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大棚种植技术。

植物种植相信每个家庭都有种植,那么种植植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注意的事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农业部专家指导: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技术》,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我国的水稻种植物主要在气候温暖的南方,不过有了大棚技术,北方种植水稻也更加方便了,近日,东北地区的温度在逐步回升,农业农村部专家提醒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户,抓住时机,尽早完成大棚水稻的播种和插秧工作,并给出了指导意见。

一是提前做床,调配秧土。东北地区春季土壤水分高,气温回暖慢,秧床排水和制床难度增加。要以苗床散墒为重点,抢前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提倡刨冻方、备冻土,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采取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随时备用。大力推广高台育苗,当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立即开始翻地、晾晒,散墒增温,并打好高台苗床,将床土整平耙细,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床土配制要杜绝拌入未腐熟的有机肥;与壮秧剂混拌时要均匀,装盘前1~2天拌好,盖上塑料膜焖一下。

二是优选良种,适时播种。以安全抽穗为中心,合理确定播期,确保安全成熟。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等工作,确保发芽率达到90%以上。秧盘装土厚度要保持在2厘米,播种后覆土0.5厘米。种植面积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要适时分期播种。wWw.Zw59.COm

三是强化管理,培育壮秧。针对低温、多墒等情况,坚持标准化管理,积极采取疏通沟渠、高台旱育、三膜覆盖、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培育壮秧。苗床管理以调温、控水为核心,增温、保温、控温等措施综合应用,保证棚内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把握好揭膜时间,防止高温烧苗。第一叶生长期,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过28℃;1叶1心至2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最高不超过25℃,避免早穗现象发生;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苗床水分管理要突出旱育,培育健壮秧苗。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立即补水。基质育苗田块,要调整水分和施肥管理,每日及时补水,叶片发黄脱肥时补施氮肥。

四是预防为主,科学防控。加强苗期病害防控,用适宜药剂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一叶一心期喷浇等3个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适宜药剂,防治立枯病。育苗期如遇阴雨转晴,要及早通风炼苗,预防苗期病虫草害发生。插秧前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

五是精细整地,适时栽插。坚持旱整平、浅打浆的耕作原则,提早整地,保证沉降时间,避免苗等地、壮苗变弱苗等现象发生。旱整地要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打浆平地,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大力推广激光平地技术,平后土地高低差在3厘米范围内,寸水不露泥。插秧要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为水稻丰产奠定基础。

东北种植水稻最不利的条件就是气温,不过大棚种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以上就是农业农村部专家为东北大棚水稻种植给出的指导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精选阅读

农业部专家指导:早稻插秧和管理技术


当前,正是南方早稻陆续展开插秧作业的时期,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对早稻插秧作业十分有利,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这种天气还将持续,农业农村部专家建议农民朋友抓紧时间,展开早稻插秧工作,并给出了早稻插秧和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科学选择品种,适时播种育秧。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各地要抢抓农时,加快春播春管进度。根据各地生态条件、移栽方式等,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广适性好的早稻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防止恶苗病发生。有条件的地方提倡采用工厂化、大(中)棚集中育秧。当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避开阴雨天气,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长江中下游早稻清明前完成播种,华南早稻抓住近期有利天气加快秧苗移栽进度。直播田块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适期播种,防止死苗、烂秧。

二是强化秧田管理,提高秧苗素质。长江中下游早稻秧田类型多样,秧龄或秧田生长期存在差异。要根据当地秧苗生长情况和种植茬口,加强秧田分类管理,确保壮秧下田。采用保温育秧的,要适时两头揭膜通风,防止病害;如遇持续晴日高温(膜内35℃)天气,要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如遇持续阴雨突然转晴天气,切忌突然揭膜、盲目施尿素等速效肥,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秧床应边揭膜边洒水或灌水。1叶1心期适温保湿壮苗,防徒长,注意防止绵腐病、立枯病的发生;2叶1心期通风炼苗,增肥促蘖,培育壮秧;3叶1心期实行日揭夜盖。移栽前5~7天用1%~2%的尿素液淋施送嫁肥,施后加淋一次清水或移栽前3~5天施起身肥,一般亩秧田施4~5公斤尿素。对长势偏弱的秧苗,增施磷钾肥,保持水分平衡,促进恢复生长。4月上中旬南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要及时以水调温、喷施杀菌剂,保持田间温度,防止烂秧死苗。

