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植物的生理知识。

室内盆景植物有哪几种呢?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室内养些花种点草的,也有不少人喜欢放一些盆景在室内。但是哪些盆景放在室内既美观又好养,小编带你来了解。感谢你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临水式盆景如何造型》,希望您喜欢!

水影桩多为曲卧干桩和曲斜干桩。干身不是横卧于盆面,而是卧于水面(意象中的空间)。同悬崖型一样,根头部必须有反方向的强力拖根,才合乎长期为大水冲刷,在悬岸中露根和俯干的特点。其造型上有与悬崖式十分相似的地方:干身飘离根头部,向外求得生长空间。但前者配的是浅盆或中高盆(浅滩、河岸),后者配的是高深盆(悬崖、峭壁),两者追求的意境不同,造型、表现形式也不同。

水影造型,树桩临水的一边,都配有一俯于水面的半飘半跌枝。除了干身的曲度美,就是此枝的特色造型美。此枝可以看做是全悬崖或半悬崖体进行塑造。只要把此枝托玩好,玩出格局、特色,再配合结顶,顾盼生情,则全桩神韵、格局已定。

一、以半飘半跌枝作为造型,要枝轻俯水面的造型。干身呈S形,根头部干起立后横走但不卧于盆面,与曲斜干桩相似,区别在于横走段干与盆面平行。造型的特点是通过强化半飘半跌的造型要枝,取得轻俯水面的水影式意趣。配以中深长盆,有塘边、河岸之感。

二、以干身横卧水面为主要特征的水影式造型。干身呈M字形,结顶连续两个直角急曲上昂后回顾根头部。强且有力的拖根稳住干身,高位探枝水面弄影。造型动感特强。

三、以跌枝为造型要枝的水影式造型。干身硬直刚烈,高位跌枝下沉水面,上昂顶枝,回顾根部。险峻的斜干中,同向配上跌枝,动感更为险绝。稳健的拖根力挽狂澜使险复归于平正。

四、介于水影或与探枝悬崖式之间的造型。干身软弧大弯,在弯位培育探枝加强险峻感,结顶上昂,桩相矮劲。既有探枝悬崖的特点也有水影造型的意趣。

五、古榕般的水影大树造型。此桩雄茂矮劲,自然飘探盆外的两要枝是全桩造型的要点,既有古榕型的浑厚,又具水影型的意趣,是我们常见的渡头古榕写照。

六、干身与探枝成彩虹般横跨江面的水影式造型。此桩秀茂洒脱,正如巧架彩桥于江河两岸,是斜干探枝造型中着重于水影意趣的体现。

七、悬根露爪守望中的水影式造型。桩相以根代干,干身横飘跨越江面,清瘦潇洒中带有守望待归之意。

八、干身横卧,躬身迎客状。探枝与干势十分协调、恭迎宾客。配用中深盆,基根稳固,风吹不动,雷打不倒。

水影造型灵活多变,以上是比较常见的造型,更多的有创意的造型有待盆景爱好者开发。WWw.zW59.coM

延伸阅读

自然式造型是盆景创新的必由之路


过去我国民间的盆景制作,大都因袭传统,以规则式造型为主,工艺味较浓,人工制作痕迹明显,作品形式雷同,缺少新意。受过去文人盆景和当代自然式盆景的影响,今天,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回归自然的愿望也愈加强烈。盆景这种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正好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所以自然式造型的盆景已成为我国盆景创作的主流。有创新和个性的自然式盆景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充分展现了我国当今盆景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果。例如,在松树盆景作品中,胡乐国和潘仲连所创作的高干垂枝的自然式松树盆景《向天涯》(图14-1)和《刘松年笔意》(图14-2)等。

它们以自然为师,既不追求矮壮怪异的树材,也不把树材三弯九倒拐。经他们修剪、蟠扎、浓缩后的造型,仍保持高干(直干或曲干)的骨架,雄浑挺拔、气宇轩昂、树形多姿、针叶青翠。其阳刚之美表现出松树的自然本性与精神风格,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胡乐国的松树新作《踏歌行》(图14-3),仍坚持运用树材双干高耸、转折自然、倚斜有势的这种自然式风格。跌宕的枝条经造型梳理,统一中有变化,看不出一点人工制作的痕迹。外形既不重复自己,也不重复别人,不失为自然式松树盆景形式创新上的佳作。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松树盆景创作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以韩学年为代表的山松盆景(图14-4、图14-5)。他以广西特有的山松(马尾松)为素材。这种山松的树干与常见的松树形态不同,纤长而多弯曲变化。作者善于利用这种素材,因材施艺,在枝、干和根的造型上下功夫。经过精心裁剪与蓄养,保留干、枝最美的部分,突出干和枝的长短、方圆、顿挫变化。虽经人工蟠扎,但干和枝的线条转折自然,像用画笔挥洒而成,柔中寓刚,具有汉字草书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草书式”盆景别具一格,野趣横生,极具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它与潘仲连和胡乐国的松树盆景相比,虽然风格迥异,但异曲同工,都是自然式松树盆景中的创新佳作。

