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zw59.com - 苗木植物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园林苗木日灼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园林苗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各种自然灾害,因此必须摸清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积极地进行防治,以确保苗木正常生长。实际上,自然灾害的防治应从苗木种的规划设计就开始入手,在栽培过程中加强管理和保护,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灾能力。更多绿色尽在

日灼又称日烧: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生理病害。日灼因发生时期不同,又分为冬春日灼和夏秋日灼两种。冬春日灼实际上是冻害的一种,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苗木主干和大枝上,而且常发生在日夜温差较大的苗木向阳面。在冬春白天太阳照射苗木干的向阳面,使其温度升高,冻结的细胞解冻,并处于活跃状态,而夜间的温度又急剧下降,细胞又冻结,冻融交替使皮层细胞受破坏而造成日灼。

开始受害多是枝条的阳面,苗木皮变色横裂成块斑状;危害严重时韧皮部与木质部脱离;急剧受害时,苗木皮凹陷,日灼部位逐渐干枯、裂开或脱落,枝条死亡。毛白杨、雪松、苹果、梨、桃等苗木种都易发生日灼。老苗木或苗木皮厚的苗木几乎不发生冬季日灼。苗木干遮荫或涂白可减少伤害。

夏秋日灼与干旱和高温有关。由于温度高,水分不足,蒸腾作用减弱,致使苗木体温度难以调节,造成枝干的皮层或果实的表面局部温度过高而灼伤,严重者引起局部组织死亡。夏秋日灼常发生在病弱苗木日灼更为严重。

苗木发生日灼与苗木种、苗木龄、环境条件及栽培措施有关,对高温敏感的苗木种、幼苗木易受日灼伤害;在硬质铺装附近生长的苗木,受强烈辐射热和不透水铺装材料的影响,最易发生日灼;苗木生长环境的突然变化和根系的损伤也易引起日灼,如新栽苗木在未形成自我遮荫的苗木冠之前,或去冠栽培,主干及大枝突然失去庇荫保护,或习惯于密集丛生、侧方遮荫的苗木移植在空旷地,都易发生日灼。

防止或减少日灼对苗木的伤害,首先选择耐高温、抗性好的苗木种或品种栽植,防止干旱,在此基础上,针对实际情况采取苗木干涂白、苗木干缚草等措施;对易受高温伤害的幼苗木,应注意向阳面保留枝条,有叶遮荫,降低日晒温度,避免日灼发生。

编辑推荐

苗木日灼伤的诊断与防治


苗木日灼害也叫根颈灼伤,是常见的苗木受害现象,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苗木受日灼危害通常发生在夏季太阳照射非常强烈的中午,在幼苗与土壤表面接触的根颈处的输导组织和形成层细胞被高温烫死,形成一个宽几毫米的无色环带,输导通道遭到破坏,致使苗木倒伏。当幼苗刚刚出土,由于其茎极其幼嫩,如果地表温度达32℃时,就开始有日灼发生。比如,落叶松种子脱壳5d(天),地表温度达41℃时,或者出苗半月,地表温度达47℃时,或者出土1个月,地表温度达51℃时,苗木都会发生日灼。更多绿色尽在

日灼造成的伤口,也是茎腐病侵害的主要途径。

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和发育,从嫩弱多水的肉质状组织向木质化逐渐发展,其耐温程度也趋于增高。此外,苗木的日灼害也与本身的遗传因素、圃地土壤条件、育苗的技术管理(如播种时间、覆土、种子处理、灌溉、除草)都有很大关系。

正确诊断日灼害

苗木日灼的根本原因是高温。危害部位只在幼苗接触地表的根颈处和其稍上的部位。由于苗木组织幼嫩,地表温度过高会使根颈部失水变细、收缩,也有倒伏状。但是,检验苗木根部,会发现苗木的根部完好无损、无腐烂。另外,日灼害危害的时期集中表现在出苗后1~2月内。在吉林省通常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