三是搞好分类指导,确保适时栽插。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抢晴插秧。华南地区争取清明前后完成移栽,移栽前秧田要喷施送嫁药,移栽后5~7天喷施返青药,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南方黑条矮缩病。机插田块要提高耕整田质量,移栽前田块要沉实,做到适时早插、力求浅插、适当增密;秧龄一般20天左右,宜选用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亩栽插2万穴以上,避免秧龄过大引起的缓苗期延长。手插或抛栽田块要保证栽插密度,提高均匀度;秧龄一般25~30天,高产田块亩栽插2~2.5万穴,杂交稻每穴2~3本苗,常规稻每穴5~6本苗,亩基本苗分别达到5~6万和10~12万。三熟制田块要增加栽插密度,秧龄一般不超过35天,亩栽插2.5万穴以上。直播稻田要根据播种出苗情况,加强大田管理。

四是加强栽后管理,促进早生快发。施好分蘖肥。华南稻区早稻要及时追肥,施了第一次促蘖肥的田块要施好壮蘖肥,促进早长快发。长江中下游早稻移栽后,要加强肥水管理促早发,基肥每亩施用纯氮5~6公斤,栽后5~7天施好分蘖肥,亩施尿素4~5公斤。加强水分管理。做到薄水插秧,浅水回青,湿润促蘖。插秧时田间灌薄水1.5~2厘米,插后保持3~4厘米浅水层。抛秧、机插田块,移栽时不留水层,立苗后回灌1.5~2厘米浅水层。适时晒田控苗。对于基本苗较多的机插、抛栽田块,要在早发基础上,适当提早晒田控苗,促进大穗发育,提高茎蘖成穗率,构建高产稳产群体。搞好病虫防控。密切关注病虫发生情况,重点防控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推行绿色防控、统防统治。

以上就是农业农村部专家给出的早稻插秧和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农业种植技术,欢迎访问www.1nongjing.com。

农业部专家指导:2018年东北小麦春播注意事项


当前,正是东北春小麦的播种季节,由于今年春季东北地区气候不佳,部分地区出现地况较差,播种不顺的情况,农业农村部专家根据东北地区的气候状况和当地地势,为种植小麦的农民朋友提出了几点技术指导建议,希望农民朋友能顺利播种,实现小麦丰产。

一是突出优势,选择良种。按照小麦品质和优势区域布局,充分发挥东北春麦区地力条件好、连片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等优势,选择早熟、高产、抗旱、抗倒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兼顾抗(耐)条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的特性。同时,对种子采用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

二是精细整地,科学轮作。以前一年秋整地、秋施肥为好,避免春天翻地作业。对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坚持少耕、免耕、深松,秸秆覆盖、留茬覆盖,确保防风保墒、积雪增墒,减少风沙扬尘,防止表土流失。同时,根据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布局,大力推进小麦与玉米、大豆、油菜、杂粮等作物轮作倒茬,提升耕地地力水平。

三是施足基肥,适期补肥。采取测土配方施肥,一般亩施纯氮56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2.53.5公斤,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具备分层施肥机械条件的,施肥、播种同步完成。对未进行秋施肥的地块,杜绝种肥同播,施肥、播种分开作业,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应在同日或隔天进行。在小麦三叶期结合除草亩喷施纯氮0.25公斤、硼酸20克、磷酸二氢钾0.2公斤,扬花后期结合防病亩喷施纯氮0.2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

四是适期播种,及时镇压。当土壤化冻510厘米,适时播种,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及种子质量确定播种量,一般亩保苗40万45万株。对播种、镇压一次完成的地块,播种深度视土壤墒情确定,干旱地块适当深播,但镇压后深度不应超过5厘米。对播种、镇压非一次完成的地块,播后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镇压12次。待土壤充分解冻后,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条件,可在出苗前再次镇压。

由于今年东北地区气候条件不太好,导致春播可能收到影响,农民朋友们一定要加以重视,采取措施,保证春小麦的顺利播种,不要错过了播种时间,影响今年的收成。

农业部:秋粮有望获得好收成


中国进入秋粮收获高峰,中国农业部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受结构调整、自然灾害等影响,秋粮仍有望获得好收成。其中,稻谷、小麦口粮品种保持稳定,库存压力大的玉米减产较多,市场紧缺的大豆、杂粮产量增加,棉花产量进一步下滑。

据统计,今年夏粮总产2785.2亿斤,同比减少1.2%;早稻产量655.5亿斤,同比减少2.7%。夏粮丰产、早稻略减、秋粮稍降,全年粮食产量稳中有降。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生产基本稳定。