相反,有些松树盆景只求矮壮,枝与枝之间空隙很小,只见针叶,不见空白与骨架,最后只能挤成一团,形成外形雷同的大蘑菇,无法再进行创造(图14-6)。这说明自然式盆景因为没有固定模式,要创造出有个性的高干垂枝松树盆景作品比制作规则式盆景的难度大。但自然式盆景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杂木盆景的树木主干大都采自山野,形态变化自然,而树枝大都是人工塑造。目前见到的杂木盆景,树枝多为平展式,每株大都有一飘枝或一跌枝,枝条组合成的外形多为三角形,形态雷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真正有个性,有创新的杂木自然式盆景要数陆学明的红果盆景《酡颜弄舞腰》(图14-7),杨修的象牙树盆景《自在》(图11-6),贺淦荪的树石盆景《风在吼》(图13-12)和吴成发的三角梅盆景《云垂枝重紫作荫》(图]4-8)等。他们都崇尚自然,运用岭南“蓄枝截干”技法,追求自然风格。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贺淦荪创作的《风在吼》《秋思》等动势盆景,打破传统模式,抓住大自然中迎风搏击的树的瞬间形象,将其凝固在树石一体的造型中。这一新的形式刚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的赞赏,一时间为很多人所摹仿。后来由于雷同的作品多了,这一新形式逐渐被人冷落。但他对推动我国的盆景创新功不可没。

在水旱盆景方面,有赵庆泉的《古木清池》(图13-9)、《听涛》(图I4-9)。树石盆景有贺涂荪的《回归》(图14-10)。他们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汲取营养,造型新颖,宛若天成,富有诗情画意,给水旱盆景和树石盆景注人了新的活力。还有张夷的山水盆景《砚边梦谈月山野风孤绿》(图14-11),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惯用的程式化手法(如每盆的山,都是一大一小,一高一低)拉开了距离。他运用形式美法则和现代工艺设计中的构成手法,并利用自制的曲线多边形盆,把山石、树、摆件等归纳为点、线、面来组合造型,使景物形式新颖,结构简洁,空间得到拓展,画面富有生活情趣,形成与别人不同的艺术风格。

上面介绍的这些创新作品,大都出自大师或名人之手。广大盆景作者在形式上创新的佳作也常有出现。如卞海创作的柏树盆景,充分利用一些不可取的、条件较差的素材,因材施艺,在形式上别出心裁,刻意创新。在处理舍利干时,既注意简洁和整体感,又注意处理好与枝叶的关系,使各自的美都能得到充分展现。他的每件作品,形式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很有新意,如他的桧柏(图14-12)。还有他创作的丛林式盆景《独木成林》(图14-13a、图14-13b,图14-13c、图14-13d),是由一棵一般的五针松改作而成的。难能可贵的是,他创作思路灵活,敢于打破常规,把五针松的干横卧作为表现角度,将横向生长的枝条改变为纵向,制作成丛林式盆景(目前枝、干的形态和相互关系的完善尚需时日)。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不为程式所拘,在形式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值得肯定。

常青藤盆景如何设计造型


青藤盆景如何设计造型常

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盆栽时,以中小盆裁为主,常春藤的栽培品种很多,其不同的品种的叶型、叶色差异较大,光照习性也不一致。在室内栽培中,可进行多种盆景造型放于茶几、花架上,四季呈现盎然春意。

1、悬垂式盆景一般要培养4~6年,要根据立意构图,将枝叶进行整理修剪,悬垂式的枝条伸向盆的一侧,每年春季进行摘心促分枝,适当疏去过细过密的枝条。每盆有5~10根枝条向下悬垂,小叶花叶的园艺品种特别适用于此种造型,一般用圆形紫砂盆或高签盆栽植。