日灼害的防治

苗木在出土初期,主要靠种子或插条的贮藏物质生长生活,不能通过本身对环境不利的作用进行调解。此时如果高温就可以导致蛋白质的凝固和分解,引起细胞原生质结构的破坏,或者使蛋白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氨气使幼苗中毒而死。所以苗木在出土初期,就得设法让其避免接受过强的太阳照射和降低地表温度。常用喷水和遮荫两种方法来避免日灼伤害。

探讨园林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苗木病虫害防治是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或措施来达到减少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对农业生产危害的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苗木病虫害防治可以认为是整个苗木保护工作,包括苗木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预报、防治、药械的生产等等方面,狭义的苗木保护则是主要指农业的一种生产组织行为,是农户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农业生态系统进行调控以减少病虫害危害的过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中的苗木病虫害防治主要是指狭义的苗木病虫害防治。

一、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学特征可以从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以及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手段三方面来理解。

1、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对象在各个苗木病虫害防治阶段有所不同,从最初的单一的病虫害,发展到整个农田生态群落,进而到现在的农业生态系统,它的范围随着人类对苗木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的逐渐了解以及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扩展。虽然苗木病虫害各有其特点,发生发展的条件及限制因素也各有不同,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过程总是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内进行的,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候、土壤等生态因子对苗木病虫害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了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片面地改变其中的某一部分,必然会对系统内的其它组分产生影响,以致影响系统整体的结构和功能。因此,苗木病虫害防治不能单纯针对病原物或害虫种群,而必须把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生态环境组成的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作为防治对象,按照生态系统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指导苗木病虫害的防治。

探讨园林中苗木病虫害的防治问题

2、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适宜的环境是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同时也为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当苗木病原物成功侵染农作物寄主或害虫密度达到为害农作物的程度,农作物就可能发生病害,致使苗木体表面出现病症,苗木体内产生病变,影响到苗木的正常生长。在农业生产上就表现为减产、低产甚至绝收,产品品质变劣,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目的从经济角度理解是为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获得较高的农业产出,从生态学上理解则是为了创造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环境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保证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3、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手段

苗木病虫害防治是针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以农作物、有害生物和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基础,通过采取各种适应的技术和方法来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对农作物的危害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除了必须考虑技术可行性以及获得经济效益以外,更要以生态系统平衡理论为基本原则,尊重农业生态系统的运动发展规律。

目前,苗木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手段或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是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苗木抗病性,创造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化学防治是为了通过人工化合物的介人来减少农业生态系统内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密度;生物防治则突出了生态系统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

二、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经济学特征

1、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投入与产出

苗木病虫害防治是为了降低有害生物经济危害的一系列行为组合,它也是一个投入与产出的过程。通过把人类经济社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促进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农业生态系统达到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平衡状态,保证农作物的生物量水平和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和经济产出进行比较,即防治成本和防治效益的比较。这里的防治成本包括在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资金成本、技术成本、劳动力成本和信息成本等生产支出,防治效益除了通过农业产出获得的经济效益以外,还有苗木病虫害防治对农业生态系统影响而获得的生态效益。当防治成本大于防治效益时,说明苗木病虫害防治是一个不经济的过程,需要改进防治方法;当防治成本小于防治成本时,说明苗木病虫害防治有效可行,值得实施。但是在实践中,苗木病虫害防治一直在追求以最小的生产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忽视了苗木病虫害防治的生态效益,由此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等一系列的生态经济问题。

2、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

苗木病虫害防治的效益性体现了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益递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逐渐减少。苗木病虫害防治把经济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态系统,是为了使农业生态系统从低级的动态平衡发展到高级的动态平衡,在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在苗木病虫害防治初期,随着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病原物数量或害虫种群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生长处于良好状态,系统内生物量逐步提高,系统趋于稳定;在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够控制苗木病虫害以后,如果继续生产要素的投入,反而会削弱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和发展能力,导致新的生态失衡,进一步诱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从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可以说,当前化学农药越用越多,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苗木病虫害防治效果越来越差的现状就是苗木病虫害防治边际效用递减的最现实的表现。只有当苗木病虫害防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时,苗木病虫害防治才取得了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园林绿化植物百日草黑斑病的防治


