淡绿色水溃状小圆斑,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大斑,变成紫褐色,病斑中央慢慢枯死,变成灰白色。整个叶片扭曲,枯死倒挂于茎上。浸染茎秆时,多发生在枝条叉处和摘芽产生的伤口处。病斑长条形、灰褐色,严重时病斑环割茎部,使上部枝叶枯死。浸染花时,常在花梗和苞片上造成危害,苞片上病斑多时,花不能开放或出现畸形。

防治措施:

1.选取健壮无病的插穗,清除病残体。尽可能保持植株表面干燥,在通风透光、排水良好处实行两年以上轮作。温室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黄昏前通风。

2.叶斑病周年可发生,所以必须每周喷一次预防性杀菌剂,如代森锰、代森锌、扑海因、百菌清等,特别是在切花采收之后及时喷药,用75%百菌清、50%克菌丹5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均可。

桂花树Osmanthus fragrans


    中文学名桂花树拉丁文名Osmanthusfragrans别名木犀、岩桂二名法OsmanthusfragransLoureiro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亚目木犀亚目科木犀科(Oleaceae)亚科木樨亚科族木犀榄族属木犀属(Osmanthus)种桂花分布区域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广泛栽培。

桂花树又名木樨,为木樨科常绿乔木。桂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喜马拉雅山东段,印度、尼泊尔也有。在中国有2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在黄河以南和广东的西南地区大量露地种植。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

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4.5厘米,宽2.6-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6-8对,多达10对,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叶柄长0.8-1.2厘米,最长可达15厘米,无毛。

聚伞花序簇生于叶腋,或近于帚状,每腋内有花多朵;苞片宽卵形,质厚,长2-4毫米,具小尖头,无毛;花梗细弱,长4-10毫米,无毛;花极芳香;花萼长约1毫米,裂片稍不整齐;花冠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长3-4毫米,花冠管仅长0.5-1毫米;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极短,长约0.5毫米,花药长约1毫米,药隔在花药先端稍延伸呈不明显的小尖头;雌蕊长约1.5毫米,花柱长约0.5毫米。

果歪斜,椭圆形,长1-1.5厘米,呈紫黑色。花期9-10月上旬,果期翌年3月。

分布范围

原产我国西南部。现各地广泛栽培。

繁殖方法

桂花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嫁接和压条等。生产上以扦插和嫁接繁殖最为普遍。

扦插繁殖

技术简单、繁殖数量多、速度快、成活率高、成本低、这是人们最喜欢用的方法,也是使用最普遍的养殖方法。扦插要选择合适的实践,桂花春梢四月木的时候停止,6月末形成老熟的枝壮。状枝的生命力极其的强,扦插容易存活,长江下游地区六月末扦插比较合适。苗床选择沙质的土壤,不宜用棉质的土壤,冬天翻土,春季耕作。桂花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扦插的生理基础,桂花插穗在生根前首先要形成原始的根,在这之后的生长不定根。

嫁接繁殖

嫁接用的砧木需要生长的健壮,没有病虫的危害。桂花的品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的资源情况来选择桂花的品种,从选定的桂花书上选择强壮、饱满、没有病虫灾害的枝条作为接穗。将接穗向砧木靠近,可以用架或绑的方式,接穗的桂花枝条和砧木枝条贴近,然后确定砧木与接穗合适的嫁接部位,将其固定。分别在砧木与接穗的嫁接部位削接口的斜面,斜面处变成椭圆形,其深度不超过枝条直径的一半。嫁接绑起来,如果砧木接口处有其他的东西,要及时的去掉,嫁接之后,从接口处嫁掉接穗,让它脱离母体。减掉接穗后,如果接穗的叶子生长正常说明这是活的,如果叶子蜷缩就是没有成活,需要重新嫁接。嫁接成活后,枝条生长的快,嵌入树皮内生长后,应及时将绑绳松开。

种子繁殖

桂花的种子在4到5月开始成熟,当果皮由绿色变为紫色便可以采收,采收后将果皮洒上水,将果肉清除,种子放干之后,与混砂混为一体收藏起来。桂花的种子有后熟的作用,至少要有半年的收藏时间,等到10月份进行秋播或者等到下一年的春天进行播种。播种一般实行条播。播种时要将种脐侧放,以免种子的胚根弯曲影响幼苗的生长。

栽培技术

桂花最适合在晚春的时候进行栽培,桂花树植穴要挖的深且宽。定植时,用带土球的大苗进行栽培。栽植的时候不要太深,必要的时候在平地进行推土栽培。如果植抹比较高大,定植时需要用木桩固定,同时大量的修剪。桂花移植的时候一般在3月到4月或者秋季的时候,在一定情况下,梅雨时节也可以进行移植。冬季的时候不能移植,这样会造成桂花生长不良,推迟开花的季节。

桂花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是特别的高,土壤不易太湿,养殖桂花处不能形成积水,一旦桂花遇到洪涝灾害,根部容易腐烂,叶子也会脱落,最后导致桂花树死亡。桂花每年施肥两次,冬季一次,夏季一次,冬季施肥可以促进来年枝叶茂盛,夏季施肥促进秋花繁荣。桂花在开花的时候浇水要有所控制,不然可能会造成落花。

修剪治理

从桂花幼苗的时候,选留一个主干,当树干到达预定的高度时打顶。每年的冬春季节都要进行修剪,减掉不好的枝叶,过密的枝叶,细弱的枝叶,并对枝叶茂密但是枝干瘦小的植株进行适当的短截,但是桂花树的修剪也不能过度,这会影响花开的数量。