2、独木式盆景长春藤的枝条柔软一般很难直立生长,要造成独木式盆景要费时费工,一般7~8年才能完成。一般选用六角或八角的直立紫砂盆,开始用2~3年生的苗木。

栽在盆的左边,春季发芽后,待枝条长到20~30厘米时进行摘心促分枝,在生长期间,不断进行摘心,留粗去弱,促使枝条加粗,并在每年春季,2~3年进行

翻盆一次,翻盆时要保护好枝叶和根系,保证枝叶茂盛生长和枝干的加粗。同时要控制枝条长度,使其不要长得太长。经过2~3次的翻盆,约7~8年后,主干逐

渐加粗,根据立意构图将枝叶进行整理,使叶片有疏有密,疏密适当。

3、附柱式盆景加利那常春藤可制作附柱式盆景,选口径25~35厘米,高30~40厘米的高签盆。盆中设1.2~2.2米高的棕柱,柱四周栽3~4株,将藤盘于柱上,每隔20~30厘米用金属丝扎于柱上。

4、附木盆景

选一个长40~50厘米的长方形紫砂盆,再挑选一个高60~70厘米形、姿、色较好的枯树桩,栽于盆的左侧靠后的位置,较长的枯树枝伸向盆的右侧。把

4~6年生的常春藤栽在枯树桩的前面,将枝条缠绕在树桩的枝干上,精心养护,根据立意构图将枝叶适当修剪和整形,盆的右侧可设摆件,盆土上栽种苔藓或地被物

山茶花盆景如何造型


茶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以经冬不凋、斗霜傲雪、凌寒放彩的特点,妆扮着冬季和早春园林。如用于盆景,则能以其典雅庄重的株形、光洁青翠的绿叶和丽而不妖的花朵之自然组合效果,使室内生辉,生气盎然。

一、山茶花的盆景性习

茶茶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山区,是古代亚热带森林的组成树种。由于它逸出森林用于种植的历史仅有一千多年,因而它仍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森林植物习性,性喜微酸性润土。故上盆时切忌用排水不良的死黄泥和老夹泥土。否则,会造成植株不萌不长,状若病株,以致根系发黑沤烂而死亡。又忌日光直晒,喜空气湿度大的半荫环境。

二、山茶花盆景制作上盆与蟠扎

用于盆景的茶花,应在植株距离较大的园圃内选苗。所选植株应是开桠较矮、枝数较多、叶片均匀、发育正常和无病虫害的茶花。

茶花的花芽分化期在五月,六月开始形成花蕾。上盆季节最好是春秋时的农历二月和八月。这时茶花的叶芽刚萌发或萌发不多,移栽后的幼梢和嫩叶不至萎蔫而影响长势。如欲其他时节上盆,则应多保留土球,速起速栽后移至阴凉处数日方可。即使如此,亦不及二、八月生长旺盛。上盆用土,须用山地腐殖土或丘陵区的红色砂壤(马尾松、油茶林下土壤)。

山茶花盆景上盆造型一般为悬岩式和滚枝。悬岩式用盆可用宜兴高足干筒盆或高庄桶盆,滚枝式用盆可用比例匀称的圆盆、方盆。

用于盆景蟠扎的茶花,上盆时均应斜栽,方能有利于主干身法的操作。一般主干先蟠曲为有利蟠枝的身法。常用身法可采用掉拐和滚龙抱柱拐。蟠曲主干时,茶花的侧枝、细枝、叶片一般均应保留。主干成型后,再加工侧枝。侧枝蟠枝方式可根据该枝所应占据的幅面特点而定,分别采用立弯、斜弯和不规则回曲,以填补冠幅表面的缺空为度。以上蟠扎均用棕丝进行双丝拴扎。蟠扎操作应在上盆后待新枝变硬后进行,即上盆后一月左右为宜。由于茶花的木质硬度较强,有如桂花和金弹子,在每一弯拐的操作中应仔细揉枝,即将要涉及这一弯拐的枝段的每一小段先行揉曲,正反方向弯曲后使枝干的树皮韧皮部通过伸长压缩,使木质部通过挤压拉张而适应外力作用,方可拴好棕丝定型。否则,造型完毕后植株枝干公因树液增加而折断。

最后是通过小枝蟠扎而使每片叶子的叶面向外。由于滚枝造型的树种都是叶腋着花的花木(茶花、桂花、梅花、腊梅、榆叶梅等),造型后的效果是在一圆球形或倒卵形的植株冠面各处都能开花,以显示雍容华贵。因之蟠扎小枝翻叶的工序应更细致进行。为使枝上互生的茶花叶片均能翻面向外,小枝蟠曲时应精细揉曲和扭曲,既不折断,又能达到翻叶的效果。操作完成以后,个别无法处理的冗枝、冗叶方能剪除。如蟠扎中有的间隙有待幼梢补充,需在幼梢老化长硬后方可进行。