百日草又名步步高、百日菊、对叶梅、节节高。原产于墨西哥,我国栽培极为普遍。强健,适应性强,根系较深,茎秆坚硬不易倒伏。喜阳光,在肥沃和土层深厚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怕暑热,在长江流域开花不良,生长适温为15-30℃,因此适合北方栽培。

百日草黑斑病又称褐斑病,是百日草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苗期发病引起幼苗立枯;成株发病,被侵染植株的叶子变褐干枯,茎部溃疡,花瓣皱缩,严重影响观赏。

症状:植株的叶、茎、花均可遭受此病危害。发病初期,感病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状的大斑,直径为2-10mm,红褐色。随着斑点的扩大和增多,整个叶片变褐干枯。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茎上发病从叶柄基部开始,纵向发展成为黑褐色长条状斑。幼苗期茎部受害时,感病部位形成中心下陷的溃疡斑,病斑深褐色至黑褐色。病斑逐渐包围茎部,使小苗呈立枯病症状。花器受害症状与叶片相似,不久花瓣皱缩干枯。

病原:病原为百日草链格孢菌(AlternariazinniaePape),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病茎等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带病的种子也可能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在百日草整个生长过程中都可侵染。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最为严重。

防治:①减少侵染来源:秋后,清除病叶、病茎等病残体,集中销毁。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段种植。栽培密度要适当。避免连作。③种子消毒:种子播前要进行消毒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10min。④从无病的健康母株上留种。⑤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喷药时,要特别注意叶表面喷匀。

园林苗木主要刺吸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苗木主要刺吸式害虫及其防治方法,

刺吸式害虫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组织的汁液,植物受害部位发生褪色或发黄,变成畸形,直至萎蔫死亡。主要刺吸式害虫有:

蚜虫:有桃蚜、棉蚜、长斑蚜、缢管蚜、绣线菊蚜等,可危害桃、海棠、月季、梅花、木槿、石榴、无患子、紫薇、绣线菊、枸骨等许多植物种类。该虫繁殖力强,夏季4~5天即可繁殖一个世代,每年达几十个世代。聚集在新叶、嫩芽及花蕾上,吸取汁液使受害部位出现黄斑或黑斑,同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等病害。

防治方法:结合整枝修剪,剪去蚜虫侵害严重的嫩枝、嫩芽;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食蚜虻、草蛉、蚜茧蜂等;喷施409吡虫啉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鱼藤梢乳剂1000~1500倍液,并隔1周再喷1次。

蚧虫:种类多,形态变化大,危害隐蔽,防治困难,是苗木生产中令人头痛的一类害虫。因其体表覆有疏水性蜡层,所以药物难以渗人其体内。以成虫、若虫在茎叶、枝干上吸取汁液,周年不停。

防治方法:抓住每种蚧虫的孵化期并用渗透性强的药物防治,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用融杀蚧螨水剂或机油乳剂作为冬季淸园用药,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孵化期间喷施50%杀螟松乳油600倍液,或速扑杀乳油丨5(幻倍液.或209%杀灭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毎隔半个月喷丨次,连喷2~3次。

螨类:又称红蜘蛛。食性杂,寄主植物多。主要有朱砂叶螨、柑橘全扑爪蜗、山梢叶螨和苹果叶螨等,常危害香樟、月季、海棠、茶花、杜鹃等。叶螨体小,圆形或卵圆形,橘黄色或红掲色。繁殖力强,每年可达十几代,以雌成虫或卵在枝干、树皮下或土缝中越冬。

园林植物百日草霜霉病的防治方法


百日草又称百日菊、步步登高等,为菊科百日草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墨西哥。花朵较大,色彩丰富,花形特别,花期较长,现各地已有栽培。在百日草育种研究和栽培生产实践中新发现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是百日草霜霉病,现报道如下:

一、症状

百日草霜霉病致病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百日草苗期、成株期和开花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致幼苗变黄后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面,初生水渍状淡黄褐色周缘不明显的斑,水渍状病斑持续较长时间后,病部在湿度大或有露水时长出白霉或形成多角形病斑。一般先在叶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水渍状黄褐色,枯死后变为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不整齐形或多角形。百日草霜霉病由孢子囊(或游动孢子)经风雨、气流或灌溉水等传播漫延迅速,严重或发病后得不到及时有效防治全田全苗都会染病,无收成。

二、防治方法

(一)首先选用抗病品种。

(二)精选种子及种子消毒。无病株留种或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三)实行2年以上地块轮作栽培。

(四)前茬收获后清除病叶和清洁田园。

(五)追施肥水不能漫灌四溢、到处流淌。

(六)再次使用的营养钵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泡处理。

(七)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首选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75%霜霸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疫清或56%霜霉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天

苗木养护新知 如何综合防治园林植物线虫病


由于线虫危害后,被害植物往往有病理变化过程,引起的症状同植物病害相似,因此常常被误诊。如月季线虫病常被误认为是月季根癌病,菊花芽线虫常被认为是菊花叶斑病,水仙线虫病常被认为是水仙腐烂病等等。为此,准确鉴别线虫是线虫防治的重要环节。

1.线虫病鉴别方法

(1)取危害部位作切片、进行镜鉴,这是科学准确识别线虫的基本方法。

(2)取清水一盆,将患病部位或者根部在水中反复荡涤,待盆中水面平静后仔细观察,看是否有线虫漂浮在水面来识别线虫。

(3)外部特征观察确诊。一看花卉种类是否容易感染线虫;二看植物整体长势,是否有线虫感染的情况,花木感染线虫后多表现为生长不良、矮化、畸形、变色腐烂,尤其是环境条件较差时,容易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三作重点分析,区分根瘤形成是线虫引起还是细菌、真菌等原因引起的以及腐烂死亡的根源。

2.了解线虫生存环境

花木线虫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适宜的温度为摄氏2030度,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40%45%。疏松、通气良好、排水性强的湿润土壤最适宜线虫生存,因此瘠薄的沙质土线虫病重,壤土次之,粘土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线虫病较轻。土壤含盐量低易于线虫生存。

线虫以卵、幼虫和成虫直接在土壤中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13年。越冬幼虫成虫直接侵染寄主组织,次年条件适宜时卵内幼虫孵出,一般以2龄幼虫侵染寄主组织。传播途径可分为主动传播和被动传播。主动传播是指线虫在有水或水膜的条件下主动移动,被动传播是指雨水、灌溉水流动传播,病虫苗木、种子、土壤传播以及少数昆虫传播。

白灼秋葵怎么做


白灼秋葵

工艺:灼口味:香辣菜系:私家菜功效:糖尿病调理秋季养生调理高脂血症调理主料:秋葵辅料:调料:盐芝麻酱大蒜生抽

1本菜谱的营养成分

磷65毫克钙45毫克核黄素0.09克硫胺素0.05克胡萝卜素310毫克膳食纤维3.9克碳水化合物11克脂肪0.1克蛋白质2克热量37千卡

2制作方法

1.黄秋葵洗净备用

2.大蒜剁成末

3.拿一个小碗放入2茶匙芝麻酱用芝麻油少许化开备用

4.准备韩国蒜蓉辣酱适量

5.烧开水后,放入黄秋葵加入盐煮3分钟,把煮好的秋葵放入凉水里过凉

6.在碟子里放入化开的芝麻酱、生抽、大蒜末、蒜蓉辣酱拌匀

7.摆好盘,蘸上料汁即可食用

3制作提示

秋葵最好煮的软一点,这样里面的果胶才可以充分的煮出来,才有营养哦!