农业部表示,今冬明春自然灾害可能重发,对农业影响值得关注。据预测,今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北方秋季降雨偏多,秋汛明显,还易导致冬季气温偏低,出现冷冬,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秋冬农业生产不利。

得益于农业种养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部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调减3000万亩左右,大豆、杂粮、饲草及青贮玉米面积分别增加900万亩、700万亩和600万亩左右。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存栏调减1600万头,生猪养殖逐步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据监测,1至9月生猪出栏同比下降3.2%,但生猪存栏从3月份连续环比上升,产能稳步恢复。

在价格方面,据监测,年初以来,稻谷、小麦、玉米价格整体下行,9月均价同比分别上涨0.3%、下降3.2%和下降13.3%。畜禽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猪肉价格年初以来高位运行,近3个月逐步回落,同比仍上涨2.4%;牛肉、羊肉、鸡蛋价格波动下降,同比分别下降1.5%、8.1%和9.4%。

大宗农产品价格仍将弱势运行。农业部预测,受新粮集中上市影响,玉米水稻价格可能出现下滑;受供求关系影响,棉油糖将保持稳中趋强,猪肉将高位运行,牛羊肉和牛奶价格仍将趋弱,蔬菜将呈现季节性波动。农产品价格下行,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值得关注。

在进出口方面,据统计,1-8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197.6亿美元,同比减少2.7%。其中,出口465.3亿美元,同比增长5.3%;进口732.3亿美元,同比减少7.2%;贸易逆差267亿美元,同比减少23%。玉米、棉花、糖料、植物油等大宗产品进口减少,特别是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减少40%以上,食用油籽及肉奶产品进口增加,蔬菜贸易顺差增加,水果逆差缩小。

农业部:重点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


加快转型升级,优化种植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经营方式十三五期间,农业部种植业司将着力提升种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三个能力。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保证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生产效益偏低的状况明显改善、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提升持续发展能力,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利用、持续发展。

聚焦重点加力推进。调整结构促动转型升级。保口粮、保谷物,到2020年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构建粮经饲三元结构,重点是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5000万亩。

稳定棉花、食用植物油、食糖自给水平,促进蔬菜生产与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完善政策拉动转型升级。重点是完善价格政策、补贴政策、金融保险政策、税收政策。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完善大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实施好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育种创新,加快推进商业化两杂育种创新能力建设,突破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和加工流通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力争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推进技术集成创新,扎实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分区域、分作物形成一批适宜不同耕作制度的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绿色可持续技术模式。

基础建设推动转型升级。实施好藏粮于地战略,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高标准口粮田,优先投入到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力争到2020年,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8亿亩。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养分平衡、质量修复,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全国耕地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5%。健全机制带动转型升级。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是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集中育秧、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等全程托管服务。国际国内联动转型升级。短缺品种和先进技术要引进来,满足国内需要,优势产品和优势技术要走出去,加快对外输出。

水稻种植怎么育苗?水稻大棚育苗技术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优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育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育苗时,水稻多采用大棚育苗,有利于秧苗发育充足、提高土地利用率及秧苗利用率,而且育苗的成本低,是夺取高产的一项先进食用技术。那么,水稻种植怎么育苗?现今水稻大棚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一、育苗准备

1.品种选择:选择当地主推的稳产、高产、抗病、品质优良、质量达国标二级以上的良种,

2.种子用量:每公顷精选种子40-60公斤,即每亩用3.3-4公斤。

3.种子处理:一是晒种脱芒,在浸种前先将种子脱芒,然后选择晴暖天气晒种2-3天,每天翻动3-4次,以提高种子芽势、芽率,二是选种,采用比重为1:1.13的盐水选种,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盐,新鸡蛋浮出水面伍分硬币大小即可。捞出秕粒后,再用清水冲洗2-3遍。三是浸种和消毒,可用金鼎土净(用种子重量的0.2%0.3%土净拌种或浸种,不要闷种);、多功能杀菌剂1号(浓度500ppm即一克药兑水一公斤浸种24小时即可)等消毒药剂。水温15℃条件下浸种消毒,积温达100度,观察谷壳半透明,腹白分明,胚部膨大即可。四是催芽。在30℃左右的条件下(可用摧芽机)进行摧芽,芽长1-1.5毫米即可,晾芽6小时左右。五是包衣,用包衣剂包衣(有浸种前包衣剂和浸种后包衣剂)包衣后将种子凉到不粘手为止,然后准备播种。