石榴盆景造型制作


(一)石榴盆景品种及花盆的选择。以观花为主,应选择花大、色泽鲜艳、复瓣品种,如大花石榴或牡丹花石榴等;以观果为主,则可选果形美丽的红色品种,如泰山红石榴等,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或需要而定。花盆选择以泥瓦盆为好,因其排水透气好,有利石榴生长,其缺点是不太美观,容易破损,而塑料盆、瓷釉盆等外形美观,花样繁多,但透气排水性较差,可视情况选择。盆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大小来定。

(二)石榴盆景培养土的配制。盆栽石榴土壤,要求疏松通气,保肥蓄水,营养丰富。可按园田表土3份、腐叶土3份、厩肥2份、细沙2份混匀即可,或者按马粪、园土、细沙各1/3的比例混合配成培养土,堆成堆用塑料薄膜盖严,高温杀菌15--20天,过筛后装盆。

(三)石榴盆景上盆定植。于春季萌芽前,用瓦片盖住花盆的底漏,然后装土,约装花盆的2/3,将土堆成丘状。选择根系完整,须根多,树型好的苗木,将根系舒展的放进盆内,继续装土,边装土边将苗轻轻向上提起,以便使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盆土不可过满,根茎与土壤表面平,将土压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用干土覆盖表面保墒,置与平阴处,一般发芽前不要浇水以利升温生根。

(四)石榴盆景的造型和制作技术。盆景依其选材和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如枣庄峄城石榴盆景则以树桩盆景为主,它以石榴树为主体,有时也用山石等作衬制作成优雅奇特的石榴盆景,主要观赏榴树各种造型的姿态以及干、花、果与枝叶等的特色。通过雕刻、绑拉、扭梢、修剪、摘心、抹芽、剥皮、剖伤、弯折等艺术加工和精心培育,长期控制生长发育,造成咫尺山林之势,苍老古朴之态的石榴盆景。

(五)管理技术

1.枝叶管理。当新梢长到10--15cm时进行摘心,控长促花;主干、主枝以及根茎处萌发的不定芽,影响造型和通风,应及时抹除。为使树体矮化,在新梢旺长期,可喷2--3次200倍15%的多效唑溶液,有利于控长促花,又可达到缩龙成寸的效果。

2.施肥。石榴盆景喜肥,定植时要施足底肥,生长期内的各个物候期,要多次追肥来补充植株生长所需养分。春季以氮肥为主,秋季以磷钾肥为主,或用豆饼、鸡鸭粪等沤制充分腐熟液,进行浇灌,并在生长期内进行3--5次叶面喷肥,喷施浓度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液,以补充土壤施肥。

3.浇水。石榴树属耐旱树种,水多树易徒长,一般不干不浇,浇水则要浇透,不是雨后施肥,则施肥后一定要浇水。花期和坐果期,保持适当干旱,以防落花落果。

4.花果管理。石榴喜欢阳光充足且温暖的环境,每天光照时数最小要在4小时以上才能开花,在整个生长发育期,花盆都要置于阳光充足通风处。花芽分化期,要使盆土保持适当干旱,有利花芽形成。花期要尽量避免喷药,为提高坐果率,可在花期喷0.3%的硼砂溶液,或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在花期每天上午10点前,摘下已完全开放的钟状花,对准筒状花的柱头轻敲一下,每朵钟状花可授15--20朵筒状花,坐果率可提高50%以上。其他栽培管理和病虫防治可参照大田管理进行。

石榴盆景制作技术

石榴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山东枣庄是我国石榴主产区之一,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和石榴盆景、盆栽、根艺制作工艺,制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由枣庄市制作并选送参展的枯木逢春、苍龙卧海、一勾弯月、老当益壮等一大批石榴盆景相继在昆明世博会、上海全国花博会获得金奖。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消费水平及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市场对石榴盆景、盆栽及相应工艺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适应石榴盆景、盆栽等产业化生产发展的需要,1999年以来,枣庄市立项研究了易于推广应用的石榴盆景的制作工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老桩采集与培养