4推荐食用时间

中餐|晚餐

5营养解析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

近年来,在日本、台湾、香港及西方国家已成为热门畅销蔬菜,在非洲许多国家已成为运动员食用之首选蔬菜,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种子可榨油,黄秋葵油是一种高档植物油,它的营养成分和香味远远超过芝麻油和花生油。

6食物相克

秋葵属于性味偏于寒凉的蔬菜,胃肠虚寒、功能不佳、经常腹泻的人不可多食。

园林绿化苗木反季节栽植的方法


非正常季节移植园林苗木即反季节栽植苗木,反季节栽植苗木对设计要求的苗木品种、栽培土壤、起苗、运输、栽培穴和苗木移植土球规格、修剪和栽植后期管理等要求控制更加严格。园林绿化苗木移植的成活率与植株的选择、起苗和移植时间、苗木根系是否受到损伤、采取技术措施及后期养护管理紧密切相关。因此苗木反季节栽植也要从以上几点进行注意。

1、绿化栽植苗木选择的要求

按图纸选择符合绿化设计的苗木品种、质量(苗木根系的再生能力、健康状态、)和规格(株形、树冠、株径)等严格要求,枝繁叶茂,植株壮实、无病虫害、没有机械损伤的优良苗木。

2、反季节栽植苗木在起苗、运输时要特别注意保湿

夏季炎热高温,水分蒸发快。为了降低苗木水分蒸发,要在起苗前12小时喷洒蒸腾抑制剂,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起苗最好选在阴雨天或上午10:00前、下午4:00以后进行。起苗时苗木要带土球、根系完整,且对土球用湿草片或湿草绳打包,要求包装结实,不裂不散并且封底,减少根系的受损程度。土球直径为其胸径的10~12倍,要比正常季节大15~20cm,以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对修剪后的根系并喷洒生根粉剂。

苗木运输最好选在晚上或阴天,避开高温时间运输。运输苗木时必须用湿草帘或苫布遮盖,以减少苗木在运输途中的水分蒸发,运输时将树冠捆好装车,苗木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如若不能及时栽植,要对苗木进行假植,以提高成活率。

3、反季节栽植的苗木应注重修剪与栽植方法

栽苗前要对其进行修剪,减少苗木自身水分的蒸发,使苗木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恢复生长。苗木修剪后,立即对全树冠喷洒广谱性杀菌剂混合剂800~1000倍液和保湿剂300~500倍液。树干要以草绳缠绕,视天气情况对草绳洒水,减少水分蒸发量,以免造成苗木发育不良。通过修剪,预防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苗木成活率,使苗木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树形美观。

种植苗木时间除了在傍晚还可选择在阴天或雨后,但一定要避开高温时段。种植前要再次按设计要求核对种植的地点、种植穴的深度及直径,不达标的要及时修理。种植穴排水不良的可铺砂砾。苗木植入穴内时移动苗木要保护好土球,使之完整不被破坏,拆除土球的包装,有助于苗木根系与土壤接触吸取养分、促进根系更好的生长,植入时苗木主干保持直立,树冠要与原来方向保持一致。种植深度最好与苗木土球同样大小,在埋土时要边埋边踩使根系充分接触土壤。栽后土球表面略高出地面5~10cm。还有如银杏、垂柳等喜酸性树木栽植时可于穴底加施硫酸亚铁,调节土壤酸碱度。

4、栽植土壤

园林绿化苗木生长的优劣与土壤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生长。在种植前要了解苗木的习性,对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持水性能等,还要采取消毒、更换土壤等措施做到适宜苗木生长的要求。

5、苗木栽植的后期养护管理措施

树木栽植后可用三角架支撑,支撑杆要架设牢固,树干接触处垫软物进行保护,避免树体受到损伤,支撑杆基部埋入地下40~50cm,支撑点依苗木特点设在树干的1/2或者1/3处。栽植后要在种植穴的周围筑灌水围堰。新植苗木要浇透水且1周内浇3次水,以后依据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气候等合理浇水,促其生长。坡地可采用鱼鳞穴式种植。在雨季及时排除多余的水,防止树木因水过多致死。种后要对树冠喷水,宜于上午10:00前和下午4:00后进行,避免高温造成苗木不必要的损伤。日常管护发现病虫害、苗木枯萎等情况应及时防治,对于苗木追肥、根灌活力素、浇水等措施补救,确定苗木成活后进入正常养护管理期。

6、结语

总之,园林绿化苗木在非正常季节施工比正常季节的成活率要低,并且成本高,宜尽量少用。如确需要用,必须严格把好各项技术关,提高成活率,以使之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苗木冻害的防治