当幼树长到一米的时候打顶,使侧枝再分成几个小枝,最终形成树冠。四季桂的自然长成灌木能力很强,只要适当的进行修剪就可以,就可以形成球状树冠。栽培桂花如果长期的不注重修剪桂花可能会出现畸形,对于这类树长的高但是下部缺少枝叶的,可以将主干的上半部分截去,促使下半部分开枝发芽,来年发现位置不当的枝叶可以进行适当的修剪。头重脚轻生长过高的树,要将上半部分强壮的枝叶进行修剪。地栽树修剪时,要剪去过密的枝叶,有病的枝叶以及不能开花的枝叶,通风透光让桂花树顺利生长。但凡修剪后的桂花树,都可以加强施肥浇水管理。

桂花树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根腐病、缺铁病等,发现桂花树有病害时可以将桂花搬至室外进行喷药。根腐病的防治要和足以土壤保持疏松透气,不要形成积水。在桂花生长时如果遇到病虫灾害要立即打药对桂花树进行处理,如果耽误了时间,桂花树可能更严重的问题。

植物学史

根据目前栽培的木犀O.fragrans(Thunb.)Lour.其极大部分花序簇生于叶腋,而在原始文献中,Loureiro(1790)却把花序描述为近帚状”Flos……racemisbrevibus,sib-fasti-giatis,axillaribus,&terminalibus,…”。此外,DeCandolle(1844)描述为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短,腋生”corymbispaniculisveaxillaribusbrevibus…”:Spach描述为簇生花序“fasciculus”,近代大量文献都如同Spach的描述“花序簇生于叶腋”。笔者在查阅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大量标本中以及观察庭园栽培植物中,仅发现少数标本的花序近帚状,俗称四季桂(小灌木,高1.5-2.0米,一年中可开几次花)。按命名法规,具近帚状花序的植株应为原变种,但除了花序有所不同外,其他特征包括营养体和花的结构等与非帚状花序的植株基本一致,故未立其他变种,仍作同一种处理。

主要价值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也是工矿区的一种绿化的好花木。

常用于园林观赏,小区,园林,学校,事业单位,工厂,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花开满枝,使芳香四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为美化庭院之理想树种。

桂花树的花朵在我国广受人们的喜爱,桂花可以制作很多的食物,例如桂花糕、桂花糖,除此之外,桂花还可以泡酒,我国的南方人们,老人摘来晒干放在枕头里,养神安眠。喜欢泡制桂花酒,味道香甜怡人。

如何防治凤仙花叶斑病


【别名】风仙花褐斑病。

【分布】四川、河南、广东、台湾、吉林、上海、浙江、湖南等地。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面病斑初为浅黄褐色小点,后扩展成圆形、近圆形,直径2~5毫米,以后中央淡褐色,边缘深褐色,具有不明显的轮纹,叶片两面生淡黑色的霉状物。严重感病的叶片上,病斑连片,导致叶片变褐枯黄,直至植株死亡。8~9月间发生。

【病原】病原为真菌,福士尾孢(Cercosporafukushiana),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子座不发达,分生孢子梗丛生,淡褐色,很少分隔或分枝,直或波纹状,或有膝状屈曲1-3处,大小10-100um4-6um。分生孢子狭棍棒形.直或弯曲,向顶端渐细、基部平截,隔膜多,但不明显,基端平切,顶端尖,30-140um3-4.5um.

【发病规律】病菌在病叶及土壤植物碎片上越冬,翌年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散。新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传播,引致多次再侵染,高湿、多雨有利于病害发生和蔓延。上般8-9月发病,10月逐渐减少。老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凤仙花喜肥沃的砂质壤土,不耐涝。因此,种植以砂质壤土为宜,以利排水;盆栽凤仙花,雨后应及时倒盆。秋末应将病叶、病株集中销毁,减少来年传染源。

(2)在无病、健壮的植株上采种,播种前用高锰酸钾或代森锌进行种子消毒。

(3)药剂防治:发病前用0.5%波尔多液进行喷雾预防.早期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病初期或发病严重时喷药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7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代森锌800-1000倍液,或50%万霉灵600倍液。

防治芹菜叶斑病


芹菜是近年来设施保护地种植较多的叶类蔬菜,但随着芹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芹菜叶斑病为害逐年加重。近日,据大兴区植保站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发现大部分芹菜田均已发生叶斑病。若不及时防治,将会影响菜农的经济收入。

为害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老叶比新叶易感病。病斑初为黄绿色水浸状,以后发展为圆形、不规则形,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片枯死。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密生灰色绒状霉层。茎、叶柄上的病斑椭圆形,直径3-7毫米,灰褐色,稍凹陷,病害严重时全株倒状,高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种子用50度温水恒温浸种30分钟,晾干后播种,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晾干直接播种。

(2)高温季节育苗要遮阴,防暴雨,培育壮苗。

(3)实行两年以上轮作。

(4)适当密植,及时间苗、锄草,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严禁大水漫灌。

(5)收获后马上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400倍液,7天-10天左右喷1次,连续2次-3次。

翠菊叶斑病的防治


翠菊叶斑病是翠菊的一种常见叶部病害,在北京、东北地区有发生。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全株枯萎。

症状: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出现近圆形大小不一的褪绿斑点,病斑以后逐渐变成黄褐色。发病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其上出现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叶上病斑较多时,全叶变黄干枯。该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

翠菊叶斑病的防治

病原:病原为翠菊壳针孢菌(SeptoriacallistephiGloy),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针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器成熟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侵染危害。高温多雨,发病严重。植株种植过密时,易于发病。

防治:①减少侵染来源:发现病叶立即摘除。秋末收集病落叶和病残体集中销毁。②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种植密度要适当。③选择抗病品种。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

《桂花树叶斑病如何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树叶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