1.1树桩的选择

树桩可在市上购买,也可野外掘取或自己培养。采集时间宜在11月到翌年3--4月,最好是在春天尚未萌芽之际,栽后1-2个月即可发芽,养护时间短,成活率高。

挑选树桩时,一是注重树桩古朴,健康无空洞,无病虫害;二是树干从茎部到顶梢由粗到细,过渡得体;

三是树干分布要均匀;四是根部要呈辐射状。

野外采掘树桩,作为盆景素材可缩短培育成形的时间,并能获得人工所难培育的古老桩头。石榴老树桩经樵伐畜伤,水冲风打,大自然的雕凿,形成千姿百态。在悬崖峭壁,石隙沟边等地,往往能获得较好的树桩。高山地带,由于水土流失,土层膺薄,受风吹雪压和紫外线的影响,石榴树体矮化,分枝级数增加,节间距离较短。老化、矮化的特点是盆景制作所求之不得的。采掘时首先要选择树龄,树桩的形态,考虑培养的前途。树桩的形态一般以具有老树的苍古奇特形态特点为好,特别要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树桩不宜太高太大,要利于成活,便于加工,又适于家庭陈设。树龄以久为贵,但须长势旺盛。此外有些树桩虽有一些缺陷,但用发展眼光看,如果可以弥补,仍然可取。

枯干式和枯梢式盆景制作方法


枯干式又称枯峰式。由于山野的一些树木,经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再加上多次砍伐,树干部分逐渐变得枯朽斑驳,露出穿洞蚀空的木质部,裸根如爪,如似一座嶙峋的枯峰。但其还有部分树干、枝条能发出青枝绿叶,生机欲尽而神不枯,颇有祜木逢春、返老还童之意趣,给人以积极的精神鼓舞。

祜干式的用盆要根据树桩的具体形态而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为了衬托出枯干苍古奇特的身姿,盆钵不可太深。用中等深度或较浅的紫砂盆为好。如能配一专盆使树木盆钵浑然一体,会使意境更加深远。

枯梢式又称枯顶式。这类盆景枝繁叶茂,但树干的顶部却已枯秃,犹如挺立于高山的青松,傲霜斗雪,有老当益壮之势。在古刹庙宇里,松柏老树有自然形成其形者。日本人称枯梢式为天神,颇受人们青睐。枯梢式造型程序,分为修剪、蟠扎、去皮、切剥四个步骤。根据植株数量的不同,有单干式、双干式、丛林式等款式。

制作枯梢式盆景,枯梢必须具有一定的粗度,枯梢太细,不但不美观,而且和下面的枝叶也不协调。当树木长到一定粗度时,把树梢剪除一部分,根据造型要求,把梢顶的树皮去掉适当长的一段,再用小刀把去皮的树梢顶端削尖,使其呈自然由粗变细的状态,并将去皮的枝条用刀刮出木质来,涂上红霉素眼药青,防止细菌侵入和腐烂。枯梢式树木盆景,不论是单株、双株,还是丛林式,都以用中等深度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钵为好。两株以上的枯梢式,应主次分明,若几株树木高矮、粗细、形态基本相同,这样的盆景造型不够美观。

丛林盆景造型制作


一切事物无不是对立的统一。一切艺术造型原理无不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有机统一与复杂多样的结合便是多样统一的原理,是审美形式的主导原理,盆景造型的关键在于布局(也称构图),一切构图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均衡,它包含变化、统一,丛林盆景就是研究许多树在一起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如何在单体美的基础上展现群体美?

这就是丛林盆景造型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研究树与树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此树与彼树之间的关系,这就极需我们运用变化统一这一法则,使众多树木组合的形态,符合构图上均衡的法则和一切形式结构美的法则。绘画是以纸面作为画面进行构图的,盆景则以树(石)的高度和盆的宽度构成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布局的,要充分掌握均衡法则,使丛林景物寓变化于统一,使画面构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艺术效果,均衡是指画面上的视觉形象用物体的重量来比拟,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用重量的平衡来比拟画面的均衡,以求得画面不对称的对称、不平衡的平衡。视觉形象的重量是根据面积大小、色彩深浅和人们生活给于思想上潜在意识的影响来衡量的,诸如: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比静重,斜线比竖线、横线重,离支点(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距离近的重等。