苗木冻害在我国发生较普遍,对苗木生长发育威胁很大,严重时会导致数十年生大枝或大树冻伤或冻死。苗木局部受冻以后常常引起溃疡性寄生菌寄生的病害,使树势大大减弱。有些树种虽然抗寒力较强,但在花期甚至幼果期遇低温则容易受冻害,影响观赏效果。因此,为充分发挥园林苗木的功能效益,要切实做好冻害的防治。

(-)选择栽植抗寒的树种和品种

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气象因子和苗木区划,选择与本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品种及石占木类型。另外,根据不同树种、品种生物学特性和耐寒力适地适栽。避免在低洼易涝、山涧谷底,地下水位过高、丘陵北坡及风口处栽植。新引进的树种,一定要经过试种,确实证明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寒性能后才能推广应用。

(二)提高树体耐寒能力

加强苗木综合管理,提髙体内营养积累水平克服观果类苗木过量结果和大小年结果现象,避免后期氮肥和灌水过量,保证树体正常进人休眠,以增强抗寒力。

(三)加强树体越冬保护

灌水

晚秋苗木进入休眠期到土地封冻前,灌足一次冻水,到了冬季封冻以后,树根周围就会形成冻层,维持根部恒温,不受外界气温骤然变化的影响。同时,灌冻水使土壤湿度增加,可防止苗木灼条。在早春土地开始解冻时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供给苗木足够的水分,对于防止春风吹袭使苗木干旱、灼条也有很大作用。

覆土、培土

在秋末冬初,土地封冻以前,将枝干柔软、树体较矮的灌木或藤本苗木,压倒覆土,或先盖一层干树叶,再覆40~50cm的细土,轻轻拍实,该方法不仅防冻,也能保持枝干温度,防止灼条。

在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干燥多风的大陆性气候地区,有些树种虽耐寒,但易受冻旱的危害而出现祜梢,故对不能弯压埋土防寒的植株,可于土壤封冻前,在树干北面,培一个向南弯曲、高40~50cm的月牙形土堆,具体高度可依苗木大小而定。早春可挡风、反射和积累热量,使穴土提早化冻,根系也能提早吸水和生长,即可避免冻害的发生。

树干涂白、绑草

对树干涂白、喷白,可以减弱温度骤变的危害,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病虫害。涂白、喷白材料常用石灰加石硫合剂,为粘着牢固可适量加盐。具体配方可选择以下两种:

①生石灰5kg、食盐0.5kg、水15L、豆浆0.25~0.5kg或6501粘着剂。

②黄泥24%、鲜牛粪10%、石灰3%;清水60%。

新植苗木、冬季湿冷地不耐寒的苗木,可用草绳紧接地面道道卷干或用稻草包主干和部分主枝以防寒,也可用塑料薄膜缠干来防寒

杜仲苗木立枯病防治


杜仲苗木立枯病又称猝倒病,在各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危害当年实生幼苗。

症状:

苗木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种芽腐烂:播种后幼苗出土前或苗木刚出土,种芽遭受病菌侵染,引起种芽腐烂死亡。低温、高湿、土壤板结或播种后覆土过深,易感此病。幼苗猝倒,幼苗出土至苗茎木质化前,病菌自幼嫩茎基部侵入,出现黑色缢缩,造成苗茎腐烂、幼苗倒伏死亡。在南方各产区苗木出土后如遇阴雨连绵天气发病严重,可造成苗木成片死亡。子叶腐烂:幼苗出土后,子叶被病虫侵入,出现湿腐状病斑,使子叶腐烂、幼苗死亡。在湿度过大、苗木密集或揭草过迟的情况下感此病。苗木立枯:苗木茎部木质化后,病菌主要从根茎部以下根部侵染,引起根部腐烂,病苗枯死而不倒伏。

杜仲苗木立枯病防治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与根腐病相同。在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管理粗放,土壤中病菌积累过多的苗圃地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