二、床土配制

配制好的床土消毒必不可少,目前土壤消毒基本上都用,恶霉灵、甲霜*恶霉灵等常规药剂,效果都可以,但弊端是他们只能杀灭单一菌种(真菌),而我们都知道土壤中是真菌、细菌乃至病毒并存的,所以他们杀菌不彻底。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加上金鼎科技的多功能杀菌剂1号或3号杀菌更彻底、效果更明显。使用方法:一袋99%恶霉灵(6克)或15毫升甲*恶*丙水剂+一瓶金鼎多功能杀菌剂1号或3号,兑水15公斤均匀喷洒在营养土上,充分掺匀后密封7天再播种,检测证明土壤中的病、菌全部被杀死,杜绝了育苗时的初期病害的发生。好的床土呈颗粒状,通透性好,无草籽,无病菌,含有较多的有机质,酸碱度为4.5-5.5PH。

1.床土配比:山地腐殖土可以单独使用。如无山地腐殖土可用水田土或无药残的旱田土,(切忌用大豆田土)加草炭活(或腐殖土)做床土。两者分别过筛,筛孔6-8毫米。底土按体积比为4:1混合,其中水田土4份,草炭1份。覆盖土按体积比为3:1混合。其中水田土3份,草炭1份。床土用量,每公顷(15亩)需床土2000公斤,其中水田土或旱田土1600公斤,草炭400公斤,没有草炭的地区,可购买或用腐熟的猪圈粪及腐殖土等代替。

2.营养土配制:用当地主推的水稻育苗调制剂(壮秧剂),按说明书要求、用量与混合好的底土充分混合后,用农膜盖严,一至两天待用。

3.床土检查,调整酸碱度:底土的酸碱度检查与调整,虽然调制剂中有调酸剂,也必须进行检查和调整,方法:将混合好的底土放入碗中1/2,加水没过土搅拌,沉淀10分钟左右,将PH试纸放入已澄清的水中0.5-1秒拿出与标准试纸对比即可。当PH值大于5.5时,进行调酸,可用15%稀硫酸溶液、硝基腐殖酸,酸化草炭等调酸剂进行调整,使其PH值在4.5-5.5之间。

4.覆盖土的调酸:覆盖土一般不加肥,可直接调酸。一般每50公斤覆盖土加1-1.25公斤硝基腐殖酸或1-1.5公斤酸化草炭,将酸碱度调到4.5-5.5PH。酸化草炭的配制方法:将加工过晾干的细草炭50公斤加入15公斤15%稀硫酸,边浇边拌,反复拌匀,闷3-4小时后,即成硫化草炭。

三、管理方法

1.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大棚内温度为30℃,不得超过32℃(温度计掉放在距床面5-10厘米,距棚门5米的地方,每棚放温度计2-5个)出苗80%以上揭去地膜。苗齐至1叶1心,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5℃,1叶1心至2叶1心控制在22℃左右,2叶1心以后控制在20℃左右。夜间温度在10℃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总之出苗后只要晴天就要通风。注意如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或早晨棚内有雾,必须通风换气。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时,可先在大棚的背风面将棚盖推向棚顶方向,开口大小可根据温度情况而定,先开小口,后开大口,大通风时(两面通风)也先开背风面,然后开迎风面,防止先开迎风面,风进入棚内,将棚膜刮走。通风时,裙部不动。

2.水份管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若底水没浇足或土壤保水性差,出现表土干燥发白,可揭开地膜,补充水份,然后盖好地膜。出苗后发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利用早晚时间浇水(最好是早上)。2叶1心后以苗叶不打绺为准。浇水原则: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切忌浇花达水。移栽前3-5天控湿练苗,促进盘根。有喷灌条件的可用喷灌自动喷浇,也可用水泵在水管(水管长度可同棚长)头部加喷头。用喷壶浇水时,可加长喷壶杆进行浇水。

3.防病壮苗:床土未配壮秧剂的可在1叶期内喷一遍金鼎多功能2号,加强倒苗的长势增强抵抗力,防止秧苗徒长。无论床土、种子是否处理1叶1心至2叶1心期间必须喷一遍杀菌剂,可用金鼎土菌消1号或2号,为确保效果加上金鼎多功能杀菌剂1号或3号等药剂防止青、立枯病、根腐等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效果特别明显。

4.适施送嫁肥:移栽前3-5天,追肥一次(可用金鼎多功能2号+金鼎多用途)。插秧前一天下午浇足水份。

【小编结语】做好水稻的育苗工作,是实现水稻种植优质高产的基础,有着深远的意义。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部专家指导: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技术》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多肉植物大棚种植技术”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