物态处于平列、对称、平衡状态时则显统一而少变化,若只求变化,不求统一则显杂乱,故既多样又统一是一切优秀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三树平列,只统一而少变化,就显呆板;三树乱置,则杂乱无章,故必须二树统一,一树变化,二树聚而一树散,整体上造成既变化又统一的艺术效果。这就是均衡和多样统一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个道理,寻求物象在形感上不平衡而在量感上平衡时,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诸如虚实、轻重、疏密、聚散等等。过去我们研究动势盆景造型的共性规律中提出了32条艺术辩证法则,这些法则大部分适用于单体树木造型,而对指导丛林盆景的造型则全部适用。

特别是整体与部分、主与宾、争与让、顾与盼、藏与露、虚与实、重与轻、动与静、平与奇、繁与简等,都是我们全面处理树与树关系的关键所在,都需要我们认真掌握,实地运用。如果丛林盆景不讲“有天有地”,就上不见天日,下无立锥之地;不讲疏密、聚散,就平板单调,无均衡感;不讲藏露、遮掩,则一览无余,空洞无物;不讲大小远近,则满盆乱长,层次不分。没有动静、险稳,则死板、枯寂;没有向背、弛张,则方向不明,动静不分;没有争让、穿插,就不能合乎自然之理;没有顾盼、提携,就难以体现作者之情。不分主宾,则如乌合之众;不突出主体,则各部职责不明。故整体需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求变化,要“平中求奇”;局部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要“乱中求整”。以达到整体与部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丛林盆景的组织法一切事物无不充满矛盾,我们要抓住主要矛盾,充分理解它们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比,又相互转换,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一切结论总是在相互比较中得出,丛林盆景的组织法,也只有通过典型事物的研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若以二树相比,只能显示上下、左右、前后、大小、远近、浓淡之分,而不能显示疏密、聚散、藏露、虚实之别。只有三树相较,通过矛盾的相互转化,相互依存,才能展现上述效果,故研究丛林盆景的组合变化,至少以三树组合为宜,因为它具有矛盾变化的基本特征,充满多样统一哲理。“三树组合法”既通,则五树、七树乃至多树组合,皆可触类旁通,此所谓举一反三,以少胜多。

布局

布局十分重要,是关系到丛林式盆景制作成败的关键。应先确定主树位置,再考虑副树和衬树的位置。主树宜在盆的左边或右边约1/3处,略偏前或偏后,不宜在盆正中或边缘。在正中过于呆板,在边缘又会显得不稳定。副树在主树的另一边,距离较远。衬树在主树的旁边,距离较近。如将三株树的栽植点连接起来,应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以三株为基础,多株合栽在三株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变化,尽量避免三株树在同一条直线上。丛林式盆景的株数以单数为宜。栽种之前应在盆中多试放几次,力求将每株树放在最佳位置上。多株合栽应注意处理好主与次、疏与密、虚与实、高与低、远与近、动与静、露与藏、争与让等关系,力求做到主次分清,疏密得当,高低参差,动静相宜,有露有藏。作品要有较强的整体感,既要协调统一,又要富有变化。

丛林盆景栽培造型四忌

一忌一刀切丛林式盆景所用素材一般均为小叶灌木,如虎刺、雀梅、金雀、六月雪等。将这些小叶树种盆栽时,一定要大小选配得当,不能高度粗细相仿,应力求有变化,在众多树桩中不宜大小相似,高矮相近,否则景观必然呆板,缺少生气,更无迷人的“野趣”可言。

二忌密不通风丛林或盆景的几株树干形成丛林,而此丛林不比原始森林,如密不通风的话,会影响观赏效果。几株树桩宜有进有退,有揖有让,并使空间疏密变化,有针插不进之紧凑处,有可跑马行舟之空旷处。这样在构图上产生起伏变化,形成的景观才会产生艺术魅力。

三忌深盆大皿一般情况下,丛林盆景要显示出丛林野趣,旷野风光,所以不宜选用深盆大皿。如盆深,树就显得小,所显示的空间也相对狭小。而盆浅则树显高大,空间相对变得大,给人的视觉效果更为深远。而且利用浅盆栽种,还可在堆起的土坡上配石,使地基高低起伏,画面更为生动活泼。

四忌不修剪丛林式树桩盆景常常是数株树木配成一景,而这些树木除了本身的独特造型外,还有相互间的整体关系,树与树之间的间隙变化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构图。再加上这些小叶灌木大都为速生树种,平时萌生能力较强,如长时间不加修剪的话,往往枝杈横生,纠缠不清,再要修饰又得花较大的精力,所以只有平时随时注意修剪,才能保证观赏价值。

《临水式盆景如何造型》由盆栽植物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盆栽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盆景植物的生理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