选好圃地。宜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灌溉及排水条件好的地块育苗,尽量避开重茬苗圃地。长期种植蔬菜、豆类、瓜类、棉花、马铃薯的地块也不宜作杜仲苗圃地。冬季土壤封冻前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每公顷加施1.5~2.3吨硫酸亚铁(黑矾),将土壤充分消毒。酸性土壤每公顷撒0.3吨石灰,也可达到消毒目的。精选优质种子并进行催芽处理,加强土壤管理,疏松土壤,及时排水,也能有效抵抗和预防根腐病。

药剂防治:

幼苗初发病期要及时喷药,控制病害蔓延,用50%托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25%多菌灵800倍液灌根,均有良好的防病效果。幼树发病后也应及时喷药防治,已经死亡的幼苗或幼树要立即挖除烧掉,并在发病处充分杀菌消毒。

苗木天牛防治方法介绍


危害苗木的天牛有星天牛、桑天牛、光肩天牛、松墨天牛、褐天牛等,在我国南方一般每年发生一代,少数2至3年一代,5月至6月是防治苗木天牛的关键时期,此时大多数天牛成虫开始羽化,并产卵孵化幼虫危害。

清除虫源

发现虫害后要及时剪除被害枝叶,并除去枯死的植株,使之无适宜的产卵场所。在成虫产卵季节,要清刷树干、堵塞孔洞、减少虫源。天牛多在根颈部蛀孔,故苗木的根颈部应高出地表2厘米至3厘米,以减少危害。对一些天牛产卵部位低,又有明显产卵疤痕的,应在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初期,进行人工敲击产卵疤痕处,以击碎内部的卵块和就近为害的幼虫,也可用小刀刮除产卵疤痕,消灭虫卵和初孵幼虫。对蛀道较规则且躲藏不深的天牛幼虫,可辅以钢丝钩杀。

诱杀成虫

根据天牛喜好刻槽产卵的习性,一旦发现枝干虫孔处多粪多碎屑,可用铁丝伸入虫孔处或用小刀轻轻挑开皮层杀死幼虫。在有天牛蛀害的植物上开始发现外口整齐、木质新鲜的圆形孔洞,即为当年的羽化孔,表明有新羽化的成虫飞出。因成虫大而笨,飞翔能力差,可发动群众捕捉灭虫。许多天牛成虫具有趋光性,因此也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药剂防治

药物防治一是用8%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绿色威雷)200倍至300倍液喷洒树木主干及枝叶杀灭成虫,持效期可达45天以上;二是用药棉团浸药塞入虫道,适用药物有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久效磷乳油,也可以将上述3种药物稀释为200倍液,或者用25%亚胺硫磷乳油200倍至250倍液,用注射器从虫道注入药液,并用泥团封口;三是用磷化铝片剂熏蒸,磷化铝片剂是一种高效熏蒸剂,具有用药量少、穿透力强、见效快的优点。工业上生产的磷化铝片剂一般每片3克,使用时要用力分切(分割后立即放进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毒气挥发)。使用方法:发现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后,将一小片磷化铝(0.15克至0.3克)塞入孔内,外面用湿泥堵死,并把排粪孔上所有的老虫孔都用湿泥封死。磷化铝在树体内能自动吸水分解,产生剧毒杀虫物质磷化氢气体。注意每虫孔不能同时放多片磷化铝,以免毒气浓度过高而引起中毒;四是毒签防治。毒签的制作:取磷化锌38份、水26份混合,将树胶和水混合后分为2份,分别盛在两个容器中加热至胶全部溶化,一容器里加入磷化锌,一容器里加入草酸,充分搅拌,当温度降到80℃左右时,用竹签(长8厘米至10厘米,粗0.15厘米)先蘸磷化锌胶液(蘸药段长度约为2.5厘米),蘸后将毒签倒插入沙盘内置通风处,晾干后再蘸草酸胶液,外面形成一层包衣。

林外防治

即在树林边缘,每隔50米至100米处栽植一株(或一丛)桑或构树作诱饵树(原有的树也可)。从6月中旬开始,在这些饵木树干、枝皮上,人工涂刷磷化锌20倍米汤液或喷洒40%氧化乐果100倍水液,6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使从树干蛀孔内刚羽化出来的成虫,取食饵木后中毒死亡,因成虫需取食补充营养10多天后才能产卵,这样,就可以在树林外,灭成虫于产卵之前,使其不能繁殖后代,从根本上控制天牛为害。

苗木天牛的防治措施


危害苗木的天牛有星天牛、桑天牛、光肩天牛、松墨天牛、褐天牛等,在我国南方一般每年发生一代,少数2至3年一代,5月至6月是防治苗木天牛的关键时期,此时大多数天牛成虫开始羽化,并产卵孵化幼虫危害。

清除虫源

发现虫害后要及时剪除被害枝叶,并除去枯死的植株,使之无适宜的产卵场所。在成虫产卵季节,要清刷树干、堵塞孔洞、减少虫源。天牛多在根颈部蛀孔,故苗木的根颈部应高出地表2厘米至3厘米,以减少危害。对一些天牛产卵部位低,又有明显产卵疤痕的,应在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初期,进行人工敲击产卵疤痕处,以击碎内部的卵块和就近为害的幼虫,也可用小刀刮除产卵疤痕,消灭虫卵和初孵幼虫。对蛀道较规则且躲藏不深的天牛幼虫,可辅以钢丝钩杀。

诱杀成虫

根据天牛喜好刻槽产卵的习性,一旦发现枝干虫孔处多粪多碎屑,可用铁丝伸入虫孔处或用小刀轻轻挑开皮层杀死幼虫。在有天牛蛀害的植物上开始发现外口整齐、木质新鲜的圆形孔洞,即为当年的羽化孔,表明有新羽化的成虫飞出。因成虫大而笨,飞翔能力差,可发动群众捕捉灭虫。许多天牛成虫具有趋光性,因此也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药剂防治

药物防治一是用8%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剂(绿色威雷)200倍至300倍液喷洒树木主干及枝叶杀灭成虫,持效期可达45天以上;二是用药棉团浸药塞入虫道,适用药物有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和50%久效磷乳油,也可以将上述3种药物稀释为200倍液,或者用25%亚胺硫磷乳油200倍至250倍液,用注射器从虫道注入药液,并用泥团封口;三是用磷化铝片剂熏蒸,磷化铝片剂是一种高效熏蒸剂,具有用药量少、穿透力强、见效快的优点。工业上生产的磷化铝片剂一般每片3克,使用时要用力分切(分割后立即放进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毒气挥发)。使用方法:发现天牛幼虫的新鲜排粪孔后,将一小片磷化铝(0.15克至0.3克)塞入孔内,外面用湿泥堵死,并把排粪孔上所有的老虫孔都用湿泥封死。磷化铝在树体内能自动吸水分解,产生剧毒杀虫物质磷化氢气体。注意每虫孔不能同时放多片磷化铝,以免毒气浓度过高而引起中毒;四是毒签防治。毒签的制作:取磷化锌38份、水26份混合,将树胶和水混合后分为2份,分别盛在两个容器中加热至胶全部溶化,一容器里加入磷化锌,一容器里加入草酸,充分搅拌,当温度降到80℃左右时,用竹签(长8厘米至10厘米,粗0.15厘米)先蘸磷化锌胶液(蘸药段长度约为

2.5厘米),蘸后将毒签倒插入沙盘内置通风处,晾干后再蘸草酸胶液,外面形成一层包衣。

林外防治

即在树林边缘,每隔50米至100米处栽植一株(或一丛)桑或构树作诱饵树(原有的树也可)。从6月中旬开始,在这些饵木树干、枝皮上,人工涂刷磷化锌20倍米汤液或喷洒40%氧化乐果100倍水液,6月下旬至8月中旬期间,使从树干蛀孔内刚羽化出来的成虫,取食饵木后中毒死亡,因成虫需取食补充营养10多天后才能产卵,这样,就可以在树林外,灭成虫于产卵之前,使其不能繁殖后代,从根本上控制天牛为害。

《园林苗木日灼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苗木植物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